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汇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近几年,适应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外汇管理领域的重点落在了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及业务系统完善上。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与监管体系,对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维护涉外经济有序发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管理制度与体系存在监管成本较高、对异常交易定位准确性不够等问题。

第一篇:外汇管理论文范文

外汇局:信息科技推进外汇管理变革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简称外汇局)承担着我国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负责依法监督检查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实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根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不断完善管理工作,规范境内外外汇账户管理。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外汇局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1986年,外汇局外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开始启动,经过“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建设过程,该系统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覆盖主要外汇管理业务的电子化体系,外汇总局和各级外汇管理分支机构均已实现了网络基础上的信息化管理,有力提升了我国外汇管理水平。

系统平台全面支撑外汇管理

“科技手段是外汇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外汇管理主要是依靠各个信息系统平台来实现的。”外汇局信息中心综合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一点已经成为外汇局全系统的共识。”随着与外汇管理信息化紧密关联的银行业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科技重要性在外汇局不断提升,成为外汇管理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实现系统架构与运行模式的大集中。“十一五”期间,外汇局进一步推动应用系统集中,新建应用系统基本都采用全国大集中的系统架构,信息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实现了从区域集中向大集中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是应用系统覆盖主要外汇管理业务。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管理的需要,外汇局开发建设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系统、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银行结售汇统计系统、外汇账户管理系统、个人结售汇系统、进出口核销系统、外债统计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承担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日常业务监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外汇统计分析能力和监管的有效性。

三是初步构建了对内对外网上服务体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内部信息门户网”自2004年在外汇局全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促进了机关办公的规范,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并初步形成了外汇局的管理信息数据库。按照“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要求,外汇局从2003年起组织建设网上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为全国涉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办理与外汇管理相关的业务,在提供现场服务柜台的同时,虚拟的网上服务窗口进一步完善,大大提升了对公众的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了贸易和投资环境。先后在网上服务平台上组织开发并运行了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银行高频外债网上报送等系统和功能。目前,全国共有16个省市近15万家企业在网上服务平台注册,通过互联网办理出口收汇核销,约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70%。

四是建立了外汇局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外汇局通过“金宏工程”建设,实现了8个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向人民银行动态提供企业基础档案信息,有力地配合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开展;与海关合作开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以及进出口报关单数据交换,实现了外汇局、银行和海关协同监管;与税务部门合作,开发出口退税数据电子传输系统,推进出口退税无纸化,大大便利了企业。

求解外汇管理信息化新命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跨境资本流动更为活跃,外汇真实性监管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矛盾愈发突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外汇管理的重要抓手,信息化建设要适应和满足“五个转变”的要求,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外汇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能保障外汇管理部门有效履行职能,切实防范风险。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成为“十二五”期间外汇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重大课题。

■系统和数据整合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阶段,需要进行整合。整合是一项复杂的、耗时长的系统工程。整合的长期目标是根据外汇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和优化设计相关业务流程,建立以数据为中心、面向服务的应用支撑体系,实现数据统一采集和共享利用,建立面向主体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提高监测分析能力,提升风险预警水平。整合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规章制度和流程调整等。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是要在现有法规和制度框架下,系统整合通过统一应用访问渠道和登录管理,提高用户操作的便利性;数据整合通过建立按主体、按时间序列的数据资源库,推进数据的综合利用,实现现有信息的共享使用,为主体监管和监测分析提供支持。

■信息安全与保密 外汇管理数据涉及国家外汇资金流动、外汇储备经营、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对外负债等国家重要机密信息,也涉及银行、企业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尤为重要。加强信息化安全保密体系建设,避免国家和企业利益受到损失,是外汇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障业务连续性 外汇管理各项业务操作和政策调整改革可以说是严重依赖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业务连续性是个摆在外汇局信息中心眼前的现实问题。要加强业务连续性研究和管理,科学编制外汇管理业务连续性计划,提高应对风险的自动调整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按照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的要求,完善数据灾难备份机制,按照“两地三中心”来规划建立外汇管理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合理设计数据主中心与灾备中心的运行模式,完成灾备中心建设,主要业务系统在灾备中心完成备份系统,并进行有效的演练和恢复。

■跟踪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发展 自2007年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云计算产业在中国得到了政府机构和IT厂商的大力推动。虽然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云计算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虚拟化技术是最早的企业应用云计算之一,虚拟化是云计算平台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虚拟化技术在外汇局已经有些应用,我们用虚拟化技术推进基础软硬件和存储资源整合,推进集中存储和软硬件平台合理部署,并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要密切关注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动态,不管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一定要与外汇局的需求特征紧密关联。因此,对云计算部署我们可以尝试分步走,不要追求构建一个特别完美的平台,整个平台的功能也是要分步走,从最初的尝试,搭建小的平台到熟悉应用,然后再到功能的扩展,它一定要采取分步走的一个策略。

外汇局信息中心综合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学习借鉴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外汇局实际,逐步建立与大集中运行模式相适应的运维体系。针对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逐步探索建立面向市场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和运维机制。”

相关链接

“十二五”期间外汇局管理信息化蓝图

“十二五”时期,外汇管理信息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贯彻落实“五个转变”要求,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加强IT治理。大力推动业务和技术融合发展,促进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研究制定外汇管理数据规划,逐步建立以数据为中心、面向服务的应用架构。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规范数据采集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体系。转变监管理念,逐步建立面向主体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扩大网上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外汇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外汇主体监管模式构建

【摘 要】近几年,适应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外汇管理领域的重点落在了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及业务系统完善上。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与监管体系,对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维护涉外经济有序发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管理制度与体系存在监管成本较高、对异常交易定位准确性不够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外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外汇管理、进一步推进主体监管的思路、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外汇管理;改革;主体监管;策略

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全球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不管是国内的金融行业,还是国际的其它金融组织机构,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延伸,“一带一路”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战略发展举措的制定落实,进一步加快了金融市场的国际互动,我国涉外金融交易市场的规模在近几年得到了不断的扩张,跨境资本的流动速度也在加快,面对这种新的局面,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做到对大规模的跨境资金进行高效的监管。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必须进一步优化外汇监管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实际形势。因此,本文在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对外汇管理的一些见解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未来监管模式的主题框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对提高外汇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所帮助。

一、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现状

1.外汇管理的特征和内容

在现阶段,我国在外汇管理的模式上,主要还是采取以交易性质为划分标准的行为管理模式。通过对业务类型进行划分,再根据有关的要求和具体规定,来对外汇交易和以之相关的业务实施分割,目前的外汇管理体系主要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而形成的。其具备了三大特征:第一,以外汇交易行为的性质划分出资本项目以及常规项目;第二,外汇交易业务的性质,往往也是外汇监管部门进行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监管力度具有两头重,中间轻的特点,对事前监管、事后核查抓的比较严,对事中的监管力度还有待提升。

從我国目前外汇管理体制的内容来看,管理的对象比较复杂,各种形式都存在,有银行、还有非银行性质的一些金融机构、涉外企业、居民个人等;监管方式也较为多样,有额度控制、资格控制、准入限制、事前登记、事后报备等。

2.缺陷与不足

(1)市场主体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巨量增长的背景下,所采取的逐笔核查方式的有效性欠缺。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我国作为首批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境内企业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了大规模的跨境并购业务;近几年实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也促使跨境资金流动体量大幅增长。同时,我国银行业得到大力发展,各类海外代付、跨境融资等业务迅速发展。由此以来,大规模的跨境资金流动体量使得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无法真正满足监管要求,弱化了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2)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与缺陷。从当前的发展格局分析,我国外汇管理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较多,但是却呈现出分散局面,导致外汇立法层次不够清晰,存在多部门重复监管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在跨境资金流动体量相对较小阶段所实施的各项政策法规与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协调,引发政策在现阶段落实过程中可依据不足问题,长此久往会出现外汇监督管理真空现象。

(3)银行展业原则落实不到位。由于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除个别保留的项目,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业务下放银行办理。然而由于银行代位监管与商业盈利兼具的特殊身份,致使部分银行在落实外汇管理政策中存在主动性不够、能动性不足问题,甚至有个别银行存在主动帮助业务对象规避外汇管理的行为。总体来看,在外汇管理简政放权过程中,作为政策执行者的银行履行外汇评价与监督的作用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

1.外汇主体监管模式的基本概述

外汇主体监管是建立在市场主体之上的,以获得其外汇收支信息为主,统筹实现对该主体所有外汇业务的集中管理,并实施综合风险评估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在外汇监管中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模式存在两大弊端,首先表现在管理成本和主体的交易成本都相对较高,而且对外汇收支信息的监测和采集都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主体监管模式的有点恰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现实问题。这种新的模式能够很好的梳理某一市场主体发生的所有外汇业务,凭借这种主要的管理方式,达到理清资金脉络、评估该主体的跨境交易业务规范性管理的最终目标。

外汇主体监管模式,通俗的将,其实就是一种把监测和预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外汇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把检测分析与事后管理作为工作强调的重点,打破传统的交易行为,实现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很好的监管。外汇主体监督涉及到较多的业务范畴,诸如贸易的融资和信贷、以及各种类型的投资等等,一般通过三个阶段加以具体实施,首先是统计监管对象在外汇交易上所存在的风险系数指标;其次是根据总体的统计数据,做好分类处理;最后,要做好对监管企业的监测分析,重点企业要重点对待。

2.外汇主体监管的设计

(1)构造基础。要做好外汇主体监管的可执行性和权威性,在构造体系基础时,必须要做好对相关的法律、信息以及人员基础的分析工作。法律基础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一步,外汇主体监管执行中的一些管理规定和处罚依据都必须具有法律法规的基础支撑;要健全、完善并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要对大量的业务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外汇监管以人为本,所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关注对象。

(2)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要创新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可推行矩阵式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加强综合监督管理,根据部门的性质,和市场主体的要求,来具体落实外汇管理工作职能,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

(3)业务整合。通过主题单位设置,对项目进行整合,可以实现企业业务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满意度。

三、构建新时期的外汇主体监管模式的优化策略

1.创新监督管理理念

传统的外汇管理工作,在模式上过多的侧重于操作和审批。在国际经济互联互通,外汇流动大的新时期,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要积极的走创新之路,加以优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质的服务理念和成本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风险控制。通过观念的转变,对外汇主体监管体系的创新,更好的发挥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功能。

2.对机构设置进行优化创新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按监管主体的性质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受理部门,比如可以划分出处理企业、银行或者是个人业务的分管部门,而且每个部门都要有综合岗位的设置,可以对监督主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可以对外汇业务进行办理以及审批登记。而且还要设置一个可以对主体以外外汇交易的行为进行检测的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保障外汇主体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3.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为外汇主体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帮助,是保证外汇监管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为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规避法律法规漏洞,有必要对老的制度进行重新审核并修订,通过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化分类,完善评定程序,确保其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4.创新业务整合

我国目前在外汇管理中业务监督系统偏多。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各个系统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业务办理往往需要在各系统中去采集需要的数据,工作效率不高。很有必要对业务系统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映主体外汇情况、应用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监测时效性,实现电子化和口径化,尽可能地做到监督管理信息的对称。

5.加强各部门的沟通

面对新的国际金融形势,我国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个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资源共享,信息掌握更全面。進一步发挥监督管理的优势,更有力的打击外汇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和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市场主体交易规模的扩大、跨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及其异常性的凸显等因素,都对外汇管理体制提出了因更高的要求。所以,进一步完善外汇主体监管模式,是推动外汇管理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新,郑杨.经济转型与外汇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毕洪伟.外汇管理从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转变势在必行[J].黑河学刊, 2011(7).

[3]刘琛君.试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 2010(8).

作者:李彩虹

第三篇:结合中国外汇储备发展过程 分析如何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机制

摘 要:本文根据中国外汇储备数据(1952-2017),结合全球化背景分析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首先分析外汇储备投资的现状,其次谈论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的优化方向,为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投资提供发展建议,得出优化币种结构,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机制,鼓励海外投资,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的方式,以达到降低外汇储备管理风险,更好的促进内外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外汇储备 成因 影响 建议 管理机制 投资发展

一、引言

外汇储备是由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所有,用于对外支付、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储备货币及以其计价的高流动性资产。凯恩斯(1936)提出,外汇储备的基本用途为两点,第一,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满足对外投资的需要。从金本位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再到欧元问世时期,与后危机时期(指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承载了更多的功能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从1949年建国至今,我国的外汇储备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外汇储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跌宕起伏。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是什么影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对外汇储备采取怎样的措施,利用外汇储备投资的现状与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引人深思,密切关切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结合外汇储备发展过程,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方向,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投资提供发展建议。

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后,目前大多研究成果只针对于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并未分析过去外汇储备与眼下的外汇储备变化情况,本文通过纵向分析建国以来外汇储备到如今外汇储备变化状况,在整体上能更好的把握外汇储备管理方向,促进管理转型创新,更好的促进内外平衡。

二、我国外汇储备发展过程(从建国至今)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1952-1977)。这一时期,外汇储备增长时断时续,负增长年份占多数,原因在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且成立之初国库中没有外汇储备,与西方的国家贸易中断,至于少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来往,使外汇获取十分不易

2.文化大革命期间到改革开放前(1966-1977)。与前一时期类似,外汇管理体制变化没有发生太大改变。面临经济封锁,外汇储备的获取途径很少,且外汇储备波动剧烈。1971年,我国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次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经济封锁逐渐被突破,我国的外汇收入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1973年,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减少,原因在于为落实“建议在未来3~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的政策,消耗了较大的外汇储备。随后几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迅猛。

3.改革开放以来到加入世贸之前(1978-2003)。改革开放过之后,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紧密,经济往来增多,外汇储备在这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所有制改革,汇率并轨,银行间市场的建立等相关政策的颁布,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了外资流入,贸易顺差也逐步扩大等,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所在。

4.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2004年至今)。进入世贸以来,我国的贸易量进一步扩大,标志中国更进一步的融入到了世界經济之中,在人民币的升值潜力下,国家为了保持贸易顺差采取增加外汇储备来维持汇率,同时国际资本的流入,也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我国出口在产业发展升级中,进一步增长。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外汇储备上,增长也十分明显。

2014年6月外汇储备在到达顶峰3.99万亿美元之后,在随后的几年,不断调整,甚至跌破了三万亿,原因在于国家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预期,维持内部平衡,采用外汇干预的手段,使用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防止通货膨胀,同时,国际热钱的出逃,也导致了外汇储备下降。这几年来,我国为了应对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一点便是藏汇于民,如此一来,也致使了外汇储备的下降。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受央行对人民币升值的支持下,出现了回暖,目前处于三万亿左右,这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性给予了投资者与贸易者的信心,同时实体经济回暖,以及债券等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外资进入,从而减少了外汇储备的流失。

三、外汇储备的分布与影响

1.全球外汇储备分布。IMF在2005年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即发展中国家处于长期贸易顺差而发达国家长期处于逆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层次高,货币认可度高,处于经常项目逆差,而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水平低,货币认可度较低,处于经常项目顺差。长久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往经济贸易造成的失衡循环,致使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越来越多。

2.外汇储备持有的影响。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金融实力的标志,也是弥补本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维持本国信誉的重要手段,同时在金融危机频出后,外汇储备出现了风险预防的新功能,在国际投机资本对本国汇率制度进行冲击之时,外汇储备能有效地抵御风险,维持货币信心。但是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诚然,外汇储备的确拥有巨大的功能作用,但拥有过量的外汇储备,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外汇储备本质上是货币的储备,这笔钱是国家发行人民币从对外贸易等活动中购买来的,如果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就等同于把购买的实际财富拿给了他人使用,我国失去了国内经济过大转型的机会,放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与平衡的资源,反而支持了货币发行国较低成本的拥有资源,此外相较于收益回报更大的国内投资,选择了主要投资于美国债券,收到通货膨胀与美元的汇率下降的因素影响,这意味着较高的机会成本,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与货币方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外汇储备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面临贬值的风险。外汇储备的增长意味着外汇占款的增长,有在经历了货币创造的放大过程,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同时央行面临着提高利率以抑制货币投放快速增长和利差增加外汇继续流入的矛盾。由此可见,保持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尤为必要。

四、对外汇储备管理结构优化的建议

当下,我国外汇储备仍然居世界首位,数额依旧庞大,从中长期看,除了要满足流动性的需求,也需要考虑比例高的外汇储备回报,实现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实现外汇储备管理的转型,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外汇储备的财富性职能。因此,外汇储备投资,俨然成了提升外汇储备资产收益,帮助控制外汇储备规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外汇储备投资的管理目标即要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情况下,实现外汇储备盈利。因此需要实现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策略。

1.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的币种结构,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长久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组成中,美元一直就是占主要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推测,我国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美元,美元资产大约占到我国外汇储备的65%,欧元资产约占到25%,英镑、日元以及其它货币占10%。但是结合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量,美元的汇率波动变化会对我国产生巨大损失。从全球范围内看,增长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欧元、英镑、日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分散优化币种结构,有利于控制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整体风险暴露,同时密切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往来,加强经济合作。同时在优化币种结构的同时,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外汇储备量,同时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诚信度,让多余的外汇储备合理消化。扩大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增加结算比例,与其他国家开展货币互换合作,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以此促进外汇储备管理的优化。

2.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大多集中在美国政府债券和欧元债券,其带来的收益率较低,同时体量过于庞大,不利于分散风险,在保证外汇储备稳定性与流动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购买一些美国抵押债券、企业债券以及股票,在增长收益率的同时,弥补对冲美元带来的损失,推动让投资组合多样化。

3.建立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外汇储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国际游资构成,国际游资具有逐利性质但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其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在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下,通过外汇储备转变的形式,增加了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投放,有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另一方面,当其看跌人民币时,以各种形式出逃,同时煽动影响国内其他资金出逃,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不利于人民币与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针对国际游资,我们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游资的管理,分析其特点,从而设计一套有效的应对其冲击的处理机制。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之中,我们要谨慎处理,防止以对外投资名义的资本外逃。

4.鼓励民间持有外汇储备和海外投资,实现藏汇于民。将体量大的外汇储备藏于民间,将其分散,自承风险,由此减少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波动的时候给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企业和居民会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同时中国应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途径,引导民间海外投资,有利于导出外汇储备,为国内导入技术、人才等战略性资源,同时有效的减少了外汇储备量,有利于预防控制风险。

5.建立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由于传统的外汇储备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较低,世界各国央行开始将外汇储备投资的领域拓展到其他方面,成立了独立的外汇储备投资机构,主权财富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是指各经济体中央政府或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行政当局设立并管理的投资基金,国家是最终所有人,其投资方向主要在于长期国债,公司债,股票等资产,以获取更高的回报。我國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对其的利用效率有限,外汇储备风险仍然较大,2007年,我国成立了一家主权财富基金,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顺应了世界潮流的情况下,响应“走出去”的战略要求,有利于实现外汇管理投资的完善,优化国内外环境。一来,可以促进外汇储备规模处于适度区间,二来,在实现流动性同时提升收益,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中投公司在发展投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高效的运转关系值得探索。

5.1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操作。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目的在于获得投资回报,以此更好实现避险目的,并不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和政治色彩的国家干预,在投资过程中,主权财富基金需要更加明确内部分工,在管理体制上要有根本性的突破,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国家干预的出现,以此使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投资活动中提升自身效率。

5.2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和领域。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和领域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前景密切相关,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发展应当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呼应,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号召,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和开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帮助其他国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储备能源物资,实现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和方案。

5.3投资过程中要注重风险的把控。高回报的投资常常伴随着高风险,做好风险的防范,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均衡,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政府性的投资公司,应当由专门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投资公司进行风险预判与控制,同时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日趋增强,从建国到现在,外汇储备的变化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的变化过程,眼下,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同我国经济发展一样,也正在经历过渡时期。控制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促进内外平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通过建立合理的外汇储备管理结构,保持其处于适度规模,响应我国的对外发展政策,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综合国力,增加制度自信,货币自信,促进国内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俭,王景武,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吴念鲁,中国外汇储备研究—考量与决策[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3]俞乔,中国外汇储备与全球产业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宿玉海,孙晓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多目标管理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3.

[5]王永利,关于国家外汇储备相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15.8.

[6]夏登峰,中国外汇储备的困境与管理对策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9.

[7]国家外汇局官方网站,www.safe.gov.cn.

作者简介:胡喜艺(1997.08—)女。湖南零陵人。本科。金融学。

作者:胡喜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海外利益论文范文下一篇:财政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