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的文章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城市名片的文章范文

城市化名片应该首打文化名片总结稿

谢谢主席,尊敬的主席,观众朋友们,对方辩友:

大家好,非常感谢对方辩友关于对城市化发展应该首打经济名片的论述,对方辩友执意坚持城市化发展必须首打经济名片,坚持认为经济对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到诸多关于经济如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例子,在此,我方承认经济对于对于城市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城市化发展我们应该首打经济名片还是文化名片的问题上,我方坚决认为文化名片是城市化发展的的首选。

第一:经济通常是以市场经济的单一形式体现出来,相比之下,文化更显多元化和包容性,从历史起源来看,在混沌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什么都没有,靠的就是一种求生的动力和征服自然的精神逐渐开始了人类的文明,而这种欲望和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在文化的刺激下我们开始有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文化的不断繁荣,自古以来,有过很多的经济繁荣的盛世,但是都在历史的年轮中断代,而相比之下,文化却能够延续不断地的产生新的生命力。

第二:对方辩友在论证中一直或明或暗地提到诸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思想,认为打造文化名片要依仗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必须靠经济的支持。这里我想对方辩友的观点恰恰是支持我方的。因为首先我们都要认清楚今天我们辩题是“城市化发展应该首打经济名片还是文化名片”,也就是说经济和文化对于城市化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探讨的只是谁先谁后,或者说谁是本质的问题,对方辩友说到的打造文化名片要依靠经济基础恰好是支持了我放的观点,即我们最终打的还是文化名片,经济只是我们打造名片的一个手段之一。

第三:是概念性问题。即我方一辩已经开门见山的提到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饱含了我们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度城市化必然导致逆城市化,也类似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会遇到物欲横流的时期各种极端的社会思想的出现,而文化正是保证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根基,所以城市化发展还是靠文化,经济发展只是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相互促进,但是文化的起源要先于经济,因此城市化发展还是要首打文化名片。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席说:经济是城市的肉体,而文化是城市的血液,肉体固然华丽,没有了循环系统,如何生存?

法国总统萨科齐说过:一个不能推销文化的国家永远不能称为强国。那么一个不能推销文化的城市又怎能称得上是一个发展的城市呢?

纵观世界,想到巴黎,我们就能联系到时尚文化,想到纽约,我们就能联想到自由文化,想到伦敦,我们就能想到工业文化,想到维也纳,我们就能想到音乐文化„„

放眼国内,想到北京,我们就能想到京剧文化,想到西安,我们就能想到古城文化,想到香港,我们就能够想到动感文化,想到三亚,我们就能想到热带风情文化,想到拉萨,我们就能想到佛文化„„每一座伟大的城市无不因为他们举世瞩目的文化而笑傲与世界。 一句话,失去文化的根,我们何谈经济发展?远离文化的脉,我们何谈城市化进程?所以城市化发展首打文化名片,这点不可动摇。

我方四辩阐述完毕,谢谢各位!

第二篇: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

城市名片应首打文化牌资料总结1

其实,我们今天比较的标准应该是看谁做城市名片更能让人直接了解到一座城市的内涵与精神,并促进城市的发展。而文化名片相比经济名片有其3大优势: 第一,我们知道,经济牌,它通常是以市场经济的单一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呢,在表现形式上更多元化、更生动、更容易与民众产生互动,从而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风采。我们所倡导的城市名片,就是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首先打造属于城市的特色文化。

第二,今天的辩题是一个推导的过程,谁都不能离开城市的发展来空谈其名片。发展需要什么?需要借鉴吸收、需要兼容并蓄。城市首打文化名片,能够用富有时代精神的视觉化语言去发现、探寻、记录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一个城市的内涵,从而为它的发展营造更多的机遇。

第三,坚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瓶颈与人文危机。例如人口拥挤,治安恶化,人心浮躁等,这些都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如果城市名片首打文化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文化底蕴特有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心思定,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正是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一座城市,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为发展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

同学们~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城市化时代,广大城市正通过极富个性与创意的各类艺术活动、旅游品牌、知名节庆等多种方式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构成了城市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元素。 面对中国城市时代的浪潮,首打文化牌的城市名片

必将成为当前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城市名片的起源

城市名片的概念源于纸质名片。

纸质名片最初只用于商务场合,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承载着商务信息。从最初的色彩单

一、大小固定、形状统一到如今个性十足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人们追求个性、展示自己的愿望。

而城市名片悄然流行开来,更是缘于国家放眼世界的需求。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寻求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借助到很多手段来实现:野味特产、民族舞蹈、琴棋书画、传统工艺、电影电视、书籍网络等等。所以说城市名片并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应该总结为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具有科技含量的综合体。

城市名片介绍

就是能代表城市形象 或者说代表城市标志的东西

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是现代化程度的象征,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城市是一个人们最为熟悉的对象了。在我们每天的大量的电视节目中,有关城市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等等方方面面每天都活跃在我们的节目中,可以说,城市是电视节目的表现和诉说主体。但是,目前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城市,通常只是被肢解成方方面面的按需所取的城市生活,而我们则把每一个城市作为节目主体,把整座城市作为表述对象,纳入栏目的范畴加以表现。

开放发展需要借鉴,需要兼容并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什么没有服装产业的大连市却打出了一道亮丽的服装品牌,为什么中国的名牌大学纷纷落户珠海、厦门,为什么宁波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如此之快?它们产生的土壤、机制,它们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我们将用经济的视角,新闻调查的方式,富有时代精神的视觉化语言去发现、探寻、记录每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城市名片应首打什么牌

其实,我们今天比较的标准应该是看谁做城市名片更能让人直接了解到一座城市的内涵与精神,并促进城市的发展。而文化名片相比经济名片有其3大优势:

第一,我们知道,经济牌,它通常是以市场经济的单一形式体现出来,而文化呢,在表现形式上更多元化、更生动、更容易与民众产生互动,从而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风采。我们所倡导的城市名片,就是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首先打造属于城市的特色文化。

第二,谁都不能离开城市的发展来空谈其名片。发展需要什么?需要借鉴吸收、需要兼容并蓄。城市首打文化名片,能够用富有时代精神的视觉化语言去发现、探寻、记录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丰富一个城市的内涵,从而为它的发展营造更多的机遇。

第三,坚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瓶颈与人文危机。例如人口拥挤,治安恶化,人心浮躁等,这些都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如果城市名片首打文化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文化底蕴特有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心思定,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这正是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一座城市,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为发展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四,然而城市名片绝不仅仅是“为了打造城市名片,而打造城市名片”,瑞然我们能看到许多优秀的城市名片让人对该地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成都市的城市名片“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合时宜的听到了“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合肥“两个胖胖欢迎你”,以及“某某之都”、”魅力某某

(地名)“,以及“东方的某某(地名)”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和适宜、没有内涵的“城市名片”到底是为政府重金砸出的笑话还是万能填空题,甚至不惜给西方名城市做“二房”呢?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名片锁无法避免的尴尬。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城市化时代,广大城市正通过极富个性与创意的各类艺术活动、旅游品牌、知名节庆等多种方式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构成了城市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元素。

面对中国城市时代的浪潮,首打文化牌的城市名片必将成为当前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生活方式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身特色及价值观念的载体,

丹山的风景秀美

是城市认同感建构的元素之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借助这个载体来完成对城市的心理认同。台北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教授夏铸九曾主持或参与了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大量的城市规划和更新项目,并对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城市演变、发展和规划有深入的研究的罗斯曼教授肯定了建筑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形象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认为这些并不能代表“城市名片”本身。在他看来,“城市名片反映的是变化中的城市和变化中的生活方式,更多地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城市中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连同建筑本身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识别性。标志建筑

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而建筑文化又是城市形象的最直观感受。

西安

以北京为例,四合院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而摩天大楼全世界的城市到处都有,所以一座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更能代表北京。夏铸九教授强调说,“一个城市是由市民共同创造的,所以在谈到城市名片的时候,要把握住城市的市民性。”罗斯曼教授也认为城市建筑是时代变迁的物化反映,四合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多样性的生活方式,有些人不再按照传统的家庭方式来生活了,反映到建筑上就会产生不

同的住宅形式。城市中最容易被记住的是那些标志性建筑,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天安门等

科技手段

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的综合立体的形象宣传,

古老的建筑

所谓城市动态名片,区别于城市名片的平面概念。

选择定位

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提炼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名片是一项文化工程。一座城市可能会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在众多优势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精华,让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提升这座城市对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的美誉度,知名度,从而达到城市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目的。古老的文化遗产

在城市名片选择上,提炼的城市名片要有代表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界定城市名片的范围。从名片的本质上来谈,一个人能够区别于他人,不仅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其行为,性格和气质等内在特征。同样,作为城市名片,它既要能反映这个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同样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它要能引领这个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更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精神和追求。 所选的名片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一次发掘、提炼,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粹的集成和一次张扬。城市名片的选择,必须首先取得这个城市市民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并把它发扬光大。同时,城市名片也可看成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综合信息的载体,通过它彰显这个城市经济成就、历史文脉、城市地标、人物代表、历史街区保护等的综合特征注意问题

城市名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

在“经营城市”的模糊概念驱使下,不少的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寻求诱人的美丽名片,用以吸引世人更多关注的目光,以便达到城市快速的经济发展目的。

城市名片,是城市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方方面面文化集成的张扬,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名片的确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正是由于城市名片的经济价值,才惹得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各类人士在“经济中心论”的理论支撑下,不惜代价地为城市寻找新概念下的城市名片,有的甚至走火入魔不顾城市固有的传承文化,少则一年推出一张新名片,多则一年推出数张新名片。这些新名片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正是由于这种“王婆经济”的自夸特点,才造就了互联网上有关城市论坛的又一风景——相互谩骂、相互攻击、相互诋毁、相互侮辱。

上海城市名片--东方明珠

说实话,城市名片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演变而被社会承认、被世人认可的,他并不是凭任何人的喜好和吹捧出来的,城市名片具有永久性、独占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今天经济躁动的时代,“经营城市”的模糊概念让那些华而不实的务须概念战胜了足踏实地的务实发展,那些“王婆经济”吆喝下出台的城市名片,也许可以达到“功之利当代”的效果,但留下的后患有可能是“过之祸无穷”,因为,新城市名片未必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社会承认和世人认可的,有可能随着城市走马灯似的变换权力人物而变换城市名片,其城市文化的传承性就可想而知了。今天的中国,之所以造成新概念下城市名片满天飞,说到底都是缺乏诚信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不正之风惹的祸。“经营城市”者告诉我们,城市名片就是创新,就是提高城市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啊,城市名片的不断翻新,不论别人说什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利益的“创薪”。正因为这样的目的,才会造成网上口水大战不断升级的失态现象。

城市名片不可离开人民的根基

城市名片的制造,首先离不开的是管理城市的权力的认可和支持,青岛的地域优势

其次是离不开权利控制下的媒体的鼓噪。据观察,一座城市新的城市名片出台,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座城市全体人民的意志,对新名片持反对意见的公民不是少数,但众所周知的媒体控制原因,人们只能在传统媒体上看到听到对新名片“欢呼雀跃”的“赞美”声,几乎看不到听不到持反对意见的中肯批评声,即便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反对者的意见,那仅仅是颤弱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媒体管制的一种悲哀!强奸民意的城市名片不但给这座城市的人民带来不快和尴尬,同时也会招来全国各地的白眼和唏嘘。

“浓缩城市精华,彰显城市魅力”。这是“城市名片”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正如企业追求品牌一样,城市作为千万企业群之母体,“城市名片”将更全面、更立体、多角度地展示城市价值和魅力。无论是“动感之都”香港,还是“休闲之都”杭州,无论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还是“美丽三亚”,都借助金灿灿的“城市名片”,在全国城市之林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投资商关注的焦点,产生了巨大的品牌效应,惠及整个城市乃至更广阔的区域。

文化效应

城市名片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对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名片能够准确反映城市的灵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浓缩出来。城市名片能否在个性化方面凝聚出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散发自身独特的魅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经济效应

城市名片对旅游业的提质增效,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扩大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比如,可以通过城市名片包装城市的形象,进行招商引资宣传,也可以把城市名片作为媒介载体进行宣传和报道,让本城市的人热爱这个城市,让更多人来了解关心这个城市。当然,相关部门一定要有利用城市名片的意识,发挥城市名片的扩散效应,来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

第三篇:城市名片应该首打文化 论点多角度总结一辩稿

城市名片应该首打文化

尊敬的主席、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城市名片应该首打文化”。

所谓名片,代表个人形象,承载商务信息,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推销介绍自己的有效方式。而城市名片的悄然流行,更是缘于国家放眼世界。“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念的载体,是城市实力与潜力的体现,其作用是宣传自己,为城市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城市名片首打文化优势如下:

1. 从宣传效果看,文化是一种个性化展示,使人印象深刻。

文化融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为一体,它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社会的产物。文化名片体现了城市的形象与气质,及其精神和追求,这种个性化展示必然给人以记忆,这种记忆可以触发理性思维到潜意识甚至无意识,从而深入人心。

2. 从表现形式看,文化形式多样,促进人际和谐。

相对经济而言,文化形式更多元化,生动易懂,通过编印丛书、创编歌曲、拍摄视频、刻录光盘等方式与民众产生互动,丰富市民生活,赢得市民的认同和拥护。城市首打文化名片,在参与互动中,把个人与群体、群体与城市有机联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

3. 从经济效益看,文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竞争力。

城市首打文化名片,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打造产品、服务、旅游为一体的多层次文化产业链,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形成城市竞争力。

4. 从价值导向看,文化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对民众起引导作用。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人心浮躁、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阻碍其持续发展。此时文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城市首打文化名片,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文化特有的感染力,使人心思定,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经济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经济是城市的血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名片不一定唯一,但首先挖掘的必然是文化,它根植于历史、关照于现实、展望于未来,它吸引目光、彰显个性、引领发展。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城市名片应该首打文化”!

谢谢!

第四篇:文章标题: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代市长XXX

(2006年9月日)

同志们:

刚才我们听取了XX同志代表市政府作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动员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与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有五位同志分别代表各个层面又作了表态发言,报告和表态发言都很好。我想有五个方面,即“

深化创建认识、建立创建组织、营造创建氛围、明确创建重点、落实创建责任”,在这里再做些强调。

一、深化创建认识

对创园工作的重要性,在之前已经讲的很多,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深化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创建?要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

第一,从我们周边城市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必须搞创建。创建园林城市是建设部1992年提出的,现在全国创建园林城市的人民政府越来越多。省内已有南京、苏州等城市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苏南大部分城市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在苏中地区泰州已于今年通过了考核检查。我市作为泰州一个人口大市、地域大市,也应该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城市是一张紧俏的城市名片,周边城市在搞创建,通过创建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如果我们不创建,不与时俱进,就要落后,所以我们也必须要通过创建来提升城市形象。这一点大家要有充分的理解。现在的城市建设不进则退,竞争很激烈。城市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上,其中环境的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在环境竞争力上落后了,我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从我们现状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必须创建园林城市。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大家的努力下,——的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建设了许多的主干道、广场、公园。但是深入的看一看,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单位庭院绿化以及老城区绿化可以说是非常落后。我市各项绿化指标与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我们绿化的总体水平来讲,总体水平还不高,这个水平包括数量的概念和质量的概念。我们现在的庭院绿化、单位绿化和居住区绿化达到省级指标的寥寥无几。大家很清楚,面上的绿化上不去,城市的总体绿化水平就不可能提高,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真正使老百姓受益的是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不论是指标还是我们面上的水平,我们都必须用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来补上这一课,来提高我们——园林绿化的总体水平,来提升我们城市环境的竞争力。

第三,从机遇来看,现在是最好的机遇。搞城市建设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现在我们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园林绿化事业。有这么好的机遇,我们建设部门要搭好这个平台,有关部门乡镇、居住区、社区等一起来创建,才能够形成合力,把创建工作做好。

二、建立创建组织

各相关部门都要成立创建组织,还没有成立的回去后要抓紧建立。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人来做才会有成效,要有严密的组织,要有同志来专门抓这项工作。而且,各责任单位都要有领导来分管,指定专人来进行联系,要形成创建工作的责任网络。因为这项工作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而是要持续2-3年的系统工程,建立创建组织十分必要。

三、营造创建氛围

一方面要抓好工作责任的分解,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工作氛围。要通过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来形成一定的氛围,使老百姓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创建园林城市,怎么样来创建园林城市。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指挥部要抓紧制定一份营造氛围的宣传方案。光靠几个部门热还不够,要全社会都热起来,使我们的创建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四、明确创建重点

刚才杨健副市长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讲的很好,我想再强调这么几点:

(一)、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分解目标,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创建园林城市有六项内容:组织领导、规划编制、资源及景观保护、行业管理、绿化建设和特别条款。这一目标不仅是园林绿化的事情,还与我们各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与我们的规划、市政、环卫、社区、乡镇、企事业单位以及我们的房地产行业等都有关系。所以,创建工作不仅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相关部门、乡镇、开发等行业的工作重点,是我们大家的共同任务,是我们市今后二年城建工作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要把创建工作作为本单位今后二年的工作重点。

(二)、就是要突出园林绿化这一重点。创建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重中之重。园林绿化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重点工程。不管是创建园林城市,还是正常性的园林绿化事业,绿量的增加、植物景观的建设,都要靠重点工程去带动,否则园林绿化工作、园林城市的创建就缺少重点。所以当前要加快园林重点工程的建设。二是要抓面上的绿化。重点要抓居住区的绿化和单位绿化,这也是当前创建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城区绿化建设的趋向。希望各位回去要认认真真的抓抓实。通过两年的努力把这一课补上去。三是

要重视小绿地、小游园的建设。这是最切实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普遍重视。四是要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的建设任务提早安排,抓住今冬明春绿化的黄金季节来展开工作。

五、落实创建责任

创建责任的分解关键是要开好两个会议,一是各部门要把创建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二是要把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这两项工作作为重点

;各部门单位和各房产开发企业要根据绿化标准,按照指挥部下达的园林创建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制定计划完善措施。

另外,就是绿线的管理问题,现在按照法律、法规,我们的建设项目要实行绿线管理。目前我市实施的绿色图章制度,需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新建的项目绿地率把关不牢的话,就不可能提高整个城区的绿化水平。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市规划局要尽快制定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在建设项目审批中按照绿线制度严格控制绿化用地,确保城市绿化有地可绿,对各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不达标的建设部门要按规定收取绿化易地补建费,用于统一实施城市绿化。

同志们,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完成2008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

《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第五篇:文章标题:在省第十一期城市规划建设研讨班上的讲话

规划建设研讨班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荣幸参加省第十一次城市规划建设研讨班,相对于我省一些大中城市而言,__市的城市建设还较为落后,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来到这里我们主要是来取经的,学习先进城市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借鉴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借此机会,我代表__市政府将__市城市建设基本情况作个简要介绍,供交流研讨。

一、城市概况

__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是苏中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是一个聚平川之秀色、汇江河之便利,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__古城有二千多年历史,历史人文荟萃,是江苏省级历史文化名城。__市是水网地区,风光绮丽,环境宜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市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人口155万,辖34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

二、城市建设成果

近年来,按照加快开发新城区,适度改造老城区、着力打造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理念,新区开发初具规模,配套建设各项基础设施,集聚了行政、商业、金融、医疗等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扮靓了__南大门。老城区改造成效显著,共拆迁房屋面积54.6万m2,搬迁11268余户,新建经济适用房和解困安置房近4.4万平方米,安置低保户350户。商品房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建成富康花园、锦绣园等31个小区,新建住宅面积11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20.2平方米。一批新的基础设施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道路新增里长42公里,形成了七纵九横路网;供水管道新增里长33公里,日供水能力新增2.5万立方米;绿化新增面积2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5.9平方米,城区绿地率为16.20%,绿化覆盖率为18.63%;燃气普及率达97.14,管道燃气已铺设管道43.8公里,供气到户5000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市城市现代化进程,到目前为止,__市城区的规划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1。在里下河腹部地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秩序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健康的新的__城市形象正在形成。

三、城市建设经验及体会

近几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解放思想,创新城建工作思路。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城市建设方面我们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五城同创”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以“十五”期间城市建设攻坚战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从而达到改变面貌、凝聚人心、优化地区综合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目的。2007年,我们提出了推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强调城市建设特色、品位和质量,在城市发展思路和定位上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充分体现城市个性原则,围绕我市独有“水浒摇篮,板桥故里,梦里水乡”城市个性,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升华“水”的灵气,提升“文化”内涵,彰显“绿”的生气;二是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原则,城市建设发展中首先考虑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使我们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于民。每年确保完成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将防洪工程建设、后街背巷维修工程、公厕改造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三是城市发展既重建设更重管理的原则,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四是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原则,既要城市建设效应,更要城市建设的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把生态建市、生态立市的城市经营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互促互动和良性循环。

(二)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一是适度举债原则进行建设。我市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相继成立了城市投资发展公司和城市建设融资公司,在此基础上,2006年,为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成立了__市诚信城市建设项目有限公司和水投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承担项目融资、运作和建设任务,采取融资与建设并举,投资与运作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有效地缓解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二是加快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区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尤其在城市拆迁和绿化建设工作上,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三是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确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收购储备制度,积极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审计的培训范文下一篇:村委会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