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结题报告

2023-02-25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就业指导课程结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就业指导课程结题报告

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电子CAD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广州市中职电气教研会电子CAD课题组

执笔人:广州市市政建材学校 何军玲

【论文提要】“电子CAD专业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市中职电气教研会的指导下,经过20多所学校的共同努力,在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评价、技能考核、师资培训、教师技能竞赛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为广州市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推广和普及电子CAD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CAD 技能考核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2000年初,先后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孔庆斌教研员、吴必尊科长牵头,在广州市中职电气教研会的直接指导下,组建了包括市理工学校、市轻工业学校、市建材学校、市无线电学校、市电子信息学校、市化工学校、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等20多所学校,开展了“电子CAD专业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 2002年3月申报了“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科研课题”并获得立项,课题研究从2002年3月开始至2006年3月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指导思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电子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大公司和企业对电子CAD人才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加,各大中专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近几年都先后开设了电子CAD课程,而Protel系列电子CAD软件,因其强大的设计自动化功能、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精确实用的内嵌工具等优点得到了电子CAD人员的青眯和信赖,在短 1 短几年迅速占领了电子CAD市场,所以在大中专院校开设的课程中又以Protel软件为主。电子CAD知识是电类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998年,先后有一批市中职学校开设了电子CAD课程,当时市场上主要流行的软件是Protel 3.31,教师上课无教学大纲,无教材,只能依照软件说明书来编写讲义。因此,为满足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开发新教材,就显得十分迫切。为了使电子CAD课程的教学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使培养出来的电子CAD人才满足生产一线的需求,教学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抓好电子CAD课程的建设。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是中职教学和教研工作的任务和指导思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应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电子CAD岗位就业的需求,来开发电子CAD课程。通过研究课程的标准、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的结构、选择合理的课程内容、编写新教材;探索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评价等。本课程应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性工作。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并遵循“职业性原则”。“在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上,应坚持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才能真正符合当前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和个体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1.课程:狭义来说,系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学内容。广义来说,系旨在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健全发展,由学校所实施的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

2.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

(1)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在整体结构框架上应具有目标的“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和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三大特点。

(2)人才培养的个人需求目标决定课程开发的具体指导思想,是在目标层面上树立“能力指向”的“能力观”,在内容层面上树立“宽基础复合型指向”的“基础观”,在实施与评价层面上树立“工作过程指向”的“过程观”。

职业教育的课程属性(“三性”和“三观”)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宏 观结构的基石。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遵循职业性原则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起源来看,任何劳动和培训,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这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职教专业、职教课程和职教考核)的标准。这就是著名的“职业性原则”。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本领要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取。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应坚持科学性、情境性和人本性三大原则。 1.基于科学性原则开发的课程:是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框架,传授的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这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一种课程体系。

3 2.基于情境性原则开发的课程:是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框架,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课程体系。

3.基于科学性原则与情境性原则交叉区域开发的课程:按交叉区域的大小和区域内学科内容与行动内容的比例,即理论知识(指陈述性知识)与实践经验(指过程性知识)的关系,确定了培养兼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知识的(工艺型、技术型、工程型、管理型)人才所应有的课程内容结构。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并经由人本性原则的梳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组织教师们到企业一线进行参观、访问,开展市场调研,并与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组织了行业专家、工厂的电子CAD技术专家、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等,开展课程研讨,并追踪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反馈企业对电子CAD人才的需求信息。

2.行动研究法。坚持行动研究,抓好试点学校的工作,点面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并随时调整方法和策略,做好各校的教学指导工作。

四、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

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领导重视是前提,立项管理、周密计划是基础,教师支持和配合是关键,教育研究是先导,分步实施、中期检查是保障。本课程建设的实施分四步进行。

(一)课题立项准备阶段

开展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1999年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市电气教研会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市建材中专、市无线电中专、市理工中专、市化工中专等第一批开设电子CAD课程的学校的骨干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本课程的教材使用、师资、设备、学生情况。并先后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到广州市第七研究所,参观了印制电路板生产线,参观东莞电子厂,参观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示范性实训中心——电子CAD设计实验室等等,提高了教师们对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的认识,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二)构建中职学校电子CAD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编写教材 经过研讨和实践, 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大家达成了共识,确定了中职学校电子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CAD软件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具备电路原理图及PCB印制线路板的设计能力;具备电路的基本仿真设计能力,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SCH原理图元件图形的绘制方法、原理图各种报表的生成和应用、电路仿真的基本操作、PCB印制板的设计方法和技巧、PCB元件封装的制作方法、电子CAD综合设计实例等。

组织了电子CAD教材编写小组,由孔庆斌任组长,李乃夫、何军玲任副组长,王正谋、朱力恒任主编,张同苏任主审,2000年编写出课程教学大纲, 2001年出版了Protel for DOS版本的《Protel 3.31电子CAD实用教程》教材 。2002年我们又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编写出版了Protel for Windows版本《Protel 99 SE电子CAD实用教程》教材,同时还编写了“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Protel 5 99 SE)练习册等教辅资料。完成了电子CAD教材的开发和软件版本升级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以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宗旨,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刚开设电子CAD课程,各校都缺乏师资,为了满足教学需要,1999年8月在广州市建材中专学校,我们举办了第一期Protel 3.31 版本“电子CAD教师培训班”,课程由王正谋老师主讲,参加学习的学校共有16所,主要是由广州市市属中专派出骨干教师代表,共25人参加了学习。2002年8月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举办了第二期Protel 99版本“电子CAD教师培训班”,参加的学校共有30所,教师来自全省,人数有65人。2004年8月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举办了第三期Protel 99 SE版本“电子CAD教师培训班”,参加的学校共有18所,教师来自全省,人数有45人。

(四)组织教师考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编写考核大纲、评分标准、建立试题库。2004年,由吴必尊科长牵头,我们与广州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组织了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市无线电中专、市建材中专、市化工中专、市机电中专、市政建设中专、市理工中专、市电子信息学校等一批骨干教师,与高校、企业一线的电子电路设计专家、以及劳动局试题管理部、考核部等,根据企业对电子CAD工种的职业技能要求,制定了“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 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核大纲,组织试题编写,建立试题库,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并经有关专家的审核,获得了通过。

进行考评员队伍的培训。2004年7月我们与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一起,组织了21名教师参加了“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考评员培训,组织了一支 6 考评员队伍,为各校开展“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考证,作好了准备工作。

组织教师培训及考证。2004年8月,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设立考场,首次进行了“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 职业技能鉴定(高、中级),42名教师参加了高级工的培训,其中36名通过了高级工的考核、6名通过了中级工的考核,并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2005年7月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举办了Protel 99 SE版本“电子CAD教师高级工的培训”,参加的学校共有11所,人数有21人,都通过了考核,取得了高级工证,促进了“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举办教师技能竞赛。2005年12月18日,在东山区成人中专,举办了首届教师技能竞赛,市教研室邱才训副主任莅临并指导了竞赛。共有20多所学校,58名教师报名参加了比赛。竞赛按“计算机电子线路辅助设计高级工”的考纲要求,再增加了20%的难度题,由“市技能鉴定中心”命题并派考评员进行考评。获得本次竞赛团体奖前三名的学校是:第一名为市理工中专学校;第二名为市电子信息学校和番禺农校;第三名为市化工中专学校、市机电学校和市无线电学校。获得竞赛个人奖一等奖的有市建材中专等8名教师,二等奖的有12名,三等奖的有18名。在本次竞赛中获得前6名的教师,取得了劳动局颁发的技师证。通过竞赛,促进了教师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课程建设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通过与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技术员共同探讨、研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编写试题,制定考核评分标准,编写教材,开展技能竞赛,教师们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点,明确了企业对教学的要求,同时通过实践和几轮反复的修改,较 7 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达到了产、教、研结合的目的。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000年以来,我们定期组织全市电类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进行电子CAD专业课程教学、电路板设计技巧的交流与研讨,,组织教学大纲、考核大纲的讨论、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完善。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各校出现了一批骨干教师,先后发表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论文。

(三)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

目前,已有3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电子CAD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大家认为:本课程教学应以常用的电子电路实例、设计为重点;以电子产品的开发、研制为主线;本课程应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产教结合等教学方法;要加强实操技能训练和综合设计训练的力度。各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设本课程,可作为必修课、选修课、实习课、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等形式开出,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研制。

电子CAD课程的学生技能训练,应推广项目学习法,培养自主、探究、协作的精神;应参照“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的标准,进行实操训练。本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按照“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评分标准进行。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开展“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了电子CAD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 8 能标准相衔接,满足了生产实际和就业市场需要。推动了课程建设,教材内容能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不断更新,目前的教材还增设了Protel仿真内容。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设计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强化了从业能力,为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完善了各校的实验、实习设备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完善了各校的实验、实习设备。目前全市开设本课程的学校有20多所,有些学校设立了“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技能鉴定站,并购置了EDA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系列设备,为开展师生技能训练,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实习环境。

六、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1.技能鉴定考核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实践,我们明确了企业的要求。但技能鉴定考核的命题、内容、标准、试题库还待进一步完善,考核、评分要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应继续开展本工种的高级工与技师培训及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2.教材内容的要注意更新、升级

教学必须适应电子技术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要关注电子CAD技术和软件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编写更新教辅资料,教学参考书,收集典型素材,制作电子教材,继续开展教学研讨,做好一线的教学服务工作。

3.继续举办教师技能竞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

通过开展教师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竞赛,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提高师生技能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加强课程建设的管理

9 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规划、管理的力度,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几年来,中职电气教研会开拓、创新,通过开展“电子CAD专业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研能力,丰富了中职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源,为推广和普及电子CAD新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专业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设想》作者 邱才训 2.《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的的若干问题》作者 邱才训

2.《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观、能力观、课程观和专业观》作者 吴必尊

2006年1月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学习是国内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等国和我国台湾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类的课程。而这类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课程名称各不相同,如,法国叫“综合学习”,日本叫“综合学习时间”……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大致包括三类: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等。我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设的必修课,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它不在以知识的逻辑序列呈现,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出发,寻找活动主题;它不在以告知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展开实践活动;不以掌握某种概念和方法为目的,而是通过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一门课程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教师来说,的确有点难,难在它的内容的不确定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较长学习时间的周期性,以及活动过程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苛求性。

我校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一直注重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究实践新课程。承担了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把综合实践这一新领域作为我校科研重点课题。探索如何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何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有效整合,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问题,突破制约基层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一)、研究内容

1、以课题研究引领综合实践活动。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更贴近学生、更有实效,学校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子课题进行研究,以课题的方式带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在课题研究的框架下,开展小学研究性学习开发研究、小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开发研究、小学公益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研究等系列研究。

2、地方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突出社会适应教育,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襄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体艺活动,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环境教育,增强学生对当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综合阅读,促进学生整体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等等。

3、校本课程的研究,紧扣地方资源,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整合地方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首先对地方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筛选、归类,将其分为若干个大类。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教育目标,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其有地方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其一,有效整合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发学生德育活动课程,创建我校的德育特色;其二,有效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培育家乡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其三,有效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开发艺术教育课程;其四,依托自然资源与社区文化,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观;其五,整合国家地方课程资源,建立学科间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研究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框架,立足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对课题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分工负责,分头实施,把实施结果综合起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1)、课程开发层次主题:

A、1-2年级本着照顾学龄特征和实践基本能力的指导思想,选择学生必备的能力需求、生活需求素材,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如:安全、交通、卫生常识、购物、选择、鉴别的基本知识;一般性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等。

B、3-4年级在1-2年级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提升扩展,适当增设市场文化、乡土风情、地域特产等内容。

C、5-6年级以市场文化、乡土风情、生活实践、科学创造、信息采集处理、劳动技能等生成为主题,着力开发研究。

(2)、课程开发构架模式:

依据国家课程改革基础理论,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实用”的开发原则,本教材基本构架为:

A、课题 B、活动准备 C、活动过程 D、活动小结 E、活动建议

(3)课程构架层级内容及形式:

A、课题:本教学课的主题内容的砺炼,要体现活动的内容,且文字简洁、通俗。

B、活动准备:其一,“引言”或“引子”,形式可多样,谈话、游戏、歌舞、观察、对白、导播等,主要任务是打开局面,揭示主题,引入活动;其二,材料、工具、器械、音像等教与学的必备器材;其三,课前预设,信息采集、调查走访、搜集整理等。

C、活动过程:教学内容实施的中心环节,达成目标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活动过程可根据活动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活动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操作实践课:操作体验——总结交流——思考实践。 科学实验课:观察发现——探索实践——回顾体验——演绎推理。

信息采集课:访问座谈——归纳整理——汇报交流——反思感受;

网上查寻——归纳整理——汇报交流——反思感受。

D、活动小结:活动小结不能停留在对问题的结论、定义上,更不能对结论的定性评价上,应放在对活动过程方法的指导与学生探索实验的发展前景的启发性评价与创新实践的延展性提示指导上。

E、活动建议: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落实教材的方法上;二是对落实教材的时间分配上;三是对落实教材的目标上;四是学生对活动的意见收集上。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并总结出“三级课程”之间以及相关学科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

2、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3、“三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4、围绕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原则,综合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且能体现办学宗旨和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活动方案。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的过程

(一)、挖掘资源,统筹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学校认识到通过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的极大张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一个体现,学校依托周围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追求,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路。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任副组长,全体中层为成员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管理制度、活动计划,研究协调工作关系,监督指导工作。

学校为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级课程”研究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成立了以教导副主任为组长,教研组长等13位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任课题实验老师,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并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定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研讨活动,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促使活动常规化。鼓励所有老师都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做到全员参与。学校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聘请专家、家长、校外成功人士等为校外辅导员,充实指导老师队伍。

2、整合课程,走出课堂

学校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充分挖掘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与实施”课题实验方案》,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而且还规划了1—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从3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其所占课时比例为九年总课时的6%—8%,(每周3课时)与外语课程开设的课时比例大致相当。我校打破书本、课堂的禁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有爱心和自理能力,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从1年级就开始把科学、思品与生活(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课,每周开设4-6课时的地方与校本活动课;3-6年级选用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地方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地方资源,形成校本课程。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社会这个大学校,让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合一”。

3、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为落实好“三级课程”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广泛的动员,专门召开了“三级课程”研究与实施动员大会,从而让每一位老师都明确了开展“三级课程”活动课的意义。学校利用集体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机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找到了思想支撑、理论基础。采取了文化熏陶、教研推动、同伴互助、反思评价等各形式进行理论武装、观念更新;并且把每次的教研成果、学习心得、教学随笔等以“科研动态”、刊板、博客等形式资源共享。

为让广大学生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的“心”动起来;动员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周围的社区,感受大自然;动员孩子们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搜集有关家乡地理、农业、工业、旅游业、民俗、自然等知识。

(二)、开发课程,勇于实践

我校“三级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依托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构建“以小学生品德素养教育为核心,以主题化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社区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基本模式,形成“立足社区、自主参与、快乐实践”的特色实践活动系列,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编撰了我校的校本教材《实践与生活》。

1、专家引领,课题带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领导的指引、关怀、专家的启发、引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区教研室王志强主任,综合科孟春恩科长等领导,多次到学校亲临指导,进行调研考察、专题论证、统筹规划。通过专家的引领、启发,让我们豁然开朗,课程开发与研究有了明确目标与规划。

2、依托资源,开发课程

我校所处地域资源丰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黄集镇是全省重点口子镇之一,地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207国道、魏樊高速、焦枝铁路贯穿,襄北监狱、军事经济学院、航空救生实验基地等大型单位在我镇驻住,五干渠、六干渠流经全镇,黄集的集贸市场繁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

校本课程的研究,紧扣地方资源,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整合地方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我们首先对地方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筛选、归类,将其分为若干个大类。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不同教育目标,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其有地方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其一,以品德老师为主有效整合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发学生德育活动课程,创建我校的德育特色系列校本课程,如《我是文明小天使》系列课程;其二,以语文老师为主有效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培育家乡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如《走进三国文化》系列课程,《我可爱的家乡》系列课程;其三,以音美老师为主有效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开发艺术教育课程,如《民族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其四,以数学老师为主依托自然资源与社区文化,开发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观,如《走进解放军叔叔》系列课程,《我是生活小能手》系列课程;其五,整合选用好国家与地方课程资源,建立学科间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3、整合资源,开发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选用国家综合实践教材,整合地方标本教材,如《襄阳好风日》、《千古雄风话襄阳》等,利用身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编撰了我校第一部高、中、低三个学段上下学期共6本的校本教材《实践与生活》。我校每学期规定45岁以下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我校系列课程开发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并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在组织学生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如果有实地采访,教师要提前向家长发出活动通知,可根据情况组织部分学生在教师或家长地带领下有目的地实地采访,要重在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体验研究过程的快乐。每开发一个有价值的活动主题,将被选入校本教材,并记10课时的工作量。

课题组成员分成高中低三个小组,负责对本学段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选材、研究过程进行指导,并示范研究全过程,上好主题生成课、中期汇报课、展示汇报课等课型,供该学段教师进行参考学习。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将根据《课题实验人员课时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工作量。

四、活动实施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原则

每一项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根据预定目标而急切讲解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延伸,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三)开放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实施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具体表现为:

(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学科、知识和学生逻辑思维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指导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活动的结果。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中始终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尝试”、“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题实施的成果:

根据新课程《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性质、特点以及内容的要求,参照国内外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对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注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活动流程的研究,已初显成效。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研究

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施中,初步将活动所涉及的类型大致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主题研究(课题探究)。主题研究主要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开展研究性活动。学生活动主题进行探究交流,将主题分解为几个子课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子课题进行分组实践探究,形成调查报告,在班级进行展示汇报。

2、社会实践学习。它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去。参与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1)社会服务活动。学校规定了高年级学生一系列的学校服务和社区服务活动,并纳入校本课程规划,在节假日中具体实施。(2)社会考察活动。它具有社会调查功能,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对社区或某地方历史演变、环境保护问题、等现状及政策的调查研究等。(3)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两种方式,一是学校组织学生群体活动;二是学生个体活动。如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为四川地震灾民募捐活动、学生个人随时到养老院进行敬老活动等。

3、生活学习。生活学习是与学生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相关联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学生主要体现在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如小学低年级主要体现在缝纫(钉纽扣等)、简单手工制作等活动;小学中高年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等活动。

(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流程的初步研究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活动的实施流程。

1、确定活动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品质。”这个总目标则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该根据每次活动课型特点,结合参与活动主体的班级、小组分别制定目标。(1)设计班级活动目标。指导教师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先确定活动主题,继而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年龄,由全班学生自主提出大家共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班级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下,制定出本次班级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的个性品质。(2)设计小组活动目标。小组活动是在班级活动的大主题和总目标的框架下,先确定子课题,再确定小组活动目标。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事先设计的课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逬发,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因此,必要时指导教师可根据活动的不同阶段随机设计活动的阶段目标。

2、确定活动的实施步骤。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结合我校的研究尝试,初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为一下几个步骤进行实施。(1)确定活动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关键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活动主体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主题的确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论证形成主题三个环节。发现问题是确定活动主题的第一步,应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休闲以及周边环境等领域,如“白色污染”、“学校---我们美丽的家”等;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发现问题、提供问题选择范围供学生选择等方式发现问题。分析归纳问题,即问题发现后,教师指导学生汇报交流问题,梳理归类问题,而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将问题归纳提升,选择想要研究的问题。不是任何选择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活动的主题,由问题到主题须进行论证其开展的意义和可行性,生成活动子课题,这活动方案的设计作好准备。(2)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活动目标,有利于保证活动的连续性。活动方案的制定一般要经过准备和策划两个阶段。准备,即活动主题确定后,参与活动的成员要围绕主题开展前期的准备活动,主要是大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为制定活动方案提供依据。策划,即小组成员在收集大量的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信息后,要进行活动情况汇报交流和活动计划的策划,最后形成活动方案。(3)组织实施活动。活动实施应遵循学生自主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4)活动总结交流。首先,各活动小组将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各类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的或口头的汇报材料;接着教师在指导学生整理加工的基础上,及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既是对活动前段工作的总结,也是学生才能自我展示,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好时机,还可以通过交流而思维碰撞、智慧火花逬发,孕育生成新的活动主题。成果展示的形式因综合实践活动课型不同而多样化,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读书报告、活动日记、心得体会、模型、艺术作品、多媒体、网页等;也可以是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某种能力、协作精神等活动所得。展示方式可以是展览、讨论会、墙报、黑板报、编辑小报、制作网页、表演等。其次,指导教师在学生成果展示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适时评价、鉴赏。

五、课题实施的效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二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

学生层面:

1、通过充分挖掘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视野更宽阔了,摆脱了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使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字书”,还能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津津有味地品读这本“无字大书”。

3、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只是载体,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课程开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年来,我们整合周边丰富的资源,“三级课程”研究与实施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明确指引下,共同教研研讨,群策群力开发出了适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这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家长层面:

在课题实施以前,大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有怀疑态度,把综合实践活动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东西,不但不支持学生参加活动,还向老师们提出反对意见,对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十分不配合,自从课题实施以来,家长们看到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也看到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对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也由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成了理解、支持甚至参与我们的活动,有的家长甚至还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教师层面: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慢慢从原有的教学理念中摆脱出来,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飞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那只能是只纸上谈兵,三尺讲台虽然是传播知识的舞台,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阵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更不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所以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等有利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成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心声。通过独具我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老师们的心中,走进了老师们的教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杰老师执教的《信息与生活》一课在襄樊市第二届综合实践研讨会上荣获优质课二等奖,在第七届综合实践全国研讨会上,我校有11位实验教师的综合实践论文或案例获奖。在第八届综全实践全国研讨会上,我校提交的两节综合实践录像课获国家二等奖。

学校层面:

经过二年的实验与研究,独具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学校周边资源将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模式,为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走出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对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理念,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今年4月份,我校成功地举办了襄阳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讨会,交流了我校的成功经验并提供了两节示范课。在今年9月广州番禺举办的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第八次年会上,我校又被授予“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第三篇:结题报告 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作为我校我校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区级子课题于2006年7月进行开题研究。三年来,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拓展并逐步深化,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们认为,改变单一的传授性教学方式和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向教育领域的全面渗透,社会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家振兴在于科技,科技创新,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兴,则国强,教育衰,则国弱,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关注课程改革,特别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围绕新课程改革,许多新的思路、新的经验、新的困惑层出不穷,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迫切的时效性,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极其重大。

走进我们的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如何真正使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我校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区级子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了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也为我校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因此,急需在学校其余学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建立课题组,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研究中外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2.调查分析法。 借助访谈、问卷、测试对教与学的现状调查,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第一手材料,便于进行个案总结。为研究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打下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三维方式的学习,之后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总结,再反思,逐步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尤其注重提炼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8~2007.1):筹备立项阶段: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开展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研讨活动,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7.2~2007.7):开题论证阶段: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07.8~2008.7):组织实施阶段: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的工作计划。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围绕学习方式变革进行教学研究,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2008.8~2009.7):结题鉴定阶段:汇编研究论文集、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学校“十一五”课题立项申报以后,学校立即邀请区教研室领导和专家莅临学校,从课题研究如何选题、概念界定、研究步骤以及课题方案的撰写、实际操作等有关问题向我校课题组成员作了精心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我校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和人员作了明确的分工,并确定了承担子课题的人员组成,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责。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机整合,科学合理利用教材的研究。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做到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研究。

在课题实验中重点研究如何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强调由单一学习转向多样学习,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教师角色、作用的研究。

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应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三年来,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序地开展了探索与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支柱的多样化、适切有效的课堂教学范式。

我校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课堂教学范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在研究中,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学程序。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其他多种学习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学习框架,构建了“三主”、“三导”、“五式”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1.“三主”。①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特点,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的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艺术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努力做到“两创设一保证”,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参与兴趣;保证参与时间,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发展素质。②以发展为主旨。语、数、英教师普遍把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上,变教学目标单一化为多元化,着力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我们尤其注重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③以训练为主线。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巩固,因此,我们把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情感的熏陶贯穿课堂,并力求训练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如我们的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时,采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摆一摆、变一变等多种训练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2.“三导”。①导趣,引导学生“乐学”。各科教师都努力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②导思,引导学生“活学”。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维,或以问引思,或以理导思,或以变发思,或以情激思,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③导法,引导学生“会学”。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变“学会”为“会学”。

3.“五式”。①读议练讲式。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议、练、讲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发展能力,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其程序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②尝试解疑式。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原则,让学生先尝试学习,进而师生讨论,解决疑难,主要用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其程序为:复习铺垫——指导自学——尝试练习——师生交流——巩固练习。③探究发现式。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进行猜测、分析、研究、推理,得出结论,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主要用于科学、美术等学科,其程序为:激发导入,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申探究。④情境陶冶式。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同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等学科,其程序为:揭示目标——创设情景——师生研讨——反馈练习。⑤“三位一体”式。主要用于艺术学科,即把欣赏、技能、情感三者集于一体,做到欣赏面宽,技能训练强,情感交流深,其程序为:激励、感知——说说、画画(唱唱)——剪剪(表演)、游戏。

(二)总结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理论,形成了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三年来,通过各级各类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的培训,我校课题组教师边教、边学、边改,共同摸索,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突破了评价的单一模式,变多维评价,以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落实。

1.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书面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方法也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同时,我们还认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既有静态的笔试,又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基本技能,既注重课内的教与学,又注重课外的辅与练,体现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如一年级语文教学,我们不是仅用笔试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多了几把评价尺子,实行分项考核评价,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减少笔试次数,增加听、说、读、写等口试测评,强调动手操作测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口试,不但没给学生增加压力,反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既有利于学生的笔试,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又使学生获得多次成功的机会。

2.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告诉我们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鉴于此,我们综合校情、师情,制定了学校教师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此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通过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学习、消化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每个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专业培训,把研究的过程变为不断更新观念的过程,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逐步引导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反思与重建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1.强化学习实践,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1)自我反思。我们要求教师经常性地反思与本课题相关的某些问题,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自己已经获得了哪些了解,倡导教师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2)学习培训。在反思的基础上,引导教师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聆听讲座、进行观摩等方式,了解关于这些问题的其他观点,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以教育理论导向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确立。

(3)交流研讨。我们就这些共性的问题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开展研讨活动,如“新课程的解读”、“构建高效课堂”等,全校教师共同学习、探讨、提高,用群体教育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同时大力倡导教师申报主课题下的个人课题,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独立进行教科研的能力。在了解、交流、研讨、对话、审视、反思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最终发展、完善、重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新理解、新看法、新观点。

(4)实践提高。最后我们要求教师在行动中运用这些新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如根据课题平时的研究情况,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三课”活动,即教师个人课题的实践课、教科研组的课题研讨课、全校性的课题展示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成长的阶梯,收到了较显著的成效。

2.构建有效机制,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1)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起校长领导,教科室统筹规划和协调,教科室主任、课题组长和教科研组长为主力,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运行机制,做到思想目标统一,渠道畅通,配合协调,管理有序,确保课题目标的完成。

(2)构建活动机制。具体做到三定:定时间,每周一次研讨活动;定内容,由课题组统一安排研讨内容;定指导检查,课题组负责人员深入各子课题组,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促进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构建学习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制定读书计划,指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名著,写好读书笔记。我们通过强化学习实践、构建导向机制,逐步引导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

①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的观念。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往往会造成“主宰”的结局,最终引起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因此,变教师主导为“引导”,避免了教师过多的主观臆断,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学生的学习主导,而是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通过点拨、引导、激励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②变学生参与为师生合作的观念。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学习的场所,教师要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除了应履行对学生培养和引导职责外,还应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③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共存的观念。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已知并生成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前者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为此,必须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全校教师普遍牢固树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发现,初步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据统计,,三年来,我校教师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4篇;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有8篇获奖,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数名,同时有8人次获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

(四)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要学、乐学、会学”,自觉性、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通过对学习方式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机械地练,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喜欢自主探索,也喜欢竞争合作;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1.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不仅敢于发表见解,有时还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评价教师的示范。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这样说“我认为”、“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我是这样来学的”等等。在对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通过一阶段的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习惯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而低、中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表现得比较突出。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尤其是对中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了结构比较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并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既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也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进行交流磋商,增强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发展。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用得着,记得牢,学得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从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他们时而潜心研究、时而合作交流;时而专心聆听、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提出疑问、时而静心思考,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表现,课堂充满朝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各种潜能的开发,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据统计,三年来,在本课题的带动下,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逐渐涌现出了一批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生。

五、研究后的思考:

学习方式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强调,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要去探索和解决。本课题研究虽然已告一段落,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一)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得到多大的发展,最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教学;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和快速成长。

(二)随着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课程的理念正在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仍应该看到,就目前的课堂而言,理念和现实间仍有距离,有时学习方式仍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追求学习方式的实效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

六、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目录: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任长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郑金洲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余文森、吴刚平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肖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结题报告

金城关回民小学 2009-12-21

第四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题报告(最终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网球发球机

班级 : 05020604

小组成员 : 吴军 (061201)

周少丰(061209) 毛海龙(

指导老师 :葛文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 设计背景简介: ............................................... 3

二、初始设想方案简介 .............................................. 3 类牛头刨床机构。 ................................................ 3

三、最终选择方案简介: ............................................ 4

四、功能的实现 .................................................... 4

五、送球部分相关参数的计算与选定 .................................. 6

(一)机构尺寸的计算 ............................................ 6

(二)参数确定过程及考虑因素..................................... 7

六、出球部分相关计算与参数选定 .................................... 8

1、相关计算 ..................................................... 8

2、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 8

3、选取相关参数 ................................................. 9

七、设计项目总结 .................................................. 9

八、参考文献 ..................................................... 10 附录:组内成员及完成的相关任务和上交文件清单 ..................... 10

一、 设计背景简介:

起源于法国的网球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球类运动之一,深受户外运动人士的喜爱。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对抗性的运动,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也只能徒唤奈何了,而我们的这个网球发球机的设想,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尽管可能无法获得如同与人对抗时的乐趣,但对于技术的提高与自身的锻炼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最初设想方案简介。

类牛头刨床机构:

原理:主要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因为急回现象存在着较大的瞬时速度,在击球的同时使球获得大的动能,从而实现抛球。 优点:该机构可以实现送球与抛球的协调统一,由于采用的是牛头刨床的急回原理,故结构可以稍微小一些。

缺点:由于是连杆机构,所以运动速度不可能过大,因此,球的抛射距离不会很远。

三、 最终选择方案简介:

具体的运动情况请点击参看三维运动动画。

原理:主要靠得是两个高速反方向旋转的轮把球挤压并抛射出去。 优点:机构体积相对来说比较小,机构平稳性比较好。可以实现抛球与送球的协调统一。

缺点:球的抛出速度计算比较复杂,只能采用经验公式来粗略计算。

四、功能的实现

1.其中将上面皮带轮做成圆锥形,如图:

这样皮带在转动过程中将沿着圆锥体左右运动,也就可以起到改变上面大皮带轮转速的作用。

由于上面皮带轮速度可变,因此上下轮的速度有如下关系:

即:上轮速度小于下轮速度,上下轮速度相同,上轮速度大于下轮速度

因此也就分别实现了上旋球,平击球,下旋球。

2.通过调整基座上可调支架的长度,并用销钉将其夹紧可以起到调节发球机整体高度的目的。

3.利用上面一个偏心轮的运动,可以将球有规律的发出,并且通过改变偏心轮的转速可以调整发球的间隔。

4.利用偏心轮的运动以及齿轮与齿条机构实现发球机在一定角度内的转动,以此实现发球角度的自动改变。如图:

综上,发球机最终的简图为:

五.送球部分相关参数的计算与选定

1.机构尺寸的计算

( 齿轮连杆等效图 )

1、偏心轮及相关尺寸

两个偏心轮采用相同的尺寸:偏心轮:直径20cm,偏心到圆心的距离5cm,长杆L=20cm ,短杆 L=5cm。

2、齿轮及齿条尺寸

齿轮分度圆直径为20cm,齿条长度为7cm

3、滑块尺寸 75×68×68

4、大轮及皮带轮的尺寸

两个大轮大小为30cm,两个大轮之间距离为65mm 下面及右边的两个皮带轮直径为20cm,圆锥形的上皮带轮大径为21cm,小径为19cm 2.参数确定过程及考虑因素

1、由球的直径(正常状态下约为65.41- 68.58mm),确定筒的截面为69×69,留出适当空间方便下球。

2、确定滑块宽、高为68×68。

3、滑块长度也可由送球的通道长度确定了,为了保证送球平稳,准确,特取75,比68稍大,利于滑块的滑进,不易卡住!且与连杆的铰接点并不在中间位置,这是防止齿轮打到滑块!

4、连杆长度及偏心轮尺寸的确定。滑块长度为75,综合考虑,尤其考虑实际情况,取长杆L=20cm,短杆L=5cm,直径20cm,偏心到圆心的距离5cm。

5、为了使网球发出时平稳有力,则大皮带轮的直径应远大于网球直径,且间距略小于网球直径。因此取大轮的直径为30cm,间距为65mm 6.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并实现球的旋转,取圆柱皮带轮直径20cm,圆锥皮带轮直径在19cm-21cm之间。

7. 下面一个偏心轮需要带动齿轮齿条机构运动,因此需要计算齿轮及齿条的尺寸。经过计算得发球机需要转过的角度为21度,取齿轮分度圆直径为20cm,则齿条长度最小为3.66cm,考虑实际情况,取齿条长度为7cm

六、出球部分相关计算与参数选定

1、相关计算: 网球发球装置的放置高度约为1.25m 出球点距离网高点的垂直高度h=0.336m 将速度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由于H12*g*t2其中,H10.336m,H20.914m 解得:t10.262s,t20.243s水平方向:

由于 Lv*t其中 L15.5m,t10.243s 解得:v=22.63m/s即时速81.5km/h 因此发球机距离球网的距离为:L2v*t222.63*0.2625.9m2.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上下轮的

不管哪种情况下,网球的速度都可以认为等于上下轮速度的平均值,但由于上下轮之间的速度差异极小,因此可以近似认为网球的速度等于下轮的速度。又由于网球速度为22.63m/s,所以下轮的速度为22.63m/s.由大皮带轮的直径为30cm,解得皮带轮转速为1450r/min.

3、选取相关参数

轮速:1450r/min 传动比为1:1 电动机功率:7.5kw

七、设计项目总结

刚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坦白的说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尽管老师给我们讲过相关的知识,但是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一开始我们整个小组真的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经过对于课程设计教材上的一些设计实例的研究,我们渐渐确定了设计的方向,但是由于考虑到大小等多种因素,我们先期的多个设计方案都被否决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为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而苦苦思考,小组在一起开了很多次会,最终确定了最后的方案。

之后的工作基本就按部就班了,大家基本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我将大家完成的任务做了整理和修改。制作了三维演示动画,当然制作过程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尽管最后的结果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我们已经尽了我们的最大努力了。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最终还是完成了预订的设计任务,在最后总结一下整个过程中的经验,并对整个设计的不足进行总结。

经验:

1、在设计中要早作计划,要进行充分的讨论,论证

2、整个组内既要注意分工,也要注意进行必要的交流。

3、随机应变,对于预料之外的变化要妥善处理。

不足:由于方案本身的限制,使得很多的参数都是通过估算决定的,这尽管有一定的根据,但是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具体实验的验证,这是本次设计最大的不足。

最后,我们要感谢葛文杰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同时,还要感谢小组其它组员的配合与协作及班级其他同学的帮助。

八、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 王三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附录1:组内成员及完成的相关任务

吴军 原理的主要设计、制作演示FLASH动画、3D动画,以及主要的计算过程

周少丰 参与设计,运动简图绘制 毛海龙 参与设计、语言描述及文档组编

附录2:上交文件清单 报告书: WORD版

三维演示动画

第五篇:《单片机课程设计结题报告》的内容

2012-11-

1一、 选题

1. 课题的来源

2. 所做课题的现有技术水平及应用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课题的含义(功能)、目的及意义

4. 本次课程设计所需完成的工作说明

5. 本设计报告的章节安排

二、 方案设计及器件选型

a) 最终实现的结果(作品)形式

b) 作品的功能说明

c) 作品的操作方式说明

2. 为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功能,系统实现的功能结构图(功能模块图),即系统的实现方案

a) 包括硬件、软件模块功能结构图

b) 模块功能结构图,只需要描述模块的功能,不需要画出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 c) 功能结构图中各硬件模块的功能描述(功能简介)

d) 功能结构图中各软件模块的功能描述(功能简介)

3. 硬件系统中,芯片、器件的选型

a) 器件功能介绍

b) 器件引脚结构

c) 器件的基本控制方式

三、 硬件电路设计、实现及调试

a) 一个功能模块一小节

b) 每个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包括:

 使用器件的功能、引脚、输入/输出逻辑

 电路原理图

 模块电路的作用、功能操作

c) 基于单片机的系统,其大致硬件模块电路包括:

 电源电路

 CPU(单片机)电路

 复位电路

 时钟电路

1 1. 课题的任务 1. 硬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

 RS232串行接口

 单片机I/O端口相关电路:按键输入、LED指示灯输出

 扩展的单片机可寻址I/O接口电路:译码、输入锁存器、输出锁存器

 各具体功能模块电路

2. 硬件系统的实现

a) 电路板EDA软件说明

b) 电路原理图设计——硬件系统的整体电路原理图展示

c) 电路PCB版图设计——硬件系统的PCB版图展示

d) 电路板的焊接实现过程说明

3. 硬件系统的调试

a) 硬件电路系统的调试环境说明,相关设备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

 直流电源

 万用表

 示波器

 单片机仿真器

 计算机端的仿真调试软件等

b) 硬件调试方案——各功能模块(部件)的调试方法

 模块正常功能说明

 模块输入信号的产生方法,对应调试用程序的功能结构

 在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模块对应输出的数据(功能)的测试、纪录

 测试功能(数据)分析,判断模块实现功能是否到达设计任务的要求

四、 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

1. 系统软件的模块功能结构——软件的实现方案

2. 各模块的程序设计,包括:

a) 输入、输出数据结构

b) 模块运行过程、实现功能说明

c) 模块内主要使用的数据结构

d) 模块实现的程序流程图

3. 编程实现

a) 编程环境

b) 软件开发工具

c) 各软件模块的编程及集成

4. 调试

a) 各软件模块的单独调试

 测试用输入数据设计

 模块执行后的输出数据纪录

 数据分析

 模块功能正确与否判决

 模块的改进完善(方案、实现)

b) 软件系统集成后的整体调试:

 输入、输出及实现功能

 调试结果分析

 改进完善方案及实现

五、 系统联调、系统测试及最终实现结果展示

1. 软硬件系统结合(集成),构成实际的控制系统——最终实现结果展示

2. 系统要求功能的仿真测试

 输入、输出、分析及功能正确实现与否判决

3. 实际环境下的工作测试

 输入、输出数据纪录、分析及判断

 系统不足、误动作、故障等的原因分析

 系统的修改完善

4. 以上各步测试说明时,可配合作品的实际运行照片

六、 课程设计总结

1. 实现作品的功能总结

2. 实际完成工作、工作量的罗列说明

3. 最终作品的自我评价

4. 最终作品的不足分析及今后完善的设想、方案

七、

八、 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形式的建议,包括:

1. 课程设计的内容(题目)、要求及考核方式

2. 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

3. 课程设计的辅导环节

4. 其他

九、 附录

1. 硬件电路原理图

2. 硬件电路PCB布板图

3. 软件程序列表

3 《课程设计》感触:过程、作用、结果、效果

十、 参考文献

—— 文献列表,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请参照学校网站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格式》的相关要求

1. 参考书

2. 科技期刊论文

3. 学士、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4. 器件的技术手册

5. 网络上技术文章

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安排”,是参照学校网站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格式”的相关要求而来的,罗列的不太周全且有重复,仅供参考。

有问题,请随时联系。

外设所 吴自力

13319182090 / 88204448

ZLWU@XIDIAN.EDU.CN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总支党建工作计划下一篇:教育系统纪律教育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