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2022-04-2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融媒时代,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技术对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生产,通过多方位的渠道、多样化的用户、多元化的内容使节目生产流程建构发生巨大变化。

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1: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分析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和消费娱乐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但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缺乏创新能力,存在负面效应频发和“短命”特点,使节目缺乏艺术感染力和创新力,电视媒体人应当以当代艺术审美视角审视节目的形势和内容,迎合大众的艺术品位和追求,贴合大众的受众心理,不断进行创新,使电视综艺节目达到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电视节目;综艺节目;现状分析

自1990年《综艺大观》取得成功后,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内飞速发展,呈遍地开花的大发展时期。各大卫视都在争相打造自己的王牌节目,力求在观众心中形成捆绑效应,增强自身影响力。比如,江苏卫视的《缘来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已经有六个年头,创造了收视群,非常受欢迎;再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已经推出了第四季,虽然有其他卫视同类型节目的竞争,但是从嘉宾阵容到选手质量,还是有一定的优势。除了这些传统节目,各大卫视也开始开发新节目,如《我们相爱吧》《奔跑吧,兄弟》以及“爸爸”系列真人秀节目等新兴综艺节目,大多数都是由卫视购买的版权,改良后播放出来的。随着节目的火热播出,类似于节目“造假”等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除了创新能力匮乏,负面频发的趋势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短命”,一个新节目的生命力十分脆弱。有的节目从开播到结束,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大部分节目都夭折了,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开播十几年的节目可谓凤毛麟角,经历了无数次的改版创新,虽然其间也有过一些磕磕绊绊,但总体发展比较平稳。“快本”的粉丝群体经过多年积攒,已经成为节目乃至整个电视台巨大支撑,观众将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作为电视节目,如果能够成为观众的“习惯”,那就成功了一大半。目前,我们的电视节目正是缺乏这种成为“观众习惯”的实力与底气。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短命”现象的内因分析

为了打造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各大卫视在节目的选择和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使得节目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既打不开市场,也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想要形成品牌更是难上加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作,到市场投放,再到受众反馈,还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影响。

(一)节目制作粗糙

随着媒介硬件发展的不断完善,大屏、超大屏的高清数字电视的普及,满足了大家对清晰化的追求。事实上,想要成为成功的综艺节目,单纯的清晰根本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目前,各大媒体已经加大了在制作上的投入,播出效果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综合我国大多数的综艺节目,还是存在着制作粗糙的问题,比如播出中镜头的晃动,拍摄角度不佳,剪辑凌乱,音效差等缺陷。

就拿韩国来说,他们的电视综艺节目有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每个节目都像是一件包装精美的优质产品。他们在各个方面精益求精,无论是拍摄、剪辑、后期特效,都做出了高水平。韩国的综艺节目的制作跟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过程极为相似,嘉宾就是演员。可以说从嘉宾到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尽心竭力,只是为了能够制作出让观众满意的电视节目。这种专业的水平和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引进缺乏本土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引进版权已经成为各个卫视新节目的一个主要来源。各个卫视选择的节目类型也趋向多样化,多以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为主,比较注重互动性。通过引入版权确实是一个迅速成长的途径,但是某些电视台在引进版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每个节目在前期投入上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节目不成功会给电视台带来很大的损失。尽管如此,为了搏出位,很多电视台在引进版权上还是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在没有做好市场评估和调查的前提下,盲目入手。事实上,那些在海外发展不错的节目,并不一定也能在国内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证明了并不是所有“外来的和尚”都“会念经”。

作为媒体人,在投入资本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包括我国的政治背景、经济结构、文化氛围以及国民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文化环境,这也就导致了受众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在引进新节目之前,我们要找到受众的兴趣点,寻找适合的模式类型,合理做好资源整合,避免资源浪费。

(三)节目缺乏互动性

忽视受众,缺乏互动是我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通病,一直都是主持人和嘉宾们自说自话,跟观众们没有完全的互动,这对于综艺节目来说是一个硬伤。在这个受众主体化的时代,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能够成为电视主角。即使观众们不能出现在电视荧幕中,应该安排主持人们在合适的时机与观众进行交流。将观众抛开在外的综艺节目是无法成功的。

二、我国综艺节目生存策略分析

现如今,国外综艺节目的大量引进,严重挤压了收视市场,我国综艺节目想要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下大功夫,当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我们媒体人,现在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用心做节目。归根结底,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的国民性向来内敛,我们需要媒体制作出精彩的节目,通过节目向民众传递一种正能量,凝聚力量。当然,这个度很难把握,既要符合规定,又要做得生动、轻松,让老百姓乐于接受。想让收看节目成为受众的一种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在很多方面努力。

(一)探究我国国情,确定节目定位

探究我国国情,了解我国的国民性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确定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喜好,有选择性的制作节目。 还是以韩国为例,韩国综艺滋生的土壤完全要取决于观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韩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受众主体化的时代。不仅仅是综艺节目,在韩国电视节目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收视率。拿韩国电视剧来说,与中国先有剧本后开拍的情况不同。韩国的电视剧在开拍之前,剧本或许只完成了1/3,故事到底能拍多少集,故事走向如何,都是未知数。边写边拍是韩剧的一大特点,编剧及时的根据观众对已播情节的喜好进行环节设置,编剧、导演、演员等任何与电视剧相关的人,都要根据舆情发展进行调整,以求得生存。如果电视剧收视率不好,会马上停播。在如此严苛的制度制约下,也就不难产生韩剧中的精品了。这种认真严谨的做事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这要求我们在制作节目前做好“功课”,弄清楚到底哪种节目类型才更加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在国内落地的条件是否充分,是否节目落地以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等方面。在充分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的情况下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引进新节目,准确把握节目定位。

(二)支持综艺节目,保障发展空间

在我国,综艺节目受到的限制很多,做起节目来总是束手束脚,左右犹豫之间,就使得节目死板,鲜有创新。并且,自主创新是一条很难坚持走下去的道路。创新,需要灵感、机敏的头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在快餐文化的今天,能够坚持创新实属不易。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点子容易被人剽窃;而且缺乏创新奖励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创新热情。因此,要确立专门的原创机构,对能提供有价值、新颖的点子的人,无论是谁,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团结就是力量,在创新团队的前提下,大家集思广益,百花齐放会更有成效。由于考虑的方面较多,要权衡节目与受众、与市场的结合点,因此创新可能是一个十分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大量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后援充足,在寻找创意的同时才不会感到捉襟见肘,最后导致调查不能深入,节目创新的偏差。因此,在各个机构都应设立专门管理创新的部门,为创新人才提供尽可能优厚的创造资金。有了各方面对节目制作的支持,才能使得节目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鼓励良性竞争,避免抄袭照搬

为了电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合理的竞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所说的竞争有前提,必须要保证竞争的良性进展,抄袭模仿之风不可长,必须遏制。否则,模仿抄袭只会导致节目类型单一化,造成审美疲劳,一损俱损。因此,媒体人要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新的竞争领域,也就是“新技术手段” “新传播渠道”和“新娱乐方式”方面的竞争。在进行创新领域可以将以上三点作为入手点可以有效地刺激进步。首先,“新的技术手段”,迅速成长起来的新技术为电视节目技术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其次,“新的传播渠道”,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让电视节目的影响面已经无限扩大,影响力增强。再次,“新娱乐方式”这方面主要针对传授主体之间界限的模糊,现在进入了全民参与的新的媒介时代。因此,想要创作出一档成功的节目,应适当增加互动娱乐方式。

(四)加大节目投入,坐实“精工细作”

人才与资金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两大要素。想要做出高品位、有品质、受欢迎的节目,必须加重两大因素的投资。韩国综艺节目制作方面的投入非常到位。后期制作方面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一集的综艺节目都被当作一件商品一样精心制作包装。后期除了基本的画面剪辑外,还要根据情节加入各种动画、音效,使得节目更加生动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节目时适当增加专业的机器、设备,确保拍摄的质量。制定节目制作各环节质量标准,确保每一环都要做到精工细作,力求完美。挖掘既懂技术又熟知懂得受众心理的专业人才,用专业人来指导实践。

(五)加强节目的互动设置,使传授零距离

互动性一直都是电视媒体的一个短板,值得我们注意。我国的电视节目忽视互动性,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电视节目的互动模式,而且方法上也比较单一。综艺节目的互动形式基本都发生在微博、微信平台上面,在互动效果上远远不够。如何让综艺节目完全的走到观众中去,让观众成为节目的一部分,真正地做到零距离的接触,是电视人要努力探索的方向。事实上,这一点我们也有可以借鉴的范本,韩国的综艺节目经常会设置户外拍摄,地点经常选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商圈或者城市中心以及大学校园,让群众参与游戏,人人都是主角,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参考。这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换位思考,把握受众的心理,寻找能够引起受众刺激的新鲜事物,掌握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观众实现互动,使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中来,听取观众的意见建议,使节目真正的“接地气”。

三、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思考

电视人想要做出成功的综艺节目,十分不易。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使得受众主体化的传播时代全面到来,观众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去选择,受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众口难调”成为电视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没有观众也就意味着节目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电视综艺节目的责任就是带给观众轻松与欢笑,作为电视媒体,在创造好的综艺节目的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做到:积累素材,摸底调查,精选题材,推陈出新,做出观众爱看的节目,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通过努力成为他们的收视习惯。电视媒体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倡导主流价值观;转变经营理念,正确对待收视率;多创造机会与观众互动,回归受众主体性;坚持节目制作的原创性,避免模仿和雷同。只有电视媒体摆正自己的位置,立足主流媒体的基础之上,主动去了解受众的需求,根据观众的喜好制作节目,做出饱含心意和诚意的节目,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做出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凃颖,邢那.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2).

[2]陆璐,刘雅云.海外引进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7).

[3]王建辉,王博.当代艺术审美视角下的内地电视综艺节目探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6).

〔责任编辑:张毫黄琦〕

作者:戚缤予

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2: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特性分析

【摘 要】 融媒时代,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技术对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生产,通过多方位的渠道、多样化的用户、多元化的内容使节目生产流程建构发生巨大变化。电视综艺节目由此呈现立体化传播渠道、商业化用户思维、数据化内容生产三方面的融媒传播特性,使得节目内容输出得以高效融合,用户需求得到尊重与反馈,内容生产得以高度集中,真正提升电视综艺节目的可看性和影响力。

【关  键  词】传播特性;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跨屏互动

【作者单位】于宝莹,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李海港,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创新人才科研项目“我省电视综艺节目的融媒传播研究”(135309328)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视阈下综艺节目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策略研究”(19YJC760091)阶段性成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人,普及率达59.6%,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人,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将进一步建设和使用移动传播平台,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文化传承的制高点,加大媒体融合的力度。

在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中,电视综艺节目通过优化流程和再造平台,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整合各种媒介资源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综艺。透彻分析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特性,有利于以电视综艺节目多角度、立体式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实现跨屏互动,使节目更加善于使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不断深化与用户的互动,增加用户对节目的黏性。

一、立体化传播渠道

融媒时代,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成功,重要的表现是节目网络热议声量高,能够形成社交媒体的热议话题。电视综艺节目传播渠道的丰富性是通过与各种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相融合实现的,可以推出适用于不同传播渠道特点播出的节目形态,将各种内容形态传播至目标受众,使受众关注节目进而形成热点文化事件,借助融媒力量打造和挖掘电视综艺节目立体化传播渠道,推进媒体融合下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的转型。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多方位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设置海量话题,使受众与节目内容进行深入互动,真正使节目内容通过互融传播渠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充分把节目视频与新媒体传播渠道相结合,通过微信、微博和手机游戏进行立体式传播,深受观众喜爱。各大一线省级卫视2014年也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比如《王牌对王牌》《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向往的生活》《最强大脑》《歌手》等,节目积极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各类APP客户端与电视媒体互为补充,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式传播,使这些节目成为微博热搜话题。比如湖南卫视2019年新一季《歌手》节目,每周五晚十点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同时,也在芒果TV独家视频同步直播,观众可以任意选择播出渠道进行观看,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百度贴吧直播及时了解比赛进展情况。歌手齐豫在演绎歌曲《欢颜》之后,微博大V“耳帝”给出了超高评价,“真如歌词般如梦、如幻、如真,听得人如痴如迷如醉”,吸引众多网友跟进转发和评论,使其成功登上热搜榜,进而提升节目网络热度,提高节目收视率。

从2019年第一季度电视综艺节目的表现来看,部分电视综艺节目组已经娴熟地掌握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技巧,针对网友收看节目的核心吸引点来强化相应的议程设置,最终形成热议话题。依此,品牌电视综艺节目做到了既有高收视率又有网络热度,大大提升了电视综艺节目在融媒时代的竞争力。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融媒传播是以综艺节目为本体进行多媒介整合扩张的全新传播方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经过融媒传播之后可以使节目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通过立体化传播渠道实现节目主动传播与用户传播双向联动,使得电视综艺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坚持单向传播,媒体与受众之间缺少交流。如今,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互动,通过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接收终端设备,设计多元化的节目产品,寻求跨屏传播最佳切入点,建构立体化传播渠道,能够满足使用群体的多元需求,在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互动的同时实现赢利。

二、商业化用户思维

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是构成完整传播链条的重要一环,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有限的反馈者,是传播的目的和归宿。但是,在融媒时代,人们在传播以及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了空前的主动权,已经转变为融合用户。除了称呼上的改变,这还意味着在传播过程中,大众已经成为信息传播行为的主动参与者,甚至其本身也构成媒介的一部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走向融媒发展之路,要围绕用户数据这一重心,借助大数据对用户进行解析,逐步迭代调整服务,全方位了解用户,才可以为其带来更为细致的服务信息,生产更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最终通过节目内容和用户交互来完成传播,这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商业化用户思维传播特性。

无论是受众还是用户,他们均是电视媒体的服务对象,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电视媒体能够确定用户的位置,掌握用户的态度,却不能了解受众的相关信息,每个用户使用产品的需求都应该得到尊重,电视媒体应及时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相关信息。电视综艺节目充分利用融媒优势,采取更多样适合全媒体传播的方式,为用户参与节目设置更多参与点,增强用户的参与性。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进行全内容市场化开发,节目内容中植入商业元素,将节目版权售卖给多个平台,以技术手段赋能内容创作,升级用户体验;线下生产资源衍生品,开辟后续消费渠道,其中包括短视频、刷社区、玩游戏、追番等;建立有效地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收集用户消费反馈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设置话题引发热议并形成良好的人際口碑,满足用户多维度的文娱需求,这是全新的电视媒体用户思维。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通过提供官方BBS、主持人博客、栏目电子邮箱等渠道,打破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让内容消费者的态度、观点、故事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威力到达节目组,迫使节目组及时反应,对节目进行调整。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中,无论是节目现场观众使用微信摇一摇,还是给被淘汰的学员提供转椅助阵,节目以现场观众投票为依据,把用户放在明显的互动位置,使用户享受极致互动体验,将用户思维贯穿始终。在《中国好声音》的三季节目中,腾讯视频一直是节目网络直播平台,其开设的公众微社区以及开办的微活动吸引了众多粉丝。依据腾讯给出的数据,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的播放总量是38.9168亿次,视频评论高达186.3万条,而“好声音”自身也吸引了庞大的观看量,通过节目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使得流量实现变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和微信、微博收看节目,节目通过对用户意见的采纳整合,进而对节目效果评估,使接下来的节目内容更有吸引力。《中国好声音》完全实现了广告、下载、选手商业产业链的全方位变现。

电视综艺节目工作者需要把服务观众意识转换为服务用户思维,把服务“观看者”转换为服务“参与者” “评论者”。商业化用户思维传播特性能促使节目不断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促使节目模式和品质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数据化内容生产

将内容生产置于重要位置是电视媒体发展自身生产能力、扩大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电视从业者将数据驱动理念与推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相结合,重新组建内容生产方式,顺应全新内化传播特征,契合新的社会环境下用户心理需求,调整电视行业生态发展,使用大数据结果生产和优化节目内容,这些都是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重要的融媒传播特性。采用数据驱动理念、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将会给予电视产业无限的可能。

大数据在电视综艺节目创作中作为重要基底,已经深入从策划到创意,再到制作乃至营销的各个环节。电视综艺节目在进行策划阶段必须将数据放在第一位,经过归纳数以万计的网络信息,解读受众爱好,进而制作目标明确的内容,为节目后期制作取得成功夯实基础。在节目预热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应利用大数据掌握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的爱好和特征,进而确定哪些内容适合采用何种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对节目传播效果进行真实反馈;在节目播出环节,电视综艺节目应重点利用大数据掌握用户的偏好,通过数据解析及时调整节目内容;在节目播放后的环节,电视综艺节目应搜集整理各大型传播平台的数据流量,利用相关平台分析用户的反馈,解析用户收视观感,依此有目的地改变节目内容,提升节目播放效果。例如,湖南卫视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播出的时候,节目组开放了微博、各大论坛等平台进行节目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后得出受众更喜欢父子相处的片段。于是,节目组在后续节目制作、播出与二次传播中,有意设计了更多相关镜头与情节,得到受众的大力认可。

目前,多档电视综艺节目将节目播出版权卖给视频网站联合播出。基于独有的真人账号体系和多元数据维度,腾讯DMP划分出六大类4000+用户标签,通过分析用户浏览行为、生活行为、工具应用行为、购买行为和消费能力,能够根据产品线适配目标人群和产品功能找到强需求人群,作用于整条营销链。爱奇艺同样利用大数据优化内容产品。爱奇艺建立大数据系统,一方面每天收录用户留下的大量使用数据,另一方面结合百度搜索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不同节目的受欢迎程度。爱奇艺视频网站中的“绿镜”视频编辑功能,已经在爱奇艺PPS双平台所有综艺及自制节目上应用。此功能可以全面解析用户播放视频的数据,对用户偏爱的视频进行筛选,将其中播放量比较高的节目抽离出来,形成“精华版”视频,用户打开爱奇艺播放客户端能够快速挑选自己喜爱的完整视频。“绿镜”通过数据掌握用户需求,可以给用户推送具有针对性的播放清单,组建适销对路的互动平台,对于电视综艺节目制作而言,“绿镜”无疑将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协议,联手共建微博收视指数等标准产品,与电视节目收视信息相关联,给业界全面解读电视社交文化传播情况带来相应的数据支撑。目前,有线电视、IPTV、OTT TV已经可以收集大量用户信息,其获得海量数据信息之后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用户的收视行为。融媒背景下的大数据精准地帮助电视综艺节目了解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习惯,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正详细记录着用户选择、阅读、收看、浏览行为以及在某项行为中花费的具体时间,同时收集用户对某项内容的评论和留言,基于此生产出用户喜爱的内容产品。

媒体融合给电视媒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电视综艺节目在保持内容优势的同时,要不断深化融媒传播再造流程。电视综艺节目通过立体化传播渠道、商业化用户思维、数据化内容生产三个融媒传播特性的呈现,在新媒介技术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的同时,进一步在媒介融合中互联互通,在多维媒体空间里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力量,生产出更多优质原创节目,汇集巨大用户量,形成庞大传播流,打造精品综艺品牌。

|参考文献|

[1]杨溟. 媒介融合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倪卫涛. 中国好声音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次充分演绎[EB/OL]. (2014-10-08)[2019-03-04]. http://huxiu. com/article/43900/1/html.

[3]张春朗. 媒介融合与广电传媒发展策略[M].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

[4][英]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 周涛等,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孙亚茹. 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奇观与狂欢——以《中國梦之声·天籁之战》为例[J]. 当代电视,2018(3).

作者:于宝莹 李海港

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3: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分析

【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 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受众的分析,对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娱乐节目;平民化;泡沫意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综艺节目的备受瞩目尤其表现在它的博采众长。就它的科学技术支持而言,与电视艺术一样,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门类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综艺节目实现了对多门艺术的综合,它汲取了各门艺术的优点,使它的表现力得达到最好效果。从受众面来说,它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涵盖了不同的年龄、性别、群体、民族及文化层面。从电视技术方面来说,它是多种表现手法及多种构成元素的集中体现,使它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

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经历了一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联欢形式,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但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却很少;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形式,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为代表的益智形式,观众被请上舞台,成为了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可是这类互动的条件较苛刻,在节目录制之前需要进行选拔和审核;第四个阶段则是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平民化形式,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现在我国的综艺节目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即“平民娱乐时代”。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的口号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虽然我国的综艺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巨浪推动下,它在我国一直成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难发现,它已经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意错误、格调不高、平庸媚俗、抄袭泛滥、创意不足等等。

一、立意偏差,产生错误的导向

作为一种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娱乐节目不可否认的起到了传播思想和观点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介传播的“信息环境”成为判断标准被人们用来认知客观环境。作为当今“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娱乐节目的立意和主旨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比如现在风行的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所展示就是具有一定特长的一种普通人短时期内获得成功的事例――邻家女孩摇身变成大明星的飞跃。这类节目的立意就出现了偏差,它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一夜成名的模板,将平民大众与成功明星之前通过造星的比赛联系起来,使人们(特别是那些尚处于学生时代的年轻人)对成功的看法产生了一些误解,他们因此认为造星的活动就是一个通往富裕、名誉、成功的直达电梯。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这样一来,人们的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而导致“泡沫意识”的产生。除这类节目外,还有一些带有巨额现金奖励的游戏类互动节目也存在同意的问题。

二、格调不高、平庸媚俗

我国的娱乐节目在剥离了“政治”和“教化”等功能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却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弱化。现在有很多的娱乐节目,一味的为了提高收视率,用一些粗俗不堪的低级趣味来反映所谓的“真我”,给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造成的很大的不良影响。如台湾的《综艺最爱宪》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恶搞”为噱头的一个综艺节目,节目主要以主持人恶整毫不知情的来宾为主线,制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所谓的笑点。而这些明星来宾也成为了“喜剧暴力”的牺牲者。这样的节目除了能得到那些不过大脑的观众的短时间的爆笑以外什么也得不到,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还有许多游戏类节目,制作的水准不高,表现手法拙劣,一味的搞笑,制造闹剧,缺少最最根本的文化品味十分庸俗。

像这类缺少文化气息的电视节目如果充斥了我们的电视行业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必将走向粗糙、粗俗。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娱乐节目的规范问题。

三、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少创新

搜索全国的较有名气的娱乐节目,“目前该节目是法国人在中国进行技术指导,是用法国布料做的中国旗袍。收视率极高的《快乐大本营》的制片人兼导演也表示节目与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钟》同出一辙。《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则与台湾同类节目换汤不换药,而娱乐界有人士传出,《非常男女》与日本一娱乐节目极为相象。其它的像《欢乐总动员》、《假日总动员》等都是《快乐大本营》的北京版、浙江版而已。”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不知名的抄袭知名的,大陆的抄袭港台的,港台的抄袭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

艺术创作就是要有创新,学习别的节目是可以的,可是如果原搬照抄的化,就只能说明我们的很多节目编导的创造力都是很值得怀疑的。大家可能都看到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高,轰然群起炮制的结果就是不仅使被模仿的节目丧失它原有的生命力,“克隆”出来的节目自然也不会收到效益。

四、节目数量过多,浪费资源

據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各电视台电视综艺节目总量达十万个小时,平均每天生产二百五十个小时。从节日庆典、各行各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主题晚会、栏目晚会应有尽有。这样庞大的数目不仅不能说明我国的电视事业的发达,反而会给观众造成困惑,无从选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娱乐节目的数量过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有许多的晚会类、游戏类的节目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它们的供大于求,大多数的节目不尽不能得到收益,反而会因此浪费掉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资源浪费真的是相当不必要的,我们一边抱怨节目的制作费用低一边又如此的浪费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提高每个节目的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数量。

五、违背艺术创作规律

综艺娱乐节目能够让多种艺术门类同时兼容并存于一体,这点为娱乐节目的创新创造大众多的条件。可是,创新是不可以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的,现在有一些娱乐节目任意篡改我国的一些传统艺术,将他们进行改造,毁坏了它们原有的艺术样式。像这样的节目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样的节目的出现。

以上几点是我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所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已经走向了平民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让大众参与,展现个人风采,为人民提供精神财富,使娱乐节目最终达到产生社会效益的目的。面对这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同时还要注重对电视人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为生产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娱乐节目提供人才支持。

【作者简介】别晓(1986—),女,汉族,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04级学生。

作者:别 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论文下一篇:儿童儿歌电视广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