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论文提纲

2022-08-16

论文题目:中英学术英语写作在线课程的教师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

摘要:写作是英语的基本能力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书面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是能写所学专业的英文摘要,能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背景下,年轻的学者们需要通过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期刊论文来拥有本学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基于此目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便应运而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好的大学与好的课程越来越没有围墙限制,学子们可以通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跨时空壁垒的学习。外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教学的媒介。其中,教师话语就承担着学生语言输入和目的语使用示范的双重作用。话语标记语对教师话语表达的内容不产生影响,但是教师通过话语标记语明示并促进学生关于话语内容的理解过程。教师话语中的话语标记语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处理话语所要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课堂话语、语篇的精确性,避免产生误解。鉴于教师话语标记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外语教师在使用话语标记语时有哪些特征”就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近年来,语用学中的话语标记语概念被不断用于外语教学研究中,但基于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师话语标记语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阶段,较少有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基于此,本篇论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选取了中英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MOOC与Future Learn的两门精品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作为语料,采用定量的方法统计研究中英英语教师在教师话语标记语使用中的特点,分析异同。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中英教师整体的话语标记语密度如何?(2)中英教师常用的个别话语标记语在教师话语中的密度如何?(3)话语标记语在中英不同的教师话语中是如何实现语用功能的?(4)什么成因导致了中英教师话语中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的异同?为两国英语教师提供建议,改善他们的课堂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中英教师在学术英语写作在线课程中都广泛地使用话语标记语,中国教师使用相关话语标记语的密度高于英国教师。原因是话语标记语具有强大的功能性,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传达教学意图,促进学生的理解过程。此外,中国教师倾向于在幻灯片页面上呈现大段文字内容,这可能提升了相关话语标记语出现在教师话语中的密度。另外,中国教师倾向于在用英语讲解完重难点后,再用中文翻译讲解一遍,这也可能导致了中国教师相较于英国教师更加频繁地使用相关的话语标记语。(2)中国教师常用的话语标记语是and,or和as,英国教师常用的话语标记语是and,for和as.但中英教师使用密度最高的四个话语标记语一致。可能的原因是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分别属于三大类别的and,or,for和as,基本涵盖了话语标记语常用的语用功能。考虑到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不一,中英教师都倾向于使用常用的,学生易理解的话语标记语构建语句。(3)中英教师运用and,or,for和as的各种语用功能时基本一致,但中英两国教师在学术英语写作在线课程中,对于and的语用功能运用略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作为母语教师,英国教师擅长灵活运用话语标记语,实现各项语用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过程并推动课程各环节的平滑转换。比如,为了弥补在线课程中师生互动性不足的劣势,英国教师倾向于使用and创设师生互动氛围,并同步传达教师的隐含意图,提示学生本次课程结束。而中国教师倾向于在每节课的课程设计中设置“总结”环节,倾向运用“to sum up”完成教师对每节课教学任务的总结陈述,随之屏幕变暗,本节课程播放结束。(4)基于关联理论,话语标记语在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中起到含义限制推导的作用,这有利于教师有效传达话语意图,所以中英教师都倾向于根据语境需求选择各类话语标记语使用,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系统更侧重于对分数的考核,这可能导致中国师生更偏向于字词句意等知识点的学习,从而轻视了对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学习。此外,中国的开放课程教育起步发展晚于西方,所以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中英两国教师在灵活运用话语标记语的各项语用功能,完成教学环节的平滑过渡方面各有鲜明的特点。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对促进英语教师在线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有以下启示: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学习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改善课程设计,弥补在线课程教学中不能与学生取得较好互动效果的弊端。

关键词:教师话语;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学术英语写作在线课程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Relevant Concepts

2.1.1 Discourse Markers

2.1.2 Discourse Markers in Class

2.1.3 Teacher Talk

2.2 Research on Discourse Markers in Class

2.2.1 Research on DMs in Class Abroad

2.2.2 Research on DMs in Class at Home

2.2.3 Comments on Previous Research on DMs in Class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3.1 Relevance Theory

3.1.1 The Origin of Relevance Theory

3.1.2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3.1.3 The Notion of Context

3.2 Discourse Markers and Relevance Theory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Data Sources

4.3 Data Analysis

4.3.1 Analytical Instruments

4.3.2 Analytical Procedures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5.1 Overall DMs Density in Teacher Talk of Chinese and British teachers

5.1.1 Findings

5.1.2 Discussion

5.2 Different Types of DMs in Teacher Talk of Chinese and British Teachers

5.2.1 Findings

5.2.2 Discussion

5.3 DMs in Different Types in Teacher Talk of Chinese and British Teachers

5.3.1 Findings

5.3.2 Discussion

5.4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Ms Appl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British Teachers

5.5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6.2.1 Reasons Why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DMs Application Competence

6.2.2 Ways of Improving DMs Application Competence for Teachers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实用法律论文提纲下一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