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的感悟与思考

2023-06-07

第一篇:走进乡村的感悟与思考

2020乡村振兴思考感悟研讨发言2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瞄准全新业态,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的直播间里,总书记说:“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总书记对电商这种新鲜事物、新销售模式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被很多网友评为“史上最强带货官”,这带的是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业态,“小木耳,大产业!”基层党员干部要结合本地特点,挖掘本地特色,瞄准全新业态,拿出全新举措,努力推动产业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突出乡土特色,推动文化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文化之魂。各地要加强“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文化载体。要突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本地乡土文体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底蕴,订好乡村文明公约,建好文化特色村标。要抓好乡村文艺队伍建设,以接地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弘扬正能量的文娱节目,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阵地;要抓好文化下乡,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宣教作用。要通过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彰显本地特色,努力推动文化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提升发展动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各地要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缩小城乡教育的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来教育激励下一代发愤读书,强身健体,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爱才之心,既要重视本土人才作用的发挥,又要注重引进人才,把“会念经”的和尚请进来,为本地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注重培育农村后备干部、复转军人、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官等后备人才,鼓励高学历者回乡就业、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选调生扎根基层。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提升发展动力,努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夯实环境基础,推动生态全面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对乡村百姓有益,对全社会、对国计民生也至关重要。“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总书记口中这个“大教训”,指的是秦岭北麓的违建别墅群问题,曾一度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各地要从这件事上引起充分警醒,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牢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当好生态卫士,带领群众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以扎实举措推动生态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全面振兴。要深化“X、X”主题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头脑,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主心骨”和“领头羊”。要加强帮扶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推动组织全面振兴。

第二篇:乡村社会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詹鹏宇

乡村社会指乡或镇一级管辖范围内的社会。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的管理,还包括社会自我管理,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当前全面落实党的“和谐社会”执政理念,乡村社会治理是重中之重,这里生活着6.7亿人,另有2.2亿人虽然居留在城市,但决定他们福祉的根本之地还是在乡村,如农民工。因此,探讨乡村社会治理之道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市场化条件下乡村社会治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市场化是指市场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被用于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状态。30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冲击、侵蚀、洗刷、重组着我国社会原有的一切秩序。乡村社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社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确立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在经济上初步完善了乡村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然而市场化条件下的乡村社会,因为以下因素的制约,仍然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一是农业产品价格的“蛛网震荡”导致的市场失灵。乡村社会经济以农为本。在市场化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因特殊的生产、供需条件导致周期性波动:这类产品生产周期长,其决策依据现实销售价格刺激下产生的预期,而实际市场价格却取决于前一周期的生产规模。某个较低的初始供应量导致了较高的第一周期价格,而这一高价将刺激生产,使第二周期供应量大为提高;第二周期供大于求的结果会把该周期市场价格压至均衡水平以下;这一低价又会抑制生产,使第三周期供应量也低于均衡水平,从而推高价格„„如此循环,在PQ坐标系中便形成了一个蛛网状图形,人们称之为“蛛网震荡”,或“蛛网循环”。“蛛网震荡”加上交易费用高、自然风险大、生产周期长、离散型供给等原因,在形式权利一视同仁的“公平市场”中农业、农民会处于弱势。

二是分户经营的合作难题。由国家确立的乡村社会基本经营体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一方面确定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力和土地被分割成零星小块,限制了乡村社会更深入的市场化和经济发展。市场失灵与合作难题双重制约下的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陷入高风险和低水平发展的困境。家庭经营受限于规模太小,绝大多数只能提供农业初级产品,无力(资金、技术、市场信息、销售渠道)向后拉长产业链,生产出消费品,导致乡村社会单一的经济结构及对城市经济的依附。合作的高成本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强化了乡村经济的弱势地位。同时,离散型、原子化的市场主体既无意愿,也无能力提供乡村社会公共物品,如生产所需的道路、农田水利,生活所需的环境整治、文化设施建设,而公共物品的缺失和不足,更进一步限制了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由此导致,扶贫越扶越贫,年轻一代以脚投票大量涌入城市。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构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

从治理角度而言,解决农产品市场失灵问题的办法是拉长产业链,或仓储分时销售,对陷入蛛网震荡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的方式避开或削弱市场失灵带来的损失。而这需要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解决乡村社会合作难题,同样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解决乡村社会公共物品不足问题同样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虽然说当前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积累时期的发展,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水平,具备以工哺农的财政能力。但是,国家财政能力再雄厚,也决不可能解决9亿农民的公共品需求,离开了农村社会自我组织,乡村公共品供给是难以优化的。农民组织起来,对于增加农村的公共品供给,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从治理的本义出发,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也是农民治理和治理农民的题中之义。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的过程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农民及其自治组织的参与。

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但这次农民组织化不同于传统和人民公社时期,传统的中国农村依靠士绅和族权势力组织农民,人民公社依靠国家强制组织农民。在这两种组织形式,农民只是依附听令,很少个人利益追求。市场化条件下组织农民,依托的是市场分工引致的利益分化,农民因自身利益追求,自行组织各种机构,行使一定职能,来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本质上这种组织是介于国家政权和个人之间,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理想状态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是国家政权、社会公共组织、个人三位一体的共治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主要是指培育和发展具有一定作用范围和职能的社会公共组织。在乡村社会,按功能划分,农民组织应在3个方面提高组织化水平:一是政治维权组织。如农会、消费者协会等。二是经济合作组织。如帮工队、生产互助小组、专业合作社等。三是文化生活组织。如红白理事会、老人协会、秧歌队、农民技术协会等。

农民组织的发展和成熟不仅有助于农民掌握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在日益全球化的大市场中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助于分散的农民与大市场的连接,与其他利益体建立对话。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建立政权与农民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有效联系,达到共同治理,促进乡村社会基层民主建设和促进各项公益事业发展的目的。

发挥乡镇政权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取消农业税后的乡镇机构改革及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考虑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要从农村工作的现状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在履行好政府职能的同时,要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

从实际情况看,随着乡镇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可支配财力减少和职能转向乡村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乡村社会出现“官权退、民权进”的局面。乡镇政权迫于节约行政成本、弥补履职能力不足的压力,主观上有着发展农民自治组织的动力。传统上,强国家弱社会的治理结构,使得乡村社会组织资源相对稀缺,除了国家政权组织外,很难说有什么像样的“民间组织”,因此,乡村社会农民的再组织客观上仍不得不依靠乡镇政权的大力扶持。

乡镇政权在促进农民组织化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本土计划和行动策略。一是把农民自发的维权活动引导为组织化的政治参与与理性对话基础上的协商解决,积极扶持农民维权组织的形成和民主发育,规范维权组织与乡镇政权之间的联系、对话和协商。二是借助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支持,相应地支持农民成立各类经济合作和公共事务处理的组织,加深农民经济合作,创建和壮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三是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培育农民文化体育方面的组织资源,引导其开展活动,为丰富群众生活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党和政府对各类农民组织的监督和联系,如登记制、定期走访或座谈。五是建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民组织化提供成功案例、典型做法和创建范本,在引导农民组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其组织功能、完善组织结构。 (作者单位: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综合处)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进行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更好地落地实施,近期,** 组织有关人员到**等地考察学习,并深入部分镇村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掌握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找准问题,研究对策,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我市耕地面积XX万亩,农村居民XX万户、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精种高产、畜牧标准化养殖闻名全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去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农业产出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XX亿元,增长XX%;小麦平均单产XX公斤,创历史新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XX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XX万亩;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XX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XX%;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位列全国十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拉长马铃薯产业链,组建马铃薯产业品牌培育研究所,创建马铃

- 1

化,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景区化 ,建成美丽乡村XX个,XX市美丽乡村现场会在**召开。镇域发展亮点纷呈,XX镇列入省“新生小城市”试点,被评为XX特色小镇;XX镇被评为XX特色小镇,XX镇被评为XX特色小镇。

(四)农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突出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增长XX%,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渐缩小。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全年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XX万元,发放富民农户贷、生产贷XX万元,XX户、XX人稳定脱贫,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建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XX个,农家书屋实现村居全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XX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加快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员全覆盖。

(五)农村基层基础全面加强。开展基层党建基础工作“百日提升行动”,夯实责任、抓实基础。实行村级班子XX目标管理,办成实事XX万件。村居党组织顺利完成换届,探索XX社区“支部+社会组织”、XX商城商圈党建等模式。完成XX处、XX万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引XX个养老、健身等服务项目,构建“一刻钟党群服务圈”。XX

二、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粮食作物占比仍然较高,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步伐不够快,大型龙头企业比较少,农产品特色品牌还不够多,产业链条还不

- 3

(一)突出规划引领。战略指引方向,目标引领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国家战略布局,也是一项繁重的复杂系统工程。一是坚持统筹谋划。吃透中央及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我市实施乡村战略五年规划。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综合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振兴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认真研究村庄、社区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科学制定详细的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做到既管当前、又管长远。二是坚持突出特色。乡村之美,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要把保持村庄特色作为村庄规划的灵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考虑,加强农村民俗、民情、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将历史、红色、农耕等元素贯穿规划全过程,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三是坚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要到2050年全面实现,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有历史耐心,避免一哄而上。

(二)突出项目带动。不论是工业经济、城市经济,还是农业经济,项目建设永远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主引擎”,必须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战略定力不动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在招商引资上持续用力。招商引资是补齐我市农业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时刻都不能放松。要强化全产业链发展观

- 5

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达到资金高收益、群众真受益、多方都满意的最佳效果。

(三)突出典型引路。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培养选树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项工作蓬勃开展、多点开花。一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样板。坚持循序渐进、XX。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五化”“七改”,重点抓好农村改厕等工程建设。抓住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认真学习借鉴贾汪区全域旅游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农村景区化,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二是打造特色小镇的样板。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支撑点。特色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上。对**而言,就是要坚持规划先行、秉持特色、放大优势,紧扣各镇特色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产业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三是打造乡风文明的样板。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近年来,我们在深入推进“乡风文明行动”“移风易俗”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农村娶了媳妇穷了娘、薄养厚葬、人情寡淡等现象不绝于耳目。让农村真正美起来,必须把良好的乡风作“被里儿”。要XX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建设规范的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组织,推广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弘扬现代文明风尚。积极倡树“新风尚”,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好媳妇、

- 7

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因此,必须抓实抓好基层党建这项“衣领子”工程,切实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换届后“两委”干部培训,深化实施村级班子XX任期目标管理,增强村居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继续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农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不断注入新活力。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条件办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延伸,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行为。二是大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XX,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新兴业态、服务租赁等多种经济。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股份,参与所支持的经营实体分红。盘活农村沉睡的集体资产,挖掘村内街道两侧、闲置荒地和房前屋后、边角旮旯的闲散土地资源,发展“边角经济”。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和资产管理模式,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大力完善村民自治体系。依托村干部和“新乡贤”等新兴力量,结合“XX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在村级探索设立科技推广员、治安管理员、乡风宣传员、法纪监督员、民事代办员、环境保洁员“六大员”,增强为农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实施XX,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平安乡村。

- 9

第四篇: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前沿,是县域文化的主体与结合点。最近,我们采取下乡调查、走访、座谈、资料查阅、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我市的乡村文化状况进行调查,明显感到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状及问题

基础设施老化。一是总量减少。全市24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上世纪90年代前,其文化站建站率为100%,80%的乡镇文化站是独立院落,1/3左右的乡镇还配套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歌舞厅、棋牌游戏室等。而目前全市有独立院落的乡镇文化站为93个,下降到只占42%,有电影院的乡镇140个,由原来的近100%下降到62.5%,有图书室的65个,仅占29%。二是设施老化。电影院、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大多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财物流失严重,有的被挤占挪作他用。如汉寿县沧港镇图书馆90年代前是全县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图书馆,目前已被乡司法所占用,其文化设施用品大多流失。

管理机制弱化。一是文化队伍管而不专。表现在:①乡镇文化专干、业务辅导员的人员总数在减少。原来全市每个文化站都有2-3人,现在基本上一站一人,有的县市还全部取消了乡镇文化站机构及人员编制。②文化专干业务不专,管理松散。大多数乡镇文化专干兼职多,加之待遇低,主管部门培训少,管理少,致使文化专干把主业变成“副业”,其文化业务素质越来越低。③专业创作人员少,年龄老化。全市文化骨干大多在50岁上下,全市县级“三馆”业务人才仅有183人,只占总人数的40%。同时,业余创作人才发现少,引导少,培训少。表现乡村文化的作品少。二是文化资源管而不全。对于表现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虽有一定的底子,但底子不清、不全。三是文化市场管而不硬。目前对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一无过硬的法制制度,二无执法队伍。一些草台班子在乡村表演了,有的乡镇还不知道,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空白。

文化投入软化。一是政府投入少。乡村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护要依靠当地(区)县、乡政府,而目前的基层政府基本是“吃饭”财政,大多无钱投入。二是社会投入少。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文化实体的脆弱性,文化受众的差异性,加之农村经济不活跃,农民文化消费少,故社会投入乡村文化的少。

文化功能退化。一是文化服务功能退化。表现在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前,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农民龙舟赛、卡拉OK赛、书画赛,电影队,皮影队、剧团下乡巡回演出等,极大地丰富与活跃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而现在农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活动就是晚上看电视,婚丧嫁娶看歌舞、看道场,闲时打牌,无聊时看稀奇热闹。“三个月插田,三个月扯谈,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一定的反映了农村农闲多,剩余劳力多,有益文化活动少。二是文化教育功能退化。人们戏称上世纪50年代是“小二黑结婚”和“扫盲班”时代,60年代是“样板戏”时代,70年代是“露天电影”时代,80年代是“马戏团”时代,90年代是“庙会、赶集”时代,而近几年是打牌、赌博盛行,“脱衣舞”成保留节目。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农村文化的没落。由于单纯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及商业性,使得目前农村个别农民价值观念扭曲,信仰动摇,伦理道德沦丧,诚信公正不见,团结友爱互助不愿,公民应尽义务不干。一味追求享受、玩乐,有的单靠“下海”女的养活全家。 对策与建议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其引导,规范其运作,创新其特色,推进其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以“三实”为落脚点,巩固乡村文化基础。一是乡村文化阵地要夯实。乡村文化阵地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文化阵地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高起点的文化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突出长远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与经营性的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突出兼顾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文化设施的管护相结合,突出经常性。一方面高起点的建设一批电影院、农民文艺馆、体育馆等,加强其日常维护保养。另一方面,对于已被挤占的文化设施要坚决收回,予以恢复。二是乡村文化队伍要落实。乡村文化队伍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确保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引路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乡村文化专干的管理。做到三落实。落实编制:可在目前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设置综合性机构——广电宣传文化站,明确其中1-2人必须是文化专干。落实待遇:对于乡镇文化专干待遇要纳入县财政归口管理,彻实落实。落实责任: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的管理与业务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实行绩效考核。一手抓文艺骨干及文艺业余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要做到发现早,引导早,培养早。使其创作出更多的适宜大众口味的顺应改革新形势的文艺精品。三是乡村文化投入要切实。做到三个同步: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家庭投入同步,重点投入与全面投入同步,以奖代投与以工代投同步。切实加强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中心集镇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县、乡镇的以奖代投力度,加大对独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投入。要在投入中壮大规模,创造效果。汉寿县酉港镇立足民情、民俗、民意,因势利导,走“股份”文化之路,多方投入,打造龙舟文化平台,因2001年第三届“龙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赢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的美誉。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当地工作的开展。

以“三新”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一是观念创新。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抓先进文化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观念,增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意识,做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二是形式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活力与生命。我们应该在大力提倡乡村文化固有的传统活动形式的情况下,更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突出乡村文化活动的时尚性、经济性、区域性、特色性。大力倡导“墟场文化”、“屋场文化”、“商场文化”、“广场文化”、“娱场文化”,大力倡导“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推陈创新“节日婚庆文化”、“祭祀祭奠文化”、“祠庙祠墓文化”等文化,开展“月月乐”、“周周乐”、“家家乐”等活动,开展“桃花源游园节”、石门“柑桔节”、“中国•汉寿西洞庭湿地文化节”等活动,开展“百优艺术之乡”、“百强宣传文化站”、“百佳民间剧团”等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特色乡”、“文化特色村”等命名活动,设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和弘扬具有常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三是内容创新。没有先进性就没有生命力,创新乡村文化内容是落实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表现。怎样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应该把乡村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方特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结合起来,把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络建设与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多变的世界,快捷的信息,更新的知识中改变理念,在多种技术培训中强化本领,在多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受到教育,娱乐身心。

以“三强”为根本点,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一是强化政绩意识,硬化目标管理出“令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考核,强化当地党委、政府的责任,实行“首问制”,使其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服务,给老百姓办实事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政绩的观念。二是强化市场意识,优化文化资源创“品牌”。没有资源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达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济化,只有对乡村文化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创立品牌,凭品牌占有市场,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进一步活跃市场。怎样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创品牌?首先摸清资源找市场。文化资源的家底要摸清。对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名人伟人、名山名水等文化资源要梳理、分类、建档,并根据市场需求立项开发,开辟市场。同时优秀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要摸清,使其在市场中成熟,在成熟中开辟市场。其次整合资源顺市场。顺应市场的变化与要求,针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资源信息的封闭性、文化产业的脆弱性,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壮大规模,整体推向市场。再次创新资源抢市场。就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资源,打造文化资源品牌,抢占市场。就桃源、石门、澧县、临澧等(区)县市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壮大“夹山文化”品牌,“桃花源文化”品牌,打造“澧州文化”及临澧丰富的人文资源品牌。就汉寿而言,就是要立足于本县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汉寿乡村文化──“沧浪文化”品牌。最后资源互动活市场。做到“四个互动”。①信息窗口的互动:要树立“大常德”意识,市、(区)县、乡开辟乡村文化电视节目专栏,实现信息互动,以此为窗口展示常德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观。②城乡文化互动:要以县域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的互补与繁荣。③文化人才的互动:做到城市文化人才乡村化,乡村文化人才城市化,达到文艺作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有机统一,培养我们常德大批的优秀本土作家。④文化资源的互动:要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及业务部门为文化总监,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探讨与文化策划的有机结合,做到文化资源“强强”联手,整体营销。三是强化法制意识,钢化市场管理打“王牌”。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从根本上规范文化市场,改变以往靠发文件、开会和审批来解决和管理今天的文化市场。其次地方政府要根据上级管理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再次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区)县、乡、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形成综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格局,使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关于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农村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乡村文化阵地,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如何切实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对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向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发放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人员配备、资金落实、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农村业余文化团队建设等12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分片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化员和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管理员。此外,调研组还实地走访了7个乡镇街道、6个基层文化俱乐部、6家企业、2个社区和2支业余文化团队,接触了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提出对策和作出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黄岩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自2001年起,黄岩区着力开展“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即建立十个文化特色基地和十支业余文艺队伍,意在充分展示全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几年的运作,通过多次考核和重新命名,各基地(队伍)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如东城海棠社区文化基地、南城民间传统文化基地、西城久久艺术团、新前雄鹰舞狮队、宁溪民乐队等,不但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人员,而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除“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外,各乡镇街道也纷纷自行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共计300多支,其中仅宁溪镇就有150多支,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

2、基层文化俱乐部不断完善。根据台州市统一部署,黄岩基层文化俱乐部从2003年开始创建,目前已建成212家俱乐部,其中一类23家,二类74家,三类115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村居都花大力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如澄江街道、江口街道等主动投入资金为俱乐部添置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沙埠镇万三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全面装修文化中心,改造了图书室、棋牌室、室内健身房,建成村级数字电影院、电子阅览室。北洋镇北洋村俱乐部自筹资金,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演出场所、健身房和排练厅,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举办了多次全区性的基层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各乡镇街道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俱乐部专场文艺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俱乐部文艺团队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了各地的创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工作。此外,还多次组织举办了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俱乐部人员素质,规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使基层文化俱乐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3、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发展迅速。近年来,全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以及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类传统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发了一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如沙埠镇创办了“文化超市”,为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了量足质优的“文化套餐”,如同“点菜”一般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想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流行于我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头陀镇成立了农民宣教中心,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科技传播的纽带”,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院桥镇建立了外来人员俱乐部,开创了一种以“服务、娱乐、教育、维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来人员综合管理新模式;澄江街道建立了流动书库,藏书量达1万余册,并在全街道25个村分别建立流动书室,很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需求,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进而带动了读书热。这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目前黄岩区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基层文化网络已经基本构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逐步走向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格局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重结构、多种取向的新特点,农村文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二、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黄岩区农村文化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依旧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尤其是与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认识不够到位,建设经费投入偏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级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据调查,全区仅个别乡镇街道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决算,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健全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很不稳定;而且东西部差距明显,西部乡镇经济薄弱,且许多地方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弱化,“空壳村”日渐增多,文化投入更是严重不足。据统计,在2004-2006三年中,屿头乡、富山乡、上垟乡、平田乡、上郑乡等西部的贫困乡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平均每年仅为5000元左右。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黄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仍然缺乏。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导致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相当有限。由于经费的短缺,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2、俱乐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明显。虽然全区已建成基层文化俱乐部212家,但其中三类俱乐部为115家,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俱乐部大部分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缺乏,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俱乐部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有许多器材散失或损坏,“空壳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俱乐部有名无实。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俱乐部建设东西部差距明显,一类和二类俱乐部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3家一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3家外,其余20家全部在东部和中部;74家二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7家、茅畲乡有2家外,其余全部在东部和中部;西部六乡所拥有的45家俱乐部中,43家为三类俱乐部。此外,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西部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使得这些仅有的三类俱乐部难以正常运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人认为,对于黄岩西部山区的许多贫困村而言,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条件还不够成熟,没有必要完全按标准建设,健身路径摆放在山上,只能是一种浪费。可以说,黄岩西部文化俱乐部建设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东西部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对西部来说,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3、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虽然从2001年开始,黄岩区先后以“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许多文化设施。但这些文化设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严重不足,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区除沙埠镇、院桥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4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外,其余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设备齐全的文化大楼或文化中心。同时,许多农村文化设施瘫痪或半瘫痪现象严重,大多陈旧老化,很难永续利用,有的被闲置,有的被挪用,甚至有的被变卖。许多乡镇街道缺少图书室,有些乡镇街道虽然也建有图书室,但近年来或是因重视不够或是因财政困难而没有添置新书,因而也无法为农民及时提供科技、文化等精神食粮。文化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全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通病,并进而导致文化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目前在农村,符合农民群众生活特点、适合农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文化产品比较缺乏。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看电视、读书报、搓麻将、打扑克等,即便是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灯会等传统项目。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缺少新意和活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难以吸引农村群众。有些地方愚昧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各地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急需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的广阔天地。

4、文化站工作弱化,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队伍处在农村文化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但现有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职能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举步艰难。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混岗使用、“不务正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不够强。首先表现在素质不强,目前全区乡镇街道的文化员人数为33名,这支队伍大部分是80年代初期配备的,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而新配备的文化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表现在职责不够清,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员都身兼其他工作,如计生专干、出纳、文书等,而且基本上是以兼职工作为主,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少,存在着文化干部不姓“文”的现象。同时,农村文化创作人员缺乏,现在活跃在农村群众舞台上的创作人员,大多是一些老兵,近年来基层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作人员很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忽视对民间文化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此外,东西部文化队伍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队伍较多,活动正常,且呈发展上升势头,“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也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贫困乡镇的文化队伍不但数量小,而且人数少,力量单薄,如茅畲乡有2支、上郑乡有4支、平田乡有2支、富山乡有2支、屿头乡有3支,且大多为10人左右的队伍,有的甚至仅有5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文化站工作的弱化和文化队伍的萎缩,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进而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进一步加强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硬件建设入手,切实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保障机制。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和提高,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是“软”任务的思想认识,做到思想真重视、认识真到位、措施真落实,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一套机制,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组织领导机制。要明确乡村领导职责,保证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起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使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单打一”、“两张皮”和“热冷”对待的现象。二是目标管理机制。要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使之目标明确,运行有序,切实按要求开展活动。三是投入保障机制。文化建设投入要列入年度预算并且逐年增加,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社会共同筹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格局,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借助黄岩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坚持“非禁则入”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四是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区级主管部门、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升降去留、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坚持管建并重,加强设施建设。要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创建培育20家示范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完成300家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1000个农村文化示范户。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超市、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并不断创新,着力培育新的阵地,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乡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通过规范运行机制、检查考核、组织“回头看”等途径,管好、用好已有的阵地和设施,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娱乐,经常开放,切实做到常用常新,运用这些阵地弘扬新风正气,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同时还要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仓库、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发挥这些场所的最大效用,防止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短缺问题。此外,要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民信箱等网络资源,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使广大农民就近、方便和低成本地享受和利用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3、注重人才培养,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奉献精神、有一技之长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是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也是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选拔一批有较高学历、较强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建设,做到“四要”:一要配齐,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员;二要配强,要通过公开招考和岗位交流,把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真心喜欢文化工作的同志选配到文化员队伍中来;三要懂“文”,加强对文化员队伍的培训指导,使他们掌握文化建设业务知识;四要姓“文”,不讲不兼职,但至少要少兼职,不讲不做其他工作,但至少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文化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其次,要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积极培育宁溪作铜锣、十里铺高跷等民间传人,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有计划地组织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专项技能和整体素质。再次,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组织各种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文化社团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形式,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设置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活动。乡村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组织开展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农民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党委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实施“周末文化配送工程”,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下乡活动,积极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活力。因此,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农民搞好自办文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舞台。要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百村种文化”竞赛,变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主办为群众主办。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也只有这样,乡村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和娱乐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群众才会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文化阵地也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五篇: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精选)

积极推进“两个创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近几年,“乡村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产品迅速成长,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乡村旅游风潮,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潮流涌动,顺势而为。这几年,**的乡村旅游也呈快速发展势头。汤池、香泉、中庙、半汤等重点旅游乡镇创建

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涌现了30多个“农家乐”经营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业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起步殊为不易,发展任务更重。**乡村旅游才刚刚破题,其总体规模、质量水平、综合效益、社会贡献等还不高。下一步,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强化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从哪些方面入手积极寻求突破,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

要认得上:乡村旅游 大有可为

认识决定行动。乡村旅游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人们对其认识普遍不足,不少人只把它看作传统旅游产品的一个补充,视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配角。因而,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抓乡村旅游开发劲头不大,这就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效不够显著。所以,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旅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发展乡村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广褒的农村为平台,以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回归自然等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赏农村景、采农村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乡村旅游。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时代,那些久居都市的城里人,面对人口密集、产业聚集、空间狭小、喧嚣纷乱的生活环境,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为了放松身心,他们纷纷以旅游的方式,从拥挤的城市抽身而出,来到乡村,回归自然。于是,乡村旅游热应运而生。

当前,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进程不可逆转,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并具有全球化的特点。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起步很早,已有百年历史,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相对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实施较晚,乡村旅游起步也迟,但发展势头却很猛,数年之间已经渐起风潮。国家有关部门顺应这一趋势,及时采取了一些推进措施,如1998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以“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又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近日,国家旅游局决定2009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

第二,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定位的要求。推动旅游业持续深入发展,需要有精准的目标定位。对此,我们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十一五”前期,我市的旅游发展定位是建成“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我市建成安徽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这一定位,核心在“休闲”,突出的是体验性。

我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的变化,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资源优劣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发展休闲度假型旅游,不仅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而且可以有效克服我市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独占性不强、布局较为零散的劣势。我市濒江抱湖、山水相间的田园风光,地处江淮之间、兼具南北风貌的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湖上渔家、现代农业并存的生产方式,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自然人文景观,尤其是“一湖三泉”,非常适合开发休闲度假项目,十分有利于建设休闲度假基地。

为实现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几年来,我们一手抓“龙头”,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龙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全市各地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迅速建成了金孔雀度假中心、香泉湖国际度假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了中庙姥山岛、如山湖国家小球训练基地等一批大型项目;同时,积极开展重点旅游镇创建和农家乐旅游,开创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视察安徽时强调,要“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对此,我们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深刻加以领会。乡村旅游融农业生产和休闲游乐于一体,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地方特色农业品种的挖掘,既发展了第一产业,又推动了第三产业,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旅游的人流,带来了物流、信息流,使城乡产

业发展互为依存,有机融合,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走向文明富裕。可以说,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它是提升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更是富裕农民的一个希望产业。

第四,发展乡村旅游是持续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对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此次金融危机给国内旅游业的冲击

,因产品类型、目标市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长途商务旅游等高端市场受影响最大,对短途观光旅游等低端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受此影响,乡村旅游必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欣喜地看到,为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必将大大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此外,国家旅游局还将实施“国民休闲计划”,这又会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自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城市工薪阶层拥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休闲度假将成为很多城里人的“必修课”,这就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多的客源。同时,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小、门槛低,随着一批有见识、有头脑、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将有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并迅速掀起新一轮开发热潮。

总之,要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旅游潮不会只是一次大潮,乡村旅游热也不仅仅是一时之热,而是体现了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乡村旅游不是一个小产品,也不是一个低端产品,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系列;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而且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要抓得准:突出两个重点 推进两个创建

思路决定出路。对乡村旅游,我们不仅要认得上,更要抓得准。就我市来说,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紧紧抓住“两个重点”(重点乡镇、重点农家乐项目),不断深化“两个创建”活动(创建重点旅游乡镇、创建星级农家乐),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乡村旅游乃至**大旅游业全面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2007年以来,我们对汤池、香泉、半汤、中庙四个重点旅游镇(街),进行了为期一年多时间的集中整治建设。截止2008年10月份,四个镇(街)共投入整治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改造镇内和通往景区道路30公里,对4790米长的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新增绿化面积3.96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614盏,新铺人行道近6万平方米,实施强弱电下地8120米,整治河渠1030米,改造旅游公厕14座,新建广场2.53万平方米,建成旅馆30余家、餐饮店70多家、旅游购物点14家、旅客接待中心1座。通过大规模的整治建设,目前四个重点镇(街)的镇容镇貌大为改观、服务设施明显完善、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各地积极鼓励和扶持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近两年全市投资1亿元,使得初具规模的农家乐经营点达30多家,其中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3家,带动5000多农民就业,实现旅游收入、接待游客量均占全市旅游业的10%以上。我市农家乐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如以无为海平山庄为代表的娱乐型农家乐,以含山喜相逢农庄为代表的美食型农家乐,以庐江桦柏山庄为代表的度假型农家乐、以居巢区精华山庄为代表的生态型农家乐等。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重点旅游乡镇的总体规划建设水平还较低,整治建设的标准也不高,旅游服务设施仍不健全,景区功能配套很不完善;农家乐项目也存在规模偏小、档次偏低、内涵不足、特色不显等突出问题。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旨,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突出两个重点、开展两个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旅游乡镇创建上,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每次确定1-2个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开发较好、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的乡镇为创建对象,通过2-3年努力,在全市形成10个左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备、旅游氛围浓厚、省内知名的旅游乡镇。在农家乐创建上,各县区要选择几个自然生态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有一定农家乐基础的区域,作为农家乐创建载体,通过2-3年发展,使每个县区都能形成1-2个特色较为明显、功能较为齐全的农家乐示范区。

在开展“两个创建”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坚持市场导向和强化自身特色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产品的不二法则。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包括“两个创建”工作,都要遵循这一基本法则。但是,具体到一个镇、一个农家乐项目,要防止把“市场导向”简单化、教条化。特色,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号召力。旅游乡镇、农家乐的特色,来源于其独特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乡村韵味,甚至来自于原住民独特的秉性、经营者独特的个性。我们在“两个创建”中讲市场导向,一定要把以强化自身特色为前提,在市场上众多的旅游产品类型中,找到最能凸显自身特色的那一种,切不可盲目跟风,什么热上什么,掉进“同质化”的陷阱。必须谨记,搞乡村旅游,不要最热,只要最适合。

二要正确处理缩小城乡差距和体现城乡差别的关系。开展“两个创建”,发展乡村旅游,根本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要看到,城乡之间在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别,是乡村旅游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离开这些差别,也就没有乡村旅游。而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大量城市人来到乡村,他们优裕的财富、强势的文化,都会对农村人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之由羡慕、向往而模仿、靠拢,甚至全面效仿,结果搞出一些“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东西,反而失去对城市旅游者的吸引力。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必须注意体现城乡差别。当然,我们强调体现的城乡差别,决不是保护落后、容忍愚昧,更不是要人为地保留城乡差距,而是要在特定的区域内、具体的项目上,在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的日常经营中,注意把那些具有本地特色、体现城乡差别的东西,有意识地保持好、开发好、利用好,着力打造对都市消费者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三要正确处理保持原始风貌和推动与时俱进的关系。乡村性、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就是为了充分领略乡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满足回归自然、求知、怀旧的需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但“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农村一些传统习惯不仅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也与发展乡村旅游不相适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该变则变。比如,环境要变得卫生整洁,饮食要变得营养健康,言行要变得文明礼貌,服务要变得精细周到、厕所要变得清洁环保等。要以“文明、健康”作为主线,来引导农村的“变”,让农村更好更美,更有吸引力。

开展“两个创建”,还要始终把握五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掌握工作的规律性,认清发展的科学性,是扎实开展创建的首要问题。我们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创建工作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上。规划要体现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上、无序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地方文化,打造一镇一品。

第二,坚持典型引导。抓典型,是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创建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发挥各种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对汤池镇、香泉镇、中庙街道利用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汤池镇、香泉镇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等好的做法,其他旅游乡镇在开展创建时应认真学习借鉴;对海平山庄、桦柏山庄、精华山庄、喜相逢农庄等代表性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也要积极加以总结、提升和推介,以此促进全市星级农家乐创建和农家乐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典型引导、规模发展,使乡村旅游点向乡村旅游区拓展,从乡村旅游产品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

第三,坚持以农为本。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必须坚持“农”字当头、以农为本。旅游乡镇创建不是搞城市化建设,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绝不要去雕琢城市模样。农家乐创建也不是搞星级饭店改造,不是把农庄建成宾馆,绝不要去追求豪华气派。开展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在更多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家园打理好,呈现给游客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梦幻境,让游客通过参与农事操作、体验农耕文化、认识农村习俗、品尝农家美食等,感受自然造化的神奇和独特的农村生活情趣。一定要避免乡村旅游的城市化倾向。

第四,坚持多元投入。旅游乡镇创建标准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要在立足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多条脚走路,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农家乐创建要以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加强规划引导,通过适当的政策鼓励,充分激发农民开展创建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创建热情,让农民真正成为农家乐创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要支持农民创办和经营股份制乡村旅游企业,引导农民筹集资金,对山场、农田、果园、房舍、庭院等进行必要的改造,建成旅游项目和相关设施。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两个创建”,努力形成“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创建模式。

第五,坚持创建标准。“两个创建”工作,要参照执行省旅游局制定的《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农家乐旅游等级划分与评定》,并全面落实市旅游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定的细化标准。要以创建为载体,以标准为抓手,不断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把现代旅游业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理念,向农家乐旅游拓展,努力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接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农家乐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要落得实:强化领导 明确责任

落实决定成败。要以高效的领导体制、严密的责任机制、过硬的工作措施,确保“两个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不断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两个创建”工作,成立由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各创建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创建合力。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确保创建任务完成。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妥善处理创建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市委、市政府拟将旅游乡镇创建工作纳入对县区的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各县区也要加强对乡镇旅游创建工作的考核。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市创建工作指导组要加强对各县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具体开展申报审批、日常调度、监督检查、组织验收、表彰奖励等工作。市旅游局(市乡镇创建工作指导组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指导组的日常工作,发挥组织牵头作用。县区创建工作领导组作为创建工作主体,要统筹本地旅游乡镇或农家乐创建活动,做好规划审批、制定方案、组织协调、筹措资金等各项具体工作。乡镇创建工作组要切实承担起创建的实施工作,大力发动群众,搞好组织实施,加强日常管理。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为推动创建工作,市旅游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定了《**市旅游乡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农家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奖励资金、工商注册、技能培训、规费征收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一定要把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把扶持措施执行到位。旅游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积极对上争取旅游发展资金;财政部门要负责筹措奖励资金,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交通部门要把创建农家乐的乡村道路列入“村村通”工程,千方百计改善创建旅游乡镇的交通条件;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支持创建所在地的市政设施建设;水务、林业、环保、市容等部门要在水利设施建设、绿化美化、镇容镇貌整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他各相关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能,尽可能多地为创建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看进度,查问题,促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不解决问题决不放过。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日常督查内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督查。市创建指导组办公室要联合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实行明查暗访。县区党委、政府也要建立正常的督查机制。总之,要通过开展督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工作落实。

五要抓好后续发展。创建是手段,目的在发展。相对于创建工作而言,后续发展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结合创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餐饮、购物、旅馆、休闲娱乐项目向各自功能区集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管理规范的总体布局。对完成创建的农家乐,要不断强化个性特色、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大做优。要投入必要资金,精心组织活动,开展有统有分、灵活有效的宣传促销。要制定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分类实施人才培训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合格的乡村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要创新思路,通过联合外包、合资合作等方式,努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建三局组织管理办法下一篇:总经理秘书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