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2022-04-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医学科研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知,因此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医学科研管理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本文就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科研管理为例,浅谈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1:

项目管理视阈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探析

摘 要 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环境的不断发展与改变,需要提高科研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以提高科研项目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阐述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理念的意义,提出了应用项目管理观念时应注意的要点,并深入分析了在项目管理视阈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优化途径。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高效科研 管理途径

0 前言

由于高校科研管理所涉及到的內容较复杂、广泛,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进行指导,因此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其管理水平。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需要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至项目结题的各项环节中进行严格的监督与质量管控工作,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1高校科研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借助项目管理的经验,科研项目的管理者即为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中的任何有关事项均需要由科研项目管理者负责,其负责内容包含科研课题的申请到科研项目的结题,在此期间的所有工作都需要科研项目管理者进行管理,此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

1.2 增加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项目管理的模式中,负责传递具体工作安排信息的是项目经理,其工作任务是确保工作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给工作人员,因此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可以参考项目管理中的此种工作模式,让科研项目管理人负责传递最新的科研信息给相关科研人员,避免因信息延误而导致的科研项目工作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高校科研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的要点

2.1 保障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

现阶段高校科研项目呈现出的创新性愈发明显,但是在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上还缺乏完善的成果评价标准,导致无法准确的判定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在项目管理中,为了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需要在项目进行的各项环节均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因此高校的科研项目可以应用此种理念,在项目科研的每个步骤均实行质量上的管控,实现高质量的完成科研项目。

2.2 控制研究周期

高校科研出现延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落实好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此外科研课题出现问题主要是受不可控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项目延期的问题需要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积极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严格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进而有效解决项目延期问题。

2.3 节约研究成本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率方面,我国高校的经费使用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并且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且国家用于科研项目的经费是有限的,必须提高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率以保障项目研究成果的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并节约科研经费,需要高校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确保项目资源的充分利用。

2.4 减少科研项目的失误

项目管理之所以是科学性的管理理论,其原因是在项目管理中具备完善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因此高校为了保证项目科研的顺利进行,可以对研究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有效的减少科研风险。

2.5 实现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果有效转化

从高校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可分析得出,获得国家级以及省级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多,但是一大部分科研进度仍停留在基础性的研究层面,真正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的相对较少。为了实现提高高校科研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需要高校应用项目管理理念,确保科研的管理水平与质量。

3 基于项目管理的视阈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实施途径

3.1 结合高校发展目标,强化科研项目源管理

基于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特点来分析,强化项目源管理可以有效的指导后续的科研工作,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要求,并围绕教学与科研一体的项目模式,在项目初期的调研阶段明确科研项目源头的管理工作内容。项目源头的工作内容具体包含了营造科研氛围、明确项目培育目标、完善立项与项目申报工作流程、健全科学的经费预算机制、强化风险项目管理以及项目成果转化等。

3.1.1 明确立项范围

高校在进行科研项目立项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教师与科研管理部门的双向互动模式。为了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需要重视项目前期的培育工作,因此科研管理部门首先可以组织并引导高校的教师积极的进行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申报,并在项目选题、科研项目论证以及内容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高校总动员或校内外联动等方式,对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选拔与培育。在针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时,高校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项目的申报进行指导工作。此外,在明确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研究范围时,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重点关注的学科发展情况与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此外还要考虑相关学研结合以及技术服务的因素。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在国内高校范围内对某一项目的立项情况,高校可以邀请学者及专家以讲座等形式对项目申报的情况进行指导,以此来帮助高校的教师了解立项行情,进而实现研究更高级别的项目目标,明确合理的项目立项范围,有效的提升高校对高级别项目的孵化水平。

3.1.2 提高经费执行效率

当前一些高校由于在科研经费预算方面缺乏对成本的核算,此种不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使科研项目不能够顺利的结题。在项目管理中,项目得以顺利执行依靠于合理的经费预算,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对经费预算的管理,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提高经费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方法为,在科研项目的立项阶段需要明确经费的定额标准,并且科研项目的管理人与财务人员需要对标准进行技术性的指导,重视项目经费的审核工作。经费管理不仅仅要明确其制定的标准,还要重视对经费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费报销环节,需要严格的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管控。为了充分发挥经费管理制度的约束力,需要在项目经费的实际使用环节细化管理的相关规定,尽量避免对已经制定好的预算制度进行二次的调整。此外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时,需要保证其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编制预算。因此在项目预算申请的环节,科研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对该项目进行合理的估算,并且总结以往经费管理的优秀经验,制定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高校对项目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的学习先进的经费管理技术与理念,确保项目经费管理的适用性,以提高科研项目的执行质量。

3.2 实现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

3.2.1 加强项目监督监管

在科研项目经过审批后便进入了在研阶段。高校科研部门的项目管理内容包含了对项目的监督、进度考核、项目检查以及项目验收等。在项目数据的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台账表,依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具体分为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以及校级科研项目。信息详细是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对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化与规范。例如,在管理项目经费应用状况、项目成员变动、项目获得后期经费拨入以及项目进程等方面需要及时监督项目每一环节所涉及到的各种情况,以确保项目在预期时间内顺利结题。对项目进行跟踪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项目经费的管理质量需要积极的加深财务部门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对接程度,实现科研管理与财务经费管理的协调一致性,使各项环节的报销业务得以顺利进行,有效的避免经费乱用问题的出现。此外高校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管理,以更加高效的传达项目信息内容给各个项目管理人,同时及时收到项目的相关信息反馈,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

3.2.2 完善项目成果评价与推广管理

为了使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朝着更加程序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需要高校成立本校科研项目的文库,在文库中收集教师的科研项目成果,并将收集到的科研项目按照院系进行分类,其管理内容应包含专业期刊论文、项目成果转化以及咨政报告等项目成果内容。在面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时,需要高校积极的申请国家级或省市级的相关奖项,努力实现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的转化,并做好科研项目的宣传工作,提高学校及教师的知名度。此外高校对高级别的项目研究成果应依照相关奖励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以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在项目成果精细化管理方面,需要高校详细、全面的对科研项目进行整理与收集,并依照年度、年级、院系以及教师学位等性质制作多维的统计图,利用不同类别的统计图表鲜明的展现出高校各院系的科研项目成果情况,并对这些数据实行动态的分析,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的反馈给科研项目管理人。为了方便后续的科研参考、奖项申请以及奖励发放等,需要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與完整性。

4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校科研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高校积极探索并创新管理理念,重视项目源的管理、加大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科研项目的数据资源库,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占录,张绍萍,李多菲.项目管理视阈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8(09):60-63.

[2] 朱斌,古阳.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实施体系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255-256.

[3] 周晶.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21.

[4] 张文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148-149.

作者:宁少雄 殷瑛

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2:

浅谈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医学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运用①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医学科研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知,因此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医学科研管理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本文就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科研管理为例,浅谈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医学科研 项目管理

精细化管理所遵循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以最优化、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其管理的最理想的效果,同时对事物运行的过程实现了最佳的把握,而且它还是遵循的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核心思想也遵循的是“精、细、准、严”[1]。而在医学科研的管理当中,则是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来合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并且对该项研究进行有计划、组织的协调和控制,使其在医学科学研究可以很好的发挥整体的功能,并且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的活动过程[2]。

目前人们都认识到了医学科研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重要性,因此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医学科研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近年来我们依托精细化管理模式并运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医学科研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1.1 鼓励项目申报,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阶段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上的的起始点,同时提高科研项目中的标的关键点是科研项目高质量申请书的撰写和选题。我们重细节、重质量,而这就将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增加项目申报的数量相结合在一起,同时还把增强学院科技综合的事例和提升科研的效益作为该项目的重点工作来实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我校医学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的成效。同时我们还认真组织专家参与项目论证,提高申报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1.2 重视项目过程管理,有效监督项目实施情况

科研项目一旦立项,必须按进度正常进行,并如期完成预期成果,以形成良好科研信用,这也是再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的重要前提。因此项目过程管理也是我们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质量,因此我们坚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强化项目在研期间的检查工作,实行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年度报告评估制度和中期检查制度,督促科研人员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严格依据任务书,定期检查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对课题进行有效监督。此外我们还主动了解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及时进行协调和解决,以保证研究任务按计划进行。

1.3 加强项目经费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的保障[3],我们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从中挖掘出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规律,进行有效地集成和共享,向科研人员提供其所关心的科研经费管理知识,指导科研业务的开展。同时,我们还设立重大项目财务管理专人制度,有效降低科研成本,减少财务风险,使科研经费管理真正做到规范、安全、有效。

1.4 注重项目结题质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估体系。我们参照任务书,考察科研任务和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警惕性,加强相关理念的宣教,严格控制课题延期或考核指标未完成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我们还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对项目研究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组能提交高质量结题报告。此外,对于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得奖项、成果转化等给予奖金或科研基金,一定程度上也激励科研工作者多拿课题、多出成果,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施展他们的才能。

2 科研氛围营造的精细化管理

2.1 加强科研人员培养和团队协作

科研创新及其产生的技术优势,来源于科研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产生于个人、团队及组织之间的协作。培养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共享科技人员的知识,重视团队协作,是提升科研能力的保证。为此我们有计划地对课题负责人进行管理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科研和创新能力。对学科及学术带头人等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心,创造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创造贡献知识,促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此外,我们还特别加强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建立优秀青年科研人才信息库,对优秀青年科研给予扶持,为申报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促进学科交叉与交流合作

我们积极召开各类学术会议,开展学术活动,创办了“杏林论坛”系列学术活动,鼓励科研人员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建立联系,进行广泛学术交流,及时跟踪学科研究的前沿。同时我们还积极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学科交叉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挖掘各学科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各科室之间和国内外优势力量的交流与合作,联合不同学科领域组织课题,提高申报质量。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医学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院,加强转化医学的发展,真正使医学科研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步伐。

3 初步成效

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自2009年推广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来,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数量大幅增加,由2009年580项上升到2012年的1016项。获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经费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127项到2012年的264项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获资助经费数由2009年的3441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15570万元,获得的经费数近两年已连续突破1亿元人民币。获资助项目申请人的平均年龄逐年下降,特别是获资助的35岁以下年轻人的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2012年获青年基金分别为64项、95项、104项,呈现了良好发展的趋势,标志着我校近年来中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科技队伍的生力军。

总之,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本校医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以来,效果显著。但依托精细化管理模式并运用于科研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效果,逐步提高自身素質,不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提升医学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纽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119-122.

[2] 闫雪冬.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1):31-33.

[3] 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26(1):67-68.

作者:郑轶

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3: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的改进研究

【摘 要】 文章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报销程序的设想。希望从程序改进的视角,改善科研项目的管理,让更多的高校财务工作者从科研项目报销繁重的现状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经费报销; 改进

高校科研项目种类繁多,根据经费来源可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如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项目,如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留学回国基金;省级项目,如省科技厅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等;学校项目及其他项目等。

上述项目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经费涉及金额庞大,单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言,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统计:2012年面上项目①高等院校资助数13 859项(占比②82.05%),总金额1 016 765万元(占比81.47%);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金额超过2 000万元的单位共143家,近120家为高等院校,最高为上海交通大学,项目数513项,金额达36 891.8万元③;2012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等院校资助数10 911项(占比77.81%),总金额261 156万元(占比77.38%);2012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高等院校资助数2 251项(占比91.06%),总金额109 227万元(占比91.02%);2012年重点项目高等院校资助数393项(占比73.05%),总金额113 428万元(占比72.39%);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高等院校资助数142项(占比71%),总金额27 740万元(占比71.16%)。

二、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问题研究

(一)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简单,经费管理办法不统一,执行差

国家科研经费拨款越来越多,高校在科研项目的申请上,过多强调通过率,时间比较仓促,科研经费预算比较模糊,未来实际执行偏差大。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不一样,各种途径的经费其相应的使用办法各有特点,没有一种绝对的一刀切的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的申请者在申报时,往往只关注科研项目能否通过,缺乏对所申请课题经费需求明细的重视,多按照主观性填报经费预算数据,易造成实际执行困难大。

(二)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签字繁琐,效率差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下来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经费管理办法,使得财务部门在经费报销的管理中,过多地强调一些职能部门领导的签字(如:礼品、招待等),使得科研项目的报销除了项目负责人、院系外还需分管部门的领导等签字,一张发票到报销时,已是字迹满满,很多经费使用者抱怨经费报销过程繁琐。

(三)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审核形式化,监督差

由于设置了较多、较繁琐的签字手续,实际报销单据到财务部门时,财务报销审核人员往往较关注签字手续、部门盖章等面上程序是否完善,而缺乏对票据自身的审核,票据及合同、审计意见书等之间的联系,票据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账实核对等。

(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人对经费使用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科研项目往往跨越时间较长,科研工作者的时间较多花在自身的工作中,平时较少关注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等真正需要结项时,经常遇到开支不合理、开支分类错误等问题。更有甚者,为了应付结项审计,往往从此项目调到彼项目,这一方面给财务账务处理带来了随意性和重复性的劳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研项目经费负责人对项目的经费从始至终缺乏整体把握。

三、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综合管理系统的改进设想

(一)规范财务管理,健全预算管理

健全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体系,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各项经费的来源、金额、使用办法等依次将相关信息录入到财务科研管理系统中,完善项目经费在实际使用前的初始情况。认真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行性。规范预算执行,健全动态监控机制,在项目经费的报销中,根据初始录入数据及中期报销数据,及时核查经费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完善资助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抽查审计强化依托单位的监管责任,保障项目经费依法、高效、合理使用。

(二)着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改善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的改进设想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处管理)和财务会计系统(财务处管理)往往处于相互脱节的状况。从财务管理角度拟加以改进指的是:从目前的科研管理系统与财务账务处理系统互不相关的情况改进为以财务会计系统牵头,融合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建立起财务科研管理系统,将科研管理系统纳入财务综合信息化系统管理中,此系统是财务账务系统项目经费报销时的关键参考系统。可以表述为:财务科研管理系统阐述的是项目的静态数据,财务账务系统阐述的是项目发生的动态数据,在二者的基础上,整合成可供查询、分析、决策使用的财务网上查询系统。具体可见图1、图2。

四、改进设想后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模式的转变

一是有利于科研项目负责人课题申报前期工作的完善,使其审慎填报预算,加强预算的预控制力。

二是有利于高校财务工作者在项目经费报销审核时的具体把握。在具体到某一项目核算时,系统会自动显示该项目的所有预算情况、已报销情况、后续可报销情况等。在审核时,更重要的是关注票据的真实性、经济交易的实质、资产的入库等,若是科研劳务类,可更便捷地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来把握劳务的开支比例。在人员清单上,在预算填列时,可以将相关的课题组成员、拟参与的学生名单预录入,报销审核时将一目了然。

三是有利于科研项目经费的实际负责人全程把握该科研项目的使用进度、使用范围等,有利于科研项目负责人更好、更积极地参与到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中,由之前的被动变为主动,更好地分析经费使用的合理程度。

四是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模式的转换关键在于财务科研管理系统的完善,需要从人力、财力等多角度来保障和完善,从科研的立项到结项、结账全过程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当好科研经费报销的得力助手,做好科研经费使用的协助和监督工作。此外,财务科研管理系统的完善,不仅有利于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个体管理,也更有利于从学校总体角度来把握科研项目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析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实力,分析差距和努力方向。●

作者:姚利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园艺工程现代化管理论文下一篇:物理技术运用于有机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