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论文

2022-04-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和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大学物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论文 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大学物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和目标,教学方式和目标则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项目组通过调研欧美国家高水平大学和国内同类高水平大学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寻找差距,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构建适合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评价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培养合格的学生,以适应应用型队伍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改革探究

当今世界,谁掌握现代高新技术,谁就会赢得未来。因此,各个国家都竞相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当代新技术应用于新的设备及武器装备,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国力与军力。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其关键之一就在于培养大批现代化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物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通往工程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桥梁,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入校大学生对最新科技的了解和应用越来越多,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是大势所趋。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基础,其学习和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原子、分子,研究线度从光年到纳米。各本科院校具有不同的特色与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在内容和课程分配上突出其特色。大学物理作为应用型队伍电子信息工程、船艇指挥及机电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多年来一直采用单一固定教材进行授课,该教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但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业务联系相对较少,与目前的专业教育很难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使之能够更好的为专业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从而打造真正的大学物理课程,是当前高校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的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掌握的平均水平也各异,造成了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听课的效果相差较大的状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很好的把握讲课的深度与广度。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争取做到对每一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手段和方式单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由传统的“板书式”授课模式转变为“PPT式”授课模式。不可否认,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较,多媒体技术以其文字、图片及可链接动画视频等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由于过度的依赖,让自己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幻灯放映员和讲解员,一堂课下来,板书寥寥无几。学生机械的听,盲目的记,加之多媒体翻页速度快、重难点不够突出、逻辑思路跨度大,造成留给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时间很少,更难存在科学想象的空间,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课程内容广而不深

现用的教科书中物理教学所涉及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相对论及量子论等广泛的内容,而且过于抽象化,没有把经典理论与当今科技相融合。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授课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大学物理课程。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订分层次、多元化的教学大纲。在制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特别是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教学课时及教学内容的深度,比如对涉海专业的学生应把重点放在流体力学上,同时增加这部分内容在期末考试中的比重,真正的为接下來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哪些物理学知识是其必要的基础,在有限的课时下精选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在教学过程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与探索精神,结合所学内容,适当拓展当今世界该领域的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要做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并结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和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做到学以致用,使授课内容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

二、课程改革方案的探究

通过几年来结合个人的教学与学生的反馈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探索与改进。

(一)推动教学创新 发挥学生潜能

创新本身就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创新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逐渐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或“满堂灌”模式,这样往往造成“胃口大的会饿坏,胃口小的会撑坏,胃口不对的会倒胃”的结果。应该努力推行“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这样不但能够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也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正能量充满课堂。要想达到以上效果,就必须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三个转变:以教为主(老师满堂灌)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过分重课堂)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过分重分数)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相对课堂教与学的固定时间、地点、模式而言,网络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网络学习也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另一种形式,由传统的同时同地的面授模式转变为传统模式与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提高教师素质 增强育人观念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是在于讲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獲得知识”。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教师”,那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适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前沿,树立崭新的课程观。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课程也要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样,未来的教师也就既是科学家又是教育家、心理学家;既能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资料、数据和图表的本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善于与学生建立友谊,以情育人。当今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人情淡化,导致了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而以情育人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精神品质。

(三)启发学生思维 提升教学实效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也要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以产生新的问题作为“会学”的开始,实现由“考生”向“学生”的转变。教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先提出问题,然后借题发挥,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出所讲内容。当学生带着疑问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的时候,能激励他们的发散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思考、分析和总结,从大量的发散结果中经过慎重思考选择出正确答案。即使在讲授定理以及规律时,教师也应尽量的减少和盘托出,可以先提出问题,并指出之前的知识在解决此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进而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讲解内容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将经典理论与时代科技相互联系,如由恒定电场一章中的“霍尔效应”的讲解联系到当今世界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反常霍尔效应”。大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了解科研,懂得科研是怎么回事,引导学生理性地热爱科研,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然后部分地、有选择性地参与科研。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四)优化课程载体 区分层次维度

课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细胞。所谓优化课程体系,就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调整各方面的内容及其比例关系,并以最后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作为衡量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也不断发生变化,如:学校教育由单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人才的培养转变,这无疑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教育与课程上的反映,它对今后本科类院校教育模式、教师要求及课程的发展走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学校减少基础课学时的客观情况,教师必须优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大学本科课程的设置必须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多样性,传统教材对经典物理中的力、热、电、光有着详细的介绍,而对于反映出当代物理发展丰硕成果的近代物理特别是量子理论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提而过,社会的发展已由信息时代进入量子时代,必须增加量子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所占比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如甘子钊院士所言:“整个当代物理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量子力学的教学,这不仅仅是对物理系的教学,而且对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等系科的教学,也是同样的……”此外,还要设置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设置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同时,在调整课程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课程设置体系的平衡性,培养“专才”和“通才”相结合的人,以适应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和目标,教学方式和目标则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可以通过调研欧美国家高水平大学和国内同类高水平大学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寻找差距,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构建适合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评价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培养合格的学生,以适应应用型队伍的人才需求。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还要努力倡导教学自觉,沉淀教学文化,营造重教氛围;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加强制度建设,改进育人模式;推进协同创新,协调好教学、科研和务实的互动,让大学物理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国瑜.大学学术发展的科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6-28.

[2] 陆国栋.教学方法改革的模式与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4-16.

[3] 李秀平,杜磊.非物理类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新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58-60.

[4] 李红,杨新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5(3):68-72.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张玉强 崔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和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但是,现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在运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不符的。

因此,根据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既要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又要将物理知识与其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联系起来。本文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内容改革

1. 结合专业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整个普通物理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一般是64~80个课时,总体上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来讲授,而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相对完整,可以节选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这四部分内容作为主要讲授内容,不同专业各有侧重。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主要有以下几类:机械类、土木工程类、电子信息类、化工类等。建筑、机械工程类专业的物理教学应该侧重于力学、热学、电磁学的内容;电子信息类应该侧重于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化工类应该侧重热学、近代物理的内容。

通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体现了不同的侧重点,这样做有针对性地简化了教学内容,也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学时少的客观条件。

2. 工程技术与科技前沿引入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物理学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联系实际,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基础理论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引入日常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科技前沿。例如,在力学部分,选取降落伞和跳伞塔、汽车的制动与驱动、同步卫星的发射、汽车的极限加速度和极限速度、跳台跳水和游泳池的深度等内容;在电磁学部分,介绍电磁炮、磁透镜、磁流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在近代物理部分,引入超导与磁悬浮列车、X射线和计算层析技术、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等内容。此外,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地介绍物理学的前沿动态,如混沌理论、熵信息论、相互作用统一论、宇称守恒论等。限于学时情况,可以依据不同的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在教学中以教学短片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恰当地引入工程技术与科技前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渗透物理学史

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之一,而物理学史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位物理学家在得出成果时,其思维、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深入探讨他们的研究过程,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其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和物理学家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物理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史,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科学方法教育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组织并恰当运用物理学史。首先,教师应对物理学史进行分类,例如把物理学史分为关于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的史料、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的史料、有方法论教育价值的生动史料、物理学发展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史料、反映物理学知识整体联系的史料等。然后教师应恰如其分地渗透物理学史,使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例如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用历史引入新课、讲课中间穿插史料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 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板书在推导和演绎过程具有优势,而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可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兴趣盎然;还会使学生加深对大学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印象,并能深入理解内涵。

2. 习题课与讨论相结合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习题课的教学是学生巩固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习题课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发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评价方式改革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教学评价既要有知识的评价,又要有过程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因此,僅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一张试卷定分数,则不够合理,可以变为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方式的过程化。即评价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两部分,而平时考核不仅要把考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作为考核的内容,还应该把撰写小论文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综合评定给出平时成绩。小论文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教师给出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应用型题目,让学生结合本部分内容查资料、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将评价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梳理总结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笔者相信,如果在上述几个方面都有所改进,对物理课不再是大量公式和习题,而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和活力,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稳步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立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继续深入研究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使物理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春,郭延生,松兆丽,等.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5-47.

[2]马文蔚,苏惠惠,解希顺.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3.

[3]韩桂华,王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86.

作者简介:王瑞(1980 — ),女,河南遂平人,教育学硕士,黄河交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工作。

作者:王瑞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论文 篇3:

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影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以及改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国内各高校,尤其是被列为“985”重点工程的各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相对于部属重点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刚刚转型的地方院校,在实施双语教学方面显得尤为滞后,绝大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应该对学生实施双语教学。大学物理双语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拓展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以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和物理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1.学生的学习素质

双语大学物理课堂使学生面临双重困难和挑战,学生不仅要听懂教师的语言,还要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大学物理知识。双语教学的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使用外语的坏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的英语水平固然会影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质量,但学生的英语基础并不是影响双语学习的最关键因素。学生具有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才是大学物理双语学习的最关键因素。

2.教师的双语教学策略和技巧

(1)通过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作为学习媒介,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交流学科信息的能力。首先,使学生学会阅读英文大学物理教材,学会用英文思考的阅读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用英文学习大学物理知识的能力。英文教材推荐用《Beyond the mechanical universe from electricity to modern physics》与《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第一本教材在美国也是一本改革教材。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物理学的发展史引进教学中。缺点是词汇量大,知识点不易记,系统性不好,所以这本书不适合做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材,可用于教师参考书。《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这本书的讲授方式较接近于国内的教学,阅读量相对少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负担。其次,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用英文交流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能用英语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打下基础。如: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减少学生在阅读英文教材时遇到的困难,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中、英文的应用比例,以保证学生对所讲的物理内容真正理解;采取适当的考核方式,督促、引导学生研读英文教材,从中体会归纳式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

(2)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包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查阅科学文献的基本能力,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甚至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等。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能坚持双语学习。将专题讲座、读书汇报等方式引入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参与演示实验开发及撰写课程论文,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将丰富的国外视频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并设有专题讨论课,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双语教学收效的必要手段。坚持从多方面考核一个学生的能力。期末考试(英文试题,英文答题)40%+作业(英文)30%+A项20%+B项10%。其中A项的考核内容包括:课题研究、课程论文、参与开发演示实验、专题讲座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B项的内容包括:课前口头发言(要用英文)、讨论课发言、自学内容讲解、辅助教学工作等。

4.学校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物理知识,还要具备流利表达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能力。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学习、培训等。所以学校应给以一定的资金补助,及相应的激励政策。

二、改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创建丰富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来优化英语学习环境。譬如把校园内的各种标识同时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标识,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语言环境。然后逐步过渡到各种通知、告示也使用英语,处处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外语的氛围,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项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2.加强基础英语教学

学生的英文水平是困扰学生双语学习的最大难题,为搞好双语教学,应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方面多下功夫。突破听力障碍是关键。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英语讲课,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交际语言教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亚历山大来华讲学时就曾说过,听力并不是简单的听,听的同时还要边听边译!边听边模仿!边听边记录!并没有一种单独的听。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用英语面对学生,而且要调动一切可以促进语言发展的形式和手段,如幻灯片、录音机、多媒体等,在听、说、做等各种感知方面进行全面强化。

3.采取适合学生的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实施对象,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英語水平能力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相当高。因此,在组织双语教学班级时,可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等级测试(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以测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英语基础,然后按英语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级授课。这样,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基本一致,教师可以较好地把握授课内容的深度和教学进度,也有利于双语教学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

4.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注重实效,循序渐进

在开展双语教学之初,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施,分层次逐步完善。首先,是简单渗透阶段,即以中文为主,简单渗透英语专业术语,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其次,是中英文交叉渗透阶段,加大英文使用的程度。最后,是双语思维阶段,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用外语进行教学,合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和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并且作业和期末考试也用英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推广到第一层并不是难题,但要进一步提高到第二第三层次,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努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急需大学物理双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帅伟,仲志国.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思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6):75-76.

[2]冯爱祥,罗雄麟,聂建英,毛凤英.高校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9-121.

[3]王准庆.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人力资源管理,2010,(12):150-151.

[4]赵卫民,王彦芳.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84-86.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Y1306)。

作者:崔莲 韩志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如何防治化学除草剂药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