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研究论文

2022-04-2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社会融合作为社会学的热点话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探讨,而关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又是社会融合研究的重要方面。国内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侧重于其外延层面,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国外研究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虽说其研究背景与我国不完全相符,但也可以部分借鉴,架构和夯实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研究论文 篇1: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 键 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 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 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才刚刚起步, 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 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 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 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 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 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另外在城镇化建设中, 往往只注重城市规模扩张,却忽视吸纳人口功能,土地城镇化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 两者之比大大高于1:1.23的正常水平,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反过来又降低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在集镇和村庄,又存在用地散乱,土地用途与功能配置不合理,用地低效、闲置普遍的现象。

3. 环境因素。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城镇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能力不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导致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加重了生态恶化趋势。而地下水开采过度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还有在生态较脆弱的贫困地区,也无法通过城镇化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将城镇化政策误解为扩大城镇建设政策。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人对于农村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并不清晰,将城镇化误解为扩大城镇建设,认为农村的城镇数量增加、城区面积扩大、城镇居民人口的增加,就是农村城镇化。实事上,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地域、规模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形成经济、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真正转变。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要解决的不是增量问题、速度问题,而是存量问题、质量问题。片面地扩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就只是空中楼阁,并没有推进其发展的坚实基础。

2. 城镇化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工业化。 城镇化的内涵相对于工业化来说要复杂得多,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和二三产业,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是城乡经济带动城乡生活方式逐渐同化的过程。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深刻内涵,他们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发展工业经济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招商引资时,为工业项目大开绿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忽视了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应与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更没有认识到文明一体化才是城镇化进程的最高水平,对于消除城乡文化价值、城乡经济以及城乡人文环境融合过程中的障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镇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完善的基础条件,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强化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虽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受改革开放以前重工业偏向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发挥聚集经济效应的因素制约,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降低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总体而言,我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当孱弱,公路等级低,路面狭窄,质量低劣,公路的承载力远滞后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多数小城镇没有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 生活生产的废料仍以自然净化为主,环境隐患大。同时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和管理体制落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供给不仅严重不足,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从根本上制约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4. 缺乏区际城镇化的协调政策, 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不突出。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 但目前许多地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未能与当地的客观条件和未来前景相结合, 盲目追求高标准,脱离客观实际,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不适应。此外,各区域的城镇化政策制定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未与其他区域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各区域发展缺乏协调性,难以提高整体城镇化的综合效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大城市数量较少、小城镇数量过多的局面,使得中国城镇的经济聚集与辐射功能都不能有效地发挥。

三、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实际布局,须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民的意愿, 根据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式, 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 走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的方针。即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龙头,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规模等级合理的城镇化体系。

(二)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和身份证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建立以居住地划分人口户籍的制度。改革户口迁移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解除农村人口流动的最大束缚,做到户籍随人走。在当前情况下,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 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

2. 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应消除城乡居民身份歧视,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长期以来在社会保障方面对农民的差别对待情况。建立并逐步完善三大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号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政府部门应依法加强农民工参保和保险费征缴工作,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门槛,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应允许农民工一并转移与本人缴费对应的基础养老金,并为其建立过渡性个人账户。(2)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应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新农合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生培训力度,实现农村群众一般疾病医疗不出村镇。同时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完善社会救济福利体系。低保比例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予以调整,贫困地区农民低保比例可适当放宽,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符合救济条件的农民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3.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土地流转机制要以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大局为前提,通过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协调功能来实现,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权交易市场。将进城农民原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资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后的分红权利,对原有社区资产的分享与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统筹考虑。同时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协调机构、土地流转的法律条例及其相应的制度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等。进城农民原有的承包经营的土地可以通过倒包、转让、入股、信托等形式进行土地的有偿流转,农村集体组织不得随意收回,以保障这些转移到城镇或者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主要靠农民自己来办,造成农村公共产品短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尽快提高农村医保、低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

1. 以信息化促进农业工业化,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当今是经济信息化时代,只有把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自动化,才能使其发展为农村城镇经济的主导产业,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一是改变原有的农村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优先发展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搭建公共基础信息平台,采用统一的标准,完善不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三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发展电子商务、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改善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企业管理、营销渠道的网络化;四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打造一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的精英队伍;五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法律保障制度。

2. 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 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色资源已经成为稳定村镇发展、维持长久竞争优势、吸引村镇外各种流动要素的基石, 在村镇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上, 人文资源开发更能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地政府应制定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保护并合理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民族和聚落文化资源,并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本地人的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此外,还要增加财政投入和引进外来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旅游相关产业安家落户,形成以旅游特色为中心的产业链条,打造城镇的文化品牌,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

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知识性服务业。发展城镇建设的关键在于繁荣城镇经济和提供大量的非农岗位。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让乡镇企业在当地落户,鼓励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能力。 农村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层次低,缺乏活力,竞争力弱,加快知识性服务业发展刻不容缓。 首先, 各地区城镇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有重点、有区别、有层次地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其次,要重点发展教育、科技、电信等薄弱的知识性服务行业。政府在对这些行业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优惠产业政策的同时, 还应该鼓励民营资本和有实力的个人组织对这些产业进行投资, 并为其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培训教育机构的服务行业, 把握市场需要, 着力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应建立投融资平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并行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小城镇建设投资提供充分的资金来源。首先,政府须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带动社会对农村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渠道。其次,应发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主渠道的作用,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以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再次,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城镇化建设,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用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地区与所有制限制的界限,使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的开发建设。最后,推动城乡准公共产品和土地资本化,多形式吸纳社会资本。通过城镇资源整体资本化或分项资本化等手段,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权进行市场交易,整体或分项出售给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也可加快农地资本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资本,让股东直接参与城镇化建设。

(五)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努力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应把城镇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作为修编城镇规划的依据,以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设施的建设、城镇绿化建设、城镇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等为中心,开拓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种机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将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主题,努力构建城镇生态经济的基本框架,积极培育城镇生态产业。要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注重大气和水污染的防治,加强“三废”的治理,防止“热岛效应”和光化学污染,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生态城镇。

参考文献:

[1]范立夫.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10 (7).

[2]范毅,荣西武. 农民工流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09(19).

[3]仇晓洁,温振华.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关系的研究[J]. 经济问题,2009( 8).

[4]曹宗平. 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永贵. 加快城镇化的战略选择[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6]孟祥林,王印传. 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辜胜阻.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校对:卢艳茹)

作者:苗绘 李海申 田媛

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研究论文 篇2:

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摘要:社会融合作为社会学的热点话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探讨,而关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又是社会融合研究的重要方面。国内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侧重于其外延层面,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国外研究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虽说其研究背景与我国不完全相符,但也可以部分借鉴,架构和夯实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构建研究框架的动因;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构建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刘媛媛,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德育。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得一大批人流入城市,他们在进入城市后会面临如何融入到新群体中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流入人口,他们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留在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缓解他们步入社会后可能面对的社会融合难题,职业学校有必要提前采取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系统的策略研究,前提条件则是构建一个适合这一群体的研究框架。

本文从探讨国内外研究着手,通过分析国内研究和借鉴国外典型理论研究、模型研究,并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情况,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现有的社会融合理论研究对象的范围,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困境。

一、构建研究框架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3月份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是在准确判断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前提下制定的,旨在更为稳妥地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存在着需要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来人员如何融入到新城市中。外来人员包括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也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一)国内学者侧重于对社会融合的外延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国内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以这两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融合的维度、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在社会融合具体维度的划分上,国内学者从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身份层面等四个宏观层面的维度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层面又各有不同。还有个别学者对每个维度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进行了划分。(2)在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上,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社会资本(社会支持和机会结构)、社会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政策)、人力资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政策身份)、个人因素(性别、婚姻、年龄、户口属性)等因素对社会融合的影响。(3)在促进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上,国内学者就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应如何促进社会融合进行了论述,其中,又对政府层面的作用进行了侧重探究。

可以说,我国学者对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研究过程逐层深入。但还没有学者明确地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主体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过详细研究。而且,现有的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在社会融合的外延探讨,包括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而对于社会融合的内涵缺乏一定的理论梳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二)国外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内容多具西方特色,研究对象也非特定职校生

国外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开始较早,内容多为对其内涵的探讨,已经有了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由于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以直接应用其研究框架不现实。比如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居住人口普遍存在着一种地区优越感和等级观念,这对地区的社会融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外,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城市存在着移民、宗教分歧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也会影响到地区的社会融合。但是不难看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社会融合的具体因素是有差异的,即使表现都一样。

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性(如表1所示),决定了中外研究社会融合背景的差异。国外研究内容多依据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的国情相去甚远。综合国外研究成果可知:(1)基于西方国家多种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学者们多是对国家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2)基于西方国家体制多元化的政治背景,学者们多是研究如何使社会公民有效地融入到不同政治体制的社会之中;(3)国外社会融合的研究对象大都是公民。总体来说,国外虽然已有较为成形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但不适合我们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而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吸收有所剔除,构建符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做了广泛的研究,但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框架,国外虽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基于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不相符。为了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专门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当然,框架构建的基础是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通过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构建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有理论做支撑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在这新的研究框架中,可以了解到判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标准是什么,从哪些维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

二、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国外相关研究

(一)典型理论研究

1.内涵研究。博维和吉森(Beauvais and Jenson,2002)从社会联结、团体活动、团结和平等四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吉森(Jenson,1998)进一步将社会融合界定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认为社会融合是帮助个体获得群体归属感的社会化过程。伯纳德(Bernard,1999)提出了“伯纳德三角模型”,从团结、自由和平等三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阐释,且强调两两之间的关系,但未对“团结”作准确的解释。有的学者在研究社会融合时,将“团结”限定在共和政体中,指的是社会依存感、身份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观,如根据吉森的理解,社会融合是一个过程,旨在帮助个体形成团体归属感,让个体切实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1988)。也有学者指出社会融合是一个状态,包括一系列的态度、原则、行为表现和制度。甚至有学者构建了社会融合的复合型指标,指出社会融合包括三个核心指标——人际信任、公民合作和暴力犯罪,这三大指标也会因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欧洲理事会从人权的角度将融合的社会定义为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自由的个体通过民主的方式追求共同的目标(2004)。这一定义强调了平等和尊重在促进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更为强调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2.社会特征研究。社会特征是构成社会融合不可或缺的因素,通常包括: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具体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2)归属感和认同感;(3)对其他个体和文化的容忍和尊重;(4)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5)公民合作;(6)积极的公民参与;(7)守法行为。社会制度包括:(1)共享预防危险和提供社会保护的制度(福利国家);(2)促进社会的平等和机会平等(如税收)的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见图1)。[2]

图1社会特征研究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以上社会特征的具体内涵有交叉之处,归纳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归属感和认同感):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文化认同;(2)积极的公民实践(活动):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社会制度包括:(1)社会保护机制;(2)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

3.政策研究。从关于社会融合的政策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社会融合的两个关键方面:(1)多样性与社会融合。关于多样性与融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议题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认可:多样性破坏人们之间的信任,不利于社会融合。另一种议题认为,多样性和社会融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英国委员会一项关于融合的报告显示民族的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报告指出,只有个别地区,才会出现冲突矛盾。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态度。在自由民主的国家,政府认为融合的社会基于信任和相互理解,信任是通过在社会团体中以及社会团体之间,人与人的反复性的互动来形成。在共和政体的国家,政府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公民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以及拥有强烈的政治归属感。(2)平等性与社会融合。平等不是社会融合的目的,而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方法。在社会民主政体的国家,平等被认为是社会融合的核心要素,主要通过创造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促进社会融合;在共和政体的国家,国家主要通过促进国家公共价值观、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方式来保障社会融合的实现。

(二)典型模型研究

1.格林(Andy Green)社会融合模型。英国伦敦大学格林教授研究社会融合的前提假设是社会融合只存在于社会学中,可通过社会学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格林教授认为,社会资本理论用联合、信任、公民合作和政治参与来代表个人或团体参与社会的水平,这些要素可以表示个人水平的社会融合情况,但是要素之间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对于测量和比较国家之间社会融合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无法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林教授指出:测量国家水平社会融合的基础是不同变量的相互综合和在国家水平上充分的共变。他进一步指出,确实存在这样的变量:社会和制度的信任——来自于最原始的社会资本的维度;暴力犯罪——测量社会融合的常用指标;公民合作;其他测量社会冲突的常用指标——测量社会融合负面的指标。基于此,格林教授从信任、参与、欺骗和犯罪几方面构建了研究社会融合的框架模型[3](见图2)。

图2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格林教授研究的是国家层面的社会融合,针对的是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社会融合方面的差异,落脚点是教育对社会融合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格林教授的研究框架是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理论框架,包括具体维度的设计也体现了国外话语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格林教授的研究对象限定在一般的社会公民,这样的一类研究群体更具有一般性,相对缺乏针对性。

2.詹森(Th.Jansen)的公民实践模型。詹森从公民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融合,指出外来人群在社会融合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态度和道德,教育应提供给这些个体“正确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促进社会融合。教育的目标需要与关键能力、积极公民自发的学习相联系,这就需要实践积极的公民关系。海瑞(Haahr)(1997)将“积极的公民”定义为能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实践,执行地方、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公民、政治和社会的权力,这种参与的内在特征就是社会融入,即不同群体的归属感。[4]詹森构建了如图3所示的“公民实践”模型,图的左边表明“参与”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角色,右边则表明“身份认同”对“社会融合”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与公民实践的四个维度——能力、联系、挑战和环境密切相关,概括了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图3詹森的公民实践模型结构

能力,尤其是参与能力,是个体具备公民实践素养的前提。在公民实践的过程中,个体通过有效的方式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经验,同时,将新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对不同的社会实践施加影响;联系,包括两方面的平衡能力:平衡责任和归属感、平衡自主性和多元化,社会实践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挑战,建立在积极公民的能力之上的批判性自我反思,处理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环境,评估特殊环境下行为的选择,指出了批判能力对积极公民实践形成的重要性。

三、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我们要构建的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主要是基于学校这一特定主体,将学校看作社会的一个小缩影,理清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学校这个小的社会中会面临哪些融合问题。基于此,学校可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从而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为此,我们要在借鉴国外社会融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研究框架。

(一)国外社会融合理论对本研究框架的借鉴意义

社会融合中关于内涵研究的相关学者和机构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中都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社会融合的基本前提,是判断个体是否融入到社会中的标准,但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笔者也认为,社会的多样化使得共同价值观和归属感很难实现,社会融合不是一个状态,更多的是一个过程。我们关注的焦点应是如何让个体融入到群体中来的这一过程和方法,在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个体产生身份认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这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不可将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作为判断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直接维度来源,而应通过其他维度将这两特征表现出来或者将这两大特征隐形地贯穿在整个研究框架的始终。

社会融合中关于社会特征的相关研究将社会融合的维度划分为两大类,这对于探讨社会融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社会融合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学概念,除了包含社会特征以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内涵要素。社会特征随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形态又与国家体制有关系。这些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在研究职校生社会融合时,需结合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职校生学校活动的特殊性,如可将“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调整为“学校活动”。

社会融合中关于平等性和多样性的政策研究,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对于职校生来说,身份的多样性可能会被认为是阻碍他们社会融合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水平的交往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是促进他们社会融合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实现;同时通过创设平等性的环境可以促进职校生的社会融合,这样的环境包括了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参与学校活动机会平等的公正环境等。

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具有典型的西方特色,在构建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时,我们应结合我国职校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突破格林教授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研究框架,设计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特色的具体维度。与此同时,格林教授框架中的信任和参与维度对于我们研究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詹森公民实践模型指出了实践参与能力在社会融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人际平衡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对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未能指出如何保证公民有效参与到实践中以及通过何种具体方式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尽管如此,这一模型为我们社会融合研究框架提供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维度。

(二)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综合以上对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的借鉴,笔者在这里拟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并对这一框架进行分析(见图4)。

本研究框架主要从内化意识融合和外显行为融合两个维度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研究。其中,内化意识融合包括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人际信任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涵盖了社会融合的平等性和多样性因素。外显行为融合主要指的是实践活动的参与,根据活动场所分为三大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其他,对于每一类又分成了若干小方面。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课堂自主讨论选择的对象是老乡还是本地生?是否对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本地生不屑一顾?第二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自主选择参加团体组织时是否会考虑大多数的成员是不是老乡?自由选择活动合作对象时是否会优先选择老乡?其他的如在日常交往中是否会看不惯本地生的行为表现?在宿舍集体活动中是否会有意避开本地生参加的活动而选择不参加或其他?

内化意识和外显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内化意识是学生社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是融合的内在因素;外显行为则是融合的保障,是融合的外在表现,二者一脉相承、互相渗透。从内涵意识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社会融合研究维度的划分,有利于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进行层次性的剖析,从而可以更好地从教育、社会等角度提出针对这一群体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图4的研究框架借鉴了国外社会特征研究中从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两方面探讨社会融合的视角,同时,对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了整合并剔除了社会制度方面;借鉴了国外理论研究中强调的共同价值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但更为注重对社会融合过程的研究;借鉴了格林教授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维度以及将研究落脚点聚焦在教育的作用上,但更为聚焦职校生这一群体,关注职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群体活动特征,剔除了一些国外化和成人化的心理和行为内容;借鉴了詹森积极公民实践模型中能力、联系要素的相关内涵,但更为强调除实践之外的其它层面;借鉴了政策研究中平等性、多样性与社会融合的关系,但更关注如何将平等性和多样性渗透到职校生的社会融合中,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图4本文研究框架结构

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社会特征研究尤其强调社会制度是社会融合的关键。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已经引起了学校和政府的重视,但对于这一问题还局限在比较感性的认识,缺乏相对理性的分析。为此,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组织机构更进一步的思考:他们在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可以做但还未能做哪些。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7].http://politics.rmlt.com.cn/2014/0317/244361.shtml.

[2]Andy Green,Jan Germen Janmaat and Christine Han.Regimes of Social Cohesion[M].London:Centre for Learning and Life Chances In Knowledge Economies and Societies,2009:8.

[3]Andy Green and John Preston.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Recenting the Debate.Joural of Education[J].Global Issues in Education,2001(3/4):265.

[4]Th.Jansen,N.Chioncel and H.Dekkers.Social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Learing Active Citizenship[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6(2):196.

[责任编辑金莲顺]

作者:刘媛媛

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研究论文 篇3: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路径创新

摘要: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应吸取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制定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有机融合的协调发展机制,以产城联动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布局规划;发展机制;产城联动;城乡一体化

文献标识码:A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要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布局、人员居住、城镇环境等重大而迫切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包含农村在内的城镇化,是推进镇村一体与大中小城市全域协凋发展的城镇化,是促进农村区域全面转型的城镇化,是城镇与农村相互促进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儿方面: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涵盖农村,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城镇化建设,农民和市民享有同样的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不再区分农民、市民的身份,都是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新型职工;注重环境的保护,不牺牲农业和环境,走集约、节能、生态的道路;以城镇化引领经济全面协凋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走以产业为支撑,具有持续性、生态的、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没,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落实政策,更要全面重视和体现上述丰富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吸取国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也涌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威胁了新型城镇化全面、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结合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主要存在“钱从哪里来”和“人到哪里去”两个重大问题,拆迁改造、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和市场如何运作是“能否做成”的关键;产业项目如何规划、如何落地生根并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是涉及失地农民长久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一)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就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狭窄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城镇生活的高成本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在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成本过高,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是“候鸟式”的迁移,并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中,并没有改变农村居民的身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真正的“人口城镇化”速度。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的城区吸引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够,缺乏凝聚性,招商引资力度不够,规划的产业项目落地难,从而不能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而一些村民学历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业务知识培训,自身素质不高,对一些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不具备,也不能胜任新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就业,终日无所事事,滋生了社会不良风气,给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带来潜在的危害。

(二)城镇的集聚力和承载力不够,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很多地方的做法是把城镇化等同于造城运动。一味的“造城运动”仅有表面上的高楼林立,不注重提高城市的集聚力和承载力,没有通过完善功能配套来吸引人的流动和促进各类要素的流动。新建的城区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不到位,城镇发展缺乏凝聚力。如,一些新建的城区没有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就会下降,人们不愿到这些区域居住,城区缺乏吸引力,缺少人气,甚至会导致“空心城”。这种简单的“造城运动”没有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没有解决真正的民生问题,不利于提高居民幸福生活的指数,给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项目在改造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征迁费用、群众过渡费用等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往往非常高。以一个行政村为例,拆迁改造往往需要十几亿元甚至更多的前期投入。这就涉及城镇化建设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地方政府往往采取成立政府控股公司来搭建融资平台,而政府控股部分的资金大多也是融资而来。这就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融资周期长,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因为政府融入的资金大多来源于企业,因而会受到注资企业的牵制。如,在土地出让、安置房建设的标准等问题上,企业通常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失去一定的指导和调控功能,进而导致城镇化建设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安置房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征迁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人的安居乐业、城乡和谐发展是这一核心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征迁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如,在征迁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尊重被征迁人的意愿,甚至在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时就搞强制征迁,使矛盾不断激化;未能做好征迁户的安置工作,村民过渡期居无定所,而新房建设周期长,不能及时回迁,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村集体管理存在弊端,存在拉票贿选等不良现象,就任后的村组干部在分配安置房、管理村集体产业用房时中饱私囊,引起了群众的不信任和不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五)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居环境不够优越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化是改造自然界的过程,这个改造过程应是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区过度追求眼前利益,房地产开发通过调整规划不断占压规划绿地,没有很好地保护城乡林地草地、湖泊湿地、水源地等;建筑垃圾等“三废”不能达标排放,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新建城区的人居环境不够优越。一些新建的城区规划建筑容积率过高,人居环境改善不够。城区建设寸土寸金,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最大的利益,在现有的土地上建更多的房子,导致住宅过分密集。如,河南省郑州市主城区部分住宅小区容积率高达5.0,极个别住宅小区容积率高达7.0以上,建筑密度大,绿地率低,人居环境不够优越,已背离了“改造”的初衷。过高的容积率不仅使楼房越盖越高,楼间距越来越小,建筑自身的采光通风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规划人口过度密集,人均占有的绿地、享受的阳光减少,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全面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

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依托我国的综合优势、现实基础和条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为方向,制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规划,着力打造有辐射主导地位的中心城市、承接承载作用的县域城镇和战略基点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推进中心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有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

纵观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规划编制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群众的需求和城镇建设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做好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编制的城镇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太笼统和表面化。规划要在充分调研、征求各方意见、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形成。规划一经制定,应尊重规划,严格维护规划的刚性。依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围绕产业、居住、环境等问题,对我国全域进行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确定“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域空间布局,建立带动我国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的全域布局规划。

一是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各类城区、开发区内的棚户区、城中村,应依据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城市空间规划,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区生活环境。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从土地、户籍、人口等方面建立城中村完全融入城市的统一发展机制,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

二是合村并镇。各类城区、开发区以外的村庄,通过合村并镇建设城镇型社区。社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从道路、水、电、燃气、暖气等方面与城镇区对接;社区规划产业集聚区,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就业;社区配备统一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村民改变身份,统一为市民,纳入统一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各类城区、开发区以外的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和统一建设,原有村庄拆迁合并,为村民提供统一新建住房,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对原有农村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村民实现集中居住、统一管理,享受与城市市民对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对农业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有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公共优势资源向新型农村社区转移,缩短了城乡差距,加快了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按照“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镇——新型农村社区”这一空间布局规划,未来我国将形成新的城乡框架结构,构建起空间规划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功能分工明确、区域环境优美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有机融合的全面协调发展机制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尊重市场在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市场为指导原则,推动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上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打破城乡的二元体制,促进城市与农村人口的相互流动。运用市场机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确定流转土地收益资金流转、分配办法和比例,根据各县(市)区、各乡(镇)、各行政村通过土地流转、新型农村社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节约的耕地数量,确定土地收益资金返还、分配比例。按照一定比例将土地收益分配资金返还、分配至各县(市)区、各乡(镇)、各行政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社区房屋住宅建设,用于对农民的补偿和社会保障,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作用。具体体现在,研究制定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机制、政府引导政策和奖励政策,研究编制覆盖城乡的城乡规划体系,研究制定新型城镇化建没配套的土地政策、社会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措施等。如,在社会管理制度方面,围绕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出台一系列有关创业扶持和就业引导服务的政策,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和住房保障政策,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里安居乐业:同时,还要研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心中的牵挂”,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完善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一通过转让承包地,不仅可使进城务工人员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彻底放下心中的牵挂,完全融入城市,而且可以使耕地集中连片有效经营,发展集约生产和规模生产的新型农业经济。

(三)以产城联动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城镇化建设都伴随着产业的巨大发展,产业是城镇立足的根本。以产业来支撑城镇化建设能有效解决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社会稳定问题,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城市的空心化等问题。城镇化与产业化二者密切相连,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能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实现居民就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城镇化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产城联动建设有利于形成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的和谐局面,

一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主导产业和服务业支柱产业规模壮大。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优势产业。如,江西梅岭特色旅游小镇的综合改造工程,体现了历史文化特色,融入明清风韵,把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效果突出。河南省荥阳市崔庙镇郑庄社区流转土地1600亩,用来发展核桃等小杂果种植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培育特色产业。

二是加强集约节约发展。完善产业集聚区产业、土地、环境等准入门槛,开展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村并镇等方式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的收储流转能力。如,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依托中原食品工业园及富士康服务区、国际石材物流园、好想你红枣产业园、现代农业园和休闲度假产业园,规划建设了4个新型农村社区,节约的土地为产业园内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产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提供公共资源支撑。如,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近年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对辖区31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实施拆迁改造,重点推进生态廊道工程和市政道路建设,规划建设了北郊热源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并引入郑州市实验高中等优质教育,为加快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建设滨河田园新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建立健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配合联动等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土地、财税、电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推进和改善生产要素集中配置和营商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区自我发展能力。

(四)建立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但常住人口并不多,大多是流动人口,聚集效应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由于农村人口大量集中到城镇,很多村庄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人口减少,农村发展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中心城市建设来说,城市发展要有一定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规划,重点培育城市产业发展,建立产业发展集聚区,突出产城互动、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增强中心城区对城乡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要在提高质量、促进产业配套、提高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辐射力上下功夫。对县域城镇发展来说,积极培育特色突出、功能多样的重点城镇和中心村,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小城镇建设也要在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提升城镇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注重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城镇人口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摊大饼式的规模发展。同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农村区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和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要制定统筹城乡的发展规划,在社会公共资源、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安排。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落后,特别是在社会公共资源方面,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推动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应通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等基础设施,同时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养老院等配套服务,实现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资源优先向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集聚区和创业园区倾斜,为在产业集聚区和创业园区创业的城乡人员提供指引和扶持,鼓励劳动力本地就业,促进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和居民的安居乐业。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改善力度,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打造优美、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实现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民风和谐的发展目标。

总之,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纵观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不难发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和避免因为城镇化建设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在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应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指导等功能,依据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做环境、做平台,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按照“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规划,带动中心城区、县域城镇、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带动城镇化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和创业园区;配备统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和城镇相对接的统一的居住环境、就业环境和消费环境,实现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作者:杨仪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青年信用金融支持论文下一篇:土工织物机械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