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3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诗词鉴赏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教育学界对于中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严格。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一直以来就收到师生的重视。而作为语文的一部分,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教师应该积极的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探究出适宜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学语文论文 篇1: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散发异香的奇葩。它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情感和历史的最生动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和精髓。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在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我们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古诗词鉴赏 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 G633.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促进学习成功。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学习古诗词的呢?下面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发掘诗歌的境界

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

1.从形象入手,着眼于诗中描写的客观物象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形象人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如崔颢的著名七律《黄鹤楼》,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此诗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诗的前四句出现了三个“黄鹤”,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黄鹤象征了历史,前四句为诗人抒怀古之幽情。而白云贯穿古今,引出了眼前景物。

2.由直觉到联想。扩充诗的境界

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的境界进行横向扩展。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已逐步形成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初读诗词,学生可凭语感觉察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绪,通过字面所提供的物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但这一表象是单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及想象,在简单的画面上添加,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到繁,使之成为波澜壮阔的画卷,诗词的境界无形之中就被扩大了。

二、感悟诗歌的情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

1.透过文字感悟作者之情意

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

2.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古诗词教学应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

三、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四、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并未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为了通过考试,而不断地增加他们解题的训练量,将古诗词的鉴赏变得枯燥乏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重新将学生们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1.流行元素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添加一些流行的元素,就会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对诗词鉴赏的兴趣,如音乐、绘画等元素的应用。我们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将鉴赏内容与方法灌输给学生,显然非常的乏味,学生在鉴赏中,也不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如果运用音乐的教学,感觉就会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自然不会因乏味而感到疲惫,反而激起了学习诗词鉴赏的浓厚兴趣。对传统的教学而言,这时教学形式的大胆尝试,也是教学形式上的勇于创新。

2.加强学生的诗词诵读

在鉴赏诗词的学习中,语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最主要的培养方法就是诗词的诵读。加强学生的诗词诵读,让他们放声的进行文章的朗读,使他们在语义、语音、语法的感受能力上得到增强。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登高》等这些经典的诗词鉴赏中,能够对其进行反复地朗读,就很容易把握好诗词的结构,并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与思想。对诗词而言,它所具有的平仄相配、句式整饬、句末押韵、节奏鲜明的特点是不容易被理解和体味的,但通过加强学生的反复朗读,就会对诗词的音乐美和情感美有所把握和体会,进而感知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真实情感,并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 参 考 文 献 ]

[1]林茂彪《新课改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2]沈茂生《古典诗词言语教学的文化观照》.

作者:庄树钦

古诗词鉴赏中学语文论文 篇2: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教育学界对于中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严格。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一直以来就收到师生的重视。而作为语文的一部分,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教师应该积极的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探究出适宜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核心素养对于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究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研究

古诗词不只是一些简单的词语组合,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美的追逐,在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长盛不衰,屹立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向学生们进行古诗词的讲解,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1、当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基于学生的角度进行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被逼迫接受知识,并非是他们个人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获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2)照搬参考资料,缺乏个人创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教师为了减少个人的备课负担,在向学生们进行讲解时,完全照搬参考书上的语言,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况且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情况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教师的行为却阻碍了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无法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

2、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情境的创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熟悉的情境中能使得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兴趣。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学习要基于生活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古代文人都是将生活中的情境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学习时创设情境,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同学说一说自己在中秋节是怎样过的?谈一谈大家所了解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来,就能瞬间拉近学生们与这首诗词的距离,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有很长的历史,每个学生一定都过过这个节日。当大家在分享自己和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的过程中,就创设了一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更加放松,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2)丰富课堂,变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少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就要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提升课堂的效率。鼓励学生多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例如,在学习完关于描述风景的古诗词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比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主题说出相关的诗词。如教师:接下来大家说出表达作者杀敌报国志向的诗句,積分夺得获胜。学生一:《木兰诗》里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学生二:《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三:《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在回答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诗词解释,讲解诗词中要表达的具体意思。帮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进行深入探究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进行观察,从中自己发现蕴含的知识。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向学生放映一些图片或视频,在观察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古诗词,汲取其中的精髓。

例如,在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其中有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学生可以自行想象这句诗展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将它描述出来。在学习《次北固山下》时,教室可以在网上下载这首诗的朗诵和视频,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将古人诗中描绘的画面具体化,展现给学生们观看,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古诗词鉴赏教学整体来说还不太成熟,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语文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在一种熟悉的场景中帮助学生建立对古诗词的兴趣;丰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多媒体的利用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对古诗词的进一步解读,及渠道其中蕴含的精髓。希望教师能积极探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吸取更多知识,构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促进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5.

[2]陈羡芬.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J].才智,2018,(20):143.

[3]董鸣鸿.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历史背景介绍缺失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7):40-41.

[4]王静.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6.

作者:蒋敏

古诗词鉴赏中学语文论文 篇3:

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探寻

【摘要】古诗词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悠久的历史。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构建,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鼓舞其奋发有为。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词 鉴赏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今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让我们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学习古诗词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语言特色鉴赏

“言为心声”。不同诗人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或明快直露或婉约含蓄,或清新淡雅或绚烂热烈,或浪漫绮丽或沉郁顿挫……鉴赏诗词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

如:《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结合诗中情境,说说你对“人闲桂花落”一句中“闲”字的理解。

答:“闲”在诗中有悠闲、闲静的意思。在静谧的春山夜间,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被诗人觉察到了。既写出了春山环境的宁静,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静,将诗人心境与春山环境浑然融为一体。

二、千古名句鉴赏

“言微旨远”。诗歌中往往有看似平淡却含义深远而起到画龙点睛的句子,它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而被流传成为名句。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该句子具体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再现诗中情景(画面)并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该名句的表达作用(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深刻哲理)。

如:《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问:末两句是千古名句,请你对这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春色”和“红杏”人格化。描绘了一幅“春色”关不住,“红杏”探出墙外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景中寓理,说明了新生事物是束缚不了的,它总会冲破束缚。

三、思想主题鉴赏

“诗以言志”。诗人在写诗时,往往把自己当时最真、最纯、最美的情感提炼出来,倾注在警句或诗眼中来反映自己的鲜明个性。鉴赏时,一般先要找出诗眼、警句,并进行意境提炼,再联系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个人际遇及情感抱负,然后揭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哲理。

如:《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诗歌最后两句含义深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两句表现了歌女不知亡国之痛仍唱绵绵之音的情景。借以写出当时官僚贵族沉溺于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腐朽而空虚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四、意境形象鉴赏

“情景交融”。诗人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称为诗的意境。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诗句中的意象组合运用了什么手法,再展开联想再现诗中情景如何交融并概括出意境特点,然后分析其表达作用。

五、艺术手法鉴赏

“大象无形”。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读者往往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组合一种绝妙的意境,达到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鉴赏时,一般要围绕诗歌的思想主题从以下方面结合入手:(1)诗歌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对比反衬、象征用典、夸张渲染、情景交融等)及其表现作用;(2)诗歌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及其创造出的意境效果;(3)诗歌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映衬、烘托等)及其表达效果。

总之,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初中古诗词教学实现有效,课堂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古诗鉴赏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渐增、渐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只有“多读、多思、多练”才会提高这一能力。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作者:徐宽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反思与评价学生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