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理论的研究

2022-09-10

运动疲劳与运动恢复是田径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 是决定训练成效的两个基本因素。疲劳与恢复构成了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互为依存, 互为补充。在训练过程, 通常只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而往往忽视运动后的恢复。殊不知, 长期不重视运动恢复, 就会使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 最终发展成过度性疲劳。田径运动训练中, 要求在增加运动负荷的同时, 又必须注重对运动后的恢复。随着田径运动水平日益提高, 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已逐渐成为田径运动训练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各种高强度训练和高频率的比赛, 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开始累加, 进而影响运动员重新训练的能力。因此, 为了更好更早更有效的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运动恢复越来越受到各个教练的重视。于是, 高度重视运动后的恢复成为了田径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 运动恢复已经成为田径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 重视对运动训练中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不仅能提升运动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而且能够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1 运动性疲劳的概述

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运动生理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为: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1982年,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 运动性疲劳被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的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定义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的认可, 并广泛采用。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 经过休息可以恢复。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研究疲劳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地消除疲劳, 促进恢复过程。运动疲劳可以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可以通过客观的指标来反映, 而心理疲劳则侧重主观感受。

1.1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化, 至今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具代表性学说有如下几种: (1) 能量耗竭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 (ATP、CP、肌糖原、肝糖原等) 的耗尽, 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2)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 (乳酸、氨等) 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的。 (3) 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p H值下降, 水盐代谢紊乱, 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4) 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 大量兴奋冲动向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传递, 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过多时, 便产生保护性抑制。 (5) 突变学说。认为疲劳是肌肉收缩控制链的能量供应、肌肉力量、兴奋收缩偶联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个或几个环节的中断与破坏产生的。由此可见, 随着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促进了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1.2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科学的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 对安排运动训练具有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疲劳的表现形式多样, 引起疲劳的原因、部位和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 目前对疲劳的诊断主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首先, 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运动员的反应, 观察对象的自我感觉和其某些外部表现来判断疲劳的程度。其次, 生理指标测定与判断。主要指标是通过小腿围、体重、肌力、脉搏、呼吸肌耐力测定、反应时和皮肤空间阈等来测定和判断疲劳。除此之外, 判断运动疲劳的方法还有生化指标测定与判断法。这种方法常用指标有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氨、血睾酮等, 通过对这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身体的疲劳程度。

2 田径运动恢复理论的依据

2.1 对运动恢复的理解

运动恢复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负荷作用后, 通过诱导机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而再合成新能源, 不断提高身体运动能力的过程。运动恢复是训练持续的保证, 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水平的提高。在体育运动后, 机体各种机能活动处于较运动前高的水平, 这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 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恢复过程。运动结束后, 人体恢复过程加强, 恢复过程中, 根据人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和恢复的关系, 可分为运动时消耗阶段、运动后的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等三个阶段。与此同时, 运动恢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运动后给予运动员充分的休息时间, 让他们得以充分的休息, 而恢复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疲劳, 使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得到保持和提高。

2.2 超量恢复原理的理解

超量恢复原理是目前运动训练的重要基础理论。在运动时, 被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 这个阶段和现象就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 消耗过程越剧烈, 超量恢复越明显。但是, 如果运动中运动负荷过大, 超过了运动员的生理范围, 恢复过程就会延缓。

在适宜的刺激强度下, 运动肌糖原消耗量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加。在恢复期的一个阶段中, 会出现被消耗的物质超过原来数量的恢复阶段, 成为超量恢复。在一定范围内, 消耗越多, 超量恢复效果越明显。“超量恢复”原理得到了运动训练界的广泛认同, 成为广大教练员指导运动训练理论基础。从运动训练目的上讲, 运动负荷过程是竞技能力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 恢复不仅是为了补偿负荷消耗的那部分能量, 更重要的是达到尽可能大的超量恢复, 以求获得更多的物质再生。“超量恢复理论”的确立, 是人们解释运动训练效果的理论基石, 是指导训练实践和制定计划的依据。因此, 正确运用超量恢复原理, 能使训练的效果更佳, 可以引起不同营养物质和机能的超量恢复。随着现代科学恢复手段的日益发展, 掌握不同能源物质产生超量恢复时机更加准确。了解运动后能源物质的恢复时间, 可以在安排运动负荷时, 合理安排间歇休息时间, 控制负荷节奏。

3 运动训练后运动恢复的主要方法

3.1 充分利用体育教育学手段加强恢复

体育教育学恢复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动负荷、恢复时间、恢复方式等, 以促进恢复过程的方法。这种恢复措施是通过科学的安排训练来促使恢复工作。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和计划, 严格掌握每一练习的强度和间歇时间。注重训练手段多样化, 避免单调产生的厌倦和疲劳, 提高运动员训练的兴趣。大强度训练后, 采用逐渐降低强度的身体放松练习, 来促进身体机能恢复。与此同时, 在训练课中, 教练可以穿插一些轻松、富有节奏的练习来促进身体的恢复, 从而保证了下次课的训练质量。

3.2 充分利用心理学手段和生物学手段进行疲劳恢复

科学研究证明, 运动员心理能量的消耗是机体消耗的4~5倍。人体最容易产生疲劳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训练后, 对训练者采用心理调整和干预措施, 来帮助恢复, 这能够降低神经的紧张程度, 加快恢复消耗掉的神经能量, 加速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的恢复。在训练中, 训练者的心理对运动员体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有效的心理恢复可以让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 消除对往事的回忆和未来设想的干扰, 消除怕输的心理和紧张心理等。这些紧张的消除和减弱, 可以使运动员动作完成得更准确, 继而达到最大工作能力和最佳训练效果。

而生物性恢复主要是身体机能和体能上的恢复, 是提高体内细胞代谢水平和为体能再增强提供物质基础。运动后的恢复过程是储备能量、提高机能的过程。为了尽快恢复并超过原有水平以加强训练效果, 应在生理上促进身体机能的尽快恢复, 确保训练的质量。目前, 生物性恢复主要有医学、营养学等学科的手段, 来促进机能的恢复。医学手段是恢复疲劳的主要手段, 占有特殊的地位。而营养是加速体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要求在运动员的膳食中补充所消耗的能量, 需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3.3 充分利用社会学手段进行疲劳恢复

通过改善运动员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社会作用, 对促进运动员身心恢复的特殊恢复。这种恢复手段, 可以使运动员提高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作为社会的优秀运动员不能远离社会, 否则会收到严重的影响。社会性恢复就在于使人体恢复的需要与社会需求趋向吻合, 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舆论, 会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恢复。例如, 在国内高水平运动队伍中, 因运动个体与教练、与队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紧张和矛盾冲突而影响恢复, 甚至离队的事件的发生, 其教训不可忽视。再如, “刘翔退赛”事件后, 其恢复不仅是身体伤病的恢复, 更重要的是社会性恢复。因此, 在疲劳恢复过程中绝不可忽视社会恢复的积极作用。

4 结语

运动疲劳与恢复作为田径运动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同等重要, 不可忽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 应提高对运动疲劳与恢复的重视度, 把运动恢复纳入到具体的训练计划中。同时正确把握超量恢复的时机, 对于提高田径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练员对运动恢复理论的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忽略了教育学、心理性与社会性的恢复手段, 势必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发生。现在运动恢复理论是生物、教育、心理、社会一体的系统恢复新理论。关于运动恢复的方法, 应从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四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去进行, 而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关注训练与竞赛后身体的生物性恢复, 而忽视教育、心理、社会对运动员恢复的重要作用。

摘要:运动恢复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运动恢复作为田径运动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保证训练质量,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 对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理论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和概括, 认为现在运动恢复理论是教育、心理、社会等为一体的系统恢复新理论。而训练后的恢复应从生物、教育、心理、社会四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去进行。

关键词:田径运动,运动性疲劳,恢复理论,超量恢复

参考文献

[1] 唐月香.浅谈田径运动员训练中的疲劳与生物学恢复手段[J].龙岩师专学报, 2001, 19 (3) .

[2] 王胜利, 陈玉茜.试论运动训练与身体恢复及生理学原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7 (2) .

[3] 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4] 林华, 李兵, 孙福成.竞技运动恢复中的社会性恢复[J].体育学刊, 2005, 12 (6) .

[5] 王步标, 等.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用“心”经营有效的英语教学下一篇:政治行政二分法与新公共行政视角下的我国政府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