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

2022-09-10

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教学, 语言又是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 中职生处于生理与心理转型的不稳定期, 思维活跃, 叛逆性也很强, 教师应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呢?笔者以为, 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 而且要指导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以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1 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指在网络环境中供网络用户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 是社会语言的变体。它的词汇主要包括四类: (1) 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的缩写如:DD (弟弟) 、JJ (姐姐) 及pfpf:佩服佩服、IC (我明白了。全文是I see) 等。 (2) 数字或汉字的谐音如:7564 (气死我了) 、猪你快乐 (祝你快乐) 及大虾 (大侠, 指网络高手) 等。 (3) 由一些符号叠加而成的表情符号如:“Y@_@Y”表示胜利及“︱-D”表示呵呵笑等。 (4) 新造词语如:灌水 (胡乱写) 、抓狂 (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 、酱紫 (这样) 及潜水 (聊天室私自的一对一的聊天、QQ群隐身) 等。

2 网络语言产生的负面和正面影响

现代汉语总会不断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 包括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及外来语等。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在其发展过程中, 也会对现代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中职生来说, 网络语言既造成他们使用现代汉语的混乱, 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系统。比如“电子邮件”就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伊妹儿、E-mail、电邮、依妹儿等。它们不仅有语音上的差异, 还有用字上的差异, 这不利于人们记忆。但其中个别词汇经过长期使用, 已被现代汉语吸收, 成为基础汉语的一部分, 像“上传”、“在线”等。所以, 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表现手段。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既有负面的, 也有正面的。

中职生由于驾驭母语能力相对较差, 又乐于求新求异, 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控制, 他们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3 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发展学生语言创新能力

3.1 加强语言教学, 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汉语知识教学, 这样有益于帮助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适度地吸收并使用网络语言。同时在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也不要大惊小怪、横加指责, 但对于那些粗俗的、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类似江湖黑话TMD (他妈的) 等不健康的语言, 只是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与情调的语言, 就要坚决制止、毫不留情, 要让学生自觉地维护语言的纯洁与规范。

为了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局限和缺陷。我们可以采用疏通的方法, 晓之以理, 让学生自觉意识到这点。如学生用“BB”可以表达“宝贝”、“孩子”、“bye bye”这几种意思, 别人也可能理解为其它以这两个声母组成的词, 那样你表达的意思就会被误解, 倒还不如直接写出更明确。还有, 网络语言对“电脑盲”或“菜鸟” (电脑初学者) , 简直就像密码一样难懂。比如为了方便, 发了个“886” (再见) , 你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你知道对方是否也和你一样懂了呢?也许对方会发一大串问号来问“这是什么意思”。文章是写给大家看的, 必须用规范的语言大家才能看懂, 那些网络语言目前尚未规范, 多数人还不了解, 所以在平时的作文中尽量不用, 有时确实为了某种表达作用的需要非用不可, 那就必须加以注解。

3.2 注意传统语言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要鼓励学生从传统语言中吸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 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秀的语言之一, 有丰富发达的汉语语汇, 词义丰富, 容量大, 表现力强, 并拥有相当丰富的同义词。这些为人们运用语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 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众多的语汇材料中选取最能表达意思的成分组成句子、篇章, 使语言表达得精确、形象、生动。而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代生活, 因为没有经过思想的沉淀, 比起凝重、深奥的传统语言, 网络语言带有浅显、平白、诙谐幽默、草率的特点。快速的交流, 使得对话双方变得随意而草率, 不再对语言进行仔细斟酌,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深受其害。例如“东西”一词, 它既可以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还可以特指人或动物。它是一词多义, 用在不同的地方意思就不同, 充分体现汉语的博大精深。而网络语言“东东”就是“东西”, 只表示“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这样一个意思。网络语言说到底是一种“快餐语言”, 缺乏深度, 文采和灵气, 是无法和传统语言相比的。另外, 要用好网络语言也必须要有较好的传统语言作基础。

3.3 注意学生心理和个性特征, 发展学生语言创新能力

中职生思维普遍比较活跃, 好奇心重, 求知欲强, 渴望交流, 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权威, 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具体表现就是束缚学生思维, 使学生“丢失”自我, 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较差。网络语言鲜活、生动、形象, 不仅能较好地表达思想与意识, 而且话一出口, 往往能够出其不意, 充分体现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创造能力。有的网络语言能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气氛, 或“幽你一默”, 让别人“另眼”相看, 比如想说某人有点笨, 不直接点明, 而是说“内存不够”;向别人提出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可以说“没办法, 那家伙与我的想法不兼容”。如果你愤怒, 你可以选出一个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 心情好时则可以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 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能力,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 教师应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呢?笔者以为, 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 而且要指导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既要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局限和缺陷, 也要认识到网络语言的鲜活、生动、形象, 因势利导,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能力,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对,网络语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保罗·利科翻译思想看中西文化差异下一篇:CORS技术在深圳某建筑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