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终身教育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全球数字化学习浪潮,社区教育只有紧紧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引入远程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模式,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篇1:

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课程远程教育新方法的探索

摘 要:远程教育成为热点,其受众是非常广泛的。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需要进行改革,要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在当前来看,最为主要的方法就是采用全新的技术。本文就从远程教育的含义和案例入手,来探究如何进行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课程远程教育的新方法改革。

关键词:远程教育;水利水电工程课程;科技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经济结构已经从劳动力密集型变成了经济密集型。各行业中需求的是人才,而不是劳动力。因此,许多的成人都选择了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能够非常好的照顾到这些成人的时间,让成人更好地学习。但是在当前来看,这些远程教育的方法还是过于古老,不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导致许多的学生都是去混学历,不能起到真正培养人才的效果。

一、 远程教育的含义及案例

所谓远程教育,指的就是离开学校的教育。在最早的时候,这种教育方式直观的体现就是函授教育的方式。学生拿到了课本之后,就可以回去自学,在特定的时候到学校进行考试。这样的方法能够满足许多不能够在学校长时间教育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很受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就需要改变,因为课程中的一些内容还是需要老师的讲解的,所以光拿到课本对于许多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毫无益处。基于这种情况,学生们就亟需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在当前来看,就是科技教学的方式。而在远程教育中,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类课程最著名的案例如下: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原直属分校)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直属的教学实验基地。直属学院是甘肃电大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基地。学院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业务精、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典型案例一:

鹤岛梨园是一家集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坐落于岳浦镇螺蛳礁村,拥有土地1500余亩,其中梨园1000亩、象山红橘场300亩、脐橙等杂橘200余亩。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鹤岛梨园管理层立足实际,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为出发点,坚持多措并举,在技术、管理、销售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典型案例二:

铁拾村是由拾亩地、铁丈岙、沙地三个村合并而成,有348户,1084人口;村内镇工业小区,落户8家企业,其中县实力型企业2家,县潜力型企业1家,产销利税占全镇工业的四分之一,外来员工接近1800人。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该村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成功运用“遠程教育+村企+外来工”的学用模式,实现了村企文化的共同提升,取得积极的效果。

二、 新方法的核心在于应用新技术

(一) 在学生预习环节的具体应用

远程课程教学的新方法应该是从多个步骤入手,其主要的核心都是科技化的教学方法改革。而在学生的预习环节中,其主要的方法就是应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这个方面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利用一系列的PPT等课件,来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答题内容有个整体的看法。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整体的内容,不至于因为一处小问题,而导致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认识不够清晰。

(二) 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应用

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全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从多角度的讲解入手。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课程是较为现实的,如果不能够彻底地了解到工程的内容,那么学生们对于内容的理解就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也一直是水利工程系课程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全新技术的发明。当前的VR、AR技术都能够非常好地实现这个操作,让学生们看到一个虚拟的工程架构,从中和自己的知识相互印证。因此,远程教育课程中,采用这种技术,就能够非常好的保证学生获得知识,并理解知识。同时,由于远程教育的课堂是根据学生来制定的,那么学生在某一个难点的地方,就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与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印证,从而最终掌握这种知识。

这样的方式在当前来看,是远程课程教育改革中最主要的新方法,因为其完全从平面时代走入了立体时代,能够给学生们更好地指导。因此,也是许多的远程教育学校全力建设的内容之一。

三、 在远程教育中应用新技术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点就是实用性的问题。在当前来看,大多数的远程教育学校不能够考虑到实用性这一点。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校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前来报名,就采用增强硬件设施的方法。但是这些硬件设施大多价格高昂,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操作难度,基于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学校的投入不断地增加,并且这些投入也很难增加学习的效果。因为远程教育是需要和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如果不能够非常好地结合,那么学生还是会存在着不理解问题的情况。而这些设备投入之后,还需要考虑后期的维修维护问题,也是一笔不算小的投入。

第二点就是不能盲目地信赖远程教育。因为远程教育虽然较为方便,但是也有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在学习知识的途中,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远程教育因为是视频课程,那么学生自然无法提问。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只能采用反复观看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远程教育效果一直较为一般。其次就是不能做的实际应用。远程教育是不会配套应用设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无法实现动手操作,而且因为学生一个人学习视频,也就不能进行操作,否则容易出现一定的危险。

四、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工程建设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课程进行有效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教学新方法的使用上,更是重中之重。同时,也不能单纯地依靠科技化新方法教育,还需要和老方法相互印证,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超君.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以建筑施工课程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5):78,80.

[2]张蓉.“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远程开放教育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41-42.

作者简介:

郭燕青,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郭燕青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篇2: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探索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

摘 要:终身教育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全球数字化学习浪潮,社区教育只有紧紧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积极引入远程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模式,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大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

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全民终身学习的支柱,学习型社会的平台”[1]作为定位的电大理应继续秉承其大众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发挥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为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1.1 政策的导向性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仅将远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而且也将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 社区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依托电大教育开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政策选择,电大开展社区教育也已引起了教育部职成司的关注与重视。

1.2 功能的同构性

电大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框架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与生俱来的大众化教育本质属性。以电大为依托,实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教育实现尊重生命、个性发展、自我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内推动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加速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因此,远程教育不仅受到传统大学的普遍效仿和借鉴,更成为社会民众所公认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1.3 资源的优势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电大已经建立了“中央—省级—地级—县级”四级办学机构,形成了基于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搭建了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市级电大统一规划,系统集成,互有独立域名、网址和服务器互联网站的三级学习平台。这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其他任何高校及办学机构所不可比拟的。倘若社区教育能够获得电大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必将如虎添翼,实现长足发展。

2 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发展现状

目前,一些省、市、县电大,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青岛、西安、嘉兴等电大,为开展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2.1 京津沪模式

北京积极探索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试行建立“学分银行”和“学分认证制度”,记录公民一生中参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其他各种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信息,搭建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不同教育形式与类型之间互联互通的“立交桥”。天津电大在社区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2006年承担了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与南开区共建居民数字化学习中心,成为全国社区型首家示范单位。上海是全国开展社区教育最早的省市之一,并正式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开放大学”命名的上海开放大学,并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如:开通了终身学习网,编制“上海社区学习地图”,汇集了全市18个区县社区学院、200多所街道社区学校及各村居委办学点的社区教育课程信息,市民只需点击鼠标,便可查询到课程名称、授课方式、开班时间、收费标准等各类学习信息。

2.2 福建模式

福建电大在全国电大系统最早参与社区教育,从2001年至2007年,先后开展了多方面的试点实践和探索。2007年下半年,福建电大在总结前期开展社区教育试点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上海、浙江等省市发展社区教育的经验,提出了依托福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总体设想,即“113”的建设思路和“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113”思路为:一个体系—— 构建依托全省电大系统的开放式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一个平台—— 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三个中心—— 建设全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教学资源中心、研究中心。“四位一体”模式为:组织架构+网站建设+项目带动+理论研究[2]。

2.3 嘉兴模式

嘉兴电大系统自1999年实施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充分利用电大网络系统优势,参与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平台,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互联共享,已初步建立以电大为中心向外辐射,与众多社会单位相系的横向综合教育模式。目前,嘉兴市、各县(市)和区、乡镇和街道、社区和村之间的四级资源自助型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正式构建完成,通过四级社区教育管理网络的建设并向外辐射,整合了各种公共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四级社区教育”建成了面向全市公民的、终身学习的“教育超市”,实现各类教育网络化、社区化,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3 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上述电大在推进社区教育中进行的探索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充分说明了电大远程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目前尚未形成完整配套的制度体系、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优质适用的学习服务平台及资源,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仍处于初级试验阶段。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3.1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2007年“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论坛”提出“政府是第一推动力”,政府推动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大参与社区教育既是社会教育的承载者,也是政府行为的具体实践者。因此,政府要重视发挥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优势作用,把电大教育纳入到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中,形成规范化、网络化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条例,妥善解决好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体制、机制、经费、政策等问题,为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探索优质有效的服务模式

电大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依托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更好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中央电大可以探索成立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各省、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各级电大也需要积极转变思路,主动融入和服务社区教育工作,找准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如:条件成熟的地方电大可以尝试成立社区教育机构(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实验工作;利用电大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等。

参考文献

[1] 葛道凯.大开放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远程教育,2006(11).

[2] 沈光辉.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发展研究,2010(12).

作者:陈木朝 万娟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论文 篇3:

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

自我国2015年推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采取“互联网+人工智能”诸多举措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被社会大众看好,智能机器人的家庭应用促使我国工业企业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数据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养老服务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化操作技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当代老年人的精神情感取向,国家、社会、企业、社区应如何助力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应采用什么样的路径模式、对策措施?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养老服务业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家居扫地机器人、语音沟通服务、家庭体检、药物使用建议、家居厨师、家居智能陪伴服务。

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高级战略后,国家发展服务性制造和生产性制造,同时尽可能的通过服务业的再造和完善,改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发挥技术、人才、产业的对接联动效应。人、机器、智能机器将共生共存,成为养老服务工具的新常态。未来的养老服务人才不是笨干、累干、苦干,而是实干+巧干,实现脑力劳动的智能机械化,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的倦怠感,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速度。智能化,体现在养老服务人才应具备传播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客观了解人工智能,有效实现人与机器、智能机器的有效配对组合应用,充分发挥智能机器的保健医生、保姆、玩伴、老伴、子女多重功能,倡议自助性养老。

三、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模式——音像媒体

配备养生、人工智能国内一流专家,发挥国家音像媒体的作用,将人工智能家居应用的途径、方式、手段通过网络微视频的形式进行普及。发挥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大学和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站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体系的作用,建立社会养老大学,使老年人自己会应用人工智能,减低对子女的时间依赖。

(二)公众号社会宣传普及模式——微媒体

国家、企业、社区应建立专题公众号进行微媒体培训。从国家层面,要建立人工智能养老服务应用技术发展历程方面的公众号;从企业层面,要建立人工智能机器人养老服务应用说明类的公众号;从社区层面,要基于一些鳏寡孤独建立社群委托代理服务型人工智能服务策略的公众号。

(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模式——专题高端培训

目前,人工智能服务还不能完全普及,故而职业技术学院的后备人才首先要建立自我提升的潜意识,此外,职业技术学院自身要引进国内外的人工智能专家,进行家庭陪护、游戏娱乐、医疗、做饭、洗衣、洗漱、保健、锻炼等多重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培训。

(四)民政部门、老龄委联合推广模式——社会传媒

作为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和老龄委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前景、作用、功能、效益、方式进行宣传。民政部门要侧重于养老服务的社区组织协调,老龄委要侧重于制度、规定、采购人工智能机器方面的政策优惠的制定。

(五)社会民间家政服务组织培养模式——养老院、福利院自组织模式

民间社会力量建立有养老院、福利院,这就对相关服务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时代性的要求。其一,人的社会角色多,时间、精力、体力有限;其二,人工智能是趋势,必须适应并学会使用;其三,要加强前瞻性人才培养,解决劳动倦怠问题,即民间组织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减少雇员,降低劳动力雇佣成本。

四、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一)广播电视大学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依托远程教育系统,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将人工智能的技能培训与社区教育、社會养老大学的建设并举;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人工智能机器生产企业搭建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推进产培用一体化建设,形成网络平台特色模块;推出广播电视大学养老服务精品课教程,以优质教育品牌打开培训窗口。

(二)人工智能机器制造企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居家养老的社会需求利益取向,把脉居家老人和其子女的时间要求,积极开发、完善人工智能机器的特殊功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加强对情感交互、图像识别、语音功能的完善;重点做好人工智能机器使用说明,要具有便捷实用性的操作指南,方便人们学习。

(三)职业技术学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专职教育机构,首先,要提前与职业高中接轨,进行专职意向高中生的录取,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获取意向生。其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购置高端智能机器,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技能,并且能够进行社会的二次培训,对购置的智能机器进行租赁和应用培训。

(四)民政部门、老龄委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民政部门和老龄委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建立养老服务人才智库,积极推进国家、企业、社会的养老服务人才人工智能化联动培养;加大对家庭贫困并且有意向致力于养老服务的青年才俊的培养支持力度;对人工智能养老服务高端研发海归人才给予政策优待;建立城市养老服务专家群组,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议,增进智慧交流。

(五)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策

社区要加强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人才的典型宣传,利用宣传画的形式传播人工智能应用的优势;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特色服务团队,开展社区公益性专题培训,并募集资金购置人工智能机器为特殊群体献爱心;努力构建人工智能养老社区,采用人工智能的形式鼓励老年人进行文体娱乐,增强体质。

总的来说,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给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的便捷。随之而来的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发挥人工智能养老服务效用的关键环节。要培养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可以从远程教育、社会宣传普及、学院培训、政府推广等模式入手,实现人工智能化养老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同时,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产品一体化模式,在满足老人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工智能设备的人性化操作,重点开展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民政部门开展紧密合作,积极培养人工智能化养老服务人才。社区方面强化人才的教育宣传工作,全力搭建人工智能养老社区。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黑龙江省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16G34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作者:王志宏 成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教育质量调查分析论文下一篇:职业中学改革中学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