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教育是对人格方面进行教化培育,使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而农村教育,方向直指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农村教育视角,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在于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

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 篇1:

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 要:为了弄清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对贵州省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贵州省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贵州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

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贵州省及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贵州省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吸纳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因素。本文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

(一)贵州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源泉。工业化是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950年起,虽然贵州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业持续增长,实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

2011年贵州省人均GDP为16 413元,按照中国购买力平价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折合人均GDP为4 547.39美元,剔除1982—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5%,贵州省2011年人均GDP为1 280.95美元。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进行判定,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其他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发展阶段。例如,石培新(2011)分析认为,与全国相比,从总体水平衡量,2009年贵州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六至十二年[1]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省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及工业总量太小等[2] 。

(二)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贵州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以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2007—2011年贵州省的城镇化率为分别为29.25%、30.7%、32.1%、33.81%和34.96%。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7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贵州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低15个百分点[3] 。其主要原因在于:贵州城市数量少,规模等级低,城镇化容纳空间小;工业基础薄弱,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不利于城镇化发展;贵州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城镇化率低等。

(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发展格局,农产品市场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4] 。作者等(2012)[5] 运用标准值测算方法,选择参考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研究成果[6] ,选用当中的相关指标,对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2000—201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总评分为23.39、23.10、24.21、25.61、26.67、29.34、31.46、34.29、37.72、40.77、43.15和46.78,其得分均低于50分。根据杨万江等的研究结果,当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总得分低于30分时,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而当其总得分为30~50分时,则是属于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由此判断,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导致其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结构不高和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等。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贵州省是典型的农业省份。2011年全省4 23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 551.1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83.79%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粗略地以年末农业户藉人口减去年末乡村常住人口来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估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从2000年的285.7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 294.94万人。从转移增长率上看,“十一五”期间,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618.35万人,2010年为1 210.17万人,年增长率为18.28%。“十五”期间,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267.94,2005年为383.22,年增长率为9.36%,“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几乎是“十五”期间的转移率的2倍。 “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趋势。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总体作用下,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增加趋势。但是,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如何的呢?因此,作者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将通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广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义,即包括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和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贵州省的实情是流动的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因此,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基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当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以当期的年末户籍农业人口减去当期年末常住人口进行计算。当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当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当期年末户籍农业人口的百分比,记为自变量Y。工业化是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7] ,也是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将这一过程用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进行反映,记为自变量X1,代表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城市化率来进行衡量,记为自变量X2。将采用作者等(2012)利用杨万江等开发的测评体系所计算得出的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结果作为衡量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记为自变量X3。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贵州统计年鉴》。直接数据和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二)结论与分析

1.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线性关系假设不成立。其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系数为:Y=-1.794791X1+89.24738,t值分别为-0.685377和0.868570,R2=0.044867。说明贵州省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贵州是农业大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工业化水平一直都不是很高。这说明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为进城农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工业化的发展对本省劳动力的吸引作用不是很大。相反,其他工业化程度发达的省份吸纳了绝大多数贵州省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

2.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为:Y=2.736325X2-57.19513,t 值分别为15.87994和11.84835,R2=0.961857,F值等于252.1725,DW值为1.3083。方程系数和统计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是相互关联的。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2.736325百分点。许多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使得城市化进程小于工业化进程,只有很少部分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城镇。从上页表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贵州的城镇化水平小于工业化水平。但是,城镇化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贵州城镇化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268475X3-21.69581,t 值分别为25.14132和13.07935,R2=0.984426,F=632.0862,DW=1.455178。当农村现代化得分值每增加1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1.268475百分点,说明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有着很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政策建议

根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重视城镇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较低,仍属于乡村型社会。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加强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劳动力转移、市场需求和城乡产业分工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

2.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背景下,要科学规划,发展符合贵州资源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趋势及贵州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发挥贵州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在构建高效、低耗、具有较强竞争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3.贵州省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注重相关政策的配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转移。贵州省正在实施的工业强省战略,在促进二产上带一产、下促三产的同时,特别是在促进一产的产业化和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 石培新.从贵州工业化现状看“工业强省”的必要性[N].贵州日报,2011-06-08.

[2] 徐筑燕.工业强省战略知识读本[M].贵州: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77.

[3] 李兵.贵州城镇化率低全国15%[N].中国经济时报,2011-06-08.

[4] 王永平,金莲,刘良灿,等.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144-148.

[5] 葛菁华,董景奎,胡勇,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测评与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

[6] 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 张聪群.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6,(5).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葛菁华

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 篇2:

农村教育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教育是对人格方面进行教化培育,使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而农村教育,方向直指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农村教育视角,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在于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山东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乡村振兴战略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乡村振兴需要素质较高并且数量充足的农村劳动力。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截至2017年,山东全省人口为100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44.30万人,一直呈减少趋势。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其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教育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其发展状况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有着极大的催化影响。因此,从农村教育视角出发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山东省的农村人力资源,发现并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教育原因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而选择离开农业部门去往非农业部门。但是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低,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了他们在转移与就业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

(一)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

学历低,缺乏劳动技能,学习创新能力较差,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表1所示,山东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方面,文盲数量是6.2%,而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总人数占比超过90%,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不超过10%。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追求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对劳动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非农产业严格的学历门槛、技能门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能是从事体力劳动,而无法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

(二)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

山东农村地区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老一辈农村劳动力的思想中,血缘、地缘观念浓厚,这也就给他们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行为决策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多是跟随有过外出就业经验的亲朋、老乡,也从事和他们相同的职业,并非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或是政府引导。这种转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并不稳定,而且在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依靠亲友老乡,而不是第一时间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同时,这种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转移也会引起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三)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

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农村劳动力的法律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仍然保留着朴素的思想,口说为凭,对人保持着极大的信任,在转移到城市工作的过程中,他们通常意识不到要努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争取正当平等的社会保障等。从另一方面而言,文化教育的不足与法律意识的缺乏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找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或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自身的利益受损,或走向极端,采取非理性的措施而产生严重后果,农民工讨薪难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同时,我国当前市场法制建设仍未健全,监督不力,惩治不严,这就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进而不愿转移。

二、农村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人类拥有的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質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会影响其转移信息获取以及做出合理转移的决策,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转移就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接受教育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进一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就一般情况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业部门转移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这些产业通常都是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这是与农业生产截然相反的,农业生产的技术停滞性更高,生产方法也更加单一化和简单化,因此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过程中,要求农村劳动力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可以使劳动者具备从事一项生产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从而可以尽快上岗,提高生产效率,文化水平则会使劳动者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技能培训或者技能创新中更具优势。农村教育中的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都是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乡村振兴,减轻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巩固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要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山东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和其他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的省份,在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且转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应该更新观念,认识到教育对于乡村振兴、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巨大作用,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来开发,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通过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来消化农村劳动力增长的态势,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压力。

三、山东省农村教育发展现状

教育是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山东更是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在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以及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之后,山东省不断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根据山东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到2016年年末,99.8%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9.7%的乡镇有小学,25.8%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同时农业从业人员的文盲率从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的9.2%下降到6.2%。另外一个方面,山东省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教育费附加)为1888.83亿元,比2016年增长3.60%,比2015年增长11.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40%,2016年比例为20.82%,2015年为20.4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比例稳定保持在20%以上,并且每年保持较大增长幅度。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山东的农村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在有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待改善。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一般

缺乏专业技能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绊脚石,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的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前最有效率也是最基础的方式理应效果显著,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转移劳动力参与度较低,他们往往持“培训无用论”的想法,或因自己文化水平低不会学习,或认为自己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需要培训,考虑到机会成本过高因此他们选择直接就业;另一方面是培训的地区差别较大,省内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较好,而德州、菏泽等地转移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这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浪费。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等滞后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使农村劳动力更加顺畅地转移和更灵活地就业。但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仍存在问题。

如表2所示,在2010~2017年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数增加,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都大幅增长,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院规模不断缩减,尤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减少37%,在校学生数减少达32%。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技能需求专一,更多的是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或者是技术培训,显然山东省在这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创新发展农村教育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

农村劳动力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进入到城镇非农业部门;二是继续留在农业部门,在具有现代化的农业领域从事生产活动。在现代化进程中,无论哪一种流向都需要农村劳动力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以满足其在转移就业当中进行信息获取和维护权益的需求,因此农村教育应当改进教育目标,对农村劳动力不仅要提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专业性的技能培训,还要加强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培训和教育。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村地区的扫盲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村文盲劳动力实行系统教学,增强其文化水平,这样既能使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扶持补贴有更深刻的了解又能增强其对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非农产业生产技能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宣传队、组织播映科教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地区进行普法教育,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同时培训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计算机操作等技能,拓宽其对转移就业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以助于做出更好的转移、就业的决定。

(二)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

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一直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这是低于普教的教育形式,而忽视了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现象在山东的广大农村中十分普遍。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且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可以看出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刻不容缓。加强专业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继续加深职业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按照“订单式模式”进行培养,培育面向市场、面向行业的高技术人才,同时加大财政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资体系和教育体系,建设一支具备高水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

(三)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

山东一直以来是一个教育大省,高升学率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山东学生被广泛认作考试机器,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农村教育需要脱离出单纯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不为了升学而升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当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农村教育人事制度革新,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流动,打造高水平的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实践性教育,对学生的“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作业量,而是应当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平衡,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方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不仅要专业化,还要着眼于实用性与职业性,满足其切实的就业需求。

(四)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

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深刻影响的还有户籍制度,原因在于户籍性质与国民待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表现在教育、医疗、住房等诸多方面,而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农村转移劳动力尤为看重,直接关乎其转移的稳定性。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是当务之急。而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生力军,其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还必须加大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平和高效的财政投入体制,积极调动社会资金,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动员和激励更多的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充分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结语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转移的“门槛”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教育责无旁贷,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对农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发展任务,仍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齐心协力发展农村教育,应对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王克军,杨东群.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与解决的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2]張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朱雄才.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职教论坛,2006(09).

[4]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5(07).

[5]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6]于莹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研究[J].商,2015(10).

[7]卢君.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8]张统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09).

[9]吴小娜.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的关联性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9).

[10]徐佑国.乡村振兴应从农村教育开始[J].中国农村教育,2018(09).

(作者单位:安志浩,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刘养卉,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养卉为通讯作者)

作者:安志浩 刘养卉

农村劳动力研究论文 篇3:

蓬莱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本文拟在探讨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蓬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加快蓬莱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蓬莱市农村以其巨大的创造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着现代化的道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到创办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等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自发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面对难以逾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已经无法独自承担起推进以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蓬莱城市化、现代化的重任。因此,探讨蓬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即成为当务之急。

一、蓬莱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及转移形式

1.蓬莱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

蓬莱从事农林牧渔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总数为124266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05703人,占85.1%。蓬莱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341公顷,农业劳动力人均0.36公顷。根据传统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分为日常剩余与季节性剩余两类,但随着蓬莱地区农业用工季节性淡化,使一部分季节性剩余转化为日常剩余。同时,随着农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耕地对劳动力需求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减少,反过来又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将更加突出。

二、蓬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1.离土不离乡。这类转移方式又可分为“自主择业型”与因土地征用后的“被动转业型”。

2.离乡不离地。这类人员是蓬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他们实现了产业转移,但由于进入城市的各项保障措施的不保险性,他们仅仅工作在城市,家中仍留有自己的土地,户口也并未迁入城市。

3.离乡又离地。这类人员以考上大中专院校者为多。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私企业主因生产经营或子女教育的需要,在城镇或城市安家落户,彻底脱离与土地和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利益关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仍然依附在农业产业和大量在非农岗位就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是蓬莱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仍依附于农业产业和大量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的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的政策惯性及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具体表现为制度性障碍和非制度性障碍。

1.制度性障碍

(1)社会保障政策的滞后。虽然户籍管理制度已经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但在政策方面仍旧存在农业和非农业之分。农村劳动力失业后不能向城镇劳动力那样享受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

(2)现行土地制度的阻碍。由于承包地不具有产权属性,不能买卖,土地流转又具有明显的权宜性和暂时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土地的大规模集中。土地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难以吸引大量的资本对土地长期和有效投入,农业难以产业化和专业化,束缚大量农民留守在土地上。

2.非制度性障碍

(1)进城成本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第一,家庭的生活费用远远高于农村,没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收入,农村劳动力不敢贸然携家带口地迁入陌生的城市。第二,进入城市的风险成本较高。除近郊农村的劳动力外,蓬莱其他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如果进入城市后,彻底由离地不离乡的“两栖人”转为城市人,意味着要放弃土地承包权及村集体经济的收益和福利待遇;如果依然想保有即得利益,就不能离乡进城。

(2)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就业的要求。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劳动力素质高的地方转移速度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方,同时转移层次也较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择业及生活。

四、蓬莱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激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

(1)完善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取消农民合同制和城镇合同制的区分,实行统一的就业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一样享受到国家的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可以保留,鼓励用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大户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2.推进中心镇城市化,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城镇与城市虽只是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前者主要是个地域概念,后者则不仅是地域概念,更意味着是一个区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的中心,是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其作用主要在于经济能量的聚集和对整个区域的辐射。依靠市场力量和政策导向,形成中心镇与一般建制镇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营造“洼地效应”,并通过科学的行政区划调整,使现有城镇相对集中,进而带动农村人口的集中、产业的聚集和提升,完善中心镇的城市功能,实现中心镇的城市化。通过中心镇的城市功能建设与产业集聚,解决农民在中心镇“留得住”的问题。一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城市化的建设主要应该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农民和农村民营、个私企业的建设积极性。對于政府来说,主要是做好既符合市场要求又属于其职能范围的工作,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农村企业和农民进入中心镇创造良好的硬环境。二是产业的相对集聚。在现阶段,中心镇担负着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巨大任务。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农民在中心镇“留得住”的问题。为此,必须进行中心镇产业聚集和产业提升的制度安排。在现行条件下,重点是做好农村企业的地域集中,扩大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模,促进农村工业从一般的小城镇向中心镇集聚,从而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这对解决农民进入城市后的“留得住”的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着重提高蓬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单一、市场就业能力弱等特点,在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和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政府还应适应市场需求和技能要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指导,突出便捷就业的第三产业培训,尤其是更多的选择技能相对简单,就业面广的劳动密集型职业培训,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可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培训补贴率和就业率挂钩,切实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建立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就业能力。

(2)发展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一是根据蓬莱市的产业发展思路“港口立市,旅游兴市,就业富民”,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安置。以旅游为龙头,拉动第三产业全面繁荣发展,促进就业;立足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规模的临港工业,扩大就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资源深加工型特色产业,推进就业。二是要大力气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由民营企业自主聘用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三是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增加就业岗位。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

五、结语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关键内容,积极有序、扎实有效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年第六期.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年第9期.

作者:许宏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园林和景观研究论文下一篇:用人单位合同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