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风建设论文

2022-05-05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作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文章在分析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重要性、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四道防线”的思路。

生活作风建设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理论思考

摘要: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决不是小事,而是一个与党的形象紧密相连、影响社会风气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当前,在新的形势下,个别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存在着物质生活享乐化、个人生活糜烂化、精神生活颓废化、社会生活庸俗化、家庭生活逐利化等突出的问题和不良的发展倾向。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最后要切实加强道德修养。

关键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有效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把“生活作风建设”列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搞好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决不是小事

领导干部作风是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态度和行为。领导干部作风作为领导干部的一种外在表现和行为,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已不太重视和强调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问题了。一些人认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个人的私生活,是个人隐私,他人和组织无权过问,也没有必要过问;也有人认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是“小事”,是个人生活“小节”问题,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无须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更无须“上纲上线”。我们认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决不是小事,也不是生活小节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肃和重要的政治问题。

首先,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是一个与党的形象紧密相连的严肃的政治问题。一个政党的形象如何,一方面与这个政党所遵循的理论和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正确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党的理论和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那么,这个政党就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在人民群众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党的形象与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密切相连。这是因为,党所遵循的理论和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通过千千万万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实践行动来贯彻落实和体现的,而党的形象也正是通过千千万万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也总是从身边的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一言一行来认识和评价党和党的形象的。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注重道德修养,情趣低下,贪图享乐,甚至腐化堕落、道德败坏,那么,就会极大地败坏党的形象和党的声誉。由此可见,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则代表着党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形象就是党的生命,党的形象问题是一个关系人心得失和党的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决不是小事。

其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是一个影响社会风气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严肃的政治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淳。党员领导干部多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并处于社会管理的特殊地位,其言行往往具有特殊的示范、引导和影响作用。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作风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守道德,那么,就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检点、不自重,甚至品质败坏、道德沦丧,那么,就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就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后,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是一个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当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成由勤俭败由奢。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经济上的腐败与他们在生活上的腐化和道德上的堕落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领导干部正是从追求生活上的享乐而逐步走向生活腐化、道德败坏,而最终走向腐败和犯罪的深渊的。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是一个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重大而严肃的政治问题。

二、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个别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仅在工作上开拓进取,勤奋工作,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同时在生活上注重道德修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爱戴。但是,毋庸讳言,在新的形势下,也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呈现出不良的发展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生活享乐化。极少数领导干部完全忘记和抛弃了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仅在工作上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在生活上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一掷千金,挥金如土。有的领导干部在物质生活方面一味追求奢侈豪华,追求个人享受,出则高档轿车,住则高级宾馆,吃则高档饭店,穿则高档名牌,完全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脱离群众的上流社会的贵族;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生活上追求高档豪华,而且在办公条件上也一味追求奢侈享乐。近几年报道的一些贫困地区建造豪华办公大楼的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个人生活糜烂化。极少数领导干部在个人生活上不注重品行修养,不讲操守,追求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有的领导干部不是把時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上,而是沉溺于灯红

酒绿,流连于歌厅舞场,迷恋于声色犬马;有的领导干部在两性关系上不检点,找“三陪”,包“二奶”,养“小密”,乱搞两性关系,生活糜烂,不仅不讲道德,甚至不讲廉耻,道德沦丧。从已经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中,有相当比例的领导干部正是从个人生活腐化堕落而走向政治上的蜕变和经济上的腐败的。成克杰、胡长清、王宝森、李嘉廷、张二江等,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三是精神生活颓废化。极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缺乏热情,漠不关心。有的领导干部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有的领导干部大搞迷信活动,热衷于问卦占卜,迷恋于烧香拜佛,沉醉于风水鬼神;有的领导干部追逐腐朽没落的糟粕文化,崇尚“官场厚黑学”,心理阴暗扭曲,等等。在一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有一些领导干部正是由于精神颓废、热衷于迷信而走向腐败和犯罪道路的。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四是社会生活庸俗化。极少数领导干部在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上摆不正私情与公理的关系,不是按规定和原则办事,而是大搞庸俗的人际关系。有的领导干部不讲团结,不讲正气,不顾大局,拉山头,搞帮派,划“圈子”,阳奉阴违;有的领导干部不讲原则,不讲是非,不触及矛盾,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吃吃喝喝,一团和气,投桃报李,相互利用;有的领导干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大搞人身依附;有的领导干部在对待外部关系上以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大搞实用主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等。

五是家庭生活逐利化。极少数领导干部在处理家庭和亲情关系上,往往丧失党性原则,过不了“家庭关”和“亲情关”,大搞裙带之风。有的领导干部放纵亲属子女搞特权,在自己权力影响的范围内为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牟取暴利;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支持、怂恿亲属子女搞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牟取私利。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等,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上述少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不良发展倾向,不仅严重地玷污和败坏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严重地玷污和败坏了党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必須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途径

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必须把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纳入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整体系统工程中去。同时,要研究和把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特点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1.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搞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基础。思想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思想教育又是极其重要的。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虽然是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但在本质上却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说明,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生活作风上放松要求,不重品行,不讲操守,追求奢侈享乐,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并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跌入腐败的深渊,其根本原因都与理想信念动摇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异有关。因此,必须对领导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起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加强道德规范教育。一定的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得以维持并发展的基本条件。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中的先进分子,作为社会的具体管理者,必须成为躬行公民道德规范的楷模,同时还必须遵循作为领导干部所应遵循的高于一般社会成员和普通公民的道德规范。例如,在社会道德方面,除了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一般公民也必须做到的辛勤劳动而不好逸恶劳、团结互助而不损人利己、诚实守信而不见利忘义等基本道德规范外,还要求领导干部遵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利取义等更高的道德规范。又如,在个人生活道德方面,除了要求领导干部遵循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外,还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做到讲操守,重品行,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等。

最后,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的纪律是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所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国家的法律是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和形成一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在国法面前,领导干部与一般社会成员和公民一样,没有任何特权,必须严格遵守;在党的纪律面前,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一样,也没有任何特权,必须遵守党的各项纪律。

2.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建设是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应根据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真正纳入到制度的规范之中。

首先,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制度,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情况明确纳入干部考察和考核的范围。以往的干部考察考核中虽然也包含有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考察考核内容,但是总体上说缺乏明确的考察考核标准。今后,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考核时,特别是在对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考察工作中,应明确将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和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等有关内容纳入考察的范围,从而使组织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领导干部的整体情况。

其次,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述职、重大事项报告、戒勉谈话等制度。针对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生活作风方面的种种问题,应在原有领导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戒勉谈话制度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领导干部的戒勉谈话制度,应明确规定如果有群众举报或反映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就应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工作,必要时应及时进行戒勉谈话,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或批评。

再次,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督的渠道,真正将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在监督方式上,

除了领导干部在提拔任命前在本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公示,还应通过电台、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并设立监督信箱、举报电话和网上信箱,真正实现监督的公开性、群众性和广泛性。此外,纪检监察部门还可以通过暗访、私访、问卷调查和个别征询意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力度。

最后,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制度,而落实制度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遵守制度者给予奖励,对违犯制度者及时进行惩罚。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在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进行科学考察考核的基础上,对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并且群众意见反映强烈者,坚决不能提拔重用;对一些品德败坏、不讲廉耻、道德沦丧、影响恶劣的领导干部,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还必须从现有的领导岗位上撤下來,触犯刑律的,按照有关司法程序进行惩处。

3.切实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领导干部自身道德修养,是加强包括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在内的整个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努力学习。加强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意识。要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懂道德、知羞耻、知荣辱,从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真正成为讲正气、树新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其次,要严格自律。总的要求就是经常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就是要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自省”,就是要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存在的与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行,并及时改正。“自警”,就是自我警示,警钟长鸣。“自励”,就是要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处高位而不贪,处逆境而不移。

最后,要注重修养。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过好名利关、金钱关、权利关、色情关、亲情关,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终,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不为物所累,真正做一个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廉洁从政、作风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守道德的领导干部。

责任编辑:浩 森

作者:郭学德

生活作风建设论文 篇2:

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思考

[摘要]文章在分析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重要性、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四道防线”的思路。

[关键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作者简介]沈小璇,中共龙岩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福建 龙岩364000

[文献标识码]A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把“生活作风建设”列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抓好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试就此课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领导干部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从不同方面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党的精神风貌,与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等一起构成党的整体形象,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先进性建设固然要求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而表率作用主要靠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体现。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与人民同甘共苦。这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体现。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靠真理的呼唤,二靠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可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我们的党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领导干部不仅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骨干力量,而且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带头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生活作风往往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标杆。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惜亲情和家庭,并教育好家属子女,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德家风,构筑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并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培养健康的人格、淡化功利思想,才能与群众交朋友,建立纯洁、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防止领导干部蜕化变质的根本要求

良好的生活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不好的生活作风往往是走向消极腐败的起因。改革开放以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告诫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被困难吓倒,却倒在糖衣炮弹面前,而这些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都是从生活作风上放松要求开始的。由此,领导干部一旦在生活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就会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对一些领导干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防止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

二、当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当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但我们也应看到部分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而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也使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一是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以“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为信条,大捞特捞。二是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即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忽视、贬低乃至无视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把社会、集体、他人仅仅当作追逐私利的手段和工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唯利是图,甚至为了个人私利,坑害人民、危害国家、贪赃枉法等。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即在一些掌权者那里,不给足好处不办事,给足好处乱办事,甚至有人干着买官卖官的勾当。这种政治生活领域里的等价交换,从形式上看,也是一种交换,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些掌权者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盗窃与滥用。

2.物质生活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有的领导干部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物质条件困难时期提倡艰苦奋斗是应该的,而现在是和平年代、是改革开放年代,小康社会已初见端倪,再提艰苦奋斗就显得“太土气”了、“不合时宜”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艰苦奋斗是“寒酸”、是“没有本事”;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提倡艰苦奋斗,克制个人欲望,那就太亏了,甚至觉得这样活着就是“枉来世上走一趟”。因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一是挥霍公款,吃喝玩乐。如一些领导干部沉缅于花天酒地、大吃大喝,利用各种机会出入豪华酒楼、宾馆和夜总会;利用公款进行

各种名目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二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如有的借工作之名,专门到风景名胜、气候宜人的地方召开会议,游山玩水;有的热衷于举办名目繁多的庆典、纪念活动,滥发纪念品和礼品,劳民伤财;有的领导干部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一门心思搞攀比,比阔气,追求奢华。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贪官受贿物品中都有欧米茄、劳力士名表、翡翠珠宝钻石、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等。

3.精神生活颓废化。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导致思想空虚,意志消沉,情趣低下。一是包养情妇,生活堕落。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大多数人都有“包二奶”、“找小姐”等生活作风腐化问题。二是搓麻打牌,赌博成隐。赌博是社会一大公害,是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热衷于赌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极易诱发腐败问题。三是求神拜佛,热衷迷信。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信仰迷失无异于一个人丢失了灵魂。近年来,风水、看相、星座,甚至求神拜佛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业余爱好”,从而导致这些人理想信念动摇,最终堕入腐败的深渊。

4.社会关系庸俗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实用主义和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使社会关系庸俗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好“傍大款”,滥交朋友。有的干部打着“亲商、为商”和招商引资的幌子,热衷于与一些“大款”交朋友,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完全失去了政治原则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二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三是热衷于建立非正常的亲属、同学、老乡等社交圈子,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从而将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5.家庭生活逐利化。改革开放后,我国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少数领导干部看到别人买汽车、购洋房,心理不平衡,心想你能办到我也能,从而放任自身欲望的膨胀,与社会上的“富者”尽快“缩小差距”,或者“跑步致富”,成了其强烈的心理需要。于是违反原则,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职务上的便利,为家属子女谋求不当利益——许多贪官利用在位时的影响打着孩子结婚、个人或亲属住院、过节等“人情往来”的幌子收受礼金、“红包”和贵重物品;有的在工程建设、贷款和政策优惠等方面为家属、子女或亲朋好友经商打招呼、批条子,谋取私利。近年来,在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中,“夫受贿必涉其妻或其子”的现象逐渐增多就说明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出现家庭生活逐利化的严重问题。

(二)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处理的领导干部腐败案来分析,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其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转型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价值观错位。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制度和体制机制方面还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大量资源通过行政权力来分配,进而造成有些政府部门在分配相关资源或行政审批时,往往缺乏公开、明确的标准和刚性的法规约束。这就为权力介入社会生产和分配,并在资源配置中成为其他利益集团的寻租对象创造了条件,由此导致了一些领导干部权力和价值的本位化、私有化和功利化。

2.教育不扎实、监督不到位导致难以防患于未然。一些单位和部门对教育要求不严,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和奖勤罚懒的激励措施,整个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督学机制,致使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没区别。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党组织组织纪律松弛、治党不严,对领导干部疏于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组织生活不正常、不严肃;对一些错误言行不能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对于一些突出问题甚至腐败现象遮丑护短,无形中怂恿了不正之风,从而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腐化堕落。另外,我们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难,法制监督太晚,从而导致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为所欲为,直到出了大问题才发现,而这些人的腐败堕落大都始于不良的生活作风。

3.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缺乏长期的艰苦生活磨练,使部分领导干部有可能丧失斗志。从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建国以后出生的,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斗争的磨练、艰苦环境的考验;他们有的从学校到机关,从下级机关到上级机关,文化水平高,机关经验也丰富,但缺乏实践的磨练、基层工作的锻炼,其中有些同志很难体会基层群众的感情。没有艰苦生活的参照物,就很难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因此,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部分领导干部一旦接触那些所谓“现代民主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去仿效、追求,很容易被各种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侵蚀,在生活作风上首先出现问题。

4.自我修养不到位是领导干部蜕化变质的根本原因。纵观腐败分子蜕化变质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造成有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主要是自我修养不到位。有的平时不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不重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因而头脑中容易受外界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有的不重视学习,放松思想改造,许多腐败分子原来都是爱学习的,但随着职务的升迁,变得沾沾自喜,常常自诩有“能力”、有“水平”而不必学习,或以“工作忙”为借口不用学习,由此形成职位低抓紧学习抓紧思想改造,职务高反而放松学习和放松世界观改造的“剪刀差”现象。更有甚者,有的领导干部抱着反常心态,不学习还胡说什么党纪条规懂得越多,做事越束手束脚;党纪条规懂得越少,做事就越“洒脱自如”,致使一些领导干部首先在生活作风上出现问题,进而坠入腐败的深渊。

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对策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不仅要纳入党的作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而且要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常抓不懈。当前,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应从构筑“四道防线”上下功夫。

(一)加强思想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改造领导干部思想、增强领导干部“拒腐免疫力”的基本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就可以有力地防范和减少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教育,使领导干部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一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学习,

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明辨前进方向,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二是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使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和实质,明白干部道德的核心、原则、规范和要求,真正弄清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为自身的道德建设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前提,从而使领导干部牢牢守住心门,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三是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始终做到心不贪、手不伸;常怀律己之心,严于解剖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四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并将教育效果作为考核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依据之一,从而促进领导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表率,带动民风、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完善制度。构筑制度法纪防线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就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完善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

1.完善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制度,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情况明确纳入干部考察和考核的范围。要借鉴“行风评议”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住宅区、交际圈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召开座谈会,了解领导干部的生活态度、生活作风,将其“形象”的好坏纳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的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2.完善领导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等制度,针对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生活作风方面的种种问题,应在原有领导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领导干部的诫勉谈话制度应明确规定,如果有群众举报或反映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就应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工作,必要时应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或批评,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3.积极推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实行货币化改革。即将现有的公车除特殊用车、警务用车外,全部进行拍卖,变为私车,并将领导干部的接待费进行货币化个人包干。也就是说,根据公务员的级别和工作性质依照手机话费包干制度发给其个人一定数额的接待费与车辆使用费及购车补贴,无论盈余还是不足全由支配者自己承担。此项改革的推行有利于促使领导干部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封堵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过度、过滥的漏洞。

4.完善奖惩制度。古人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优秀领导干部,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并且群众意见反映强烈者,坚决不能提拔重用;对一些品德败坏、不讲廉耻、道德沦丧、影响恶劣的领导干部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还必须从现有的领导岗位上撤下来;触犯法律的要按照有关司法程序进行惩处。通过健全奖惩机制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健全监督机制,构筑全方位监督的社会防线

事实证明,领导干部的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对其缺乏监督,就有可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滋生享乐思想。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各种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监督力量的优势,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1.加强党内监督。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对领导干部业余生活的监督,切实提高民主生活的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防微杜渐;要充分利用内部通报形式,加大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内部通报力度。凡是领导干部有不良生活作风的都在本系统、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通报,使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不良生活作风的事实、危害、处理结果有清楚的了解,从而达到既惩罚腐化堕落者又警戒广大干部群众的目的。

2.加强专门机关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八小时之外构筑一条拒腐防变的“纠察线”,对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进行跟踪了解,通过暗访、私访、问卷调查和个别征询意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力度。同时,审计机关要加大审计力度,做好任前和离任审计,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3.拓宽群众监督。在新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督的渠道,真正将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在监督方式上,除了领导干部在提拔任命前在本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公示、让群众进行监督外,还应通过聘请群众监督员、发放监督卡、设立监督信箱、举报电话和网上信箱等方式,畅通信息渠道,真正实现监督的公开性、群众性和广泛性。

4.强化舆论监督。一是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对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典型的公开报道力度,即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及时在媒体上予以报道,“公布于天下”,让腐败分子的丑恶思想和行径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使那些沾染了不良生活作风的领导干部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悬崖勒马,改邪归正,同时也教育警示其他党员干部。二是反腐败机构应当增强自己工作的透明度,和新闻媒体建立起稳定的联系,通过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披露已查处的案件,及时批评和纠正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四)强化家德家风。构筑家庭拒腐保廉防线

家庭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领导干部往往居于亲情、友情等多种矛盾焦点之中,时刻面临着欲望与理智、人性与原则、关系与党性、枉法与守法等方面的抉择考验;领导干部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家德家风建设,筑牢家庭拒腐保廉防线。

1.抓好家属教育。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严加管束,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夫人路线”或“公子公主路线”进行拉拢腐蚀;另一方面,要通过简报、有线电视、宣传专栏、曲艺演唱等多种途径,用发生在领导干部或干部亲属身边的先进事例,教育、启发亲属,引导领导干部亲属增强自强、自立、自重意识,提高合力培植健康、文明家风的情趣,从而推进领导干部及其家属树立良好的家德家风。

2.强化家庭监督,形成家庭监督网络。要成立廉政家属委员会,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编印成《教育手册》,发到每位干部亲属手上,让亲属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了解熟悉监督内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领导干部配偶中开展“廉内助”等活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对帮助、督促领导干部自律且自身又很廉洁的领导干部配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对在考核中发现或在查办案件中发现有利用配偶的职权或协助配偶索贿受贿、收受他人礼金或明知配偶有违纪违法行为而不制止、不向组织汇报者,要立案查处,从而提高家庭成员实施监督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筑牢家庭监督的第一道堤坝,使家庭成为影响和监督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生活作风的后方基地。

[责任编辑:周志华]

作者:沈小璇

生活作风建设论文 篇3: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策略探讨

【摘要】领导干部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活作风并非是个人的“私事”、“小事”,对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阐述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内涵,分析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特征,查找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领导干部 生活作风 问题 原因 策略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影响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是领导干部作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活作风并非“个人的私事”,不仅事关领导干部个人的前途命运,而且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和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一句话,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关系到我党执政地位能否保持,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威胁到我党的执政地位,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内涵

所谓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就是指领导干部除工作作风、领导工作之外在处理私人事务和家庭事务、处理和他人的非工作性质的社会交往事务等一切“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主体为领导干部,即代表人民利益的领导者。领导干部的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各种层次的国家公职,按照我国现行《公务员法》的规定,乡科级副职以上公职人员即属于领导干部的范畴。领导干部作为我国的公职人员中的高层次人才,对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肩负组织、领导的职责,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人,领导在干部职位系列中具有高于一般工作人员的层次,享受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手中握有一定职权,掌握国家公共资源,在全体国家公职人员中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其他公职人员作出表率。从内容上来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其一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内在性,并非在某个特定场合和特定时间“临时”、“偶然”表现出来的情绪化行为和态度。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体现在其处理家庭事务、个人事务等非工作性质或者和工作关联较小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是领导干部谋取生活利益和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特征

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中拥有特殊位置、拥有公共资源、具有公共决策权力的“特殊公职人员”,其生活作风不仅事关个人私事,和普通干部职工和一般人民群众的生活作风具有显著区别。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特征表现在: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具有典范性。我党在执政过程中,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高于一般干部职工的生活作风要求,不仅要求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内”做好表率,还要求他们在“八小时以外”做好表率,从而树立生活方面良好的典型,为其他一般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作风作出典范。我党的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过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其中的“德”即包括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在内,生活作风不检点被认为是道德品质不良甚至败坏的表现,组织人事部门如果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发现被考察对象有着生活作风问题,自然不予提拔任用。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那些被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是符合我党的道德要求的,是具有良好生活作风的,其自然应当为其他人的生活作风作出示范。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具有政治性。由于职位的特殊性,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必定包含某种政治立场、政治价值、政治思想和政治方向等价值取向。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私事”,因为广大人民群众不仅从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学习作风、思想作风评价领导干部,而且从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评价领导干部自身,通过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评价执政党,领导干部各种在生活作风上体现出来的负面形象,直接危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具有警示性。所谓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警示性,和其政治性密切联系。因为广大人民群众除了通过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形象对领导和执政党进行评价之外,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亦对执政党的形象、政府形象具有重大影响。民众在通常情况下认为,领导干部普遍生活作风败坏,必定导致其贪污腐败,由此认为党和政府廉政工作、反腐败工作还存在相应问题。事实上确实如此,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是导致领导干部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行为的预兆,是领导干部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信号。在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出现问题的时候,绝不能将此仅仅作为个人的“私事”处理,而是要将其作为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的信号,引起高度的警醒。

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极少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极少数领导干部家庭道德败坏,生活情趣庸俗不堪。这些领导干部虽然身居党政要职,但是其审美能力、道德水平低下,尤其是家庭道德败坏,业余时间不注重学习和正确处理家庭关系,而是一味地消遣娱乐。部分领导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甚至在情色场所娱乐消费,寻求感官上的刺激。

第二,极少数领导干部社会生活庸俗化,家庭生活逐利化。极少数领导干部为了一己之私利,社会生活庸俗化,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摆正公理与私情之间的关系,不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生活的原则办事,大搞庸俗的人际关系,导致社会上的“潜规则”盛行。在生活中不按照原则和具体的规定办事,而是大搞人身依附,在对待外部关系上以个人的利益作为价值导向,按照别人给自己利益的程度办事,形成实质上的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在家庭生活的逐利化方面,大搞裙带之风,放纵自己的家属、亲属借助自己作为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和威望获取暴利,一着不慎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极少数领导干部精神颓废,物质生活享乐化。极少数领导干部精神颓废,更谈不上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漠不关心,毫无热情。甚至极少数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沉醉于鬼神风水,给封建迷信思想在社会民间的广泛传播创造更大空间,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大危害。极少数领导干部完全抛弃了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铺张浪费、讲阔气、讲排场,奢侈浪费,物质生活享乐化,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完全“隔绝”。

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绝非“个人小事”,严重地损害了党政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颓废状态和这些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无关系。

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极少数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仍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领导干部个人因素、监督制约体制因素三个方面。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外部的诱惑,领导干部个人因素主要是内在的原则及信仰等的偏离,监督制约因素主要指监管力度的不足、监管制度的漏洞及监管管理的欠缺等。

第一,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来看。首先,西方的腐化思想逐渐侵害某些领导干部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腐化思想仍然像病菌一样渐渐渗入我国社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的党风、政风甚至是社会风的健康。某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其次,腐败文化的深入侵蚀,甚至形成了潜在腐化风气。经济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捧出现了某些极端化的现象,例如:“羡腐心理”成为了受到追捧的恶风气;“暗中操作”被视为有本事、有能力;“包二奶”不再受到外界及道义上的谴责等。

第二,从领导干部个人因素方面来看。首先,极少数领导干部的信念出现偏离。某些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出现极度恶劣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人生观扭曲,价值观脱离实际,极度注重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精神的修养及道德的正直;其次,极少数领导干部出现了不健康的攀比心理。某些领导干部未能塑造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也有一定漏洞,因此在看到“土豪大款”挥金如土、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之后,不仅不觉得是错误的,反而觉得很羡慕,最终,受到了这种资金、利润、享受等欲望的促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再次,极少数领导干部难以秉承个人信仰,追波逐流。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物质、消费水平的追逐也越来越强,而党和国家一直竭力倡导的艰苦朴素、节约节俭却被渐渐忽略了,贪图享受,渴望物质生活的状态反而变成了普遍状况下的社会及文化趋势。

第三,从监督制约体制因素方面来看。监管制度的漏洞造成监管的涉及面仅仅局限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出现严重的问题时,才会大力进行监督及控制。我国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隐私权,因此,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相关方面等隐私受到保护,普通的公民甚至是国家组织机构在法律未允许的范围内,不能随意地进行监控。同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党务、政务的保密性,普通公民无法知道领导干部的确切作风,就算知道也只是浮于表象的知情。由于监管力度的不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时常发生。尽管,目前国家注重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对领导干部进行的教育管理相关制度就有多种项目,但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效果却不理想。这主要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不科学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传递失效、严重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制度未能及时有效的执行、制度的实施出现偏离,最终监管的效果就和预定的效果有很大差距。

加强我国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基本策略

领导干部在我国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普通公民的领头人,其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公众性,起到了示范的作用。生活作风问题可大可小,小则危及自身的政治生涯,大则可能动摇国家根本。加强党风、政风及社会风的管理及监控,深入管控领导干部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我们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第一,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以优秀文化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先进的文化是从根本上剔除领导干部在党风、政风及社会风中出现不良生活作风的保证。对于西方渗入的非廉文化,只有当我国公民处于良好的先进文化氛围中才能合理地进行避免,从而防止领导干部处于不良生活作风的消极环境影响下。此外,加大力度打造廉政环境,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廉政意识,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各方面的文化修养,不断提升精神水平,保证精神生活与物质水平的统一,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消费生活。

第二,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夯实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生活作风的道德基础。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领导干部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防止其走偏路,走错路,因此,做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对于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针对领导干部进行的教育,在内容上要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等方面,并且需要侧重于加强法治观念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树立上。促使经过教育的领导干部能够自觉摒弃腐化腐败的思想,建立高尚的自我道德提升意识。在对象上,围绕着党政的领导干部这一中心,形成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机制,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在方式上,除了开展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需要进行廉政的专题教育,同时经过正面教育及反面教育双重结合的手段,适当调整教育的频率及教育方向的针对性,让领导干部能够深知生活作风问题对于其自身甚至国家的严重性,逐渐营造一种强力度的反腐倡廉氛围。

第三,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制度,从日常细节行为中养成领导干部良好生活作风。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公款吃喝、公款活动等非正常办公范围内的消费行为都需要明文禁止,并将其放入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的范畴中。而对于现有的领导干部道德法规体系中,“不准”“避免”“应该”等倡导性意见需要明确化,此类模糊字眼急需剔除,换成定义明确、界限清晰的词语,从而防止某些人钻法律或制度的漏洞,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将柔性制度刚性化,执法操作将更严格,不会出现随意的操作,也更助于实际情况中的可操作性和及时落实性。如果某个领导干部出现了与法律制度或者道德标准相悖的行为,例如:在个人资产、人员关系、消费娱乐等方面出现了违法乱纪行为,则监察和管理部门就应依法治人,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惩该人,使其在声誉、地位、经济等多方面遭受落差式的损失,从而起到教育及警醒他人的目的。

第四,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制约,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形成良好约束。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网络有助于保证领导干部的日常生活作风都处于有效的监管形态下。而建立健全的监管网络,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构建的监管网络体系公开化,“阳光管理”是进行有效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监控的必经之路。将领导干部的政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开,透明化党政、党纪。比如:每个单位都需要将每次使用的项目进行逐一的登记记录,并且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联网统计及核算,确保每一个款项用在实处,不会出现任何的浪费,甚至不合理的消费。其次,采用合理的人员任用机制。深层次的对任用的员工进行适当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且将生活作风多个方面纳入考核的范畴中。如果因为生活作风方面问题未能达到考核的标准,则需要进行严厉的处理,绝对不能进行进一步的任用。再次,需要提前进行警示。进行监管时,除了要在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监管,还需要在问题出现前进行有效的警示。关键在于健全针对领导干部收入进行申报的制度,需要申报家庭收入、金融实名制等,并且增加相关的监督惩罚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随意性申报的无序状态。当然,进行全国联网的廉政档案信息系统机制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针对的领导干部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干部,涉及的项目主要为财产收人、婚姻状况、社会关系等,在该制度下,普通公民也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合理的查询,确保最大程度的透明化。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许国荣(实习)

作者:于广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场光纤通信论文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