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2022-04-15

小编精心整理了《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形成原因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我们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采用心理分析疗法、树立信心疗法、行为疗法和培养兴趣爱好疗法,帮助留守儿童矫正自卑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1: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

[摘要]城市流动儿童是现阶段我国各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的健康成长正遭受着巨大的威胁。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长期笼罩在自卑心理的阴影下,造成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受阻以及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自卑;超越

[文献标识码]A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这些只身前往城市的农民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及住所后,开始将孩子带到身边,于是在城市里形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相对城市儿童来讲,这一群体往往居无定所,因此被称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后,往往会面临一个艰难的社会适应期。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在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早期社会化主要指从4岁、5岁到小学、中学时期,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而流动儿童绝大部分都处在这一时期。

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使他们在心理上经历着其他同龄人不曾经历过的压力和挣扎。刚刚结束的对约有近2000万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因受歧视而自卑,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已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这种强烈的不平等感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战胜自卑,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情绪,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关于“自卑感”的理论

所谓自卑,是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自卑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而且随着人生的发展,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原有的自卑感在不断地得到补偿之后新的自卑感又不断地被发现。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它一定会迫使他采取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如果处理得好,会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达到人格的完善,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若处理不好,自卑容易消蚀人的斗志,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兴奋的火花。长期被自卑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诱发生理失调和病变。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流动儿童总觉得自己家里穷、地位低是没面子的事,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往往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久而久之,产生了诸如极度自卑、不安、孤僻等心理问题,有的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甚至因此而退学。

阿德勒认为,人有了自卑感,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这种不断追求优越,实现新目标,克服自卑感,达到人格完善的过程就是超越。阿德勒相信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提出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就是追求优越,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超越自卑,追求优越,否则就会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正是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超越自卑。基于此,流动儿童应该坦然面对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的种种自卑感,树立远大目标,实现自我超越。

同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是依他们对别人生活所作的贡献而定的,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在阿德勒看来,人们对生活意义的错误理解往往起自儿童时期,从小树立牢固的社会兴趣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卑、追求优越目标的重要保证。

因此,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首先我们应加强早期教育,从增加儿童的社会兴趣人手,使他们获得正确的生活意义,进而培养其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己良好的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引导流动儿童适度提高自我期望,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并且让优点长处进一步放大。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人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

再次,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增加成功的交往体验。自卑者总是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开与人的交往,而越不与人交往,就越怯于交往,也就越容易滋生自卑感。如果自卑者能积极参加交往活动,不断增加并享受交往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

二、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笔者下面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主观方面来看

1,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低下。十二三岁以前的孩子心智很不稳定,本身自我认识能力差,容易夸大问题的性质,常常凭自己的想象走入心理“死胡同”。而13岁~18岁又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危险期。这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容易趋向偏激逆反,若教育引导不当,他们很容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严重的甚至走向犯罪。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流动儿童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就更容易成为“问题儿童”。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的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未成年犯大多数从广东省外流入,或从广东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他们几乎都是农家子弟,且都只具有初中一、二年级以下的文化程度。许多外来未成年人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监管,对某些不法行为盲目模仿,或受到成年人教唆误入歧途。

2,安全感、归属感缺失,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基本需要若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存在焦虑”,进而造成情感和行为失调。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也强调人格发展是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儿童早期的心理发展不良必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流动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不安全感、对环境的不适应、爱的缺失造成他们情感的匮乏。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和治疗,轻则可能会造成他们成年后生活中的痛苦,重则会致使他们出现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

同伴交往在少年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与城市少年儿童相

比,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感更低,孤独感更高。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与城市少年儿童的交往具有更为特殊的价值。城市少年儿童是他们感受和认识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城市同伴群体的归属感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他们的城市适应状况。我们在扬州的调查中专门针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同伴的交往进行了考察。从总体状况来看,流动儿童与城市少年儿童的交往并不是很多。仅有25.2%的流动儿童回答“在我的好朋友中,有不少是城里的孩子”,而仅有18.9%的城市少年儿童回答“在我的好朋友中,有不少是农村来的同学”。可见,流动儿童的交往大多集中于“身份”比较一致的流动儿童之间,城市少年儿童仍是他们的“圈外人”。这些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来自城市的包容和尊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城市畏惧症”。

3,自我身份认同混乱。流动儿童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部分流动儿童甚至在身份认同上产生矛盾和困惑,成为“双重边缘人”。访谈中发现,虽然很多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已经相当熟悉城市生活,但当我们问他是哪里人时,有很多孩子还是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有的甚至犹豫着说:“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哪里。”有的孩子虽然说想留在城市生活,但谈话中却一口一个“我们农村人”。这说明户籍依然是孩子们确定自我身份的重要标志。自我身份定位的不确定性往往给孩子们造成无形的压力,在同伴交往中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品质也就潜滋暗长了。

4,学习动机单一,学习压力较大。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强烈的外在学习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型的而非自觉型的学习动机。数据表明,流动儿童排在第一位的学习动机是“报答父母,让父母生活得更好”(82.1%);其次是“考上大学” (54.1%);排在第三位的才是“获得新知识”(36.1%)。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之所以好好读书,更多的是出于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渴望。他们的学习活动以被动接受居多,主动参与不够。同时,五成多的孩子曾经被别的同学欺负,近七成的孩子曾感到害怕、紧张、担心。这种过分强烈的功利型外部学习动机往往造成孩子们在自我评价方面出现偏差:只要学习好。那就是一好百好;倘若学习不理想,那就一无是处了。而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后,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期,在跟城市儿童学习竞争中难免产生挫折,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自卑感。

5,人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流动儿童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因为父母的流动性大,频繁转学,使一些孩子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间。认为城里的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已经成为“问题孩子”。集中表现为社交焦虑、敏感多疑、孤独感、自我评价消极、合作意识差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中有的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课题报告显示,流动儿童表现出的内化行为问题较为严重。36.7%的孩子曾经有过回避与他人交往的行为,51.3%的孩子曾经被别的同学欺负,66.8%的孩子曾经感到害怕、紧张、担心,比例都远远比城市少年儿童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在城市少年儿童中,上述三个比例依次为25.1%、34.1%、52.2%)。如果对这些孩子不加强管理和引导,放任自流,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从客观方面来看

1,城乡二元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的心态意识,阻止了广大市民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认同。绝大多数进城的流动人口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社会认同内部化等同样波及他们的子女。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流动人口进城数量增加的担忧,对流动儿童享受义务教育人为抬高门槛。

流动儿童在城市上学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是显性存在的。比如,流动儿童上学要交纳额外的借读费,学费甚至杂费也要比城里的孩子高,有时还遭遇老师和城里学生的歧视等。即使这些孩子还不大懂事,却已经分明地感受到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这种身份认同和自卑感,是社会现状的直接反映。事实也的确如此,仅因一个户籍的原因,流动人口在社会福利和公民权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就有诸多的限制和束缚,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实。由于所处的环境包括居住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权益问题、户口问题等都不如城市的孩子,而他们却和这些“优越”的城市孩子生活在一起,无形的“社会比较”更会加深流动儿童自卑的主观体验。

2,社会歧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或多或少的歧视让孩子对自身的贫困有了认识,自卑心理从此产生。他们因此与社会产生隔膜、对抗甚至仇恨。一些地方专门设立的“民工子弟学校”或在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民工子弟班”,更是给农民工子女贴上了“标签”,这些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城市里的“异类”,是需要“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 从农村到城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不少刚到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日常行为等各方面确实有待教育去纠正。比如由于缺乏文明卫生的意识,随地吐痰、丢垃圾的现象较普遍。而此时往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无意的呵责,都可能使他们脆弱、不稳定的心灵受到伤害,形成性格障碍。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城中村”,在经济条件、公共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我们走访发现,他们多有被警察盘查的经历,有些人的父母还曾被遣送,这些都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面对一起上学的城里孩子拥有的“家长接送、买课外读物、辅导学习、请家教”等优越条件,部分流动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3,家庭教育薄弱。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不良。从调查的情况发现,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存在较多困难。这或许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有关系,他们往往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

(2)家长自身素质欠佳。与城市居民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大多不高。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些来到城市居住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为主。加之忙于生计,既没有闲暇时间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特质。进城务工人员教育程度的局限,使他们不能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子女,而是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也造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尽管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的学习,但在学

习上实际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从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体力劳动有关,也与他们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关。流动儿童在来到城市后,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家庭温暖有力的支持,不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

此外,父母的形象是少年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榜样,对少年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调查表明,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从事体力劳动或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多流动儿童对父母的形象不满,这将会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消极的影响。

(3)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流动儿童大多居住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多以租用住房为主,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均较差。走访中我们发现,近一半的孩子不喜欢现有的居住条件,不喜欢自己居住的小区。他们普遍反映他们的课余生活贫乏,不能像城市少年儿童那样经常看书读报、看电影、观看演出、外出旅游、逛公园和游乐场、去展览馆和少年宫、参加体育运动、参加同学聚会、参加公益活动等。他们在课余时间,经常去游戏厅和网吧,自个儿玩耍或带弟妹一起玩,与邻居其他小孩子一起玩游戏,四处闲逛等。恶劣的居住环境、单调的课余生活等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也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正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所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4)生活场所经常变更。流动儿童在进城之后,由于其父母在城市的职业性质及场所的变换、其家庭与房东关系状况的变化等原因,其居住的场所往往很不稳定,流动性大,常常搬家,变动住所。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已搬过家的流动儿童有226人,占回答总数(292人)的77.4%。这种住所的变动,使得这些孩子经常随父母“漂流”,难以接受“一贯连续式教育”,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间。同时面对变换频繁的环境,他们往往会感到陌生、心慌,从而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自卑、孤独与抑郁体验。

4,学校教育缺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流动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危机已经显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有着一种天然的不平衡和自卑心理。认为城里的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们,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已经成为“问题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差。不可否认的是,打工子弟学校满足了一些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给予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了我国体制内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问题。近年来,一些收费低: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简易学校开始增多,但这些学校条件十分简陋,而且大多未经教育部门核准,不具有合法的办学资格,存在一些隐患,随时可能被取缔。有学者曾这样描述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从整体来看,流动儿童学校的现状堪忧。在硬件设施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基本都合格的流动儿童学校为数不多,几乎所有的流动儿童学校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流动儿童在这样的学校读书、生活,与城市儿童就读的公立学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无形中就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埋下了社会不公平的阴影,从而使得他们产生敌对、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

(2)师生关系不融洽。与城市少年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与老师的交往中的冲突性更高,亲密感和满意度更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课题报告显示,24.7%的流动儿童表示“老师不太了解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21.3%),17.0%的流动儿童觉得老师“很少注意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3.6%)。另外,15.8%的流动儿童觉得“班主任不太喜欢自己”(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3.6%),14.2%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2.5%)。总的来说,22.2%的流动儿童对师生关系感到不满意(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17.9%)。

(3)师资队伍素质堪忧。为了适应普通农民工子女的上学要求,费用低的简易民办学校在我国很多城市发展很快,但是由于资金的匮乏,其办学条件相当恶劣,学生安全和办学质量都没有保障。这类学校的办学者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其目的多以营利为主。授课教师多数是劳动市场的招募人员,有的是有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有的担任过农村民办及代课教师,由于无法转正及工资太低外出打工。也有极少数是大专及本科毕业的打工者,对他们来说教书只是一个可以暂时歇脚的权宜之计,只要找到更好的工作,随时可能辞去教职。他们中大多数不具有教师资格,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简单机械,教学能力和素质较差,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对流动儿童所出现的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更无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

根据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超越自卑、追求优越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顺利超越自卑。目前我国的流动儿童大多处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帮助与支持。

作者:何桂宏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2:

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形成原因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我们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采用心理分析疗法、树立信心疗法、行为疗法和培养兴趣爱好疗法,帮助留守儿童矫正自卑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自卑心理形成原因 矫正方法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许多儿童不能直接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在我校,留守儿童就达到了将近1/4。“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不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其中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的比率就比较高。如果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那必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所以矫正留守儿童自卑心理问题迫在眉睫。以下是矫正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一个案例。

一、案例描述

自卑行为表现:小梁同学每次走进教室都先迟疑一下,从教室到走廊往教室里看,在确定没有同学注意自己后才小心翼翼、焦虑紧张地走进去,到座位坐下后又偷窥一下,确定没有同学注意自己后才拿出课本,但在课堂上还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注意力极不集中,从不举手发言,遇到被老师叫到就如临大敌、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声如蚊叫。做作业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二、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自卑心理形成原因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通过多方调查,得出以下导致该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

该生的母亲在该生很小时外出打工了,后来与该生的父亲离婚,该生父亲也长期在外打工。该生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家庭责任感又缺失,一年到头既没有寄钱回来,对子女也不闻不问。该生和年幼的弟弟常年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生活非常艰难。家庭的破碎、经济的极度困难和村里部分人的冷眼使她非常自卑,跟人接触尽量回避与家庭有关的话题。她潜意识里总认为每个人都会瞧不起她,瞧不起她的家庭。

(二)学生本人因素

该生有些学科学习成绩不错,体育科耐力型项目成绩也比较好,但因为长得比一般同学矮小,力量型项目不如其他同学,但就是这一点,也让她产生自己样样不如人的想法,以至于连自己的优点都不敢相信,常常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久而久之自卑心理就形成了。

(三)学校因素

在农村寄宿学校里,封闭式的管理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班主任扮演着师长、警察、星级服务员、修理工、心理疏导师、调解员等多重角色,再加上全班人数很多,造成了老师对该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在她失去父母关爱之后又没能感受到学校家庭的温暖,逐渐产生失落感,做得好时也未能得到适时的表扬,所以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就慢慢产生了。

三、心理辅导过程

自卑心理是一种过低评价自己的自我意识,它会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针对小梁同学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采用心理分析疗法、树立信心疗法、行为疗法和培养兴趣爱好疗法,帮助该生矫正自卑心理,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心理分析疗法

通过分析该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达到减轻她的自卑情绪的目的。同时帮助她忘记发生在他们家的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通过洗刷阴影法来消除她的自卑感。还通过类比法,来激励她重新振作,消除自卑感。

师:小梁同学,老师了解你的家庭,其实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谁来做我们的父母,也无法选择自己所生活的家庭,无论父母怎样,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我们都要感激他们。既然父母与家庭我们都无法选择,那么我们就坦然接受它。父母这样做,从对子女负责这一点来说是他们的不对,也许他们也有苦衷,但是我们改变不了他们,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改变我们的未来。其实你现在的处境与下面这个人的处境要好得多,他就是“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他当年的处境比你现在要难得多,他13岁就得支撑起他们那个家,他爸爸患有精神病,把他的妹妹摔死了,还把她的妈妈也折磨走了,这样已经家不成家了,他爸爸还不消停,还给他捡来一个弃婴妹妹。这么艰难的处境换了别人肯定是死的心都有了,但洪戰辉一边上学的同时,还一边照顾这个看不到明天的家,因为他知道,像他那样没有任何依靠的家,只有读书才有可能改变他们家的窘境。他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期间为了生计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做生意。当时也有人看不起他,但他并不因此自卑、消沉反而是自强不息。这样才使他们家走出困境,他也因此被评为2005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成为许多年轻人学习的楷模。他当年那么艰难都能扛得过来,而你的处境并没有他当年那么难,并且同学们现在真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反而会因为你没有被困难吓倒,认真学习,成绩也不错而佩服你。所以你不必担心有同学会因你家庭困难而鄙视你,更不会有同学在你背后议论你的,你想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每天的作业写都写不完,哪有闲心观察、评论别人?做事躲躲闪闪、慌慌张张反而会引起别人的高度注意,所以以后进教室也好,面对大庭广众也好,都要大大方方的;自己在心里默念着:“我没有什么过错,我不必害怕。”老师期待你大方的表现哦。

(二)树立信心疗法

信心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拥有信心的人才敢迎击困难,才有可能在人生处于低谷时仍能保持乐观奋进的拼搏精神;而缺乏自信的人遇到困难总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不敢迎接挑战,最终因自卑而一事无成。由此可见树立信心的重要性。针对该生主要因家庭状况不如别人和个子矮小而导致自卑的状况,我们通过说理和一些全国闻名的励志人物事迹来激励该生,帮助她树立信心,以逐渐消除她的自卑心理。

师:小梁同学,很多成功人士都说过“苦难是一种财富。”老师也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因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磨难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退缩,才有可能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你做了很多我们班很多同学没有做过的事,承受过很多同学没有承受过的苦,老师相信你经过这些磨练,在以后遇到挫折时会比没有受过磨练的同学承受能力强。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课文里不是也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说法吗?这些都说明了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老师相信你经历这些磨练之后,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出息的人的。老师在《非你莫属》节目中,看到郑州工程学院无臂大学生吴建平在《非你莫属》上求职,有老板给他开出了20万年薪。6岁时他在麦田里玩耍不慎触碰到变压器,两只胳膊被截肢,失去双臂的吴建平并未自暴自弃,用坚强毅力在高考中考出548的高分,凭自己的本事进了郑州工业学院。失去双臂的他,平时用脚写字、刷牙、穿袜、上网等。他说:“今天我承受多大的苦难,或许明天就可以获得多大的成功。我把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当作历练的机会,只要我能超越命运,百万年薪或许是很简单的事情。”中国达人秀冠军——断臂钢琴师刘伟在触电被截去双臂后,用双脚代替双手来完成生活工作的一切,他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无论是吴建平还是刘伟,条件都比我们艰难多了,可他们真的做到了精彩地活着了,我们四肢健全,有理由说不精彩地活着吗?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的。

(三)行为疗法

身体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就像语言的交流一样,肢体动作同样传递着信息。自卑畏惧时,目光游离,步伐沉重缓慢;坚定自信时,抬头挺胸,表情放松,步伐铿锵有力。我们决定用行为训练法来提高该生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

我们经常说:“说的容易,做的难。”的确,单单说理还不能完全消除该生的自卑心理,还得从行动上来训练。我们的做法是:(1)老师在旁边监督,要求该生走进教室时不能迟疑、东张西望,而是要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地走进去,在座位上坐好后不能偷窥其他同学,直接准备上课用的物品,如此坚持训练两个星期后,她在肢体动作方面基本上表现出自信来了。(2)与英语老师协商,指定该生为英语领读,以此培养她的自信心、责任心,消除自卑情绪。(3)学校运动会上,指定她参加耐力类的运动项目,以此培养她的胆量,增强她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增强她的自信心。(4)班级和学校的文艺晚会上,指定她表演节目,来克服她胆小怕事的弱点。(5)教师上课,经常提问她,适当鼓励她,使她的自信心慢慢增强,自卑感逐渐消除。

总之,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尽量寻找一切机会对她进行行为训练,以达到增强自信、消除自卑心理的目的。

(四)培养兴趣爱好疗法

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自卑的人往往太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所以我们打算培养该生的兴趣,将她的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上来,让她从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提升她的自信心,驱散她的自卑阴影。

我与音乐老师协商,鼓励她参加学校文艺队;与美术老师协商,鼓励她参加美术兴趣小组;鼓励她课后去打球、跑步,多与同学聊天等。总之鼓励她少想多做,“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自卑兴奋灶,转移该生对自卑症的高度注意力。”

通过实施以上四种疗法,小梁同学性格开朗多了,与人交流也落落大方了。面对小梁的改变,我更加认识到提升自卑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针对有自卑心理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一步步打开他们的心结,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予他们关心与温暖;引导他们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发现并适时给予关爱,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霾。愿全社會都能行动起来,一起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责编 秦越霞)

作者:韦玉先

儿童自卑形成原因分析论文 篇3:

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原因分析和改善策略

摘 要:福利院儿童是一群特殊儿童,主要是指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其公民权利、生存、生活和受教育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且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弃儿和残疾儿童。我国的孤残儿童群数量众多,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儿童福利院,用于收养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但是由于家庭、社会、个人以及福利机构的集中收养制度等原因,福利院儿童在生存发育上的语言、动作、智力落后于社会同龄儿童,也就是生长发育迟缓,同时其人格特征也异于普通儿童,“人格分裂”“情感障碍”“强迫症”等心理疾病问题比较多。虽然在福利院儿童的安全和生理上的需求得到了保证,但是福利院的集中教养方式不能形成稳定的情感关系,加上社会外界的不恰当刺激,更易导致其缺乏归属和爱的情感,产生自卑的心理。本文主要着力于福利院儿童的心理自卑问题,首先阐述了福利院儿童的自卑现状,然后对其自卑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指出了解决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必要性,最后就改善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原因;改善策略

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再次对残疾人进行了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未成年的残疾人口高达700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接近残疾人总数的百分之十,在这700万多人中,未满14岁的残疾儿比例占半数以上。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见,我国的孤残儿童的数量非常大,对于这群体庞大的孤残儿童们的生存以及教育问题该如何解决,由国家福利机构集中教养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我国各地都设有儿童福利院,用于收养这些残疾儿、孤儿,抚养他们长大成人。

一、福利院儿童自卑现状

(一)福利院儿童的生长发育

孤残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而且有很多儿童都存在发育缺陷,比如在语言、动作、智力的发育上跟不上正常同龄儿童的发育水平,特别是没有家人的照顾更容易导致其发育迟滞。国外有个著名的儿科医生曾经发表关于福利院儿童文章,文章中指出院式的集中养育方式从短期来看会造成孤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致疾,长期来看会慢慢造成孤残儿童体弱多病和经济依赖性大。另有调查显示,儿童在福利院生活三个月,其生长发育就落后于正常家庭迟缓一个月。造成福利院儿童生长发育迟滞的原因众多,比如生活环境不稳定、受到虐待、缺乏营养等等都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二)福利院儿童的人格特征

从福利院儿童的人格特征上来看,人格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是性格,二是气质。性格主要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而反应出来的表现在行为上的特征;气质就是关于人们心理活动方面的特征。影响气质的主要因素来源于遗传,不过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和环境刺激的干扰。有上海相关方面的研究机构就针对福利院儿童的气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福利院儿童的气质类型和社会正常儿童气质模型有很大不同,这也许和抹杀个性的福利院教养方式及其早年遭受的巨大家庭变故有一定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每个人的气质维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其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等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气质维度也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动作、语言发育水平,也就是说,需要养护人员对维度不同的气质类型儿童进行区别的养育,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得成长,比如对于难养型的孩子,他们有生活节律性差、哭闹频率高、渴望关注度高等特征,就需要养育者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但是在福利院是实行集中养育统一管制的方式,加之工作人员时间、情绪和精力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对气质维度不同的孩子不能区别对待关注和互动,从而影响了孤残儿童的智力体能的发育。

在针对福利院儿童的性格特征EPQ测量的调查中,有大量的数据表明他们的E量得分均低于社会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福利院女童的内倾性要远高于社会女童,孤残儿童性格上出现“人格分裂”“情感障碍”“强迫症严重”等心理疾病问题的几率也较普通儿童大。

(三)福利院儿童的自卑现状

虽然当今福利院的设施、基础配备等硬件条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很大改善,能保证孤残儿童衣食无忧,但是对于他们的社会认知、情感支持、心理健康的方面重视度不够。导致这些群体都有一定的情感依恋障碍,不安全型依恋所占的比例过大,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即便安全和生理上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但是如果没有形成稳定的情感关系,缺乏了归属和爱的情感,更容易发生信任危机。如交往表现的非常焦虑,社交能力相对低下,适应能力显著落后,且其自身也会出现很多病理行为,如孤僻、抑郁等。在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其中自卑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相关机构在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中发现,在自卑心理的强度上福利院儿童处于中上水平,这就表明其整体上普遍存在着一些自卑心理,不过自卑个体也少有达到强度特大的程度。从测量的维度上来看,得分最高的就是交往自卑,最低的就是个性自卑,其它得分从高到底分别是外貌自卑、体能自卑以及学习能力。得分越低则强度越大,也就是说在福利院儿童的自卑感中,社交交往的自卑感最强烈,而对于个性方面的自卑则相对要低一点。

二、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福利院儿童的自卑从个人自我的角度上来看,很典型的一点就是对自我的认同感特别低,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外界给他们病弱的身体上贴上了太多不好的标签。人们早先在生产力低下和社会资源不足的时候对于孤残儿童这类弱者只能任其自生自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救治和实施人文关怀,但是对于弱者的体惜度和尊重度都不够,对于孤残儿童的痛楚没有感同身受,也就很少能真正的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大部分人对他们的态度敬而远之甚至避之不及,更有恶劣者蔑视之。正是因为社会对于残疾孤儿带有“有色眼镜”,赋予了其不光彩的理解,偏向于贬义和嘲弄。所以置孤残儿童于长期被污名化的境地,导致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出现了偏差,“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的社会大众环境让孤残儿童遭受很大的羞辱,这些心理阴影会让他们倾向于承认自己是无能和低下的,有时候也将这些评价作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的理由,更容易让他们缺乏自信、否定自我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自我封闭,也会让自尊心极强者出现性格极端偏执的情况。

(二)福利院原因

儿童福利院为可怜的孤残弃儿提供了生存教育的环境,不过其环境和正常家庭相比差别很大,因为福利院对于儿童的教养方式是采取集中照顾。集中养育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强调养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比如对生活用品摆放位置的强制规定、作息时间的统一、排队用餐的严格秩序等,这种规范统一的管理,强调纪律性。由于参与福利院照顾儿童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足,这种集中管制是一种成本上的便利方式,但是同时缺乏了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抹杀了孩子们童真浪漫的天性,并且给孩子们设置了一道心理屏障,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身处的群体是与众不同的,是被遗弃的,被抛弃的,没有家庭接纳的,缺乏安全感的处境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另外,孤残儿童对于福利院集中教养的归属感也较弱,因为福利院是一个特殊机构,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得以生存,政府和社会组织群体随时都可以去访问和参观,福利院儿童是被救助的对象,所以也要求其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欢迎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参观者和访问者,热情懵懂的去面对这些前来的陌生人,这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隐私也得不到保护,生活秩序受到干扰,从而对福利院的生活产生不了归属感,并且会下意识逃避面对自己与正常同龄儿童不一样的处境。比如,有的孩子就不会告诉同学们他家在福利院,因为他会觉得没面子很丢人。

(三)家庭原因

家庭层面应该是导致福利院儿童自卑心理的第一原因。身心稚嫩的孤残儿童在失去父母后离开原来熟悉的家庭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去,孩子的核心支持力来源于常规家庭的提供,但是在福利院的生活缺失常规家庭的功能,孩子们主要接触的流动性比较大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非固定的养护人员使孩子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依恋,更不能与之建立没有血缘亲情的亲子关系。这就会导致孩子们没有亲情上的感情依靠,没有亲情的支持力,很难获得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能直面人生,导致性格上偏于敏感、无助、消极,同时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

(四)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弱势群体都能实施一定的人道主义救治和人文关怀,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投身于慈善公益事业,给福利院儿童带来了很多行动和物质上的帮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志愿者的管制制度并没有跟上,在给予孩子们物质上的关怀时候忽视了对他们情感上的呵护,没有照顾到这群特殊群体稚嫩身躯脆弱的一面,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增加孤残儿童的心理自卑感。比如在其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一再的询问和细化孩子们被收养之前的遭遇,并对其表示出或者刻意表示出同情的心态,就会不断的强化遭遇对于孩子们的伤害,和常态家庭养育的淡化淡忘遭遇的方式相悖。另外这种不适度的温暖关爱其实是另一种变质的炫耀,还给孩子的心理新增了一层伤害,就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自觉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三、解决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必要性

通过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得到了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强度水平中上的数据,可见其整体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也就是说孤残儿童的自卑现象非常普遍和常见,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上的自卑,其强度最为激烈。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对于儿童本身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否定自我的消极情感体验,自我认知低,看不见自己的优点,不相信自己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寻求不到情感支持,不良情绪不能及时消化,没有直面人生的坚韧勇气,倾向选择逃避和自我封闭的人际交往方式,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虽然能平安长大成人,但是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将不利于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环境和融入主流文化,成年之后的孤残儿童会由于自卑心理走向极端偏执、性格阴郁、人际关系破坏或者人格失调、家庭关爱能力和意识薄弱的道路,严重者甚至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犯罪行为,所以必须重视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肯定自我,挖掘潜能发现自身长处,提高自主消化不良情绪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学习的能力,扭转极端偏执的个性,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支持,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从而健全他们的心智和人格,长大后成为一名健康的社会人。

四、改善福利院儿童自卑问题的策略

(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保证孤残儿童安全和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正视孤残儿童在心理上和社会常态儿童的区别巨大的原因,洞悉孩子敏感的内心问题,培养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提高的专业敏感性,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和学习的能力,改善孩子们消极自卑状态。

(二)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可以导人向善以及积极上进,孩子处在一个天真浪漫的纯真年龄阶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么有完全成形,所以应该给他们塑造一个充满正能力的阳光形象,让孩子们明白身虽残志更坚的道理,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百折不屈的坚韧人格。

(三)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定期去福利院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知识,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优势,不要否定自我和标签化自己,同时也为孩子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可以有效疏导和缓解孩子们遇到的不良情绪。

(四)注重心理干预

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照顾日常生活上,要多注意和观察他们的行为,多洞悉孩子敏感的内心问题,一旦察觉有自卑的消极心理,则应该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心理治疗的介入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无助感,建立自信肯定自我。

(五)加强社会的共同关注

毕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对于福利院软件条件的不足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呼吁社会的共同关注,为孤残儿童献一份爱心。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福利院必须要规范访问制度,要尊重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同时也不能对孩子们痛苦的遭遇进行二次伤害和深化,负责会适得其反。另外呼吁社会用一颗理解、宽容、仁慈的心态去善待孤残儿童,不要去妖魔化和污名化的区别他们,只有褪下有色眼镜,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六)实施有条件送养

全国的孤残儿童人数众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群体,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状况对于弱势群体的资助必然没有能全盘解决的能力,所以即便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慈善帮助,福利机构的能力都有限,所以为了改善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状况,可以实施有条件送养,比如丧失生育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家庭、国外爱心家庭的收养等,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社会常态家庭的温暖,同时稳定而熟悉的生活环境会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获得情感支持,从而提高自信。

(七)提高儿童自我认同感

消极自卑心理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自信,对自我的认同感过低,不相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逃避现实和自我封闭,自我认同感低是孤残儿童消极自卑的内因,所以要改善孤残儿童的自卑心理,必须提高其对自我的认同感,对于他们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褒奖的反应,对于才能真正让他们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直面人们的能力和勇气。

五、结束语

由于疾病或者遗弃等原因,孤残儿童被迫离开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被送往儿童福利院进行集中养育。虽然福利院的配备设施能保证孩子们衣食无忧,但是由于其统一规范的教管模式的制度以及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心态等多层面的影响,孤残儿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自卑、偏执、极端等。其中他们的自卑心理是一宗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对福利院儿童的自卑心理量表FIS调查中发现,在自卑心理的强度上福利院儿童处于中上水平,这就表明其整体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其中,社会交往的自卑感最为强烈。自卑带来的否定自我的消极情感体验会让他们不相信自己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没有直面人生的坚韧勇气,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所以必须正事和改善福利院儿童的自卑问题,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干预、提高孤残儿童自我认同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树立榜样作用、加强社会的共同关注、实施有条件送养等策略上来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支持、提高他们的安全依恋感、健全他们的心智和人格,为孤残儿童以后适应社会环境、融入主流文化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峰,杨欣.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研究[J].教育研究,2009,(12):70-80.

[2]赵丽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

[3]赵紅丹.团体辅导改善孤残儿童自尊与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领士学位论文,2014,(5).

[4]张洪菊,崔万秋.流动儿童自信心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4).

[5]文博.孤儿童心理现状的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2).

作者:李昌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研究论文下一篇:现浇混凝土梁裂缝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