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解读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倾城之恋解读范文

从《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

文法学院

10级文秘三班

李孟娟

20104426 【摘要】张爱玲在二十世纪横空出世,以她的小说给辗转在战火中的人们讲述一个个发生在旧式 大家族中的传奇,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支奇葩。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她那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使其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着周围的世界。所以有人说,她的创作中无不透露着较为浓厚的苍凉意蕴。 【关键词】

苍凉

悲悯意象

爱情主题

理性形象

【正文】

张爱玲的小说,看不见像冰心那样歌颂“爱的哲学”,更找不出如冯沅君、苏青那样追求婚恋自主、个性解放的创作宗旨,她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难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人生,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倾城之恋》为张爱玲小说中唯一一篇结局完满的小说, 但在这看似圆满结局的背后, 却充满着苍凉的色彩,传达着作者本人内心底处的那份对现实的人性的 “吟唱”。

传奇而苍凉的身世和坎坷多难的经历使张爱玲用其特有的方式把男女之间的爱变得透彻起来,平凡男女曲折、跌宕的悲欢离合成了构成了生命底蕴。亲情、爱情的失落,成为她的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她于轻描淡写中,勾勒出人性的本质,透露出作品中较为浓厚的苍凉意蕴。苍凉的意蕴表现在人的生存境况的尴尬,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以及人性的虚伪丑恶,集中体现在爱情与亲情的消解上。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倾城之恋》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张爱玲。

第一,书中的悲壮的情调和意象

张爱玲曾这样说过:“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它像葱绿配红桃,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张爱玲在小说的主题表现上,较多写的是家庭、婚姻中千疮百孔的感情。在对亲情、爱情描写的同时,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探寻人物内心世界,透过剖析他们的行为,演绎了一幕幕人性遭受摧残的悲剧。因而她的小说中,始终笼罩这这样的基调:苍凉。而且她往往以繁华的都市和大家族为背景,透过这些传奇的繁华的背景,我们总能感受到她心中隐隐的悲哀和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苍凉。可以这么说她的小说世界更多的是近似于《红楼梦》繁华衬托下的荒凉,是再现日常生活细节后,对失去繁华的一声叹息。在她眼中“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的,引入入胜,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的观察却指向虚无。”张爱玲始终远离激烈的政治斗争,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她的笔去回忆过往的繁华,生活也在她对细节的琐屑描绘中显示出巨大的感动力。因而,她的作品也就在繁华的衬托下显示出人生的悲哀和苍凉。 张爱玲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一些颇具悲剧意蕴的典型意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是象征女性沉浮的月亮,她把旧小说的情调与现代趣味相统一,善于捕捉各种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官现象,使意象常新,努力发掘月亮这一象征符号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张爱玲从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女性的命运、性格及多重本质,予以重新体认,感悟与思索。月亮是女人命运的镜子,她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月光下的悲剧。月亮在与女性叠印的同时,与爱情婚姻发生密切的关联。月亮为烘托小说的氛围、刻画人物的心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个是镜子意象。镜子正是这个时代与悲剧的一个映衬物,镜子的冰冷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流苏与白家人的那种因为金钱而牵扯的利益里的亲缘关系,冰冷但还是有些许余温。易碎象征着流苏与柳原那似有似无的爱情神话,在那个战争年代苟且的断断续续的维持着。镜子还具有相隔的特性,镜子的两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镜中人与镜外人始终保持着距离,他们始终是相隔的,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体,镜里的它永远不是真正的彻底的自我,镜里镜外的两人既是那么真实,又是那么虚幻。镜中人与镜外人是相隔的,两人的心也未必不是相隔的。这就如流苏和柳原两人的感情,各怀不同心思的俩人就那么的亲近着。镜子还具有虚空的特性。镜之产生也许与水有关,水之特性及其形态之多变恰与镜照之虚空相通,故有“水月镜花”之说。镜本身虚空明亮,镜中之像似真为偶然的战争的外力所促成。所以,镜中的流苏似乎从范柳原那里得到了真实的爱,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镜子是虚空的,流苏的心更是虚空的:“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正因为镜子的这种变形、冰冷、易碎、相隔、虚空的特性所以使得它成了表达男女之间苍凉情感的很好道具。

第二,书中的情殇易逝的爱情主题

张爱玲的小说中没有英雄的人物和悲壮的主题,有的只是些不彻底的人物的生存琐事— —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生活。他们没有脱俗的思想,没有过人的理性,没有超人的毅力,没 有超凡的美德。他们只不过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好与坏都被性格的 平庸限制着,干不出惊人的事情,只配领略平淡无奇的生活。唯其普通,体现在这些人身上 的人性在张爱玲看来才带有普遍的意味,在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才可以咀嚼出浓稠的人生况味,窥探人生的苍凉本相。和五四以来许多表现恋爱婚姻的作家相比,张爱玲独树一帜的地方就是她一走上文坛,就带着她对爱情幻象不屑的冷嘲。张爱玲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出“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现实比起虚幻的理想要残酷得多,“生在这世上,没有哪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爱情也不例外。于是在她的笔下,没有一桩爱情是完美的。男女间无真情,他们都在玩着“爱情”的游戏,进行着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的精神游戏。可以说她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曾说过:“如果我最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她的作品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个荒凉的世界,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余;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似乎整个创作渗透着悲凉的阴气。

《倾城之恋》其中透露着张爱玲的世俗爱情观。它表现的是爱与残温的主题:乱世中“爱”的残存。胡兰成在回忆录《今生今世》中曾说道,张爱玲“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但似乎《倾城之恋》是个例外。这部小说描绘的是一对男女有血有肉的、充满现实情感的爱情故事。是一个绝世的“传奇”,然而这场“传奇”却有着“一场倾城的战与恋”的过程,“兵荒马乱”贯穿着一个名叫“白流苏”的女人,所遭遇的像一场冗长的战争,惊心动魄;所遭遇的亦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情、婚姻与人生经历着各种嬗变。可是无论如何,加上“倾城”二字方休。

从诉说苍凉的胡琴开始,道出白流苏,一个离婚女儿,寄人篱下,受尽兄嫂冷嘲热讽。备受煎熬的白流苏饱尝着辛酸,在家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她,包括母亲,她的人生苍凉的继续着,看不到今后的路。在这一战场之上,她要与太多的人搏斗,个中滋味说不出言说。回想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生活的冷落和凄凉曾给予敏感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痕,过早积累对世界的敌意与恐怖,小说白流苏的遭遇也依稀透露着张爱玲自己的影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许不经意间就擦肩而过,但是为了逃离娘家的嫌弃,寻觅一位有钱的支持下半生的男人,白流苏抓住了机会。徐太太的出现,一次见面,远赴香港,再归上海,又返香港。来来回回,范柳原一个世故而狡猾的男人开始若即若离的暧昧不清在流苏身边。矛盾的恋情等待着一场倾城的战争来解构这个无解。“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是啊,范柳原在思想上没有传统的背景,只是容身于浪荡浮华的空彀里。对于他的描写,作者没有大量铺陈,几乎全是侧面描写,于是乎,他便成了看不清的人,究竟如何难以一言蔽之,这便是小说人物塑造的高超。“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白流苏如是说,可见她也不看好这个男人,只是自私地勾勒着属于自己的蓝图。当她发现那晚已不在是梦,躺在这个或许能依托人生的男人的怀里时,他第二天告诉她,“他一礼拜后就要上英国去。”而且要留她在这,安顿好要她等上一年半载。流苏独自尝尽空虚与寂寞,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战争正悄悄袭来。

一场倾城的浩劫的来临,也带来了一场倾城的恋情。说是绝望也并不完全,至少濒临死亡的流苏正经历生命的挣扎,这时候范柳原开着卡车把她带到了浅水湾。战争中“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一场战争反而豁达了俩人的自私,为对方担心。因此,说战争成就了在地老天荒的困境中对人类家园的想象性回归也不为过。战争把范柳原的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唤醒,流苏也有了看待婚姻的转变。也许没有香港的战乱,极其偶然地成全了白流苏,那么她最好的结局不过是成为范柳原长期而稳定的情妇。小说将更为悲剧,也要乏味而平淡的多,就是在白流苏的生命所经受战争的同时出现了这次真正的战争,才使得结局完满些。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还是安排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许这便是张爱玲对爱情的一点依稀的寄寓,或许就是对爱情透彻之后的一点宽容。这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言“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倾城之恋》的题目看上去,人们会认为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然而极具讽刺的是,范柳原对白流苏的追逐,更多的带有调情的成分,而并不希望有婚姻的约束,所以他将“生死契阔,与子成说,”说成“生死契阔,与子相悦” 。而白流苏从一开始就有清醒的盘算,在她与范柳原的调情背后是生存的焦灼与无奈,她的目的是能够“成说” ,能有一直婚契。作为女性的流苏,功利的成分是远远大于爱情的,流苏对这场情感游戏本来毫无把握,最后的结局确是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她真的与范柳原结成了夫妻。倾城在这里已与传统意义上的美色无关,而真的是现实中一个城市陷落了,正如书中所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从这个角度来读,《倾城之恋》虽有圆满的收场,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的骨子里,仍然是一个苍凉的故事。张爱玲用这样一个故事对“倾城之恋”的阐释,不能不说是对古往今来男性文本建构的爱情神话的嘲讽。 第三,书中倾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很多形象

同是写“家”的蛀虫,张爱玲推出了一系列萎琐无能、昏庸懦弱的遗老遗少。在张爱玲笔下,“父亲”头上的神圣光环已不复存在,所剩的是丑恶、堕落与孱弱。展示家庭本身的缺陷,寻找内部的“裂隙”。在传统文化中,父亲是个不同寻常的概念,不仅表现一个男人在家族血缘中的位置,还意味着在社会文化中所拥有的特权:对家庭的主宰、对女性的占有。

另外想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然而胡兰成没有能真正懂得,所以,他终不能慈悲。张爱玲也终于默默隐退、渐渐枯萎。胡兰成曾评《倾城之恋》时说范柳原:“他和她好,但不打算和她结婚。这样的人往往是机智的,伶俐的,可是没有热情。他的机智与伶俐使他成为透明,放射着某种光辉,却更见得他生命之火已经熄灭了。结婚是需要虔诚,他没有这虔诚,他需要娼妓,也需要女友,而不要妻。”其实说的是自己,只是更冠冕堂皇点罢了。 “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小说最后并没以皆大欢喜结束,它带给人想象的空间,今后的生活又当如何„„挥不去,拂还来。

小说在极其深刻的心理勾勒中,把人物潜意识深层心理的洞幽烛微发掘出来,细腻真实的环境营造,叙事上贯注一种苍凉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启示。但是,对于,流苏“没念过两句书”的情节构置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一个内心精神分析厚重的人,居然是一个文盲,多少有些背离现实性。

作者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塑造自己的生活现实中所留存的人和事,来表现自己的那份真实的情愫,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对男人的依赖等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的再现了,这就形成了张爱玲作品的自己独有的特色与很多的不足之处。张爱玲的作品适应“五四”以后的平民文学,又对“左翼”文学保持很宽的心理距离。她的作品主要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悲剧化的感悟,表现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尴尬,并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荒凉与毁灭的焦虑。张爱玲的小说在艺术上的缺憾与不足题材偏窄,技巧饱和,给人以“繁富为累”的感觉。其作品是一个灰暗苍凉的世界,没有崇高,没有光亮,也没有希望,充满了“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对人性的脆弱邪恶似乎多了一份无奈的认同。过于创新:单凭着丰富的想象,逞着一支流转如踢踏舞的笔,不知不觉走上了纯粹趣味性的路。最无谓的俗事用繁华、典雅的语言来描述,不免繁缛累赘,枝蔓过多,文胜于质。过于袭旧:对于旧小说语言、套路的袭用,更是几乎陷入“俗套滥调”之中。人物的对白,情节安排,描写过于受《红楼梦》的影响。过于狭窄的题材,很少变化的古典风格: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题材狭窄使作品有重复、雷同感。

【结语】“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暗示了本文的苍凉之基调。封建没落的白家实际上只是那个时代封建思潮与新思想的冲击下的一个牺牲品。在那样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这么一个“倾城”的爱情传奇,我们其实可以预见它的结局的,可是我们还是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惊喜中却留存着对张爱玲的爱与同情。张爱玲的那抹为人们所欣赏的忧与真还是时时的牵绊着我们的心。

【参考文献】

张爱玲《传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9 年,

刘峰 杨杰 于泽通 《张爱玲的意象世界》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杨泽《 阅读张爱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胡兰成《今生今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第二篇:倾城之恋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精读1—2》实践周作业

姓名:吴小珍 学号:1105010307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中文11

1《倾城之恋》读后感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倾城之恋》

这是《倾城之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就为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而感到伤心。他们之间真的有爱吗?他们之间真的是爱情吗?范柳原在后面曾说: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是啊,范柳原和白流苏从相遇相恋到结婚,更像是一场交易,一个想逃出牢笼,一个想摆脱寂寞,刚好,他们遇见了彼此,于是开始了他们的恋爱。

白流苏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在那么一个压抑,畸形的环境里,她大胆顶着众人的唾弃与丈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可是,她也只是一个女子,一个需要稳定,需要依靠的女子,她要逃离那个没有温暖的家庭,依靠男人来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成了她唯一的出口。在不幸的命运面前,她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于是她学会了算计。在性格与命运的纠缠间,她不得不把爱情建立在金钱,地位,虚荣和猜疑上,但这又怎能怪她呢?她遇见了范柳原,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给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

说道范柳原,这个男子又何尝不是呢?年少的时候受的刺激,使他无意于家庭幸福,性格上的怪癖使得他对于亲情的疏离。对于爱情,他根本无力去驾驭,无法给与对方承诺和信心。对于流苏,或许一开始他只是把流苏当做很多个中的一个,新鲜过后,各走各的,不需要责任,对于他来说,爱情只是调剂。可是他们都不能怪彼此,正如柳原说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他们的命运在某一点找到了契合点,他们拥有彼此需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在黑夜里彼此慰藉。

一场战争成全了他们,让他们变得真实。在瞬息的变化面前,美色、金钱、权利都变得不重要,重要的不过就是那能拥抱的尚存气息的她。“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他们只是在这个兵荒马乱刚好遇见彼此,需要彼此而已,只是如此而已! 终是明白,那些倾城倾国的爱恋,或许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第三篇:《倾城之恋》赏析

一九九五年的一天,张爱玲在美国孤寂无声地走了。几天后,别人在她的寓所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我想象着,一个干瘪细长的老太,瘦猴一般,终日躲在阴暗的房子里,触目而惊心……我不敢想象那会是张爱玲,因为我实不知道,那么持才自傲,那么自怜自恋的她,怎么可以容忍自己的传奇有这样凄凉无奈的收尾? 在我的心中,民国初年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从来是属于60 年前的上海的。所以我怀疑这世上根本就存在过两个张爱玲!写《金锁记》,有着《倾城之恋》的张爱玲早在50 年前就已遁去,唯留一个凡俗的怪僻女人张爱玲在认识间忍受那个绝世才女的所有爱恨情怨!

文学史上的奇迹

张爱玲迷恋上海,也成名于上海,她的情感之花闪烁在上海,离开了上海的张爱玲如无源之水,终于枯去。我想当年的那个张爱玲多半是死于窒息,因旧上海的一去不返,触摸不到上海气息的她,香魂一缕随烟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上海(旧上海)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十里洋场上,倩女香魂,杂夫走卒,并行不悖地游荡着,就有了很多的故事和传奇,可以说上海成全了张爱玲,而客居上海的她也做绝了上海人!事实上拥有过张爱玲的旧上海到底沾了张爱玲多少的光,恐怕也无人能说的清!据傅雷的文章,“当时张爱玲仿佛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除了这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外,读者从没切 实表达过意见。”青年女子张爱玲一夜成名上海滩,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奇迹在 中国并不算希奇,可都没有好下场,”傅雷一语中谶,他说“但愿这句话永远不要扯 到张女士的身上”,可天不由人,张爱玲终于也成了奇迹的陪葬,终生为她的才情 所累!

翘首回望,人生都是充满故事的。或是轰轰烈烈,抑或平淡无奇。但毋庸置疑的是,张爱玲却成为文学史上的奇迹,闪烁着灵异的光辉,似乎世间的光芒只为衬托她的存在而存在。

她,有着灵动飘逸的气韵,有着傲骨旷世的才华,有着高贵典雅的气质。她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有着缺少父爱的凄凉童年,有与胡兰成相遇相知的浪漫,有赖雅余生陪伴的温馨。她的一生足矣!

终其一生,她的文章风格始终笼罩在郁郁寡欢气息的笔调下。张爱玲,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读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里更品其平添一份凄凉。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作品却达到了她人生中最辉煌的巅峰时刻。她的作品,如《金锁记》、《花雕》都有着不完美的结局。但是,她却赋予《倾城之恋》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或许是她对自己爱情的一种真心的寄托,抑或是对心中那份情怀的眷恋与不舍。

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一个离婚居家的女子。但她遭受哥哥们的欺骗散尽钱财,遭受嫂嫂们的热嘲冷讽忍气吞声,遭受母亲的忽视寂寞生活。但是,她却遇见了范柳原,一个年轻英俊、机灵狡猾、肆意挥霍的花花公子。从此以后,她在情感纠葛之中奋力的挣扎。

有时,相遇就是一种缘分。然而,这缘分似乎是天注定,没有回旋的余地。正如张爱玲所说:“这缘分是千千万万中缘分中的一种,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正好遇见了。”可是,恰恰是这次的相遇却成全了一段完美的爱情。虽然过程艰辛,但结局却是唯美的。

流苏,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压抑,畸形的生活环境里,选择了出逃。她大胆地顶着众人的唾弃与前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可同时,她始终是一个在经济上柔弱、无助的女子,逃离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人来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于是她必须妥协。现实与性格间的矛盾,让她不得不学会算计。不幸的命运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却又让她这份简单、真挚的情感徘徊在疑虑、猜忌、金钱、责任、虚荣之上了。可是,在民国二三十年代,一个离婚女子再婚可以说是件丢脸的事情。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她已是一个残花败柳,不符合人们心中所期盼的标准形象。这无疑之中使她再婚道路充满艰辛却又不得不谨慎。

范柳原,一个无根漂浮、四处漂泊的海归浪子。他不相信女人,不相信会有真正爱情,因此贯穿于社会的红尘之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当白家让宝络与范柳原相亲时,他看上了白流苏。但他给流苏甜蜜的同时,却又给了她痛苦。他让她只做他的情妇而迟迟不肯娶她。于是,一幕幕的情感几度纠缠。他为了满足生活的空虚,而她却为了生存。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然而,香港之旅却把两个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了…… 在浅水湾的高墙下,他对她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那时候我们在这墙根底下遇见……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来保护白流苏,在香港陷落的一刹那,两人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这倾城之恋正如书中所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都颠覆了……”这也许是人性最初的纯洁。没有利益纠结,有的只是两颗紧紧相依的心。

“倾城”很美却不美

《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白流苏所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和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妇而不是妻子。他们不但有各自的打算,还非常清楚对方的想法,范柳原直接了当的对流苏说:“我犯不着花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约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白流苏对此也很明白,“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只是希望流苏“自动地投到他的怀里去”,做他的一个情妇。这哪里有一点点的浪漫气息,分明是一场因自私而畸形的交易,露骨的交易,也是一次爱情的战争。这场交易从一开始就是明显的男人占主动和支配地位,但战争的到来却改变了一切,香港的沦陷成全了流苏,使她成为赢家,由“二奶”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妻。

一场真实的战争打乱了爱情战争的秩序,在真正的战争面前,爱情的交易停止,爱情的战争也熄火了,当一切都要失去的时候,人与人的交流才变的真诚,彼此之间的爱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声中两人之间没有了精刮的算计,反倒是抛却了自己全身心的念着对方,“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对爱情挑三拣四,甚至游戏爱情;在一切都没有了,生命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却无私的爱了起来,张爱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我们看到的所谓“倾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相貌或仪态而产生的忘忽一切的爱情,却成了表述香港这座城市沦陷的状态。从这个词被恢复意义这点来看,张爱玲对现代爱情(相对而言)的描写本质上是对传统爱情尤其是传奇故事的颠覆。女人即使有了“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未必有使男人为之倾城的魅力,或者说,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有对女人的美产生“倾城”感的男人,甚至从来就不曾有过,“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全篇尾句正是这种思想的点睛之处。是啊,传奇里的故事往往很美,美的如同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我们艳羡。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纯粹的高尚的爱情,功利与算计更符合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与行事逻辑,虽然我们都不愿承认。所以,张爱玲笔下刻画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写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这里没有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情,也不曾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讲的尽是琐碎的生命、混沌的烦恼,这些人和事虽然很俗,但却很能勾起我们的共鸣,因为作为普通人,生活就是这样混乱的、易变的、现实的、随意的,在这些“庸人俗事”中,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怜,悲喜不自知,“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当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却突然失语,因为那分明是我们自己的表演。

流苏和柳原未尝不想追求纯粹的爱情,当流苏听到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时,一定会产生不顾一切去爱的想法,但作为普通人,生活更像是一种综合的协调,很难享受到那种纯粹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多种因素中寻找所谓的平衡。年近30且离了婚,在娘家受尽欺辱的白流苏在爱情上不可能再有少女般的情怀,能从“这一代便被吸到朱红洒金里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的灰暗的家庭中拼杀出来,逃离开嗜着她的青春和生命的上海,已经耗掉了她所有的精力,对于爱情已经没有了梦想和憧憬,“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爱情就是为了结婚,结婚就是为了有一张长期的饭票。这是非常现实的想法,在这种讨价还价的爱情背后,是普通人生活的主旋律,言情作品中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基本不会落在我们头上,即便“有这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恋爱的双方更多的是考虑工作、住房、存款等现实的经济问题,爱情逐渐被商业化,更像一场交易。是啊,作为老百姓你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没有了经济基础,精神层面上的爱情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甚至是不切实际,一如小说中那苍白、模糊的月光。

有人说这是张爱玲小说中唯一的喜剧结尾,也许吧!至少两个人最后走到了一起而且总的说来这篇小说的色调并不十分阴郁,但是我总觉得这个结尾还远远不是一个结尾。

白流苏内心现实的描写

美好的爱情是每个少女怀春时极度向往的,一段感情若能在有生之年倾尽所有,换得终身守候,也是众望所归的。或许生活本身很多时候就如同一个剧本,一不小心,自己便沦为了悲剧。尤其凄惨的是,还要自欺欺人地昭告天下,这便是我们此生冉饱满不过的完美结局。

第一次见范柳原:“范柳原真心喜欢她吗?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她不能不当心——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她的眼睛里,眼泪闪着光”

决定去香港:“流苏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赌徒,为了赌而倾家荡产,第一个领着他们往破落户的路上走。流苏的手没有占过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欢赌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

比较经典一段是范柳原半夜给流苏电话论及爱的话题,仅选流苏的一段:“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得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柳原冷冷地道:“你不爱我,你有什么办法,你做得了主么?”流苏道:“你若真爱我的话,你还顾得了这些?”柳原道:“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流苏不等他说完,啪的一声把耳机掼下了……”

第二次到香港:“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禁不起老!于是她第二次离开了家上香港来。这一趟,她早失去了上一次的愉快的冒险的感觉。她失败了。固然,女人是喜欢被屈服的,但是那只限于某种范围。如果她是纯粹为范柳原的风仪与魅力所征服,那又是一说了,可是内中还掺杂着家庭的压力——最痛苦的成分”

和柳原在一起,思考未来的生活:“在这里她可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持家”吧,她根本无家可持,看管孩子吧,柳原根本不要孩子。省俭着过日子吧,她根本用不着为了钱操心。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找徐太太打牌去,看戏?然后渐渐地姘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上走?她突然站住了,挺着胸,两只手在背后紧紧互扭着。那倒不至于!她不是那种下流的人。她管的住她自己。但是……她管得住她自己不发疯么?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楼下品字式的三间屋,全是堂堂地点着灯。新打了蜡的地板,照得雪亮。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空虚……”

结局或许只是开始:“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的榜样。流苏蹲在灯影里点蚊烟香。想起四奶奶,她微笑了。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对流苏的描写是透彻而现实的,不论是二三十年代还是现在,女人的本性变化不大。而流苏代表着一类女人的本性。用了张爱玲形容流苏和柳原的话,“然而两方都是精刮的人,算盘打得太仔细了,始终不肯冒失。”美丽、精刮、矫情、自恋以及还有一点点对生活和爱情的感动和梦想,更多的是对吃亏的担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泛滥。矛盾而煎熬地生活着。张爱玲太过犀利和尖酸,爱情被描述成如此是写真也是接疮疤,可能揭得的是社会和女人的伤疤。

范柳原,也在矛盾和煎熬中生活,但他最担心的是女人不爱他。可能是一时的女人,也可能是一世的女人。因为吃过苦,又没有未来经济的担心,在国外长到,对母国有着对家的梦想和眷恋。梦想破灭后的自暴自弃是为了玩弄社会玩弄女人和玩弄自己。直到遇到流苏,对于他可能这真是个爱情故事。张爱玲对他的描述没有任何直接的评论和心里描写,而是通过场景中的语言描述塑造着这个人的个性。再回头来看看,倒是这个人是个纯真热情有梦想的人,他要流苏懂他,他要流苏爱他,他的目的应该就是这个。

冲破社会背景束缚下的爱恋

在《倾城之恋》中,从其社会背景看,一个离婚女子在社会上基本没有生存的余地。要么自甘堕落,要么结婚,只有这样才有生存的希望。白流苏坚持着封建的礼仪,她有自身的矜持,迟迟不愿面对范柳原。但当她多次遇到家人的冷漠与无情时,她便决定把范柳原当做生存下来的目标。张爱玲这样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为了摆脱这种现实的压迫与无奈,她刚从一个婚姻坟墓中解脱出来,却又不得不再次选择进入。然而范柳原给她只是暂时的精神慰藉,却不能给她一生的生存保障。面对这些,不得不承认人有时是很现实的。她,抓不到他的心。因此她便决定用她一生来做赌注。她甚至没有想过结局会怎样。她接受范柳原的邀请去香港旅游,为了出心中的恶气,更进一步是为了抓住今生唯一的一次希望。只因时间不会再眷恋她。

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每个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虚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间,多半让世情的虚无吞没言情。爱恨离愁仅仅是一出演着演着忘记了对白的悲喜剧,静默中说与别人听,赚了别人的叹息,忘记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看“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脱不了镜花水月罢了。

倾城之恋,顾名思义曰,坍塌之城的爱恋。一部倾城之恋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完美爱情的结局,更多的是对女性人生的思考。

在《倾城之恋》中,从其自身角度看,不可否认的是,流苏作为一个封建的女子,其本身的做法超越了封建礼教的防线。当她再也忍受不了丈夫的恶劣行为时,她毅然提出了离婚,然而这对于她的丈夫来说确实很震惊。从一个现代女性角度来讲,流苏意识到女性的存在。她学会了反抗,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张爱玲,用她独特的敏锐力与洞察力,一反过去小说古老模式,独辟蹊径创作出新的小说风格。她揭示了在民国时代的遗少们的腐朽生活及封建守旧的生活态度。从而,奠定了小说模式的新风格。她在作品中通过反映旧社会儿女的畸形心理,赋予作品苍凉的色彩,从而感悟到人生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的后半生即从她离开上海以后的日子,是孤苦寂寞的。纵便是才女,无回天的力,也只能长恨无歌了。这对于成名过早的张爱玲,恐怕是上天最大的无情了。有什么比失去胡兰成,失去上海,对她的打击更大的呢?从此,她的生命便随 时间无声吞噬,日日消耗,终于连死自己都无从安排。

文学史上,小说家自杀的很多,精神分裂的也不在少数。我想这些人至死还是 保留了一个小说家的自尊的。张爱玲没有自杀,其实她是有很多自杀的理由的-- 可她就是没有!这便保留了张爱玲的特色--这也更使我迷恋她的小说更迷恋她的 性格!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随天随命地走!我是个大俗人,她恣意张狂 地说。

熟悉张爱玲小说的人都会发现,张爱玲似乎很不愿她的人物意外死去,以至于 我们看到那些艳鬼般的女子总是没完没了地游荡来游荡去的,硬是要过完她的有也 无,无也有的时间!而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本也就没有时间,即便偶然记着了,也与人物与故事没多大的干系!人物在游移而非时间在流逝,这本是世俗红尘中如 流苏七巧之人的生活,张爱玲傲眉一挑“俗人怎么啦”,从此俗人的文字风行上海滩,而那些悲剧女子终于成就了一段绝唱!

写到这里我顿悟:张爱玲在执着顽强地完成她自己的传奇!她真的从来就没有生死的观念界限,她也在梦幻游移之中!油尽自然灯枯,身死自然神亡,上帝在,何需以人工来了结生命这无常?触目惊心是世人看她的死去,“触目惊心”又何尝不是她的小说的结局?残酷悲凉的让你说不出话来?对,这就她想要的结局!万般无奈终是一个苍凉的手势而已!无从悲悯,无需理解!--难道不是这样吗,古往今来,所谓的绝唱就是这样让你说不出话来!

或许这样说来用“长恨无歌”来形容张爱玲的后半生也显的牵强了。从来就无人能代言张爱玲这个传奇女子,她走过这个世界真的只为自己,“千万年,在时间的 无崖荒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碰上了,也没有话可说”,就连那句“咳,你也在这里?”也显的多余。

第四篇:倾城之恋书评

城倾,恋何以相随?

——浅读《倾城之恋》

在张爱玲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倾城之恋》中“大团圆”的结局看似是最完美最皆大欢喜的。然而,随着故事的终结,这样的结局却始终难以让读者真心感到欢喜。且不说故事本身的悲剧性,单是看故事中人物的最终归宿,我们恐怕也难以将其当做喜剧来品读。

《倾城之恋》,名如其作,倾覆了一座城池,成就了一段尘缘。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从一个梦被推向另一个梦,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潇洒多金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的。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白流苏,一个落败家族家的小姐,一个离过婚寄居在娘家的女人。有那个时代新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独立自主的向往;也有封建家族腐朽溃烂的传统思想。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矛盾集合体”。她爱面子,爱优渥的精致的生活,然而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尤其在白公馆那样“古老”的几大家族中,更是将其当做奇耻大辱。因此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当钱财被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就成了拖累和多余。所以说在哪个时代那个社会背景之下,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于是,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赌徒”。 她唯一的赌注是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她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却又把自己交给命运。当她处于似乎不可挽回不可更改的生命悖论中时,只有从白公馆的时间轨道中挣扎出来,开始她个人生命的时间——将自己当做赌注,来博取范柳原的一纸婚约。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商人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虽是庶出,却因着俊逸不凡的外表和继承的万贯家财而成为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加上纸醉金迷的众星捧月般的萎靡生活,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在他的世界里,女人不过是个感情的身体的玩物。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与白流苏的开始,也只不过是他顺理成章的感情游戏。当然结局倒应该是让他自己都感到吃惊的——这对乱世间的红男绿女,竟也真的成为夫妻,过着他们“幻想”中的日子了。

故事铺展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作者张爱玲的性格。她的性格中充斥着大量的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着装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换句话说,白流苏身体里,本身就流淌着张爱玲“矛盾”的血液。这也难怪乎流苏这一人物性格的悲壮与“孤注一掷“了。

张爱玲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我们且不说男女主角的而无处容身的个人主义,单单是两人小小的单纯的“自私”,恐怕也不会就这样轻易成全一段圆满无邪的爱恋罢。

张爱玲始终是擅长于用苍凉灰暗的笔调描写悲剧的,这大概源自她骨子里的清冷疏离——在她的世界里,大概一切都是昏暗的悲悯的调子。有人说张爱玲是个传奇,也有人说她是“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没有月光的月亮,遥远地美好地挂在天上,只是清冷,却难以让人窥探。这样天性悲悯凄冷的张爱玲吧,如何能写出以欢快明亮为主色调的结局呢? 《倾城之恋》中讲述的战火纷飞中的乱世姻缘,题材并不新鲜,男女主人公也并非权倾朝野容颜倾城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他们只是乱世中一对普通自私的男女。然而张爱玲却用精致的语句充分展现了张爱玲极富特色的语言文化。张爱玲语言中最为可贵的,是精巧华丽之中透出的朴素生动,以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小说的最后,“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想那胡琴也在读者悲悯的情怀里奏出绵绵如絮的惆怅,这份惆怅在于白流苏与范柳原畸形的凌驾于整座城市沦陷基础上的爱恋,也在于二人终归无法为对方改变的顽固的“个人主义”。总而言之,二者的矛盾预示着他们即使走在一起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乱世只能成全他们无灵魂的婚姻,却无法成全他们惺惺相惜的爱情。

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还是一个自私的女子。

第五篇:读《倾城之恋》有感

10环工(1)胡张豪20101707115

作为一位遗世独立的女子,张爱玲是不幸的。胡兰成给予了她爱情,赖雅成就了她的婚姻,最终爱情背板,婚姻被带进了坟墓。张爱玲将自我人生的悲凄爱情移植给她笔下的都市男女,终其一生,她的文章风格始终笼罩在淡淡的悲壮凄美的笔调下。她的作品,如《金锁记》、《花雕》等大多有着不完美的结局,但是,《倾城之恋》却成了一个例外,被赋予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尽管这个美好的结局与安徒生通话中的“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不一样。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中,不仅仅描写了两个人在战乱背景下相爱的故事,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白流苏俨然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矛盾斗争的载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坐落在中国沿海的城市像一个屈辱的钝记,深深地打印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使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次焚心与悲情之爱,都不可避免地浸染了那片指甲花神秘的气息。这里有被摧残的肉体与精神,有不屈与高贵的灵魂,有封建大家庭与渴望的呼喊,有寻找之中的迷失与战火中的重生„„那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年代,对于白流苏来说。曾盛极一时的前清翰林白家连年衰败,坐吃山空,家道中落到连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作为白家六小姐她出阁,需要陪礼嫁妆。其兄之间,互相推诿;妯娌之间,为了小账斤斤计较,白流苏初感人世冷暖。

一入豪门深似海,流苏嫁的是当时上海滩暴发户唐家的少爷唐一元。在一桩早有预谋的封建婚姻中,流苏只是一个棋子。在渐渐明了原委的时候,白流苏想要逃离破落的白公馆,不想只是从一个牢笼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那时的香港,似乎也不太平。范柳原,家庭突变,父亲离世。他流落街头,受尽凌辱。在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他遇到了温柔善良的洪莲,两人深深相恋却遭到反对。不久,洪莲嫁人,婚后郁郁寡欢,很快因病去世,其死成了范柳原心中永远的痛。从此,他变得玩世不恭、游戏感情。时间流逝,心若浮云,安而后定,有其所思。一个偶然机会在上海匆匆路过时,有一个女人映入范柳原的眼帘,并深深地铭记在心里。他曾想再遇上她,但错过了,显得有点困难,也只能是错过了就算了。

碰巧在一次舞会上,范柳原和白流苏再度相遇了。原本不属于两个人的世界,却离奇的走在了一块,流苏给范柳原再度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港后的范柳原对白流苏念念不忘,于是委托徐太太邀请白流苏去香港。他开始大胆表现了一个追求者的姿态。

白流苏曾一度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困境。作为一个古典与现代的知青女性,她决心掌握自己的命运,毅然选择了香港。

流苏到香港以后,与范柳原交往了,但那时他们之间并没有婚姻的概念,范柳原只是把流苏当作情人,彼此间始终隔着一堵墙,其实也不难理解。范柳原经

历了失去一个爱的人的伤痛,白流苏也历经婚姻失败的折磨,都是所谓的“过来人”。彼此对对方都有说不出来的小心和提防,特别是女性,受到传统歧型的社会形态的束缚,不敢随便去爱和接受爱,因为怕受到世俗的谴责和怕经不起再一次婚姻失败的折磨。范柳原因为曾经深爱上一个,为自己付出太多而另嫁他人到后来不幸病逝的女孩子,迟迟未能从深爱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不是不去爱,不是不想爱,怕只怕,爱了以后会再度伤害。

同住一个酒店,并且房间对面,彼此间多次约会漫步,花前月下,两人都始终不敢说出一个“爱”字。爱只是在心底里,爱只是在彼此的幻觉中。幻想着彼此的爱的表白、爱的拥抱,深夜里爱的陪伴。整个爱的深度都是在幻觉中进行。其实彼此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敢在现实中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多么折磨人的爱情。彼此间难以明确的关系,彼此顾及所思后的担忧,在他们之间设立了一道防线。不只是好心的牵线人,就是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二人结合很难。

在感觉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白流苏返回上海。一回上海,处境不堪。流苏那几个不争气又自私的哥嫂们,紧催她结婚!但她并没有心思应付,因为她心里只有范柳原一人。正在这时,在香港的范柳原收到白流苏快要结婚的消息,随之来信,说有事要她速来香港一聚。这时,彼此思念的心情一下子如火花迸发出来。白流苏毅然放弃了没有爱情的结婚,收拾行囊,心如离弦之箭奔往上海。而二人的相聚并没有意味着爱情的真正结合,而是体现了心与心相连。因为二人都是“过来人”,经过了彼此的苦等,白流苏也尊重了范柳原的先做情人的选择,已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伟大爱情。香港,遭到日本军队的疯狂轰炸,战火四起,生灵涂炭。

战火摧毁家园,生活极其困难,但因有爱支撑,他们生活得很快乐。11月12日,香港全部沦陷。饱受战火摧残的上海,处处是废墟焦土,横尸卧野,饿殍载道,满目凄凉,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就在这枪林弹雨中,白流苏一路上冒着日军飞机狂炸的生命危险,当跑回家时,家几乎变得废墟了。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刻,二人在战火中找到对方,二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爱情这时得到了升华,印证了彼此不能分开,二人最后走上结婚的殿堂。

战火四起的那一刻,彼此的心那么容易相融,好像水倒进水里,不能也不在分你我。

你双臂环抱着我,我全身覆盖着你,莲花环绕着我们。你是方法,我就是智慧;我是死亡,你就是刀刃。我们在这一刻真正的明白,只有我们两者合一,才能给生命一个意义。这应当是他们的后话,没有出现在银屏上的后话。

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为倾城之恋。而恋却一直是在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的,爱是记在彼此间心底深处的思念中,用不着挂在嘴边。爱需要时间,爱需要耐心,爱需要真诚,这是我对此小说文本最深感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岛市调报告范文下一篇:汽机专工面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