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2022-08-28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使用对人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日益明显。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以及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出的 “网络社交障碍症”。

具体危害如下:

1、上网时间过长,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2、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3、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4、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呼吁同学们

1、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科学利用网络,共同遵守《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第二篇: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及行为指向研究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三、问卷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调查

(2)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为网络服务付费的意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满足“生存需要”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和他们的经济不能独立有很大关系,但大学生因其自身追求时尚的特点和独立生活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受尊重、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在消费的心理上呈现一种追新求变的态势。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新事物或新技术好奇或设法接触,以及要求设法实现拥有的占98.7%,这比较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新颖的特征。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近50%的大学生不愿意为网上提供的服务额外支付费用,只有10.4%的大学生愿意为网上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有40.3%的大学生视情况来定是否愿意付费。这类现象表明,网络的普及还不够广和深,大学生对待网络消费的态度还不是非常积极,同时也说明网络文明的宣传还不到位。另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等也制约了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分析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分析。上网地点调查发现在学校周围网吧

33.8%,学校机房49.8%

,宿舍或家里15.2%。说明大学生还未达到电脑的普及,鉴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的因素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网络消费的能力。

登陆购物网站的频率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偶尔登陆购物网站,每次上网都登陆的只占2.6%,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登陆购物网站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些表明当今大学生不是完全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可能是由需求产生或是网络宣传的影响进而产生欲望的。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是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网上下载、聊天、玩游戏,以及收发邮件的比例占97.1%。

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业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目的。虽然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认识仍是大学生上网的普遍选择,但同时休闲娱乐也上升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些表明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在网上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性和娱乐性追求有所提高。网络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首选银行汇款,选银行汇款的占24.2%,其次依次为网上银行22.9%、第三方支付22.1%、邮局汇款15.6%。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诸如货到付款这主要考虑了安全性的必要,还有手机支付的方式,在访谈中大学生都表示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3.调查分析总结

(1)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对其网络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消费,大多数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于网络营销的态度越正面,年级越高对于网络经验越成熟,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就越理性、积极;性别与对待网络的态度有关;专业的差异,偏文科的大学生由于课程少,而且少了整天计算的烦恼,空闲的时间较偏理科的学生要多的多;月消费水平与网络购物相关性较小。

(2)大学生的网上购物的态度,以及意向对其网络消费有成正比的影响。调研显示能够尽情投入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一般都能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并对于网络才生亲近的好感,这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为网络的服务付费,并且从于网络的接触过程中了解网上购物,偏好于网络,自然会转移接受网上购物这一便捷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的网络经验对其网络消费也有成正比的影响。大学生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会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在自己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网龄的长短与他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大学生们随着网龄的增加,会从全方位的考虑购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产生购买的动机很理智,在如何选择商家上,会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对此商家的评价、征询朋友的意见、搜索商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方法搜集信息,有效比对,然后综合考虑比较网络风险系数,再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符合拥有较高素质大学生的纯粹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4)感知风险度与大学生网络消费成反比。网上购物的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安全性风险(网络欺骗或欺诈、人身及健康风险、财产风险、安全感心理风险等)、商家诚信度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配送的风险等,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步伐。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尽量减少网上购物,即使购物也是在那些知名度大的商家去选择。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报告称,2007年我国网民将月收入的10%左右投向互联网领域,国内互联网用户消费总规模达3988亿元。而大学生网络消费者将成为互联网消费的主体。同样,对于网络消费的前景,大学生被调查者大多数对网上购物报有正确的心态,大多数的大学生很看好网上购物,对于网上购这种新的消费方式持正面的态度,调查对象50%以上的学生认为网上购物的前景一片光明,认为网上购物随着人们观念的改进和接受会被更多的人所采用的消费方式。

目前网络消费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商家的信誉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商家的诚信度和名誉度有明显的质疑态度。从调查结果分析看,目前网络商家有诚信度与信誉度的缺失、安全性不确定,风险大、质量无保证、机制不健全;宣传不到位;权益无法保障、售后无法保障或达不到要求的共占95%。从社会角度来说,政府以及企业应联手出台新措施、新制度保障网络消费安全,只有这样网络消费才能健康发展。

第三篇:浅谈网络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吴 磊

内容摘要: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热潮,网络因其传输信息的快捷、方便,网络热潮也涌入校园,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对小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交际、增强了自信、培养了个性。不过与网络对小学生正面影响相比,目前其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网络游戏及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此形势下,社会、家庭、学校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打造绿色网络,使小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网络 小学生心理 双刃剑 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由于网上内容的快捷性和声图并茂的形象性,使得人们喜欢上了网络。目前,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也涌入了校园,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并且踊跃参与。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发Email、交友聊天、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而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们,也面临着网络的影响,他们尚未有一定的识辨能力和自制力,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对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对待“网事”,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已成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它们在孩子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色变。其中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品德成长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影响的主要表现

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小学生在这个包罗万象、生动活泼的虚拟世界里,可以不受时空的制约,无拘无束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和小伙伴们交流学习和生活。可以说,网络给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养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1.拓宽了视野

网络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它为孩子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鼠标一点,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比如你要查找某个知识点时,只要在百度或谷歌搜索,就能出来一大堆你需要的内容。网上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全面,而且网络知识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生动有趣。小学生只要留心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现在,网络已成为孩子们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2.扩大了交际

很多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性格上对家长仍有依赖性,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有了网络,可以为小学生体验他人心理感受,进行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网络上他们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博客、在线游戏等手段进行交流,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畅所欲言。在网络上交流,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尊重和满足感。孩子们通过网络扩大了交往范围,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他们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个性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孩子们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殊才能,否则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现在的教育现状过分局限于书本知识,忽略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网络给了孩子们一个没有止境的探索天地,可以在网上各个论坛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如现在很多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书写优美的“每日一句”,上传至网络并建立自己的专版,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画作或手工制作上传至网络建立个性化的网页、博客等,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动手的快乐,展示自己的特长。通过展示和比较,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生学习知识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综只有几个,讲授的内容很多还是局限在课本中,每天的学习生活单调重复,导致很多小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欠缺。而网络上的很多学习软件,如“一起作业”、“悟空识字”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中成长,提高了小学生的学 2 习兴趣,避免了学习中的枯燥性。

5.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交流或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影响学生个性发展。而在网络上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即便是取得游戏的胜利,也能获得心理成就感,在网络上非常容易得到自我肯定,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虚拟体现。正是一部分在学习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从网络中发现自己胜过他人的一面,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提高了自信心。

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他在帮助孩子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目前,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发现约有98%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游戏和聊天,只有2%的学生上网是在利用网络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他们一周上网时间最短为3~5小时,最长竟达12~18小时,个别同学因上网已成为“多重债务国”。当谈到上网感受时,这些同学无不兴奋异常:

有的说:“网上你可以是‘大侠’,也可以是‘美眉’,你还可以尽情的倾诉学习中的烦恼,发表对老师、同学的看法,根本不担心隔壁有耳。”

有的说:“你玩过LOL、CF吗?你知道我最辉煌的战绩吗?” 有的说:“我心里一天到晚总想着上网,就连上课也没有精神,„„” 他们对网络的看法,大多都是把网络当成是他们娱乐的工具,为此很多学生沉溺其中而患上了网瘾。

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又把它称之为当今社会的“电子毒品”,正在危害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小学生来说,上网有诸多有害之处:

1.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长期沉迷于网络,缺乏必要的锻炼,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作息规律被打乱,精神不振;长时间盯在荧屏上,造成用眼过度,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据报道,某市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另外一些网站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很容易给小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导致心理扭曲。据扬子晚报报道,镇江一名13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受黄色网站影响,难以克制 3 之下竟当街对一年轻女教师实行性骚扰!

2.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很多网吧未经消防、安全、文化等部门允许,没有安保人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网吧中人群鱼龙混杂,有的人进出网吧,纯粹是为了敲诈一些小学生。2012年5月24日,江苏常州武进一名14岁的少年党某辍学在家,因为没钱进网吧玩游戏,居然打起了小学生的主意,敲诈一名小学生长达一个月之久。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孩子夜不归宿,家长、老师自然心急火燎,到处找人,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目前,网吧已成为滋长是非的一大聚集地。

3.影响小学生的学业

沉迷于网络中的小学生,会惦念这游戏中的情节,想着如何去战胜别人、如何多练级,长期的不思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游离的眼神、胀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搞学习。所以学生一旦被“网住”,往往会误入歧途,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时间无精打采,不按时完成作业,严重者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

4.影响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力和适应力较差,会使一些自制力差、性格孤僻的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希望把自己的愿望、爱好、习惯、利益等通过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来实现,在虚幻的空间里创造一个“完美”的自己。在网络中人人都是“自由人”,你可以不符合社会规范,可以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于是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人或事的漠不关心,行为冲动,犯错后既无悔改之意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导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封闭、性格孤僻、人格缺陷。

5.削弱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诱发犯罪心理

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影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引起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如在网络游戏中,大多内容很暴力,杀几十个人、结几十次婚、养几个私生宝宝在网络中不是什么怪事,不需要接受社会制约或其他 4 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的宣泄。在游戏世界里,所有问题都可用武力来解决,小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这些网上垃圾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方式解决,因此容易诱发犯罪心理,引发现实悲剧。近年来,由于网游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如广东顺德一个小学生在课间嬉戏时,因为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对打画面,一刀刺死了同班好友。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小学生的童年乃至生命,正被网络游戏及网上的不健康内容无情的吞噬。

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作为新的传媒渠道为小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同时又使很多孩子患上网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部当心便会毫不留情的葬送学生的前途。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社会、家庭、学校都应积极面对,共同为小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网络对小学生不良影响的防范措施

网络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而不沉迷于网络,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对影响小学生身心成长的不利方面要积极地开展一些列的防范措施。

1.开办家长学校,讲解“网上垃圾”的危害,要求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知道过度上网的危害,加强对孩子课外活动的指导。

2.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学校抓住网络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开辟各种板块,举办网页大赛,展示学生的各种才能。

3. 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网络最吸引处就是它声图并茂的形象性,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所缺少的,学生在课堂里看不到“新、美、趣、乐”。试问,这样的课堂如何能挽留住那一颗颗驿动的心,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电接受新的理论和教科成果,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并自觉地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

4.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避免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满足体验成功。

5.充分利用好休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弱化上网的念头。去追求健康、向上、充实、多彩的人生。

6.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中青网等等。在自己喜欢的网站里学习,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

5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道德品德等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容忽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假如未来的孩子注定要在虚拟世界里与人交往、生活、游戏,我们应该更努力的跟孩子一起学习,正确的引导他们,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发挥网络的优势,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好帮手,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陈明祥,《浅谈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对策》,2004年5月。 3.应良帆,《需加强对少年网虫的教育》,2002年10月。

4.雷雳,《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第四篇: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

《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课题研究终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但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小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越来越多,并且能自己上网获取信息。这本来是个社会迅速发展良好体现,但是学生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因而出现了小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项工作还是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校对开展网络信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留于表面,只限于从制度等方面进行限制学生上网,尚不能真正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研究,对小学生的信息心理了解的不够。只有少数地区开展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如据江浙一带的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调查还发现,有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与此同时,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急切地走进了网络世界,他们在这一空间里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但是我们看到:由于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已经沉迷于网络,以至于上网"成瘾"。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长时间上网容易使人产生社会隔绝感和沮丧孤僻、悲观等心理障碍,同时还会造成视力下降、颈椎病和肠胃病等身体疾病。

总之,网络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游戏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业。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纯洁的德育氛围,一切的德育内容,都由教育者经过筛选以后呈现、传递给学生。这完全是一种单纯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中,学校与社会的差距不大,道德观念是单纯的、一元的,这种封闭的、灌输的德育模式,因其效率高,而颇见成效。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文化、道德日趋多元化,"理想"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的实际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而网络的加入,使得学生更为直接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面对繁杂的未经选择的信息。而学校对此既无法再作筛选,也不可能游离于多元文化之外而独立存在。在这种现状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了。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显得极为紧迫。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让学生懂得自我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为此,我校提出"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这一课题。

"信息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与引导之研究"活动的开展,其研究意义就在于: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避免学生在网络中上当受骗、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利用电脑犯罪等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做到安全上网,努力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外界与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他们信息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商讨,我们确定的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调查与探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2、对全体学生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正确地使用网络,加强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重点)

3、对沉迷于网络或已有信息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难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理论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交往,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生理接近成熟,智力迅速发展,导致其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感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因而他们要求取得与大人大体相同的地位,产生了很强的独立性意向。但是,与之相对应,青少年心理并未成熟。由此,青少年社会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事物缺乏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因而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

第二,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协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速度加快,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特征明显,普遍表现为自控能力较弱,挫折承受能力不强。

第三,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追求刺激,效仿心理较强,在特定环境中,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观之,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规律,找准网络对其心理影响的原因,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却应该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依赖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前沿的科学论断。这一伟大理论站在哲学的高度,承认、重视人的主体性,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将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每个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获得个性的进一步解放以及自由全面的发展,向人们展示了"和谐"的丰富内涵。 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学习体会马克思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使之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调查研究:主要在研究的前期。通过发放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喜好程度及影响程度,为后项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行动研究:在建立健全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系统,以及学校网络教育管理机制,并不断实践、总结与完善,适时在一定范里内推广。

个案分析:主要是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实行跟踪服务,把握群体规律,制定有效措施。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3年7月--2003年9月)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和指导该课题的研究工作。(3)成立信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负责教师培训和指导各班开展信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8月)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发放

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程度。(2)建立心理咨询、交流网站,提供学生倾诉心声的园地。(3)制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指导各成员制订好课题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报课题领导小组审定。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实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探索实施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2)班级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和管理评价系统基本建立,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3)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净化心理环境。(4)总结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经验,并推广。

第四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研究并初步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制。(2)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之研究全面推进,并进一步巩固提高,总结经验并力争在全区推广。(3)各成员完成研究报告,编印实验研究报告集及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组建队伍,学习理论

课题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需要教师具有善于钻研、勇于探索、敢于改革的能力。这就需要凝聚一批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内容,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思考,才能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先吸收,再培养"为宗旨,吸收了学校优秀的班主任加入课题组。现在,我校课题组有低中高班主任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两名,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先吸收,再培养"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地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

我们理论培训也不放松。一是组织老师们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建构主义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天生"就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一方面把教师带出学校学习经验,每学期课题组都有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第三,积极参加苏州市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三是邀请专家、上级领导作讲座,了解教改动态,了解先进的经验。每学期我校都安排一个讲座。一年多来,我们邀请了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金连平、研究生城博士后工作站齐伟等老师跟教师面对面交流,同时深入实验课堂,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四是要求要求教师从网上学习理论经验,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课题组有好几位教师在学校博客建立了个人空间。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是集中学习,更讲究其高效性及活动意义。分散学习也保质保量,要求写好个人心得,学校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督促。

同时加强了教师老师技能培训。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成为落实各类培训的先行者。2004年的上半学期,信息中心的老师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网页制作的培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全部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 2005年6月,2名老师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负责人培训班的学习,完成了培训班规定的各项任务,经书面考核,获得结业证书。实验教师认真上好实验课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实验课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围绕课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研究活动";另一种是在课题组范围内上的研究课,称为"实验课"。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把比较成功的研究活动上传到网上;同时每位实验教师准备一节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2.组织调查,分析原因

做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对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较

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从实验教师的班级中任抽80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了20份作为样卷,做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陈健翔博士指出,当前国内青少年网瘾人群集中在初高中学生偏多,但小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中,这与我们的调查分析大体吻合。这些"网瘾学生"的性情变得烦燥,具体还表现为身体技能下降、智商受阻、情商失衡、人格扭曲。网络成瘾 的深层原因恰恰是我国教育问题的放大,即学生成就感不足、生命活动单

一、人机交往贫乏、娱乐欠缺。

把调查的数据统计的放在这儿,作比较详细的分析,再与专家的说法进行对比。

作为家庭教育专家,陈博士特别指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进入"零风险"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从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如何戒除网瘾上,陈博士提出自己的思路:首先,戒除网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家长、学校、社会一起参与,需要从医疗诊断、心理咨询、人际交往辅导等方面全面入手。其次,网瘾的"根"在网外--网外教育和引导失当,因此戒除网瘾关键是系统疏导。通过调查分析与比照性学习,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研究思路。

3.软硬兼施,健全机制

要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加大了加快软硬件建设的步伐。硬件建设方面,为了促使课题研究的健康有效开展,我们本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竭尽所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有五十坐标准机房两个,另外还有一个电子阅览室,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软件开发和管理方面,学校构置了相当数量的软件,包括音像资料、投影片、光盘等。同时,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师在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上可以访问资源库,下载后就可以使用,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校的资源库将不断地丰富起来,为我校的现代化教育提高服务。

4.心理辅导,完善个性

形成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社会中同他人和社会的互动。青少年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不但需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必须时时接受他人的喜怒哀乐。青少年只有置身于这种真实的情感环境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但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加大,家庭内部的沟通减少,使青少年极易到网络中寻找社会交往和精神寄托。在虚拟网络中,传统的交往模式被彻底消灭。他们可以无话不说,无事不做,感受"自我价值",寻找精神寄托,寻找刺激,打发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体现的情感体验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可以轻易得到,久而久之,青少年不愿或很少向现实生活中的他人表露自身的真实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生活中稍有烦恼,便极易想到网吧,在那里逃离真实的情感世界。这种习惯严重阻碍着青少年个性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试想,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那他在其所生存环境中能够有归属感吗?如果此人在毫无归属感的环境中生存,因某些问题导致心理冲突而陷入痛苦,其心灵能否得到抚慰?毫无疑问,此时他们的第一心理需求自然是寻求能够支持他们的力量以获取心理上安慰与平衡,否则便是心理失衡和无助。而在网吧这个虚拟世界中,他们通过枪战游戏、聊天等方式,使其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需要的感觉,仿佛视自己为"画"中人一般,久而久之,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不断积累,进而强化了意识的层次。其情绪显然受快乐欲望的支配,并周而复始地沉迷其中,形成了网上心理依赖。受毒之深,如同吸毒一般。

调查发现:经常出入网吧的青少年,普遍有厌学情绪,交友无助。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自己总是得不到理解和接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经常遭受伤害,因此,自卑、怯懦、

焦虑、烦躁、厌学、自制力差、受了委屈无处倾诉等就成了他们较为普遍的特征。而学校、家庭在教育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育,而忽视或弱化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心理需求方面的满足,使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扭曲。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也有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友情也有很高的期待,十分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他们时常处于心理矛盾或冲突的痛苦之中,而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在无奈中,使其想通过网上游戏体验成就感,以达到情绪的宣泄并从中寻求精神上的兴奋和刺激。

依恋网络造成青少年双重人格。何谓双重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一般采用语言和书面两种交流方式,这两种交流方式都具备确定性,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从而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他人交往。相反,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匿名性,甚至连男、女、老、少,干什么的都无从知晓,这种间接虚拟的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却也带来了责任的缺失--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示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追求宣泄和解脱,久而久之,一些人在网络中"塑造"了一个虚拟的自己,这个虚拟的人物也许柔情万种,也许可怜之至,也许至刚至强,这个虚拟的人物满足了这些人实现"理想"的愿望,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骗取他人感情、财务,体现了人性中极不道德的、肮脏的一面,这就使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不能相互印证,从而导致双重人格。网络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因为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说谎等。同时,它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课题全体成员还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信息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同时,课题组成员把研究的心得与反思及时进行记载,并归纳总结与提炼,使之形成原则、方法与策略,为后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学校还有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了让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健全与完善,这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举一个心理辅导的案例,我们的个案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自2005年3月被确定为市级德育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三年多来,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外界教科研的信息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朝着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扎实,勤恳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硬件、软件上的一些薄弱之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文集收藏了教师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投稿发表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另有一部分是质量较高的教师经验总结。自从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优势研究环境,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多篇论文。有1位教师信息整合课获全国级一等奖。教师在各类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在课堂教学观摩中和各类讲座中获得好评,获得各类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学生有?人获省、市级各类奖项。

师生和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可举例说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可举例说明

科教师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意识的加强和能力提高;可举例说明

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氛围形成,推进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举例说明

七、课题研究的困惑与讨论

现代显示器越变越薄,可聚集的网民越来越多。芸芸众生集合在这方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语言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俯首及拾、遍地开花的都是异彩纷呈的网络语言。想要在这个地方推行某种"正统"表达方式是困难的,网络的自由空间注定了它的语言表达将无拘

无束。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漂亮的女孩不再是"美女",而被称作"美眉";称你是"大虾",千万别生气,那是夸你是网络高手(大侠);如果有人发给你"7758520",别以为是电话号码,他是想说"亲亲我吧我爱你"。在聊天室、BBS、讨论组里,网络语言漫天飞。 何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运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如语音、视频聊天)等形式进行相互的思想、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一方面,网络语言具有简捷、直观、通俗、幽默等特点,符合年轻人的个性选择,很容易在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中流行。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具有隐蔽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群体中,由于人格、心智的局限,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极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对网络语言的约束性不强,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急剧发展。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产生都和今天的网络语言一样,都是为了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所不同的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相同。但是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也有共通性,即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通的道德规范。然而,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现实中,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语言的失范,成为一个十分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值得我们会思考与不断研究新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执笔人:冯凌燕,2006年11月)

附一:课题研究相关成果

学校获奖或相关荣誉表

教师发表论文表

教师获奖论文表

学生相关发表或获奖情况表

附二: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文本、录像),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而开展,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的文本与录像;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文本);

3、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文本);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网络版安装说明

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

普及版安装说明

一、安装概要说明

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是一套集测试、统计、报告、预警、预约、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心理管理系统。本软件采用的B/S结构,前台开发工具为VB.NET 2005,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大型数据库,运行时建议采用的显示分辨率为"1024×768 小字体"。

二、软硬件环境

(1)服务器端推荐配置

 CPU:P4 2.6G及以上  内存:1G及以上

 硬盘:80G及以上、系统盘有10G以上的可用空间

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简体中文版或2003 Server  必须已安装IIS——Internet信息服务

 必须已安装SQL SERVER2000,且SQL SERVER的服务已启动  浏览器升至IE6.0版本 (2)客户端推荐配置

 CPU:P3 1GHZ及以上  内存:256M及以上  硬盘:40G及以上

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98/xp 简体中文版(推荐使用windows xp系统)  浏览器最好是IE6.0版本,但不可低于IE5.0版本

三、软件安装

第一步:安装IIS

 该步骤对于已安装了IIS服务的用户,可以省去。

一、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下安装IIS

1、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弹出添加/删除程序选择界面;

2、点击选择“添加/删除组件”出现以下windows组件安装界面,如图1;

3、勾选组件——Internet信息服务(IIS),点击“下一步(N)”开始安装IIS。

4、直至IIS安装完全。

图1

二、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下安装IIS

1、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弹出添加/删除程序选择界面;

2、点击选择“添加/删除组件”出现以下windows组件安装界面,如图2;

图2

3、勾选组件——应用程序服务器,点击“详细信息(D)”出现应用程序服务器安装列表,如图3:

图3

4、分别勾选“ASP.NET”“Internet信息服务(IIS)”“启用网络COM+访问”“应用程序服务器控制台”四个子组件,点击“确定”,返回上一级菜单,点击“下一步(N)”开始安装。

5、直至IIS安装完全。

第二步:在服务器上安装SQL SERVER2000  该步骤对于已安装了SQL SERVER2000的用户,可以省去。

1、 运行SQL SERVER2000(中文企业版)安装程序;

2、 选择“安装 SQL SERVER2000组件“,如下图

3、 进入到下一界面,再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如下图;

4、 进入欢迎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软件界面,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5、 选择本地计算机,直接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6、 选择创建SQL SERVER的实例,或客户端工具,直接点下一步,如下图;

7、 输入公司名称和姓名,点击下一步;

8、 进入许可证协议界面,点击“是”接受许可证;

9、 进入安装类型界面,选择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工具,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10、进入实例名称界面,建议勾选默认(若自定义了实例名, 很可能造成心理测验数据库导入不到SQL SERVER中),点击下一步;

11、进入安装路径界面,更改安装路径或不更改,然后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12、进入服务帐号界面,勾选使用本地系统帐户,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13、进入身份模式选择界面,选择混合模式,设置SA密码,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14、进入确认安装界面,上述步骤均没问题情况下,点击下一步;

15、进入选择许可模式界面,选择每客户,设置数输入1,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16、SQL SERVER 2000开始正安装,稍等一会,直至安装完成,点击完成按钮,结束SQL SERVER 2000安装。

第三步:安装软件程序

此步骤必须在配置了IIS并且SQL SERVER服务开启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1、打开安装光盘根目录下的“setup”目录,双击运行setup.exe文件,双击该文件,进行Windows Installer配置,请您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

2、完成后,进入“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的安装向导,请单击“下一步”;

3、进入许可证协议界面,接受协议后,请单击“下一步”;

4、进入SQL SERVER数据库安装界面,SQL SERVER机器名默认为(local),然后输入SA用户对应的密码,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6进入确认安装界面,请仔细检查前几步的设置情况,若有任何不妥,请单击“上一下”,重新进行设置。若无问题,请单击“下一步”;

7、系统开始复制和注册运行心理测验系统所需文件,请您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

8、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内,程序还要安装程序提示安装windows installer 3.1、Microsoft Data Access Components 2.

8、Microsoft .net2.0 和.net2.0 语言包,因此时间较长请耐心等待,并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重启计算机的情况全部选择稍后重启;

9、上述安装全部完成进入软件安装完成确认界面,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安装。

10、若是在WIN2003系统下安装的软件,则必须将我们软件的虚拟目录.net根设置到.net 2.0版本,具体是:

进入IIS信息管理器,选择我们软件的虚拟目录psySimplytest2007,右键点属性,弹出属性框中,asp.net版本选择2.0.50727如图:

第四步:开放安装目录安全性

请到软件的安装目录(默认为C:Program Files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将“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这个目录的安性性,对everyone用户开放为完全控制。若“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目录没有安全性选项,则不必进行此操作。

第五步:运行软件

1、 完成上述的安装步骤后,双击服务器端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即可进入软件;也可输入http://服务器IP地址/psySimplytest2007或http://服务器名/psySimplytest2007。

2、 在客户端运行软件,必须输入http://服务器名/psySimplytest2007,或http://服务器IP地址/psySimplytest2007。

3、 使用管理员和老师登录系统时,必须插上对应的KEY。

4、 初次在管理用户登录界面时,系统可能会提示需要安装一个控件,可通过两种方式安装: 方式一:打开安装光盘根目录下的“dogdrv”目录,双击运行key.exe文件,根据提示完成安装;

方式二:请到IE浏览器选项中进行一些设置,具体为:

1)首先系统提示如图:

2)接下来,点击浏览器工具下的Internet选项,选择选择安全选项卡,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在弹出界面进行以下设置,如图:

设置如红框标识的情况,即“对没有标识为安全的Activex 控件进行初始化和脚本”、“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控件”,这两个选项均选择“提示”。其他不用改。设置后点击确定。

3)此时再刷新管理用户登录界面,系统提示

点击是即可。

4)上述三个步骤全部完成后,插入KEY,输入初始管理员用户名admin后,就可以进入系统了。

5、安装完成后,就可以输入初始管理员用户名admin,插上key登录系统了。

四、软件卸载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添加/删除程序",在项目栏内选择"大学生心理测验及档案管理系统普及版",单击"添加/删除"。

1. 进入程序卸载向导,请稍等一下。

2. 进入程序卸载主界面,您可以选择三种类型,系统默认为"修改"(选择添加新的组件或删除已有组件),"修复"(重新安装以前安装的所有组件),"删除"(卸载以前安装所有组件)。若卸载程序,请选择"删除",再单击下一步。系统将提示是否删除所有组件,选择"确定"则进行卸载,选择"取消"则回到主界面。

3. 卸载程序,将需要一段时间,请等待。卸载时,可按"取消"终止卸载。

4. 卸载完成后,系统会提示操作完成,按"完成"即可。则系统将程序完全删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暑期实习日记下一篇:大学生文化节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