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体系论文

2022-04-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科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体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新时代的审计理论。充分利用免疫系统理论来建设广西的审计系统,对广西审计、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广西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对新时期广西的审计工作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部署,使得广西的审计与广西经济的发展谱写出更加和谐的篇章。

科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体系论文 篇1:

完善绩效审计制度 促进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而产生的,同时对审计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促使国家审计更主动地加大绩效审计比重,而逐步实现以合法合规审计即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以绩效审计为主转变。绩效审计要求审计机关不仅要重视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和查处,更要重视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提出完善制度,改善管理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揭露和抵御)。

绩效审计更能体现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因为同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比较,绩效审计有其特点和优势,绩效审计是对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而且强调事前审计的作用。绩效审计的审查范围,也超过了财务会计活动,拓展到对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绩效审计以建设职能为主,其审计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利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另外财务收支审计只对过去的事项进行查证,而绩效审计可以对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事项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我国绩效审计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我国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各地发展不平衡,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审计人员素质结构不适应等严重制约了绩效审计的深入发展。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完善绩效审计制度,从而使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修改相关法律,明确绩效审计的法律定位。

第一,应明确将我国国家审计划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类,并明确规定财务审计应对部门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发表审计意见,为绩效审计提供相关数据真实、合法的基础;第二,应明确规定绩效审计目标、内容、范围、标准、方法等;第三,应明确规定国家审计机关重点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审计,同时应规定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是部门、单位管理活动的相关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方面。在《审计法》中明确绩效审计的法律定位,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必将有力地推动绩效审计的开展,促进绩效审计的逐步完善。例如投资绩效审计,现行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预算、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可见,现行审计法律法规对投资绩效审计规定非常笼统,投资绩效审计定位模糊,没有明确投资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范围、标准、方法等。为此,可参照和借鉴《深圳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中第五章绩效审计的有关内容,如明确审计机关权力,界定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等,为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提供法律依据。

2.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绩效审计效率和效果。

由于绩效审计对象的多样性,导致审计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必然导致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多样性,但这本身也是绩效审计的特点和优势。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因此,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在搜集和评价信息的过程中,除了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调查包括对事实的调查,也包括对特定问题看法的调查。统计分析也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审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除运用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外,还应在绩效审计中尝试调查、分析等新方法。

另外,开展绩效审计,必须提高绩效审计本身的科技含量,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要以计算机审计和设备辅助审计为重要手段,大力提高投资绩效审计技术水平。在计算机审计中一方面要加强造价等方面审计软件的推广,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投资审计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审计中大力推广设备辅助审计也很有必要。设备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设备辅助审计主要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仪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复核。例如,以往的工程量实测,基本采用手工测量,效率和准确性都不高,对一些地形复杂、特殊手法、隐蔽部位的检验和检测更是束手无策。如果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即便经过计算机计算,最终结果也不准确。但是,如果通过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仪器,如GPS技术和摄像、透视、取样等仪器、设备进行辅助审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

3.开展跟踪审计,创新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式。

所谓跟踪审计,即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开展全程审计。跟踪审计是顺着建设程序这条主线,开展对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开工前工作的审计、在建期工作的审计和竣工后工作的审计等相关工作,并实现从以资金为主线转移到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的审计重心转移。传统的建设项目财务审计大多为事后审计,即施工前要认真勘查现场,记录原始地貌,施工中要通过实地测量、拍摄等形式对施工发现的问题,尽力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了更好的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应实施跟踪审计。公共投资项目由于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存在问题多等特点,成为我国目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通过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做到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充分发挥审计促进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使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目前,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采用跟踪审计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鉴于我国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且人员素质低不适合全面开展绩效审计等现状,应慎重选择审计项目,把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大和重要的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跟踪审计的重点。

其次,科学地选择跟踪审计的内容和环节。跟踪审计的内容涉及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项目建设全过程以及建成后的运行情况。要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效益影响较大和一些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跟踪重点。比如工程开工过程及所用主要材料的质量、品种、规格进行录像,建立项目跟踪审计资料库。尤其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在完成前通过拍照、实测等形式记录真实数据,这对于核实材料和工程量至关重要。在选择跟踪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之前应测试内控制度的可依赖性,内控制度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好的,应该选择较多的环节和关键点进行跟踪审计,加强跟踪力度。

再次,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跟踪审计形式。如有的项目可派专人定期到现场观察记录工程进展情况和有关数据,然后集中力量开展阶段性审计。

4.建立完善绩效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提高绩效审计质量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实行内部绩效审计和外部绩效审计两种形式,检查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制定了以绩效审计准则为核心的绩效审计规范体系,有力促进了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展和绩效审计质量的提高。审计署早在2003年颁布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规范审计行为的具体措施。如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主要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根据审计质量控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审计准则,吸取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规范审计管理和审计行为。这些关于规范审计行为的具体措施,与西方主要国家绩效审计管理的基本经验是基本一致的。目前,建立完善绩效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工作,一是要抓紧研究制定绩效审计准则、指南等绩效审计规范,对绩效审计的程序、内容、形式和报告等做出明确规定,完善我国绩效审计的规范体系,规范绩效审计行为。加快制定绩效审计准则,对绩效审计的一般准则、现场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做出规定。加快制定绩效审计指南,重点对绩效审计的特点、目标和权限、总原则、审计目标、审计评价标准、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和绩效审计人员的要求等方面做出规定。二是可考虑建立规范化的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机关按照绩效审计的程序,对本单位和下级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审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提高审计管理水平和审计质量,规范审计行为。

5.建立完善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英美等国建立了全方位的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各项绩效审计报告、各种绩效审计管理文件全部对外公开,提高了绩效审计成果的利用水平,充分发挥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借鉴国外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的有益经验,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审计结果公告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目前,审计署每年向全国人大汇报的年度审计报告都是公开的,但涉及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报告远未达到对公众公开的地步。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应加快制定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实施办法。应按照统一领导原则、谨慎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稳步推进绩效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有重点地公布社会关注、公众关心的绩效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和主要的绩效审计管理信息;第二阶段,全面建立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公布全部绩效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和全部绩效审计管理信息。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作者:黄大新

科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体系论文 篇2:

构建广西审计免疫系统的思考

[摘要]“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新时代的审计理论。充分利用免疫系统理论来建设广西的审计系统,对广西审计、乃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广西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对新时期广西的审计工作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部署,使得广西的审计与广西经济的发展谱写出更加和谐的篇章。

[关键词]广西;审计;免疫系统

[作者简介]王珊珊,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讲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1

[文献标识码]A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审计具有宏观性、积极性、预防性和建设性,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审计工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微观人手、宏观着眼,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将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调动积极因素、防止消极因素入侵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程度来看,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用于广西的项目建设,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不久前,广西区审计厅已经分别对百色、崇左、河池、来宾等市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对累计投资400多亿元的桂中治旱、漓江补水、南宁机场扩建、部分高速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特大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雨雪冰冻资金款物实施跟踪审计;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航道、供水、防水、管网、道路等17项政府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预算执行或竣工决算审计;对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等15项惠民事项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广西区审计部门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践行于实践,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在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并且及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关于促进扩内需保增长审计工作意见》,把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作为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

虽然广西审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距离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我区国家审计独立性还不是非常强、事前事中审计比例不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慢、审计电算化水平比较低、效益审计所占比例不够高、人员培训力度不足、审计结果并非全部对外公开、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布接触不多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构建相应的审计免疫系统来予以完善和健全。为此,笔者认为广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审计免疫系统:

一、广西审计应当加强免疫系统自身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升级和更新免疫系统

人体的各类病毒在经过针对性地治疗后,或者被消灭掉,或者产生变异,又生成了新的病毒种类,具备了更强的耐药性和杀伤力。此时,如果继续采用原来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往往起不到作用,甚至会延误病情。同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维护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国家审计机关,要继续发挥“免疫功能”,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手段,始终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学习加强——在审计工作者中普及审计免疫系统论。为广西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要在广西区真正贯彻实施审计免疫系统论,并让免疫系统论为广西的审计实践做出贡献,首先就要使得审计免疫系统论深入每一位审计工作者心中。广西区的审计机关在理论学习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开展了专家上一堂专题辅导课、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开展一次优秀论文评选“三个一”活动。并把解决突出问题贯彻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审计免疫系统论在广西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西区应该以此理论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学习的程度和范围,将审计免疫系统论普及到每一个审计人的审计理念当中。在深入学习审计免疫理论的前提下,还要拓宽人才资源渠道,加强人才业务素质和技能建设,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二)方式转变——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过去传统的审计多半以事后审计为主——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之后,再采取措施来进行补救。从某种程序上来说,事后审计无异于亡羊补牢。“免疫”的功能之一,就是预防。所以事前和事中审计,可以防范于未然——在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开始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比如,对一些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从招投标开始,便实施跟踪审计,对一些重大的变更以及合同价格的调整,还会同了监察、招标办及建设单位共同询价确定;同时对部分市政工程和一些隐蔽工程较多、工程量变更较大的项目,进行了重点跟踪监督。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由过去的事后慢慢转变为事中、事后并重审计。

(三)方法更新——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计算机审计2006年在广西区试点,但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际上有能力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机关和人员还屈指可数。电算化审计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外,审计人员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知识。有些审计部门虽安装了电算化审计软件,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审计人员在数据导入、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在会计已经基本实现电算化的今天,将审计从手工转向电算化已经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当务之急就是要在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二、广西审计需要优化审计免疫系统的环境。从外部加强审计免疫系统建设

(一)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人体里,免疫系统犹如国防部队,它们拥有防御和克服病原体的各种有力武器,并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担负着维护人体健康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这个免疫系统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比如人体的真皮免疫系统,各种免疫细胞围绕真皮微血管形成的真皮血管单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发挥作用,这一体系内部各种细胞及体液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真皮免疫系统的重点。与此类似,国家审计部门,只有在独立性比较强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国家审计的权威性比较强。但国家审计的独立仅仅是委托人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独立,审计人员与委托人之间并不独立。这有别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向独立。尤其我国的国家审计模式是行政型——审计部门是属于政府行政部门里的一部分,审计的过程就是政府委托审计,审计的对象也是政府。虽然《审计法》里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

独立进行审计,不受其他机关和部门干涉,但事实是我国现在的审计机关在人事、财力等方面还依赖于地方同级政府。因此,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仍然不强。国家审计监督职能要充分发挥是建立在其充分的独立性基础之上。根据独立审计的设计理念,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受各级人大委托,然后审计政府,最后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该免疫系统要发挥完全的作用,必须要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一起积极协调、配合。审计机关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也需要其它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也就需要在审计免疫系统建设过程中,与其它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尤其我国目前的审计机关是行政型,是行政部门的一部分,没有司法权,并且还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管理。要发挥审计机关的威摄力,就需要有关司法部门,以及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使审计由单一的监督向慑多部门监督转变。在预算执行审计中,主动将审计进展情况向人大、政府汇报,人大、政府负责人根据审计进展情况,进一步作出具体要求,使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重点进一步突出;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除通过召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组会议沟通交流外,在下发审计通知书前由组织部门电话通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审计进点时,与组织部门共同进点,共同召开座谈会,审计过程中,邀请组织部门听取审计情况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在查处大案要案方面,该局和县纪委、县检察机关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审计中对于发现到的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及时将线索及审计了解到的情况全部移送至县纪委和检察院。

(三)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大与否,要看拥有这个系统的个体的健康状况来进行衡量。个体要及时参加身体的检验,才能够知道其免疫系统是否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审计免疫系统的效力如何,同样要看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审计结果应该积极对外公布,并且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使审计免疫系统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审计长刘家义认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个人一定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审计工作才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通过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透明度,扩大审计成果公开范围,增强审计监督效果,建立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温家宝总理曾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由此联想到前几年在政府高层频频刮起的“审计风暴”,来势汹汹,成绩裴然,但风暴过后,依旧风平浪静。个别部门的个别问题,往往是屡犯屡查,屡查屡犯,周而复始,无休无止,既加大了审计成本,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尤其是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使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让广大的纳税人明白自己缴纳的税款用于何处,效益如何,将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这不仅是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需要。

作者:王珊珊

科学创新审计免疫系统体系论文 篇3:

构筑审计免疫系统之防火墙

一、从实践意义上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作用之涵义

刘家义审计长把审计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比喻成“免疫系统”非常形象贴切。作为政府所属专职监督机构的审计机关,通过对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揭示重大问题,移送违法案件,促进完善机制,发挥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廉政建设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免疫系统”通过抵御病毒入侵、消灭入侵病毒、修复受损器官等方式,保证人体健康生存的过程。这里要结合审计实践理解好以下几点:其一,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基本要求。其二,独立性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重要前提。其三,审计必须始终保持职业谨慎,增强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其四,要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从突出审计重点上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作用。

(一)突出预算执行审计这个永恒主题。在谈到审计工作的重点时,刘家义审计长曾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切断产生问题的“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作为审计法规定的每年一审的预算执行审计自1995年实施以来,已有十多年了,预算执行审计可谓其他项目审计的“源头”或“火源”,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尤其要在切断“火源”上下功夫,在创新审计思路和审计重点上做文章。一是将常规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向预算执行的两头延伸,即向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两头延伸突破,以间接对整个财政预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向预算内外收支和预决算管理多方面深化,进一步满足大财政审计的需要。二是以部门预算审计为龙头,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预决算级次管理审计为主线,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进行监督,切实做到突出重点,把握难点,以进一步拓宽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逐步过渡到对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财务收支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三是实现对整个政府预算执行进行全面审计监督。

(二)抓住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关键环节。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努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科学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是非功过,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和干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大力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监督,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政策和措施进行审计监督,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民主集中制的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客观公允地评价干部在任期间的决策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还要结合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年度考核,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有重点地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三)把好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这个关口。一是重点审查立项程序,把好投资决策关。即按照国家投资和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项目投资决策立项程序和合法合规性,查处违反程序擅自立项或盲目上项目的行为。二是重点审查招投标事宜,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和进料关。按照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审查投资项目招投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的施工单位是否具有法定资质并具备最佳优势和条件;施工单位在承包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揽包、转包、分包的行为;对重要的物资设备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管理,是否存在私下采购或暗箱操作的违纪行为。三是重点审查施工管理及监控,把好投资项目工程质量关。主要审查:监理单位选择方式和法定资质;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是否健全和执行有效;监理单位是否实施了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并办理了有关签证手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及不按期完工的现象。四是重点审查项目竣工决算,把好投资工程财务结算关。五是重点评价项目投资运营状况,把好投资效益关。通过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查处重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并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

三、从健全监管机制网络上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

(一)健全审计联系制度,构建监管网络。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审计机关通过和被审计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构建审计监管网络,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的风险主动进行修补和抵御,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并针对被审计单位问题的多发地方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形成审计监督的有效网络,起到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二)完善审计公开制度,强化审计结果之运用。通过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透明度,扩大审计成果公开范围,增强审计监督效果,建立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温家宝总理曾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由此联想到前几年在政府高层频频刮起的“审计风暴”,其威慑作用和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但风暴过后,依旧风平浪静,个别部门的个别问题,往往是屡犯屡查,屡查屡犯。究其原因,主要是审计结果公开制作为一种制度,在地方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还没有很好地推广和落实。依法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让广大的纳税人明白自己缴纳的税款用于何处,效益如何,将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审计合力和防范屏障。如同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国家审计机关要切实发挥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需要包括纪检、监察、财政、税务以及司法等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协调与配合。审计机关与各部门相互联动,形成合力,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召开联系会议,相互沟通情况和信息,整合审计资源;二是工作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强化执法的力度,形成强大的审计合力;三是健全案件移送制度,拓宽案源渠道,并相互及时反馈办案情况,加强部门之间工作成果的利用,从制度和实践的层面形成审计防范的屏障,使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有效地发挥。

(四)构建“免疫系统”不断更新的长效机制,打造审计的“防火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激励机制。在日常审计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一项审计,有的单位认识到位配合支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该整改的整改、该纠正的纠正,使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全面的落实;而有的单位则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以致有的问题屡查屡犯,甚至愈查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目前没有形成一种成套的审计激励机制不无关系,这就是审计的褒奖戒勉制度。例如我们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利用审计向社会的公开通报权,对好的典型进行通报表扬,对执行财经法规差、问题多的单位领导予以通报警示,形成一种鼓励鞭策机制,就能起到鼓舞先进、惩一儆百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审计运作机制。坚持审、帮、促一体化,即“立足审计,突出帮扶,着力促进”。从查清问题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帮助被审计单位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其自觉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提高各项效益。因而从制度上增强审计的有效性,从机制上构筑审计的“防火墙”。

四、从加强自身建设上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

(一)提高人员素质。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至关重要的因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审计人员学习创新能力、依法审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为核心,探索完善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干部管理机制,推进审计职业化和科学化,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提高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促进审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创新审计理念。围绕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审计思路。坚持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着手,树立“大审计”的观念,本着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标本兼治,全面提高审计“免疫系统”能力和水平;二是创新审计模式。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将专项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以事前审计为起点,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落脚点的审计新模式,增强审计预防、预警的时效性,强化全过程审计的效果性;三是创新审计方法。将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审计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审计查账与审计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死账活账一起查,以达到缩短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之目的。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坚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审计“免疫系统”能力的重要手段。审计机关要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及管理工作全面创新;加大硬件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全面实现审计行政办公、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断总结推广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总结和挖掘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典型实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案件线索,查处重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审计“免疫系统”能力提供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证。

(四)强化廉政建设。俗话说“打铁先须自身硬”,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一旦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有不廉洁行为,就必然丧失发挥“免疫系统”作用的根本立场,丧失对入侵“病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必须强化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要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审计人员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节,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要严肃廉政纪律,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增强廉洁自律和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要严格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反廉政规定和审计纪律的行为,确保审计队伍的清正廉洁,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信丰县审计局)

作者:赖喜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措施论文下一篇: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