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

2022-09-13

第一篇: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

爱因斯坦曾说过,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 )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 )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 )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 )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 )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2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 )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决策权。( × )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 )

4、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

5、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 )

6、在基层自治中,村(居) 委会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 × )

7、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

8、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3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 )

2、政府公正司法,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 )

3、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 )

4、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弱化政府管理职能。( × )

5、社会一切事务都由政府决定。( × )

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 )

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 × )

8、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4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要依法执政。( × )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 )

3、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 )

4、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 )

5、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 )

6、最大程度地放权就能提升政府的权威。( × )

7、政府的权威就是使人民服从政府。(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人大代表的权利 = 公民的政治权利。( × )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 )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

7、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

8、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 )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 )

2、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 )

3、人民政协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 )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

5、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 )

6、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 )

7、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 )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 )

4、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 )

5、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

6、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 )

7、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国家支持、提倡、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 )

8、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8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 × )

2、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政权。( × )

3、国家的主权是由国际社会赋予的。( × )

4、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 )

5、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 )

6、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 )

7、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

8、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都只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 )

9、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9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国际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 )

2、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 )

3、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4、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 )

5、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 )

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 )

7、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8、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是一种结盟关系。( × )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

第二篇:高中历史易错点总结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之易错点总结

1. 中国古代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诸侯,建藩卫”即封邦建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当今史学界所说的“封建社会”指的是一种以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2.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3.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命令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4. 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

5. 元朝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要受中央的节制。

第 1 页

共 23 页

6.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权不同于相权,阁权不能制约皇权。

7. 清代军机大臣参与机密,但没有决策权。 8. 《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给英国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

9.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的。

10. 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是打开中国的市场。 11. 近代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有三次侵占中国的都城,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抢掠紫禁城和颐和园;日本侵占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1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

第 2 页

共 23 页

华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

1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4.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而不是民族矛盾尖锐。

15.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斗争的结晶,而《资政新篇》则不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16.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封建制度。

17.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19.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是在中国革命

第 3 页

共 23 页

的危急关头召开的,都是党的重要转折性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都纠正了党内错误路线,但前者纠正的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后者纠正的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0.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22.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 4 页

共 23 页

23. “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4.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5.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两者并不矛盾,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

2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的实践活动。

27.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而不是不结盟会议。

2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第 5 页

共 23 页

29.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不是实现了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

30. 根据“求同存异”的内涵,后来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合作组织等也属于“求同存异”。

31. 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32.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3. 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居民,如外邦公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来源:学|科|网] 34. 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第 6 页

共 23 页

35. 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律体系的变化并未改变其阶级性质,即该法颁布的目的是在帝国扩展的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来源:学科网ZXXK] 3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7.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38.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3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

第 7 页

共 23 页

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0.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41. 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42. 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两者相互制约。

4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

44.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第 8 页

共 23 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45. 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46.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第 9 页

共 23 页

48. 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49.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50. 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51.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52. 夏、商、周时期的商业由官府垄断;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指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手工业。

53.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第 10 页

共 23 页

5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55.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衍生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56.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57. 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58. 认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

第 11 页

共 23 页

经济逐步破产,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9.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60. 注意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样的。 61.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62. 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要以为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走向萎缩,从反面说明这一

第 12 页

共 23 页

问题。[来源:学。科。网] 63.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64.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65.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66.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67.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第 13 页

共 23 页

68. 《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69.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70.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71.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7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73.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

第 14 页

共 23 页

有制的过渡。

7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75. 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不是垄断组织的出现而是工业革命。

7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77.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78.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第 15 页

共 23 页

79.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它既不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不是某些资产阶级政客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倒退”, 实质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80. 福利主义政策,并不是完美无缺,其利弊并存。

81. 世界当代历史证明了,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82. 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8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

第 16 页

共 23 页

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8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85.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86.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7.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 17 页

共 23 页

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88.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89. 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90. 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91.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92. 注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第 18 页

共 23 页

93.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

9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95.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不是对儒学的背叛,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96.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97. 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98.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两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99.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

第 19 页

共 23 页

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100.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101.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两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102. 魏源与李鸿章思想的不同: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李鸿章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103. 维新派、革命派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维新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第 20 页

共 23 页

104. 新文化运动前期核心是民主科学,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105.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106.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7. 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

108. 邓小平理论不仅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包括“一国两制”、和

第 21 页

共 23 页

平和发展等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9.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110. “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11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112. 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

113.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智者学派,发展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高潮是启蒙运动。 114. 文艺复兴诞生在意大利,启蒙运动首发于英国,高潮在法国。

115.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后来人概括的达尔文的观点,这些观点只是说明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演变规律,他本人并没有将其观点引入人类社会发展规

第 22 页

共 23 页

律。

116. 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117.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浪漫主义侧重于对未来充满幻想,现实主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

第 23 页

共 23 页

第三篇:《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 ,守法平等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

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2、 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是广义上的选举,其范围广泛,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领导人的选举、村(居)委会的选举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13、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15、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

1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17、“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8、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或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年满18岁才能享有选举权)

20、等额选举就是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21、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

22、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23、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政权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24、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25、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26、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27、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28、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29、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30、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31、专家联名建议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2、权力与权利是一回事。(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对应方是服从,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对应方是义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权利为公民所享有;权力不能转让,不能放弃,而权利有的可以转让和放弃)

33、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4、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主要依靠舆论监督。(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成为监督政府权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和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是一样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突出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突出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变直接干预为间接引导经济)

2、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

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联系又有区别,合法行政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合理行政指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受管理者平等对待,不能偏私,不能歧视,要符合理性)

4、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属于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5、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因此国务院是立法机关。(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6、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

7、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9、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10、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村委会不是国家机关)

11、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应该在法定的范围内履行职权,不能“错位”“失位”“越位”)

12、中国共产党行使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政协、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

13、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14、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15、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就是政府职能要逐步减少。(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

16、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

17、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18、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19、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

20、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

21、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

22、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

23、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24、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行政监督体系中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大、司法机关、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不属于国家机关)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5、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

6、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

7、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9、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10、司法机关拥有部分国家立法权。(国家立法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无权立法)

11、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13、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4、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

15、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16、在我国,公安机关属于司法机关;党政机关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合称。(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党的机关与国家机构合称为“党政机关”)

1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19、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不能与政府相混淆) 20、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中共中央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即党的政治领导)

2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履行国家管理职能。(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关履行)

23、中国共产党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24、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党的政治领导通过全国人大变为国家意志)

25、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2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9、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0、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各民主 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31、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32、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都参与民主监督。(人大代表通过行使质询权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不是民主监督,政协委员的监督是民主监督,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大代表而不是政协委员)

33、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

34、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

35、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36、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37、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形成的。(错)

38、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界限十分清楚。(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9、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40、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4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

42、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4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4、在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45、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 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

4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

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 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

5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

51.立法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

53、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

5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55、民族之间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表明民族有优劣之分。(各民族都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一律平等)

56、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也是重要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只是政府和人大)

57、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各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的)

2、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4、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共同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主权、管辖权。(自主权不是主权国家的权利,应为自卫权)

6、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7、世界多样化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多样化是发展趋势,但尚未形成 )

8、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9、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

10、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11、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12、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因此说“人权高于主权”是错误的。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其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3、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是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的表现;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是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的表现。(前者是独立权的表现,后者是平等权的表现)

14、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于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存在差别)

15、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6、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17、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8、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联合国安理会才是)

19、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

20、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主要障碍)

21、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

2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23、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的焦点是搞强权政治还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25、一国的经济越发达,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不能这样认为,这是不科学的)

26、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7、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8、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29、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标。(这只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还有对外目标即“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不会发生变化)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3、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4、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是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5、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力)

36、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37、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8、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进行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归宿。(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进行对外交往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四篇:中考政治易错点归纳

?

?人民当家作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人民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人民

1.全国人大代表? 有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公民有直接 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

“直接”删去

1.社会主义本质? 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我国的经济成分

1.国有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导。×

国有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 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国有经济

?

?中国走向世界

1.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处开放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 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力量(领导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 重要力量(、坚定力量、中坚力量)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 四项基本原则

3、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源泉、不竭动力。×

?? 改革开放

4、党和国家始终把民生问题、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首要工作、中心工作、工作中心、工作重心、工作重点)。×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不是根本任务)

?

1.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

???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科技成就、人与自然

1.党和国家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 共同富裕

1.党和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与正义。×

“绝对”删去(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1.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 部分(某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我们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

?治治的国家

?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方略(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公民)。×

?? ?广大人民群众

3、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规则是道德。×

?? 法律

4、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法律)更重要,更有效。×

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5、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要 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

只有严重违法行为才是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但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6、违法一定? 犯罪,但犯罪不一定? 违法。×

?? 不一定 一定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全体公民? 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 广大人民

?

?

8、法律由全体人代表(人民、公民)制定或认可。×

? 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法律靠强制力 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本质特征(最重要的特征)×

国家强制力(如:法庭、监狱、公安机关、军队等)

10、法律对全体人民(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 全体社员成员

11、名人、官员知法犯法,要从重处罚。×

? 依法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和文化趋向同一,各民族的差异正在消失(各民族和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2、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5、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核心利益、根本利益)√ ?

6、“一国两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 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前提、原则、立场和基础是“一国两制”。× ???一个中国

8、两岸和平统一已经没有障碍。×

? 还有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干涉的障碍;

1.两岸和平往来交流频繁,我国国家的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10、我国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高度自治? 。× ? 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管理本民族事务,享有自治权。

11、考点区别:

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香港、澳门、台湾:维护国家统

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2、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统一香港、奥门和台湾。×

?? “社会主义”删去

13、香港、奥门和台湾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权。√

14、海峡两岸人民的互相来往有利于增强两岸互信,实现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 两岸的和平统一

15、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6、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完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完全”删去

八、精神文明、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与科学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思想道德建设

3、精神文明 是基础,为其它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物质文明

4、物质文明 是魂魄,为其它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

5、弘扬民族精神为其它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发展科学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6、精神文明 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

7、民族精神产生 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产生于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

9、艰苦奋斗(奉献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10、爱国主义精神(雷锋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表现)。

?

九、展望祖国未来

1、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公平正义

2、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

3、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总体上的小康

4、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到2050年即21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6、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全面小康(共产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7、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共产主义

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指: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富起来)

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 的根本利益。×

人民

第五篇: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

(一)

2017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更多2017高考报名时间、2017高考模拟试题、2017高考辅导资料、2017高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一)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二)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保知识竞赛及答案下一篇:湖北省收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