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学案例

2022-08-06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心理健康

《了解真实的自己》教学案例

一、活动设计理念

中职生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此时的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关注对自我的确认和有关自我发展等一些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此时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成人,同时又觉得自己还很幼稚;既希望独立,又情愿依赖。由于还没有真正形成对自我的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因此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在乎外界的评价。做事一旦有任何缺憾,或者外界有一点点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对他们来说,都会成为不小的打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恰当、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标准,学会如何客观认识自我,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并接纳自己的缺点,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悦纳自己,激发潜能、发挥特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导入,引出主题,通过讲授法让同学们了解自己认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让同学们获得对自我的客观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地悦纳自我,消除不必要的“体貌烦恼”,认识到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相信自身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挖抛,确信自己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客观、正确、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自我认识的方法,途径,学会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习惯;学会遇事善于觉察与反思,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天早上,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清晨阳光下的身影说:我这么大的身躯啊,看来得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劳累,寻找用来饱餐的骆驼,到了正午,强烈的太阳光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到自己的身影,小小的,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我吃了”。对于自己的午餐量狐狸的认识正确吗?这样的认知会让狐狸不是撑死了就是饿着了。为什么狐狸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错误认识呢?

同学们在回答为什么狐狸会有错误的认识这个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出本课的主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给予同学们肯定。

狐狸之所以犯了两次相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清晨的阳光”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清晨的阳光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自己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事实上对于狐狸,骆驼吃不了,一只老鼠吃不饱。现实中很多人也会和狐狸犯同样的错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每个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会滋生什么心理?这样的心理容易导致什么结果?同样,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又会陷入什么心理?这样的心理又容易导致什么结果?这两种不健康心理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既要看到现在的自己,还要看到未来奋斗后的自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真实的自己。(板书课题)

(二)活动在线

活动一:我是谁

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觉察,可以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活动内容】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自己有哪些特点吗?请你在纸上完成你对自己的认识。

(温馨提示:我的生理自我如性别、身高、年齡、体重、相貌等;社会自我如是否受尊重、信任、合群、友善、负责、诚实、关爱他人等;心理自我如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梦想、优缺点、自律等所有你此刻能感知到的自己方方面面)写20句。

在我是谁的活动中,有的同学可以通过思考写出20句,但是有的同学写不出来,这时候不能批评他,可以让他参考提示里的内容去写,或者指出看来自己对自己了解有点少,那以后需要更加多一点的关爱自己,一会儿也要仔细听听别人的自我评价。也有的同学为了凑够20个我是谁开始写近义词,这时候强调一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能认真的写19条,绝不需要将就的写第20条。

活动二:别人眼中的我

【活动内容】同学们,在我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己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认识自己呢?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的比较。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小组同学畅开心扉,并主动邀请小组同学在你的纸上留下“他(她)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注意用示例中给你的格式哟!

例:小红同学,我欣赏你,因为你学习优秀,如果你在学习上能多多帮助大家,我觉得你会更可爱!并愿意同你做一生的朋友!刘阳

大家在收回卡片之后,向自己的组员真诚致谢:“谢谢你,我会接受你的好意。”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我观察和别人的评价两个途径认识了自己,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通过与他人的比较、通过集体来认识自己。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与不足,就像太阳有灿烂的光辉与阴暗的日食一样,我们既没有必要因优点而骄傲,更没有必要对自己的缺点感到遗憾,在别人的赞扬中保持清醒,在别人的批评中不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确认清自己的缺点,并认真去克服它,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良好的进步与成长。

第二篇:日常教学中心理健康辅导的案例

一、案基本情况 董瑞,男,今年11岁,五年级学生。个性特点: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乐于为集体做好事,积极主动热情,父母小学文化。

二、主要问题概述 该生学习兴趣不大、平时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低着头玩,老师讲课从来不听,次提醒只能看几分钟黑板,头又低下去了。不乐意做作业、作业马虎、好动贪玩、有较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老师表扬,有时很积极,但又经常犯错误被老师批评,认错态度较好,但过后又会重犯,特别是喜欢和同学打闹。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就很调皮,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属于心理学中的行为障碍。学生心理障碍包括躯体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 为、品德行为等。

四、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及措施 针对这位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我在辅导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家庭密切配合,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措施如下: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他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3、关爱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自信心。

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见像这样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篇:心理健康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又是一堂语文课,郏某依旧玩着卷笔机,当其他学生自由朗读时,我走过去,示意他停下手中的摆弄,拿起书本,他起头看了我一眼,动作依旧。我趁其不备,收了他的卷笔机,当我转身离开时,他又拿起了文具盒上下摇晃,我再次走到他身边,指指文具盒,又指了指语文书,他将文具盒甩得更响了,我无奈,拿起了语文书,轻轻地对他说:“不喜欢语文书,就扔了吧。”

郏某连忙扔下文具盒,抢走了语文书,接下来,班中传来了他刺耳的朗读声,这声音可以让其他学生停止朗读,忍不住回头看他。于是我忍无可忍将他拉出了位置。这样的事情一段时间以来曾今在我的课堂上反复出现。肇事者郏某就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但却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的孩子。课堂上,他我行我素,一旦被老师批评,他便破罐子破摔,和你对着干。他的出现就如一颗定时炸弹,可以搅乱你所有的教学秩序。心理疏导:

郏某这样的孩子,其实是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他被批评时,他用反叛维护着自己易碎的心,想以此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恐吓,对他只能造成更大的伤害。针对他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育方法:

一、 以“爱”做桥梁,增进相互的沟通

几次的较量,郏某总以提防的心理对我,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的教育在他面前只能止步。于是,课堂上,对他,我不再吝啬我的表扬,当他坐神气时,我会说:“请大家像郏某一样坐!”当他拿起书本时,我会说:“瞧,郏某,也要认真朗读了。”当他举手时,我会说:“请把掌声送给郏某!”当然,他也会出现类似玩卷笔机的现象,但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他自己悄悄地把卷笔机藏进了课桌。课后,我们之间谈话的次数多了,但决非我单方面的说教,我和他聊他的爸爸妈妈,听他讲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梦想,听他说自己的烦恼。这样几次下来,他对我消除了戒备,经常在课后围到我的桌前,帮我拿作业,刻名字。课上他爱听了,爱读了。

二、 以“行为规范”为准则,让他明辨是非

尽管郏某在语文课上表现进步了,但其他课上,他还是重倒覆辙,可见他的表现取决于老师对他的态度,而非真正的转变。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规范,只有自我。我选他做了中午的纪律委员,让他负责检查班中的违规行为,他非常激动,也非常负责,一开始,他把违规同学带到我身边时,我就让他自己负责教育他们,告诉他们错在那里,应该怎么做。一段时间下来,我问他:“当你看到同学们违规时,你心里怎样想的?”他说:“看见了非常难过,非常着急。”“对,其实老师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当看见不认真的孩子时,老师会难过,为他们浪费时间而难过。老师不会真正讨厌一个孩子,只是真诚地希望孩子们都能认真起来,越来越出色!”听了我的话,钱航很难为情,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之后去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郏某有进步了。

看来,教育,面对千面学生,不变的是老师的爱,在爱的旋律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第四篇:心理健康案例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解冻心灵

我们班里有一个叫潘建飞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看黄色书籍,当 时我很吃惊,刚上初中,就知道看这种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花季少年的心灵这么阴霾。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潘建飞,男,14岁,初一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数学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英语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看黄色小说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数学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决定从“黄色小说”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潘建飞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上小学

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他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他的学习成绩更差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他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

4、他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让他往东,他偏朝西,对他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他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他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寻求点刺激。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护是多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他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他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潘建飞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建议他的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内容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他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今天学的什么,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有没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一定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他,让他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我还特意在班队会上为潘建飞打造了一次和同学沟通的良机,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他交朋友,帮助他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一定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他,让他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潘建飞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数学特别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

4、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他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他的做法,抓住他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慢慢的他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潘建飞定的目标是:英语60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他考了87分,达到并超出了目标很多,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他高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95分,而且在为达到目标不断努力。

三、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潘建飞和他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子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最近天天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不健康的书了。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今天听了陈晓凤老师的《小学生学习心理案例分析》讲座后,使我领悟到了教师不是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体验到老师的贴心关怀。根据陈老师的讲座,下面我就对我曾教过的一位同学进行分析。 曾经我教过的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叫王某,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基本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母亲在家务农,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母亲说的话他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老师、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他几乎是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我认为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孩子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担及压力。这也是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2、家长方面,家长都严要求孩子考重点中学。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玩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今天听了陈晓凤老师的讲座之后,结合我班学生的案例,我认为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式: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健康悦纳自己下一篇:星际争霸神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