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原因范文

2022-06-25

第一篇:生物多样性原因范文

试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对策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如在制度方面: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和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行动,以此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原因 可持续利用 保护对策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具体的说,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二)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一) 自然原因

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

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另一方面,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也是使其灭亡的原因。

(二) 人为原因

1. 生活环境的变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由于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3. 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也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特别是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

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入侵也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

(三)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三.保护对策。

(一)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 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

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二)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三)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羲 国际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 1998

[2] 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1998

[3] 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 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 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出版社 2001

[6] 熊治延 环境生物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7] 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 科学生活 2004(3)

[8]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3

[9] 王丰年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清华大学学报 2004(3)

[10] 李正跃 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科学出版社 2009

第二篇: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工具单——高一生物

5.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设计人:张燕妮审核人:张燕妮序号:22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12-6-01

问题导读——评价单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说出五界系统的含义。

预习评价

自主学习课本P103-109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分别有哪些重大事件发生?

2. 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什么?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2.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分别指什么?

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二)、五界系统

1.五界系统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五界?

3. 五界系统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哪三大阶段?同时又显示了进化的哪三大方向?

问题解决——评价单

问题:自学课本107页生物五界系统各自的特征并举例。

问题拓展——评价单

1、自主完成课本P109评价指南

2、完成资料P88课堂达标。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1

第三篇: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是利用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原理和病虫害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农田生态中病虫种群结构,设置病虫害传播障碍,调整作物受光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实现减轻作物病虫害压力,提高产量的一项先进技术,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对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增产增收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立足于云南优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规范化栽培技术相结合,借鉴多样性种植控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的经验和初步成果,结合田间物种抗性、病虫害动态信息和农业生产实际,采取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在中海拔地区示范应用麦类//蚕豆及油菜//蚕豆套种病虫害调控技术,以提升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小春作物产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不同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的侵

染,表现出抗病或感病反应。植物在和病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协同进化过

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可以产生用于阻止病原菌

生长的细胞壁成分;合成小分子抑菌物质,如酚类化合物、植保素等;诱导产生各种病

程相关(pathogenesis related,PR)蛋白质,如几丁质酶、葡聚糖酶,蛋白酶抑制剂

等;各种活性氧的释放以及产生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等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优质、高抗、高

产品种往往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

问题,如品种抗性丧失、病害流行周期缩短、作物抗病基因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都已经

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用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就是将具有

抗病基因多样性的不同品种进行混合间栽,从而减轻作物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延长抗

病品种的使用寿命,达到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因此,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的抗病

性,是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前提和基础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植物病

理学研究技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 平等不同层面,研究品种与

品种之间、品种与病原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

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规律,构建品种搭配、群体结构和种植模式的技术参数,制定推广应

用的技术规程,创建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的示

范推广,有效地减轻了稻瘟病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

量。但是,单一品种的长期大面积种植、高产品种遗传背景的日益狭窄化,

以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使农田遗传多样性的丰度和生态稳定性严重降低,不

仅造成大量作物遗传资源的丧失,而且加大了对病原菌的定向选择压力,加速了寄生适

合度强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品种抗性“丧失”,作物抗逆性降低,主要病

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次要病害纷纷上升为主要病害。品种单一化种植导致作物病害暴

发成灾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危机。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另外,

绿色革命是2009年伊朗的一次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

第四篇:生物多样性

课题:生物多样性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 预习导航

1、 阅读课本65页有关资料,思考: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所拥有的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和。

3、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的种类总合,居世界第位。我国还素有“”的美誉。我国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有等;

4、遗传的多样性也称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都是由它们的决定的。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它是的基础。和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6、生物多样性构成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绿色通道

一、夯实基础:

1、“蟒山老铁头”是一种毒蛇,它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下列关于保护毒蛇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 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D.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A.基因的多样性B.染色体的多样性C.DNA的多样性D.细胞的多样性

3、从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和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等优秀文学、美术等艺术作品中,我们不仅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还可以看到生物多样性的()。 A.间接使用价值B.科研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直接使用价值

4、当动植物十分丰富的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会造成() A.植物种类会增加B.林中的生物种类会迅速增加 C.林中不会下雨D.林中的动植物种类迅速减少

拓展提高:大多数中国人喝鲜奶不能喝得太多,牛奶中有乳糖,需要一种叫做“半乳糖酶”的酶来分解乳糖以供人体吸收,可是汉族人缺少这种酶,这是由基因来决定的,一般人一天喝500毫升牛奶就有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腹泻,但西方国家的人拿牛奶当水喝,喝得再多也没事。你认为这与基因多样性有什么关系吗?中考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红豆杉(又称紫杉)的枝叶及树皮中提取出具有很高要用价值的紫杉醇,它在抗肿瘤机制和抑制肿瘤方面有显著作用。仅去年,全球紫杉醇针剂的销售额就达20多亿美元,国际市场上优质紫杉醇的售价已高达每千克18万美元,随着紫杉醇的发现,红豆杉这一起源古老的珍贵的稀有树种开始连遭厄运。一些不法分子在暴利的驱使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林区,偷采盗剥,非法运输、收购、加工红豆衫树皮和枝叶,致使云南野生红豆杉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0年间,云南的红豆杉资源几乎消耗了80﹪。

(1) 从红豆杉(又称紫杉)的枝叶及树皮中提取出具有很高要用价值的紫杉醇,这是(填

“基因”或“物种”)的多样性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一个实例。

(2) 致使云南野生红豆杉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紫杉醇要用价值的发现B.人类对红豆杉的利用

C.人类对红豆杉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D.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 (3) 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红豆杉这一野生植物资源呢?你能想出办法吗?学后反思

第五篇:生物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与学习者分析】

教材将本节课内容安排在“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入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简洁、愉快的方式,启发性的语言,由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利用旧知与身边资料引导、点拨学生去思考问题,整理出所需要的知识,在归纳知识的同时,了解国情,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肤浅,而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专业。所以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不要要求太高。注意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及保护多样性的情感认识。 【重点、难点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广阔思考与探究,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劳而获的自信与快乐。抓住“多样性的内涵”贯穿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三个层次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 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让学生观看几组图片,展示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导入课题。

师:看过这些图片后,我们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多样性。

(板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导语,回答一个问题:生物多样性分为哪几个方面? 生:三个。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展示PPT)对,同学们很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分别学习这三个层次。首先我们来学习种类多样性。

(板书:种类多样性)

师:展示PPT。大家仔细阅读图表资料,回答老师三个问题。首先告诉老师,除了表中列出的动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类群? 生:节肢动物,甲壳动物。

师:对,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列举的几个(展示PPT)。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等等,而且初次之外还有我们最容易忽视的细菌、病毒等。

好,现在回答老师第二个问题,告诉老师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所占比例最高呢? 生:裸子植物。

师:对,所以我国又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除此之外,老师还要补充一个知识点,我国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那大家告诉老师,你们觉得还有生物没被发现么?(展示PPT) 生:有。

师:对,还有很多生物没有被人类发现,也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层次——种类多样性。下面我们来学习基因多样性。 (板书:基因多样性)

师:大家看这些图片(展示PPT)。这些图片分别是萨摩犬、泰迪犬、吉娃娃,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那么大家告诉老师,为什么同样是狗,却互相之间长的不一样呢? 生:基因不一样。

师:对,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基因不相同。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基因多样性。但是大家告诉老师,狗和猫的基因一样么? 生:不一样。

师:对,也就是说不同种生物基因不相同。那萨摩犬和比熊犬的基因相同么? 生:不相同。

师:对,也就是同种生物的不同生物个体基因也不一样。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这正是我们需要记住的三点:第一点,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多样性;第二点,不同种生物基因不相同;第三点,同种生物的不同生物个体基因不相同。(展示PPT)那大家知道哪些人类利用基因的实例呢? 生:袁隆平杂交水稻。

师: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被国家授予最高科技奖。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物种多样性是因为基因的多样性,在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当中,除了有天上飞的,还有陆地上和水里生活的,以及其他一些环境,那它们所生活的这些环境正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 生:生态系统。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师:大家说了很多生态系统,这是不是就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呢? 生:是。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板书: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刚才我们已经明白了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而种类多样性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也就是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种类多样性是直观表现,基因多样性是内在因素,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外在因素。

现在大家想一下,在我们学习生物链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是不是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紊乱呢? 生:是。

师: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在人类未出现之前,地球上生活着庞大的恐龙,可是就是因为地球的地质层运动等各方面因素使得恐龙无法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进而导致了灭绝,这就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使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收到破坏。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其实除了恐龙灭绝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生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比如始祖鸟、长毛象、新疆虎、中国犀牛等生物已灭绝,中华鲟 金丝猴 丹顶鹤 马来熊、大熊猫、紫貂等生物正面临着灭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但是现在人类已经采取很多办法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如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除了大熊猫以外,还有很多保护生物的例子,大家课后搜集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体现在那几个层次? 生: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对,其中种类多样性是直观表现,基因多样性是内在因素,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外在因素。 除此之外,我们还认识到有很多生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大家课后搜集有关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 板书设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的家乡在临海范文下一篇:商务的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