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德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德育水平,要求小学按照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德育,扎实稳步推进小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发展,加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 篇1: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班主任在完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给予高度重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首先概述了小學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了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小学阶段不仅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教育效率最高的时期。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制下,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家长都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观念,诸多学校的德育教学形同虚设,实效性微乎其微,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日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展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在掌握德育工作理论基础的同时,灵活应用科学的德育方式,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即便拥有丰富渊博的知识,但是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也终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在做学问前应当先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从本质上而言,德育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源。在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时期是接收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站,这一阶段德育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其日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确立[1]。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应当转变过去“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观念,对德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帮助小学生走好人生第一步。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层出不穷,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辟蹊径,探索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赋予德育工作全新的内涵,进而让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上一层楼。

二、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一方面,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德育教育,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们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告诫他们要将其落实于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同时也可以展开一些活动,让小学生进行互相监督,比方说“文明小卫士”或“一日班长”等,让学生们在感受自身价值的同时,认同班主任的教育并且学会尊重他人。

另一方面,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内容的内化,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比方说,要求小学生每周为父母长辈做一件事,并且对他们说几句感恩的温暖话语。或者是在“国庆节”这种特殊节日来临的时候,组织学生唱国歌,积极地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全面感悟优秀的思想品德,进而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二)小学班主任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人在小学阶段往往会对父母提出的建议充满怀疑,但是却格外信任甚至依赖自己的老师。小学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均会对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言一行都会被小学生视为榜样。因此,若要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小学班主任必须规范自身,对自我修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不断的学习及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个价值取向千差万别的社会中,保持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高度纯洁。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应当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班主任需将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小学生,扮演好榜样的角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无形中培养小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2]。

(三)灵活运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许多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一句不经意的话也会被其一直放在心理,失当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收获理想的德育效果,反而会起反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若要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和小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就必须掌握恰当的方式,通过科学引导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经过多次的德育实践发现,个别谈话法是师生之间最理想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进行个别谈话之前,小学班主任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谈话对象的性格特征、优势及弱点,选择恰当的谈话时间以及恰当的谈话地点。在进行谈话的过程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注意自身所使用的语气和态度,最好是以朋友的口吻与小学生展开交流,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总而言之,在德育过程之中,小学班主任不可盲目地批评学生,而是应当灵活运用语言沟通的艺术性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身的言行,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全面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往往会对小学生的个人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全面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首先,小学班主任应当让小学生们通过集体讨论与协商的方式制定班规,培养他们自行管理班集体的“主人翁”意识,进而自觉遵守班规,实现自我德育。其次需让小学生们尽量独立地开展工作,提升其自我管理的水平,给予每一个人当“小学班主任”的机会,通过轮流值日式的形式对日常教学活动展开管理。最后,每个周末必须召开一次班会,这是培养小学生爱国精神以及优秀品质的主要方案之一。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3]。

结语:

小学时期是接收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德育质量的优劣将会之间影响到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转变思想观念并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表率作用。灵活运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全面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进而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22):65.

[2]肖凤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须注重幸福教育[J].考试周刊,2018,12(20):187.

[3]陈连欢,刘欣.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小作家选刊,2018,15(3):246.

作者:郭利回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 篇2:

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德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德育水平,要求小学按照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德育,扎实稳步推进小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发展,加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策略

德育主要是以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准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感染和影响受教育者,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与行为习惯。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小学德育工作,特别是小学生的德育,小学生的是非观念相对模糊,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对其进行德育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更新德育方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许多先进科学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逐渐深入德育理念的研究中,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德育过程中积极更新教学观念,适当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最佳的知识学习状态,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师应该对周边动态进行准确了解,详细观察学校中的各种典型案例,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如学生缺乏自信或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等方式,使其重塑自信,体验学习的乐趣,充分意识到不当的行为方式对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是上课嬉戏打闹或不听讲等小事情,一旦训诫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使用幽默等方式解决,让学生愉悦地接受品德教育。

二、在学科教学和社会活动中渗透德育

“育人为本、德育先行”是每位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将德育工作和学科知识传授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通常课堂中的细节会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在教学中不断消融和产生,利用恰当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德育渗透的时机,使学生在教学细节中受到德育感染。另外,要想使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知识以及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德育活动,如让学生在“母亲节”这一天帮助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使其感受到父母平日的辛劳。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学生的生活场所不只局限于学校,逐渐倾斜于社会和家庭,要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团结社会和学生家庭的力量,达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使三者形成合力,保证德育工作的全方位性和不间断。从社会层面出发,应该多为学生免费提供参观道德模范科技馆和纪念馆的机会,使学生对德育的标准与目的有明确的理解;从家庭层面出发,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形象;从学校层面出发,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利用校园广播和网络等宣传德育工作,拓宽德育的渠道与场所。

四、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每个人在性格、家庭境遇、专长、先天资质等方面都不同,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因此在小学德育中应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一个孩子一个方案”。例如:部分有家暴家庭的孩子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行为方式或情感认知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实施心理疏导,使其以正确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社会。此外,有些学生资质不差,但天生好动且不爱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在久劝无效后任由其自己发展;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持续下滑,学习自信心也发生变化,这时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习自信心,取得成功后戒骄戒躁,既能平静面对失败又能积极追求成功。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属于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育工作者在实际中需要更新德育的方式,在学科教学和社会活动中渗透德育,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地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继东.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6):156.

[2]张国豪.论如何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278-279.

作者:肖秀峰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 篇3: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探索

摘 要:针对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然后又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設德育队伍,提高教师德育水平;注重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教学工作实效性,从而为国家培养出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发生改变。因此,以往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无法在新时代继续推行,但为了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效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这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育工作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

一、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

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严谨性,主要工作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思想道德准则,并且在待人处世上遵守道德规范,使学生在接受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而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遵守道德准则和教育规律。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建立在小学生德育工作基础上,当学生接受德育以后,才能够达成小学德育工作目标,使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让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得到提高

1.开展丰富的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爱动,比较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德育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小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并通过丰富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1]。

例如:德育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可利用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等,让学生以亲情为主题来设计作品并送给长辈;在春天春分时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踏青活动;国庆节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馆等;在平常周六周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2.构建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学生对教师心有敬畏,很少向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需要学会换位来思考,多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大声批评,重视自身的语言及态度,对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有直接影响。教师需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构建良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养成向上、积极的品格。但构建良好的双方关系,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问,对于道德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一样要适度批评教育,监督学生要及时改正,遵守批评的公平公正原则,不要讽刺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获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3.建设德育队伍,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德育水平。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德育教职人员的工作水平。教师自身要端正品德,学生才能真正听教师的每一句话,提升道德修养。但如果教师的品行欠佳,学生则不会敬畏教师,无法养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教育工作实效性有着一定影响。学校可以借助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比如,可聘请一些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等,让教师形成良好德育观,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要定期引导教师去学习有关法律、心理学的知识,让他们更好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了解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内容,使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有一定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4.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提升小学生德育素质,离不开学校和家庭。近年来,大部分学校非常重视家校共育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形式化问题仍比较严重。基于此,为了做好家校共育,可以开展家长交流会,对不同学生加以分析,和家长做好交流工作,告知家长更多有关家庭德育方面的内容,让每一个家长都能掌握良好的德育方法,可借用微信等,向家长推送一些家庭教育成功案例,使家校双方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德育教师,需要意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制订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养成高尚的情操及品格,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丽静.浅论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学周刊,2020(6):59.

[2]白有宏.提高小学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几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89.

编辑 李 争

作者:陈巧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粉体工程课素质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