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中公路运输论文

2022-04-2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环境污染事故中公路运输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针对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突然、危害严重等特点,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要求环境监测部门迅速反应,进行快速监测,并报出监测结果,为污染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为公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环境污染事故中公路运输论文 篇1:

《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法制评析

摘 要:《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2019年5月正式出台,意味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核能乏燃料的作用。《征求意见稿》与2003年由国防科工委、公安部、交通部和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核反应堆乏燃料道路运输管理暂行规定》相比,更加细致和完善。《核反应堆乏燃料道路运输管理暂行规定》作为一部规章,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乏燃料道路运输的准则,而《征求意见稿》在运输范围上,除了道路运输,还规定了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公海铁联运。此外,还增加了一些规定,例如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运输中的监督与检查等相关规定。然而,《征求意见稿》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缺少对乏燃料运输事故信息披露、运输资金管理、运输中优秀人员的奖励与惩罚机制等。另外还有一些规定不够具体,建议增加《征求意见稿》尚未规定的部分,并完善《征求意见稿》中的已有内容。

关键词:运输;乏燃料;法制评析

1    《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的意义

1.1  突破了缺乏乏燃料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的困境

我国在核能领域的法律法规稀少,直接以乏燃料命名的只有几部,其中大多为条例。《征求意见稿》是首部直接在乏燃料运输方面作出规定的规章,打破了只有条例而没有乏燃料规章的窘迫局面。我国乏燃料的储备量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乏燃料运输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据测算,正常情况下,2020年需要离堆外运乏燃料近280 t,2025年需要离堆外运近750 t,2030年近1 300 t;在外运低的情况下,2020年需离堆外运乏燃料近210 t,预计2025年近350 t,2030年近1 000 t。运输量的增长同样会造成运输风险的增长。我国法律对乏燃料的规范较少,《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除了能有效规范乏燃料运输活动,促进运输安全,还能有效填补乏燃料运输相关法律的空缺。

1.2  有助于打造乏燃料公海铁联运体系

我国乏燃料运输起步晚、投入少,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实际水平,这是核工业产业链中名副其实的短板[1]。单一的公路运输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运输需求,铁路运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运输需求,但这不是最佳运输方案。2017年,核工业业界提出打造公海铁多式联合运输体系,认为这种运输方式是保障我国乏燃料运输的必然选择。公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技术涉及面广、开创性强、需要较高的问题统筹解决能力。我国开展乏燃料运输工作较晚,在建设公海铁联运体系过程中,仍面临不少现实困难,主要表现为省管法规欠缺、多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等。《征求意见稿》分别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公海铁联运作出规定,并定位于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规章,是界定乏燃料运输各参与方职责义务以及乏燃料运输各环节基本要求的主要法规依据,对保障乏燃料公海铁联运体系有序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乏燃料发展的必然需求。

2    《征求意见稿》尚未规定的方面

2.1  没有涉及对乏燃料运输事故进行信息披露

《征求意见稿》缺少对乏燃料运输事故信息披露的规定。对于运输事故的救助工作,有时公众不是不愿意参加,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如何参与运输事故应急工作,这与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关,也与政府是否能够及时、充分、准确地公开信息有关。缺少对运输事故应急信息的披露,对运输事故的救助是一大损失。此外,如果公众不是通过官方渠道而是非官方的媒体报道了解事故,容易产生恐慌情绪,紧接着会对核电产生抵触情绪。碍于核能的巨大威力,加上人们对核能的陌生,人们一直对这一新型能源存在抵触情绪。

1986年,前苏联发生震惊全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时间,人们对核电站的信心降至谷底,导致香港大亚湾核电站的建立遭到人们的阻碍,香港许多媒体纷纷发起抗议,“停建”“缓建”的声音不绝于耳[2]。随后,国内便出现了疑似核事故的消息。2010年6月14日,香港电台便报道了深圳大亚湾发生的核泄露事故。之后,负责大亚湾核电站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回应这是一份不实的报道,仅是二号机组燃料包装壳出现细微问题,并没有发生放射性核泄露事故。尽管香港电台的报道有误,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今日,公众依然怀有恐慌情绪。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很難消除公众心底的恐慌情绪[3]。官方如果不对乏燃料运输事故信息进行报道,一旦信息传递出来,将会引起极大恐慌。因此,在《征求意见稿》中,需要增加对乏燃料运输事故信息进行披露的规定。

2.2  没有设置乏燃料运输中对奖励与处罚的规定

奖励与处罚常用于企业的管理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由于乏燃料运输事业的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运输人员更加小心谨慎。因此,在《征求意见稿》中应当有对运输人员的奖惩机制[4]。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正激励可以促使运输人员更加细致严谨地工作。运输人员在面对强制性处罚时,会加强对行为的自我管理;在面对正激励时,内心会更愿意遵守运输事项。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奖惩机制,将会带来许多益处。

2.3  规定不够细致明确

《征求意见稿》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相关规定并不具体。在乏燃料的运输事故损害赔偿方面,《征求意见稿》虽然在第九条提到了这一问题,但只是进行了概述。“托运人应当作出适当的财务保证安排,以确保发生核事故损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履行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定对于法律的制定来说太过于笼统。从《征求意见稿》对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来看,无法明确责任赔偿主体是哪一方,也不知道赔偿金额的判断标准,不利于法律的实施。

《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乏燃料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托运人、承运人应当立即报告始发地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笔者认为,发生乏燃料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事件,仅向始发地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报告不能科学、高效地挽救乏燃料被盗、丢失和被抢的损失。但是,如果向事故发生地的主管部门报告,便于乏燃料监管部门做好应急工作,也便于追回丢失的乏燃料。

《征求意见稿》第四十条规定:托运人应当建立乏燃料运输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人员和装备,并会同承运人、装卸码头定期开展相应的应急演习。乏燃料的运输过程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定期开展应急演习是迫切需要的。但是《征求意见稿》用“定期”这样的字样,在实践过程中给予了承运人极大的操作空间。若缺少具体的操作机制,运输人员会怠于事故演练,导致实践中不能熟练应对乏燃料运输事故,造成较大损害。

3    《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完善建议

3.1  增加乏燃料运输事故的信息披露规定

乏燃料运输事故信息应当公开。首先,为了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能够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乏燃料运输状况并掌握相关信息,也便于对乏燃料运输工作的监督,督促相关运输单位的工作。人们一直密切关注核能事业的发展,乏燃料的运输状况也是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公开乏燃料运输事故,一方面能让公众更加了解乏燃料,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监督运输工作。其次,有利于消除群众对于乏燃料运输事故的恐慌情绪。前文提到,香港电台对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泄漏事件的报道,虽然是错误的,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公众都生活在恐慌中,正是这一恐慌情绪,让社会一直抵制核电站的建立。《征求意见稿》中应当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及时报告事故,并在规定时间公开,在有关政府部门工作页面刊登相关信息。

3.2  增加奖励与处罚的规定

在《征求意见稿》中增加奖励与处罚的规定,对乏燃料运输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行为不规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对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可以采取发放奖金的形式,奖金的设置需要先确定大致范围,然后根据运输工作量、运输时间等来确定奖励金额的大小。处罚金额同样需要划定一个大致范围,实践中具体的数额以事故严重程度和过错为判断标准。同时规定处罚次数要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连续3次受到处罚,可采用职业禁止规定,如5年内不得再从事乏燃料运输工作。同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3.3  完善已经规定的条例

细化运输事故损害赔偿问题。可以建立运输事故赔偿基金,要求托运人在开始运输活动之前提出一笔钱作为赔偿准备基金,便于解决后续的损害赔偿问题。对于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应该规定一个损害赔偿范围,并提供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参考因素,在计算责任人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时,可以按照比例原则。乏燃料出现运输事故,责任主体可能面临高昂的损害赔偿金。因此,建议引入商业保险模式,在《乏燃料运输管理办法》中可以增加一条,即规定托运人需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减轻事故发生的赔偿责任,这也是乏燃料运输损害赔偿责任实现的最佳方式。

乏燃料被盗、被抢和丢失后,最恐慌的应是事故发生地。及时让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情况,能及时获得当地政府工作部门的帮助,也便于乏燃料的找回。因此,在《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第五款中,建议在需要报告的部门中增加事故发生地,让多地的地方主管部门都了解事故情况,团结最多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找回丢失的乏燃料。此外,遗落在外的乏燃料存在一定风险,建议在乏燃料丢失地公布丢失的信息,及时让当地居民知晓这一信息,一方面可以提醒居民,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这也是追回丢失乏燃料的良策。

《征求意见稿》在第四十条提到了托运人应当定期会同承运人、装卸码头开展应急演习,建议将时间规定为一年,既不会过度影响托运人和承运人的运输事业,同时也能达到应急演练的效果。法律严格规定,一年的时间能让运输相关工作部门与人员严格遵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应急演习应先制定预案,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門,待获得批准后,再进行应急演习的准备工作。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将演习内容制成视频,并交由当地监管部门查阅,待检阅合格后由监管部门发放下一年度的运输许可证书[5]。

4    结语

《征求意见稿》是乏燃料立法中的一大进步,也是适应核市场发展的重大举措。现如今,核能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认识到这一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方式,对乏燃料的运输过程进行管理,能更好地为核能事业发展作准备。《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是今后正式法律出台的准备工作,其中还有许多缺陷与不足。交通运输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信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让公众参与立法,结合法学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定能看到一部完备的法律登场。

[参考文献]

[1]岳树梅.中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困境与重构[J].现代法学,2012,34(6):115-125.

[2]陈俊.我国核法律制度研究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法学,1998,21(6):108-162.

[3]董毅漫,曲云欢,王晴,等.乏燃料处置与核设施退役资金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18(4):27-31.

[4]陶李林.论我国核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制科技,2016,10(5):17-22.

[5]李越,肖德涛,刘新华,等.我国乏燃料运输现状探讨[J].辐射防护,2016,13(5):18-21.

作者:高琰

环境污染事故中公路运输论文 篇2:

谈公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摘要:针对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突然、危害严重等特点,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要求环境监测部门迅速反应,进行快速监测,并报出监测结果,为污染物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为公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公路运输;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On emergency monitoring of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Lin Mingfeng

(Jinjiang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Fujian 362200)

Key words: Highway Transportation;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危险化学物品也急剧增加,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将不断增多,出现各种各样公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也随之增多。公路上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是一种动态、潜在的危险源,均隐含着不同程度的突发事故因子,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不可预知,后果相对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威胁巨大。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监测、应急处理处置及善后工作,对正确决策、进行污染控制,减少事故损失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环境应急监测在公路运输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处置中的首要环节,是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事故处理的核心工作[1-3]。

1 环境应急监测响应分类

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可分为本地过境突发污染事件和外地过境突发污染事件。此分类便于现场应急监测选择查询路径,选择采样,监测分析方法。便于对污染物的调查,针对污染物不同的熟悉程度,选择不同的应急监测方法。

2 制定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监测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为了现场应急监测的方便,保障适应现场突发污染事件的控制,针对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的分类,编制本地应急预案和外地污染应急预案。

2.1 本地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为环境监测部门保证能对本区域企业运输过程中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做出及时的监测响应,应建立相应的电子数据库,便于查阅。以本区域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为重点源,掌握其详细的危险化学品名称和物理、化学特性。事故发生后,前方信息往往很少,很难确定哪种污染物排放,掌握了事故源的信息,可以初步判定污染因子的大致范围,为监测仪器准备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监测布点有了一个初步方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了解应急监测和处理处置的必要资料,应该不断完善此数据库,以增强事故处理的适应性。 从本地区向外运输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其污染物是本地环境监测部门熟悉的。在应急监测前,其污染物的性质已熟悉,或者要掌握其理化性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花费的时间较少。本区域内的环境监测部门和生产企业有条件进行分析突发事件污染物,而且都有现成的试剂和仪器,分析人员的操作技能也能跟上监测分析的需要。这与应急监测的要求是符合的,可以尽快得出分析结论,为现场控制污染危险提供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

本地区的向外运输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内容要详细、污染物要具体明确,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单位都要有具体的规定,污染物的处置方法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

2.2 外地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外地环境污染过境突发事件是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一般随机性大,污染物不明确,需要到事发现场后经过调查才知道污染物的种类。区内的环境应急监测人员对污染物的种类,性质不明,其理化性质要进行查询。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保障现场应急控制污染扩散,必须尽快开展监测分析工作,在制定环境应急监测预案时,重点是明确办事的程序,对如何查询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分析方法应建立危险污染物档案库和应急监测方法资料库,以便短时间内进行采样监测,提出监测结果,反应污染变化趋势。

3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公路运输应急监测是在公路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后掌握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划定污染区域,制定人员撤离疏散方案、预测环境影响时间和范围的主要技术依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便携快速、实现准确监测数据的获取;(2)操作简单易掌握;(3)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仪器本身无特别使用限制性;(4)结合我国现状与水平,力争做到在国内应用的普适性;(5)投入最小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6)满足便携式或车载的要求。应急监测装备配置还包括交通配置,通讯及图文数据传输配置,安全防护配置和其他辅助功能配置等,它们都有各自的性能特点和配置要求,与主要的应急监测装备一起构成统一的应急监测系统。

4 应急监测队伍建设

从污染事故的环境保护响应来看,一般应建立应急监测队伍、专家库或技术支持队伍等。应急队伍应该能够在公路运输车辆泄漏事故状态下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调查、污染源控制、受污染区域划定、采取紧急安全措施等工作,并能够预测和评估突发泄漏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置工作建议等。

应急监测人员,无论是专职还理兼职,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工作量,开展应急监测的日常工作并结合其他日常工作,提高应急监测水平。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监测专业培训,才能很好的全面的掌握应急监测技术。培训过程中,应急监测人员不但能够清楚的认识、了解工作中的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果,而且能够提高自身处理应急污染事故的素质和能力,增长应急监测处置经验。同时,加强对监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安排定期的、有一定人员规模参加的公路运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演习,应急演习不仅可以使应急监测人员熟练掌握突发性应急监测的工作流程而且在使用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中提高工作效率。正确率的提高和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有效的节约了现场监测的宝贵时间。

5 结语

应急监测是一项需要投入,不希望发生的工作。要强化从严管理,源头监管和路面管控并重。要依法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登记、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要加大路面管控力度,适时开展危化品运输整治专项行动,整顿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秩序,实现从严管理常态化。要加大职能部门协作力度,建立联系人制度,形成管理合力。建立公路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安全监控与应急系统,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管理、预警报警和辅助应急救援,从而减少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泄漏事故的发生。

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事故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在应急监测处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在所难免,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才是更好的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更好做出正确处置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万本太.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检测与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李国刚.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装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胡厚均.常见有毒化学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收稿日期:2013-3-7

作者简介:林明锋 (1978-), 男 ,汉 , 福建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本科学历,环境监测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作者:林明锋

环境污染事故中公路运输论文 篇3:

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对策

[摘 要] 公路运输是我国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路运输已成为掌控本地区经济命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运输、环保、安全等方面,公路运输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弥补,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超载 特点 管理 研究对策

一、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构成陆上运输的基本运输方式之一。所谓公路运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汽车在公路上运送货物与乘客的方式。在路途遥远、地域偏僻、人员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或者经济落后地区,公路运输起着重要的运输干线作用。所以,它是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一)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可以沿公路网正常运行外,还可以直接深入到工厂企业、城镇以及居民住宅等地,也就是说货物可以直接送到目的地,从而实现了“门到门”“户到户”直达运输。

(二)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过程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户到户”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便可以完成。因此,公路运输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三)运量较小,运输成本高:由于汽车体积较小,运输量较少,在保证等量运输的前提下,增加了拉运次数,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

(四)安全性较差,环境污染较大:自公路运输诞生以来,由于“超载”,“超速”问题,导致公路运输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比重较大,给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运输车辆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汽车所排出的尾气不达标,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城市的清洁,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三、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一)运输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运输车辆平均吨位较低,大吨位及以上车辆所占比重极低,导致出现货物积压,运输量减少,产品流通量下降,资金周转率低等现象出现。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产品在结构上趋于向短小轻薄化,小批量多品种和高科技的方向上发展,使得运输业失去了很多运输市场和资源。

同时,由于运输市场经济的不景气,使企业及个人无力进行对车辆的更新换代,使得大部分陈旧车辆仍在坚持作业,从而降低了营运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陈旧车辆排气达不到标准,从而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运输安全问题:公路运输在给人们带来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例如,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只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安全责任,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缩短拉运次数,增加货物装载量,“多拉”便成了运输业的普遍现象,超载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由于个别地区经济条件不发达,地域偏远且任务急等因素影响,使得在“多拉”的前提下,提高了行进速度,缩短了运输时间,从而“快跑”也成为运输业的另一种形态。因此,“多拉快跑”成为运输业的“家常便饭”,给运输过程中人员和财产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

(三)“超载”现象严重:一方面,我国公路运输运价水平的变化与全社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增长趋势相悖。运输企业为降低运输成本,理论上可通过降低成本,燃油成本,管理成本,劳务成本和税费等方面解决。但实际上,前四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较小,以人员、材料为主的成本,其费用水平从总体而言,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燃油费更是呈上升趋势。

因此,只有通过降低税费来降低运输成本。此外,一些企业通过大吨小标、车辆改造等非法行为的存在也为运输企业超载逃避税费提供了现实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比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的运输组织,只有通过超载来弥补运输成本,从而便形成了“压价—超载—运力过剩—再超载—再压价”的恶性循环。

(四)车辆的不合格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改善:目前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和振动污染。

1.空气污染:在人口众多的居住地和工业发达的国家,公路交通运输业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由于车辆的自身缺陷,导致车辆燃料燃烧不充分,使其排放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温室气体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

2.噪声污染:道路交通噪声具有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和声量起伏悬殊的特点,因而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土壤污染:公路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还可以通过污染土壤、危害自然环境、污染地下水和大气等,成为水和大气的污染源。

4.振动污染:由于车辆发动机的运转以及外力作用产生不断颠簸振动,不仅损害了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更主要的是严重影响了人体的健康。

四、公路运输管理及研究对策

(一)提倡管理创新。首先,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淘汰或整合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促进交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将交通运输管理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二)强化交通运输监督管理。首先,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驾驶技术水平,同时,强化监督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地履行应有的职责;其次,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运输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以及优良的驾驶技术,对于运输要求较严格的必须具备专业技术过硬的从业人员和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揽;最后,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把关,严禁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车辆上路通行,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和GPS定位导航系统等设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通过对车辆进行动态信息收集和处理,掌握第一手材料,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

(三)强化道路源头管理。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推进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加强市场运输监管,加大对货物集散的监控力度,对公路沿线货场加强整治,确保车辆在运输源头装载符合要求。

(四)强化道路管理。要想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我们必须通过各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养路工要及时对公路进行养护工作,保证道路的平坦、顺畅、路面无杂物。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各路段两端设置安全警示牌及醒目的指路标志等。保证司机能够安全、顺畅地通过该路段。从细节抓起,保证通行顺畅,提高運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五)强化车辆整治。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国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淘汰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及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辆,改用新能源环保车辆。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外埠车辆检查,实施限行或禁行管理,同时要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宣传工作力度,对司机进行环境,驾驶技术方面的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五、结语

公路运输的发展牵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它与人们的出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我国公路运输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只要运用优良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管控,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业会越来越好。

作者:王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结构背景下煤炭工业论文下一篇:中央银行与存款保险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