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

2022-09-11

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在企业生产一线, 从事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维修、调试、检测、运行和维护等岗位群上, 根据这一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确定了人才的职业能力, 重点是学生如何才能获得这些能力, 这又必然体现在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上。

1 概念界定

1.1 教学模式

教学的功能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实际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多种能力, 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而不是老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学习”的模式。

1.2 评价模式

发展性评价模式是基于社会和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过程的全面性的学生评价模式。

1.3 改革

要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学习”的目的, 靠单一的“讲解—接受”或“示范—模仿”模式远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试卷”的考核方法, 必须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2 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的缘由

2.1 中职教学“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必然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教学的功能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实际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多种能力, 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而不是老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学习”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 靠单一的“讲解一接受”或“示范一模仿”模式远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由于中职院校强调的是动手能力, 针对科目特点可采用以下手段:

1) “项目+任务”教学法。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偿试。在项目教学中, 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 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 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 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 并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

2) 体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 通过具体的顶岗操作来直接获得职业的感性知识, 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为就业及角色转变做好准备。这种方式我们可用在教学实践、毕业实习方面, 让毕业生下厂实际锻炼, 让企业和学生零接触, 为学生就业提供条件。

2.2 必须探索“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来决定的。“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试卷”的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否可以作以下考虑:把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 以技能考核为主;把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实训考核与集体实训作业考核结合起来;把实训的阶段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起来, 以阶段考核为主;把实训过程表现考核与实训作业考核结合起来;把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结合起来, 以考核评语为主;把达标考核与选拔考核结合起来。课程考核一般包括过程性考核 (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项目成绩等) 和终结性考核。课程考核应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具体的课程方面:改革部分课程的考核办法, 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 规定学生如果已经拿到数控工艺员证书或者数控操作中级工证书, 可不参加本课程的理论考试, 成绩按及格给出, 为60分;学生考试后不及格, 亦按60分计。如果学生想参加评优等活动, 可以参加理论课考试, 成绩高于60者, 按真实情况记人考试成绩。“数控机床故障维修与检测”课程, 规定考试方式为直接上机调试, 老师将学生分组, 每一组预设不同的故障, 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直接打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 老师可给出相应课题, 规定学生在时间范围内编出梯形图, 直接输入PC机, 现场调试, 根据程序调试结果打分。各种实训课程如钳工、车工、铣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等的考核, 都是直接给出学生零件图,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完成, 若学生有相应工种的中级等级证书, 可申请免考。总之,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使学生能更快速地掌握专业知识, 我们需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同时, 为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课程的考核方法, 以期督促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它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的途径

3.1 建立“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

推行“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 将课程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项目”, “项目”再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学习过程中, 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和互动协作, 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2 建立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就, 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改革和教师的培训形成对学生的自评、他评、小组评价和学期总结性评价来充分体现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不足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 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堂表现评价由老师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具体可以有周评、月度评、单元评, 操作次数可由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最终该项得分通过取平均值获得。平时表现性评价是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形式可以是产品零件、零件报告、零件情景模拟、零件加工过程表述、按时和认真完成作业等, 可以由老师指定实训题目, 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本项目单元内容自定题目, 并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供他人借鉴;另一方面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主动弥补。他人评价这一评价过程中, 个体可能得到其他人认可和表扬, 又可能要承受其他人的批评和指正。小组对学生的评价这是在项目教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 目的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协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能力。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数控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技术及应试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 分析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的紧迫性, 提出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任务”教学法,发展性评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大米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下一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