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企业统计毕业论文

2022-05-0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本科企业统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愈来愈受到关注。本研究运用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不同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不同层次的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毕业生对学科专业设置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本科企业统计毕业论文 篇1:

新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质量问题探索

摘 要:针对新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包括采用多样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加强平时课程论文的训练,适当调整时间安排,开展论文指导讲座,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等,最后对毕业论文评价指标的构建进行了分析,给出构建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新设应用型本科;课程论文训练;评价标准

0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强调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的本科高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普通高校共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地方本科院校672所,占本科院校的55.91%。重视本科教学质量,除了需要狠抓教师教学、学生学风建设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也是重要一环。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等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展开研究。

1 研究综述

1.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意义

自1999年扩招以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并引起了2004年初有关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取消的大讨论。但同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确认了毕业设计(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强调毕业设计(论文)不能降低质量。

1.2 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规范文件沿革及解读

标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规范,是推进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高校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必须建立在国家规范标准之上,不得与相应的国家标准相悖。目前,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规范主要依赖的国家标准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完整性是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据《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学位论文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前置、主体、参考文献、附录和结尾;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作为形式规范的指标。摘要页包含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对摘要的字数、关键词的个数,标准中也有特别的说明;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此外,正文中的章节格式、段落、注释、参考文献等格式也有统一的规范说明。

1.3 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文献及部分近几年新升本科院校的实地调研,发现该类地方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选题不科学:陈旧、空泛,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偏离专业范围,表现在论文选题重复现象较多,甚至有与往年的设计(论文)相同的选题出现;②不会系统检索所需资料,文献阅读不够,设计(论文)仅仅是资料的简单堆砌;③研究方法单一,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能力不够,不会系统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④学术规范性差,标准不统一,与国家标准不符;⑤抄袭现象严重、论文大多是文字的堆砌和字数的拼凑,缺乏创新,工商管理类毕业设计(论文)突出地表现为仅限于理论的分析,欠缺数据实证分析的内容。

1.4 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一些做法

冉岚提出依托开放性实验做毕业论文,将时间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留出单独时间和实验室做开放性实验,论文的选题可以开放性实验为基础。李瑞兰提出三层次毕业论文质量检查制度:教研室的常态检查、管理部门(教务处)的阶段检查、教学督导组的不定期检查。洪传春等提出将毕业论文教学有机融入高校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表现在将用人单位招聘嵌入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2 问题原因分析

2.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写作时间受限

目前很多新设地方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通用的做法是安排在第8学期,这样的安排直接滋生了诸多问题。由于学期安排(基本安排在第八学期)与找工作、考证、考研等时间冲突,导致实际上学生并无充足时间用在毕业论文撰写上,就业等与论文的重叠让学生无精力顾及论文或敷衍了事。

2.2 指导教师能力水平、数量受限

指导教师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与缺乏责任心的指导教师相比,一个学术能力强、责任心强、作风严谨的指导教师更能够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由于新设本科院校多为高职院校转型而来,学生人数增加,但师资缺乏且配有大量的年轻教师,导致教师人均指导毕业生人数较多,且指导教师无多少论文指导经验,或自身科研能力一般,导致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时力不从心,指导质量普遍不高。

2.3 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规范化问题

早在200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強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但部分院校教务处未编制《毕业论文版权和著作权管理规定》、《毕业论文手册》等,部分标准不统一,未与国家有关标准保持一致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另搞一套论文写作形式规范,一定要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相应规定。特别是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指标如参考文献、注释等项的规定,不能与国家标准相冲突。

3 改进策略与建议

要解决可能存在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需要借鉴同类高校的优秀做法(因定位不同,不能照搬名牌高校的方法),在原有专科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思路,以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

3.1 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样性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首要因素,选题不行,论文质量无从谈起。以教研室为单位制定选题参考范围,强调专业性、引导性、提示性,需要动态考虑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不能照搬过时的、落后的选题。

3.1.1 学术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

我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学士学位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点来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主要包含两大类型:学术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新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若过于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的评价标准,会与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生理论水平不符。可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偏好,将工商管理类毕业设计(论文)分为两大类:①学术研究型,主要面向需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②实践应用型,主要面向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的学生。实践应用型毕业设计(论文)可包含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商业策划、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但新设地方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故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实践应用型为主,学术研究型为辅的格局。针对工商管理类选题,可从与实际联系更为紧密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及带有策划性质的项目报告等形式着手,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选題大而空的问题。

3.1.2 团队项目组

此外,形式上可以团队项目组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既可弥补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以项目组形式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更易产生成果。

3.1.3 依托各类研究项目选题

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依托,可避免选题过于陈旧、无创新的不足。此类可在教师科研过程中提前安排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这类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可以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及挑战杯等项目的论文。依托各类研究项目的选题都需要侧重于学术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类型。

3.2 加强平时课程论文的训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但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用大脑记忆知识而缺乏善于思考的能力。此外,由于新设本科院校进校时高考分数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与优质高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又较专科阶段要高,因此要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课程论文训练以弥补缺陷。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设写作课程,并尽量避免开设在没有专业课程的低年级;开展多形式的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读书体会、案例分析、学习心得、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小论文等形式加强日常训练;加强学生的论文规范训练,将其贯穿于课程论文、课程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工商管理类论文需要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能力的培养,开设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定量分析工具课程。

3.3 适当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

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上,保证课时安排的合理性,保证课时充裕是采取相关的质量监控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学院管理部门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修改相应的教学制度,如提前到大三(第5-6学期)确定论文指导教师;如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提前答辩,提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且给予适当的经费奖励。

可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在学完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前,就可以按照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双向选择,以提前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论文写作状态,在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提升写作能力,充分调动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熟悉论文写作方法和形式规范,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的责任应进一步明确。

3.4 开展论文指导讲座

开展文献检索类的讲座,针对文献资料的来源、文献检索工具、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如万方数据、超星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SpringerLink等)做介绍。讲座中通过实例强调说明工商管理类论文中数据对解决工商管理类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部分专业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

3.5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责任者,应对从开题报告到文献的调研、实地访谈,到论文一稿、二稿、三稿等的撰写,到最终参加论文答辩前的准备及答辩后的修改定稿等全过程管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教师负责制,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定期检查并详细记载检查情况;在对指导教师考核时可引入学生评价机制,由学生对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议。

3.6 制定适合本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标准

进一步健全、完善毕业论文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管理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管理部门对毕业论文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但各校常根据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制定校本化和专业化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为避免论文评估中出现偏差,应由多个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价,综合加权后给出最终的设计(论文)评价结果。评价过程由教务处、各院系教学院长、主任、指导教师共同参与。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分值两个问题。指标体系构建时需要考虑可行性、教育理念先进性、全员性、监控管理全程性等原则。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分别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组三个方面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的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过程中全程接触,因此对学生的撰写过程最为熟悉和清楚,其给出初评结果应最为客观全面;评阅教师根据收到的论文稿重点对论文学术规范、写作水平等进行重点评价;答辩能进一步考查和验证作者对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的能力、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广度,评价侧重于回答问题、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

4 结语

新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重要指标及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具有客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意义。工商管理类毕业设计(论文)应以实践性选题为主,学术研究性为辅,以有效避免论文大而空的问题。通过团队项目组,并依托各类研究课题展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EB/OL].[2016-05-10].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2]冉岚.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依托开放性实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45-246.

[3]李瑞兰.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湖南财经经济学院为例.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22(2):100-103.

[4]洪传春,张雅静.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130-133.

[5]吴涛,姚志刚,刘俊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高教论坛,2008,(07):41-43.

[6]张雅静,洪传春.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297-298.

[7]周玉珍.新升本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社科纵横,2008,23(8):146-147,155.

[8]邓勤利.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3,(11):129,137.

作者:林小芳 徐海江 夏慧玲

本科企业统计毕业论文 篇2:

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愈来愈受到关注。本研究运用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不同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不同层次的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毕业生对学科专业设置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科;专业设置;就业;匹配度;调查

一、 问题的提出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一直稳步增长,直到1998年,年均增加8.5%左右。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6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108万人)猛增48%。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到来,毕业生为212万,比2002的145万增长46%。5年之后,2008年毕业生为559万,比2002年增长286%。10年之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700万人,比2002年增加555万人,增长383%,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是高校的规模发生了量的飞跃,另一方面,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经济原因,也有高校专业设置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赵婷婷等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对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1]刘扬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2]王默忠通过对近三年海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具体研究海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与专业设置的相关性。[3]

本文借鉴赵婷婷等人的研究,对在广东省就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进一步探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对应专业之间的关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本科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所学专业与就业关系的认识;对所学专业培养情况的基本评价;对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的看法与优化建议等。目的是让本科毕业生现身说法,了解他们对当前本科专业设置的真实看法,找出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开展本科专业设置优化提供真实、丰富、有效的信息。

二、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度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1973-1988年出生并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样本覆盖了全部12个学科门类,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约为48∶52。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7份,回收率为80.7%。有效问卷792份,有效率达98.1%。

(二)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分析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比较

由于本次调查采取五分变量,毕业生选择“1”表示完全对口,选择“5”表示完全不对口,1到5依次递减。所以,均值低的对口率高,而均值高的对口率低。

由表1可知:医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最高(均值为1.76),教育学、哲学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也较高(均值分别为2.06和2.14)。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最低(均值为3.11),医学专业与历史学专业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12个学科对口就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农学、文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

(2)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匹配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问卷设计中,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匹配度不高的原因列出五项,让受访者选择(不超过三项)。结果显示,目前本科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就业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4.54%;基本不对口和完全不对口就业的占21.47%;对口程度一般的占23.99%。笔者按照毕业生选择比例将导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率不高的原因由高到低进行了排序,依次是“所学专业工作条件、待遇、发展机会不好” (占53.0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主动转行”(占45.71%)、“课程不适合社会需要,就业针对性差”(占42.3%)。大学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因素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匹配度影响并不突出,分别为19.57%和17.05%。这说明: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的。如果所学专业的工作条件不好,待遇较低,发展的空间不大,势必会导致大学毕业生转行进入别的工作岗位,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的最重要原因。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有些大学生由于高考分数不高,又想上层次较高的大学,只好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但就业时最终还是选择了转行,这在大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中高居第2位。除了所学专业工作条件、待遇等客观因素,以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主观因素之外,从大学内部来讲,“课程不适合社会需要,就业针对性差”就是主要的原因。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培养,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教学成为我国高校一个明显的特点。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急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没能在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和人才培养中反映出来,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却早已过时。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的拥有新知识新技能的专业毕业生供应不足,需求较少甚至不再需要的专业毕业生大量供应,出现象牙塔与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事实表明:本科高校必须优化专业设置, 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做好象牙塔与人才市场的对接,提升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

2.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比较

对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最对口的是“985”或“211”院校,其次是省重点院校。对口情况最差的是一般本科院校。详细情况见表2和图1(均值高的对口程度低)。

表2不同层次高校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现在实际从事的工作匹配情况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3):P值为0.004,小于0.01,这说明在0.01的显著水平上,不同学校之间的匹配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表明,专业对口的比率总体上与学校的层次有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从公办学校来看,学校层次越高,工作与专业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大;学校层次越低,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院校(含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工作的匹配度比公办一般本科院校更高,即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比公办一般本科院校的对口就业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民办院校的办学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优化课程的意识更强,毕业生更适应社会需求有关。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4):F值为4.632,显著性0.000。这说明不同学科之间方差有差异,即12个学科对口情况是显著不同的,具体情况见图2。

3.本科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的观点与客观现实

问卷对此进行了三方面调查:一是调查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重要性的观点”;二是了解毕业生“现在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情况”;三是调查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对口,对职业发展是否有帮助”。

关于第一个问题,近半数(49.12%)的本科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这一点重要或非常重要,只有14.64%的毕业生认为不太重要或者很不重要,持中间态度的人数占36.24%。

对于第二个问题,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实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的占总人数的54.54%,超过一半;基本不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占21.47%;一般的占23.99%。

关于第三个问题,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对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和较有帮助的高达73.74%;而认为基本没帮助和完全没帮助的仅占4.29%;认为帮助程度一般的占21.97%。

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对口对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是实现“个人梦”,即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毕业生希望“学有所用”, 希望学习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对口,这一现象不论是从毕业生的主观意识还是客观实际中都被屡屡证明。大部分的毕业生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以便能发挥专业优势;而大部分招工单位希望招聘到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以便缩短培训时间,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毕业生更快上手,从而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相反,如果“学非所用”,大量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专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4.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情况

(1)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见图3):仅有7%多一点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完全适用”于工作;有近32%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适用”于工作;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部分适用”于工作。而认为小部分适用和完全不适用的毕业生分别为15.27%和2.52%,二者合计近20%。

图3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情况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学校之间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均值在2.7左右,与“部分适用”的等级值“3”最接近。这说明:不管是“985”或“211”院校,还是省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高校,抑或是民办高校,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情况大约都在中间偏下(见表5、表6),也就是说,适用性都不强。

(2)工作中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用的原因

图4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用于工作的原因

在工作中,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为什么不能完全适用呢?在毕业生看来,原因主要有(见图4):“课程缺少实践性”(53.41%);“专业的理论性太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38.01%);“专业内容陈旧”(37.63%);“所从事工作与专业无关”(28.41%);“有用的课程较少”(27.9%)。其中,高居第一位的是“课程缺少实践性”。因此,增加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的机会,是专业设置应该追求的目标。

5.就本科所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九种能力对就业很重要

在毕业生认为哪些能力对就业很重要的调查中,问卷提供了十一种能力供毕业生选择。结果显示,有9种能力被认为很重要,其中排在前三位的获选均超过半数,分别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66.16%)、“沟通与交往能力”(64.27%)、.“学习能力”(57.58%)。另外六种能力获选比例也相当高,均在40%-49%之间,分别是:“实践能力”(48.99%)、“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48.74%)、“文字表达能力”(46.21%)、“逻辑思维能力”(46.09%)、“自我管理能力”(45.2%);“创新能力”(40.91%)。其余的两种能力也被认为“较重要”,分别是“形象思维能力”(44.95%)、“领导能力”(40.53%)。

高校本科毕业生从自己的工作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是就业最重要的三种能力,而对其他的六种能力也不可偏废。但他们同时认为,“形象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相对来说排在第三梯队,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刚刚工作,企业更需要他们尽快上手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而不是强化形象思维,更不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就培养其领导能力。

6.就本科所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五种素养对就业很重要

在提供给毕业生选择的七种素养中,有五种素养被认为“很重要”,其中三种素养超过半数,高居第一位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64.65%),第二、第三位分别是“职业道德”(55.43%)和“团队协作意识”(52.65%)。 “社会责任感”(42.42%)排在第四位。另外,“开拓创新意识”也被认为“很重要”,占42.05%。其他的两种素养也被认为“较重要”,分别是“人文素养”(40.53%)、“服务意识”(43.31%)。

由此可见,本科毕业生就业首先要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百折不挠。在工作岗位上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和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举足轻重。

(三)毕业生对本科专业设置的看法与优化建议

1.对本科教育状况的看法

问卷调查了毕业生对所提供的11个有关本科教育状况的看法。结果表明,毕业生觉得“一般”的比例最高的是:“所学课程的设置”,高达50.63%,应该引起重视。其他也觉得“一般”的有“所在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46.59%)、“所在的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44.57%)、“所在学校的办学经费”(41.29%)、“所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40.15%)。这些方面都是在优化本科专业设置中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他选项毕业生大多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而选择“不太好”和“非常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我们的本科高校还是得到了大多数毕业生的认可的。

2.关于本科最需要加强的课程

毕业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三项是“实践课程”,高达74.37%;“专业必修课”(46.09%)和“通识课程”(37.75%)。这说明:加强实践课程是优化本科专业设置要重点考虑的工作。

3.关于大学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能力和素养

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题(答案不超过三项)。毕业生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66.16%)、“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51.26%)。其他的选择很不集中。

4.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最好方法

这个问题毕业生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在规定修满学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确定专业方向”(48.48%)。另有19.69%的毕业生认为应“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有12.62%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增加辅修专业、第二学位”。

5.毕业生对优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建议

这是一道七项排序题,总的来看,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在设置专业时处理好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关系”,占42.55%。另有31.1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28.16%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坚持高校自主发展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27.4%的毕业生认为,应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基本认识

1.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显著。职业技能性强的工作,如医学专业等匹配度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而一些供大于求的专业,如历史学、法学等,对口就业率低。法学专业甚至被列为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2.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差异显著。从公办高校来看,学校的层次越高,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学校的层次越低,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对口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由于民办院校的办学体制、办学机制更加灵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优化课程,其层次虽然比不上一般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但其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反而比一般公办本科高校高。

3.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程度不高。这点在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不论是哪种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均觉得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不高,表明本科高校专业内容陈旧,与社会需要脱节,特别是缺少实践性。研究数据显示,有43%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只有“部分适用”于工作,18%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仅有“小部分适用”和“完全不适用”, 仅有39%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完全适用”或“大部分适用”于工作,这就是明证。

4.高校本科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在进入社会摸爬滚打数年后所发出的呐喊。它不但包括能力方面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包括素养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意识、人文素养、服务意识等等。毕业生很希望本科高校能在关注学科专业的同时,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也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素养上来。

5.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没能同步跟上。没能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不明显。

(二)加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的建议

1.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招生部门应根据就业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务部门提出的相关意见,对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等作出调整,对于那些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适当扩大招生。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增强本科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议本科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新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提高本科生的对口就业率。

3.培养学生兴趣,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起无尽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而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等,为学生的兴趣圆梦。要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4.进一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的提高融入大学本科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构建网络平台,发挥社团作用,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毕业生的能力和素养。

5.深化内涵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在大幅扩招的同时,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办出学科专业特色,打响品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攻读。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

[3] 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责任编辑于小艳)

作者:冯成志

本科企业统计毕业论文 篇3:

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分布于河北省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的六所河北省地方性本科院校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归纳出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 本科院校 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李超(1981-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河北 衡水 05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拓宽我省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渠道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GL015)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我国高校从1999年扩招至今十余年来,毕业生已从2004年的280万飞速增至2008年的559万、2012年的680万。2011年2月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指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的规模已是本世纪初规模的6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达到700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大、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形势下,不同层次和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较大,而地方性院校毕业生又是高校毕业生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对分布于河北省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的衡水学院、邯郸学院、石家庄学院、保定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原承德师专)等六所河北省地方性本科院校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归纳出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一、概念澄清

1.就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就业定义为: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通常,人们认为就业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就业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由于本课题是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因此这里将有明确去向(即除去暂不就业毕业生)的毕业生视为就业。

2.就业率。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就业率指可能参与社会劳动的全部劳动力的实际利用程度。

通常,人们认为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而大学生就业率则是指已就业毕业生数与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即大学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初次就业率,也称一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当年的6月底之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

3.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形式。(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就业。(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经劳动(人事)部门签证的劳动(聘用)合同。(3)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含预征入伍、基层项目等)就业。(4)以灵活方式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临时就业等。(5)升学、出国,包括考取研究生或专接本、考取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出国留学、工作。(6)暂不就业。

以上所列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形式中,第(1)(2)项即是人们传统认识上的“正式”就业。考虑到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人数极少,为便于统计研究,将其归入第(4)项。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为尽量客观、全面地了解河北省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本次调查采用网上匿名问卷方式进行。根据前期制订的调查方案,衡水学院分专业共发动约600名应往届毕业生参与调查,其余院校各发动约300名应往届毕业生参与调查。调查工作于2012年6~8月实施完毕。统计数据显示,共有2072人参与网上调查,达到预期采集要求。参与调查对象中,本省籍毕业生1440人,占69.5%,外省籍毕业生632人,占30.5%;本科毕业生1018人,占49.1%,专科毕业生1054人,占50.9%;男生982人,占47.4%,女生1090人,占52.6%;城市户口676人,占32.6%,农村户口1396人,占67.4%。

1.就业率调查。从统计数据看,我省地方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呈增长趋势,且高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提出的全国近几年高校毕业生70%~75%的初次就业率。从就业率上看,越早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越高。这表明,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磨炼,在技能经验增长的同时,对社会有了深刻认识,摒弃了应届毕业生常有的“眼高手低”的弊病,能够调整心态、合理定位(见表1)。

2.就业流向调查。就业流向调查仅针对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即每届毕业生毕业当年的就业流向。从统计结果上看,“正式”就业人数所占比例较小,而灵活就业仍是主要就业形式。这表明,我省地方院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虽高于全国水平,但就业质量还有待于提高(见表2)。

3.就业区域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省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在京津唐地区和河北省内。一方面,我省地处京津唐经济区,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我省地方院校毕业生中,河北省籍毕业生占绝大多数,这些毕业生愿意在环境熟悉、人脉资源丰富的本地就业。珠三角、长三角作为老牌经济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不容忽视。在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中,基本都是当地生源毕业生。外地生源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寥寥无几(见表3)。

4.工资水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就业地区的工资水平差异较大,但从总体上看,毕业生工资水平与当地物价水平相当,能够支撑家庭生活消费(见表4)。

5.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对工作的认可程度大增,更懂得珍惜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见表5)。

6.求职途径调查。统计表明,学校和家庭仍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社会招聘会、网络及其他媒体对毕业生就业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见表6)。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学校歧视。由于“名牌效应”的影响,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工作岗位数量和工资待遇也大不相同。一般院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2.学历和经验歧视。自1999年国家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特别是近几年来,始终维持在六七百万人的规模。这也造成了很多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明明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非要研究生来做。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表示不要专科生。我省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都是20世纪初陆续由专科升格为本科,调查涉及的6所学校目前都没有研究生培养资格,并且专科学历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相当比例。

由于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其工作经验和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很难在短时间内为用人单位创造大的效益,但很多用人单位急于从毕业生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因此经常拒绝录用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3.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办学定位不准、没有办学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高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相似,只注重扩大办学规模,缺失内涵建设,没有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

调查发现,15%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较差,忽视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面较窄,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引起学习兴趣。这正导致了毕业生遭受经验和经历歧视。

4.毕业生自身地域歧视、行业歧视。农村与城市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差距导致了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城市或中西部地区就业,他们往往更加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渴望获得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发达地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另一方面,偏远地区急需却不能吸引人才,这在客观上加剧了供需矛盾。

5.家庭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学生家长早早为学生设计了一条就业之路,希望孩子能顺利找到轻松、稳定的工作。本地生源占了相当比重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这一问题更加明显。由于地域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影响更直接。个别家长甚至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严重削弱了孩子就业的积极性,干扰了孩子就业目标的选择。

四、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1.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支教、支农、倡议到西部去、鼓励自主创业等政策,同时采取了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高校毕业生服兵役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河北省也相继出台了选调生、“三支一扶”等一批地方项目。这些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信会有更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陆续出台。

建议在广开就业渠道的基础上,从源头上疏导。即允许并鼓励高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增减、调整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2.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用人标准。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说人才是科技的原动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应学会择人、用人,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不过度消费人才。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毕业生的成长过程中来,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时为企业自身注入新的活力。

3.积极更新理念,走特色立校之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科学自我评价,明确办学定位,找准办学特色,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办学导向,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无缝对接,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立校之路。

4.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高校应通过开设课程或讲座、组织大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使其能够客观定位,调整心态,树立合理的职业规划路线,制定合理目标并逐步实现。毕业生应以积极心态接受就业指导,并主动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邵际珍.对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6).

[2]王宏,熊丙奇,田磊.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武毅英,杨珍.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校教育管理,2011(6).

[4]熊艳,唐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

[5]肖战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2).

[6]颜水发.新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

[7]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作者:李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英语听力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