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课程辨析

2022-10-17

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占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在曲折艰难的行进中, 出现了诸多的矛盾、问题与困惑, 这些矛盾、问题与困惑追根溯源无不与学科、专业、课程这三大基本问题有关, 本文就学科、专业、课程的含义、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辨析, 以期厘清之关系。

1 学科、专业、课程的含义

1.1 学科

学科, 在英语里称之为discipline, 该词具有多种含义, 包括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 规范准则、戒律、约束以至熏陶等。

在中国, 学科概念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是两种不同的含义: (1) 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将知识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人们称之为学科即学术学科。 (2) 教学的科目。[1]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 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即学校学科。

1.2 专业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一词, “形成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 完全是模仿前苏联教育的做法”。当时的解释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一种专长”, “在西方国家高等学校中, 虽然实施的也是专门教育, 但却没有我国意义上的“专业”, 也难找到一个对应词准确地表述“专业”这个概念。在美国, 专门化的教育是通过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 并没有“专业”一词, 而称之为“课程计划”。

但不管怎样, 从形式上看, “课程计划”、“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合来体现的, [2]其实质是通过课程的组合实现培养目标。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二是专业课程体系;三是专业中的人。所以, 更加比较完整地说法应该是:专业是由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通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基本教育单位。

1.3 课程

在我国,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 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 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在西方, 其英语是Curriculum, 来源于拉丁racecourse, 原意为“跑马道”, 后来用在教育上, 指学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各种教学科目。

课程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达到人才规格而对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开发、整合形成的教学科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 教材和教具等。[3]

2 学科、专业、课程的区别

2.1 学科与专业

(1) 内涵不同: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 而专业则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2) 构成不同:学科一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 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 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 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

(3) 划分与设置的原则不同:学科的划分, 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及其分支, 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 这些学科也都有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 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知识来满足。

(4) 追求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 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一般称之为科研成果。专业则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 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具体要求。专业的目标是出人才, 所以专业自然要把目标定位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

(5) 发展动力不同: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 主要来自于学者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 而专业发展的动力则是一元的, 仅仅来自于社会需求。

(6) 形成过程不同:一个新学科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而一个新专业的设置则主要取决于办学者对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价值判断和取向。

(7) 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生以上的专门教育, 而专业主要用于本科生以下的专门教育。[4]

(8) 调控机制不同。学科的发展是受科学探索规律支配的, 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是受社会劳动市场人才供需规律支配的。[5]2.2专业与课程

(1) 内涵不同:课程是教学科目, 专业是课程的集合体、其代表的是一个面;每个单一课程都是专业面上的一个点。

(2) 调控机制不同:课程主要是受教育规律支配的, 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是受社会劳动市场人才供需规律支配的。

(3) 课程的变化先于专业, 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能力上比专业更强。

课程是对专业知识能力的分块解析, 它注重联系实际, 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解决社会上的相关问题, 当社会的各种需求发生变化时, 课程会随时跟着变化, 而专业的调整反应要迟钝得多。课程其实是专业的具体化、应用化, 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更比专业本身强得多, 课程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能力比专业更强。

2.3 学科与课程

(1) 学科是一种对知识的分类, 而课程既可以是对知识的分类, 也可以是对知识的综合。作为对知识的分类, 一门学科可以分设为多门课程;作为对知识的综合, 一门课程则可以包含很多学科。

(2) 学科对知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 而课程不论是对知识的分类还是对知识的综合, 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

(3) 设置学科的目的是通过学科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设置课程的目的则是通过对知识和技术的高效传递达到培养合格人才。

(4) 学科的核心是创新, 课程的核心是传承。

(5) 调控机制不同。课程主要是受教育规律支配的, 而学科的发展是受科学探索规律支配的。[6]

3 学科、专业、课程的联系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则表现为:一方面, 二者都有人才培养的功能, 都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 都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依托, 都是师生活动的主要领域;另一方面, 学科与专业之间还相互交叉、甚至重合, 一个较大的学科门类, 可以包含很多专业, 而一个专业又能涵盖许多学科的知识。学科与专业的区别表明了两者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发展。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 取决于该所高校的学科、专业水平。要成为专业人员, 必须掌握该专业某一学科 (或学科群) 的必需的知识, 即所谓“术业有专攻”。从教育学的视野来看, “专业”特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和个人兴趣爱好分专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和本质特征。其中, 任何一个专业都含有至少一门主干支撑学科。在实践中, 人们为了强调专业主干学科的重要性, 常常以主干学科名称对专业命名, 如教育学专业、会计学专业等。

学科与课程的联系则体现为:学科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元素, 课程是为实现专业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遴选、剪裁、有机整合起来的学科知识、岗位特需技能、专业特需技术。从课程的构建目的来看, 它属于教育范畴, 但从其内容来看, 它又属于学科范畴。所以, 学科的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学科为课程源源不断提供知识和技术的原材料, 如果没有学科知识, 课程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要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课程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 同时课程也往往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除此之外, 课程和学科的涵义也有一致的地方, 一门课程可能就是一门学科或有可能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7]

课程是专业的组成元件, 专业是若干门课程在系统工程指导下的组合体, 课程这个元件在组装成专业时要做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学科及学科间知识的取舍和交联处理;二是是否满足人才规格进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三是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学科是通过课程这个桥梁和纽带和专业联系在一起的。学科的发展是受科学探索规律支配的, 专业的动态变化是受劳动市场人才供需规律支配的, 而课程则主要受教育规律支配。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变革, 专业不仅以应对社会需求的现实刺激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同时还决定着对已有学科知识进行筛选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易学习的知识单元。课程不仅是专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得以完成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 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反馈信息, 将进一步刺激学科的探索发展。专业 (包括专业方向的设置和专业人才规格的设计对学校的课程结构具有定向作用, 学科则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由此设计的课程体系提供原材料。

摘要: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或教学的科目, 专业是由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通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基本教育单位, 课程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达到人才规格而对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开发、整合形成的教学科目。学科、专业、课程三者之间既有相互区别又有相互发展、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学科,专业,课程,含义,区别,联系

参考文献

[1] 张维红, 蒋林.关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06 (8) :96.

[2] 卢晓东, 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02 (7) .

[3] 苟芳琴.也谈学科、专业与课程[J].社科纵横, 2003 (8) :82~85.

[4] 刘芸.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其关系[J].南通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6) :85.

[5] 雷金火.学科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与课程结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9) :20.

[6] (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 王承绪, 郑继伟, 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109~1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聚集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下一篇:热泵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