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结合认识国内旅游论文

2022-04-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理论实践结合认识国内旅游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我国旅游发展正步入新阶段。新发展带来需要研究的新问题。然而,旅游研究滞后旅游实践,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理论体系,旅游理论与研究范式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的观点主要源自以国内旅游发展与研究为中心的考察,并试图以此为依据重新审视旅游发展新阶段国内旅游研究的任务。

理论实践结合认识国内旅游论文 篇1:

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理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摘要]旅游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关键取决于能否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本文分析了中外旅游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对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阐释,将其在国内外旅游研究中不同应用程度作以比较,进而总结出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

[关键词]理论实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一、相关背景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实证的概念界定

实证与阐释二分对立是指社会科学中思潮、传统或范式的不同流派。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类似自然学科的研究框架,研究者把人看作外部的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理论和模式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事实与研究者的观察。阐释主义的研究更加依赖被研究者对其自身行为和情况进行的解释,因此阐释性研究者试图进入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归纳法。

理论实证主要是指通过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某一理论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概念阐释方法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和归纳法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

(二)近期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旅游发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在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时常抱怨国内很多发表的论文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这便是国内对旅游研究方法缺少科学探究的结果。不可否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中国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差距。谢彦君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陆林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国内的旅游研究综述文献已不少见,但专门对旅游研究方法作细致分析的却不多。

国内学者对近年《旅游学刊》发表的40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后,分析出中国旅游研究方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为定性研究,且主要处于传统定性阶段(即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作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具体方法大多运用理性分析,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野外考察获取资料。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成熟,现代定性方法(即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所占比例还相当小,资料来源虽有扩展(如网络、报刊资源),但仍不够广泛,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应用较少。定量分析方法在这五年内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研究不断趋于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接轨的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缺乏规范性。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研究方法还是以概念阐释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根结在于国内旅游开展较晚。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然以概念阐释的传统定性方法为主,缺乏规范性成为必然结果。在国外的旅游研究方法中,尤其是美国学者受经济学实证方法广泛应用的影响,使其在方法论上常以科学的理论框架做依托,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旅游研究方法在国外的进展与其社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应用比较

休闲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对的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这给开展休闲与旅游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一)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旅游研究方法的探讨,理论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关注更多体现在对研究方法进行方法论上的界定,对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进行甄别,对研究类型进行考究。其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包括研究过程要素的界定和方法论范畴适用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在理论体系构造中则较为匮乏。

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以及准备研究提案的过程包括九个要素,分别是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概念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确定研究策略、获得道德认同、进行研究、报告成果。

在这九个要素中,概念框架的设计与获得道德认同是国内旅游研究学者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概念框架的形成可以说是任何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很多研究中最脆弱的一个因素。一个概念框架的设计是贯穿整个研究的最重要线索和研究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依托。迈尔斯和休伯曼是这样描述概念框架的:“概念框架,它要么以图示的方式,要么以叙述的方式,来解释将要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的要素、结构或变数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由作者假设出来的关系。概念框架可以是简单基本的,也可以是精心构建的,可以是论述性的或是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因果关系型的。”尤其对于还没有科学体系的旅游学科在研究其相关问题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就更为重要。

获得道德认同是被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忽视的问题,剽窃、不尊重研究对象个人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研究道德的普遍原则包括:第一,研究对象不应受到任何伤害;第二,研究对象应是自愿参加研究的;第三,研究对象应该是在被告知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该研究。这些研究的伦理问题很值得旅游研究人员借鉴。

(二)旅游研究方法的范畴探讨

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分的后者。对于旅游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的方法论:旅游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目前的旅游研究方法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所使用的方法体系。旅游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跨学科的二分对立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方法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旅游研究适用的实证方法

1.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即文献形式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旅游研究以吴必虎、保继刚等学者最先开始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被广泛借鉴。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具有时空性,没有在时间轴上的连续研究就不可能寻找出旅游学科的根本性问题。文献综述为理论实证研究寻找出发点,为求真提供了一条线索。

2.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现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行为。这种大众行为加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时空特性,使新数据的总体容量过大,样本的不稳定性而导致误差偏大,从而使在研究宏观旅游体系时搜集新的数据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相关旅游宏观体系问题的研究上间接数据的应用和如何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以英国与澳大利亚为例,其常用的间接数据类型包括国民休闲情况调查、旅游观光业调查、经济状况调查、人口普查、管理数据以及文档资料。在我国可用于旅游研究的间接数据主要有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政务网中的旅游相关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管理组织的数据、文档资料以及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旅游卫星账户等。

国内的旅游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间接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但是国内统计尤其是政府统计数据较为严重的失真性往往令旅游研究学者甚为顿足,由单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其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3.观察法的实证应用

在休闲与旅游研究中,观察法常常被忽略,但由于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产生较为全面的数据,使其在研究微观旅游组织或局域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中可以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国外学者对观察法的种类以及其适用场合及观察法程序的十个步骤较为认同的阐述:选择观察景区,选择观察点,选择观察时段,连续观察还是抽样观察,查数频率,确定观察对象,把观察景区分成多个观察区域,记录观察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数据。

观察法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不常见的方法,但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良好特性,对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中。

4.定性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传统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即为概念阐释的方法。并注意定性研究时标准化、精确化等问题,尽量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的文章归为现代定性方法。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旅游进行研究过程中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定性方法,并使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作为辅助研究工具。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旅游研究中极为少见。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还处在传统的定性方法上,以概念性的、阐释的方法为主。

5.定量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情况分为基础统计分析(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研究过程中,将定量研究法与实证研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常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较最常见的是SPSS定量数据分析软件。而国内的研究在这方面的实用主要是这几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或评定系统,相对来说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欠缺。

旅游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研究,还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实证的方法。旅游研究本身需要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而旅游研究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准确的旅游统计数据。

现在的旅游研究、规划、策划,都缺乏科学、有效和充足的数据支撑,由此导致数据统计和经济分析不足,这与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身的先天不足紧密相关。尽管如此,定量的统计分析仍是实证分析法的根本,旅游研究应该注重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目前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概念阐释和理论实证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以传统定性研究为依托,后者主要是现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贯穿这两种方法的实证分析包括文献综述、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观察法等。

传统定性的概念阐释方法在认识问题初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只会让国内旅游研究在探讨何为旅游等概念过程中陷入僵局。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概念阐释这种方法的束缚,规范旅游学科概念,建立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旅游中发现的问题。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研究深入实践,研究依托实践,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在量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旅游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术研究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A.J.维尔著,聂小荣、丁丽军译.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7,(3):6~7.

[3]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框架[J].旅游学刊,1997,(4): 31~36.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8~82.

[5]保继刚.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J].旅游学刊,2005,(3):7.

[6]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J].旅游学刊,2001,(1):17~21.

[8]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3):82~88.

[9]申葆嘉.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5,(6):11~19.

[10]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一)[J].旅游学刊,1996,(1):62~67.

[11]朱竑,刘迎华. 从《旅游学刊》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比较看中外旅游研究的异同和趋向[J].旅游学刊,2004,(4):92~95.

[12]厉建新. 旅游研究问题:联系实际、概念体系与思想突破 [J].旅游学刊,2007,(2):6~7.

作者:刘 扬

理论实践结合认识国内旅游论文 篇2:

旅游发展新阶段旅游研究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我国旅游发展正步入新阶段。新发展带来需要研究的新问题。然而,旅游研究滞后旅游实践,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理论体系,旅游理论与研究范式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的观点主要源自以国内旅游发展与研究为中心的考察,并试图以此为依据重新审视旅游发展新阶段国内旅游研究的任务。

一、旅游研究路径与原有问题

1.旅游研究路径简要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旅游研究的发展得益于3种路径:一是借鉴,二是渗透,三是原创。我国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现代旅游研究几乎是从零开始,借鉴国外旅游理念与研究方法,通过结合实践使其中国化,即通过借鉴概念、原理与方法来构建旅游研究的框架、解释旅游现象与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国内旅游研究获得较快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借鉴路径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处于主导,大致自2005年以后至今,学科渗透路径则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主导。学科渗透路径主要是通过学科交叉,将相关学科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旅游研究,使国内旅游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区别于借鉴与渗透路径的是原创路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有关旅游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原创成果时有出现,但鉴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一直未能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主导。

2.旅游研究原有的几个问题

旅游的学科独立问题、旅游与休闲的源与流问题及旅游功能建设问题一直都是旅游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就研究方法论而言,第一、第二两个问题属于实证研究,即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属于规范研究,即主要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在旅游发展的新阶段,就时机与条件来说,国内旅游研究在这几个问题上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旅游学科一直未能真正获得学科独立,或者说,未能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与概念体系。一方面,旅游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或者说是边缘学科;另一方面,旅游学科只是多学科的“拼凑”。这种“拼凑”感使学科研究难以确立身份认同,也就难以以此为阵地聚集一批学人,从而常常把研究的空间留给了善于打“擦边球”的学科渗透。相应地,以借鉴与渗透为主导的国内旅游研究,也就难以为旅游学科的独立作出更多的贡献。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源于休闲,旅游是“流”,休闲是“源”,据此,应将旅游研究置于休闲研究之下,而现有研究一般是相反,把休闲研究置于旅游研究之下。抓不住旅游的源,也就难以把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具有多种功能,除经济功能外,还有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及其他功能,但在追求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当中,旅游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及其他功能只是旅游经济发展可供利用的资源或手段,或者只是旅游经济功能的副产品。这种偏颇使区域旅游发展难以准确定位,也阻碍了旅游多种功能效益的获得。应该说,现有研究对于旅游功能的多样性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即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但怎样加强其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及其他功能建设并协调它们与经济功能的关系,发挥旅游的多种功能作用,尤其在经济发展已不那么急迫的新阶段,怎样通过旅游的多种功能作用推动旅游实践的发展,是亟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发展新阶段与旅游研究新问题

我国旅游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产品、新的预期。国内旅游不仅有传统的吃、住、行、游、娱、购方面的需求,而且在商、养、学、闲、情、奇需求方面有新的表现,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使大众旅游之下有“小众化”的趋势,新的需求必然促进旅游市场的新发展。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与新的旅游政策,如个人出境游、落地签证、入境免签、国民休闲计划等,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新发展。为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的自助游、自由行的出现,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交易方式与营销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旅游业态的新变化。在新需求、新市场及新业态的推动下,供方调整了产品内容与供应方式,重新整合资源,促进了旅游新产品的开发。2012年国内居民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2014年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67元,国民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带薪休假的逐步落实及旅游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使人们对旅游的发展表现出积极预期。区域发展的网络一体化,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以及区域旅游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如海南国际旅游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使人们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预期超过以往。

在旅游发展新阶段,新的旅游问题需要研究,新的旅游现象需要解释,新的旅游规律需要探索。比如,2012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连续下降,其原因是什么?近几年来,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快速发展,2014年已突破1亿人次,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消费有何特点?据日本旅游协会统计,2015年国庆黄金周约有40万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在日消费达到约53亿人民币,前往日本的游客中,以旅游购物为目的的占70%,国人为什么偏好去日本旅游购物?据胡润财富报告,至2014年,国内拥有资产600万元以上的富豪已达290万人,他们中的56%以旅游为首选娱乐方式,国内富豪与大众在旅游行为上有何差异?据速途研究报告,2010年国内餐饮020市场规模只有92.2亿元,2014年就发展到了926亿,而2015年预计将达1389亿元,如此迅猛的发展将给餐饮行业及家庭餐饮的社会化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规范私人导游?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对原有问题的重新认识,都给旅游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与任务。

三、发展新阶段旅游研究主要任务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旅游学科独立

旅游学科的独立有利于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旅游学科的独立也有赖于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与成果积累。目前旅游学科基础理论还存在不足,还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渗透”,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这当然不只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任务,但中国成为旅游大国后,旅游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科研条件的改善,使我们有能力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有巨大的旅游市场,2014年国内游客达36.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0312亿元,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入境游客1.28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9亿美元;国内居民出境1.17亿人次,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国内旅游专业人才教育与培训规模庞大,截至2013年年末,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校生49.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在校生27.72万人;行业在职人员培训达427.3万人次。旅游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发展需要旅游理论的支持,尤其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旅游教育的发展需要旅游学科的支持,而学科的发展需要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因此,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促进旅游学科的独立。

2.总结旅游实践经验,提升旅游研究层次

虽然与西方100多年的旅游业发展历史相比,国内旅游实践经验的积累仍显不足,但国内旅游业发展所表现出的规模、活力、前景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都为旅游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新的发展阶段,对过去30多年的旅游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回顾、反思与提炼,探索旅游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现在与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是国内旅游研究应承担的责任与面临的任务。

西方现代旅游研究的最早成果出现于1899年,国内现代旅游研究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步,研究基础远不如西方,依靠“借鉴”,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内旅游研究对旅游理论与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并正在逐步融入国际旅游研究之中。国内旅游研究虽然成果可观,但需要提升研究的层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从“道”(上)、“形”(中)、“器”(下)3个层次看,国内旅游研究主要停留在“器”的层次,即技术(工具)层次,表现出较强的工具性与功利性,而缺乏“道”的研究,即缺乏旅游思想的研究。技术层次的研究固然重要,但缺乏思想研究,研究的层次难以提升,研究的总体方向难以把握。居中间层次的“形”可以看作是支持旅游研究的科研体制,现有科研体制,如成果评价与课题申报等,更有利于技术层次的研究。因此,应加强科研体制研究,完善现有科研体制,使之更有利于旅游思想研究,激励原创与基础理论研究,这对于旅游研究层次的提升和旅游学科的独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3.跟进旅游实践发展,融入学术研究主流

国内旅游研究一直在努力服务于旅游业与旅游教育的发展,而在旅游发展新阶段,新需求、新市场、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应准确把握旅游发展前沿,实时发现新问题,解释新现象,探索新规律,提出新对策。旅游理论来源于旅游实践,接受旅游实践的检验,并反过来指导旅游实践。旅游研究不仅要通过总结以往旅游实践经验以提炼理论,并通过新的实践予以检验,而且要以之指导新的实践。因此,旅游研究应跟进旅游实践的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旅游业与旅游教育的发展。尽管我国旅游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升级,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重视,但由于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学科独立性不够、旅游研究的“致用”性不强等,国内旅游研究未能融入学术研究主流,甚至有些被边缘化。跟进旅游实践的发展,既做好实证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做好规范研究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让旅游研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有助于旅游研究获得其他学科更多的尊重,提高其学术地位,融入学术研究主流,从而又能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4.构建旅游研究的中国语境

学术无国界,但是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不一定能够解释或解决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不一定能够回答中国旅游的历史演进问题。借来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具有科学上的或逻辑上的合理性,但并非一定是真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国内旅游研究一方面应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应植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土壤,构建旅游研究的中国语境,即构建能够解释或解决中国旅游发展实际问题或回答中国旅游历史演进问题、经得起中国旅游实践检验、具有中国式思维与表达特点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不仅应具有技术(工具)理性(合科学与合逻辑),而且应具有价值理性,即符合中国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国内旅游研究的成果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普及,才能更有效率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只有这样,国内旅游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融合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才有可能与旅游实践的发展相得益彰。

作者:任唤麟

理论实践结合认识国内旅游论文 篇3:

基于GIOWA算子的中国国内旅游人数预测

摘要:采用指数平滑法、抛物线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三种单项预测模型对1994~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数据进行拟合预测,然后利用广义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将三种单项预测模型进行组合,分别探讨了λ=1,λ=0,λ=-1,λ=1/2时的组合预测结果,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精度和效度完全高于各个单项预测结果;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进行预测,未来三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会以6%左右的涨幅增加。

关键词:GIOWA算子;旅游人数;组合预测

0 引言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既能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还可以提升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交通的建设。然而,由于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封锁海关、取消航班,对各国各地的旅游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合理估计疫情引起的损失,规划和发展国内旅游业,需要更精准的预计未来的旅游人数。

1969年,Bates J M等[1]对组合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国内外学者在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基本理论、组合预测权重的计算、以及非负权重预测方法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2-5]。在利用组合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也有很多,熊巍等[6]选择指数平滑法、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利用误差平方和倒数最小的准则确定权重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了预测。刘智禄等[7]通过灰色系统模型(Grey Model,GM)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预测西安市2018~2020年的房价。梁晓莹[8]基于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对郑州市CPI进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预测结果更准确。

我国关于旅游需求的预测大多采用单项预测模型。李军言等[9]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进行预测分析,发现因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处于收缩阶段。王敬昌等[10]采取分时序分段策略,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景区多因素时序数据特征,结合预测时刻的情境信息预测短期景区内游客人数。陈鹏等[11]通过ARIMA模型对安徽省1995~2010年的入境旅游人数进行预测。王曉霞等[12]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得到了牡丹江市的旅游人数的规律。现有研究在利用组合预测对旅游人数进行预测时,主要选择某一种最优性准则,例如,吴良平等[13]选择短记忆预测模型和长记忆预测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进行了预测,然后将各单项预测模型利用诱导有序加权调和平均算子(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Harmonic Averaging Operator,IOWHA)进行组合,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刘盛宇等[14]利用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准则,选取Holt-Winters非季节指数平滑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局部多项式回归模型对1978~2011年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进行预测。王洋[15]利用IOWA算子将灰色系统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组合起来,更精确地预测了成都的入境旅游需求。广义诱导有序加权平均(Generalized 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GIOWA)组合预测模型是更广泛意义的组合预测模型,在λ为不同值时,分别对应不同的最优性准则。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模型、抛物线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利用GIOWA算子对国内旅游人数进行组合预测,以求更加精确的预测未来旅游人数变化。

1 单项预测方法的拟合预测

1.1 指数平滑法

对我国1994~2018年国内旅游旅游人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可以选择较大的α值。通过Eviews对不同α对应的残差平方和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1.3 多元回归模型

选取1994~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1(元),我国铁路营业里程a2(万公里),我国公里营业里程a3(万公里)作为自变量,以国内旅游人数x3t(百万人)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剔除一些不显著变量。最终得到的模型如下:

2 基于G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

4 预测结果分析

由于GIOWA组合预测模型在样本期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下面分别对于λ取不同值用GIOWA组合预测模型预测2019~202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

由于变权重GIOWA组合预测模型在样本期内是根据预测精度作为诱导值,在每一时点对每一种单项预测方法按照预测精度由大到小进行赋权w1w2w30。然而在预测期,由于没有实际值作比较,无法计算预测期每一个时点各种单项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也就无法确定各种单项预测方法的预测权重。对此,本文用简单平均法得到三种单项预测方法在预测期的权重分别为:在λ=1时的权重向量为(0.134 7,0.458 3,0.407 0)T;在λ→0时的权重向量为(0.17,0.445 3,0.354 2)T;在λ=-1时的权重向量为(0.213 7,0.430 4,0.355 9)T;在λ=12时的权重向量为(0.142 1,0.458 3,0.383 0)T。

四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非常接近,由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2019~202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6.5%、6.4%、6.3%。

根据预测结果,我国未来3年内国内旅游人数将持续稳步上涨,旅游收入也将持续增加。然而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会对旅游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速复苏旅游产业,在疫情之中形成旅游业的“新常态”十分重要。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强景区管理,包括对景区人员的培训,对景区配套设施的升级维修等。其次,景区应加强防疫措施,旅游从业人员从应加强自身防护和保障游客的健康两个方面对景区内部进行优化,例如,增加公共洗手池、分发洗手液等。最后,景区管理人员应寻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疫情以来,故宫、黄鹤楼等通过线上游览吸引了不少网友的“云旅游”,以此作为启发,景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线上讲解、直播、互动视频等方式提高景区的游览人数,增加景区收入。

参考文献:

[1] Bates J M,Granger C W J. Combination of Forecasts[J]. Operation Research Quarterly,1969,20(4):451-468.

[2] 唐小我.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2,(1):31-35.

[3] 陈华友.组合预测权系数确定的一种合作对策方法[J].预测,2003,(1):75-77,32.

[4] 陈华友,许义生.组合预测的权估计及其显著性检验[J].运筹与管理,2000,(2):75-78.

[5] 马永开,唐小我,杨桂元.非负权重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J].运筹与管理,1997,(2):1-8.

[6] 熊巍,祁春节,高瑜,等.基于组合模型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研究——以红富士苹果、香蕉、橙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6):57-65.

[7] 刘智禄,王慧丽.基于GM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西安市房价分析与预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5):9-14.

[8] 梁晓莹.基于ARIMA-SVM模型的郑州市CPI预测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26-31.

[9] 李军言,李越.我国入境旅游人数预测和分析——基于ARIMA乘积季节模型[J].内蒙古统计,2019(5):26-30.

[10] 王敬昌,陈岭,余珊珊,等.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多因素感知短期游客人数预测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12):108-115

[11] 陈鹏,吴玲,宋徽.基于ARIMA模型的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数预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32-35,116.

[12] 王晓霞,祖培福,潘伟.牡丹江旅游人数预测研究的灰色动态数学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3(16):35-39.

[13] 吳良平,张健,陆媛.基于IOWHA算子的组合预测在中国入境旅游中的应用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11):19-27.

[14] 刘盛宇,杨桂元,袁宏俊.组合预测模型在我国旅游业预测中的应用[J].科学决策,2012(3):28-43.

[15] 王洋.基于多种模型组合的成都市入境旅游需求预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78-179,187.

[责任编辑:郑笔耕]

作者:张婉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企思想政治中人性化管理论文下一篇:高级会计人才企业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