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2022-04-2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人们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网络生态危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论述了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并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网络生态危机的措施。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1:

中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的“学术地图”

摘要:对国内四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上网络传播效果论文的内容分析发现:研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整体水平较高,但研究的合作度、连续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偏重于对已有理论的运用和测试,追踪热点及时而理论创新不足。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空间广阔。

关键词: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文以《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末为限,从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了网络传播论文579篇,其中158篇网络效果论文构成内容分析的对象。由于选取的期刊种类有限,样本筛选及归类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因而在信度和效度上难免有一定损耗。

1.研究者情况。包括姓名、身份、所在院系和合作研究情况。研究者身份分为正、副教授、讲师、助教、博、硕士、本科生、研究员、业界人士、其他人员等。所在院系分新闻传播、中文、信息管理等。按CSSCI的惯例,每篇文献的分值被限定为1,多人合作时按一定权重来分配。两人合作时第一、二作者比例为0.6︰0.4;三人合作为0.6︰0.25︰0.15;四人合作为0.6︰0.2︰0.1︰0.1。合作研究情况分独立研究、学科内合作、跨学科合作、其他四类。

2.研究主题。分为传统效果理论、网络形态、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文化效果、新闻传播效果(网络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和效果)、综合效果、个人效果、其他九大类。

3.研究方法。对研究方法的归类一直存在实证、批判、诠释及思辨、定性和定量分类法的分歧。思辨研究属于人文方法典范,源于哲学思辨传统,以操作概念为主;定性和定量研究均属于实证方法典范,源自社会科学传统,以操作事实为主。卜卫认为,批判典范更像一种类似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不像用于某种研究的工具。但在某项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批判典范研究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所以仍属实证范围。诠释典范强调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直接操作的对象也是事实(文本),因此亦为实证方法典范[1]。本文认为第一种分类法更多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对研究范式所做的分类,第二种分类法更为具体可行。其中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等,定量研究包含调查研究、控制实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二手资料为主)等。由于实证尤其是定量研究历来被认为是效果研究的最佳方法,故对其做了进一步细化,将研究方法分为思辨、定性、调查、实验、内容分析、二手资料、定性和定量综合、思辨与实证综合。

4.理论使用情况。据布莱恩特等统计,1956~2000年国际传播学核心期刊上“议程设置”与“使用与满足”在所有理论中使用频率并列第一,“涵化”理论紧随其后。2001~2004年对六本知名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的内容分析发现,排名前六位的理论分别为架构、议程设置、涵化、中介模式⁄理论、第三人效果、使用与满足。中国网络效果研究在理论使用上是否具有类似特征?是否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效果理论?本文将“理论使用与否”分为无理论、单一理论、多种理论综合三类,然后在“主要理论”这一变量下,划分为框架、议程设置、涵化、第三人效果、沉默的螺旋、知沟、使用与满足等多种理论类型。

5.课题资助情况。分有资助和无资助两类。

两位编码员独立完成了编码,信度检验Scott指数=0.85。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

1.论文数量。效果研究占网络传播论文总量的27.3%,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0~2002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3年开始下降,2005年以后又逐年上升,2009年呈井喷式爆发,这与《国际新闻界》及《新闻与传播研究》近几年的改版扩容有关,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快速上升更是重要原因。

2.研究者情况。研究者73.1%来自高校和研究所,业界人士仅6.6%。论文的独立和第一作者以正、副教授居多。对研究者姓名做频次分析并根据合作研究的不同分值比例处理后发现,出现一次以上的研究者14位,二次以上仅4位。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占绝大多数,其他学科参与度很低。独立研究居多,合作主要存在于本学科内,可见此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应有的良好互动并未形成。

3.研究主题。“新闻传播效果”在日渐丰富的研究主题中成果最多且发展最稳定,其次是“个人效果”、“文化效果”及“传统效果理论”,致力于探讨个人在网络环境下认知、态度和行为变化的“个人效果”和以验证传统效果理论在网络中适用情况的“传统效果研究”从2001年起发展较稳定。“政治效果”成为近两年最受重视的领域。尽管研究日益深入细致,但对宏观“综合效果”的讨论仍占一席之地。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博客、播客、SNS、网络恶搞、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等网络应用和网络形态风生水起、影响深广,2004年以后的论文充分体现出紧跟热点,关注现实的特点。

4.研究方法。单一思辨法使用最多,2000年前几乎一统天下。新世纪以来,传播学在方法上向社会学借鉴之风日盛,实证方法越来越多被引入网络传播效果领域,定性研究占总数的14.6%,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方法并用的比例分别为2.5%和4.4%。调查法在定量研究中最常用,占8.3%;其次是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因资料搜集的易控性和成本较低受到青睐,占5.7%,也有少数研究者采用百度指数或国外权威机构的免费调查数据进行二手资料研究;在西方广为使用的实验法并未出现,可能因其对网络传播研究操作性较差。

主题与方法的交互分析显示,少数领域以实证为主。网络兴起后,许多学者对传统效果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和变革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依循传统效果研究的路径,采用实证方法进行探讨。问卷调查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报告法,非常適宜于评价个体感受和外显行为,因而在对个人效果的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5.理论使用情况。未使用、使用一种及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的研究分别占60.8%、25.9%、13.3%。在理论使用中,议程设置理论居首,使用与满足及第三人效果理论位居前列,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布莱恩特等人的研究。以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知识分化为研究旨趣的知沟理论和以新事物推广为着眼点的创新扩散理论因与互联网的天然契合受到重视。网络的推广普及程度与国家、地区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互联网在农村的推广与地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网络去中心、自由匿名的特性,传统的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一定冲击,成为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再次流行。随着网络应用日益向纵深发展,作为工具与作为媒体的互联网交相辉映,从“人与机器”的时代迈向“人与人”的时代,六度分离、社会网络理论的价值被重新开掘。但除了2004年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外,并无专属于互联网的理论。

6.课题资助情况。受资助论文为13.3%,总体比例偏低。但从02年起情况有很大改善,最近两年更是呈明显的快速上升趋势。

三、主要结论

1.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4~1999年,研究从无到有,缓慢上升。介绍解释性的宏观思辩研究居多且不够深入。2000~2002年,多年酝酿后迎来第一个高潮期。数量明显增多,主题有所扩展,方法更为多样。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网络对个体的微观影响,有意识地将传统效果理论引入网络研究,加之实证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更显严密、学术色彩更浓,受资助的研究开始出现,效果研究作为网络传播领域中的一个独立方向初具雏形。2003~2005年,研究热潮降温。论文数量锐减,但主题分布较均匀,内容分析受到重视。2006~2009年,进入快速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论文总数及受资助研究剧增,主题全面开花,某一具体网络形态以及个人效果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不断深入。近两年互联网在重大事件中频频发力,“政治效果”研究急剧升温,网络作为改变当前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影响已不容小觑。实证与思辨研究呈分庭抗礼之势,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

2.研究者整体水平较高,但以单打独斗为主,长期致力于网络效果研究的人员不足。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构成了研究主力,包括闵大洪、彭兰等知名网络学者,但长期以网络效果为主要方向的学者不多,影响了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度。此外,合作研究尤其是跨学科合作明显不足。事实上难度较大的研究常常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加之传播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来自其他学科的滋养,但它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又长期缺乏和其他主流学科对话的资本,因而网络效果研究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以开拓思路,吸取新鲜血液,进而为提高传播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贡献一份力量。长远看来目前的状况对提升本领域研究水平极为不利。

3.满足于对已有理论的运用和测试,理论使用集中且缺乏创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到今天,似乎进入库恩所谓的“常规科学”阶段,效果研究领域更多地呈现以几篇经典论文为基础的“倒金字塔现象”——大量论文都直接或非直接地与处于塔顶的几篇论文发生联系,不断重复验证和发展着已有的少数经典理论或假设,只是将之应用于新的媒介、新的内容、新的国家和地区,或增加新的变量,影响了原创性理论的产生[2]。158篇论文共使用21种理论,其中6种理论被使用了5次以上,4成理论使用集中于议程设置、知沟、把关人三大经典效果理论。自1980年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效果原创理论仅“第三人效果”一种(长尾理论最早被用于描述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模式,严格说来应归入网络营销,算不上真正的效果理论),无怪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作者德弗勒1998年曾发出“里程碑消失”的感慨,看来在网络领域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16年来中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受学术训练、研究方法和经费等制约,相对西方而言实证研究数量仍然偏少,实证方法运用不够熟练,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参考文献:

[1] 卜卫.传播学方法论引言[J].国际新闻界,1996(4).

[2] 周葆华.效果研究:人类传授观念与行为的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刘 琼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2:

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人们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网络生态危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论述了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并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网络生态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生态危机 表现形式 解决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普及率的提高,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生存空间”。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由于网络主体对网络的不当利用,而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络生态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也随之出现。

一、网络生态危机的定义

网络生态系统是由网络主体、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政策法规和网络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内部循环、外在关联、互生互动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第一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具有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指“网络的使用和运营主体在信息的生产、交换和传播过程中的失范行为所导致的网络系统的失衡现象,网络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危机,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危机的一个表征”,①这个定义侧重于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待网络生态失衡。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生态危机是指“由于网络传播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而造成网络信息超载,使网络传播效果失衡,严重影响网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②

二、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

网络环境的形成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道德缺失、人情隔膜等社会问题。具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传播主体的道德缺失

随着参与网络传播的个人与组织空前扩大,这一群体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成员的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性,网络传播主体受到的约束相对来说更少,因而道德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网络犯罪的猖獗是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缺失最直接的体现。网络犯罪是犯罪分子非法利用网络来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传播行为,它的主要形式有:制作和传播网络病毒、实施网络诈骗、从事黑客活动、侵犯他人隐私等。2007年2月,我国破获了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熊猫烧香”病毒案。“熊猫烧香”病毒实际上是一种变种的蠕虫病毒,对计算机程序和系统有极大的杀伤力。许多著名网站都遭到了此病毒的攻击,致使中毒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超过了数千家。这一案件的犯罪主体李俊缺乏道德自律,在黑色利益链的驱使下,靠编写网络病毒赚钱,最终触犯法律,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在网络传播环境里,网络传播主体道德的缺失,自律意识的匮乏,网络行为不受约束,将使得网络犯罪成为最主要的犯罪形态,破坏网络生态的平衡。

2、网络传播内容的污染

网络上传播的海量信息包括了大量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等,这些有害信息不仅让网络传播通道堵塞,网络传播内容超载,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的使用,更会对信息接受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

网络信息污染主要体现在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泛滥成灾。网络传播环境“把关人”的弱化,使得虚假信息横行霸道,加剧了网络环境的信任危机。网络色情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危害也不可小觑。一些调查显示,受商业利润的驱使,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曾经光顾色情网站或上网看黄色内容的大、中学生达50%左右。③网络有害信息的泛滥,不仅降低了网络生态环境整体的道德水平,还毒害了网络传播主体的身心健康,最终导致网络生态危机。

3、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

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异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蜕变为脱离生产者,而且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④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现实的虚拟更为逼真,使得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从而加重了电脑对人的控制,使人的主体性丧失,人成为了电脑技术的奴仆。

网络虚拟引发的人格分裂、网络沉溺带来的社交恐惧、网络交往助长的现实冷漠等问题的出现,让网络传播行为的异化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另外,网络游戏的风靡,让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他们满足于虚拟角色的扮演,将网络游戏当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关心真实的世界,荒废自己的学业与工作。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混淆,导致了游戏参与者自我认同的混乱,更有甚者,造成了人格分裂。

4、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

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是网络传播生态危机最为隐性的表现形式,网络传播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出现。数字鸿沟是传播学上的“知沟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发展,它是指在网络传播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那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利用其优势地位,率先使用网络技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与之相对的是,那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信息贫困者。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还存在于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国家之间数字鸿沟不仅让强国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也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剪刀差”,使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控制更为严密。在互联网上,70%的信息都是用英语表达,而且由发达国家输出的信息占绝对的优势。另外,国内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给现实社会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层——网民与非网民,高网络技术者与低网络技术者。而且根据“马太效应”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原理,会加剧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引发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不满,增添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可见,网络传播效果的失衡加剧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的对抗,不利于网络生态平衡的实现。

三、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措施

网络生态危机渗透到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并对网络传播的正常进行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生态危机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总体来说,网络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网络传播主体的自律和主体之外的他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网络自律机构 培育网络主体自律意识

网络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传播主体对网络的误用与滥用,因此成立网络自律机构,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对网络行为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规范,对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于2001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是我国首个互联网自律机构。该机构制定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提出了13款自律条款,从信息安全、文明上网、公平竞争、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传播主体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约束。

2、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网络主体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防范网络主体行为失范,是网络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应将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课堂教育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群体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而网络教育则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开展网络道德的宣传与教育,如开展远程教学、开设专门性网站、举办网上专题访谈活动等等。这些途径将有助于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清新网络空气,为网络环境培育道德高尚的主体。

3、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与宣传

网络空间的他律首先就要求国家法律法规对互联网进行规范和管理。现阶段,我国已经在网络行政、网络权益、网络安全、网络交易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还有一些网络法律法规则缺乏操作性。因此,在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法律制定者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网络的新发展,还要细化网络法规,针对不同的网络群体和网络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网络法规的时效性和操作性。

另外,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刻不容缓,现在许多的网络犯罪主体都是由于不懂网络法律而触犯法律以致犯罪。因此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进行网络法规的宣传,开展网络法规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扩大宣传面,把握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效果。

4、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

网络监管部门在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法律的权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能,一方面要提高网络监管的技术水平。网络监管部门要不断更新网络信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范技术、信息过滤技术和信息确认技术等,占领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对网络空间进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网监部、信息产业部、通信部和公安等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强合作,注意把握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创新工作方式,实行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协同作业,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网络监管的到位将有助于网络传播有序的进行,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②蔡志文、万力勇,《浅论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文化之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

③赵士林、彭红:《网络传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④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作者:中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作者:谌湘闽

网络传播知沟管理论文 篇3:

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摘 要 女性性别歧视一直是社会一项引人注目的议题。它在网络世界中出现的频率及发展的态势令人深思。网络信息语境下,女性性别歧视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以女性“裸条”借贷事件为例,对网络信息传播中女性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和成因进行观照,以期对我国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女性性别歧视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女性;性别歧视;裸条

1 網络性别歧视之表現

1.1 性别歧视概念界定

对于性别歧视的界定,学者李傲认为是以性别作为决策的唯一标准,仅基于性别的不公正待遇。百度百科的解释则将性别歧视定义为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现实社会的性别歧视具体表现多样复杂,涉及各行各业,难以做出系统简明的界定。笔者针对网络传播中的性别歧视行为,将性别歧视理解为在网络这一信道里信源、信宿中存在的男性对女性基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对待。

1.2 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之表现——以女性“裸贷”事件为例

2016年6月13日,南方都市报在网上发布《“裸条”借贷惊现大学生群体,不还钱被威胁公布裸照》一文,揭露了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裸条”借贷现象,随后各大媒体在各平台上转发报道,令网络炸开了锅,瞬间引起网友高度关注。所谓“裸条”借贷,就是借款人赤身裸体并手持身份证拍摄照片作为借条,若逾期不还款,放款人便以曝光借款人裸照及其亲人联系方式等手段胁迫借款人还款。

1.2.1 信宿中的“荡妇羞辱”现象

“裸条”借贷从被曝光到“裸条”泄露风波的半年间,网络对此事件一片哗然,舆论不断。“裸条”借贷被曝光后不久,腾讯在网上进行一项调查,在“‘裸条’女生和高利贷团伙谁在主动作恶?”的问题中,38 585名网友投票选择“女生”,占投票总数的55.64%。大多数网友表示不理解“裸条”借贷的女生的行为,有甚者对“裸条”女生进行人身攻击。网易新闻上《大学生欠款“裸条”陷黄色利益链 64张裸照仅20元》一文最热门的跟帖,有29 609人支持的是网友“忐忑的香烟”的留言:“现在的女生,下流”。

1.2.2 着眼于“女性”,话题易跑偏

涉及本次“裸条”借贷事件的有“裸条”借贷女生、放贷者以及网络借贷平台三方。而网友及媒体在此事的关注点上大多集中在“裸条”女生一方。最初是谴责女生的行为,新京报针对此事发表时评《裸贷的姑娘,真的无法令人同情》,随后新华网、凤凰网、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媒体网站进行转载。时评关注点在于贷款女生为何将裸照交出,任人胁迫,而不是思考“裸条”女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民众自我警醒,让社会自我反省,对教育制度、监管系统等方面查漏补缺,而并非仅仅对“裸条”女生下定义为“无尊严无益”。这种引导无异于任她们在风口浪尖上不作为。

女性角色曝光在公众面前,往往获得更多关注,同时话题和焦点会随之偏移。在微博上,网友对此信息泄露事件的关注焦点更为“离谱”。“某某某(某受害者姓名)最好看”“50块?怎么不去抢,质量太差,差评!”“我有资源,赞我”……各种轻浮语态或嘲笑的言论促使物化女性的态势愈演愈烈,话题越跑越偏。

1.2.3 涉及女性,新闻内容黄色耸动

“裸条”借贷事件从曝光到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焦点的定位、舆论的方向,都与网络中的信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信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讯息的观点和内容,这些讯息被信宿接收,信宿理解后对讯息二次解读和包装,再发布到网上成为新的信源。因此搜集并发布一线讯息的媒体信源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百度引擎进行新闻标题搜索,通过关键词“裸条”与10个相关词叠加,标题含有相关词语的新闻数量如表1。

通过表1可知,新闻报道中标题最常使用的关键词为“借贷宝”“女大学生”“10G”,除此之外“裸条”还与不止一个相关词叠加使用,使得新闻标题格外耸动。例如北京晨报网发表的《裸条放贷者谈肉偿 交易如同卖淫嫖娼 按姿色身材算钱聊天记录曝光》;《京华时报》发表的《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照片被贩卖 有私人借贷公司竟称如无法还钱可安排卖淫还款》。除了用耸动的字眼去“装饰”新闻标题之外,新闻报道中的配图也呈现黄色新闻化。

1.2.4 女性群体遭标签化、污名化

另一方面,澎湃新闻的这篇报道以《10G“裸条”借款者:最多来自师范院校 最年长者47岁》为标题,在最显眼的地方单独点出了“师范学院”,这就给网友造成“师范院校”出了最多裸贷女生的错觉。而此前的各种报道就已经反复点出“女大学生”“90后”等群体,这些行为无疑在给各类女性群体贴上裸贷的标签。一旦某个群体被过渡标签化,公众被灌输过多这样的观念,这个群体的印象和口碑都会大打折扣,群体污名化就会越来越严重。

1.2.5 性别歧视下女性易受语言暴力

就网络信息传播中常出现的“绿茶婊”“剩女”“女博士”等等的女性标签而言,这不仅仅是污名化的体现,其中还充斥着许多对女性的语言暴力。新闻晨报就曾联合上海妇联以及网易、腾讯等客户端发起“最不能忍受的性别歧视语言top10”网络投票,投票结果top10中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占9句,其中“她升职升得那么快,肯定被‘潜规则’”以49.14%的得票排名第一。认为某些女性成功有“猫腻”,这些声音罔顾他人的努力和奋斗,单凭“女性”这一天生既定的符号而否定其成就,这些就是性别歧视思想下对女性的言论攻击。

1.2.6 女性陷入消费、被消费双重境遇

在如今追求物质、充斥享乐主义的时代,消费主义逐步成为社会中许多人的价值取向。而在践行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女性往往成为消费和被消费的对象。时下许多商业行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推广,而为了吸引女性消费,生产商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消费时尚、消费点诱导女性消费,即便她们并不需要和不合适。久而久之女性的消费心理就会受到固化,背离真实需求,随大流消费。

另外,商家往往通过在信息传播中消费女性来促使女性或男性进行消费。许多针对男性的消费都是通过秀美女达到效果的。本文案例中,“裸条”女性照片信息曝光后竟遭到一些网友的公然售卖,换取金钱,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即便是涉嫌违法犯罪,仍然有部分网友在网络中传播这些信息,各种消费女性的行径难以得到有效制止。

2 成因初探與思考

通过对女性“裸条”借贷事件的舆情分析,可了解到网络信息传播中性别歧视的一些表现。但事实上性别歧视是无孔不入的,它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和判断准则,无论是网络上的信源还是信宿,都可能下意识或是无意识做出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行为。它像病毒一样潜藏着每一个角落,有人便有可能引发,而诱因往往复杂、繁多。接下来,笔者尝试对引起网络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研究,下文将由五方面进行分析。

2.1 男权社会的思想与文化

当下无论是现实社会中的性别歧视,或是网络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归根到底的原因,仍是植根在人们思想中的男权主义。从母系社会转变成父系社会,几千年来生产力发生变化,“男耕女织”的劳动模式逐渐变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配,社会分工、阶级地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加之传统文化、观念道德的理论体系要求女性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思想观念到社会地位,女性的奴化由内而外。长此以往,便使得“男尊女卑”的男权主义成为大环境下的“集体无意识”。

2.2 网民的群体趋同效应

随着网络的群体趋同效应增强,从众言论和行为成为性别歧视信息传播的强大推力。网络群体趋同效应,是指在群体的影响、制约下,个体产生从众心理,缩小与群体的差异,趋向符合大流的意见、行为。网络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对网络个体去个性化、意见抑制的作用就越拉越大。如同“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言,即便有网友持有不同观点,但迫于群体的压力、言论的暴力性和攻击性,这些网友很可能选择沉默,不发表观点。然后另外一方的意见声音就会越来越大,认同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变成了代表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大多数网友认为“裸贷”不是良家妇女的行为,于是当她们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她们声援,害怕与大多数网友的意见不同,就被孤立为价值观不相同。

2.3 网络知沟扩大,意见领袖受推崇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国情下知识鸿沟日渐扩大,导致我国网民的个人素质,文化程度产生更大的

差异。

基于知识鸿沟的作用,网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能够带给他人新知识、新观念的人往往备受追捧,进而成为网络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微博上的“大V”,某领域或具有某特长的“牛人”,有才的段子手……他们的数量比现实中的意见領袖更多,影响范围更大,不少意见领袖会以猎奇、揭露社会、抨击他人等行为来吸粉。但是经过网络传播,这些便成为了难以辨明的信息,是攻击力极大的武器,也是网络中性别歧视信息泛滥的原因之一。

2.4 网络媒体中的任意表达

时下网络咨询的多元、快捷,离不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推广和应用。而现在网络舆论声势浩大,乃至问题层出不穷,其实也与新媒体这一信道有关。宣扬诸如“直男癌”“直女癌”等男权主义思想等等行为也无人知真实身份,无从追究。网民的言论因网络匿名性而自由,也因匿名性而大胆

偏激。

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助长了网民负面情绪的任意表达。网络就为民众提供一个很好的情感宣泄口,通过贬低某性别、某群体达到自我消解、泄愤报复的目的,这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性别歧视”这根弦又紧绷上几分。

2.5 把关能力弱,网络监管难

在网络特有的环境和机制之下,除了造成网民的任意表达之外,对于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起到的“把关人”作用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网络社会”相较于虚拟性,可以有许多个虚拟ID,且可以出没在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要想针对性地进行监管绝非易事。而且现在的网络的管理监测体系还不成熟,未能自上而下地形成有力的监管把关。因此网络上性别歧视信息更容易发布和传播,即使事后进行监管也往往收效甚微。

2.6 网络环境商业化

网络信息环境的日渐市场化、商业化也会催生性别歧视的现象。现在许多网站平台都带有商业色彩,且往往对受众灌输消费主义理念,甚至有些广告明目张胆地物化女性、消费女性。

除了明显的商业广告,网络还流行伪新闻、伪科普,借着新闻的专业性和信服力去推销某些产品,更为误导受众。

2.7 媒体为营利,报道欠严谨

网络环境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表现不仅出现在商业行为上,还体现在媒体趋向营利性上。其显著行为就是新闻报道黄色新闻化,为了满足大众猎奇心理,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刺激眼球的插图;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夸大报道内容,断章取义,甚至将话题带偏。这样的行为也往往反映出网络上部分新闻传播者罔顾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的性质,也代表着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的缺失。

2.8 女性自身的原因

网络传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除了外因亦有内因,其中对于女性自身的形象,部分女性的行为离不开关系。在网络中的另类“网红”,网络中那些卖弄姿色、自我消费的女性更不在少数,这也是导致大众对整个女性群体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当今的女性势利而放浪。如果舆论事件中牵涉某些女性,公众就会以固有的印象去判定女性的行为对错。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1.

[3]李傲.性别歧视的界定[J].河北法学,2007,25(1):68-72.

[4]周宏,张皓,劳沛基,等.网络互动中的群体趋同效应及其影响机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4,31(13):

68-72.

[5]陈晨.涉事女生为何难获公众同情[N].南方日报,2016-06-20(A18).

作者:侯晓辉 陈晓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法律性质研究论文下一篇:经济时代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