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时事政治论文

2022-04-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时事政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通过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通过展开论证、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通过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对比,阐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优越性,在对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形势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时事政治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高校理论社团供给侧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高校理论社团供给侧改革,分析大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理论社团自身发展需求的变化催生了高校理论社团需求侧的变化,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模式为例,提出通过“一条主线”,明确理论社团的功能定位;“两大平台”,拓展理论社团的宣传路径;“三项内容”,框定理论社团的学习范围;“四个结合”,加强理论社团的育人实效;“五类形式”,丰富理论社团的学习氛围;“六大成果”,夯實理论社团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理论社团  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

高校理论社团,在本质上是以学习、宣传、研究、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满足在校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供给侧改革”成了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在新时代解决发展瓶颈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思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5、8期刊登了辽宁大学孙英教授等专家学者将“供给侧改革”思路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高校理论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第二课堂、重要补充和‘青马’培养基地”,也应积极借鉴“供给侧改革”的思维理念,以“需求侧”的“变”为导向探索“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满足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呼唤。

一、高校理论社团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意蕴

“供给侧改革”最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渐地演化为一种系统的、唯物的、辩证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供给侧改革”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的客观性、关系把握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分析问题的客观性,是指在“供给侧改革”思维方式注重从需求侧的变化来分析事物存在的原因,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通过对存在问题的精准把脉和科学研判,从而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系把握的全面性,是指“供给侧改革”思维方式注重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发展的本质就是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逻辑过程;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是指“供给侧改革”思维方式在分析供需求“变”的基础上,注重从供给侧或者“生产端”入手,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供给培植发展新动力,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的可持续性。

高校理论社团发源于“五四”时期,兴起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繁荣于21世纪以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靠接班人。然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高校理论社团的发展因时代而生,也将因时代之发展而发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从宏观角度剖析了高校理论社团研究的不足,一是仅局限于一地、一校学术社团的总结上,二是研究方法多为抽象的推论和空泛的议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世平教授则从成员素质、活动方式、纪律规章、社团建设等方面对高校理论社团的不足进行了具体分析。高校理论社团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是解决大学生价值诉求的需要。大学生是理论社团有序运行的推动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才能使理论社团发挥应有的功效,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其价值诉求是理论社团供给的终端。从价值论角度来看,高校理论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价值和重要使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思维特点及其实质,我们将从理论社团的需求侧——“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如何在适应“90后”甚至是“00后”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社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深刻把握高校理论社团需求侧的变化

高校理论社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实现是基于当代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价值诉求的深度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对理论社团的主流认知,从而有的放矢针对性地推进理论社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个体发展需求。个体发展需求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参加理论社团汲取丰富营养、满足价值诉求、提升理论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整体期盼,是参与意识、兴趣和动力的总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拥有较高知识文化的群体,他们眼界开阔,关心时政,善于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对参与理论社团的实效性有着较高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参与动因积极明确,调查数据显示97.1%的学生加入理论社团的目的是“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二,要求理论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说教式”或者“灌输式”的理论课堂讲授活动不感兴趣,而对学生自我组织自行参与的活动,如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百色红色之旅”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调查数据分别占16.43%和82.12%。第三,要求理论社团监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4.78%的学生建议理论社团要制定专门的“学习手册”和“成长手册”,38.16%的学生认为要建设理论社团的网络宣传平台和橱窗宣传栏,扩大理论社团的影响力,37.05%的学生则建议理论社团出版会员的学习成果或者学习心得的报纸期刊,录制理论社团经典的视频学习成果,便于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第四,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内容要求多样化,12.56%的学生认为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及其基本原理,75.47%的学生认为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12.07%的学生则认为要重点学习国内外、区内外最新发展形势。总之,当代大学生有参与理论社团的积极性,他们希望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学习内容、监督举措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主要是指大学生经过高校理论社团的学习和实践对社会人才要求的满足程度,同时理论社团作为一种红色文化是否在校园文化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体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既明确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指出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核心。高校理论社团要围绕“德”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回答了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保证“四为”的实现其根本是要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方向。高校理论社团作为重要的政治社团,其核心与使命就是要为“培养人”服务,在校园文化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甚至是起到引领作用,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彰显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方向。

(三)社团发展需求。社团发展需求主要是指高校理论社团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彰显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和鲜明的内涵特色。第一,坚定的政治性,这是理论社团区别于其他任何社团的本质规定,在定义概念、指导思想、宗旨章程、内部成员思想觉悟、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强势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展现出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倾向性。第二,鲜明的时代性,理论社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主动学习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脉搏与基调。第三,知行的统一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理论社团借以维持生存发展的保证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实践提升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是理论社团的基本特征也是巨大优势。第四,发展的持续性,理论社团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又灵活运用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性进程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校理论社团需求侧发生的变化,将“供给侧改革”思维与高校理论社团发展建设模式机制结合起来,增强理论社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功能。

三、典型案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模式

要有效解决高校理论社团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高校应该积极研究理论社团需求侧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推动供给侧的改革,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短短2年的建设,已从一个新生社团蜕变为在校园文化中较有影响力的“十佳社团”之一,其开展的活动频频被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报道。从成立至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建设的区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探索形成了“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项内容、四个结合、五类形式、六项成果”的发展模式,鉴于此,我们将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的“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模式,以期对如何突破理论社团发展瓶颈、走出发展困境、提高教育实效提供有益启示。

(一)一条主线,明确理论社团的功能定位。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在社团章程中明确以学习、宣传、研究、追随、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和育人导向,突出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将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作为己任,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自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结合社团实际、学校实际以及国内外时事政治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都紧密围绕这条主线,例如2016年主要围绕长征胜利80周年组织开展研读《苦难的辉煌》和《喋血湘江》等相关活动,2017年主要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南昌起义90周年、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等重大事件组织开展相关学习活动。由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直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这从根本上保障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的相关活动能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实现,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的发展规划进行战略谋篇布局和顶层设计,真正突出了理论社团思想的引领性、坚定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二)两大平台,拓展理论社团的宣传路径。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对外宣传的主要路径有两个:一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之家”线上宣传平台。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通过公共建站网络平台——“凡科”建立自己的线上宣传平台,该平台设置的主要内容包括会员注册、新闻浏览、学习天地、规章制度、年度计划、图片集锦、指导老师风采、会干风采等,还配备手机版浏览功能,提高了会员的学习便利性、积极性和实效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积极将活动新闻推送给学校官网和微信,2017年共推送30余篇,其数量远远超过二级学院团总支,大大提高了协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之家”线下宣传平台。经过学校批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在教学楼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之家”研究基地,将协会章程、组织机构、部门规章、活动风采等内容上墙,并融图书收藏、学习研读、探讨交流功能为一体,使之成为凝聚会员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所。

(三)三项内容,框定理论社团的学习范围。学习内容是一个社团性质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具体的学习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最新成果)、国内外时事政治。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让会员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观点,深刻理解跨越近两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依然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从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让会员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重点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从而树立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個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培养会员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论分析时事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围绕这三项内容,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开展了诸如解读《共产党宣言》、“两会”手抄报、百色“红色之旅”、学习“十九大报告”等活动,实践证明,这三项内容层层递进相互结合,既回归本来、不忘初心,又着眼当下、结合现实,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四个结合,加强理论社团的育人实效。理论社团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外,还要积极同其他党团组织、志愿服务、思政课等相结合,增强育人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经过两年来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主要同以下四大育人载体相结合。一是与二级学院党团活动相结合;二是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是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四是与志愿服务相结合。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在“四个结合”育人模式的指导下,开展忻城麦苗班志愿服务、百色“红色之旅”实践活动、手抄报研读学习等活动,获得良好教育效果,不仅弥补了第一课堂和单一社团活动的局限性,而且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更加宽广,内涵更为深刻。

(五)五类形式,丰富理论社团的学习氛围。什么样的“形式+内容”是任何一个社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高校理论社团尤为如此,既不能单一、枯燥、乏味地解读马列主义,只重内容不重形式,更不能一味开展说、唱、玩、跳的娱乐性节目,荒自己的田,种他人的地。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在建设实践过程中归纳了五种会员较为喜爱的活动形式,分别为专题讲授、成果分享、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和视频欣赏。第一种活动形式的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会员,后四种活动形式则是以会员为主体,为推动会员主动自觉学习、增强会员沟通交流、提高理论修养提供了良好平台。

(六)六大成果,夯实理论社团的发展基础。丰富的学习成果不仅是社团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社团文化的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对学习成果的凝练,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制度规章、新闻报道、会员学习手册、会员成长手册、视频纪录片、报纸期刊等为主的六大学习成果。“制度规章”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会员管理、活动组织、换届选举、经费使用、奖励惩罚等内容;“新闻报道”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之家”线上平台和学校官网、微信报道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相关活动;“会员学习手册”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指导老师、协会顾问根据实际编制的会员主要学习内容;“会员成长手册”主要是记录会员思想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视频纪录片”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的实践活动编辑为视频材料,并作为对会员进行再教育的直接素材;“报纸期刊”主要是将指导老师、协会顾问的学习成果以及会员的学习心得进行整理并在协会内出版,以供内部交流学习。这些学习成果始终以“一条主线”为核心,采取“五类形式”围绕“三项内容”,以“四个结合”为抓手,通过“两大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为扎实推进高校理论社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侧改革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2]郭世平,邹世斌.学习型理论社团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和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

[3]张宝君.“精准供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反思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

[4]卢国维.理论社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广西教育,2018(1C)

作者:卢国维

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时事政治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政教育

[摘 要] 本文通过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通过展开论证、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通过与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对比,阐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优越性,在对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形势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關键词] “互联网+”;网络平台;思政教育

[

一、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9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此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现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人数日益增多。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2%,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20至49岁的网民群体占65.6%,数字新青年不仅构成了中国网民的主力,也是引领数字潮流的风向标。所以,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动力和源泉,这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

(一)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不足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不再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知识的主要方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反应冷淡,“低头族”的现象更是尤为显著,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反映了传统的讲课方式已经不足以吸引一部分学生的注意。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课现状不理想主要有学生思想问题以及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的问题。有些大学生还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用处不大,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现在多数教师仍只是靠一本教案、一间教室、一个黑板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理论与现实脱节,使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

(二)“互联网+”与教育的不断融合

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最新驱动力,“互联网+”是一种创新的经济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融合性的发展引擎,它能够把网络和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创造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我国《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以互联网为基本发展要素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并鼓励高校教育深化“互联网+”行动,打造网络化教育新模式。

2019年1月25号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社会的大趋势下,高校发展网络思政教育也成了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网络思政教育途径多样,不同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只能在教室中进行知识的传播。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的涌现,QQ、微信、微博及各种知识性平台,都可以成为传播思想政治知识的途径。另外,教育平台的改变也会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接受知识也不是单一的课本,有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样的方式。这些方式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边“玩”边学。

网络思政教育不受过多限制。网络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让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都可以学习。又因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必限制于单一的课堂,这样也更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在传统教育中由于上课时间以及上课次数的不足,使得多数思政老师并不能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则能够改善这一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比起在同一时空多人上课,一人授课模式,网络思政教育比起传统模式更有针对性。

网络思政教育更有效果。网络思政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网络思政教育有更新颖的方式,更广的传播途径,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的大量信息,这些都使得网络思政教育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平等、互动的特点,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自由,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推进提供了莫大良机与动力,但也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即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重视的欠缺、网络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一、大学生对新媒体过度依赖等的困境。

(一)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投入欠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意识到要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但由于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认识并不清晰,且具体案例表明如何正确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有的高校相比于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他们更倾向于建设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学资源建设更迫切,更容易出成果。这也使得各大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投入不足,这也造成了现如今的网络思政教育水平不高,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使得高校建造的网络思政平台不够专业。出现网页设计不合理,相关教育资源空缺,时事政治更新不同步等问题,并且高校没有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因素让平台不能长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使得教育情况没有起到高校预想中的效果,如此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会越发下降。各个高校应当对网络思政教育足够重视,用心规划平台的未来,才能使网络教育发挥真正的功能。

(二)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一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00后”,网络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面对着这些网络原住民,从事思政教育的“80后”网络“移民”教師显得准备不足,对于那些有着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经历的老教师来说,不能熟练地使用QQ、微信、微博、知乎等平台,为他们传授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相对经历较少的年轻教师来说,无论是学习使用新平台,还是利用新平台进行知识的整合及传播,都有相对的优势。如何将新老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是每一个高校在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时都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各个高校在建设一个高效实用的平台之前,也要考虑到如何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抖音、微信、微博、知乎、b站等平台可以让大学生在其中学习到知识,但是这些平台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不仅在于知识,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沉迷于这些平台的娱乐活动中,所以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所以各个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给学生们提供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建议,防止大学生们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

三、高校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

即使在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途中,各大高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在社会潮流的引领下,网络教育一定会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各个高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探索网络思政教育高效进行的途径,真正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一)搭建实用性知识平台

首先,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开通官方微博账号,以此为宣传阵地,推动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建设。在学生常用的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宣传,利用该平台本身就具有巨大学生流量,可以更好地使大学生长期接收该方面的信息。因为国内还没有关于如何正确打造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所以教师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其打造成符合本校的特色平台。该平台要能及时发布最新政治动态,让学生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事件,并在第一时间有自己的思考,同时该平台也要对一些常见的谣言进行辟谣,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教师可以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实时观察和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为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二)组建专业教师团队

各个高校要以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为目标,加强对传统思政工作队伍的网络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使用相关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帮助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掌握发送公众号以及微博的方法,并培养个别教师设计公众号,以及布置推文的能力。让公众号或微博内容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要有符合内容的图片,也可以制作有关视频、漫画,这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接收到的信息更为丰富,现阶段大学生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使得媒介素养的培养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着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更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增长。

最后,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改变我们的教育现状,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培养更多的教育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推动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大高校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理念的网络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周典典,孙迎光.解构与重塑:信息碎片化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

[2]龙曼琳.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3]王志清.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6).

(责任编辑:王义祥)

作者:邓智华

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时事政治论文 篇3: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与实践探索

摘 要: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词走入人们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释这一说法,使文化自信引发深入关注。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其内心的文化内涵,文化素质,文化自信都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接受着不同方面的新鲜事物,初入社会的他们,对于社会正在发生的新闻、热点并不具有理性,明智的判断。在当下“互联网+”的视域下,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高度的文化自信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能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已经列入了新的教育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实践

文化自信关乎党的前途,关系国家希望、民族命脉和人民福祉,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信服和升华,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其内心的文化内涵,文化素质,文化自信都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

一、“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索的现实原因

(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在中国的问世是中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近些年,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不断革新,升级改造,互联网的面貌几经更改,当下我们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那种简单、便捷的只解决互联网交互问题的互联网时代了,已经进入了合作、共享、便捷、综合的新型时代了。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互联网就像是鱼和水一样,离开互联网人们似乎无法生存,我們每天频繁地接触互联网,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了解知识,逐渐地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当中。

(二)“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产业的延伸产物,通过这种模式许多产业都从线下走向线上,打开新的渠道,开辟了新的市场,在这种视域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道路探索又有了新的选择,这对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新奇的、新颖的。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与互联网文化的连带关系

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前沿的使者,他们对于文化的取向和追求是最具有先进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对于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充满憧憬和向往。首先,他们对于国家政治文化的追求是积极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是具有主观选择性的,他们密切关注国家动态,向国家政治文化靠拢;其次,面对社会主流文化,他们的态度是辩证的,他们可以主动从中剥茧抽丝,找到适销对路的文化流向,为自己的思路找到新的契合点;最后,对于校园文化,他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渴望从校园文化中找到与自身相符的文化符号,对于正能量的文化,他们是持肯定的,支持的意见。可见,大学生的文化取向是积极,向上,具有选择性意义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文化氛围变得多样,甚至鱼龙混杂,大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互联网在文化的传播方面是辩证的,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对待互联网文化传播的形式,面对优秀的、正能量的、契合大学生成长的文化,我们要勇于接受,并和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一种糅合;面对糟粕的、负能量的文化,我们不要消极地去对待,在主动辨识和驱散这些文化形式的时候,还要从中学习,积极反思,从中抽离有利于我们进步成长的观点,来不断丰富自己,塑造自己。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视域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并不能够很好地朝着文化自信的培育方向发展,现状虽不是严峻的,但也是急需解决的,毕竟一些虚假的负面的网络文化对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了阻碍和困扰[2]。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实践探索下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升文化自信高度。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其附加产品的更新升级,为之重要的便是其异于他人的信息传播速度,它有力的打破了中国的通信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通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地域之间的隔离,让每个区域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产物联系起来。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互联网早已关注到这方面的缺失性,并在自发的逐步建立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接收信息和文化的平台变得越来越多了,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对于大学生而言,接受文化的能力是强大的,渴望文化的心情是迫切的,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是强烈的,“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正好满足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需求愿望,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每天都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信息具有充分的时效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时代文化的需求,因此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播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使得大学生接受文化的途径增多,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高度。

2.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传播的速度对于当下的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来讲,已经达到上限,我们对于速度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是科技智慧的重要闪现,同时文化传播速度对于文化接受者而言已经足够满足,现在基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文化传播渠道是加快文化传播的横向扩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很多的传播媒介,媒介将文化的生产方与文化的接受者间接地联系起来,良好的循环模式将文化传播出去,文化传播的渠道逐渐增多。从前我们只有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一条线,官方的主流文化通过检查、处理、斟酌之后通过官方媒介传递出来,我们通过定时的专用渠道去了解、感知;但现在我们的文化市场逐渐开放,我们已经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文化的熏陶,我们学会自己去挖掘,寻找文化,甚至创造文化的传播渠道。互联网时代我们接受文化的渠道逐渐增多,我们可以去百度上查找我们想要知道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文化类的节目获取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官媒的文化传播去了解主流文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型媒体获取当代的文化信息;我们还有文化交流的平台去发表、接受;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3]。

(二)反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呈弥漫状传播。互联网对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消极影响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的灰色地带,泛娱乐化的问题。凡事都有利弊,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优秀文化迅速传播的同时,也给予落后文化和糟粕文化以可乘之机。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用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思维是单纯的,干净的,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存着好奇心,这样的心态就促使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社会文化见缝插针,对大学生进行洗脑和摧毁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三观。大学生接受文化的速度是很快的,互联网正好给予糟粕文化机会,面对未知的领域,大学生的抵御能力是很低的,虽然大学课堂的思政课努力的建立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校园的主流文化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一些享乐文化,泛美主义总是侵蚀着大学生的灵魂,这就是互联网消极的影响,因为互联网是公开的,它的过滤能力并不是很强,国家的管控也不是尽善尽美,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它不仅仅是针对大学生,因此一些信息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互联网带给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且勇敢面对。

三、现阶段,“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一)高校思想意识层面的高度重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相对于大学生素质而言的,当代的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接受文化自信的能力高度,因此,高校的领导层面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从思想层面出发,将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列入大学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文化自信需要自发形成也需要专业力量的助推,面对现在互联网环境给予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尽早地培育,提高大学生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能力。学校要进行创新,将传播文化的媒介进行多元化组合与丰富,仅仅停留在思政课的课堂灌输中是缺乏实践意义的,要让大学生自觉地,耳濡目染的进行文化自信的认识,文化自信的培育。学校要积极利用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注意形式的多元化,音频,视频,故事都是吸引青年学生的方案,内容要紧跟时代潮流又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感知文化自信的魅力。例如:在官网上发布讨论,让大学生就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来探讨我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引发大学生深思,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微信的公众号推送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赏析,在主体内容呈现的基础上附加一些与主题内容不冲突的,有利于大学生思考的文章,视频等。总之,高校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将这件事重视起来,不要摆花架子,要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文化自信培育的目的。

(二)推进网络易班建设同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当前,青年会出现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对吸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化缺乏信仰,一方面是百多年来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对我们的中华文化缺少自信,骨子里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肯定。

加强课程思政网络建设,持之以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各专业的教学过程,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国家及世界,更深刻地体会中国方案对世界、对国家、对个人的意义所在,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对中国方案的认同,真正做到四个自信。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可同时供应数以万人的学生在平台上学习分享;易班网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发展异常迅猛,成员高校众多,除开发电脑网络平台外,又开发了手机App,同时根据各个高校智慧化校园的建设,相继开发了不同的具有服务功能的模块,比如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精品思政课等。在这个平台上,各高校通过多媒体、多互动、多途径来实现开展各种活动。这种移动互联网的便携性促进了高校学生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了排斥心理。虽然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明显减少,实施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互动没有线下课堂教学互动明显,实施教育主体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受教的客体自觉性不高等因素,使教育效果削弱。但是,这些问题仍然不妨碍易班网络平台在教育公平化、普遍化发挥极大的作用,只要有效地利用易班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正面教育,在理论灌输的背景下进行线上、线下结合教育,就能大大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时效及实效。

(三)高校文化活动的创新活力

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精神运动,我们不应该将其束之高阁,不可否认文化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但是可以触碰、了解、发扬、传承的。对于文化我们既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又要拥有辩证的态度[4]。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力和生命力应该是顽强的,我们不应该抑制大学生对文化创新的能量,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举办创新性文化活动。许多高校都应该创立自媒体工作室,利用网络的力量宣传自己的校园文化,传播自己的创新意识,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为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文化进行网络创新。创新创业的双创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但是除个别985和211院校,其他二本院校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归根究底是校园文化不强,各大高校一定要将网络利用起来,用大学生们熟悉的媒介,熟知的方式进行创新推动,促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创新方式也让他们好伸手去做一些项目,这样不仅推动国家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让文化自信的培育变得更具有时效性和现实的发展意义。

(四)在网络虚拟空间融入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種人对生活的态度。每天的认真工作、学习或者健身,都是一种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变得与众不同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追求仪式感,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正确运用仪式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吸引力和实效性[5]。

一般来讲,仪式需要在现实空间中才能进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青年提供了一个“互动仪式”的虚拟空间[6]。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生下来就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网络就像他们一个离不开的器官。网络在方便社会交往和信息传递的同时,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虚拟空间。近些年来,“仪式感”成为引领青年生活的时尚热词,在“互联网+”的空间里,只有付出了“真实的努力”,才能收获真实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多从中华文化各种形态中提炼出内涵丰富、积极健康向上的唱响中国、“云升旗”活动、“云”红色之旅、“易”起追忆红色往事、“易网”唱红歌、“网”说英雄榜样等。加强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有效引导,让文化自信通过网络仪式感根植于人心并呈现于广泛的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2019年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塑造了身处不同时代“小人物”群体,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网友评价,带领观众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我”与中国的血脉相连,激发了观众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我和我的祖国》既是一部献礼的影片,更是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用“我”的故事、“我”的经历、“我”的感动向祖国表白[7]。

有网友评价,《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在笔者眼里,或者说在《攀登者》这部影片里,这种攀登者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小人物”“大时代”“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共克时艰、勇往直前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这些评价,构成一种特殊的网络仪式。可见,在青年生活的虚拟世界文化自信之火也可以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网络仪式中熠熠生辉。因此,要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化“互联网+思政”创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在虚拟空间构成一个个互动仪式链,将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文化形态创造性地融入网络世界,营造出强烈的网络仪式感,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亦是培养和强化青年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8]。

四、探索“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方案

(一)加强校园文化自信力建设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校园文化自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就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一个有着优秀校园文化的学校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有着强烈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也是充满朝气的,因此,我们要从校园文化下手,将校园文化培养起来,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力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可以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校园的展窗、广播、社团活动、校园比赛等都可以将整个文化自信力建设融入其中,课堂也要渗透相关方面的内容,对于文化内涵的培养要专门建设一门课程,让同学们投入其中,加强文化自信的建设,推动文化自信力的建设。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的通道,开展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重视美育教学的实践,发挥人文和艺术学科特色,打造美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新平台,借助各种艺术形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摇篮,我们要将摇篮丰富起来,让大学生在其中尽情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信仰。

(二)加强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紧把握住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向放在互联网与大学生群体的关系上,大学生是一股新鲜的力量,它们渴求新鲜事物,况且他们对于互联网存在着一份特殊的情感。网络校园的建设应该已经在各大高校落实了,但是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要尽快加强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样我们才可以让我们要传播的主流文化适应网络的发展,让大学生群体进一步了解主流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代文化,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关系网,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向心力,才可以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互联网是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我们要紧紧抓牢这一传播纽带,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三)加强实践性文化自信的培育

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实践,现在的各大高校都在都在向应用型转型,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将文化自信的培育放在实践学习的任务中是最合适不过的。

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于实践活动的想法是复杂的,他们希望进行实践活动去丰富课余生活也渴望从中得到锻炼,但是他们对于实践的陌生感也是有的,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来讲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培养大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养成大学生的实践内涵,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和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加强大学生每周“升国旗”活动、“党支部活动”“主题团日活动”“暑期三下乡”“红色跑道”“红色跑马”“国情教育”等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和宣传引导。宣讲好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号召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实践出真知,我们要把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把知识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实践的文化自信培育,加强其实践性文化自信的培育。

(四)加强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的实践性

文化自信的培育自从十八大以来就被频繁地提出,广大高校也被告知要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但是据了解高校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这是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话讲落实的确很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文化自信培育方案之后施行的理由。我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将每一项政策有效的落实下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不急于冒进,踏实稳健,就一定会将政策落实下来。首先,我们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出针对培育文化自信的方案,这个方案不可以纸上谈兵,要根据实际调研,抓住大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培育方案的制定,这是第一点,就是要找到培育对象,了解其真实特点,做出具有培育特点的方案,这样的方案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具有可实施性;其次,我们要调动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将方案按照原貌的80%实施和分配,并且方案的实施要有具体的规划,规划方案要经过校领导的审核,主要是为了防止方案实施虚张声势,做表面文章,并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督促每一个方案实施的效果,这样才能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培育文化自信的方案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官网的讨论,公众号的推广,微博的发布,直播的方式都要有人负责,只有让大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起来,文化自信的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五、小结

“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对信息内容、信息范围的需求增多,人们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交换或转发信息,导致信息传播范围变广。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在文化培育的过程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传输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略其发展的重要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面更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应当注重网络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理性对待网络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需要路径,我们要积极探索,要们要在实践中积极引导,探究,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轨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2〕楚恒体.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评《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J].新闻与写作,2019(01):114.

〔3〕杨茹,张楚乔.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73-79.

〔4〕张磊.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6):76-78.

〔5〕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EB/OL].http://news.gmw. cn/2016-10/31/content_22739040.htm.2016-11-05.

〔6〕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100.

〔7〕筱玮.人民网评:《我和我的祖国》,伟大的时刻有你有我!2019-12-12.

〔8〕张妍,李庆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意义”层面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5):118.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邓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3D数字技术动画电影创作论文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法律案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