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

2022-05-1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融资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前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更为突出。从经济学方面来说,融资难的深层原因是转轨时制度方面的障碍,其本质是制度上的,包括投资机构的组织形态、融资方式以及融资对象的组织形态、治理结构,还有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

第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

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融资问题分析

摘要:中小企业在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这会严重妨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进步。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是安徽经济滞后的重要缘由,本文以安徽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为出发点,探究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安徽省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为了解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存在的原因,首先應该大致了解我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以及融资现状,探究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发现其原因所在。

根据李学峰教授的整理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私营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融资结构和融资渠道与美国的中小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见表2-4:

由表可知,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为外源融资渠道不畅,不仅仅是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股票、债权等直接融资方式未能发挥其融资作用[4]。

根据安徽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知道:中小企业中大约有96.77%的企业曾向银行贷款,大概53.23%的企业有资金来自于家庭、亲戚和朋友[6]。对于安徽省而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相对于经济发展需要来说比较滞后

根据安徽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向金融机构贷款时,有31%的企业认为手续太过繁琐,26%的企业觉得自身抵押不足,而21%的企业则认为贷款的利息和费用太高,剩下22%的企业找不到担保人。此外,非银行类的金融公司发展缓慢,目前全省各类投资公司共有不到20家,年融资能力不到50亿元,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还不到15亿元。

(二)安徽省担保业务整体发展不快

虽然说,我省已经有近百家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超过50亿元,但客观来说,我省的信用担保业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担保机构的担保条件严苛,办理抵押、质押的手续复杂繁琐,担保费用高昂使得一些企业对担保贷款业务望而却步;另外,担保机构自身缺乏担保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使得担保业务的开展非常困难;最后,担保机构数量不多、注册资金有限、担保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存在的原因

尽管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题阻碍其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用。目前,就安徽省的情况来看,在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原因

与上市公司或者成熟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的诸多缺陷和问题是离不开的。

1.中小企业的信用文化缺失。企业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信用上,相较于上市公司而言,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较低,甚至一些中小企业还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多头贷款、骗取贷款等严重影响自身信誉的行为,再加上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信任与信贷支持。

2.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较弱。我国目前的不动产抵押式担保贷款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企业如果想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必须用一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品,但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够将其自身有限的资金用于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不多,中小企业因此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式担保,即使可以提供抵押物,其折扣率也会很高。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抵押贷款折扣率大体上表现为:

中小企业不仅难以提供抵押品,而且经过各个部门审核之后的资产评估登记需要层层收费,这使得中小企业不仅难以达到银行提供的不动产抵押担保贷款中的硬性要求,而且自身也很难承担高昂的贷款利息和费用[7]。

3.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不足。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资本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其自身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较大的风险。另外,中小企业在财务状况方面也表现得不尽人意,其总体的利润水平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普遍较低,企业缺少理性的投融资管理,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通过IPO上市进行融资的限制条件非常严苛,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难以达到在资本市场中融资的条件。

4.中小企业的死亡率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0万家的企业倒闭,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会倒闭两家企业,而在1000多万的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能够存活5年以上的比例不到7%,能够存活十年以上的比例不到2%,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下来只有2.9年。这主要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资本金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高等原因导致其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另外,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生存难度加大。

5.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存在问题。目前,我省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少量的外源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外部原因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不仅包括为企业提供信贷的银行体系,而且要有与经济相适应的直接融资体系,既能够为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还能够满足企业的股权融资。然而,就目前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友好。

1.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逐步进行的,国内的资本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场,虽然也设立了创业板市场,但是二板市场的股本规模总体上看比较小,相关的政策规章设计还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股票的发行制度仍然是核准制,现行的制度效用有限,这与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2.证券发行制度不够完善。世界上现有的证券发行制度有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我国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为核准制而证券发行制度则是审批制,目前成熟的股票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则为注册制,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完全准确地公开各種资料,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只要达到所公布的条件便可发行上市。

3.中小企业缺乏直接融资渠道。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银行远比中小企业要可靠得多,即使是银行存款利率比公司债券利息和股息要低,投资者还是更加愿意把自己手中的资金放在银行,而且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其经营和盈利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资金得不到保障。另外,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要满足非常高的门槛,在主板市场上发行股票不仅有资本要求,还要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等要求,即使是创业板对资本金的要求也少有企业能够达到。

4.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获取资金的较为快捷和现实的融资渠道,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没有繁冗的审批手续和难以满足的资本要求,是现实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时的首要选择。一般情况下,企业主要通过贷款、信托、票据等方式获得间接融资资金,这些方式要求企业本身拥有一定的资本和实力才能够获得银行、信托等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而中小企业本身就处于资本金不足的状态,这就会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局面。

5.法律法规与监管机构尚不健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暂,市场本身各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尚在逐步完善,因此还未形成与资本市场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这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缺乏对投资者的法律保障,也降低了市场投资者对于中小企业的信心。

6.还未形成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完整的政策体系。虽然说我国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已经颁布了很多的专项条文,但是在我国经济由国有企业为导向的情况下,大部分的银行贷款流向国有银行,在为了满足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设立的融资体系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03.

[2]杨学分,袁泓.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

[3]司秋利.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04.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徐繁芳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前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更为突出。从经济学方面来说,融资难的深层原因是转轨时制度方面的障碍,其本质是制度上的,包括投资机构的组织形态、融资方式以及融资对象的组织形态、治理结构,还有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制度性约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企业自身规模小,自有资本少,可提供的抵押(质押)资本少,信用等级低和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是融资难的基本原因。本文具体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整体融资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81%的中小企业认为,1年内流动资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满足需要;60.5 %的中小企业没有一至三年的长期贷款,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力促进内需的背景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规模小,自有资本少,可提供的抵押(质押)资本少, 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学上,边际成本、边际效益、规模效益等概念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企业经营规模的。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中小企业原始积累较低,可用来抵押的有效的实物资产少,大部分的厂房都是租来的,再加上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还不能作为金融机构作为质押的凭证,因此,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较大,还款来源缺乏保障(李兴智,2009)。

(2)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还不规范,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大都还处在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状态之下,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公司领导对财务报表的真实不重视,财务信息透明度不够,财务报表不规范等等方面,与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

(3)企业信用等级低。近年来,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等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对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另外,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多是为大型企业设置的,而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少之又少,因此金融机构缺少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了降低风险,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

(4)企业经营不稳定。有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寿命较短,有30%的私营中小企业一般在2年左右,近 60%在4—5年消失。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又死亡10万多家,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冯静生,2009)。

2.企业外部原因

(1)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我国商业金融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少、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乐观,能作为抵押的资产少,同時很难找到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其担保。因此,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另外,中小企业贷款存在其特殊性:一是贷款急;二是贷款频率高;三是贷款额度小;四是贷款管理成本较高。由于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程序、经办环节大致相同,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和监督费用较高,其管理成本平均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金融机构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角度出发,一般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不完善,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且缺乏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体系,银行对众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和决策缺乏必要和足够的了解,很难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有效评价和后续监控,金融机构要得到中小企业信用及财务方面相关的资料,将花费成倍的精力和高额的成本,因此,金融机构从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降低成本角度出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其他方面原因

①长期歧视性的信贷政策

虽然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业—民营(私营)企业这一所有制等级。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包括金融政策等方面,一直没有给予中小企业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许多的政策甚至对中小企业采取歧视的态度,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也很难落实。另外,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本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按照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这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某些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也不适用,如 《贷款通则》、《担保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企业抵押担保的要求,是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的。

②资本市场不完善

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育比较健全,非银行金融产品比较多,中小企业 70%通过直接融资,只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但国内中小企业却很难走直接融资这条路来突破资金瓶颈。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途径有证券市场,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发行企业债要进入门槛,如资产规模等,中小企业达不到,所以想自己独立发债,中小企业基本不可能。到目前为止,我国也仅仅发行了三种中小企业集合债,而且银监会不让银行作担保。中小企业发债一定要有一个一级担保机构保证他们的信用,这等于给中小企业发集合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入围企业要求很高,现行的制度因此约束了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张坚,2009)。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1.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企业管理者要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之道,同时要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要主动地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上品种之前,要进行市场研究、市场分析,这样才能选好项目,选好产品;在日常的经营中要保证资金顺畅流转,同时要向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完善的财务信息;在开发销售中,要努力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捕捉有益的信息,来开发新产品,提升本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产品销售渠道,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财务制度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按照通用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为贷款的实现提供保证。这样才能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成本、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降低创造条件,提高商业银行服务的积极性。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要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拓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根据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时间紧、时效强的特点,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程序,对一些经营基础和财务制度计划比较好的中小企业实行综合后单项授信,在额度之内优先办理。同时,合理调整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向,突出支持地方小企业,使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支持中小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另外,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如民生银行的“易押通” 提供了动产质押、股权质押(中小企业以其合法持有的股权凭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标准仓单质押等新方法,这些做法可为其他金融部门所借鉴,这对于中小企业发掘自身担保资源,增强融资能力能起到积极作用(张坚,2009)。

3.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中介和桥梁。我国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起步晚且不完善,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其中政府是主导,资金是关键,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保障。

4.积极开拓其他方面的融资渠道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在我国是不可能现实的,另外,我国的民间资金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途径。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从而使大量的民间借贷从地下走上地表,使其行为规范化和合法化。

5.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通行做法。政府应当在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修订、规范和完善的同时,逐步建立起统一明确的以中小企业为受惠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应对中小企业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尤其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其利润再投资部分可实行税收抵免政策;对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取得收入的单位、个人,适当减征营业税;为鼓励科技人员到中小企业中去服务,可以给予适当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总之,需要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其中政府占据主导的位置,企业自身建设是关键,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障,金融配套体系建设,担保体系的构建等等环节都必不可少。

(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作者:张德容 张 涛

第三篇: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 融资 相关性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其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所有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理论研究,也就成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对象。国外经济学家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对也比较成熟,曾有过大量的论述和研究。国外专家学者一般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称作“麦克米伦融资缺口(Macmillan Financial Gap)”。因为Macmillan在研究中发现,当企业需要的外源融资资金数额只要低于25万英镑时,就难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侧重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但是学者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或民营企业融资展开的,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西方国家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 一 )早期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对融资问题的早期研究主要是从资本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展开的:(1)资本结构理论。以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为代表的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是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F)和米勒(Miller)所建立的资本结构模型的简称,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于1958年提出最初的“MM理论”。1963年莫迪格里尼和米勒对其提出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结论主要是把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因素引入了原来的分析框架中,认为负债有节税的效果,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价值随着负债融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2)权衡理论。在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产生了权衡理论,考虑了负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和由此产生的股权资本风险等其他风险和额外费用的增加,认为边际负债税额庇护利益恰好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企业价值最大,达到最佳资本结构。Scott(1976)、Myers(1984)认为:公司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平衡免税优惠收益与负债比率上升导致的各种成本权衡的结果。Diamond(1984)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了成本和利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把企业融资结构看成在各类负债相关成本和税收收益之间的平衡。(3)信息不对称理论。Myers与Majluf在1984年提出了著名的融资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Weston和Brigham根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融资来源的变换得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是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竞争均衡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信贷配给。(4)信贷配给理论。所谓信贷配给,是指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在固定利率条件下制定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因满足不了这些贷款条件而主动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银行借款需求而达到平衡。非利率贷款条件可分为三类:一是借款者的特征,如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获现能力、诚信等级等;二是银行对借款者借款的限制性要求,如资金用途、提供担保、贷款期限等;第三类属于其他因素,如企业与银行和银行个别职员的关系、借贷员的个人偏好等。罗莎(Rosa,1951)等人认为,自由竞争市场中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1981年,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s and Weiss)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了关于《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的文章,提出了信贷配给模型,对信贷配给现象全面系统地从信息结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和在没有政府干预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导致作为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的信贷配给做了很好的论证。1987年,本斯特和赫尔维格(Bester and Hellwing)在前者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事后贷款者的道德风险行为造成的信贷配给现象作了进一步补充。(5)关系型借贷理论。关系型借贷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根据银行对所有者和贷款企业的了解和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其基本前提是,企业和银行之间必须保持密切的、长期的且又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Petersen和Rajan认为,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取决于对借款者的了解程度,如果对借款者了解程度低,借款利率会较高,反之,了解程度高,利率会低,资金可获得性增强。Janne Peltoniemi于2007年的研究表明:关系型借贷中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程度与企业的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当关系成熟时,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借贷关系对高风险企业尤其有利。Roman和Holger(2007)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外地交易银行比当地交易银行在信息不占优势。

( 二 )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 在此之后,出现了大量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这些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组织结构和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方面。如Peek和Rosengren(1996)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合并会对中小企业贷款数额产生影响,一般银行合并后会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数额。Strahan和Weston(1998)的研究认为,银行的规模影响其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数额,银行发展初期规模小,没有能力满足大型企业的巨额融资需求,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随着发展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从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1998年,Berger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银行的合并会影响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资金数额,大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合并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数额,而小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的合并会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数额。2001年Berger进一步指出,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在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在关系型贷款上处于劣势。Berger、Rosen和Udell的实证研究认为,在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中,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相对来讲会比较低一些。Harris和Raviv 建立模型,认为债务作为一种惩戒工具,最优的负债数量取决于信息价值与发生调查成本的概率之间的平衡。

三、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 一 )民营中小企业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陆克发(2011)指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表现在直接融资方面和间接融资方面,直接融资方面的困境有自身积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不完善,间接融资困境为银行等信用机构贷款困难和民间借贷市场不完善。郝秋慧(2011)认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关贷款管理方面体系制度的制约,信贷市场的结构不合理,金融担保、抵押等机构不够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政府的相关服务不到位等方面。张西露(2011)认为,新时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表现为: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苛刻,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金额总体较低;难以获得政府足够力度的扶持。张西露(201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银行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动力等方面。陈建华(201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自身产权不清晰、缺乏创新能力、财务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融资手续繁琐;政府的重视不够、社会服务不健全等方面。李文江(2010)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不规范、不注重信用建设、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合理等方面。康玉清(2011)认为,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主要有民营企业自身原因的限制、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的限制和国家政府政策扶持的限制等方面。

( 二 )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吕玉芹(2005)认为,要通过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风险投资、创新融资手段和扩大国内外直接融资渠道等,建立多渠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研究与开发融资体系来解决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钟田丽,弥跃旭和王丽春(2003)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问题,作为资金供给者的金融机构和政府,为了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应当考虑重新考察企业融资制度;而作为资金需求者的民营中小企业,则是为了降低“道德风险”所产生的融资成本,就更应该提高融资管理水平。王朝弟(2003)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要积极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同时也需要各级金融部门改进金融服务水平,切实转变经营观念。李文江(2010)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包括:改善自身的筹措环境、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等。陶惠忠(2010)指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包括:完善政府的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等方面。

( 三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进一步研究 李传辉(2009)认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包括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和金融机构两方面的原因,并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出发提出解决融资难的对策。潘施琴(2010)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只有构建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生性融资机制,搭建民营经济内生性资金供给,并投入到民营企业中。俞林和徐立青(2009)根据江苏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现有环境,分别从银行、企业和政府的主体因素及金融环境的外部因素的角度,对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王新军(2010)对山东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如何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经验,为解决山东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提高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其融资能力;实施金融创新,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骆泳宏(2010)从民营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融资现状来说明当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详细的分析了致使融资“瓶颈”产生的原因——融资渠道缺陷和融资信贷问题。根据每个原因的具体情况,从外在和自身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相应对策。郭金童(2010)分析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提出要建立中小民企的全生命周期供应链融资体系,合理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金鑫(2008)认为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是缺乏完整的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治理结构不规范。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政府必须加大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多层次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而有效地缓解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王耀财(2011)认为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自身固有的融资特点和缺陷,企业却普遍存在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 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生产成本激增 ,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资本市场不完善,本文通过综述并剖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以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观点都相当精辟,但是研究大多针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融资展开,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数量少,研究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在论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的文章中大多谈到的是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即融资难的现状主要是受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影响而形成的,而且在论述怎样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方法时,大多数文章谈到的是政府应当如何颁布条令,如何改进,如何推行措施。实际上,从社会经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无论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还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方法都应涉及到企业自身、经济金融环境及政府等多方面的因素。况且,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和政府因素对于微观经济实体来说可控性是非常低的,所以如果希望切实、尽早地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应该构建以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加大政府扶持为前提,以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社会担保体系、风险投资体制、资本市场和民间融资等外部环境为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北部湾经济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XYYB0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克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集体经济·财税金融》2011年第25期。

[2]郝秋慧:《议民营企业之融资现状》,《中国外资》2011年第9期。

[3]李文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企业研究》2010年第5期。

[4]康玉清:《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4期。

[5]吕玉芹:《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问题探讨》,《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

[6]钟田丽等:《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会计研究》2003年第8期。

[7]王朝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8]俞林、徐立青:《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9]王新军:《山东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策略探讨》,《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10]骆泳宏:《民营中小企业如何突破融资“瓶颈”》,《企业研究》2010年第4期。

[11]王耀财:《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讨》,《时代金融》2011年第6期。

[12]David Durand. Cost of Debt and Equity Fun & for Business: Trends and Problems of Measurement,1952.

[13]Modigliani.F and Merton 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14]Modigliani. F. and M. Miller.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 Corre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

[15]Scott. A Theory of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Bell Journal of Economies,1976.

[16]Myers.S.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ournal of Finance,1984.

[17]Diamond,Douglas W.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uly,1984.

[18]Myers, S. and N.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9]Weston JF, Brigham EF. Managerial Finance. New York: Dryden Press, 1970.

[20]Stiglitz,Joseph E. and Weiss,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21]Stiglitz,Joseph E. and Weiss,Andre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22]Peek? J. and Rosengren? E. S.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How important is size of lender? In: Saunders? A.? Walter? I.(Eds.),Universal Banking: Financial System Design Reconsider? 1996.

[23]Strahan,Philip E. and Weston,James 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

[24]Berger,A.N.,Udell,G.F. The economie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v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

[25]Berger A.N.?Rosen?R.J.& Udell?G.F. The Effect of Market Size Structure on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orking Paper,2001.

[26]Bergen A.N.?Rosen?R.J.& Udell?G.F. The Effect of Market Size Structure on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orking Paper,2001.

[27]Harris.M.and A.Raviv. 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

( 编辑 聂慧丽 )

作者:周彩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做好基层武装工作论文下一篇:英语文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