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本末倒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方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具体状况创新、改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制订科学可行的课程教学策略,即明确定位教学目标、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实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高度重视并引进过程性评价等,以顺利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教学

引  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会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这一观点彻底颠覆了传统科学教育的知识取向,对学前教育教师提高了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本末倒置

所谓本末倒置,即学生不了解、不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的具体目的。对于学前儿童教育而言,科学教育是其关键内容,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表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分析幼儿的成长,并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高保教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由此可见,以专业化水平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若不能正确评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势必会影响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学习中,一些学生以“工具性”心理对待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修习学分。这样一来,学习意义与应用功能本末倒置,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正确认知,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与从教生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价值会在本末倒置中被淹没,无法得到体现,且太过单一枯燥的学习还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以往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具有一定封闭性与预设性,且教师多采取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在考核测评时也表现良好,但学生面对实践教学时,仍不能切实有效地应用其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还原理论教学在实践中的投影,即学生未能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当前,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导致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入岗位后,无法充分把握实践教学,甚至觉得自己曾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是相脱离,没有联系的。

3.教学主体混淆

高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控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还必须熟悉教学方式方法,明确教学主体。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地位应注意彼此互换,在教时,教师为显性主体,学生为隐性主体;但是在学时,学生为显性主体,教师为隐性主体。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混淆了师生主体地位,从而导致教学无法形成持续的学习过程,教师或者社会未对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学生没有从有效学习中实现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还缺乏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迎来的却是学生的消极接受,学生不仅难以积极反馈教师,相反还会在教学内容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变得越来越被动,甚至会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

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提升策略

1.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仅要与课程特征相符,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应全面突出应用性、实用性,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另外,还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职前教育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因此,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应明确定位为三个:(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核心理论与概念,了解发展前沿,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建构内容体系;(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教育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可基于儿童年龄阶段组织并开展相适宜的儿童科学教育活动;(3)情感目标,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尊重儿童学习个性化特征与认知范式。

2.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是建构科学的课程框架,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幼儿教学的教材选择比较灵活,不可单一参照某一教材。教师在参照教材的同时,还应深入挖掘并整合课程内容,以确保课程内容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脉络更加明确清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三部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具体为内涵、特征、目标、内容;(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具体为集体教学、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及偶发性的科学教育;(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具体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空间等多领域。

3.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1)汇总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師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频繁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长时间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不同的教学情境所应对的教学任务也不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若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合时宜的,应就不同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效果。

(2)传统讲授法与任务驱动法。教师利用传统讲授法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科学的学习特点等相关内容,建构了与课程学习相关的核心经验与能力。同时,教师可结合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在教师讲授的同时,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使其采集并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与资讯,并进行小组分享与交流,以助于学生树立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3)案例教学法与研究讨论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观看并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精品案例,以强化其直观感受。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与讨论,从不同层面分析案例。小组之间彼此交流沟通、互评,再给出相关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深入挖掘案例的实际价值,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构成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路,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情境模拟教学。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试讲、试教等实践训练都不能脱离幼儿园,教师应利用校内环境进行情境模拟教学,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在某一板块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自行选择内容、设计教案、准备教学资料。同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之间再进行自评、互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4.合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

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高职院校资源,建设高质、高效的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进入幼儿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幼儿园实际教学。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教师应明确见习实习任务,与学生多交流,一起讨论、分析重难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制作观察记录表,以便于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而学生要认真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面对面地与幼儿园一线教师交流学习,借鉴并吸收他们的指导,尝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再通过已有知识评估实践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应详细记录整个观摩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个案组织学生分享与讨论,以拓展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与组织能力。

5.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以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课时安排较少,教师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具有局限性,通常很难让所有学生都进行课堂模拟实践操作,而教师也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学生之间也无法实现共享交流,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在互联网发展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引进网络平台,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就微信而言,教师可安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公众号,学生能通过网络上传自己设计的教案,或分享录制的活动视频,教师和其他学生可对此留言、点评,提出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公众号中创建资源库,分类整合精选教案,以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与学习。

6.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并非是教师的单项传输,还需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据此适度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第二,教师注重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沟通。学情分析属于动态化过程,不应止步于课堂教学这一初始环节,应始终贯穿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可以发现学生普遍的困境是什么。例如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日常生活中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这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基于理论学习与经验积累,能大体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习方式与特征,明确科学领域的分阶段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理论建构可使得学生能够设计出高质高效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而要想确保教育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保证活动与学前儿童知识的建构过程相符。所以教师应以学生困惑为基础,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支持,创建更完善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切身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自评互评时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使学生深入反思与总结,使其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合理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学工作。

7.高度重视并引进过程性评价

基于课程的特性,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考核时,教师要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并凸显实践操作考核的重要性,在成绩比例中,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各占一半。平时成绩即实践操作,主要包含幼儿园教学案例采集与分析、小组教案设计与模拟、个人教案设计与自评互评。考试成绩即指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解与掌握、核心经验建构、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基于模拟情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艳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3):127-129.

[2]張晓璐.高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分析[J].赤子,2019(35):70.

[3]黄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其关键点[J].科教文汇,2016(10):45-46.

[4]余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5):53-54.

[5]李艳苹.高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9(36):111-112.

作者单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神木

作者:孙云霞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2:

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科学教育是小学教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科学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突出科学教育特点,注重思维培养,明确教学任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且游戏教学要具备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要利用科学实验开展游戏化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增加游戏竞赛活动,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科学教育;应用策略

一、 引言

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好处较多,比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游戏化教学展开科学教育。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玩心较重,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再加上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知识太过广泛,单纯从理论方面进行学习,学生很难理解,而且科学教育教学过程又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科学教育,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这一学习问题,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应用策略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二、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育中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但是具备很好的好奇心、充沛的想象力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对小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将科学教育以游戏化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呈现,进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见,在科学教育中应有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过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教师单纯的讲授教材上面的知识点,学生负责听讲和记录,就像是广播与收听者之间的关系一样,广播一味地播放自己的内容,永远不知道听众是否还在接听,就像两个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一样,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科学教学的这一学习问题,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认可科学教育,让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降低学生上课溜号、走神现象的发生频率,让学生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好科学教育知识,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进而与新课改教育理念保持同步,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成长有所进步,能够充分的掌握科学教育的知识。另外,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通过简单的科学游戏,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与其他学生共同进行游戏时,在不知不觉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效的凝聚学生的力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更好地体现了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科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这也是游戏化教学开展的初衷。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学习主体意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科学教育教师一般都会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导学生學习科学知识,并对学生传授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主要就是因为学生不具备学习的认知能力,教师讲述的思想教育,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进而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状态,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再者,从教师层面进行分析,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从中学习科学教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应做学生生活层面的挚友,学习层面的良师,让学生不在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参与游戏而进行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科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环节,开展游戏化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学习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比如,在孟子小的时候和孟母居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天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哭哭闹闹,孟子有颇为年幼,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觉得热闹,便开始模仿哭丧人的举动,动不动的就在孟母面前表演敲锣打鼓,整天哭哭啼啼的,孟母见孟子这个状态,便下定了搬家的决心,搬到了一处集市中,左边一家杀猪的,右边一家打铁的,大街上的吆喝声,天天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第三次搬家,孟母带着孟子居住到一处学院附近,每天都能听到书院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孟子对着声音颇感好奇,便爬到墙沿上面,跟着学习孟母一看觉得甚好,便留了下来停止了搬家的行为,最终孟子成了一代大儒,孤儿寡母搬一次家已是不易,更何况是三次,可见,学习环境氛围的重要性,而游戏化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营造科学教育的学校氛围。

(五)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科学教育中展开游戏化教学可以很好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尤其是初次接受科学教育的学生,普遍都认为科学教育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很难理解科学教育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生的自信心,对科学教育学科出现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的欲望,而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这一学习问题,把学习当成游戏,游戏的成功或失败,教师都会给予一定的鼓励,在游戏中激发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教育的知识点,游戏化教学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游戏化教学来有效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科学教育知识。

三、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强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有效的应用游戏化教学首先就要教师从自身出发,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寓教于乐教育指导方针的主要延伸,能够从多元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现如今游戏化教学是当前教育事业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利用游戏化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这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可遇不可得的机遇,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这个机遇,与学生共同成长,游戏化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导致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游戏化教学中,因此,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学校也要对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定期举办关于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培训活动,让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学校还可以设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不断推动教师成长,并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去其他学校进行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游戏化教学有效的展开方法,从中汲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展开游戏化教学,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游戏化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或者学者,来学校进行相关的演讲,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加有效地在科学教育中落实游戏化教学。

(二)突出科学教育特点注重思维培养

教师要突出科学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较强,这对学好科学教育异常重要,能够更加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知识,为未来的其他学科打下一个坚实的学习基础,以科学教材《植物的叶》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教材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的绿化带开展科学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采集自己喜欢的树叶让学生充分观察叶子的特征,发现叶子与其他学生手中的叶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树叶是一样的叶子,又为什么说这些叶子是不一样的,通过简单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这些也只是形状相似,所以判定这些叶子是一样的品种,因为有着不同的脉络,所以判定他们是不一样的,这就和雪花一样,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也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植物叶片的知识内容,进而为以后生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践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观察能力,重点突出来科学教学的特点,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明确教学任务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教师要明确科学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游戏化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只有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游戏化教学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展开。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建立人人平等的科学教育课堂。此外,由于科学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属于比较严谨,具有探讨研究意义的学科,对学生的帮助极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成为学习上面的主人,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全面把控教学的节奏。回顾以往的科学教育过程,部分教师对学生抱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其实不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还有很大的教学空间,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科學教育是一门包含范围比较广的学科,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满足这个年纪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求知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这些当作目前阶段的教学任务。

(四)游戏教学要具备趣味性和教育性

游戏化教学必须要具备的一点就是趣味性,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其次就是教育性,教师应该要注意这一点,不能单纯地为了玩而去进行游戏,而是抱着从中进行学习的心态,教师要多加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其实游戏化教学形式非常广泛,包括外出实践,做游戏,教师讲课的方式等都可以算作游戏教学。尤其是现阶段的小学生普遍都比较活泼好动,在传统的科学教育学科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输送教学知识,再加上科学教育本身就比较枯燥,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学习,溜号、走神、犯困是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常态,而游戏化教学可以很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这一学习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的设计游戏化教学,保障游戏化教学的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科学问题导入科学教育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在游戏化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时刻把握游戏的节奏,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基于游戏化教学创建科学情境

在科学教育中创建情境教学,非常利于游戏化教学的展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学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与革新,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来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将游戏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多媒体既可以做到播放视频和图片,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作用,使游戏化教学更好的展开。由于现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好奇心比较旺盛,对于视频和声音都比较敏感,因此,这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科学《一天的食物》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早餐或晚餐,在分享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改善部分学生因为害羞或害怕导致的上课不敢说话,孤僻的性格的现状,并通过简单的交流,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态,拉近学生之间的美好情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事物动画短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播放农民伯伯种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事物事物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游戏,例如你比我猜,一个学生负责用手比画关于食物的形容,挨个学生进行传递,让最后一个学生进行猜测,不仅可以增情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有效的考验学生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六)利用科学实验开展游戏化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科学试验开展游戏化教学,例如在科学《磁铁》一课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科学试验道具,吸铁石,铁钉,纸片,塑料制品等一些道具,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氛围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地进行分配,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进科学试验中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磁铁进行仔细的观察,能被磁铁吸住的都有什么特征,然后,教师在顺势展开《磁铁》教学,对磁铁的特性进行仔细的分析,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教材中晦涩难懂的书面用语,包括讲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而且通过简单的实践观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知道,磁铁只能吸住铁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身边的那些事物是铁制作而成的,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效率以及科学教学的质量,打造一个游戏化教学。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在我国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将有游戏化教学更好地融入科学教育中,以期简化科学学科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主体意识,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建龙.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229-230.

[2]李振.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292-293.

作者简介:

吴胜国,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中心小学。

作者:吴胜国

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3:

概念建构过程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当前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建构科学概念,发展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与重点任务。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概念建构过程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展开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概念建构;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较为乏味、枯燥且单一,通常都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小学生們的科学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无法得到有效激发,整体学习质量和效果必然会差强人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概念建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化的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问题意识,提升小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意义[1]。

一、解析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首先,各学校对科学教学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不够,结构导致科学教学方式流于表面,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较为差强人意。学生家长更加重视小学生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而对学生们的科学学习则抱着“无所谓”的思想,结果导致学生们对科学学科也不够重视,整体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令人担忧[2]。其次,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科学日常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并且找不到学习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小学生们年龄普遍较小且比较活泼、好动、贪玩,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很难全身心投入以及集中精力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与此同时,由于科学学科的一些知识存在一定理解与认知上的难度,并且一些科学概念较为难懂且难记,结果导致小学生们经常会产生一定的排斥与抵制心理,对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无法全面掌握,学习目标和学习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二、建构概念过程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四大策略

(一)教师应充分理解概念建构重要教育意义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背景下,教师在建构概念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小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首先自身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概念建构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以生为本,为学生们创建一个优质化、完善化的科学学习情境和氛围,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深层理解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等不同能力和素养。

(二)教师采用提问教学法激活学生思维水平

在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利用提问教学法,也就是问题设置法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意识和思维水平,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科学思维综合能力[3]。举例说明,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了解天气情况以及温度变化最直接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想必许多小学生都会脱口而出:天气预报。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答案继续提问:那么谁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想必大多数小学生都会被这一问题所难住。急切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因此,学生们的个人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师接下来结合课文内容建构相应的科学概念以及科学知识,进而开展生动化、具体化的科学教学必然会水到渠成,流畅顺利。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会跟随教师的授课进展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教学开阔小学生视野

当前阶段,科技高速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位面,各类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及时已经全面渗透和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之中。教师在概念建构过程中想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科学思维综合能力,就应当积极借助和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开阔小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小学生们的思维认知能力和水平。举例说明,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动物的一生》这部分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一个关于“蚕的一生”微课小视频。视频中将蚕从“蚕卵”、“幼虫”、“蚕蛹”到“蚕蛾”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为小学生们进行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的呈现,进而让小学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兴趣并且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丰富知识,进而逐渐建构科学概念,形成一定的自我认知与深度学习。接下来进行本单元知识的具体学习,小学生们必然能够针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具体且有效。不仅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而且全面提升了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教师组织探究活动建构优质科学概念

除了上述三大有效策略之外,教师还应当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过程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进而为学生们建构优质化的科学概念,让学生们能够有效培养自身科学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实践水平。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或者是教学设计,让学生们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认识各类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物理现象等等,进而能够加强自主探究意识,对未知的科学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当然,在组织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绝不应当仅仅是让学生们随意探究,随心所欲摆放各类教具、实验器具与教学用品,而是要做出科学化、精细化、合理化的教学指导与教学设置,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组织好学生围绕教师的设计展开各类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能够在实际操作与小组合作交流沟通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认知事物、建构概念,树立自信心的同时,为将来高阶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教师在概念建构过程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化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力争让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体系建构与教学价值[J].教育探索,2019,320(02):51-55.

[2]陈立光.新课标基础上小学科学课程的概念构建及其教学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

[3]严培源.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概念形成——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9:54-57.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马实验小学

作者:肖赛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