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本科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农业本科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农业经济史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学和历史学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是农业经济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农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学科边界被打破,农业经济史学科内涵极大丰富,但是学科发展呈现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科边缘化趋势明显的困境。

第一篇:农业本科论文范文

农业院校本科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针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本科化学教育的教育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拓宽教学知识面、结合专业特色、重视实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几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教育质量服务。

关键词化学教育;农业院校;教学方法;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陈璐(1984-),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isabel2005@163.com。*通讯作者,实验师,硕士,从事化学教学论研究,Email:renguolan@mail.hzau.edu.cn。

收稿日期20131125作为特色教育的农业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的使命。我国是农业大国,急需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高级农业人才。化学课程是针对农业院校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农业专业教育的基础。农业院校的化学教育应该注重基础,结合专业,有效地与农业院校其他相关专业衔接,使专业性的化学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1世纪的新人才发展战略要求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农业院校的化学基础课程教育的特色和教育方法、教育策略值得探讨。

1本科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体系陈旧目前,农业院校化学学科的教育前沿性不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先进的化学技术和手段已应用于农业科学中。但是高校的化学教育相对落后,传授的理论知识陈旧,学生难以从课堂学习中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不了解行业发展最新的科技动态。

1.2专业特色不突出化学学科的教学很少与学生的相关专业有机结合,使得全校学生学习相同的化学课程。这种本科基础课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为其专业性学习奠定基础。农业院校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农学、林学、食品科学、水产养殖学等农科专业的一级学科教学基地应该配套有针对性的化学基础教育课堂,让学生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奠定化学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1.3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化学课的实验教学形式重于内容,是很多学校实验课的通病。作为农业院校,化学课程的基础地位不容忽视,其作用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验能力。农业院校中的基础化学实验课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得不到重视,无论是实验教学硬件设施条件还是实验课程时间安排都难以满足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基本需求。这导致学生不重视化学实验,按照课本“照方抓药”式地完成实验,难以从中有所收获,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现状与农业院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案不相符合。

1.4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化学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与时俱进,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现代的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统一[1]。但是现行的农业大学化学教育很少有人对这方面进行思考或改革,大多仍沿用传统办法和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现行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很好地完成化学教学,其目的和要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本科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拓宽教学知识面对于化学教育前沿性的问题,互联网可以提供方便有效的资料查阅途径,教师可以教授一些目前国际和国内化学学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内容,让他们掌握化学学科最新技术和科技概念,使学生走出校门以后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此外,学生掌握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激发发现新事物和新领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

2.2结合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教学化学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其理论性体现在需要记忆的规律和物质的性质等内容;与此同时,化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性知识是凭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2]。因此,化学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共同组成的一门完整的课程。化学课程的开设必须与专业性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可以开设不同内容的趣味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如,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可将某类食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化学元素对该食品性质的影响等。学生在动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既理解了化学元素的性质,又发现了这些性质可以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陈璐 任国兰

第二篇: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摘 要:农业经济史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学和历史学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是农业经济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农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学科边界被打破,农业经济史学科内涵极大丰富,但是学科发展呈现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科边缘化趋势明显的困境。尤其在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编撰有限、教学研究成果薄弱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農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尝试对当前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为了促使农业经济史学科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课程师资力量,编写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优化教学质量,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实现授课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必要性;教材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Direction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History

GUO Yibei, JIA Xiaoh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6,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ic history; course construction; necessity; textbook

收稿日期:2021-08-23

作者简介:郭益蓓(1991—),女,河南汝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贾小虎(1986—),男,河南郑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区域经济和农业政策方面研究。

农业经济史作为农业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又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学和历史学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旨在探讨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及其运行规律,研究农业经济政策制定实施背后的原理,从而达到正确运用农业经济政策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2019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规划,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1]。传统农业学科边界被打破,新型交叉学科和项目层出不穷。随着多学科理论创新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农业经济史学科内涵极大丰富。然而,结合笔者教学工作情况和国内多所农业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农业经济史多为选修课,学生有限且积极性不高,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授课模式单一,加之当前历史课程与研究方法的“落伍”,造成教学与科研的脱节,农业经济史学科边缘化趋势愈发明显[2-4]。因此,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学质量和课程重要性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3]。本文基于对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尝试对当前普通农业高校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几点课程改革建议。

1 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 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学科的根基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最高机构,承担着发扬和传承农业文化历史的天然历史使命[4]。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的源,是农业经济学长远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中国还有40%的人口为农村人口,2020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7%,“三农问题”还很突出[5]。因此,农业经济学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史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农业经济史研究在农业经济学中的重要价值,美国农业经济学的鼻祖H·C·泰勒曾说,“历史研究有助于农业经济学家发现那些对任何时期农业发展都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潜在力量,每一个农业经济学家都应该是一个农史研究者”[6]。学科发展不应总是一往无前的,还应时不时的回顾与反思。厉以宁先生指出,“中国经济学应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好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7]。农业经济史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与运用提供了条件,为农业经济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农业经济史是农业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在于重构自身传统与世界的联系,在对西方学说理论的引进介绍以外,还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的历史演进[8]。农业经济史不同于农业经济学理论,它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是多元的,因此理论和方法也是多元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在积极探索国际先进研究方法同时也对传统经济史理论进行深入反思,诸如吴承明先生所提出的“史无定法”理论在学界的弘扬与传承,量化方法引入历史研究的常态化发展等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史研究逐步突破过去学科专业和研究方法的界限,存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9]。对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应从我国农业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汲取有效的养分,摆脱以往过分借鉴西方理论的思维定势,更应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正如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德怀特·珀金斯所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经验的积累”或者“经验与复杂的组织和制度的预先积累”[10]。当今我国农业建设不能脱离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因此,农业经济史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是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加强农业经济史课程改革是现实的需要

除了农业经济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之外,就中国高校教育现实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来看,农业经济史课程建设也十分必要。首先,基于教育部规定,经济学教育内容应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11]。普通农业类高校经济类课程设置应包含农业经济史类课程,但是农业经济史一般处于选修课的地位,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研活动中均处于相对滞后和相对薄弱的环节,造成了农经专业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结构有限,无法有效的驾驭理论和方法,亦无法进行可靠地、创造性地研究。其次,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通过归纳总结中国五千年来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曾盛赞18世纪中国的农业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之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12]。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应被遗忘的,也应是我们农经专业师生所应发扬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 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 课程设置趋于边缘化

农业经济史在绝大多数普通农业类高校中存在边缘化的趋势,常被定义为“冷门”学科。一方面,农业经济史课程内容涵盖宽泛,包括中西方农业起源、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迁、土地制度演变、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思想演化等内容。在课程内容庞杂的现实下,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需博古览今、中西贯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更要求专业性、通识性和趣味性三者合一。如此高標准高要求之下,不少本科院校将农业经济史课时压缩或列为专业选修课。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偏于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剖析,所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存在刻板印象,认为课程内容是以往所学历史内容中的农业相关知识的摘录,内容存在重复且并不新颖。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选修积极性不高,教师授课内容实用性较差,从而学生所学知识无法与社会实践相衔接。

2.2 课程教材单一有限

目前,农业高校中适用于本科生教学的农业经济史教材屈指可数。笔者从“超星读秀图书”数据库搜索结果来看,已收录的改革开放后书名包含农业经济史的著作(除去作者名称重复)不足20部。不仅教材数量有限,从出版年限来看,主要偏于90年代,出版时间陈旧。此外,就可选用的教材编撰特点来看,多以传统编年体为体例展开,不利于学生横向分析同一时期事件交织之下的史实;或偶有以专题形式编著的教材,如中国农业经济史课程可选用的教材主要是冯开文和李军老师主编的《中国农业经济史纲要》,但这一教材主要针对研究生教学,以专题形式的研究型学习方式为主。因此,该教材专业性过强,无法完整展现农业经济史本貌。其他诸如郭文韬、陈仁端二位先生编撰的《中国农业经济史论纲》可供师生教研使用,却需要教师和学生基于课程内容补充相关历史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对于本科生课程来说适用性较弱且不具有推广性。因此,出版一本反映最新科研成果、贴近现实的农业经济史教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农史教学与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4]。

2.3 教学研究成果薄弱

由于近二十年来数理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逐渐高涨,计量方法与经济史研究的结合亦方兴未艾[13]。大量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计量史学研究层出不穷,尤其对中国农业经济史研究也一直是热门。反观农业经济史教学研究成果则寥寥无几,反差极大。现有的各高校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研究成果仍以农业经济学为主。此外,农业经济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设计中虽有农业经济史身影,但由于教材建设有限,课程内容创新性差等问题导致从事农业经济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且给予课程改革的热情不足。长此以往,农业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不被重视,学生所学知识有限,不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农业经济史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存在莫大的鸿沟,这必然不利于农业经济史学科的长久发展。

3 农业经济史本科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3.1 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编著

目前,在普通农业类高校本科教育中,农业经济史的教材编写存在“重历史、轻分析”的特点,缺乏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历史现象并解释现象背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因此,一方面现有教材无法突显农业经济史教学定位和课程魅力;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基本以编年史体例、专题史体例和在编年史体例的基礎上兼顾专题史体例为主[14],重复性强,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动力。教材编著存在的问题致使学生更多强调对农业发展演变史实的记忆,缺乏将农业发展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主观能动性[15]。因此,当前高校加强侧重于农业经济学特色的教材编著十分必要。农业经济史教材的编著应区别于历史学教材以时间为序的传统编排体系,更应侧重问题导向性和专题性,即探讨历史上的农业经济问题背后所衍生出的经济学原理,并以专业的理论和工具解构与分析,使农业经济史的教材更具“农业经济学的底蕴”。

3.2 优化教师授课方式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口授学生听讲的单一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调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并活跃课程气氛,寓教于乐。农业经济史课程往往由于历史部分内容繁杂且多以古文、史料引用居多,对于本科生来说内容晦涩难懂或枯燥无趣。因此,优化教师授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笔者的课程中,往往会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一,重视多媒体教学,历史部分教学内容多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优化学生观感。第二,强调课程专题性,区别以往以时间为序的教学顺序,课程以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制度、农产品贸易、农村经济等一系列涉及农业经济学的专题内容教授为主,突出历史事件及其背后所关联的农业经济学逻辑,进而强化学生针对经济问题的专业性分析能力。第三,重视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活跃度。针对一些专题问题讨论,可以由学生收集相关史料或述评,采用课堂报告形式从学生视角讲解历史上的农业经济问题,也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课堂表演、课堂问答等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3.3 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由于农业经济史在诸多高校课程中列为专业选修课,因此考核方式多以课程论文或闭卷考试为主。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有效的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程考核中,可提高学生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比重,重视学生在课堂主题汇报、课堂辩论以及课后实践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基于所学所悟逐步转变为科研成果,也鼓励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课程最终考核形式可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也不限于固定选题的课程论文。教师可采用开卷形式,考核学生对于课程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能力、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相关农业经济问题的拓展能力。

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致辞中写到:“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已经为农史学科指明了攻坚方向、发展机遇和任务要求[16],农业经济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面对当前课程建设中的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到农业经济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提升农业经济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科话语权,编写更为与时俱进的教材,实现授课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促使农业经济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平, 吕叙杰. 新时代推进新农科建设的挑战、路径与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3): 35-41.

[2] 梁晨, 董浩, 李中清. 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J]. 历史研究, 2015(2): 113-128.

[3] 宋玮澍, 李益鹏. 理论经济学学科视阈下的经济史教学改进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36): 45-46.

[4] 李军, 马烈, 冯开文. 农业高校设置农业经济史学科的意义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 2018(4): 57-62.

[5] 魏后凯, 杜志雄.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6] TAYLOR H C. The histor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agriculture[J]. Agricultural History, 1937, 11(3): 221-223.

[7] 厉以宁. 中国经济学应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N]. 光明日报. 2017-06-13(11).

[8] 钱穆, 叶龙. 中国经济史[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9] 魏明孔, 丰若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5): 77-85.

[10] 李伯重. 为何经济学需要历史[J]. 读书, 2015(11): 19-26.

[11] 江争红. 普通高校经济类专业贸易史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1): 83-87.

[12] 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416-418.

[13] 王玉茹. 理论方法的多元化与清代经济史研究再出发[J]. 清史研究, 2020, 122(6): 139-141.

[14] 马长伟. 近十年来经济史课程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1(10): 71-75.

[15] 赵津. 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我在经济史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2): 18-20.

[16] 杨乙丹, 樊志民. “双一流”背景下农业史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展望[J]. 中国农业教育, 2017(6): 17-23.

作者:郭益蓓 贾小虎

第三篇: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相关对策,希望对指导当前我国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实践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学类本科专业;就业;探析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事实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既是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形势下,研究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求解决策略,促使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平均就业率低。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9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4年同期为73%。而2005年教育提出的明确目标是,就业率必须达到73%以上。但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只在30-70%之间,明显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情况。而据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发现,近年来,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偏低,相比其他专业,差距更是明显,如表1显示,2006年与全国本科就业率相差5%以上,2007年、2008年差距有所缩小,但2009年的就业率又下降了,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低就业率状态。

注:数据来源于麦可思-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

2.专业间就业率差距明显。农学类中各专业的就业率相差很大。如表2所示,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就业率相当高,均超过同年全国农学类各专业就业率,而同是农学类专业中的园林专业等专业就业率较低,与同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差距达到十个百分点以上。

注: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2008届、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综述”

3.毕业生就业区域和职业选择狭窄。根据某农业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研,如表3所示,从选择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等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和一线大城市,选择在本省就业的占比率为39.52%,省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分别占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22%、7.62%、6.44%、3.48%、2.89%、2.53%,毕业生较少到西部地区及较边远的地区就业,所占比率不到0.003%;从选择职业看,如表4显示,主要集中在教育单位、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国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极少。就业区域和就业职业都相对比较狭窄。反映出当前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心理存在偏差。另外,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中却很少能够满足毕业生的愿望[1]。

注:表3和表4数据来源某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数据。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规模急剧扩张和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遇到更多的阻碍,因为社会上的众多招聘职位虽然广泛,但针对性不强,且往往缺少涉农行业的相关职位。而且传统的轻农思想,跳出“农门”的观念仍影响着农学类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偏离农村、偏向城镇,偏离欠发达地区,偏向经济领先的地区,偏离农业、偏向非农行业等,这更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就业形势比起其他专业大学生更为严峻[2]。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个层次的,其中有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也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农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起其它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农业的发展算是特别缓慢,农业还处在极其艰苦的初创阶段,甚至有人还认为农业发展处在“高原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良现状严重束缚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虽然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但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普遍轻农、贬农的思想仍占主流,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如表5显示,2004年进入农业系统就业的学生占总就业量的63.16%,2005和2006年占就业总量的比基本持平,而2007年农业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严峻,进入农业系统与总就业量的比只有33.63%左右,下降趋势明显。

注:数据来源于某农业大学近四年来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比较严重。2010年初以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劳动力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对接,加之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形成了“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要进城、干部要分流、军人要转业”的尴尬就业情形,进一步加剧了农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缺少宽松的创业环境。社会对广大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各种养殖业、畜牧业,创建花卉蔬菜果品基地等自主创业,严重缺乏宽松的创业环境,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很多人不愿将资金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农业产业,甚至对大学生创业持不信任态度,更别说给他们机会,导致农学类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很低,更加剧了就业的竞争。

2.学校因素

对校外办学因素利用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较为陈旧、专业面不够宽、实践训练较少,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偏弱,适应性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层次较低,力度不够大,缺乏针对性,使学生被动的参与就业指导,指导效果不良。而学校传统的以依靠自身校内资源为主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3.用人单位因素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不愿给学生太长的工作适应期,偏爱实践技能较强且能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学生。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高校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对不足,没有太多的条件按德国等国家的人才培养途径给学生较多的专业实训机会,这一现实矛盾一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在市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但由于机构精简,限制进人指标,再加上财政方面的困难,让人才引进工作无法开展。

某些用人单位的思维误区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在多数用人单位的意识中,农业院校毕业生就应该从事农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也正因为这种对农业院校认识的偏见,使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艰辛。

4.毕业生自身因素

毕业生就业心态制约了自己的就业空间。目前大学生毕业前所具有的各种不良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情况,很多毕业生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等原因呈现焦虑恐慌、消极悲观、盲目屈就等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毕业生头脑中“与其下基层锻炼,不如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与其随便就业,不如在家待业考研”的想法很有受欢迎[3]。

自身综合能力较弱,缺乏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讓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大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

三、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观念方面的,有制度、体制方面的,也有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更有大学生与学校自身的问题。要探寻适应当前形势的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不能单靠其中一方面的努力,这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合作与支持。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就业市场

(1)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推就业。法律政策调控是基本手段。切实加强人才市场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成立完善的用工合同仲裁机构,公开审理各种典型案例和各种用工纠纷,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制意识,使人才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经济调控是重要手段。正确使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到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2)深化体制改革保就业。消除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障碍,进一步破除地区壁垒和行业壁垒,解除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推进大学生合理自主流动。户籍管理制度需改革,把户口迁移转变为户口登记制度,删除计划经济时代附加在户口上的各种福利或者限制,通过法律的完善和健全加以规范,倡导以合同或协议方式来规范毕业生择业的“来去自由”,解除束缚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要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并改善对无档案保管权单位的服务工作,坚决取消因毕业生流动而收取的一切不合理收费政策,大力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地方农业院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进就业指导

(1)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业院校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拓展意识,既要依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而大力改革办学体制、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点燃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4]。

(2)完善指導体系提高指导效果。加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我国农业发展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观念上加以积极引导,使其对就业的形势和对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有所了解,为今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3.用人单位应变革的用人观念,构建长效用人机制

(1)树立科学用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要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培养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人人是人才的文化氛围,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完善地结合起来,培育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通过优化用人机制,严格聘任制,引进人才,坚持人才流动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来建立长效用人机制。创建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1)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改变他们固有的专业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专业的实践训练。可尽量多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对一”的谈心交流活动;请一些在农业战线上做出巨大贡献、成绩显赫的老校友给学生们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荣誉室以及科研成果的展示会,纠正他们的专业思想,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专业思想。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增强农学类专业学生对农村基层理性认识,并让其切身体验基层生活。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到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训练,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农学类专业学生应特别重视科学思维的训练,探索新的途径、模式去思考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更多新的规律,创立高境界的新理论。打破老的就业传统,树立现代的择业观念,为大学生自己增加择业、就业、创业的机会。此外,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增添自己的就业竞争的砝码,平时还应当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打造自己,提升综合素质[5]。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卢菁.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探索研究,2010(15).

[2]王浩.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8(5).

[3]吴燕丽,冯颖竹.农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8(3).

[4]邵华,刘志成.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李筱英,唐海波,等.关于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l).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EIA08026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冬莲(1983-),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继河(1973-),男,江西泰和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冬莲 张继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理性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有机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