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电影鉴赏

2022-07-14

第一篇:鬼子来了电影鉴赏

电影欣赏 鬼子来了影评

笑的眼流出的泪

--------《鬼子来了》影评

看《鬼子来了》是因为老师给看的前两部影片都是姜文导演的,觉得这个印象中《北京人在纽约》的男主演原来是这么有才的一个人,于是就趁热打铁从校内媒体中心找到了这部片子,在周六睡过懒觉的上午看了它。

电影的开始也没有很大的特点,只是多了一点搞笑,农民审问鬼子,给鬼子白面饺子吃,鬼子说汉语拜年闹出的笑话让人闹掉大牙,这样的场景让人忘记了这是个战争题材的故事片,中间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搞笑桥段,迸发出黑色的喜剧效果,但很多是带着点愚昧的幽默,笑中带着苦涩。

于是,我以为真的是这样了,但是姜文不这样认为,他用前面的轻松和欢笑来给我们后面的眼泪做了深深的铺垫,直到粮食送回,狂欢开始,我们慢慢感觉到不对:这狂欢总有一种最后的晚餐的味道,这把酒联欢让人不踏实,就连助兴的戏曲都让人听得胆战心惊。可是画面上明明就是一片歌舞升平。

转折来到如此突然又如此必然,我们不会相信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会和日本侵略者一起联欢,就像我们相信黄鼠狼给鸡拜年是没安好心一样确定。后来的杀戮,火光照亮了村子,血水染红了小溪,眼泪留下来,迷蒙了我的眼睛。

这是一部禁片,不是因为情色也不是反党反人类反社会,我想是因为他说了真话:我们中国人的善良和愚蠢。

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善良在遇到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时,是刺入自己胸口的匕首。人性是善良的,但善良是懦弱的另一面。善良的,他们甚至不愿去杀掉一个民族仇人,在他们看来,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是人,杀了他,流下的依然是罪恶 的鲜血。村民们善良的村民们不忍心杀掉鬼子,于是抓阄决定谁来解决他;中阄的善良的马大山不忍心杀掉鬼子,于是把它藏了起来;善良的村民们不愿意接受马大山,因为他杀了人„„我们常常标榜我们中华民族的善良,但却并不承认自己的懦弱,于是我们为他找了善良为面具,躲在面具后面瑟瑟发抖。中国人在面对危险时,总喜欢表现的勇敢,总喜欢做英雄,但是谁知道这些“英雄”们的心里是有多么的害怕。我们愿意做英雄,却不愿付出做英雄的代价。

善良固然好,但是不分是非不论阵营的善良会伤害自己。善良的马大山遇到了善良的花屋,于是好生的款待换来了粮食;但是善良的马大三遇到了表面守信却内里残忍狡猾的日本军官,于是,村子毁了,命丢了。

当善良遇到是非不分,这种愚蠢让人心惊。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对国人毫不保留的批判,认为中国人的奴性和劣根性是造成我们衰落被欺压的最深层原因。在《鬼子来了》中,姜文对国人的劣根性进一步进行了狠狠的批判。

“我”将花屋送来叫马大川看管,马大川马上将这个指令扩大为“要是人对了或者死了,要咱全村人的命”。从全片看来,马大川不算是怂的,但是这个时候缺不断在推脱责任。从他身上,我隐约看到了现在的我们在遇到问题后的嘴脸,那么不负责任,那么面目可憎。

在马大川找人杀花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丑陋:屠夫不愿意帮忙,却觊觎大山带来的豆子。刽子手明明不擅长杀人,却偏偏吹的自己神乎其神。中国人的形象在这里再一次表现得鲜明而可悲可笑:贪心和爱讲大话这两种“品质”让我们熟悉得忍不住反思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是一样会想要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物质和名声,我们是不是和他们一样的面目可憎? 片子的高潮,是荒诞的“中日军民大联欢”。和我一起看的舍友不明白明明应该对日本人仇深似海的中国人为什么能这么开心的和日本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呢?我想,这是想得通的:因为他们是农民。

农民,这个名词不只代表着一种地为生的那群人,他更代表了最基本的要求群体。村民们不是学生,他们不会为了从没看过的杀戮而仇恨和愤怒;他们不是官员,不会明白国家存亡的意义;他们不是军人,不会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们知道的只是衣食吃住,只是活命。于是在日本人依照诺言送来了粮食之后,开心的村民们举办了“联欢”,以为他们已经是朋友了。看到这里,我真不知道是该笑他们愚蠢还是该赞扬他们纯朴。

然后就是翻脸,杀戮,复仇和死亡。 故事开始步入“正轨”,“鬼子来了”终于回到了他应该有的色彩之中。片子和传统的抗战片开始重合,但是正是因为它开头的不传统,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它传达给我的对鬼子的深深的痛恨-----不光是因为他们的侵略,更是为他们的道貌岸然和故作诚信。就像韩寒的那句著名的话:“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多么的无耻可笑。

故事的最后,出人意料。

日本战败,鬼子们被俘,村民们竟然是抗战胜利前最后的牺牲品。也就是说,他们的死本不该是战争的结果,他们本来应该是人人羡慕的幸存者。失去了亲人的马大山要复仇,冲进战俘营砍当年的指挥官,但是却被自己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判处了死刑,更可笑的是还要当年救过的花屋行刑。我可以想象花屋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不平静,也可以想象马大山心里会有一种怎样的冷笑。

手起刀落,画面由黑白转到彩色再到令人心惊的红,我看到的是人性的悲哀,是中国人的悲哀。杀头不过碗大的疤,但是深埋在国人心领深处的仇恨不会随马大山的死去而结束,国人的劣根性也不会随战争的结束而逝去。。

但,这个故事结束了。

片子被禁,我以为是因为说它美化了日本人,看完后才知道是他贬低了国人,于是有人受不了了,不准它播放。

很庆幸,姜文拍了它;很庆幸,我看到了它。

这是我看过的最引起我共鸣和思考的抗战片,我明白,那种让我们被欺压被侵略的劣根性一日不除,我们的“和谐社会”就没办法让这样的片子公开放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又一愚蠢之举。

我想,《鬼子来了》是于世界电影文化一份真正的贡献,没有多少部电影能把占领者和被奴役者的关系刻划得如此丝丝入扣而又惊心动魄,也没有多少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能真的触及到为最低限度的生存意志所摄持的普通群众的挣扎这个题旨,感谢姜文,让我在笑到时候不忘流下反思和惭愧的泪。

第二篇:鬼子来了

看《鬼子来了》有感

制药工程余鸿毅

当我听到老师叫同学们看《鬼子来了》时,我心想:我们的抗日神剧又要隆重登场了,日本侵略者一定会被我们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打的屁滚尿流的,他们的飞机大炮在八路军战士面前会变成一堆破铜烂铁。但看完后,结果却出乎意料,也发现了和以往不一样的东西。马大三,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胆小怕事,质朴。在收看两个俘虏后,马大三立马召集了村民来商讨对策,可大家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说,马大三说了谎话:如果两个俘虏出了事,全村人都得遭殃。这时候,村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马大三以此把大家绑在了同一条船上。诚然,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用共同利益去绑架他人。这是很多人都喜欢干的事情,拉别人下水。当那个日本俘虏以绝食来换取吃白面时,马大三居然妥协了,仿佛他才是俘虏,自己都没吃过白面,却要想尽办法去弄白面给一个侵略者吃。这真是够讽刺的。可惜他的所做的一切却没能换来村子的平安,日本侵略者在宴会上屠杀了手无寸铁的村民,只有马大三和鱼儿外出躲过一劫。马大三爆发了,拿着刀去战俘营找日本人拼命,杀了几个日本人,最后他也被国民党军官判处了死刑。

花屋小三郎,日本俘虏,在刚开始时,他想进办法要自尽,在马大三的阻拦下,均告失败,他也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在影片中,他与翻译官的一段对话是很有意思的,他说他是日本的一个农民,根本就没想过来中国杀人;村民自己都吃不饱,却每天给他送吃送喝的,他很感谢村民,村民有如他再生父母。可在他归队后,他的所作所为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屠刀伸向了村民。他被战友毒打了一顿,因为他理应为武士道殉身了,不该活着。在他即将切腹自尽的那一刻,酒涿猪吉阻止了他,告诉他日本已投降,不用自尽了,这才作罢。在日本人眼里,武士道要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这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它完全漠视生命,为了所谓的精神,死多少人都无所谓。这就像日本士兵屠杀那些村民时,还伴着他们的国歌。可花屋小三郎砍马大三头时,他还用手拂开了马大三脖子上的蚂蚁,或许在他们眼里,中国人的性命连蚂蚁都不如。

影片中,还有其他人物也是刻画的很生动的。如那个四表姐夫,没帮上马大三的忙,却要马大三留下高粱作为封口费,还说了一堆理由。这是典型的市井小民,就爱贪图小利,也不管你是谁。“我们不像支那人那样不讲信用!”这是酒涿猪吉队长的原话,话里带着对中国人深深地不屑和蔑视。也是,我们自称礼仪之邦,却让一个蛮夷的倭寇所不屑,这也很是讽刺。见利忘义,信口开河,这是小人所为,为君子所不齿,但和明显小人要比君子多得多。片中没有展现出村民对侵略者的仇恨与反抗,更多是顺从。即便是日本人砍下马大三脑袋的那一刻,围观者更多的是在看热闹,而无任何触动。在中国军人的监控下,让日本战俘来处死中国人,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耻辱!可那些人早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奴性早已经深深地烙在他们的骨子里了。这部片子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当政者要明白:那些-奋起反抗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值得宣传,而那些甘于被奴役的劣根就不应该受到批判吗?

第三篇:鬼子来了观后感

《鬼子来了》观后感 再看这个影片之前,我对这个电影的了解仅局限在它是被广电总局禁播的一部中国人拍的抗日战争时的影片。因为其特殊性,我一直对这个影片“耿耿于怀”,想一睹为快。而法国《新观察家》中“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的评价,还有姜文本人:“我描绘了人类的误解与爱恨,恐怖与死亡” ,让我对这部电影更加期待。

在电影课上老师放映之前,我一直在想象这个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大概是鬼子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伟大国民不甘区区弹丸小国侮辱,愤起反抗„„然而我知道,一部被禁播的抗日影片绝不会如此简单,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这部电影所变现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鬼子的残忍与丧失人性,也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人民对于自己家园的浴血维护。第一遍的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抗战胜利后接收官员的“义正言辞”,英美代表口嚼了口香糖的“飒爽英姿”,还有任鬼子挥刀杀害的村民和被自己人下令斩首的马大三,当然,我会忘记影片末尾莫名其妙出现的那头猪和那群欢快的旁观者吗?更进一步,或许还有观看电影的欢快的同学!想到这儿我难道会告诉你我想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也许用战士来称呼更合适,不过我还是用一个更文艺的词来称呼罢)吗?而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姜文大导演片子国内禁播,鲁迅先生被御封中国民族的脊梁,其文“弥漫”国人教科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难道真是广电总局口中所说的“其电影没话了日本人,过分丑化了国人”?确实,当翻译官董汉臣被村民释放后居然给鬼子队长出主意让鬼子爽约,结果招来一句奚落:“我们日本人不像你们中国人那样不讲信用。”这句话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刺耳了,但仔细想想,我敢说这句话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吗?

姑且让我先谈谈我对这个影片的印象吧。影片绝大部分是黑白画面,也许这是在渲染观看者心中的那种悲凉情绪吧,与最后的那大三人头落地、含笑而死的彩色画面的鲜明对比,更能让人“浮想联翩”吧。这个影片我之后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比以前更理解一点。因为影片中满是让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例如,影片开头的那个“我”,他的出现仅仅是作为这个影片开始的印子,还是有更加深刻的寓意?这难道也是电影的一种风格,荒诞派艺术风格?每个荒诞艺术都会给人以最为深刻的自省与反思,都是对我们最为痛心的追问,这个也是吗?再让我啰嗦一下影片中的部分情节吧。二拨子娘台词:“日本子来咱们村都八年了,八年了咋的,他八年了他敢动我一根汗毛?我行的正,走的端,我走到哪他都得高看我一眼。”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八年(或者更久,我会提九一八吗?),犯下滔天罪行,影片却借二拨子娘之口说日军对自己秋毫无犯,以我个人拙见,这还真是美化了日本侵略者。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命如草菅的日子,但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中国军人,听到二拨子娘的这段话,他们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像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样,像把尖刀直插入他们心脏!姜大导演,本人才疏学浅,是在不明白这是何意,我也绝不会想到你这是在刻画中国人愚昧麻木的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鬼子来到村子后,与村民一起喝酒唱歌,百姓们感激不尽,日军与村民亲如兄弟,并有“今儿我高兴,不单是冲这几车粮食,主要是冲皇军给了我们面子”等台词,这个,以我学到的历史知识跟我这些年来所形成的价值观、认知观,我是绝对对此不认可的!严肃一点,我会说,这严重违背了历史,是对历史的扭曲!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小泉纯一郎与靖国神社。 无论我对这个影片中的部分或者大部分的内容并不认可,但据我上网得知,这部影片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的,除去中国。因为这部影片确确实实用一种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的方

式,表现了姜文导员所想表现的核心思想。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只要有土地,我就可以听其、任其。中国的农民是淳朴而且安于现状的,他们被诸多的势力欺压了两千年,形成的秉性却温顺贤良,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习惯了被压迫的老百姓已经对于尊严的事情麻木了,为了生计这样的眼前利益而过分乐观的活着。小镇上唱曲的在集市上宣扬着皇道乐土,教育众人中日“八百年前是一家”,村落里老百姓见了鬼子一口一个“森塞”的叫着。固执的不肯杀人的村民们为了结果被俘的鬼子,费尽周折请的一刀刘,在封建时期,作为慈禧身边八大臣刽子手,竟然得到的结论是这鬼子命不该绝。自己人可以很痛快的杀,对于侵略者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最终同意了鬼子用人换粮的建议。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部片子的结局是挂甲台整个村落在大火中消失在鬼子的屠刀下,而国军的抗战将领又让斧劈日本战俘的三儿受戮于已经被俘的小鬼子。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哀。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民族被一个岛国践踏了整整八年,这部片子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的凶残和强大,而是我们自己的愚昧和自残。阿Q精神是国人悲哀,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应该回到战国时代,重塑团结凝聚的精神,需要风萧萧兮易水寒,将士一去不复还壮举!

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那个“我”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是,我似乎已经接近看到了这部影片的本质。他是在鲁迅先生之后,重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就像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老百姓,向来不惮于反抗的。只要你给他们地种,让他们活,他们就像陷入沼泽的人,只要鼻子还露在外面,能喘气,就不愿意动一动。中国人,只要做稳了奴隶,就知足了。真是万劫不复。” 他在深深地刺痛我们的神经,不仅仅是在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摆脱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和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所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禁锢,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在讲明历史的时候,也在反应着我们的现在,还会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第四篇:电影鉴赏论文

影视鉴赏与研究

院: 电子与信息学院

级: 14应用师2班

名: 冯婷婷

学 号: 2014045344107

指导老师: 朱小松

实验时间:2017年3月至6月

我清晰的记得电影鉴赏的第一节课,我们看了《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哽咽着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的一部老电影,课后时间我重新回味了一遍,感觉很好。电影有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母亲那种执着的感情令人感动,害的我掉了不少眼泪,她的等待和追求都是那么地给人深刻印象,加上美妙地背景音乐,成了一部优美的爱情故事。 很多上一代的人都觉得这部电影感人,我虽然没有经过那一代的生活,但我依旧也被深深地感动了。看完《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为其父亲的死感到悲伤,被母亲对父亲的爱感动。虽然影片中并未出现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可母亲对父亲的爱就像那连山一样绵延不绝!

影片主要讲的是父亲母亲年轻时候谈恋爱的事。而勾起我对父亲母亲往事诉说的竟是父亲的离世。父亲病逝,我从县里回到家乡。村长想用拖拉机把父亲从县医院接回来,原因是村里有困难。因为村里的年轻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没有劳力把父亲抬回来。可母亲却执意要把父亲抬回来。想让父亲重走那条路,记住那条路,正如影片所说“这条路有母亲对父亲太多殷切长久的期盼。

影片中母亲对父亲的那份执着永远让人感动。也许在那个年代,父亲是非常优秀的了。是在母亲这个没有文化的女孩心目中叫她特羡慕、特崇拜的一个人。母亲是那样的执着,给父亲送饭,等父亲,为父亲做了她能做到的一切。母亲对父亲的爱,感动了父亲,感动了全村的父老乡亲。

在影像方面,张艺谋与侯咏的合作可以称得上是完美。在唯美的充满意境的诗化的镜头中,处处氤氲温暖与生机。

在表现年轻母亲的时候,镜头绝大多数用了特写景别。把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那种少女怀春的心境,充分流露出来。母亲在不远处望着送去的“派饭”,是否到了父亲的手里,那种对心上人的关爱,纯朴的爱情表达方式,通过特写让我们认识了母亲的纯情。母亲每次看父亲时的那种腼腆,聆听父亲读书时的享受,母亲年轻时的美貌、朝气,都在这些特写中一一展现。

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运动镜头。母亲在山间、在田野、在林中奔跑追逐的镜头,是影片中最多最美,也是最具动感的镜头,有着自然的生命蒸腾出来的气息,还有着一种对爱情狂热的追寻。影片中主要出现了七次母亲奔跑。第一次是在母亲初见父亲,两个人的视线相遇后,母亲少女的心被触动,欢腾的像小鹿般奔跑在路上。第二次,母亲在一片金黄的白桦树林中偷看父亲送孩子放学时的奔跑,这时的动作被慢放,在母亲的主观与客观镜头交叉剪辑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那种执着、腼腆的暗恋。第三次出现在父亲离村后,母亲追逐父亲的马车而去,这也是最激烈的一次奔跑,代表爱情信物的“青花瓷碗”打碎了,“爱情之餐”蒸饺掉在了地上,连父亲送给母亲的定情信物“红发卡”也跑丢了。这段奔跑我们可以称它为“奔跑冲突”。最后,“青花瓷碗”补好,这象征着破镜重圆,并且暗示父亲与母亲可永世不再分离。“红发卡”也找回,象征着爱情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回,也终究会找回。第四次奔跑是父亲走后,母亲相思中感觉听到了父亲的读书声,就立刻夺门而出,跑向学校,这种等待爱情的焦急心情充分表露。那么接着就有了第五次,母亲的行为感动了上苍,父亲为看病中的母亲偷偷回来,母亲大病初愈得到消息立刻跑向学校,我们看到母亲身体虚弱跌倒了爬起来再跑,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又有主题音乐的烘托,我们都为之动容!第六次是年老的母亲又听到了熟悉的读书声,我们似乎看到了母亲像年轻时一样奔跑起来。最后一次出现在影片结尾,是第一次奔跑的重复画面,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来到了父亲与母亲爱情的开始。

影片用黑白和彩色将过去与现在很好的隔开,彩色的过去表达了过去时光的美好、五彩缤纷,对父亲与母亲爱情时光的赞扬。现在为黑白,带上了父亲死后的悲凉,又衬托出了过去美好的彩色。在彩色画面部分,色调上处理成暖调,透露出这种温馨与生命的朝气。画面色彩绚丽丰富,黄绿色的田野,金黄的白桦林,白色的树干与羊群,湛蓝的天空,深蓝的棉衣,还有服装上各种细小的色彩。影片还是着重突出了红色,这次红色成了爱情的象征,红围巾,红棉袄,红布,红发卡,红剪纸。红色在片中还流动起来,母亲的每次奔跑都是红色在流动,更增添了这奔跑时的动感。

光线又赋予画面活力。年轻母亲总是被一团黄色暖光包围着,显得那么娇美可爱,朝气蓬勃。室内场景“暗—亮—暗”的影调布置,晨、夕黄色暖光笼罩下的大自然,无不显现出一种和谐唯美。又有灿烂明媚的阳光不断射入镜头,产生七彩光斑,这光斑又照衬着母亲,既美化了画面又使母亲倍添少女的青春活力。朴素的美不是靠化妆而来的,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光塑造得。

在影像的技术处理上,几个段落应用了大篇幅的影像叠化。像在母亲望着不远处的“派饭”是否送心上人拿走时,一份份饭被拿走,又吃完送回的镜头不断叠化,还有母亲苦苦寻找“红发卡”时在路边等到父亲回来时的叠化运用,都表示着时间的跨越,时间上的积累。在抬棺这段画面的叠化,把这种送殡队伍的气势表现出来,又把这种追念之情,对爱的回报、爱的颂扬抒发了出来,一种诗意的延续。

配合影响运用出色的音乐。用管乐奏出的主旋律贯穿于整部影片。语言对白少,而音乐运用多,使整个影片的抒情之意、诗化风格,完全烘托出来。情绪往往被音乐带到最高点,沉浸在这种悠长感伤地氛围中。这首由三宝作曲的主旋律音乐像极了《泰坦尼克号》里面的主题音乐,中国的管乐的演奏不亚于苏格兰风笛的运用,再加上影片开头,家中《泰坦尼克号》海报的出现,仿佛告诉观众这是中国版的中国人自己的《泰坦尼克号》,拥有同样纯真伟大的爱情故事。

影片的开头以儿子“我”的第一人称进行旁白叙事,把观众引入故事中。在黑白影响的现在时,儿子看着父亲与母亲合影的旧照片,想起了听到过的父亲与母亲年轻时的爱情故事。接着转场,黑白照片叠化成了彩色的小路的空镜头,完成时空跨越,主旋律音乐跟着想起,进行情调上的渲染。影片结尾,年老的母亲听到读书声跑到学校,是儿子在做父亲生前的事儿,母亲感慨万千,这时年老母亲的画面与年轻时的特写画面叠化,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少女时的母亲,感叹时光的流逝。儿子读书声又与父亲的读书声重叠,这是穿越时空的交流,在子辈与父辈之间。镜头最后又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纯真年代,母亲看着父亲送学生放学,爱情的主题与尊师重教的主题又一次得到升华。母亲初见父亲后的欢快奔跑的大远景,最后奔跑定格。导演带我们回到父亲与母亲爱情的开始,又是对那种爱情祭奠的开始。主题音乐又再一次响起,用了女声气音咏唱出来,把情祭的主题尽情渲染,把情绪推向高潮。

张艺谋说:“《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一个纯朴的姑娘爱上一个年轻的男人,一爱就是一辈子,他们的爱情很真诚„„这是我第一次用诗意,浪漫,抒情和单纯去表现一个时代中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影是舍浓郁而求单纯。”是啊!我们就要这种单纯,浪漫。我们向往这种爱情,不如跟着电影一起来祭奠。

第五篇:亲子电影鉴赏(模版)

电影:

《第九区》外星人的歧视

《辛德勒名单》犹太人的歧视

《十二怒汉》弱势人的歧视

《杀死一只知更鸟》对黑人的歧视

阅读:《追风筝的人》对阿拉伯人的歧视

《黑人叔叔的小屋》

温馨提示:(若是中低段的小学生,电影或许就偏重于画面、故事、趣味,浅显的了,如动画片、儿童片等:《狮子王》《极地特快》《夏洛的网》《小飞侠彼得潘》《猫和老鼠》《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花木兰》《功夫熊猫》《阿拉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未完

励志片:《阿甘正传》《弱点》《叫我第一名》《宫崎骏天空之城》《莫扎特传》《宫崎骏千与千寻》《风雨哈佛路》《当幸福来敲门》《垂直极限》《甘地传》《肖申克的救赎》《我的名字叫可汗》《光荣之路》《舞动人生》《永不放弃》(面对巨人)

(观看过程中可以根据某个感人的画面,场景在观后和孩子进行交流探讨)

青春少年篇(这类电影对青春期少年期的孩子的情感、心灵的个性引导,是孩子的心灵鸡汤):《侧耳倾听》《怦然心动》《天堂电影院》《听见天堂》《傻大闹宝莱坞》《狮子王》《极地特快》《少年派的幻想漂流》

探讨青春成长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十三棵泡桐》《尘封的笔记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探讨残酷的激变青春电影

教育篇:《自闭历程》《小孩不笨2》《街头日记》《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死亡诗社》《生命因你而生动》《热血教师》《心灵捕手》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电影《小孩不笨》并写观后感。目的通过电影来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进行探讨。

好的纪录片:《海豚湾》《帝企鹅世界》《海洋》

科幻片《指环王》《驯龙高手》《火星的孩子》《爱丽丝漫游奇观》《人工智能》《黑客帝国》《2012》

阅读篇:《城南旧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活着》(通过看电影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但观看电影代替不了阅读)

形式:如《忠犬八公的故事》

在确定好影片后先找影片的简介等相关资料给孩子了解

和孩子聊聊这部电影的相关内容,告诉孩子这部电影是个真实的故事,只不过它发生在如本。

找个时间和孩子一同观看,在观看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并对部分情节进行简单交流

然后和孩子讲了讲我的推荐理由

和孩子进行一些交流后,趁热打铁,让孩子做以下事情,孩子会有收获的。(观后感,倾斜影评,在观看后,课查看一些相关影评(如豆瓣),可以百度,可以和自己的生活情感经历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请千万不要直接抄录网上的内容)

电影阅读引导式:是以电影为媒介,基于语文阅读,通过“读、看、写、演、评”等环节,以全新的学习方式,阅读,感受,理解,体味知识,情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激发学生阅读书籍,告知看完书后,会让他看此书改编的电影,看过后,可以让孩子写感受,然后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孩子对电影的音乐、画面、表演、情节等进行评价。

3、时间的安排:可以是每周一到两部,也可以是假期的分时安排,可以是休闲式的穿插在孩子学习、作业、阅读之空隙。也可以是针对性的,目的要求。看完后最好能有观后感的片断写作。

4、引导分析式:一部电影总有深刻的内涵和主题,除了和孩子互相交流观后的感受,还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内容进行一些适宜的挖掘,以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人生思考,当然这个过程最好根据电影的某些片段进行有趣探讨。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成语题型大全下一篇:工作计划书的模板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