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作文纸

2022-09-12

第一篇:高中语文试卷作文纸

高中一模语文试卷

南京市栖霞区2009年一模语文试卷一(2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2)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3)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 “帆”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意象,例如:“ ,病树前头万木春”,帆是一种希望;“ ,斜晖脉脉水悠悠”,帆是一种思念。

在主题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你一起参加这次活动。

【网络传声】

2.看下面一位同学在班级论坛上发表的帖子,按要求答题。(6分)

每一朵鲜花都因为拥有一方净土,才会如此五彩斑lán;每一羽白鸽都因为拥有一片碧空,才会如此自由自在

每一颗童心都因为拥有一个明净单纯的网络环境,才会如此朝气蓬勃幸福ànɡ然。我们盼望着能够在干净的互联网上自由自在地驰骋,我们盼望着能领略到窗明几净的网络新时代。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斑 lán( ) 蓬( ) 勃 ànɡ( )然 驰骋( )

(2)在方框中填入所缺标点。(2分)

【媒体挑错】

3.下面几则消息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多大城市的办公楼、饭店和娱乐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然而大多数市民对此很不了解,甚至莫衷一是。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生活聚焦】

4.某媒体在网上就“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请你结合调查表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你发现的问题。(3分)

(1)您身体不舒服时有前往医院就诊的打算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4%

29%

47%

(2)影响您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

办理手续是否简便

41%

16%

29%

14%

【古都探寻】

5.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许多名胜古迹都题写有工整的对联。请根据对联常识和你对南京的了解,把下面两幅散乱的对联重新组合,符合相应的景点要求。(只填序号。2分)

①五更清晓数声鸡 ②矶头月涌千帆过 ③六朝豪华千古梦 ④江上风清一燕来

鸡鸣寺:上联 下联

燕子矶:上联 下联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15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1分)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古文阅读】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孟轲《孟子》)

【乙】

越心未平①,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②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③,视之以伍员④。未

三、四级⑤,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说,俾嚭⑥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⑦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⑧,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嚭用事⑨。明年,越入吴。

([唐]罗隐《吴宫⑩遗事》)

[注释]:①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②俾:使。 ③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④伍员:伍子胥,吴国大臣。 ⑤未

三、四级:没等建好第

三、第四层。 ⑥嚭(pǐ):伯嚭,吴国太宰。 ⑦倡:宣扬。 ⑧这句意思是说:伯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⑨用事:专权,当权。 ⑩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B.增益其所不能 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C.王之兵疲矣 益州疲弊

D.亦不为百姓谋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8.下列每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视之以伍员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毕九层而不奏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10.用斜线(/)在乙文画线句子中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11.乙文中吴国有越国这个“敌国外患”,但还是灭亡了。吴国的灭亡符合甲文中所说“国恒亡”的条件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7题。(15分)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2.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13.阅读文章②—④段,回答问题。(4分)

(1)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2分)

(2)两个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2分)

14.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

B.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

C.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15.请你说说文章以⑧⑨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3分)

16.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选项是:( )(2分)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17.文章第⑦段说“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2分)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信 任

孙道荣

暑假我和儿子到西安旅游。为了游玩方便,我准备包辆车,游玩东线。在西安火车站,我找了一辆揽客的小车。司机开价150元,没想到这么低,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一路上,司机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临潼的各个景点,建议我们选择两个代表性景点就可以了,上午游览郦山,下午参观兵马俑。

车一直开到郦山脚下。下车的时候,我问司机,要不要先预付点押金?司机摆摆手,“大哥,不用,我信你。我就在门口等你们,你们玩好了,我再送你们去看兵马俑。你记下我的手机号,出来时要是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机。”

我笑笑,没想到他这么信任我们。他报了一个号码,我输入手机,想了想,摁了拔出键。他的手机响了,这样,我的号码也留在了他的手机上。

我和儿子进山了。经过鸟语花香的鸟园,我们冒着烈日,向山顶攀登。从烽火台下来,有一个岔路口,一个方向指着兵谏亭,一个方向指着老君殿,我们选择了兵谏亭方向。从兵谏亭出来,就到了出口,我一看,傻了,这不是我们进山时的大门啊。问工作人员,原来郦山有两个山门,相距几公里。

山门口候客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向我们招手。我给司机打了个电话,他一听,原来我们跑错了门。他说,“大哥,别急,我马上过来接你们。”

一会儿,司机开着车赶了过来。我歉意地笑笑,走错山门了。他却连声谢我。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我从这个山门打别的车走了,他今天可就亏大了。

他将我们送到了兵马俑博物馆入口不远处,让我们下车。我以为这次他应该让我先把车费付了,没想到他还是只字未提。我也索性不提这茬。

参观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儿子恋恋不舍地从兵马俑博物馆走出来。路过停车场,见到好多发往西安的公交车,其中一辆车正要离站。我忽然恶作剧地想,如果我带着儿子跳上这辆公交车回西安,那个司机可就惨了。不知道此刻儿子怎么想?

我当然不会真的这么干。在一排排汽车里,我找到了我们包的那辆车。

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今天我有两次机会,可以乘别的车走,那样的话,你今天可就白干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他扭头看了我一眼,坚定地说,“大哥,你不是那种人!”

我笑笑,“你不能光凭感觉就相信别人。”

他用手指指坐在我身边的儿子,“再说,你带着孩子,这么乖的孩子,你会当着他的面,欺骗别人吗?”

他说的对,虽然我

“其实,大哥,今天,与其说是相信你,不如说是相信你的孩子。”我奇怪地问他缘故,他说:“早上你在和我谈价格的时候,我注意到你儿子的手上拿着一个塑料袋,是刚吃过早点吧。我看见他一直捏在手上,直到找到了一个垃圾筒投进去。就冲这点,大哥,我信你们。”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感慨地对他说,正是因为你的信任,我们才更不会溜走啊。

车到西安,我付给他车钱,一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他接过钱,对着天空照了照。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起,习惯成自然了。”

我也笑笑。在这个信任越来越稀缺的年代,一个陌生的司机,如此信任我们,让我在我的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尊严,同时,也向我的孩子传递了一次信任的力量。

谢谢你,陌生的朋友。

18.作者以“信任”为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19.司机对“我”的信任体现在什么事情上?他凭什么信任“我”?(4分)

20.文章第四段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21.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22.右面一幅公益广告也跟“信任”这个话题有关,

请仔细观察画面的文字构成,写出这幅广告的

创作意图。(不超过10个字。2分)

三(50分)

23.享受一缕阳光,享受一杯香茗,享受一句唠叨,享受一次磨砺,享受一段情谊,享受一种思想,享受一种追求……整理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真的很多,很多。

请以 “享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22分)

1.(8分)(1)载不动许多愁 (2)悠然见南山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衡阳雁去无留意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6) 黑云压城城欲摧 (7)沉舟侧畔千帆过 过尽千帆皆不是 (每空l分,有错漏添倒,该空不得分)

2.(6分)(1)斓 pénɡ 盎 chěnɡ (每处l分) (2) ; 、(每处l分)

3.(3分)B

4.(3分)答案示例:①将近半数的人不愿去大医院就诊(1分)②主要原因在于药品价格高、费用高(看病贵)(2分) (意近即可)

5.(2分)鸡鸣寺:③① (1分) 燕子矶:②④ (1分)

二(45分)

(一)(15分)

6.(3分)(1)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2)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缺一不可)(1分)

7.(3分)A

8.(3分)C

9.(2分)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生于忧患”1分,“死于安乐”1分)

10.(2分)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每处1分,后一个在“于”后停顿亦可。)

11.(2分)符合。因为夫差杀了贤臣伍子胥,使得国内无法家拂士(1分);国外虽然“越心难平”,但是伯嚭蒙蔽夫差“四国畏王”,夫差认为没有敌国外患,因此最终“死于安乐”(1分)。(意近即可)

(二)(15分)

12.(2分)答案示例:不可放弃 努力(每个关键词1分,两个关键词都答到但不简洁扣1分)

13.(4分)(1) 鲮鱼不吃鲦鱼;罗杰?班尼斯特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2分)(2)答案示例:不能删去,两个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具说服力。(2分。如果答第一个事例可以删,有一定道理可得1分)

14.(2分)B

15.(3分)内容上: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论证),通俗易懂地证明了不放弃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增强观点的感染力;结构上:篇末点题,强化中心。(意近即可。比喻1分,作用1分;结构作用1分)

16.(2分)D

17.(2分)答案略。作品、人物1分(写出一个成功人物即可),情节能印证观点1分(写出这个人物的一个失败的经历即可)。

(三)(15分)

18.(3分)①点明文章中心事件与“信任”有关;②点明文章主题(“赞美信任带来的美好境界”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近即可)

19.(4分)司机对我的信任体现在没有让“我”预先付车费(2分)。信任“我”是因为看见“我”儿子吃完早点没有随手扔掉食品袋,证明“我”的孩子受过良好的教育,由此推导出“我”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不会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好的榜样。(2分。仅摘引原文,未作分析,给1分)。(意近即可)

20.(3分)不能(1分)。因为“想了想”一词表明“我”当时心里还不太信任司机,不敢贸然把手机号码留给一个陌生人。(意近即可。2分)

21.(3分)答案示例:①习惯成自然的动作呼应下文我们生活“在这个诚信稀缺的年代”; ②司机并不信任所有的人,正因为如此,陌生司机对我们的信任就显得难能可贵。(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答出两个方面得3分。意近即可)

22.(2分)答案示例:诚信(言而有信)方能成人(两个关键词各1分)

三(50分)

23.(5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书写(3分)

字迹清楚(1分);书写工整(1分);卷面整洁(1分)。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语文4月测试卷

第I卷(30分)一、选择题(12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3分)

A.租赁(lìng) 档案(dàng) 褒义词(bāo) 沸反盈天(fèi)

B.劲弩(nǔ ) 脑髓(suǐ ) 聒噪 (guō) 负荆请罪( jīng )

C.笑靥(yè) 冠冕(guàn) 汗涔涔(cén) 百无聊赖(lài)

D.迂讷(nè) 慨叹(kǎi) 气概(gài) 鞭笞天下(tá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后一种现象必须高度警惕。

B.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C.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D.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尤为脍炙人口。

3、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 殊不知,常作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5、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6、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 ( )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5分)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和(2)小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小船

(1)、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词?在词中如何表达思想感情?(4分)

(2)、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4分)

13、默写(5分,每空1分,两题任选择一题,如果两题都做,以第一小题计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① 。地崩山摧壮士死, ② 。(李白《蜀道难》)

吾所以为此者, ③ 。(《廉颇蔺相如列传》)

莫道不销魂, ④ , ⑤ 。(《醉花阴》)

(2) ①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 。” (《论语?述而》)

想当年, 金戈铁马, 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阅读,完成14—17题。(22分)

乱世中的美神

①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③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选自《十月》,作者:梁衡。有删改)

14.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②③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

15.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6分)

16.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5)

17.(1)郑振铎曾提到过“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首这种类型的诗词句子(要写出自句子的篇目名和句子,只写句子不得分)(1分) (2)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6分)

六、语言拓展(15分)

18. 用一句话点评我们所了解的四个人物的形象。(4分)

示例: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写出人物的特点,不拘泥于例句的句式)

祥林嫂 窦娥 哈姆雷特 周朴园 关羽 林黛玉 桑地亚哥

苏武 蔺相如 廉颇 周瑜 孙权 鲁侍萍 张飞(从中选择四个)

19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①__ ②__ ③__ ④__ ⑤___

20.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七、(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caipiao专卖店的业主为某 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 024元地复式足球caipiao,第二天他得知这张caipiao中了533 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caipiao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caipiao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caipiao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 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A项“租赁lìn”;C项“冠guān”;D项“鞭笞chī”)

2、B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3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介词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4、C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5、D (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

6、A(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

7、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8. C解析:敛,退缩,收缩。

9D解析: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10、D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11答案:(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答案: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

12(1)、①“愁”是全此的词眼,贯穿全词主旨,写极妙传神,使全词境界全出。(1分)②在词的上片首句借景抒情,凄清场面却未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愁”容量,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下片直抒胸臆,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过片后“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闻说”、“也拟”、“又恐”六字前后勾连,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颖处。(2分)③表达作者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国破、家亡、夫死生离之愁,死别之恨,以及对故国丧失的悲伤以及对故国的思念。(1分)(诗眼型、)

(2)①比喻修辞手法(拟人或者夸张)(1分)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把精神化作物质,把形象化作抽象,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2分)"③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孤独、冷寂、春光逝去的哀怨愁思、以及丧夫、丧国的难于抑制的悲动苦海的缓慢悠长浓浓的愁思。(1分)(考查词的表达技巧)

13、(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无边落木萧萧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气吞万里如虎

卷起千堆雪 梧桐更兼细雨

14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2分)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2分) (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角度答,只要合理,也可以得分)

19.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2分)②追求人格的超俗;(2分)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2分) ( 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三点合理给满分,只要答案合理,也可以得分)

20.①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③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考查理解文章的含义,谈出三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每点两分)

21. (1)如《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1分)(2)赞同: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2分)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2分)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2分)

不赞同:①“无数”“粪土”等说法太绝对;(2分)②高于或相当于李诗者不乏其人,例如柳永等:(2分)③诗作风格、内容等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谈出两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考查鉴赏与评价人物形象及作品)

18、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窦娥---感天动地的奇女子 蔺相如---智勇双全的臣相

19、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则。(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解析:主要考虑行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同时还要考虑文段的语体色彩以及前后的对称和照应

第三篇:浅谈高中语文试卷的命题原则论文

高考语文学科组卷时,一般需要考虑教育测量学要求、高考的政策要求、语文学科要求等三方面的因素。现以2011年高考语文卷为例,阐释高考语文的课堂教学。一、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

1.保证客观性试题的分值和比例

客观性试题既包括选择题,还包括有着客观标准的填空题、简答题和断句题等。它虽然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容量和思维过程,但高质量的客观性试题却有着较好的区分效果。2011年高考语文卷客观性试题的分值为55分,占总分的37%。客观性试题大致近40%的比例,能基本保证语文试题的区分效果。

2.加大区分度好的试题的分值和比例

高考语文的数据分析显示,古代诗文阅读试题有两个优势。第一,区分度好。语文能力高的学生此部分得分高,语文能力低的学生此部分得分低。第二,与作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此部分得分高的学生,作文也往往得高分,这说明丰厚的古诗文积淀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卷不断增加古诗文阅读在全卷的分值和占分比例。

3.在主观性试题中增加有客观性答案试题的比重

语文主观性试题很多都没有标准答案。特别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发挥,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但如何酌情给分,靠的是评卷教师的水平和对文本与试题的把握,这就增加了阅卷过程中的评分误差,容易造成评分趋中,拉不开差距,损害试题的区分功能。卷在主观性试题中增加一些客观性的标准,达到既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发挥,又能提高试题的区分效果。阅读延伸题是主观性的题目,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但是,考生的得分分布,容易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枣核状结构,即高分和低分都少,大部分考生集中在中间分数段的情况,这就损害了试卷的选拔功能。

4.一题多问或者一问多点,分解难度,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作答空间

从多年测试结果看,同样分值、考查同样能力点的题目,一个题目多个小问或者一个问题多个答案要点的做法,能够明显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能力强、思维全面的考生能够得到高分,能力较低的学生也不至于不得分。

二、符合高考的政策要求

高考制度作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对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作用使其影响面不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体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这就使得高考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诸多政策要求,例如要讲求政治性、公平性,要遵循考试大纲,试题要保持适当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等。试卷在体现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爱国精神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仅符合政治性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价值,能够从中发掘出素质教育因素。

三、符合语文学科要求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落实这一课改精神,卷设计了阅读延伸题,阅读延伸题要求调动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特性,把语文学习带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视野不是仅仅局限在文本范围之内,而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联想、拓展和探究。

2.语文能力立意

在教学大纲的语境下,语文能力从学科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从人认知的角度,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鉴赏评价等能力。

课程标准则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构建和阐释了语文能力要求,提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应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也是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有助于促进人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探究,是方法和能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如果从课程目标的角度阐释这三种能力,就是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形成的能力。

基于高考的特殊性,我们对语文的三种能力作了以下界定: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它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3.注重语文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是能够最为直接体现学科特点的内容,因而也是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它是培养高层次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所以,卷加大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力度,尤其注重对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记忆、背诵大量经典的古诗文,将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这些原则和策略在组卷之前和命题过程中需要贯彻。组卷完成后,还应从整体上再衡量试卷的效果,注重考查不同思维方式题目的组合,注重各种题型、题目之间的搭配和衔接,处理好试题和试卷的关系,让试题在试卷的不同位置上,发挥着各自的考查功能,这样才能使试卷产生整体效应,实现考试目标。

第四篇: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精选

【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bèi) 讪讪(shàn) 间或一轮(jiàn)

B、纨绔(ku)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吮吸(shǔn) 涎皮(yán) 朱拓(tu) 百无聊赖(lài)

D、正月(zhēnɡ) 驯熟(xùn) 炮烙(pào) 踌躇(ch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寒暄 执着 忖度 众说纷纭 B、慰藉 隽永 蒙胧 眼花瞭乱

C、鞭笞 赋予 萦绕 出神入化 D、窟窿 穹隆 缥缈 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神舟七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l小时10分,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_____,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故意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收集 实质 既/又 B、搜集 性质 不但/也

C、搜集 性质 既/又 D、收集 实质 不但/也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

B、NBA2008-2009赛季在卫冕冠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拉开战幕,凯尔特人队以5分的优势战胜了骑士队,取得了新赛季的又一个开门红。

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D、最近报道显示,虽然出现了禽流感疫情,但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鸡肉的销售量和消费信心并未受太大影响。

6、对下列字的笔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免 录 其 亟,同为8画 B、堰 筐 象 隽,同为12画

C、鬼 垛 尅 俞,同为9画 D、养 恭 虎 享,同为9画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3.5分)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7、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描写,用的是_________的手法;②是______

描写,用的是_______的笔调,突出宝玉的_______;③是模拟________的口吻写的,突

出宝玉的________性格,这是宝玉的________特点,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4.5分)

8、“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9、“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 )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10、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用了反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11—14题。(18分)

纸上的故乡

傅 菲

①一座叫枫林的村庄又一次在我纸上展开:朝霞微漾的饶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暂的停留,恋恋不舍地去了远方,茶花遍野的灵山吹来秋天的郁香,两个桔子卿卿耳语,像一对小情侣,缱绻、羞涩,缠绵在一枝丫上。

②一只灰雀剪开薄雾,来到后院的枣树上,轻轻鸣叫。一棵苍老的枣树,根部裹满暗黄的苔鲜,蚂蚁则顺着枝,把熟烂的枣子搬回家。最后挂在树上的枣子,让蚂蚁在整个秋天有了劳作的意义。从树顶上升起的,是一缕炊烟,在微风中,炊烟仿佛要向高处飘升,又像要被风刮散。它是我的乡思,不熄灭,也不弯曲,只飘散,最后溶化在薄雾间,恍惚,迷离。

③我忆起一个老头,个子偏矮,穿一件黑大褂,走路一晃一晃,光着头,腰间挎一只扁篓,扛一把锄头,在灰雀的鸣叫声中,向菜地出发。当他弯入溪口的拐角,稻花淹没了的身影在我眼中渐渐模糊,初升的太阳闪眼间跳出山梁,把大地涂抹得流光溢彩。他就是我至爱的祖父,一生热爱酒和泥土,勤奋、善良、温和。

④祖父的执着、秉性与血脉,因了饶北河的哺育。我常常跟在祖父的背后,屁股一颠一颠,走五里路的草径,没入一个山坳,在一片茶树林的怀抱中,在几块菜地上投入一天的时光。我热切地爱那片山野,脚踝高的青白菜还滚动着几滴露珠,萝卜则扎着蓝头巾像乡间的女孩,质朴、曼妙、芬芳。茶花白艳艳地坠入绿叶的簇拥,当花香挣脱白雾的紧裹,当蚯蚓钻出新翻挖的土垒,山野就要漂浮劳作的人声。祖父把锄头高举过肩顶,倾尽臂力地挖下来,光亮的两齿钳咬进泥里,我感到大地有轻轻的震动。偶尔他也轻轻地用锄头磕碰拳状的土块,匀和地平整,铲去的杂草用泥块深埋。我知道,他在劳作中获得休息。他劳作的姿势是那么优美,柔和而强劲,让我想起梭罗《瓦尔登湖》中的伐木者。

⑤其实,祖父一年要挖多少遍地,我不清楚,况且一生。他每天都在那块地里,猪屎、狗屎、牛粪,渗入每一粒泥丸,以至我远远地就能闻到惺忪陈腐的气息。他仿佛不是在种菜,而是在种自己一生的时光,菜不过是他时光的一种体现,一种对生活充满热血的表现。土地越来越肥沃,而人却日益衰老。而我的一生只在纸上度过,在墨水中耗尽韶华,命运是何等相似。

⑥饶北河把无垠的旷野分成了两岸,翠绿葳蕤的是杨柳,粉眉欲坠的是桃花。我遇见过那样的景象,饶北河沉默、内敛,风滑过它光洁的脸也没有留下痕迹,只有山在漂移,天空在飞翔,一群惊飞的白鹭掠过额际,斜斜地,在另一片倒影中消失。饶北河在内心深处汹涌,夜幕初合,星星若隐若现,祖父还在回家的路上,激荡的水声旋律一样萦绕在掌灯的窗前。它仿佛要流进村庄的梦中,向我们诉说一条河流的记忆,它那么鲜活,因为流动而保持几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又那么多情,终年与一个村庄相依。而收割后的田野显得更加空旷,把饶北河紧紧地揽在怀中,相亲相爱。

⑦在没有乡音的城市里,我沿薄薄的纸张返回故乡。那是香椿树,从不开花;溪边茂密的是水芹,母亲正弯下腰去采;山冈上还有一座坟墓,那是祖父的另一个家。当我抱着七个月的小女骢骢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时,只有星光闪耀。骢骢的眼睛乌亮,澄澈,哦,那是饶北河的碧波在荡漾。

⑧我在构建一个故乡,温暖、安泰、祈福。

11、第①段的景语中蕴含了作者对故乡哪些情感?这样开篇,对全文起什么作用?(6分)

答:

12、第⑤段作者为什么说我与祖父的“命运是何等相似”?(4分)

答:

13、文章以“我在构建一个故乡,温暖、安泰、祈福”结篇,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4、傅菲是散文作家,也是一位诗人。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诗歌的“意象”手法,表达情思,请结合第②段画线的文字,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

答:

(三)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6—21题。(23分)

定 局 楼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_______,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4分)

16、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4分)

17、“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6分)

18、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3分)

19、根据文意推测,刘伯温最终把白子放到了哪里去了?(2分)

20、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三、表达与创新(5.5分)

21、“金陵十二钗”中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分析她的形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________断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行补充完整题目,立意自定,议论文文体。

第五篇:2010届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命题学校:泉州五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思其反。(《氓》)

(2)祖母刘,悯臣孤弱,

。(李密《陈情表》) (3)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女,李氏也。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 属:写 B. 母脱有不当意 脱:如果 C. 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殆:危险 D. 三百金立罄 罄:用尽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3分) ①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⑥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从高傅占处听到了周维城的故事,就打算写下来,是为了留给以后修撰富阳县县志的人看。

B. 周维城非常孝顺,看到他的母亲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他就十分害怕;看到他的母亲脸色和悦,他就非常高兴。

C. 文章末了由周维城之口引出吴翁、焦翁两位高士的故事,与传主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两位高士的高尚人品。

D. 本文选例不多,但寓意深刻;结构精巧,详略得当;遣词造句贴切传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散文。 5.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2分)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就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贾宝玉听后信以为真,如遭雷击,回到怡红院后发病,精神失常,直到见了紫鹃才哭出声来,在紫鹃的照顾下,渐渐病愈。后来,紫鹃告诉宝玉是骗他,宝玉表明心意,紫鹃回潇湘馆。(《红楼梦》)

B.“梅表妹,我不知道你这样苦。我不该引你讲起这些话。我太自私了。你的处境比我的苦得太多„„”

这是瑞珏说的话。她为自己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而感到后悔,她恳求梅原谅,并要梅认她为妹妹。梅被瑞珏的真情感动了,她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家》) C.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救他,便急忙走了。(《巴黎圣母院》)

D.一条小火轮缓缓地冲破那光滑的水面,威风凛凛地叫了一声。„„这是一条行乐的船。

前程的暗淡,事业的危机,撕咬着吴荪甫的心。为了排除心头烦闷,他疯狂地寻求着刺激。在徐曼丽生日时,他拉上孙吉人、王和甫、韩孟翔等人,租了一辆小火轮,在黄浦江上夜行游玩。(《子夜》) E.堂吉诃德遇到一辆板车,车上人打扮成魔鬼、死神、皇帝、皇后的模样。原来这是一个戏班子赶着去下一个村子演出戏剧《死神召开的会议》。受戏班子丑角的捉弄,堂吉诃德的马吓得飞奔,并人仰马翻。他要上前理论却险遭殴打,还好桑丘相助,他也认为不能和没封骑士的人交手,只好做罢。(《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三国演义》)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①。《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②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③也。”

注释: ①赵孟:即赵盾,春秋时晋国正卿。②令:美好。③文绣:古代官服,绣上文采。

(1)用原文词语填空。(3分)

希望自己显贵,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愿。人们常常希望他人能够赐予自己尊贵,其实这并不可取。孟子认为,每个人自身都有尊贵的东西,只是人们□□罢了。在孟子看来,那些□□□□和□□都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这些追求既无意义,又很容易消失,君子不应刻意求取。

(2)孟子说的“良贵”指什么呢?请接合文段简述。(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真正的思想与真正的感情,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里,由于思想和感情都是包含在艺术形象之中,都是通过艺术想象的形式来表现的,两者更是互相渗透,彼此交织,简直无法加以分拆。在艺术作品中,两者是一而

二、二而一的东西。这样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而一些缺乏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一些公式化概念化作品中的所谓思想感情,却往往是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得来的。在那里,思想归思想,感情归感情,彼此脱节,互不相干。思想游离于形象组织之外,是一种抽象的、空洞的东西,完全缺乏艺术所应有的具体性;而感情或者是虚假的、矫揉造作的,或者是琐碎的、杂乱无章的,丝毫不能打动人。这样的思想感情,就绝不是真正的思想感情。

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使我们觉得真、觉得活,所以能够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正是靠着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孕育,正是作家艺术家用自己的整个心灵,给了他所创造的形象以生命、以感染人的力量的。许多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其故也就在此。科学家在对他观察。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解剖,进行概括的时候,他的态度愈是冷静、愈是客观、愈少掺杂主观感情,他将愈容易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从科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特色。但是,对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情形就完全不同。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他的作品也就愈有力量。透过每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人,看到他的灵魂,他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因为,艺术创造不能缺乏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点燃起来的火焰。

列宁指出: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因为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它离不开作家的个人特色,离不开作家的是非好恶和爱憎感情。取消了作家的个人特色,排除了作家的爱憎感情,也就无所谓创造,也就没有文学。 (钱谷融《文艺创作的生命与动力》,有删减)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思想感情是否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往往决定着艺术作品的价值。

B.真正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斗争,通过踏踏实实的生活实践才能获得。

C.艺术家要想让创造的艺术作品感动人,就必须把自己的灵魂、思想、品德融入到作品中去。

D.一个感情强烈、爱憎分明的艺术家,他可以透彻认识现实,可以对生活现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借贷、剽窃或者人云亦云而得来的思想感情即使写在艺术作品中也缺乏艺术价值。 B.许多伟大的作品往往带有作者的自叙传的性质,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整个心灵,融进了作品当中。

C.科学家的著作中,很难看到科学家本人的面貌与特色,因为这些著作只要思想,没有感情。

D.要保护作家的特色以及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12.根据文意,请简述生活实践、思想感情、艺术创造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不倒树

司玉笙

那是双小手。

那双小手捧着一本打开的教材„„

蛮七叔看见那本书晃到跟前,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冰冷的空气中浮起:

“老师,这个拼音印错了,‘花果’注成了huagou。”

“这孩子——课本上咋会错呢?!”

“是错了„„”课本再举,几乎碰到了他的鼻尖。

蛮七叔将眼瞪大,视线拐向被教材挡住的那张秀气的透着天真的脸。干裂粗糙的手与冻得萝卜似的手指相撞,一股凉意迅即转成了颤儿闪遍了全身——他在这儿教了近三十年的小学,还是头一次遇上学生“挑刺”,且是个女孩子。这令他很难堪:一张张简陋的“课桌”后,二十几双眼睛都亮了。

“教材上还会出错么?”蛮七叔自言自语地道。接了那教材,拿到门口处细看。看了一会儿,又查查翻得烂糊糊的字典,说:“是错了„„”说罢,他便咳个不停,好像寒气噎住了喉咙。咳着,他的身子弯成了一棵树。

女孩儿叫玲子,是邻庄的。玲子每天背着个打补丁的书包早早就到了,扫地擦桌子。鞋上老沾着泥巴。

蛮七叔带了三个班的语文课,还兼班主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自然偏爱,尤其是玲子。见了玲子,心里还生成一种莫名的感觉,带出三分不安,好似欠了她什么。借口奖励,常给玲子两支铅笔、一个作文本什么的——钱都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抠出来的——他还是民办教师。

玲子上到五年级,家里人不让她上了。开学几天不见玲子的影儿,蛮七叔倒坐不住了,便买了一个书包、一杆钢笔去玲子家。

进了院,蛮七叔四下里瞅瞅,问:“玲子呢?”

“下河放羊去了„„”玲子娘见蛮七叔还夹着书包,脸上就起了一片红:“女孩子家,不当睁眼瞎就中,再上还不是这?”

“不让她上,不怕毁了她?”

“有啥法儿?光学费一个孩子一年下来就抵一只羊„„”

蛮七叔说:“让她上吧,俺想想办法„„”

听得一阵儿羊叫唤,大大小小七八只山羊串着对儿涌进院子。玲子进来了,手里还握着一本书!

“玲子„„”

“老师!”

玲子娘抹了抹眼,说“快给老师磕个头„„”

于是,玲子背上了新书包。

次年,玲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初中得去镇里上,蛮七叔很难再见到玲子。

又过三年,玲子考上县重点高中,蛮七叔高兴得自饮了三杯酒。

到了这把年纪,蛮七叔身上的老病就显山露水了,不住地兴风作浪。又赶上“民转公”,集中在县里考试,就趁着去瞧看瞧看病。

从医院出来,蛮七叔折进了一个小饭棚要碗素面。刚坐定,就听到一声“老师”在耳畔炸响。眯细了眼看,身子又那么颤了一颤。“玲子,你咋在这儿?”

玲子硬挤出个笑,说:“家里急,上完半学期就退了,在这儿帮厨„„”

蛮七叔听着,张大嘴直咬,脸色都变了,半晌才说:“你是个好学生,还给俺纠正过一个错„„”

“老师,那不是你的错!”玲子喊,突然下跪,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抱着蛮七叔送她的那个书包。书包很旧了,也打上了补丁。蛮七叔不知道,书包里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蛮七叔送她的学习用品,一笔不落。“老师,我欠你很多账„„”“不欠,不欠,你啥都不欠„„”蛮七叔慌着拉玲子,可拉不起来,自己也在剧烈的咳嗽声中矮了下去„„

从县城回去后的不久,蛮七叔在一天夜里悄然离世。他走后的第三天,他站过的讲台上又站起了一个人,那人就是玲子。

玲子就像一棵树„„

13.下列对小说情节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蛮七叔翻了字典,发现课本上的注音是错了,这时候他“咳个不停,好像寒气噎住了喉咙”,此处的“咳嗽”既说明他身体不好,也表现蛮七叔读错了字音有些内疚。

B.蛮七叔常给玲子两支铅笔、一个作文本什么的,除了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因为心中总有些不安,为没有给玲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安。

C.玲子考上县重点高中,蛮七叔高兴得自饮了三杯酒,乡村小学很难有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学生,蛮七叔为乡村小学取得的成绩高兴。

D.玲子放羊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表明她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而她打工时,包里的本子上还记着蛮七叔送她的学习用品账目,表明她记着蛮七叔对她的好,对她的希望。

E.玲子辍学,最终只做了一个乡村教师,这似乎并非是蛮七叔的希望。玲子曾是那样的聪明,却没有继续深造,小说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

1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很重要,这篇小说传达出一个乡村学校怎样的困境,请分条列举。(4分)

15.小说为什么要把老师比喻为树?题目为“不倒树”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1919年5月4日当晚,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有删改) 13.身为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行为和措施改造或影响了北大,“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请问以下不在其列的两项是( )( )(5分) A、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一直坚信“教育救国”的理念。

B、为了引进陈独秀,蔡元培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促使北大“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形成。

C、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实行教授治校的好处。

D、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 E、蔡元培却于1919年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4.聘任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的体现。同是写蔡元培引进杰出人才,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5.学术界公认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本,予以简要论述。(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句子等方面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语文学习导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深受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你们的报纸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明年,我报社将不负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味,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映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武广铁路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实现了3小时到达,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其票价却让人望而却步:一等车票价为780元,二等车票价为490元。此外,武广高铁投入运营后,早前京广线上武汉至广州、武汉至深圳、武汉至长沙等13对普通列车被停运,这将逼着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昂贵的高铁,网友更是直言“被高速了”。

(1)“网友更是直言‘被高速了’”中“被”是2009年“年度汉字”,请结合语法知识说说它的含义。(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150字以内)(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害怕吃苦,莫进此门;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一所高中的励志标语

现在的学校,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竞争和不许与异性交往。 -----一网络写手

而你心目中的高中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要求:请结合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2010届八闽高中协作校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答案

1.(1)信誓旦旦(2)躬亲抚养(3)仰观宇宙之大(4)以手抚膺坐长叹(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一尊还酹江月 2. C. “殆”是“大概”的意思。 3.B. (②写周父亲死后的事情,与其品德无关;⑥写的是吴翁之事,与周之人品无关。)

4.C.(“突出两位高士的人品有误”,写两位高士既是为了烘托周维城的形象,又突出文章主题。)

5.(1)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2).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肆”、“资”、省略句各1分,语意1分)

6.(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连绵的景象;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 (2)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7.(1)BC.(B.错。瑞珏没有逼梅说出与觉新的恋情。C.卡西莫多没向克洛德要水喝。)

8.(1)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吴国太起初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大喜,以为“真吾婿也!”。但孙权一意孤行,刘备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为刘备禀告吴国太,令作护持,因此刘备和孙夫人得以在甘露寺完婚。 (2)有一次,两位姑姑打电报要求顺道去看她们,而他却以得按期去彼得堡为由,不肯前往。那天晚上,玛斯洛娃冒着风雨赶到火车站,火车正好开动。玛斯洛娃把脸贴到窗玻璃上敲打窗子,涅赫柳多夫却关上了窗子。此后,玛斯洛娃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9.(1)弗思、膏粱之味、文绣(2)真正宝贵的东西应当是一个人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内在的美德,如“饱乎仁义”和“令闻广誉”之类才是值得君子追求的。 10.D.(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艺术家对现实的认识愈是透彻,他的感情就愈是强烈,爱憎就愈是分明,他就愈有可能对生活现象做出广泛而深入的概括”。)

11.C.(“只要思想,没有感情”有误,科学家的著作中,是较少掺杂主观感情。) 12.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之时,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艺术形象中,创造出艺术作品的价值。)

(甲)13.CE(C,蛮七叔饮酒,主要是为玲子高兴,她有出息,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当然也不排除为学校的荣誉高兴。E,玲子接过蛮七叔的教鞭,教起乡村的孩子,这没有辜负蛮七叔的希望,蛮七叔地下有知,会很欣慰。) 14.①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天冷,教室里也很冷,教室和课桌简陋,连一本好字典也没有。②学生家里穷,上不起学。有辍学现象。③学校没有学历高的老师。④老师的待遇差,因为老师少,病了还坚持工作。写出三点即可。

15.第一问:①树站立在田野上是生机勃勃的,绿意盎然的。乡村老师给乡村带来了知识,就像给荒凉的田野注入了清新的绿意,使乡村有了知识的生机。所以,用树来比喻老师是贴切的生动的。②树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倒下。乡村老师有坚韧的性格,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工作,不会轻易退缩。 第二问:题目用“不倒树”,说明乡村教师都有坚韧的品格,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乐于奉献,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精神。一代代乡村教师在接力,一个倒下了,更多的又像树一样挺立,继续奋斗在乡村学校的讲台上。

(乙)13.AC(均不属“措施或行为”)

14.写引进陈独秀主要通过对蔡元培细节性的行为的描写,表现了蔡元培求贤若渴的诚意和胸怀;写引进胡适主要通过引用胡适纪念性的话语,侧面表现了蔡元培独具慧眼,不拘一格吸纳人才的博大胸襟。 15.①他有人格魅力,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愤然辞职,不与腐朽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等;②他有坚定的“教育救国”的信念。③他尊重学术,尊重人才,胸襟博大,容纳百川,不拒细流。如引进陈独秀与胡适等不同风格的人才。④他热爱学生。如想方设法营救被捕的学生,对学生一片赤子之心等。⑤他博学,学贯中西,善于借他山之石,来塑造北大。

16. (1)标点符号,“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改为“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

的兴趣。”

(2)“进一步提升报纸品味”中的“品味”应为“品位”。

(3) “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多用了一个否定词,改为“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每改对一处得1分,共3分) 17.(1)“被”表示被动,表达了民众真实意愿难以得到客观反映、权利不能自主的内心纠结,隐藏着公众对公权力正确行使的深深忧虑。 (2)武汉高铁的正式运营无疑缓解了紧张的运营压力,但不应以牺牲普通列车为代价。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为了节省金钱宁可多花时间乘坐普通列车,有人为了节省时间愿意多花些钱坐高铁,无论哪种选择,都是民众基于个人情况所做的理性选择。铁道部应立足于实际,充分考虑顾客的多元需求,让

公众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方便。 18.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正派人,他告诉我有关周维城的事非常全面具体,所以我为周维城作传记,留给以后修撰县志的人。

周丰,字维城,祖先是绍兴人,有钱财。父亲名叫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纵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和产业,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在幼年,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他总是把父亲的脚抱在怀里。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嫁给他。这个女子,就是李氏。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一会儿,马上又来。他的母亲不觉得厌烦,李氏女又能顺从他。母亲倘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他在世时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会同样呼唤,大概是成了习惯,并不是自觉如此。

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那谨慎宽厚的风度和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来告诉周丰,周丰赶紧叮嘱让货物原封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以前一样对待。 高傅占告诉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帮助别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谁救起一个人,就给他一两银子。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这两位老翁,如今向富阳人打听,谁也不知道他们。周丰又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士君子啊!

《孟子》参考译文

孟子说:“想要尊贵,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人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罢了。别人给予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献上仁德使他满足。’这是说仁义满足了,所以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美好的名声、广泛的赞誉落在自己身上了,所以就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下一篇:广州市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