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结构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心理结构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心理学是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深入探索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规律已成为当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学生心理的研究如果不直接地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部分,那就必然导致某些论断缺少证据,导致教条主义。”本文拟就语文教学的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交往作些探讨。

心理结构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一堂诗歌欣赏课引发的美学思考

在杜甫《登高》诗歌欣赏课上,同学们发言踊跃,妙语连珠,让我大开眼界,心生自豪。学生“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心知其美其稚其趣却难以言状,只能于心领神会中深深领略诗的奇美富丽。学生的思维始终在诗的想象、意境中轻灵自如的跳跃着,或于通幽曲径中赫然发出“禅房花木深”的感喟,或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欣喜。事后,我常想,这堂课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心得。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价值,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资格。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屠户杀猪很类似。他们把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学作品从语言、构思等不同角度零刀细割,大卸八块,然后细细的剁成馅,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来供学生朵颐。学生凭现有的审美经验能不能接受他们的观点,学生能不能消化他精心准备的“美餐”,这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列。这样,学生既享受不到审美的愉悦,也享受不到思维的乐趣,对老师送上来的“大餐”又消化不了,自然觉得上他的课味同嚼蜡,如坐针毡。究其根源,是因为老师忽略了学生才是审美的主体,把学生当成了“泥塑木雕”。我这堂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青睐,就是因为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联想、想象、领略诗中精美的画面,细微的情感。他们自感自受,自说自话,自然觉得兴味盎然,其乐无穷。即使他们感得不深,品得不透,他们也会感到一种创造的喜悦。教师再顺势点拨,归纳升华,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心悦诚服。这样,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自如,而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也在潜滋暗长。何乐而不为?因此,这节课的成功使我明白,要想切实实现“新大纲”中所规定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建构和发展中学生的审美个性,使中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审美主体的人格”的目标,必须要切实尊重学生们审美主体地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独到而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并具备独立的主体意识,方能帮助学生健全和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

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除了学生,教师也是审美的主体。如果一个教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本身就不健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片面而肤浅,他就只会死啃教材,生搬教参,强迫学生接受书中的定论,扼杀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思维。他的文学鉴赏课不仅不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反而会摧残学生的天性,钳制学生的生机。那么,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最佳的审美心理结构是怎样的呢?它应包括下列三个层次:一、以愉悦的心态阅读作品,进而超越现实,进入审美境界,实现自我;二、以创造的心境阅读作品,超越作品,实现艺术的再创造;三、以审美的心智阅读作品,超越作者,发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潜在意义。一个语文老师备课后,他的审美心理结构没达到以上层次,他的课就很难生动有趣,就很难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人格。我的这堂诗歌鉴赏课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为备课时我凭自己独有的艺术直觉,心灵感受,情感体验,审美情趣解读了《登高》一诗,把握了其丰富的艺术内涵,获得了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这样我就进人了“审美境界”。然后。我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努力开掘这首诗的题材意义,写作特色,审美力量,哲理内涵。这样,我的欣赏水平就超越了现实、作品、作者,进人了教师审美心理结构的二、三层次。因为我对诗歌的鉴赏已融会贯通,故能兼收并蓄学生的不同见解,故能高屋建瓴的点评学生的观点。这堂课的成功,使我充分认识到,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独立而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以美的形式将文学作品的“美”,像春风化雨般播撒到学生的心间。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特点,通过强化“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来引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建构其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其生理性态与心理性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先天素质和后天素养,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的综合包容的总体面貌。它包括非智能结构和智能结构。其中非智能结构包括语言的感知,情感的感受。画面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审美的兴趣;智能结构包括思想修养,知识积累、阅读技巧,写作水平,生活经验等。审美心理结构愈完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就愈高。

要构建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应强化“同化”与“顺应”机制,帮助学生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从审美活动看,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反应,他总是以自己的审美经验或在过去的审美活动中所建构的“心理图式”来接受作品的信息刺激并产生相应的美感效应的。由于“同化”的作用,接受主体对“心理图式”以外的信息就没有反应。但是,一部优秀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仅有“同化”的选择和理解作用,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就不可能顺利完成“与作品的对话”。这样,为了适应现实,理解、消化作品丰富的内涵,学生固有的,旧的“心理图式”就会引起更新或变异。这个过程就是“顺应”。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强化学生的“同化”与“顺应”机制。帮助学生达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时,先让他们各自完成对这句诗的“同化”过程——让他们以现有的审美经验做出自己的回答,使他们达成了“自我实现”。然后我再做出精彩点评,激浊扬清,使他们对这句诗的理解超越了原来的狭隘和鄙陋,变得完美和丰盛起来,这就完成了审美的“顺应”过程,使他们达到了“自我超越”。如果每一节文学欣赏课都能像这样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那建构和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则指日可待。

(四)诗歌鉴赏课是一种最好的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应了解一些解读诗歌的方法,才能使自己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真正完善。

中国诗歌往往“言已尽而意无穷”(严羽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欣赏它固然可以完善我们自身的审美经验的限制,我们往往只能默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语)。怎样才能将一首意蕴深远的诗解读得细致入微呢?我认为,应灵活运用“泡”?“找”、“猜”、“补”四法。

“泡”。也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提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诗中高度浓缩高度含蓄的意蕴给“泡”出来,“一般作者总是偷偷摸摸地静悄悄地排除了与自己的感知、

情感不相通的东西,并不作任何声明,他们总想把自己创作的形象当作客观对象的翻版奉献给读者,让读者相信他所感知的变幻的世界就是客观世界”(孙绍振语)。例如,杜甫登高所见绝非仅是“落木”与“长江”,只是这两种意象刚好与他当时的情感相通,才被他当作“真实客观世界”奉献给读者。其他的意象则被他排除在外。审美主体要做的事就是要将他排斥的那些意象还原出来。并透过他给我们的两种鲜明的意象(落木和长江)来还原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经过这道“泡”的工序,诗的曲藏的意蕴才会凸现,精思妙语也会纷至沓来,鉴赏者才会享受到充分的审美愉悦。

“找”。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诗人总是以某种鲜明的意象含蓄的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的想象的自由。作为欣赏者,你必须找到隐在意象中的深沉的情愫,才能进入作者的内心,进入“审美境界”,还原诗人在诗中想要抒发的情感。例如,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中究竟想抒发什么情感呢?他并没直说,却提供我们一个冥搜苦索的机会。“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年老体衰,护病断酒,友亡子夭,羁旅天涯,痛感国事日非而自己大限将至,今见落木萧萧,怎不悲从心起?长江滚滚而来,自古如斯,气势磅礴,岂不更显自己的渺小和孱弱?诗人有志匡扶社稷却壮志难酬,马上会如这坠江的枯叶般被浪花淘尽,不令人气断声吞?你看,这么一找,许多深沉厚重的情感喷薄而出,充溢胸间,一种审美的愉悦也就沛然而生了。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巧妙设计教案,来帮助学生“找”到欣赏诗歌的切人口,方能让学生轻松惬意的阅尽诗间春色。

“猜”。“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练,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要“猜”。(谢冕语)“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是解读诗歌的一种极好的方法。我们通过“泡”“找”的工序体味了诗的语言,把握了诗的情感,这还只是进人了诗歌欣赏的“同化”过程。要想超越现实,超越作者,超越作品,使我们的审美心理步人“顺应”过程,就必须对作品的价值。潜在意义,写作特色等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大胆猜测,再去小心求证,方能实现审美心理的“自我超越”,深刻领悟诗歌的妙处。

“补”。诗的特点是语言不连贯,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补”。要欣赏李益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我们就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加以填补。“汴河东流无限春”应使我们联想到汴水春境:汴水碧波,悠悠东流。堤上碧柳成阴,柔丝袅娜,两岸绿野千里。田畴相接。“隋家官阙已成尘”应使我们联想到隋朝宫室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破败,“风起杨花愁杀人”应使我们联想到“杨”即“炀”的谐音,象征着隋朝的消亡。你看,这样别出心裁的填补,使本来简练的诗一下子变得丰富厚重起来,令人尽享一种审美的愉悦。

因此,要把每一堂诗歌鉴赏课都上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认识建构和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对健全学生人格的意义,灵活运用“同化”与“顺应”机制来引导学生完成审美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一钩才动万波随”。我希望这堂课能成为一条“钩”来搅动“传统教学方式”这潭“死水”,让更多美丽清新的课应运而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作者:鲁祥林

心理结构语文教学论文 篇2: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心理问题的探讨

心理学是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深入探索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心理规律已成为当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学生心理的研究如果不直接地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部分,那就必然导致某些论断缺少证据,导致教条主义。”本文拟就语文教学的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交往作些探讨。

一、语文教学的心理过程必须实现师生的心理同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在这个动态性总体中,一方面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及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任务、问题和必须进行的思考,另一方面学生要进行以其积极创造性劳动为主流的探索、猜测、回答和解决方法的追求。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能动的平衡,就是我们常讲的知识流对流。在知识流对流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大小不单凭教师输出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懂不懂,懂多少,这又要取决于学生动员自己的心理因素的程度。不论教师怎样下功夫,学生不学,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只有双方始终保持知识流的畅通,教和学才能协调,才能同步,才能融为一体,教师积极输出的信息才能转换成学生主动输入的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同步特别是心理同步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心理同步呢?笔者认为,就教师来说,除备好课(如吃透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它的“明碉暗堡”)备好学生(让你所讲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接上茬、对上号)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动机强度的高低对于学习潜能的发挥是有直接音信影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转化来的。因此不断启迪需要,形成心理张力,激励人们向着新的目标前进,是激发动机的方法之一。笔者在讲授《祝福》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饶有兴趣的思考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问题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疑问的。有的回答“是冻死的”,有的回答“是饿死的”,也有的说“祥林嫂是穷死的”。接着我又问:“既然祥林嫂是冻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又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回答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理很觉得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并且又说‘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经过诱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了解决新问题的动机。这时教师便因势诱导,指导学生仔细专研课文。经过一翻热烈的争论,有的学生居然提出了祥林嫂是‘自杀’而死的这个新看法,并且举出课文中原话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师生心理的同步,为分析小说的主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少学生认识到:《祝福》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的提示出来,以此来表示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伸入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往往一方面是以此来毒害别人,而另一方面则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

二、语文教学的心理结构应该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知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人们把这两类划分为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同时共同组成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且共同发展。语文教学的心理结构,应该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前,人们比较注意智力因素,相对来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在做到互补的同时,尤要注意发展非智力因素。比如说,非智力因素中情绪就很重要,它直接作用于智力因素。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学习处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时,大脑最灵敏最活跃,能够更轻松更迅速地运转,从而提高人们的智力,而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水平。

语文教学怎样使学生们处于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呢?方法很多,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了尝试。在教高尔基的散文《时钟》时,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法。一班以谈话法为主,另一班配以电教片。随着播音员配乐的富于激情的朗诵,学生被带进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从而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在多媒体配合下进行语文教学,学生记忆的内容是没有多媒体配合的二点五倍。重视语文教学的心理结构,重视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互补,是现代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不同的地方。

三、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理交往应是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正象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林格伦认为下列心理类型效果最好。(见图示)

图中显示出: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加者,他鼓励在集体的所有成员中(包括教师自己)有来回的交往。林格伦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改善交往。而在课堂里改善交往的任务在极大的程度上,是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学生的责任。教师应以师生平等的心理,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是只发指令、提要求,而应该既是导演,又是操练中平等的一员。他既严格要求学生,又欢迎学生对自己监督和质疑。教师要创造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境,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叶老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发展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尤要注意发展其求异思维。

实践表明人人都有一种内在价值感和尊严感。伤害了它,你就失去了那个人。20世纪的高职高专生自尊需要特别强烈,他们追求一种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反对长幼尊卑、师道尊严的教学形式。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感到老师民主、平等时,才会产生一种理智感和合作感,才会和老师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进行畅通的交往,才会对学习前途充满信心。所以从学生心理需要和教师的教学来看,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理交往一定要民主、平等,才会积极合作。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曾澧生

心理结构语文教学论文 篇3: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策略

散文是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初中语文也选录了一定的单元进行教学。然而,散文阅读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其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综观每年的中考测试,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仍旧是失分的大项。从一定意义说,中考中的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成绩正是散文阅读教学成功失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不能迅速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脉络,体味文章的情与美,这是阅读教学的失败。传统的阅读教学只完成了理解训练,而且仅是表层的词句理解训练,并未深入散文的本质。传统的阅读教学仅仅是教给学生记忆的技能,能识字,收集信息,却没教给人发展的能力。

如何提高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主要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策略。

一、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定义

所谓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散文体裁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把握审美实践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顺利进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和伦理心理结构的相应发展。力求在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下进行文本、老师、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审美偷悦的情感体验中丰富完善人格心理结构,并形成自觉建构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目前,眼下的考试内容,关注的更多的是理想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既有教师对价值的引导又有学生的自主建构。很明显,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是难以立足的。现代教育立足点在人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术,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个对整个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就不能仅是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散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分支,同样要遵循这条规律。

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知识讲解,还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注重人格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会自觉进行审美判断,吸收文化,创造性阅读,这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实现阅读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建构,只有健全的心理积淀,才可能在阅读中顺利进行同化、顺应的作用。只有有了丰富的阅读心理积淀,学生才能对文章迅速作出反应,也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能够以个体的生命与文本进行交流,获得精神情感上的丰富,得到审美娱悦的情感体验,他的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并且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而审美心理是人的伦理心理与智力心理的桥梁,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能力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人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也即在审美实践中进行教学活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提出也正是针对目前教学误区,力求探索一条能够纠正误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途径。

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与诗歌戏剧,小说一样,散文是生活的艺术真实再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从取材到人生体验,以及生活画面,艺术上与诗歌,小说等文体都有相互补充,交叉的特点,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对于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有借鉴意义。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建构的审美情感,审美知觉,审美意志,这些审美心理结构层次对其它文体教学同样有理解建构的作用,同样能够促进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相对长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可读性强,易懂易读, 费时少。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对中学生课外广泛的阅读有延伸作用。

三、散文的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依据

散文的审美特征和阅读主体的接受心理的独特规律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必然性,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因此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以此二者为依据进行教学策略选择。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各种文体都有内在的美的规律,各种文体的美具有交叉性,同时又有其独特性。这种不同文体的共性美为欣赏作了铺垫和沟通,而其特殊的美的规律又是这种文体得以生存的根基。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开拓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以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感知散文美,增强对散文文体美的敏感性,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发展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各个层面。

1.散文的“真我”抒情美

散文的首要审美特征就是它的“真我”抒情性。散文所写的是抒情主体“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散文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文体。散文的真不仅是作者性情的真的体现,而且所写的景、事,理,人亦俱是作者经历的,并非作者塑造、虚构的。另外散文的“真我”还体现在其“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主观抒发色彩浓郁的描述笔法,有“我”则“散文味儿”即在,无“我”则就会变成新闻纪事、小说等.从“真我”抒情性这一特点来看,散文是可遇不可求的,必须是与作家的心灵等同的,是仰仗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的。

2.散文的内化美

散文的内化美决定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感悟。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散文的内涵,不能够仅仅停留于文字层面,停留于景色描写,人物刻画,事件叙述。而应该对这些景、人、事之间的情感逻辑关系进行探求,从而体会到作者蕴于文字中的情思和生命体验,以及更深层的哲理启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不能够像教外化特征明显的小说,戏剧那样,把重点放在人物性格分析,社会生活关系分析,尖锐的矛盾冲突分析:也不能够像讲诗歌那样,由情出景,将散文的实写讲成了虚构、想象。散文的内化倾向决定了它的抒情性,想象和联想的丰富性,但散文的想象是随着情感铺展,所思所想都是生活事实,或亲历,或历史上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传递作者的思想。诗的想象更多跳跃,更多是以虚出实,力求构造诗意,不惜种种假设。另外诗传情达意还借助节奏的反复、双关、隐喻等语言结构的变形。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中教師必须把握散文的特点,注意文体教学的侧重点和独特性.

3.散文的自由美

“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为自在悠闲的”,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结构布局,或者表现手法的运用,它都少有僵化刻板的规范、格式和限制,一切以作者的感发为中心.散文最近诗,然而与诗歌相比,有诗意和美句但不像诗那样讲求跳跃跌宕,讲求节奏格律的严格要求。散文也写人叙事,但不似小说、戏剧讲求一种虚构设置,讲求情节、开端、高潮和结尾要求,明显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对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有触动, 信手拈来,生发开去,或侧重表达含义,或追求传达哲理或描幕一种景物,运笔如风,不拘成法。散文联想丰富,开阖自如,似乎很散,但这些联想和想象总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散中有序,散中有章。形散是外在的现象,也是散文的自由所在,魅力所在,神聚则是形所依赖的本质,正是神使这些联想显现出心灵的光彩。

散文教学不能忽视其形散神聚的自由美.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維,启动学生的想象,跟随作者的联想、想象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寻找情感联结点,把握作者展开文思的脉络,体味心灵自由的美的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启情,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循文入情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探究, 质疑,创造想象,实现思维上的自由,解读上的自由。接受美学认为只有融入了学生个体生命的解读,文本才真正有了生命力,才真正地完成。因此学生对文本的亲身体验,独特感受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只有实现了解读的自由,才是教学中真正地抓住了散文自由之美的审美特征。

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从语言和格调风格上把握这一种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体味行文中的语言的诙谐,幽默,哲思议论的风趣,以及诗意的氛围和情韵.教师应引导学生体味情趣的多样性,丰富性。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的百草园一段充满童真情趣。首先,观察是从儿童的心理进行观察的,石栏光滑,因儿童好奇心摸过,黄蜂“肥胖”,油岭“低唱”,蟋蟀“弹琴”是儿童拟人心理,至于搜盆子的酸甜是小孩爱尝野果的亲身体验。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甚,色味俱全,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洋溢着童真的情趣。另外写何首乌则想到成仙,写赤练蛇,则想到长妈妈的故事,写捕鸟则提到捕鸟能手、闰土的父亲,这些联想使文章开合自如,增添了情趣。尽管趣味无争辩,但培养学生的良好趣味对其阅读鉴赏是有好处的。课文中的选文品味是不错的,都是些优秀散文,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令人潜然,自有一番动人心扉的情致。

“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总之,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以审美性心理建构为基本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情趣美,在自由轻松中获得美的享受以及丰富的知识。

作者:刁理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教育经济增长论文下一篇: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