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

2022-04-12

小编精心整理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重要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资本的批判以及与当代哲学的对话是其获得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做出时代性解读,分析了其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时代意义。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 篇1: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三维向度及其启示

〔摘要〕 马克思正义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法权批判、社会批判和道德批判三维向度的统一。正义的法权批判向度在批判自然法和市民社会的基础上揭示了正义的阶段属性,正义的社会批判向度指出了解决正义问题必须返回到现实的生产实践当中,正义的道德批判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从人性角度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的反思。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现实启示是:分配正义是保障社会正义的基础,社会正义的实现要防止个体需求满足异化为对拜物教的追逐,个体正义感的确立需要对个体人性的充分关注。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法权,社会,人性,启示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理论零零散散地分布于他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话语中。欧美国家研究马克思理论的重要人物塔克和伍德均认为马克思没有社会正义的理论,他们以典型的实证马克思主义倾向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正义理论的不相容性,以此掀起一场影响深远的“塔克-伍德”争论。笔者认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存在状态是批判式的,它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以唯物史观为主线,从法权批判、社会批判、道德批判三维向度解析了正义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了社会正义对于个体生存的人性关照。

一、法权批判彰显了正义的阶级属性

“根据西方传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生活;作为社会存在者的个人,乃是与制定法律、保障权利、发布法律命令等权力相联系的个人。基于这种社会概念,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权利与正义应该被当作根本的社会原则和所有行为的最高标准。” 〔1 〕 伍德总结了正义之所以成为一个法权概念关键是它无法逃离权利和法律的界限。马克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法”是如何产生的,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问题、社会生活中个体行为的合理性问题由什么决定。

第一,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出发明晰了法权概念的考察前提。在黑格尔看来,立法内在于绝对精神之中,国家的产生只是自由意志发展的结果,应该把立法归结为国家生活的整体。而解决“法”的本质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在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马克思逐渐表示出他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不满,“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概括为市民社会” 〔2 〕 (P32 )。同时,马克思还强调,“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3 〕 (P298 )。在此,马克思打破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规定,在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问题上,为其进一步分析“法”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同样是分析作为法权概念的“正义”之前提条件。

第二,揭示了正义的法权限度。在确立了谈论法权概念的前提条件以后,马克思对于法权视域下的正义批判也逐渐开始了,而这一批判也蕴含在对人本主义者和社会改良主义者的批判思想当中。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等改良主义者时讲到:“什么是公平的(正义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正义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正义的)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地由经济关系产生出法权关系吗?” 〔4 〕 (P302 )通过反问,马克思想说明我们在法权视域下来考察社会正义这一问题,必须要将其放入社会经济生活中去,尤其是在分析一定时期的分配方式时,更是要注意到这种分配方式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要想从分配方式上的“正义”来批判资本主义,即仅仅从分配方式的改良方面来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正义作为法权概念,最终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其二,马克思也指出了作为法权概念的“正义”向度,即法权概念如何可以合理发挥观念的作用,它作用的空间和限度有多大这一问题,这其实表明了“正义”作为法权概念,它的作用范围只能在既定的经济活动当中。

第三,从批判“应得性正义”的法权理念到对“市民社会”的超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5 〕 (P506 )。无论是国民经济学、自然法、黑格尔法哲学,这些旧哲学的立足点都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以私有财产制度为前提的,以自由竞争和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形态,个体都将对方视为实现自己私人目的的工具,这也是黑格尔所讲的“主观自由支配”的领域。所以如何克服“市民社会”当中的利益冲突问题,马克思要走的是一条超越之路,即通过“市民社会”的私有财产制度达到“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在不触碰“市民社会”这一既定前提下,“正义”始终在“应得性正义”这一分配领域中徘徊。“应得正义理论是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作为立论前提说明收入和财富的应得。在应得正义理论中,收入和财富的应得根据在于它们作为私有物对于私有者而言的特殊所属关系,即私有物的私有性质” 〔6 〕 。按照上述说法,之所以这种分配方式是合理的、正义的,是因为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来谈论分配方式一定是必然的,合理的,即是“正义”的。而上述马克思关于“正义”的论述被很多学者误解为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实则不然,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正义并非马克思的正义思想,而是马克思所生活年代资产阶级的正义观,这也侧面表示了研究法权正义的阶级历史性。

可以说,正义的法权向度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起点,它揭示了“市民社会”中正义对于私有财产维护的作用,以及“应得性正义”意义的限度,它根本无法起着彻底的批判作用进而发挥革命效应。上述提及的伍德对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否定,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伍德过于从法权向度来解读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在伍德看来,正义理论作为“法权”只是在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从“法权”视角来批判资本主义的正义问题无疑显示出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理念,它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唯物史观思想是背离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决定论”思想的变相发挥,这不但曲解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精髓,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的人性关照。

二、社会批判彰显了正义的唯物史观向度

伍德对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否定是为了维护其唯物史观的价值要义。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直接造成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资本主义一切问题的源头在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如何揭开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不正义之处而又始终贯彻唯物史观的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正义思想必须要以社会批判为基础。

第一,正义的社会批判转向彰显唯物史观总体理念。可以说,在“法权”视域中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正义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早期的思想。“正义”的法权功能是为既定生产方式服务的,这就决定了要想使“正义”既能体现法权的规定、又能实现对无产阶级的关爱,将批判的视角局限于法权当中是无法达到的。而这就反映了为什么一旦提到社会正义,我们总是试图在收入分配和权利分配中去实现。在法权范围内谈论正义问题,其实就是论述“正义”自身实现的合理向度,它只能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发挥维护个体权利和财产的功能,超出这一范围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之中。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人本关怀是显而易见的,而对正义局限于法权理论势必会陷入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中,如何实现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人性关爱而又不至于犯人本主义的错误,马克思必须要转化批判视角。

马克思是在社会批判的过程中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马克思的社会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2 〕 (P211 ),“是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吗?可是什么是一天公平的工资和一天公平的工作呢?……我们不应当应用道德学或法学,也不应当诉诸任何人道、正义甚至慈悲之类的温情。在道德上是公平的甚至在法律上是公平的, 而从社会上来看很可能是很不公平的。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种科学来断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社会” 〔7 〕 (P273 )。要想得知无产阶级不正义地位的本质和缘由,就必须要深入到经济活动之中,在探究异化原因的历程中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且指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无产阶级不正义的境地。

第二,正义的社会机制彰显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在《手稿》中马克思曾说,“单个的人表现为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而在过去的历史时代,自然联系等等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于人性的观念,这种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样的错觉是到现在为止的每个新时代所具有的” 〔8 〕 (P5-6 )。马克思指出,自然法学派、青年黑格尔派等错误理解了人的本质,即他们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他们完全脱离了现实物质生活来谈论人的“权利”、“正义”等问题,并以此构建他们的政治哲学基础。即使休谟也讲到“正义的规则虽然是人为的,但并不是任意的。称这些规则为自然法则,用语也并非不当,如果我们所谓‘自然的’一词是指任何一个物类所共有的东西而言,或者甚至如果我们把这个词限于专指与那个物类所不能分离的事物而言” 〔9 〕 (P524 ),休谟就把正义从人性的角度加以解读并赋予其价值永久性。恩格斯说:“在法学家和盲目相信他们的人们眼中,法的发展就只不是使获得法的表现的人类生活状态一再接近于公平理想,即接近于永恒公平。而这个公平则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 〔10 〕 (P322-323 )。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自然法中抽象的正义基础上提出了理解正义的正确思路,即正义不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观,也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天赋理念,正义的产生一定是植根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在这里,马克思将正义置于唯物史观的视野当中,将物质生产方式作为考察正义的现实,同时从生产活动中催生出的生产关系来反向解释正义。在此,我们就可以破解伍德对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质疑。

第三,正义的实现依靠社会革命。在深入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当中,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的根源和集中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这一巨著中,揭示了资本和私有财产的相互关系,发现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奥秘,并提出了扬弃异化劳动的方式,通过在经济生活领域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的方方面面。如面对古典经济学大卫李嘉图等将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等同于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的这一错误取向时,马克思反对说, “认识到产品是劳动能力自己的产品, 并断定劳动同自己的实现条件的分离是不公平的、强制的,这是了不起的觉悟,这种觉悟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且也正是为这种生产方式送葬的丧钟,就像当奴隶觉悟到他不能作为第三者的财产,觉悟到他是一个人的时候,奴隶制度就只能人为地苟延残喘,而不能继续作为生产的基础一样” 〔8 〕 (P5-6 )。在马克思的反驳中,他传递出了两层含义:其一,劳动者的工资反映的是其劳动力的价值,而并非劳动的价值。这为马克思在后期论证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以及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造了条件。其二,期望无产阶级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受到剥削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私有化导致了劳动者参与劳动是被迫的、劳动结果会受到剥削的、整个生产活动都是不正义的。这里面就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社会正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试图寻求科学的路径来带领无产阶级实现真正的正义,这显然是一种彻底的变革社会之路,即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三、道德批判重建正义的人性旨归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解决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危机问题,这种理论蕴含着真切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道德批判必须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以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第一,从人性需求来反思未来社会分配正义的合理限度。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分配方式的选择是明确的,即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必须要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阶段是按需分配进行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阶段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在所有制方面已经实现了彻底的正义制,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还是必须保留商品经济的形态,个人需要按照劳动付出的多少来取得一定的收入。然而面对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时,马克思依然显示出“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的无奈,而虽然在社会主义阶段中,个体之间已经彻底实现了权利的平等,但是“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 〔4 〕 (P304-305 )。这是马克思对于分配正义原则的反思,马克思认为分配正义原则是典型的规范性原则,它主要是处理在资源稀缺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马克思是在强调按劳分配并不能真正带来一种正义,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家庭出生、自然禀赋的差异也会影响着个体自由发展的正义实现。这显然带有道德应然的意味来看待个体的正义实现问题,同时这种道德应然是以唯物主义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也彰显出马克思对于按劳分配一种无奈和人性反思。

第二,以个体自由发展的终极关怀回归正义的道德意蕴。从《手稿》、《导言》、《提纲》到《资本论》,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经济学,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如果从法权概念出发的话,正义伴随着它在协调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并在共产主义阶段会最终实现;同时,无产阶级革命绝对不能由正义观念来决定(这会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一旦无产阶级确立了正确的革命理念,人类社会实现正义的方式就真正树立起来了。在讨论正义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是想告诫无产阶级不应在收入的改良活动中丧失了革命的斗志,只有不断地、彻底的革命才能到达真正的社会正义。马克思将正义与共产主义联系起来,我们不禁要问,正义是否有一个既定的、可视的目标呢?马克思所讲“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全体产生的” 〔5 〕 (P539 )。马克思眼中的一切终极的价值关怀都会在共产主义阶段实现,而真正实现的时刻也就是这一实体概念消失的时刻。所以,正义就像我们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它不是一个既定的价值目标,而是一种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体现出来的主体性运动。如果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眼中共产主义阶段人是处于自由全面发展的这一图景时,我们立刻就会明白共产主义中正义也是与个体的自由发展紧密相连的,那个历史阶段的正义将是它对人性关照的最好写真。

在马克思关于正义的人性向度上,布坎南提出:“那些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限制在道德问题上的哲学家们,如果忽视正在快速演进的理性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的发展,那将是危险的。这样做就等于忽视了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洞见,即任何值得思考的道德观念必定不是乌托邦式的” 〔11 〕 。布坎南旨在批判审视马克思正义思想中将道德和科学、物质和精神二分的思维方式,而在唯物史观之外来考察马克思势必会消解马克思对于人性关怀的公正思想。通过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商品拜物教”、“剩余价值理论”等,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非正义的道德批判,这种批判不是通过抽象精神运动和先验思维预设实现的,而是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的科学道德批判,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及对资本主义现代危机的深刻批判, 将正义的人性向度建立在经济批判和历史批判之上, 实现正义批判的科学性和人本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现实启示

按照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解释,在实践中推进正义建设,必须要把握好正义的三维向度。当前我国社会正义建设中个体正义感失落的现象,其本质原因还在于没有落实马克思关于正义的人性学要求,并一直在正义的法权范围内循环。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批判理论出发,我们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配正义是保障社会正义的基础。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理论是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前提下产生的,正义的作用发挥也绝对不能超越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即必须要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前提条件。而根据正义的这种基础属性,结合我国社会正义建设的实际,我们必须要明确:首先,在实现社会正义的这一目标过程中,一切分配方式的选择、正义政策的制定、福利保障的落实等都必须要和我们今天的经济限制和所有制形式吻合,否则任何事关正义的政策部署都会因为没有前提支撑而落空。其次,在所有正义的法权实践样式中,个体的劳动收入保障是最根本的。马克思在强调正义的合理限度时,就已经暗含了个体收入和劳动付出要成正比,这也是现实生活当中维护个体最基本的劳动权和生存权的体现,也能从根本上消除个体普遍存在的剥削感问题。再次,要将影响社会正义的个体权利形成一个保障体系。当前个体正义感的形成关系着诸多方面的因素,根本是个体各项权利要得到切实保障,尤其要防止当前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利的滥用而损害个体权利的行为,否则将激发个体将不正义感的矛头指向党和政府。

第二,社会正义的实现要防止个体需求满足异化为对拜物教的追逐。马克思提出社会正义的真正实现是共产主义时期“按需分配”的落实,说到底我们在社会正义的建设过程中需注重个体的现实需求。从总体上,我们应该明白需要并不等同于“生存需要”。然而这一问题,并不能将其解读为需求的满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即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个体的需求越是得到满足,则该社会形态则越是正义的,如共产主义的正义就在于它完全满足了人的独特需求,即可以实现按需分配。这种解读方式很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人的欲望之间的本质差别。如马克思就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欲望描述为破坏性的,彼此冲突的,且是植根于阶级社会中异化的社会关系所扭曲的意识之中。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现代资本逻辑统治下的需求就是一种典型的拜物教心理。而纵观我国社会正义的建设过程中,在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话语中,个人总是将个体收入、阶层地位提高等作为衡量社会正义的重要尺度。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一个社会和国家正义的程度,然而过度追求物质获取和欲望满足,则是一种典型的拜物教心理,这与我国社会正义建设也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个体正义感的确立需要对个体人性的充分关注。威尔·金里卡在评价马克思思想时曾经讲“共产主义力图消除正义的条件,因为正义的条件与善观念相冲突……由于利益的一致,家庭成员满足彼此的需要是出于相互之间的自发的爱,而不是基于权利义务的考量或个人利益的计算” 〔12 〕 (P182 ),金里卡也发现其实正义的真正实现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爱”和“善”。但是,如何注意在正义实践中达到对个体的人性关爱?这就需要我们注意那些不属于个体权利或者属于个体权利中容易受到忽视的部分。在《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对进城农民工正义感的调查中,有农民说到“城市居民瞧不起外来打工的农民”、“我把快递送到主人家中,但是主人态度很差,爱理不理” 〔13 〕 (P119 )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发现真正影响农民工正义感确立的是农民心中对于城市归属感希望的落空。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中,由于阶层流动比较频繁,会经常出现我们所谓的“暴发户”、“土豪”等群体,而这部分人在长期以来对于这种称呼也是显然不满的,他们更希望被视为物质和精神都富裕的群体。可以说,在我国正义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必须明白个人精神需求满足的滞后性和欠缺性这一事实,要将视角从以往只是注重外在物质保障转移到对个体内心精神需求的满足上来。从宏观来讲,就是要特别注意这一现象,即个体产生的他对于他者和社会对于自身接纳并给予一定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

从马克思正义的批判理论中,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并没有指出社会正义实践的具体方案,他只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正义过程中提出了相关要求。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一种真正的正义,马克思最终将这一理想寄托于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这样,正义也和共产主义一样,它是贯穿于实践活动中而表现为一种主体性运动,它本身是没有既定的、规范性的样式。而就中国的实践来说,更是要注意不应该从一种“应然”的理论设定来对社会正义建设进行框定,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极度反对的。另外,就个体的正义观念来说,我们必须形成一种合理评价正义观念的标准,要排除个体正义理念中的不合理成分。应该明白,个体正义理念的确立也绝非可以达到全民性和绝对性,只能是在追求一种最大限度的正义中来确保它对人性的关照。

参考文献:

〔1〕〔美〕艾伦·伍德.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J〕.林进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王新生.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英〕休谟.人性论(下)〔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Allen E.Buchanan.Marx,Morality and History:An Assessment of recent analytical Work on Marx〔J〕.Ethics,1987(1).

〔12〕〔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3〕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苏玉娟

作者:曾琰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当代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的重要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资本的批判以及与当代哲学的对话是其获得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做出时代性解读,分析了其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批判精神 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是对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德里达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①这里的“某种精神”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基于对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信念和人类的解放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外在现实的批判和对自我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不断自我超越和永葆先进性的不竭动力。马克思曾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②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但自我批判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③今天我们“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④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核心支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立之初就拒斥一切形而上学,趋向于寻找到一条通往人类解放的道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异化,人的生存状态也普遍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单个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历史性的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支配”。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是基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践性与现实性的建构原则。

超越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重要特质。一方面,马克思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解读,已远远超越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产生于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批判理论,但是它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关注的乃是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哲学应该超越“政治革命”的范畴,而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关于人的生存异化的问题,关注全人类的解放的问题。面对资本逻辑的大行其道和资本逻辑统治下人类的种种生存困境,马克思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尊重人的身体,尊重人的生命,这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一种崭新的解读。马克思认为,异化的劳动最终导致人的生命的异化,所以应该还人的生命以本真含义,不应该遮蔽人类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也体现为对虚无主义的超越。马克思在资本的逻辑分析中肯定了资产阶级迟早将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马克思认为,现代世界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已经普遍化了,一切存在都可以被置换为物质财富,这正是虚无主义的根本所在。“任何能够想象出来的人类行为方式,只要在经济上成为可能,就成为道德上可允许的,成为‘有价值的’;只要付钱,任何事情都行得通。这就是现代虚无主义的全部含义”。⑥马克思等思想理论家从反思、质疑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是引领人类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之大任的历史承担者,这大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前进历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时代诉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作为科学的、经过实践证明的思想理论和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与时代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马克思把自然界看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看成是人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无机界。自然界不仅可以供给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直接生活、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根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支出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⑦然而,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表现在经济、健康和精神等许多方面,且至今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生态环境被日益污染的情况已变得愈发严重。“这种对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⑧当代人对自然的肆意掠夺伴随着资本积累的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被简单地改造成了索取资源和倾倒废料的大容器。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生存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并未得到解决,在资本主义经济扩张过程中,弱势群体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主要受害者。资本的这种积累的过程不仅是自然界日趋贫困化,也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过程。福斯特认为,“在维持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和维护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快速无限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冲突。讨论任何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都必须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毫无节制及其对周边世界的影响为重点”。⑨

人与人关系的疏离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不能疏离他人和群体,一旦疏离他人及群体,就会陷入寂寞、孤独、空虚和恐惧之中。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做出了基本的规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征和确证。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生活”。然而当今社会下,我们与我们的类本质相异化,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类生活是什么。“我们没有把自己想象成为巨大合作结构中的成员,而是把我们自己想成去工作挣钱,然后去商店花钱的人。正如马克思曾经晦涩地指出,把我们的类生活只看成个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当“去传统化”、“全球化”和“个体化”等一些核心概念改变了、埋葬了工业社会的现代化的前提和框架条件时,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诚信、关怀、友爱日渐缺失,而信任危机、疏离和冷漠正日趋增多。

人与自身关系的危机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不仅是一种感性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超感性的精神存在,这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凭借着对自然世界的主体性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然而当代人却受困于过多的物质需求而身感困惑与焦虑。所以,生活在以风险性、不确定性和全球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普遍面临“身心分离”,身与心的关系空前紧张,生活世界的内在构架失衡,身为物役,心灵沉重孤寂。今天的人们陷入了反现代性的诱惑和恐怖,担忧现有的物质依赖和道德义务的结构会分裂,甚至是社会脆弱的功能系统也会崩溃。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剖析了人与人的关系以物化方式而存在的现象,揭示了人的自我异化的逻辑,本质上也是对人的自我生存异化的存在论意义的批判。马克思·韦伯也曾经这样描述过当代人的自我异化状态:“自从禁欲主义着手重新塑造尘世并树立起它在尘世的理想起,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就开始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这力量不断增长,且不屈不挠。今天,……在其获得最高发展的地方—美国,财富的追求已被剥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伦理涵义,而趋于和纯粹世俗的情欲相关联,事实上这正是使其常常具有体育竞争之特征的原因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当代课题

家园和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当代导向。家园是为人的身体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也是灵魂的归宿,可以使人产生温馨感、舒适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场域。自然世界就是人们赖以生活的自然家园,相对于自然家园,精神家园则是人生追求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和不懈追求的理想,是对生活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同。马克思在全面把握和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实质也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及“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概念,但正确处理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思维方式却是显然的。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属于社会之中,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属于社会之外。马克思则认为,正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复杂的关系。通过对人类的生活实践考察,马克思发现了人是以物的方式去活动且与自然发生关系,而结果是人成为主体,自然成为客体的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应该以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和谐为价值导向,引领人类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引导下,批判性地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使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以自然生态的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加强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展现家园和谐之美。

资本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价值引领。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将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或者说后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也有学者称之为风险社会。但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科学技术进步造成了人的生存异化的现实,且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资本逻辑。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并没能消解资本的内在驱动力,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继而进入国际垄断的阶段,使整个世界局势面临无序的发展变化。通过经济学的考察研究,马克思从哲学上展开了对人类现实生活的批判,实际上也是资本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德里克指出,只要资本的逻辑继续发挥作用,“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德里达曾指出,当代资本有10个无法愈合的伤口,“经济战争、民族战争、少数民族间的战争、种族主义和排外现象的泛滥、种族冲突、文化和宗教冲突等,正在撕裂号称民主的欧洲和今天的世界”。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与资本批判理论相联系,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以批判的视角来解读世界、改变世界,使其批判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与当代哲学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引当代人生活实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孤立地发展,而应该在于当代哲学思潮积极地、批判的对话中创新发展,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也就意味着与时代问题的积极对话,其重要意义就在于从问题出发分析和回答了重大现实问题,并指导着问题的解决。而与当代哲学的对话无疑也是具有批判性的,任何一种哲学都应该植根于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哲学思想的基础,深刻地表达了自身的哲学立场。马克思明确反对一切形而上学,并提出哲学应该关注人在现实世界的生存状态,应该关注人类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其政治功能,从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辩护和服务的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还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都应该延伸到对现实生活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与当代哲学的对话,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的新的意义领域,也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范式,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本文系江苏省2014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价值:区别于西方的价值体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MLD007)

【注释】

①④[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第124页,第112页。

②③⑤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6页,第416页,第42页,第45页。

⑥刘森林:“马克思论虚无主义”,《哲学文摘》,2013年第1期。

⑧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⑨[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123页。

[英]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42~143页。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16页。

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哲学文摘》,2013年第2期。

责编/张蕾

作者:沈会琪 刘小红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 篇3:

浅析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摘要:霍克海默基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继承与发展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理论并构建出社会批判理论体系。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决裂传统理论,分析“独裁国家”,主张“启蒙辩证法”,探究人本身。评析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可否认的是其理论的先进性以及对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发展的导向作用,当然在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也有着不足之处,存在着瓦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

关键词:霍克海默;实证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方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为代表的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以及试图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主要主张是批判资本主义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构建批判理论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学者群体。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霍克海默(1895—1973年)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为社会批判理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方向。

一、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溯源

社会批判理论作为霍克海默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是从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中汲取养分,又历经卢卡奇、柯尔施的深化和扩充,再根据资本主义自身变化与社会思潮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合乎历史发展趋势的继承。

(一)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理论

马克思在其众多文章中都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对现实进行批判。与同时代其他理论家提出批判理论相比,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他指出任何時代的哲学都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是像德国哲学家那样,在脑海中已经进行了思想上的革命性变化,而现实中的德意志还没有进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马克思提出将思想逻辑进程与历史演进并行,这与青年黑格尔派“跪着造反”形成鲜明的对比。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资本家的秘密,即“剩余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产生资本家的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边是物质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整个社会财富爆发式增加,一边是无产阶级被极度地压榨,获得仅仅可以维持自我生存的工资。消除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以及全面发展,单从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逻辑中是无法打破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对整个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只有完全冲破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才能够改变被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现状。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

马克思在其批判理论中完成了两个层面的批判:一个是在《德意志形态》中完成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中一般生产逻辑的批判性建构,一个是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的批判性建构,这两者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就必须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只有批判资本逻辑并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核心问题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加速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

(二)继承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精神

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以及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并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补充。

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不断对现存状态进行批判的历史。马克思对对宗教进行批判,认为宗教是人的“精神鸦片”,宗教由人创造,一经形成却代替了人的思考,成为控制人精神的工具。马克思对宗教展开批判就是为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并实现人的解放,通过哲学这个介质对宗教进行批判并培养人的理性。马克思又将批判的视角转向到政治领域,由于宗教和哲学的属性受制于政治制度的性质,因此马克思通过批判政治制度来批判宗教和哲学。马克思还将批判的视角转向经济领域,通过批判经济制度以达到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宗教哲学以及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

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卢卡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他将批判对象聚焦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人的心理状态结构和思想状态的变化,这些转变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在人身上的一种折射。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体现出“技术中性”的思想,卢卡奇对此理论有着自己的见解,由于机器的普遍应用和流水线的产生对于人的心理结构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科学技术的集中代表即机器进行批判,提出了工具批判的思想。

葛兰西和列宁虽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但是在历史走向和内在逻辑上却产生了分歧。这在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与葛兰西提出市民社会和文化霸权之间关系的探讨中已经彰显出差异,帝国主义阶段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最新的界定,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要求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必须做出新考虑,这个考虑也包含着对于垄断资本主义进行新的批判。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提出也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迈向共产主义的解答,这个回答暗含着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状的一种批判,其与卢卡奇的理论具有相似之处,就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产生了分化,使得革命家、学者必须对现存资本主义进行新的批判。

概言之,从马克思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有关理论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宗教进行批判以唤醒人的理性,再到对技术的批判和工具理性的批判。这些批判虽然在历史向度和内在逻辑上有所差异,但是其中以一贯之便是批判精神。这些都为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理论借鉴。

二、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早期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庸俗化、教条化、实证化的形而上学。霍克海默为了重新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核,于是提出一系列理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便是在《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批判理论。

(一)决裂传统理论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起点就是与传统理论相决裂。在霍克海默看来:“传统理论是以笛卡尔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以科学化的统一形式为主旨的理论形态。它的实质就是非反思的科学化的知识性理论。”传统理论就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有序生产进行辩护,通过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对现存社会发展运行的合理化进行辩护,因为这些论证并没有跳出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范式,因此得到的结果必然能够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则是跳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直指资本社会发展中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社会化大生产这对基本矛盾,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以及异化劳动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从而再次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考。从侧面看到批判理论是对既定事实和现存制度的反思。同时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基于人道主义的价值基石张扬了压抑的人性,其批判体现出对被禁锢在资本家编织的公平、正义、等价交换等理念中无产阶级的一种解救。概而言之,霍克海默建构的批判理论是区别与传统理论,将不同主体为着眼点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种批判理论。

(二)分析“独裁国家”

霍克海默运用“批判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分析“独裁国家”的产生以及运转规律,基于此进一步阐释“社会批判理论”的相关内容。霍克海默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制并存的时代,他对两种制度进行批判,却忽视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差异。法西斯主义的盛行不仅是资本主义无序扩张的结果,还使民众失去了对强权的压制和抗衡,丧失了自我意识。探其根源则是对理性的自信,相信理性主义能够给予人类更好的指引。但事实则是不加限制的理性会使人的理性发生偏移、人的欲望无限地膨胀,最后以剥削他者自由为代价满足自我欲望。在霍克海默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和集体力量是对个人力量和个人权利的一种限制。通过分析霍克海默对不同制度的批判可以看出,他对马克思“历史的发展受必然规律支配”这一观点的质疑,在他看来不同制度下的两个国家现实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预测是截然相反的。他还提出要反对依赖绝对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是关注历史发展的可能性。爆发革命斗争可能与否不仅取决于革命条件的成熟程度,还与民众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三)主张“启蒙辩证法”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体现出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霍克海默对于自启蒙运动以来所主张的理性主义和启蒙自身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批判。启蒙运动主张通过理性摆脱愚昧的状态,试图摆脱自然界对人类本身的束缚以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在启蒙运动中人在摆脱了神话和宗教对人的束缚的同时,却又树立新的权威体系禁锢人的思想,“在启蒙运动中确立的以数学和逻辑形式为基础的绝对理性话语体系成为了新的话语权威”,启蒙运动既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人们沉浸于通过知识的形式征服的自然狂欢,同时也陷入了被资本物化、商品化和同质化的陷阱。在这个过程中人成为被资本奴役的对象,丰富多样化的人被单一尺度衡量,人类在这场启蒙运动中既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又陷入了更为隐秘的束缚中。霍克海默还提出将人的活动与文化活动融合起来,通过意识形态的统治达到更为持久的统治。在这里一切生产和实践活动都被赋予在“文化”这个概念下,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变成了“文化工业”社会。从霍克海默批判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以及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其将批判的目光集中在整个人类文化史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对于一切确定无疑的认知都要谨小慎微。

(四)探究人本身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对现存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的批判,也提出了对于必然哲学规律的批判,并将批判的落脚点放在人本身。在他看来,对于人的研究要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下,避免高度抽象概念下的“人”。抽象的“人”仅是逻辑演进中的一个环节,而不被所谓抽象概念束缚追求现实生活,探究人本身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霍克海默对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探究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但还远远达不到马克思对于人本质的理解程度。

三、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通过对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展开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其理论的先进性以及对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发展的导向作用,当然也有着不足之处。

(一)对社会批判理论的肯定方面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所展现的特征而提出的,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其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对人的剥削与异化,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统治者通过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控制人的思想方式和心理状态,当然他还批驳绝对权威对人本身的束缚。概言之,批判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与独裁国家对于人性的压抑和束缚,警醒人们对于现存确定无疑的事物进行反思和怀疑。霍克海默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他通过社会批判理论的阐释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真面目。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着手展开对整个资本主义的批判,霍克海默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所以才有了对整个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的一种质疑和反驳与重建自我理性。

(二)对社会批判理论的否定方面

马克思一生兩大重要的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另一个则是唯物史观。霍克海默在继承彰显批判性的同时试图瓦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霍克海默通过对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后会产生自由民主平等新的制度和现实下独裁国家的出现相对比,得出唯物史应该得到修正的结论,但他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演进和掣肘统治阶级的作用。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其批判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却将现实的分析和批判的混沌结合在一起,直接导致理论无法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辨考证。霍克海默还批判抽象化的研究问题,这就会导致特例无法代替总体,也间接导致无法进行因果关系的推导,这无疑是批判理论明显的缺陷。

参考文献:

[1] 陈学明.20世纪初西方三大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先后问世与相互角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2] 吴友军.社会历史反思性的批判活动——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旨与奠基特点[J].学习与探索,2008(3).

[3] 吴友军.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困境[J].哲学动态,2008(4).

[4] 吴友军.人道主义伦理批判的实质和局限——论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J].哲学研究,2008(4).

[5] 李隽.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思想特色[J].理论探索,2005(6).

[6] 秦慧源.社会批判理论:从马克思到霍耐特[J].理论界,2012(10).

[7] 吕进.论启蒙如何避免成为新的神话——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说起[J].世界哲学,2018(3).

[8] 何宝峰,杨晗旭.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双重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13(3).

[9] 仰海峰.社会批判理论:从马克思到法兰克福学派[J].理论视野,2011(2).

[10] 仰海峰.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三大主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1]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张倩(1994—),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单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理论。

(责任编辑:马双)

作者:张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专业概率统计实验设计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安全问题网络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