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2022-05-1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江西城市学院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近年来,英语类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数量迅速增长,各大院校争相设立英语类专业,导致英语类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该类毕业生的增长数量远超于需要该类人才的社会岗位的增长数量,且该类人才的质量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匹配。

第一篇:江西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调查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课程设置情况、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情况、毕业生反馈情况等内容。通过对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对调查问卷各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得出结论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改;调研

作者简介:赖艳萍(1981-),女,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讲师;吕建(1977-),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改项目“具有城建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改0925)”的研究成果。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是我国培养安全领域专业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近年来安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励。[1-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能源与机械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2006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是我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安全专业紧缺人才为主的教学单位。本专业为四年制,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招考生。安全工程专业经过4年多的发展,该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培养了一批安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为进一步提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工作,2011年我院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和邮寄形式,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课程设置情况、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情况、毕业生反馈情况等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对调查问卷各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得出结论。

一、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安全工程专业已经毕业的本科生。其中男生占被调查人数的73%,女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7%;图1所示,已经毕业的学生中64%的学生当初报考安全工程专业为专业调剂,20%的学生因为个人或家长意愿,12%的学生因为就业形式较好,这样的数据说明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的认可度、知名度还尚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

二、课程设置情况

如图2、图3所示,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相关程度调查中,非常相关和基本相关占总数的53%,说明课程设置较合理;课时量适中占60%,较少占30%,太多占10%,说明课时设置较合理;本专业课程设置连贯性中,一般连贯占76%,不连贯占18%,说明课程设置的连贯性较合理。

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建筑电气安全技术、高层建筑防排烟、电气安全、燃气安全工程、施工安全、建筑消防安全、安全系统工程等课程学习效果较好;安全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一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情况

图4、图5所示,实习课程中需要改进最大的是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分别占36.8%和28.9%;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燃气安全课程设计和消防课程设计需要改进的占最多的比例,分别为33%、30%,其主要原因为指导教师指导时间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机械课程设计和消防课程设计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制图能力,增强设计能力,同时带设计的老师也应与学生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加强指导。

四、毕业生反馈情况

从图6所示数据上看所在单位性质,大多数安全工程毕业生73%就业于国企、外资合资企业,而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人数占18%。其原因为国有企业单位待遇好、工作稳定,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部分优秀学生大三的时候就已经被企业预订,到大四时,绝大部分男生工作基本已经确定,甚至出现一个男生可选择3~4份工作的情况,女生就业稍差,但一般都考上了研究生。

图7所示目前所从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的为63%,安全工程专业就业一般都为施工安全单位,一般从事现场施工安全、安全监理等管理、技术工作较多,其他方面工作较少。

图8所示目前所从事岗位,十分相关和比较相关、一般相关的占了59%,不太相关和完全无关占41%。是因为,安全工程专业更多是从事施工现场工作,一般不适合女生,用人单位一般不喜欢招聘女生,所以女生毕业后基本从事本专业的较少;另外,安全工程虽然就业较好,但工作环境较艰苦,经常要随项目变换工作地点,这是导致部分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原因。

图9所示有41%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学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与实际工作不太相符,其原因为,本校对安全专业的定位,与所学安全专业人员未来走向职场生涯后的工作有所出入,毕业生不能够利用在校所学知识为社会创价值;本专业学生多数就业于建筑行业,然建筑行业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技术,二是安全管理,两者都着重的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方法、制度,能够指导和规范现场施工。而我校的安全偏向于对安全理论,学术的学习,所以今后还是要以学习具体安全技术为主,让学生学些踏踏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能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图10所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本科四年学习的主要收获是培养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1)专业定位和实际就业方向有一定差距。本专业学生多数就业于建筑行业,而本安全偏向于对安全理论,学术,大多数学生不能致力于毕业之后能够从事安全学术,所以建议还是要以具体的安全技术为主,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能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2)以后教学中应多增加一线生产工作的认识学习,从实际出发培养适应工作现实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方面跟实际生产中建筑安全挂钩,设置一些建筑施工中所需的安全知识。

(3)应该培养出更多的全面性人才,除了如何进行安全管理,还需对管理的环境进行相应的了解。如现场应变调解能力加强。

(4)加强工程制图能力。

(5)安全不要只局限于燃气、防火安全,现实中可用性太低;电气,燃气,排烟通风等环境可以侧重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任学生自我选择,提高学习积极性。

(6)学校可组织学生安全知识演讲;适当邀请安监局专家座谈交流,提高处事能力,不要只局限于设计类。

参考文献:

[1]李楠,宋晓燕,漆旺生.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8-111.

[2]景国勋,张传祥.教育创新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孙兰会,成锋.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30):37-38.

(责任编辑:刘丽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赖艳萍 吕建 赵国敏

第二篇:SWOT视域下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0-2021届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英语类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数量迅速增长,各大院校争相设立英语类专业,导致英语类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该类毕业生的增长数量远超于需要该类人才的社会岗位的增长数量,且该类人才的质量不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匹配。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较为复杂,长期以往,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因此,解决英语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难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事业。

本文结合使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近两届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再通过访谈调查和研究文献分析外部环境,包括他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SWOT分析得出的战略态势提出了针对就业环节中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SWOT

(一)就业现状分析

为了解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英语类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成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研究小组分析了该校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并为该校2020-202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涵盖了就业去向,就职行业和单位属性,工作满意情况,就业能力认知等多个方面,共收到73份问卷,有效问卷71份,无效问卷2份,问卷量表信效度良好,三个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967,0.841,0.821,量表总体的kmo值为0.826。

就2020届和202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2020届共有196位本科学生,172人签约就业,占总人数的87.7%,11人升学(含出国出境).2021届共有234位英语专业学生,217人签约就业,比率为92.73%,12人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为5.12%。

从就业的分布和质量来看,2020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教育,商贸,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四大主要行业,教育行业是该类人才最主要的就业去向,共有60人任职于该行业,占总人数比例为30.6%,其中46人就职于各教培机构,比率为76.67%。第二大就业去向为商贸行业,共有31人就职于该行业,其中该类人才主要担任外贸业务员,管理人员,翻译等职。2021届的情况与2020届大致相仿,共82人就职于教育行业,其中65人就职于各教培机构,占比为79.27%。商贸和制造业则是2021届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去向,其中该类人才主要担任外贸业务员,管理人员,翻译,技术人员等职,情况如图1,2所示。

该组数据显示该两届毕业生择业就业时倾向于选择能发挥专业优势的行业,在问卷调查中,72.6%的受访者在择业时更青睐和英语对口的专业,另一方面,53.42%的受访者所从事的职业和英语相关。这种倾向导致该两届毕业生择业面窄,这是该类人才就业难的主要表现。从事跨英语行业的人数极少,反映了他们具有保守求稳的求职心态,以及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这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为更好地分析就业问题,研究小组将SWOT分析法的内部环境因素分为“就业能力”和“就业阻力”两个维度,设计了2份量表,并就此对该类人才的就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类人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语言能力,劣势主要体现在知识体系单一,实践经验匮乏,就业观念落后这几个方面。结合前面的分析,反映出该两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身优势不明显,综合水平有限以及择业面窄这三方面。

(二)英语类專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

2.1 SWOT矩阵分析

2.2 就业问题成因探究

2.2.1学生层面:

就业问题直观地反映在毕业生身上,导致就业难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个人自身发展战略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偏向追求稳定和对口的工作,而对其他的机会弃之不顾,长此以往,这类人才的就业面就局限在了自己狭窄的观念中。其次是个人综合能力不强,部分学生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中,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综合能力平平,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在求职路上遇到挫折。这一分析基于53.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除了专业知识,其他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有限的数据。

二是自身素质,综合能力不强。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认识不充分,并忽视了自身的建设,以至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局限在了英语之中,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甚了解。

2.2.2 学校层面:

学校是塑造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一站,导致该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学校层面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科设置的问题。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着特色化培养不足的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特色化培养时间较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特色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此问题主要表现为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培养,忽视了其他技能的培养。该校课程设置围绕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在学术知识能力培养上较为全面,但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较少。|

三是就业支持水平的问题。目前该校提供就业支持的方式为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提供各种岗位信息。该种方式属于传统的就业支持方式,即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学生被动接受。该校的就业支持水平较高,但方式较为传统,学生并非找不到岗位,而是缺乏甄别信息的能力,该校可从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入手,提高就业支持水平。

2.2.3 企业层面:

影响就业问题的企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过度设置就业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经验障碍和学历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

二是没有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的环节中,换言之,大多数企业和地方高校的合作联系不足,导致企业和毕业生双方对彼此的质量和需求产生较明确的认知,进而导致企业招工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2.4政府层面

影响就业问题的政府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许多企业缩减了生产规模,裁员以减少支出,导致岗位数量减少。政府应刺激经济复苏,以促进市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是地方具体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影响。国家正处于从高速度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在这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模式也随之改变,部分行业出现了新业态,出现了新的人才需求,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新业态不匹配,导致按旧模式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国家应注意这些问题,并出台具体的就业政策,落实相关的措施,并且给学校培养人才提供指引和帮助。

(三)启示与建议

3.1学生层面:

一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情况与就业者本人的就业观有很大的联系。仍然有许多就业者认为只有学历,学位,学校知名度影响自我的就业情况,然而,当今的企业要求已经发生转变,综合能力是企业考察的重要因素。

因此,毕业生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全面发展自己,,应该在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同时,多方面展现自己。

二是要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受青睐,这就要求各毕业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应该多方面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求职者应该认识到人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只学英语已经不足以让他们获得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

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大多数就业者所获得的就业信息有限,毕业生们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就业信息,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3.2学校层面:

一是要强化学校的就业服务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就业指导不能仅仅作为毕业生离校时的一个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必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全程化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改善就业信息服务,创新就业指导服务方式等方式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品行道德,学术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在大部分领域中往往起辅助作用,如果学生仅掌握了作为辅助的学科知识,那么在求职,任职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学校应当考虑创新英语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三是要转变传统的就业思维模式,以创业促进就业。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新理念,加强创业教育,建立一个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3.3企业层面:

一是要强化人才建设。人才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源泉,企业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公司内部提拔有潜力的年轻人外,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也可以物色到适合企业岗位的人才。

二是要和地方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同提供一个让毕业生和企业了解彼此质量和需求的平台,这有利于双方增进互信,也能帮助企业发现更多优秀的人才。

3.4政府层面:

英語类人才的就业问题较为复杂,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干预就业市场,在保障就业者权利方面可以采用完善就业保障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在增加优质岗位供给方面,政府可通过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缩短各种审批环节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刺激消费,扩大社会总需求以促进企业提供更多优质岗位。

针对该类人才的优势,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其语言上的优势,英语类人才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不二人选,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和各种对外交流中创造更多机会。针对劣势,政府可鼓励各大高校继续落实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关于该类人才所面临的威胁,政府应当继续着力改善就业难的问题,对一些行业发展进行规范,并尽快落到实处,使之健康发展。对于规范行业后造成的失业问题政府也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龚灵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英语口译学生就业调研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2]李果. 基于SWOT分析的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及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3]鲁绵茸,何树勋,商洛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J]. 商洛学院学报,2011(6);74

[4]李星,刘飞,徐勇.地方高校外语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对策——以安徽财经大学外语专业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01):67-69.

[5]吕毅.区域人才吸引力视角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探索研究[J].现代交际,2019(09):141+140.

[6]唐高华. 高职毕业生就业SWOT分析及其审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吴珍. SWOT理论视域下呼和浩特市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8]曾斌. 基于SWOT理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9]张冬艳. 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9);53

[10]钟培氡. 基于SWOT分析的中职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黄思源 刘佳慧 曾晓玲 郑佳怡

第三篇:江西师范大学GIS专业毕业实习改革与发展对策

摘 要:GIS专业毕业实习是本科GIS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它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接触生产实际、开阔视野、认识社会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一次综合性实习。回顾了江西师范大学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的历史,从实习方式与时间的确定、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单位的学生分配、实习监督管理与成绩考核、互补式实习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实践与成效。指出了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协同管理平台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其他地方性高校的GIS人才培养和毕业实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人才培养;互补式教学

引言

隨着高校地理信息科学(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专业教育的发展[1-3],关于本专业的课程改革[4-5]、实践教学改革[6-9]、本科教学[10]、人才培养模式[11-12]等多方面都在进行着探索性研究。培养学生的GIS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成为了普遍共识。为培养这些能力,除本科期间 GIS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实验课程外,GIS专业毕业实习在全面提高学生GIS综合技能和系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13],优

化GIS专业毕业实习已逐渐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一些高校对GIS专业毕业实习进行了探索[13-14],但因为各办学单位的背景、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目前GIS专业毕业实习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不尽相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高校的GIS专业毕业实习效果不甚理想,实习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阐述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实践与成效。针对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WEB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协同管理平台等改革措施,以期为其他高校GIS专业的毕业实习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分析

我校于2005年开始招收GIS专业本科学生,回顾过去,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专业开办初期(2005-2010年),由于师资力量、科研课题、社会办学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不足,2008-2010年期间的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学院没有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学生通过自找或找老师帮忙找单位盖章以证明自己实习。2011-2013年,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强、老师们申请课题的不断增加与项目经验的积累,该阶段的毕业实习,部分学生能够参与指导老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一些学生参与老师自设题目的课题进行学习与实践,也有部分学生到家长联系的单位实习,但实习结束后仍然需要学生或老师帮忙到企业盖章以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2014-2016年,是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的重要改革与发展阶段。2014年之前的毕业实习的弊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毕业实习改革迫在眉睫。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GIS专业毕业实习模式与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在实习方式、实习时间和周期、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单位学生分配、实习情况跟踪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毕业实习改革与成效

(一) 实习方式改革分析

本文对比分析了近四年2011级至2014级GIS专业毕业实习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近四年我校GIS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发生的变化。

毕业实习起始时间的调整,是因为考虑到毕业实习与学生考研复习的“黄金期”相冲突。每年都有不少考研(包括跨专业的考研)的学生反映毕业实习影响到他们考研复习而不愿意参加实习,个别学生情绪还比较激动,对毕业实习非常抗拒。为此将实习期缩减至2个月,时间也改为从8月初开始,并且全体学生的实习月数也进行了统一。实习方式由集中实习(学生到学院联系的单位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变为现在的集中实习。2014年由于实习单位少,岗位不足,难以满足46名学生的实习,为此允许学生自主实习,但是后期发现管理上比较困难,难以监管自主实习的学生和保证实习质量。到2015年,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自主实习,通过调查发现,实际上是不少学生为了逃避毕业实习,随意找实习单位盖章,未达到真正实习的目的。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以达到真正的毕业实习效果,2016年起学院对全体学生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学生自主实习。而对于实习期满,仍然想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同学,则需提交个人申请以及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通过实习时间的调整,缓解了“实习”与“考研”冲突的矛盾,同时,实习方式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对学生的监管,提升了实习教学质量。

(二) 实习基地的建设

我们在10余年的办学进程中已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个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圈”初步形成,这也为集中实习提供了可能性。纵观近四年的实习单位,我们在省内外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公司都开展了毕业实习工作,到2017年,本专业发展了15个集中式的实习基地。通过分析历年的实习基地,发现学生实际参与毕业实习的单位变化还比较大,这种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 部分实习单位的业务和实习岗位不稳定:比如2014年某公司做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为我校提供了若干个实习名额,而后两年由于实习期间项目人员饱和,不再接收实习生。同样,2016年不少单位参与了不动产登记项目、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毕业实习前一两个月同意为我校学生提供很多实习岗位。但后来由于项目时间或人事变动,导致实习名额骤然减少,迫使我校调整了实习单位;2. 每年毕业学生人数的不同导致实习单位数量变化:比如,2016年GIS專业学生较多,需要更多的实习单位接收学生参加集中实习,所以我校新建了多个实习基地;3. 学生对毕业实习岗位的多元化需求:GIS实习的内容与方向具有多样性,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情况对实习岗位的需求也不一样,迫切需要学校建立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

(三) 实习单位的学生分配

2014年-2015年,很多学生不愿参与集中实习,基本上不存在某个集中式实习单位学生爆满选择的情况,即便出现个别实习单位的实习岗位名额与学生人数有冲突,学生往往通过私下协调也可以解决。到了2016年,在要求全体学生进行集中式实习后,出现了实习单位选择冷热不均的状况,有些实习单位无人问津,有些实习单位人数爆满,学生扎堆选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实习单位地理位置好(离学校近或交通方便)、待遇高、工作氛围浓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了以学生的专业综合成绩排名择优选择实习单位岗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也可自行协商调整实习单位,从而避免学生扎堆选择某些单位的实习岗位。但这种选择的结果往往与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需求不符合,一些单位原本只需要男生、要求编程基础好的、且不考研的学生,而选择结果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这还需要学院老师与实习单位进一步沟通,做些协调工作。经过两年的毕业实习工作实践,集中式实习取得了一些良好效果,学生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而且获得了可观的劳动报酬,而且上届学生对实习单位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下一届学生对实习单位的选择。

(四) 实习监督管理与成绩考核

为保障专业实习的成效,学院为每个实习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是实习活动组织、实施的校方代表,负责与实习单位共同对实习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指导老师应与实习单位保持沟通、联系,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协调处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习单位在学校所在地南昌市,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习期间,前往实习单位探望、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若实习单位在外地,应不定期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等与实习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学生实习工作状况的核实。应根据学生实习工作内容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做好实习总结,并及时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或负责人共同完成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工作。

而实习单位也需要为实习生配备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需明确指出学生的实习任务及成绩考核的指标,在实习期间给予学生直接的专业方面的指导与纪律管理,对于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与院方指导老师沟通协调等。

实习期间,学生定期(通常每周一上午前)通过邮件向指导老师提交实习工作周报。周报信息应包含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的内容,日工作小结、周总结、自己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或生活照片1-2张,实习成果截图或照片1-2张。

实习结束,需要实习单位及学院进行实习成绩的评定。2014-2015年由实习单位的负责人或指导老师定性地对学生实习情况给出鉴定意见,对于具体的成绩,则由学院指导老师给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评定。为了增强学生在实习单位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从2016年起,我校采取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也可由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共同商定。

(五) 互补式实习教学模式构建

由于GIS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包括操作型、技术型、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等人才)特点,学生对毕业实习岗位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如图1所示,其反映了我校2013级GIS专业学生对实习岗位的需求。

然而,实际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往往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岗位和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对2014-2015年的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在实习单位所做的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比如实习期间只是做一些野外调查、测量、数据录入、地图数字化或简单的制图工作,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厌倦。这种实习对学生專业技能培养单一,不利于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弥补毕业实习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不足,我们在毕业实习前增设了一项为期两周的个性化GIS实习,旨在进一步增强同学们测绘、应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地理设计、以及GIS软件开发的能力,为同学们下一步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就业以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以2016年为例,该实习主要以构建“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智慧校园系统”为目标,围绕校园地理数据处理与制图、软件系统构建开展实习,实习学生共分为测量与数据更新组、POI采集与制图分析组、夜间灯光采集与制图分析组、桌面GIS开发组、WebGIS开发组、移动GIS开发组,与此同时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项个性化的相关工作。通过此次实习,同学们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理解和内化;提高了同学们测绘能力、GIS数据处理、制图与分析与软件开发能力;开阔了同学们空间思维和专业视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此次实习收获较大、克服了他们进行软件开发的恐惧心理、拓宽了将来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GIS实习有效地支撑了GIS毕业实习和弥补了GIS毕业实习的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纵观近四年的毕业实习改革实践,总的来说,通过毕业实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大大促进了学生就业,为一些企业提前储备了人才。但是我校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依然面临着以下问题与挑战:1.如何方便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和种类的实习岗位,如何应对某些单位由于项目人员饱和,突然不再接收实习生的情况;2.基于QQ、邮件、电话、实地探访等方式的人工实习管理模式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的诸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实习信息的收集、汇总、存储、查询、发布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多方沟通等较为困难;3.如何对分散在各地的毕业实习学生进行有效跟踪监管。

我们拟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梳理清楚学校、实习学生、实习单位三个客体相互之间的供需关系、协作关系,依赖关系,信息流转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WEB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协同管理平台,基于该平台我们可以采集较多的实习单位及岗位信息,以便满足学生实习岗位的需要。该平台对实习学生而言,便于学生了解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实习指导老师等信息,便于提交实习周报、实习总结,网上签到,及时与老师沟通等。对于实习单位而言,方便他们实习岗位信息的登记,便于对实习生的日常管理,比如,方便他们了解每位实习生情况,依据学生特长分配岗位,便于布置实习任务、撰写实习鉴定意见、与学生及院系指导老师的沟通。对于学院而言,学院的指导老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是否在岗实习(对学生的地理位置进行动态监控)、查阅周报、实时给学生一些指导等。对院系领导而言,他们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总体或详细情况,还可以依据平台中大量的实习数据做出各类决策。希望借助网络化、数字化的毕业实习协同管理平台来突破实习管理上的瓶颈,推动学院毕业实习管理走向规范化和自动化,把毕业实习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本文对我校GIS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指出了我院GIS专业未来毕业实习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的改革对策。一方面,以求专家指正与帮助,另一方面希望对其他高校的GIS专业毕业实习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避免走弯路。毕业实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通过对每一届学生毕业实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实习中的不足与需求,不断改革实习环节,才能不断提升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8-12,18.

[2]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41-43.

[3]汤国安,龙毅,李云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9):54-49.

[4]秦其明.中国高校GIS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 地理信息世界, 2003,1(4): 1-7.

[5]汤国安,周卫.“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地球信息科学,2005,7(2):65-69.

[6]许捍卫,张友静.论GIS 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通报, 2005(3): 62-65.

[7]程先富,吕成文,赵萍,等.GIS课程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6-18.

[8]郑春燕,胡华科,梁锦梅,等.地方高等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4(6):171-173.

[9]夏丽华,陈颖彪,王芳,等.“三位一体贯通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探讨[J].测绘通报,2012(7):101-104.

[10]程结海,李伟,贾泽露.面向市场需求的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0,8(1):155-157.

[11]马俊海.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5,14(3):73-75.

[12]戴仕宝,王春,顾留碗,等.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6(2):99-103.

[13]罗红霞,邹扬庆,余天霞,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实践与成效[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8(10):169-174.

[14]夏丽华,陈颖彪,冯艳芬,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模式探索性研究——以广州大学GIS专业实习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07,4(2):81-85.

作者:吴建华 刘佳琪 韦朋杰 胡碧松 舒晓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务员热论文范文下一篇:市场调查报告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