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复习要点

2022-10-26

第一篇:体育教学论复习要点

体育教学论复习要点

体育教学论

一、基本概念

1.P209体育教材化?

2.P117体育教学模式?

3.P230体育教学设计?

4.P14体育教学目标?

5.P153体育教学内容?

6.P234体育教学计划?

7.P289体育教学评价?

8.P312体育教学环境?

二、基本知识点

1.P6构成体育教学的8个基本因素?

2.P53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

3.P72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的条件?

4.P117体育教学模式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5.P313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

三.基本问题

1.P7

2、P75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哪些条件?

2.P67什么是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它包括哪些内容?

3.P209简述体育教材化的具体意义?

4.P290简述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5.P90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的含义和依据是什么?贯彻该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6.P9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含义和依据是什么?贯彻该原则有哪些基本要

求?

四.能力拓展

1.P44试述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及其客观规律?

2.P17

9、P194试述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课题?

3.谈谈你学习《体育教学论》后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认识?

4.P336谈谈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你的建议?

第二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语文的本质:

A、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与书面语的全称。B、语文是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根本质。C、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科目。D、语文之语言是言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言是以言语为根本质的饱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2.语文的特征:符号性、

工具性、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B、语言是交际的工具。C、语文是信息的载体。D、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人文性。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人文应用课程,其特点一般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等。期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国,其他则为其一般特征。 4.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论基础?

(1)科学 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教学就会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教学将沦为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2)社会发展研究理论的进步 (3)关于人的理论研究的发展。 5.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除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之外,还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2)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3)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研究发展的成果还是从中国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角度看,语文课程都必有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言课程的本质牲,也是语言教学的独特个性。 6.人文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性:语言不仅在语音、语汇、语法、倏等方面具胡鲜明的民族性,而且在神韵、气质、风骨上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语文教育活动的本质内容,就是学习民族语言与其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了解民族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历史。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往往制约着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同步,反映时代文化精神的内在,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物质。从而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

三、复合性。 7.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语文内容及教学主体对内容的理解。

二、言语内涵,即通过语文本身所蕴涵的人文性,来实话人文教育。

三、言语行为及言语态度。

四、语文的形式美。 8.语文课程的功能

不应该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矢量积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高中语文矢量积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 的思想首先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一的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项功能其实可概括为两大类:即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人文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语言课程与教学目标 1. 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 的培养目标。 2. 语文课程三个目标的确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进行目标设计。 3. 语文课程三个目标的实质:

(一) (二) (三) 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4. 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突出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突出语文课的实践性本质

5. 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 6.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P30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语文素养: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常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3.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1)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愿 具体表现。(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3)丰富的语言知识(4)扎实的语言能力(5)较强的语感(6)发展思维能力(7)良好的个性(8)健全的人格 4. 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

首先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其次,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5. 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将会人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1)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的形象展示,它的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必然会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忆改革。

(3)“冰山模型”还启示我们: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协同一致,连续地努力。

7. 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2)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3)母语学习与感性把握,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8.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然性 (1)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学习方式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P58 第五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要领,它泛指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和程序,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等等。

2.分类:从教育才的哲学观上分,有启发式和注入式两大类。从师生的双边活动上分,有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式和以师生双边共同活动为其表现形式的议论式。从学生信息的途径和来源即教学信息仁慈的方式看,教学方式又可分为语言的、直观的和体验的三种方式。

3.语感教学:语感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咱直觉感情,语感教学刚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伤口积极主动的感情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4.语感教学的原则 :它是指语感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它是圆通语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1)强化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体验。A、消解权威魅力,为学生体验排队心理障碍。B、寻找“丢失”的自我,唤起学生主动体验的热情。C、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体验感。D、给予时间和自由,让学生在言语世界中体验。(2)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传达。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要做到下面几点:A、与言语作品展开倾情对话B、关于捕捉言语作品的唤情点C、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 5.语感教学的策略:

(1)诵读吟咏。A、组织诵读,导引语感B、探究吟咏,强化语感C、反复诵读,升华语感。

(2)涵泳品味A、比照探幽,品味言语。(比照词语、比照句式)B、想像联想,丰富语感(讲究布白艺术,提供想像空间、把握主体形象启发再造想像、鼓励创新求异,激发创造想像)C、依据,体悟言语(依据言辞语境,把握言语的所指、依据非言辞语境,体悟言语的内蕴) 6.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打破要领化教学模式,即无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静态地考察、机械地图解,宏伟了语文鲜活丰盈的生命活性,而把教学基本点从对文本的概念化分析转到学生自主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上来,以主体体验活动建构文本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全新建构。 7.体验教学的过程:

(1)整体感知:情绪感染的体验层次。A、注重直接体验B、利用情景性间接体验 (2)具体品味:情感共鸣的体验层次。A、品味语言,触摸心灵B、情感换位,拨动心弦。C、激发想像,开拓意境。

(3)寓情于理:情感升华的体验层次。A、在形式中体味B、在写作活动中迁移 8.体验教学的策略: (1)加强诵读教学 (2)注重语境体验 (3)深入角色体验。 9.对话教学

对话大体包含A对话双方是平等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B对话是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独白以C对话意味着相互理解与事例,意味着意义的生成与创造。

10.对话教学的特征、

(1)教学主体性。体现为老师充分发挥作为对话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感悟广西丰富的内涵,使学生体现 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即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双向对话交流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2)主体交互性。注重老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的多向互动交流。 (3)多元开放性。对话教学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物的,目的产生于过程本身而不是外在先在于过程 教学内容不再限制于传授早已定下的结论,而趋向了广阔和社会生活。 突破了只关注教案得以完满实施的程序化的观念。 (4)意义生成性。教学过程是新的知识意义与理念不断生成与创造的过程。 11对话教学的方式

A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在对话中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具有师生相互欣赏相启发渴望交流的愉悦性

B生生对话合作探究 C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作为读者,应该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真正地感情理解作品。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文本把理解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品和思索。 倡导形象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利用文本的空折,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 允许学生有多义性的理解与阐释。D与自我对话,反思重构 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写作中不断同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生命的唤醒和人格的塑造。 12审美教学的要求

(1) 交流性:审美教学展开的必要前提 真实原理 适量原理 整分合原理

有效原理

(2) 创造性审美教学运作的核心 创造性表现在改革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迁移。质疑释疑,诱发创造潜能

(3) 和谐性:审美教学的理想境界 心理协调思维流畅气势贯通 13审美教学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方法 它是通过审美媒介的鲜活形象来感染学生

二情境教学方法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从而达到一琮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情感教学方法 即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感染性。

第三篇:体育教学论复习题解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成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知识点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而推动其教学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是捷克人夸美纽斯。

2、在国外学校教育中最早关注体育教学的应属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主张学生应从7岁进入国立初等学校,在修完雅典学校的普通课程后进入体操学校学习游戏、舞蹈、角力、掷铁饼、投抢、赛跑、射箭、骑马和野营生活等内容。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夸美纽斯和卢梭的思想,构建了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

4、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5、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人的发展是沿着身体、情感和理智的顺序进行的,因此教育也应遵循这一自然的顺序,先进行体育,再进行德育,最后进行智育和美育。

6、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塔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7、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8、“六艺”中的“乐”、“射”、“御”中就含有体育教学的成份,是古代学校体育的雏形。

9、体育教学共由哪几个基本因素组成?

答:体育教学因素有8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一、概念

1、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二、知识点

1、体育教学目标的外部特征包括:目标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特性、目标的着眼点、目标登载的文件。

2、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目标写进课时目标,是因为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哪一外部特征不清晰所致?(2)

①目标的层次;②目标的功能与特性;③目标的着眼点;④目标搭载的文件

3、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包括:条件、标准和课题。

4、决定目标难度的因素是:(2) ①标准;②条件;③课题

5、“踢手抛球5次,其中有4次超过27米”的课时目标,其中“课题”是手抛球、“条件”是踢球、“标准”是 5次中有4次超过27米。

6、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最终的体育教学目标。(2)最终的体育教学目标(代表着最终成)是实现了体育教学目的(意图)的标志。(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嗦应该做的实际工作和责任。

7、制订课时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答:(1)要有准确的时间观点(2)要有“条件”的观点(3)要有全面的观点(4)目标要具体、清晰。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

一、概念

1、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二、知识点

1、怎样理解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答:体验运动乐趣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之一,体育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运动文化,忽视体育中的乐趣因素也可使体育教学成为“身顺心为”的过程,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验过程是:(1)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2)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3)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

2、简述运动机能的形成规律。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第四章:体育教学主体

一、概念

1、教师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

2、学生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二、知识点

1、体育教师主导性的内容? 答:(1)贯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2)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3)选择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5)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6)“导航”学生体育学习方式

2、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自主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1)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方略有着独立自主的意识,这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层面(2)表现在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有着一定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可能性,这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学习行为方面。(3)表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学生在学习中有着各种潜力存在,如想象力、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3、从“行为体现”和“课中的行为方式”两个方面,列出体育课中“学生主体性”与“学生自由性”的区别。 答: 行为体现

对学习有积极性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探究愿望 对练习有自主性 需求同学间的互帮互助 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探究愿望

队联系没有兴趣,只趋向舒适和有趣味的活动 不需求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需求相互的自由交流 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课中的主要行为方式

学习、练习、讨论、探究、回答问题、思索问题等

自由活动、玩耍、扎堆聊天等

第五章:体育教学主体

一、概念

1、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2、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要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机能的需要。

3、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以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加运动的习惯。

4、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实现有效地体育教学。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6、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安全地从事运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如何安全运动的教育。

二、知识点

1、贯彻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身体活动量的安排要服从体育教学目标(2)身体活动量的安排要服从学生身体发展状况与发展需要(3)要通过科学的教程、教材和教法设计来合理地安排身体活动量。

2、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2)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经验(4)要处理好体验运动乐趣与掌握运动机能的关系(5)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6)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

3、贯彻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要正确认识运动技能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2)要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有层次地掌握运动技能(3)要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4)要创造提高运动技能的环境和条件。

4、贯彻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性的危险因素(2)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3)要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安全设备(4)在体育教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

第六章:体育教学模式

一、概念

1、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合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事实上。

二、知识点

1、本教材罗列了哪几种较为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除此之外你还了解理论界那些体育教学模式? 答:(1)技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2)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3)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4)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2、叙述技能掌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过程结构特征。 答:(1)指导思想:经常被称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受苏联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它主要是依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而设计的,是以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特征:教学的单元设计以某一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线,一大到目标的难度来判断单元的规模,多采用中大型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的排列主要以技术的难度为顺序。教学科的设计以某个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主线,注重联系的次数和必要的运动负荷安排,主张精讲多练,注重对运动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有人也称这种教学过程为“三段制教学”。

3、叙述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过程结构特征。 答:(1)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它是针对学生的厌学体育的现状,并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连接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快乐体育依据游戏理论,主要依据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而设计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体验到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形成学生终生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服务。

(2)教学过程结构特征:具有“让学生充分运动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挑战新的技能体验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创新乐趣”这样2~3个体验运动和学习乐趣的教学环节,这这些环节互相连接,层层推进,使学生分别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体育固有乐趣。“目标学习”教学模式经常采用自主性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比赛法、讨论法、小集团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

一、概念

1、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育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2、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3、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4、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5、完整练习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二、知识点

1、叙述当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答:(1)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2)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变化(3)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2、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讲解法(2)问答法(3)讨论法

3、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时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答:(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4)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4、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动作示范法(2)演示法(3)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5、动作示范通常有哪几种“示范面”? 答:(1)正面示范(2)背面示范(3)侧面示范(4)镜面示范

6、动作示范法有那几个要素? 答:(1)速度(2)距离(3)视线(4)视线干扰(5)多媒体配合

7、常见的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有那几个方面? 答:(1)学生对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2)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3)学生受旧技能的干扰(4)学生的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5)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8、叙述运用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时的注意事项。 答:(1)在指出动作错误之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利于学生接受和增强改错的信心,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2)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有时主要的动作错误被纠正了,相关的动作错误也就随之消除;(3)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9、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分解练习法(2)完整练习法(3)领会教学法(4)循环练习法。

10、图示“分进式”、“连进式”和“递进式”等三种分段教学方法? 答:书P149——150

11、试述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答:(1)从项目整体特征入手,然后再回到具体技能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的认识和训练中。(2)强调从战术意识入手,把战术意识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整体意识和战术为主导的特征很强。(3)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而忽略一些枝节性的运动技术。(4)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在比赛和实战中培养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教学往往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

12、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运动游戏法(2)运动竞赛法(3)情景教学法 第八章:体育教学内容

一、概念

1、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

二、知识点

1、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兴起和普及,正规的竞技体育运动正逐渐代替乡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2)体育教学内容的数量在减少,但难度有所增加,越来越需要有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教师来传授;(3)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娱乐因素逐渐减少,而“练”和“炼”d的因素有所增加;(4)体育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运动器材越来越正规化。 第九章:体育教材化

一、概念

1、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二、知识点

1、体育学习卡片作为体育教材的一种载体形式,它主要有哪几种运用形式? 答:(1)在体育课中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学习卡片(2)在体育课中促进学生思索问题的学习卡片(3)在课中帮助学生互相交流的学习卡片(4)在课中和课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卡片(5)在课中和课后帮助师生进行交流的学习卡片(6)帮助学生在课中进行自学的学习卡片。

第十章: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

一、概念

1、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2、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二、知识点

1、试述制定教案的基本步骤。 答:(1)确定学时教学目标(2)排列教学内容(3)针对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4)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5)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6)设计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7)课后小结

2、针对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时,一般应考虑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1)教法的选用和运用顺序(2)教具的安排(3)分组和分组轮换的方法(4)学生的调动(5)如何有效利用场地与器材(6)学生自主练习的形式(7)交流与反馈(8)集体性活动安排(9)安全措施(10)学生干部。

3、以典型45分钟体育课为例,通常应如何安排各项教学内容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 第十一章: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一、概念

1、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

2、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i。

二、知识点

1、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有哪些? 答:(1)讲解与练习的矛盾(2)约束与自主的矛盾(3)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的矛盾(4)成功与挫折的矛盾

2、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精讲多练”? 答:(1)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2)在不同任务的不同课堂教学阶段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3)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时,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3、在新授课中讲解的运用形式主要有哪几种?为什么? 答:主要有四种:(1)引导性讲解(2)叙述性讲解(3)说明性讲解(4)对比性讲解 因为在探究课中,教学任务是发现和探究问题,明白道理,因此围绕发现问题的引导性讲解是很重要的,教师云学生之间的问答也是很多的,练习则是尝试性的、验证性的,练习量不能很大。

4、在新授课中练习的种类通常主要有哪几种?为什么? 答:主要有三种:(!)常识性(体验性)练习(2)模仿性练习(3)对比性练习

因为在活动和锻炼课中,教学任务是身体的发展,讲解只是提醒性和指导性,而练习的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有较大的练习量。

5、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可分为那几个环节?

答:运动技能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可分“导学、讨论、点拨、练习”4个主要环节。

6、叙述在发展速度素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1)速度练习要与运动项目特点及要求紧密结合(2)合理安排速度练习的时间与顺序(3)合理安排速度练习中的负荷

7、叙述在发展耐力素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1)根据教学对象,合理安排负荷强度(2)合理安排练习的距离、次数和间歇时间(3)变换耐力练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8、叙述在发展力量素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1)力量练习应循序渐进,以中小负荷练习为主,不宜在过度疲劳状态下进行(2)力量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练习结束要注意放松与按摩(3)在灵活性和耐力练习后,不应做大重量力量练习,以防运动损伤。(4)枯燥单调的力量练习会令人厌倦乏味。在组织学生进行力量练习时,应变换不同的练习方法,增加练习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9、叙述在体育课中组织和调动队形时的注意事项。 答:(1)把握好运用时机。(2)根据项目特点、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与调动队伍。(3)队形安排应有利于教师讲解、示范、指导,有利于学生观察,有利于教学顺序的安排。并使学生背光、背风、背干扰,符合卫生与安全的要求。(4)调动队伍是应尽量缩短时间,并使学生积极配合课中各项活动队伍调动,做到步调一致,提高教学效率。 第十二章:体育教学评价

一、概念

1、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二、知识点

1、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特点?

答: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术学习行为实际上是正式或非正式地被即时评价着,如一个学生的动作做得好于不好,同学们都是看在眼中,挂在嘴上,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这与其他学科的评价很不相同,因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头脑中的认知和理解,不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因此这个特点容易使那些技能很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感到难堪,这也是一部分学生视体育课如“畏途”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这个评价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和调整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即时评价,扬长避短,是体育教学评价发挥激励和发展的作用。

2、体育教学评价有那几个视角? 答:(1)从体育教学评价的目标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发展视角。 (2)从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对过程的评价”和“对结果的评价”两个视角。

(3)从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之间的评价”等视角。

(4)从体育教学评价的方式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定量性评价”和“定性性评价”的视角。

(5)从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方面讲,体育教学评价有书面测验、运动技能评定、运动成绩测试与评定等视角。

3、叙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答: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参与程度、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 主要方法有:表扬、批评、抑制、激励;

手段为:口头指示、手势、眼神、问卷、技能小测验、间断评语等

4、叙述学生对教学过程评价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答:评价内容:教师所选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教态。 评价方法:评课、反馈、建议、要求

评价手段:学习卡片上的对话、意见表、课中随时的提问和反馈。 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

一、概念

1、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知识点

1、体育教学的物理(物质)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答:(1)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2)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3)体育教学信息(4)班级规模(5)队列与队形

2、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答:(1)校风与班风(2)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3)体育课堂常规(4)体育课堂心理气氛(5)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第十四章: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

一、概念

1、体育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

二、知识点

1、试述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程序。 答:(1)理论的学习与研究(2)提供示范(3)确定培训技能与编写教案(4)训练实践(5)反馈和评价(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训练实践。 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

一、概念

1、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解释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2、测量的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一定是所要测定的属性和特征。

3、测量的信度:即测量的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侧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量的准确性,也有人称之为测量的一致性。

二、知识点

1、问卷的结构包括那几个部分?

答:问卷一般包括题目、指导语、问卷的具体内容和编号三个组成部分。

2、问卷指导语的内容通常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指导语的内容包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问卷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原则,回复问卷的时间和方式,以及调查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的身份和联系方式等。

3、设计问卷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四篇: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学时)的教学所进行的各个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

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办法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考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指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体育教学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 基本知识点

1.现行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5个学习领域。 (1)运动参与领域目标 (2)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3)身体健康领域目标 (4)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5)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2构成体育教学的8个基本因素?

体育教学由8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3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

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可以分为:①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所谓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的真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其特点:国家规定性;多模式性;非全体性。 ② 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按当前中国教育的学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 1 学等体育教育过程。其特点:发展阶段性;相互衔接性 ③ 学年体育教学过程;是指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把学段体育教育标准和方案的内容、任务、要求等具体地分配到学年中,是指相互衔接,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其特点:系统性;周期性、承启性 ④ 学期体育教学过程;根据教师、场地、教材的特点、气候、教材性质等条件,把学年体育教学古城的内容、要求和任务分配到两个学期的哥哥教学周期中去。其特点:季节性、集散性 ⑤ 但愿体育教学过程;教师按照学期体育教学过程的方案,按教学内容的学理性、安排一些单元,进行课程分配并实施教学的过程:其特点:规模变化性、学理性 ⑥ 学时体育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单元体育教学过程对每节课的要求组织实施体育教学过程。其特点:结构性;行为性;方法性。

4、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的条件?

教师熟知体育教学目标,形成正确体育教学观念

教师要熟知体育教材

教师要熟知学生

5、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答:体育教学模式的三要素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

6.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播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可将体育教育方法分为哪几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7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

答、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健康功能。

三、 简答题

1.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哪些条件?

(1)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2)教师要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有用体育教材;教师将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2.什么是体育教师的主导性?它包括哪些内容?

(1)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

(2)贯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选用与学生学习学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导航” 2 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3、简述体育教材化的具体意义。 答、

1、体育教材化可以精选出最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那一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避免内容的庞杂和在选择上的无目的性。

2、体育教材化可以通过加工、使体育的素材更能符合体育教学的需要,以消除体育素材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性。

3、体育教材化可以通过编排、配伍的工作,使选出的但还杂乱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内容的教育作用。

4、体育教材化可以通过物质化的工作,使编辑加工后的,但还抽象的体育教学内容走进教学情景和学生,使体育教学内容更能成为体育教学的生动的载体。

4、简述体育教学评价的特点 答:

四、论述题

1、 论述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及其客观规律。

答: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①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其中动作技能形成、提高又包括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②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③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④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于变化规律。⑤体验运动快乐的规律。

2、 论述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课题。 答: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主要有

(一)运动实践性、

(二)娱乐性、(三)、健身性、

(四)人际交流的开放性、

(五)空间的约定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趋于平纯的锻炼和达标相统一的趋势。

(二)、要解决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体育之间的差距问题。

(三)、要解决学生因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娱乐因素而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

(四)、要解决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不足和体育教学内容民族化的问题。

(五)、要解决与体育教学内容难度有关联的“教不会”“教不懂”的问题。

3.谈谈你学习《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后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认识。

第五篇:教学论复习题

生物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原理,探究生物学教学活动规律。

2.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包括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 科学素养: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4.探究:“探究”即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追求知识的确凿性。 5.教材和教科书: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 、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所以它只是是教材的一种,与之并行的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

6.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7.备课: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的整体安排,教师在教学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通称为教师备课。

8.说课是教师对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进行口头阐释或书面呈示的过程。 9.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小组接受任务,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分工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10.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12.教态:是教师所特有的外在的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它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姿势、动作和语言、服饰等得到表现。

13.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14.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

15.提问技能: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16.语言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主要的保证,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准确、生动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二、填空题

1.课程标准是 教学 、

评估 、教材编写和命题的依据。

2.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备学生、 备课标 、 备教材 、 备课程资源 、 备教学法 、 备教师自己等。

4.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 引导学生 ,学生是 主体 。 5.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和 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 6.生物学教师的备课包括

教学的一般准备 、工作和 制定教学计划 。 7.STS教育是指 科学 、 技术 和 社会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新理念。

8.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先前概念 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 的理论。

9.生物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出发点 和 依据 。

10. 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强化 、 演示 、 板书 、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课堂组织、变化、结束十个方面的技能。

11. 教学的基本语言技能是在

社会交际 中众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 12.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等。

13. 培养学生的 生物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 是近年来生物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目的任务。

14.生物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生物学课程既有

科学课程 的性质,又有

技术课程 的性质。生物学课程在基础教育的科学教育领域中具有 必修课程 的性质和重要地位。

15. 教学目标从性质上来说是教学内容的 纲领性要点 ,教学活动的

指南性提示 ,学生学习的

激励性阶梯 ,教学结果的

评价性标准 ,实现育人的 诱导性中介 。 16.说课主要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学情。

17.课要实现三个转化,解决三个问题,即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目的、内容,使之转化为

教学思想 ,解决 为什么教 ;钻研教材,把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转化为

自己的知识 ,解决

教什么 ;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使之转化为

恰当的教学方法 ,解决 怎样教 。

18.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第一法是指讲授法 第二个法是指谈话法第三个法是指讨论法。 19.国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实验技能性目标分为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 20 .师观认为,教师不仅应从

传递者 、 灌输者 、 塑造 者转向 组织者 、 帮助者 、 挖潜 者,还应从尊贵者、训导者、强制者转向 服务者 、 促进者 、 合作 者,不仅应从知识的拥有者、授予者转向学习者、探索者,还应从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 21.师的演示实验可分为 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 和 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实验

三、问答题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2)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教材编写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3.试描述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2)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3)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的利用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4.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你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将让学生在哪些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安排了《种子的结构》一节,下面是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给出的两种教学目标,请你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撰写的四要素,分析哪种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改对撰写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一种教学目标

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让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 熟悉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并亲自栽培一种常见植物,写出详细的观察记录。 第二种教学目标

能准确地认出种子结构的主要部分; 用所给的材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探究过程。

答: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是指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行为动词是指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行为条件是指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编写教学目标须注意的问题:

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目标必须指明行为动词的条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第二种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改对撰写教学目标的要求。首先,第一种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就产生了偏差。其次,行为动词的使用也不够准确。再次,行为条件不明确。最后,表现程度无法测量。

6. 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教材?

从整体上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 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从价值观上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

从育人角度分析教材培养能力、科学态度的因素

7. 简述探究法教学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8. 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探究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求自然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 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 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

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

9. 简述说课与上课的异同。

目的不同:说课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

上课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要求不同:说课是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上课是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形式不同(对象不同):说课是说课者以同行、专家或领导为对象,是一项单边活动,

上课是执教者以学生为对象,是面对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

内容不同:说课是运用教材及相关教育科学理论, 说课是运用教材

评价不同:说课是以教师整体素质作为评价标准,

上课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

10.简述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

1.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要明确地成为课堂话语的一部分

①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② 学生的观点应当与教师的观点同样地被考虑。

2.降低或提高概念的地位

概念的地位的衡量标准: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

11.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试举3例说明校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学校的课程资源: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资料室、实验室、电教室、标本室、生物园、生物角、校园网、校园文化等。

社区课程资源: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动植物园、科技馆、高校环保机构、园林部门、农科所、医院、田间、树林、河流等。

家庭课程资源:书籍资料、花园、果园、家畜家禽、家长的知识和经验。 媒体资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

隐性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个体性格、社会风气。

12. 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

(2)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

13. 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

14. 教案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课题:***********主讲人:*** 班级****学习者水平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导言:*******(各环节描述)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简要阐述讲授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讲授法的优点:

在教育和训练方面占主要地位,它可以取得很高的学生/教工比率;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能比较准确、科学、快速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讲授法比其他方法方便而且还容易为学生接受 讲授法的局限性:

主要依赖讲课人的水平和技能,而且还大大依赖学生通过听讲学习的能力 16. 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前提

2、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必要一环

5、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志

17. 简述备课的实质?

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目的、内容,使之转化为教学思想,解决为什么教;钻研教材,把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解决教什么 ;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使之转化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解决怎样教。

18. 简述上课的基本要求?

(一)要对学生和教学工作充满热情 (二)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三)要有良好的教态

(四)要克服教学中的无效劳动 (五)要有高度的教育机智

(六)要科学对待出现的失误和问题

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能怕失面子而蒙混过关或强词夺理。

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短期能克服的问题和长远奋斗目标!

19.简述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积极主动相互依赖(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资源共享;分担角色);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

20. 简述探究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以及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既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又重视其过程。 (3)学以致用。

(4)提倡全体参与。 (5)以学生为中心。

21. 简述说课与备课的异同。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作法相同,都是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

(1) 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 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 目的不同。说课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目的是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 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教学活动。 (5) 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特点就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五、论述题

1.一个学生遇到一个好教师将会终身受益,而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将会误人一生。你作为一个即将奔赴教师岗位的生物教师,将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让你的学生终身受益?

(1)热爱自己神圣的事业,在心理和行动上反映出坚定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并有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品质。

(2)必须掌握生物学广泛而深刻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及时了解生物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新动向。

(3)应当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与本学科及教师职业相关学科的知识(数、理、化、教育学、心理学、自然辩论法、美术等)

(4)具备纯熟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的能力。

(5)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勇于探索,永葆创新精神。 (6)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2.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还应该掌握生物学教学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针对本问题,杜威的回答是:“一种理由是,他能凭借这类知识观察学生的反应,迅速而准确地解释学生的言行,否则,学生的反应,可能觉察不出来;另一个理由是,这些知识是别人用过而且又有成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他能凭这些知识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 相比较《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战性更强、操作性更强的应用理论科学。它具体针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是一门重点研究中学生物学课程怎样教学的学问。

3.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4. 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如何?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生物学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素养的基本能力。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原理,探究生物学教学活动规律。 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1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2 角色转变3 主动参与4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5 请行使你们本应拥有的权利!

四、绘图题

依据给出的概念绘制概念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团委学生会活动总结下一篇:同学会邀请函煽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