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史研究论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近代史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我国近代史研究由以往古代的“通史家风”逐渐转变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史学研究与发展。探究其成因,“碎片化”是宏大叙事被后现代历史学分解后的必然结果;二战后史学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史学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近代史研究论文 篇1:

试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摘要]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研究中颇具争议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近代史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简要阐明了史学界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关于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提出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进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会更加系统和具体的论点,并从历史逻辑和理论依据两个方面对此论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现代化

[作者简介]彭贵平(1964-),男,汉族,四川省大竹县人,成都体育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一、概论

我国很多史学家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定义为中国近代史,而把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这段时间定义为中国现代史。现阶段,也有史学者以生产方式的变化为主线,将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110年定义为中国近代史,这种说法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本文以第二种定义为主进行分析。

对于我国近代史的线索,多年来在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研究角度。例如“两个过程论”、“三次革命说”、“两种趋势论”、“四个阶梯说”、“新陈代谢论”、“两个任务论”等,从过程论和革命说的角度来形容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和革命显得有些单一,无法更全面和完整地表述清楚近代史的每个过程;趋向论和阶梯说一般会从社会性质的变化来表现近代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以资本主义和与之相关的各种运动为主线来描述近代史的发展历程的。而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非常有限,无法说其对于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以其为线索来描述近代史不太贴切。同时,用趋向论和阶梯说来解释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个时间段,会显得备受局限性。所以,将现代化当做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研究更加合情合理,同时贴近我国国情。“新陈代谢论”和“两个任务论”也都直接反映了以现代化为线索的近代史解释,只是在视角和层面上做了区分。

二、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历史逻辑

(一)现代化表现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本质

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侵略和各种不利于我国发展的条约签订的基础上开始了现代化的道路。以鸦片战争为分割点,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中国近代史记录了我国慢慢进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时期,同时也记录了我国人民从旧到新的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历程。这段特殊的岁月是中国举步维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记录了世界列强走入中国,中国在无奈的境地下走向世界的过程。近代中国史展示了中国社会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大的变动,无论是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其变化的程度都是之前的王朝社会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中国近代史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显得特别短促,但是其充分表现了中国从过去的农业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变化过程。

我国近代史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之间多于110年的历史,这段岁月同时是中国迈入现代化的过程。用现代化作为线索可以把我国近代和现代的史事连接起来,假如把中国近、现代当做一个部分来研究其基本线索,那么现代化理应成为这个部分的基本线索。只是针对于近代和现代两个部分,现代化的着力点不同。1840年到1949年期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反对封建主义,这时是因为列强入侵,我国无可奈何地产生了现代化发展的契机,这为后来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这一时期虽然举步维艰,但是现代化也在缓慢发展。而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以后的时代主题也发生了变化,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无论是近代史还是现代史都能够以现代化为线索来进行概括和论述。

(二)现代化表现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要内容

将现代化当做线索进行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和系统地表现出我国近代史中的各项内容。社会的构成总体上涵盖了三个部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部分。无论哪种社会的变化,都不可能离开这三个部分来发展。

以近代中国为例来分析,其历史逻辑主要为西方侵略、中国进行顽强反抗和变革,在反抗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都朝着现代化的方式逐步发展。近代史中发生的类似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等各种运动,旨在抵抗列强带来的侵略而产生的。林则徐和魏源等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加上太平天國农民起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被直接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以此成就了后来的洋务运动,中国从此在物质部分开辟了现代化道路。资产阶级在甲午战争以后提出了开放政权和反封建思想,戊戌维新使得政治层面的现代化得到了发展,虽然戊戌维新没有成功,但是其创造了新局面,八国联军的侵略,加上义和团运动的产生,清末政府使用了维新派的主张,使得政治制度进一步现代化。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却没有将民主政治付诸实践,所以民国有名无实,知识分子通过辛亥革命的教训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末期演变成潮流,五四运动的产生使得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我国的现代化翻开了另一个篇章。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蜕变和发展中,亦步亦趋地走进现代化历程。

把现代化当做近代史的线索,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面临了两个巨大的任务:第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从本质上有着不同却又互相联系。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人民解放是人民富裕的前提;与此同时,后者也是前者的延伸。民族独立以及人民解放都是为了改变民族和人们受压迫的情况,只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有可能改变生产关系,以实现第一个任务;而将近代我国各项事业落后的情况进行改革,将工业发展起来代替农业,才有可能使生产力发生变化,实现国家富强及人民富裕的任务的同时也达成了现代化。所以说,我国近代史是我国对各种压迫势力的顽强反抗、为实现现代化而做出变革和斗争的过程。

三、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史学界早有先例

梁启超在20世纪初时发表了关于我国进化过程的文章,该文以现代化为线索将我国近代50年发展内容进行了分类,具体用三个部分来描述。第一个部分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以甲午戰争为终点,期间出现的经世致用论等是物质现代化的开端;第二个部分是以甲午战争为开端,五四运动为终点,这一过程中,维新变法代表了制度方面上的现代化;第三个部分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相关的各种运动代表了文化部分的现代化。

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中将我国近代史写成西方列强侵略下我国进入现代化的过程。我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主要任务就是现代化,现代化是抵御外侵和建立新中国的重点所在。他认为现代化是从我国受到侵略以后所萌发出的救国思想。现代化就是我国在同其他国家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将我国的落后思想完全摆脱,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抱负。这样分析,作者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同外界的关系,以此为中心来构造近代史的主要框架。这本书以现代化为主线来评论近代我国的各种事件。蒋廷黻在该书中提出现代化问题在当时是比较创新的,而当时的中国人民忙于抗日战争,无暇顾及现代化范式相关的问题,所以该书在出版半个世纪以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同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政府开始将现代化问题提上日程,全国人民也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自此,以现代化为主题的相关论述和书籍才慢慢被关注,研究近代史的相关学者的论断和评述也逐步受到更多的认可。

(二)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受到非常广泛的关注

很多学者将现代化当做概括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在1990年9月的“近代中国与世界”为主体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名誉所长刘大年在开幕式上说,“近代世界的主要特征就是工业化,也就是现代化,中国适应国际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现代化”,“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不如西方那样先进,但是也一直在努力中”,“中国追求民族独立的主要一点在于追求现代化”。

胡绳认为我国从鸦片战争以后,为现代化所做的任何行动,在现代化中面对的任何问题和争议等,都是近代史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内容显示了我国近代史的意义。除此之外的很多学者都直接表明,现代化可作为研究我国近代史的线索,他们指出,用现代化来概括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可以涵盖反帝反封建斗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各种运动,以此能够更加系统地表现出历史的过程,使得历史呈现出更加丰富和真实的内容。同时,将现代化作为线索来研究历史,可以将对现代化的影响作为标准进行科学评判,有助于把近代各种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全局评判,阐述每个事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四、结论

我国近代史的线索是国内史学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非常具有争议的问题,将现代化当做近代史的线索表现了我国近代发展的本质,同时可以更加系统、具体地表现出我国近代史的全部内容。这种研究方式在我国史学界的研究中早有先例,同时在现阶段的史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所以,以现代化为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从历史逻辑和理论依据来分析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礼恒.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M].近代史研究,2016(5):79-95.

[2]王虹波.对普通地方高校“中国近代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103-105.

[3]李建国.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72-76.

[4]郭辉.文明冲突视域下中国近代史开端动因探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6):116-118.

作者:彭贵平

我国近代史研究论文 篇2:

试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碎片化”

摘要:我国近代史研究由以往古代的“通史家风”逐渐转变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史学研究与发展。探究其成因,“碎片化”是宏大叙事被后现代历史学分解后的必然结果; 二战后史学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史学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的重要原因。欲应对 我国近代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必须正确定位“碎片化”研究价值,从“碎片化”着手探索,最终实现中国 近代史研究宏观整合;必须重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碎片化”的理论创新,融合海外先进史学理论,消除掉固有 的一成不变的史学理论建构,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宏观发展。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碎片化;通史家风;应对措施

见,20 世纪初期我国历史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 变化。

虽然 20 世纪我国近代史研究发展观念较为新颖且 发展呈上升趋势,但是仍存在一些传统传承观念,且十分 强烈。在我国近代史研究当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不 能做到真正的亲民,不能很好地将民众作为研究中心,但 是我国史学研究发展趋势逐渐向大众化、专门化、碎化方 向发展。

三、“碎片化”成因

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过程中,我们需要承认 的是,“碎片化”后蕴含着相当深刻的史学知识变迁。 归根究底史学“碎片化”是宏大叙事被后现代历史学分 解后的必然结果。宏大叙事体系被分解打破的同时,新 的体系尚未成熟建立,导致史学治史系统处在新旧交替 且没有完善体系的状态,使得史学呈现出“碎片化”状 态。这种形态下的史学“碎片化”就如同自然界中,地 震过后的破碎板块,站在历史学角度来分析,史学“碎片 化”处于一种“非典型”状态。古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 不同的地方在于,后现代史学即便扯断宏大叙事体系一 贯的发展链条,让史学呈现出“碎片化”状态,但是这些 史学碎片仍不受约束与控制,史学碎片之间相互隔离分 解,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没有规律的存在着,因此称其为碎 片化,就是因为他是分解的分裂的状态,只是片段性的歷 史,不是完整的历史,只是整体中的微观历史,而不是宏 大历史。历史研究与其他学术研究性质完全不同,史学 研究并不像人们臆想得那么简单有序,史学研究反而是 较为混乱且不可测的。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史学研究背 景下,中国近代史研究只能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状态, 这同样也是当下近代史研究呈现“碎片化”的基本原因 之一。

另外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碎片化”的关键原因主 要是因为二战之后的民主化浪潮,导致史学研究“碎片 化”十分显著。二战后,民主化开始兴起,并从中逐渐发 现民主化后下层社会的价值,因此使得民主社会、群众社 会逐一登场,在史学研究中逐渐呈现一种更加广泛的民 主特色,将他们的生活融入与各种历史学当中。这种现 象的出现导致众多人民都在试图挣脱传统的各族,想要 在名族整体之外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因此导致 史学“碎片化”日益严重,基于此史学民主化也可以称 其为历史民主化,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同类型的人们,将 自己的历史眼光逐渐放到社会政治层面上来。史学民主 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史学文化的发展,但其也是中国 近代史研究“碎片化”的重要原因。

四、应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措施

(一)正确定位“碎片化”研究价值

在我国近代史研究过程中,太过于将“碎片化”的 研究依赖于史学研究人员的史学素养与史学专业能力 上。有这样一句话“历史其实就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自己 身上,并且相关历史学资料也都在我们自身胸怀当中。 只要我们能够在自己胸怀中准确探索到沉淀历史的熔 炉,就可以将确定的历史变为真实存在的实物。”这段话 中提到的“我们”指的就是史学研究者,史学工作人员, 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历史发挥出的主观作用, 但是人的主观想法与思考仍对史学研究有着很大程度上 的影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中国近代史研究

“碎片化”上,不论史学研究者的历史研究多么的内容广 博,言简意明,都应使得历史研究具备总体性与前瞻性的 历史眼光,这样才能够有效掌握与把握科学正确的历史 研究宏观架构,切勿就微论微,切忌要在中国近代史研究 上连点成线且做到排线成面,站在微观历史教学去着手 研究,从“碎片化”着手探索,最终实现中国近代史研究 宏观整合,确立宏观整合中国近代史研究意识,从微观到 整体,从碎片到宏观。

另外要想有效应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首先 就需要重视“碎片化”的研究与存在价值,不要极端地 去定义“碎片化”,应重视“碎片化”与“整体化”两 者之间的统一性,切勿将两者作为对立面。具有宏大体 系的碎片化历史是具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不能只因其 史学研究内容细碎多元就忽视了碎片化史学的价值与意 义。在应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碎片化”时,要秉承上文 当中所阐述的态度去研究与探索分析,重视“碎片化” 与“整体化”不同的价值所在,将两者进行紧密联系,重 视与发现“碎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将此思想观念 贯穿于史学研究者的思想当中,更好地促进中国近代史 研究的发展,实现“碎片化”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在将学者进行分类时,通常以横向型人才与专 业人才进行分类,所谓横向型人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 才,而通才与专业人才是当下近代史学研究者中两种典 型学者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也分为两 种不同层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中国近代史研究 “碎片化”进行探索治史时,并不是专业人才学者偏重, 通才偏弱,而是需要在碎片化史学研究过程中,重视通才 与专业的融合,两者相互补充,融会贯通,做到在中国近代 史碎片化研究当中通才与专业兼备,更好地实现较难达到 的史学研究目标,更好地促进中国近代史碎片化发展。

最后,若你是一名史学初学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丰 富自己的历史学视野,增强历史学敏感度,从基础中锻炼 与发展史学专业能力,从而避免自己陷入史学碎片化的

问题当中。

(二)重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碎片化”的理论创新 站在历史学自身角度来分析,纵观近年来的我国史 学发展趋势,主要是以历史理论逐渐发展到让位与史学 理论,然后在参照历史发展进程不断探索追溯,最终被历 史知识问题拷问所替代。比如,在 20 世纪 40 年代后的

30 年,史学界较为重视对“古代史分期问题、历代土地 制度问题、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以 及汉民族行程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被称为上个世纪的 “五朵金花”,那么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我国史学又比 较热衷于对“历史认识论”的史学讨论与研究。再又一 个 30 年中以致又一个 30 年过后,相关历史问题被长期 搁浅,研究讨论甚少,直到出现一个乏人问津的局面。近 年来虽然我国史学研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与进步, 但是史学研究整体状态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与调整,仍 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中历史研究层面上,因此近代史学研 究中,为了颠覆以往传统史学研究观念,需要重返历史本 体,纵观中国历史全局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与讨论,正 视碎片化问题,从而才能摆脱碎片化困境。

经历史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史学研究重大突 破都是建立在以理论创新为基础的前提下。而中国近代 史研究碎片化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史学界思维能力的枯 竭,思想观念的退化,导致史学界出现碎片化,并得不到 有效遏制。因此基于此广大史学研究者应以蓬勃发展中 国近代史为目标,积极引进海外新颖的理论进一步推动 我国史学界的发展,融合海外先进史学理论,做到我国近 代史研究理论根本性创新,消除掉固有的一成不变的史 学理论建构,推動中国近代史研究宏观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近代史研究当中,“碎片化”的重 要性在于史学研究方法论与史学观上的差别,因此我们

应重视开阔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眼光,打破历史碎片局 限,更好地领悟与体会碎片化的意义与价值,另外在随着 方法与史学观念的转化,我们会在很大程度上与不同层 面上发现,以往没有任何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历史碎片,随 着方法与史学观念的转变逐渐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历史玄 机与存在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志田 . 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 )[M]. 山东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7.

[2] 罗志田 . 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 史料、理论与表述 [J]. 历史研究 ,2015(1).

[3] 郑师渠 . 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 [J]. 近 代史研究 ,2016(4).

[4] 张太原 . 从人民生活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J]. 理论前沿 ,2016(20).

[5] 韩毅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争辩与思考—— “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学术观点述评 [J]. 中 国社会科学 ,2015(2).

[6] 熊梦飞 . 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M]// 马芳若 . 中 国文化建设讨论集 ( 下编 ). 龙文书店 ,2015.

[7] 张德明 .2018 年中国近代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综述 [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6).

[8] 布庆荣 .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改革与 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

[9] 吴义雄 . 时势、史官与西人对早起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J]. 近 代史研究 ,2019(6).

作者简介:陈润生(1993—),男,汉族,湖北十堰人,单位 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 究方向为专门史。

(责任编辑:董惠安)

作者:陈润生

我国近代史研究论文 篇3:

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摘要】十九世纪中期,国内针对国家问题展开了文化思考,并且逐渐掀起了社会文化反思思潮。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中国发展历史阶段,文化反思能够有效结合社会政治运动的基本特征,并确定文化反思目标,不断增强具体效果。但是,反思转向、中断或者是绝对化倾向的发生几率也明显提高。基于此,本文将我国近代史文化反思思潮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重点分析,希望有所帮助。

【關键词】近代史;文化反思;思潮

文化始终是民族发展的精神灵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生命,并且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了形象地塑造。但是,在封闭环境中,我国文化并未面对严峻挑战,所以使得中国人对于国家文化始终是自豪的,而且优越感十分明显。但是,在十九世纪以来,这一发展状况明显变化,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忧国忧民人士在看到社会危机后,开始不信任传统文化,并且认为当时社会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文化问题。为此,他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并且反省,以期能够突破当时的窘境,文化反思社会思潮由此形成。因文化反思思潮活动的时间较长,且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展开进一步分析。

一、产生文化反思思潮原因剖析

在我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兴起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原因就是仍是客观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西方文化影响、内因作用影响与传统文化自身缺陷。为了能够正确认知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就必须要深入了解产生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原因。

(一)西方文化影响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主要是传教士的功劳,但是文化内容过于零散且有限,所以国人并不认可,也没有形成较大的波澜[1]。而在十九世纪期间,伴随武力入侵,使得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也使得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囊括了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和产品,根据认知的规律,人们在认识某一种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对其物质文化形成直观性的感受,并且由物质逐渐深入到精神领域。而且,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也被称作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十九世纪,国人也开始感知到西方文化的强大,所以,以物质主义为基础的洋务运动开展起来。在此运动的影响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但仍受到文化哲学的影响,所以始终强调器物的制造,并未使思想文化得到转变,所以洋务运动的实质性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随后,在甲午战争的影响下,国人对于中国问题形成了全新认知,开始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从文化层面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内因作用影响

受内因作用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形势。戊戌变法发动者参考了甲午战败的原因,将重点转至政治领域,以期能够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使中国尽快摆脱这一处境[2]。但是,因受诸多因素影响,戊戌变法没能成功。此次运动的失败,同样使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此时,革命党人强调民族改革与政治改革,期待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制度,以实现政治目标和任务。但最终仍没有实现,为此,很多进步知识分子将文化作为重点,通过运动的方式反省批判传统文化,为文化反思思潮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传统文化自身缺陷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其中涵盖了诸多优良品质和独特的价值,有宣扬的价值。然而,传统文化毕竟属于农业社会产物,所以,要想和现代社会相适应仍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三纲五常,是典型的封建伦理与等级观念,使人们独立与自主的意识严重缺失,影响了民主与平等观念的传播[3]。另外,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和重农轻商等都难以为工商业与科技水平的提升给予必要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伴随近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和近代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有必要及时清理传统文化。

二、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分析

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中,文化反思思潮兴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比其他的社会思潮,其活跃的时间相对较长。然而,与其他社会思潮又存在相似之处,站在特有角度分析,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真实地映照出来,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与社会印迹。

文化反思思潮和社会政治形势、运动之间的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文化反思也逐渐发展成了近代中国政治变化的一种副产品,将中国社会政治的诉求真实地反映出来。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文化反思思潮于晚清兴起,而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政治事件发生,为思潮的高涨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将人们思考逐渐引导至文化层面[4]。由此可见,当时部分国人思维习惯就是在政治出问题的情况下,将原因放在文化方面。但是,现实的政治状况也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说,人们也逐渐由政治转变成文化,有效地反思了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于文化的深刻认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思考很容易受到政治发展状况的影响,致使文化思考的独立性受到制约。所以说,虽然文化解决方案以期治本,但是往往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文化思考则会跟随政治形势走,一旦政治形势发生改变,文化运动也必然会改变。由此可见,在诸多的历史文化反思思潮中,即便表现的形式不同,但是仍存在一点类似之处,局势反思不具有连贯性与整体性,且没有站在价值层面展开探究。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都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新文化运动。虽然都和政治状况保持了特定的距离,但是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最终导致文化反思的情绪化特征明显。

正是因为和政治之间联系紧密,所以文化反思的独立性与整体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且反思片面性突出,导致文化反思逐渐发展成文化批判的代表词。但仍需正确认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必然的产物,时代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在很多方面都难以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有必要对其加以批判与剔除。然而,同样要正确认知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儒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与精神,所以超越性的价值不容小觑,应当加以保留并发扬。但由于文化反思中的人们,其评判的态度不客观,以现实需求为主,对传统文化的缺点与局限加以批判,无视其中的合理文化,所以使文化反思也逐渐转变成文化批判与绝对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反思思潮的重要性仍不得忽略,其社会意义仍然十分明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反思思潮将思想启蒙作为先导,探索了全新的救亡路径。十九世纪中期后,国内组织并开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等运动,并在二十世纪初期转变成了社会思潮文化反思,也就是启蒙救国。十九世纪上半叶也有诸多救国主张,但也都是以上运动的变种形式。而在近代史中,尤其是十九世纪末期,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形成并产生了有限的影响。启蒙与变制也逐渐成为救国的主要方式,备受国人认可[5]。所以说,文化反思思潮引导了思想启蒙,同样也为国人的救亡图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將文化反思作为重要基础的启蒙路径,以期对国人的救亡图存治本诉求进行启发,理想主义色彩浓重。但是,理想与现实不同,会受到现实的影响。所以,文化反思是否可以突破传统约束,启蒙运动在救亡中的即时效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启蒙和变制之间的关系等始终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且文化成就显著,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十分突出。在上文中,针对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发生文化反思思潮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不同的文化反思思潮运动,以客观角度阐释了文化反思思潮的相关内容,剖析了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近代史文化反思思潮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扬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鹏,李林森.比较与反思:从课堂调查管窥高中与本科的“中国近代史”教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5):106-111.

[2]王巍儒.分析我国近代史的科学救国思想[J].神州旬刊,2016(10):98-99.

[3]刘江.2017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34-138.

[4]胡逢祥.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8-86.

[5]李翔海.“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笔谈(二)从文化认同看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复杂性[J].史学月刊,2006(7):5-7.

作者简介:魏佩佳(1990-),女,河南省新密市,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历史。

作者:魏佩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造价石油工程论文下一篇:农业兼业生存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