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论文提纲

2022-08-10

论文题目:保山南红玛瑙雕刻艺术与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保山南红玛瑙自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自我地域特征的雕刻艺术文化,并历经流转发展为承载着美好希冀的传统文化载体。其以色泽鲜艳为玉文化增光添彩,以琢磨响声为玉雕工艺谱写华美乐章,时至今日,仍不绝于耳。但近年来,南红玛瑙雕刻在创作方面呈现着过度模仿过去而缺少新意的样态,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运行,使其呈现出“千品一面”的现象。基于此,以理论研究为原点对于实践进行创新性探索,将南红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雕刻技艺为切入点,剖析南红的材质特色对于创作的诸多限制性,进而在实践创作中突破制约,尽可能通过“色尽其用”“形尽其用”“物尽其用”来彰显南红独特的艺术价值。内容框架从基础理论研究起首,分析南红雕刻的文化艺术渊源及内涵。纵向,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论述其发展历程。横向,以对南红雕刻“技”与“艺”解读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南红的材质特色与雕刻艺术重合的设计路径。同时,对“脏绺添花”“俏色巧作”“小料大作”三种创作路径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最后,运用创新方法进行设计实践,力求实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研究目的。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多元化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雕刻艺术;南红玛瑙;保山

学科专业:艺术设计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及依据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思维导图

一、保山南红雕刻艺术的源流与文化

(一)雕刻艺术源流

1.源:琢石磨器的文化根基、多维元素交织的影响

2.流:雕刻的独特技艺影响其它工艺

(二)保山南红雕刻艺术的历史文化探究

1.“古朴淳厚”——古蜀国时期南红雕刻艺术

2.“追本与存续”——古滇国时期南红雕刻艺术

3.“盛起与巅峰”——明清时期南红雕刻艺术

4.现阶段南红雕刻艺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二、保山南红雕刻呈现的特征

(一)南红雕刻材料的艺术特征

1.色泽饱满:一脉相承的“红色情结”

2.材小裂多:对造型设计的限制性大

(二)南红雕刻工艺的同源异流

1.同:工具、工艺流程

2.异:技艺的独特性

(三)保山南红雕刻艺术的局限

1.材质特色对雕刻艺术创新的局限性

2.南红雕刻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三、保山南红雕刻艺术的创新性转化研究

(一)设计创作之“脏绺添花”——物尽其用

1.“挖脏去绺”与“脏绺添花”的辩证思想

2.“脏绺添花”应遵循的原则

(二)设计创作之“俏色巧作”——主客转换

1.“斑驳陆离”与“俏色巧作”的辩证思想

2.“俏色巧作”应遵循的原则

3.“俏色巧作”的技法

(三)设计创作之“小料大作”——多维延展

1.“小料”与“大作”的辩证思想

2.“小料大作”应遵循的原则

3.“小料大作”的技法

本章小结

四、基于保山南红雕刻艺术的设计实践

(一)《石窟绝行迹》系列作品分析

1.《石窟绝行迹》灵感来源

2.《石窟绝行迹》设计构思

3.《石窟绝行迹》作品展示及解析

(二)《春满人间》系列作品分析

1.《春满人间》灵感来源

2.《春满人间》设计构思

3.《春满人间》作品展示及解析

(三)《红尘蝶赋》作品分析

1.《红尘蝶赋》灵感来源

2.《红尘蝶赋》设计构思

3.《红尘蝶赋》作品展示及解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调研实录

附录2:人物访谈

附件3:古代制玉工艺程序

附件4:玉雕加工工具

附件5:南红玛瑙雕刻工艺步骤

附件6:南红玛瑙分类

附件7:研究生期间获得成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护理就业指导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