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022-11-13

1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实用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学生的理论文化层次, 也就是说, 对任何一个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基础文化课要求都不高。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 这样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甚至有很多不想学的现象。再就是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 心理上、性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 再加上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所学的课程比较多, 加上学校的设备离行业要求、离单位要求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学们的专业技能不是很高,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 职业学校的学生只具有最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最基本的专业技能, 毕业后主要是在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然而, 随着毕业时间的推进, 本人在所带的班级中做了一个调查, 学生理想的就业目标与现实的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个难题摆在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是我们每个职教教师的职责。

2学生对就业的认识

1) 对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从小到大许多事情都是由父母及长辈包办, 包括专业选择。而许多父母在给自己的子女选择专业时也没有认真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作一个全方位的测试和考查, 只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者只是去追随热门专业来决定孩子的专业, 这样就给孩子造成一个误区, 只要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将来就一定能挣大钱, 对就业待遇期望值过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就要正确引导。首先要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 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该是生产第一线, 所做的工作必经是从最基层做起。其次, 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做一个正确的评估, 并认真的思考所学的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并作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 有很多工作岗位是很难立刻胜任的, 但是只要热爱这个专业, 不管到哪个单位, 在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培训后就能有所提高。最后, 学生对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 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个专业。技术含量很高, 这就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 技能就越高, 待遇才可能高。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 专业技能有限, 缺乏实践经验, 待遇较低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感到心理不平。要想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理想的工作, 必须在工作实践中耐心的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 从基础做起。有的同学总认为外面的钱容易赚, 遍地是黄金, 一旦没有达到理想就开始抱怨, 认为上当受骗了, 但是要知道, 高收入必须要有高的付出。我们要树立学生这样的观念: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勤奋学习, 理想是一定能达到的。

2) 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现在的学生, 独生子女较多, 行为表现有如下几点:一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更没有上进心;二是年龄偏小, 心理不成熟, 为人处事能力较差,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三是社会阅历有限, 学生的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 不善于与人交往, 不善于沟通, 甚至有的同学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从以往的情况看, 有的学生初到一个单位感到新鲜, 但时间一长, 那种怕苦怕累的缺点就表现出来了, 迟到、旷工现象就时有发生, 当受到领导严肃批评后就受不了了, 有的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离厂出走, 这不仅影响了其它员工的正常上班, 还可能会导致整个工作流程停止, 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学们, 当你走出学校你的身份就发生了转变, 严肃认真不讲情面的领导替代了和蔼的老师, 陌生的同事关系替代了熟悉的同学关系, 你必须尽快去适应, 否则你将会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我们的企业所需要的是大量综合性人才, 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较好的思想品德, 规范的行为习惯, 能吃苦耐劳, 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务意识的人才能适应。还有, 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份企业最为看重的, 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 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生活习惯性格影响的, 一旦养成, 很难改正。

3教师对学生就业的引导

针对现在学生就业的一些现象, 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根据社会需要及职业活动结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结合被指导者的个性特点, 以科学的创业和就业概念指导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 提高自身素质选择职业的过程。应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真正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人才。

1) 建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师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 就职业礼仪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劳动法律法规、职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等进行模拟指导, 班主任更要承担更多的指导, 比如职业道德与劳动法律法规、心理指导、就业技巧等等的教育教学。此外, 学校就业指导处负责对学生就业状况的专题调查, 发布行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和社会就业动态, 指导学生参加用人单位应聘、面试和洽谈, 做好学生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与指导, 及时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

2) 坚持职业指导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 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和职业的创造者, 以创业带动就业, 对缓解就业压力和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学校的一些观摩活动、校外创业基地的实践和为民服务等活动, 让学生开阔眼界, 展示专业特长, 参与创业实践, 营造学生的创业意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引导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最终实现成功创业。

3) 坚持职业指导与学生上岗前的就业指导。班主任老师在强调专业学习的同时, 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训, 对毕业生就业上岗前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 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教育, 及时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和制度, 使学生面对现实, 实事求是, 转变就业观念, 给自己准确定位, 确定适宜的职业期望值;使学生确立“面向生产一线, 面向乡镇企业, 面向农村”的就业方向;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 再创业”的就业新理念;同时召开就业学生家长座谈会, 向学生家长介绍目前就业的形势、就业政策,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的用人制度等等, 努力使学生推荐就业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在职业指导中的共同教育合力。

总之, 我们要切实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才能不断提升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以达到人职匹配, 真正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人才。

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实用人才的教育, 学生理想的就业目标与现实的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促成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养成就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是我们每个职教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代职业教育下高职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下一篇:“公共知识分子”视域下提升高校团干部立德树人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