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物质意识研究论文

2022-04-24

小编精心整理了《哲学物质意识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对机器意识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五种类别: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和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论文 篇1:

反乙太档案论

摘要:乙太档案论将自然变化过程与人类社会变化过程混为一谈,把物质意识混为一谈,忽视意识的相对独立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让探究过去、记录现在、预测未来的档案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意义。

关键词:乙太;档案;哲学

李兆明先生在《档案管理》2010年第4期发表了大作《乙太档案论》(下称“乙文”),文章頗为新鲜,特别抢眼,笔者反复拜读,感想颇多。先生之文意,如其所云:“通过乙太档案这一全新命题,追溯档案本源,以唯物辩证法观点,解析档案的本质,探索档案形成规律。”笔者试反弹琵琶以响应先生。

1、档案源于气还是源于社会

1.1 乙太是什么?判断“档案源于乙太”这一命题的真伪,先应弄清乙太是什么。乙文称:“万物皆源于气,又可化为气。‘气’,中国哲学史上,通常指极其细微的物质颗粒,把气看做是万物之源。”这说法笼统又不准确。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万物之源者,为商周之交“五行说”。“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万物的本源,在自然物质本身中去寻求万物的根源,从日常生活的对象中挑出几种有形体的特定物质,当做自然现象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的基础。”“是唯物主义的最早的形态。”韩非等提出“‘气’才是构成万物和人的最根本的物质”。“在自然观上,他们也不再以一种或几种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而发展到用一种更具有概括性的、不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极其细微的原始物质(气)来解释世界。”这是“五行说”的一大进步。它从世界物质本身来解释世界,坚持万物有其统一的物质根源,更合理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里的“气”与庄子《知北游》之“气”的哲学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乙文引用《知北游》,就将两种不同意义的气混淆了。《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为生,散则为死。”讲的是“生死同一”及“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法。《知北游》称:“通天下一气耳。”说整个天下同是气。但这里所讲的“气”,与韩非之“气”并非同一概念。庄子之气,否认气是物质的。他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知?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这就是说,根本否认物的存在,认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物,这样才能算是最完善的认识。”“庄子对世界的存在持根本怀疑的态度。这里,甚至对老子所讲的‘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唯心主义的观点,还认为不够彻底,庄子认为连这样精神性的‘无’也不要太肯定,最好也采取怀疑的态度。庄子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比老子走得更远。”庄子的气只存在于他的主观精神世界里,与韩非等唯物主义“气”为物质世界元素之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韩非、张载、王夫之、戴震等以气为宇宙本体,以朴素唯物论来解释气,孙中山以机械唯物论解释气。受历史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对气的解释欠科学,更难达到辩证唯物高度。

乙文说:“古代西方哲学家则将‘乙太’[Ether](又称以太)概称为‘宇宙万物起源’,认定作为物质原子的乙太可以借助光、声、电、磁等多媒体传播,并以生物大分子和生物分子链形态存在于宇宙之中。”不然!《辞海》释义乙太:“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十七世纪后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现象而又重新提出。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但由于这类波的传播必须有某种弹性媒质作为媒介(如声波的传播要有空气或水等作为媒介),而光却可以通过真空传播,所以,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为了解释光在传播中的各种性质,必须认为以太是无所不在的(包括真空和任何物质内部),没有质量的,而且是‘绝对静止’的(一切物体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就是它的绝对运动)。电磁和引力作用则看做是以太中的特殊机械作用。以太这一概念到十九世纪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为解释更多的现象,它必须具有各种显然是不合理的性质;企图用实验来确定以太的存在(如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又都归失败。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完全确定了光(电磁波)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这样,以太就成为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中外古代朴素唯物论者以气之哲学概念解释世界物质性与万物起源,反对宗教唯心主义,在人类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但是,“气或乙太为世界本源”之说已为现代科学实验证实不科学。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才正确地解释了世界的物质性,正确揭示出物质世界运动、联系、发展的规律。在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实际摆布原子、电子的今天,再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气及乙太搬来,议论其为古今物质本源,并以此为理论基石,谋算未来,甚至将中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的气之说及已被西方视为陈旧抛弃的以太说拿来指导档案这一大社会学科的学术研究,那是事与愿违的。李兆明先生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乙文中虽未甚明确物质概念,但明确了物质等于乙太。其论证物质即乙太的根据,是古人设想的,已被现代科学抛弃的乙太。现在我们来推导一下乙文物质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乙太——世界是乙太的——乙太是古人设想出来的与现代科学公认为陈旧而被抛弃了的一一物质是被设想出来并被抛弃了的——世界是物质的是被设想出来并被抛弃了的。如此推理,我们的结论只能是:档案起源于乙太是一个纯粹建立在唯心观念之上的命题。

1.2 乙太与物质。为了进一步说明乙太概念唯心实质,我们有必要将辩证唯物物质概念与乙文乙太概念作一比较。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比较列宁物质概念与乙太物质概念,二者有三点区别:其一,列宁物质概念非常广大,大到除意识之外的一切客观实在。比如,它就包括了乙文未曾列举的物质“场”。不独场,列宁的物质外延包括了已被未被人类认识的一切客观实在。列宁物质概念彰显了世界物质的多样性,相比之下,乙文乙太,让物质世界非常单一乏味。其二,列宁物质概念把物质与意识区分得一清二楚、泾渭分明。他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相对关系,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乙文则不然。其物质乙太是“天人合一”的。“智能物质的运动,在地球上表现为‘有机物(地球智能物质的原初状态)——生物——动物——人类(思维)’的进化过程,人类思维因子(大脑细胞一一智能物质的高级形态)终究是来源于宇宙,是记忆大分子(乙太中的智能物质团)这一物质演变的结果。”这就把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化与人类思维相提并论,含含糊糊地把思维说成了物质。其把“人类(思维)”化成“智能物质”,再化成“物质”。于是,思维、思维因子、大脑细胞、智能物质、记忆大分子、物质等概念无限接近,极力模糊思维、物质二者界限,终将意识物质同一起来,在非常唯物的旗帜下,意识纳入了物质范畴。“天人合一”成了

彻底的唯物辩证理论,物质与意识就像庄子梦蝶,不知是人变成了蝶,还是蝶变成了人,不知是梦在现实中,还是现实在梦中,也就不知物质是意识,还是意识是物质。既然物质意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也就无所谓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了。其三,列宁物质概念认为物质可以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乙文则说,电子档案产生,数字化档案信息虚拟,使人們只能去想象,产生抽象档案意识。而“抽象的档案意识,是脱离了档案实体,成为无任何形状的纯主观意识的抽象概念”。认为电子档案、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虚拟只能去想象。这就否定了其可以被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物质概念思想。而依列宁的物质概念观,电子档案流动虚拟也是客观实在,是能够被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电子、数字化技术恰是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科学实验而获得的。

1.3 档案源于社会。乙文认为,“档案源于气”。说“物质的档案之本源,或者组成档案的物质的来源,与万物同源于气,源于乙太”。说档案源于物质,说档案源于自然界对不对?不对!档案不是自然之物,它是社会产物,劳动产物。乙文承认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物。人类社会活动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辞海》定义为:“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档案是人类能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能动的社会活动,不会有档案。任何自然之物都是不可能自然演变为档案的。档案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直接历史记录,实践当然就是档案来源。那么,能不能说社会实践的构成是物质呢?不能!因为构成社会实践的一个极重要的要素是劳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决定要素。为什么?因为社会实践的手段是劳动,劳动主体的决定因素是思维,而思维与社会又是通过劳动产生的。恩格斯曾说:“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他这里,是论述劳动、自然界、财富关系的。其中蕴含的劳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关系,对我们讨论话题极具指导意义。他说:“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与物质同样重要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档案。应该说,劳动、社会、语言文字+自然界诸要素组成人类的社会实践。没有劳动、社会、语言文字,而仅自然界物质演变,它是永远也演变不出档案来的。乙文说把劳动忽视了,把社会忽视了。其虽说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物,却将它说成自然物品,宇宙运动之物。把思维与劳动的创造性都抹煞了。

2、档案的属性

乙文说:“档案的本质(即根本属性)是从其现象表现出来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宏观物质世界中档案的两大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就是根本属性、本质属性。把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说成是档案的两大基本属性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以这两大属性将档案与人类社会中其他众多事物相区别,那是区别不开的,而基本属性本来就是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这两大属性既然不能把档案与社会其他众多事物相区别,又怎能称得上是档案的基本属性呢?它们只是档案众多属性中的两个一般属性。乙文说:“以纸质档案为例,纸张作为档案文字的载体,墨水、印油作为字迹材料,二者结合成为档案,就是档案的物质(自然)属性。”二者结合成档案,它当然是档案的物质属性,二者结合不成档案呢,它还是档案的物质属性吗?昆虫、鸟雀之类蘸了墨水之类,在纸张上涂抹一回,让墨水之类与纸张结合了,那这结合物不是档案,其物质属性便谈不上是档案的本质属性了。墨水、印油、纸张怎么能将档案与昆虫鸟雀作用下的纸墨结合物区分得出来呢?既然不能将二者区分,我们也就只好说:墨水、印油、纸张只不过是纸质档案的一个一般属性。乙文说:“维护人类活动历史真实面貌的社会属性是档案独有的特殊属性。”这是正确的。特殊属性也即本质属性。乙文用不同概念表达档案本质属性,把档案本质属性三元化了。三元化是假,实际一元化,物质化。物质化也假,最终是那个气态化、乙太化。这气态乙太又仅存古今中外其人头脑,如此,档案的物质、社会的客观实在性都成问题了。

档案属于意识范畴。它有一物质外壳,其内容是意识的。意识是自然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但它绝不是它们的等同物,而是它们的相对独立物。物质与意识的性质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者一般虽承认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忽略了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反作用;庸俗唯物主义者则把意识和物质看做同样的东西。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科学地解决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问题,肯定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存在的反映,又对存在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档案是意识反映存在的历史记录,档案是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并对存在起巨大能动作用的历史记录。意识记录实践,档案是记录实践的意识物。

乙文说:“文物、图书,或因为它只是历史碎片,或因为它对历史存在着某些主观解读,其社会属性都因为缺乏真实、深刻和全面而变得不那么突出,因而无法与档案相比较。”何谓历史碎片?甲骨档案是历史碎片还是完整反映殷商历史的镜子?档案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客观的记录物,它本身就有个对历史存在的主观解读问题。说图书社会属性缺乏真实、深刻和全面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图书的社会属性也有个什么真假?没有社会属性的图书那还叫什么图书!文物、图书被说得如此不堪,那么,文物、图书概念外延与档案概念外延交叉部分我们又该如何解释?笔者以为,图书、文物无法与档案相比之处还在各自本质属性上。图书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知识传播性。文物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物的见证性。非人类活动物,如,动植物化石、陨石等是文物,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称其为“档案”。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其直接历史记录性。文物、图书、档案三者文化属性接近,社会作用交叉,在其本质属性问题上众家蜂起,争论不休。而仔细推敲各自本质,毕竟区别明显。用社会属性缺乏真实、深刻、全面来区别三者,是靠不住的。

3、档案的兴亡

乙文为物质世界的变化描画了这样一幅图景:“万物混沌(乙太)化为高等智能生物可以产生并存在的文明星球,文明星球几十亿年后,再次化为混沌万物(重新归于乙太),宇宙就是如此循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把物质世界运动状态描绘成为混沌——文明——混沌的循环。这是何种宇宙观呢?毛主席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而上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乙文的物质运动观点恰是物质运动雷同反复观,其把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说成乙太世界运动规律,说成乙太档案世界周而复始、无穷循环的

雷同运动过程。这种运动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是与物质运动实际不符的。物质运动本非如此。物质为何运动?其运动原因是自身存在着互相斗争的对立面。斗争是新舊两面的斗争,正是新旧两面之间的斗争力量推动着事物的变化。新旧斗争倾向,决定物质运动发展方向。当其旧者占据优势时,物质运动方向是倒退。当其新者占据优势时,物质运动方向便是前进发展。物质矛盾双方斗争是有其自身固有规律的,新者总由弱到强,最终战胜旧,而旧者又总由强到弱,最终为新所战胜。一旦新战胜旧,其物质就起质变,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生生不已的新旧矛盾斗争是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物质运动的大方向总是向前的,哲学谓之“发展”。乙文把其物质雷同循环理论推及档案,将档案运动变化说成“气态——固态——虚拟态——气态”的无限循环,是不符合档案运动变化规律的。首先,“气态——固态——虚拟态——气态”只讲档案运动外在形式,只讲档案载体形态。这是档案的外在形式。事物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档案亦然。气态、固态、虚拟态是形式,内容才是档案主体。有形式无内容的档案本身没意义。其次,档案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必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运动发展观的。档案的变化完全是由社会的运动决定的,其形式内容都如此。我国甲骨档案,载体形式是甲骨,内容反映中国奴隶社会。纸质档案载体形式为纸,内容反映封建社会至今,电子档案反映当今。这正说明档案形式服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

档案是实践的产物,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不止,档案发展不止,不会四态轮回。社会发展决定档案发展,是从档案社会一对矛盾角度看问题的。从档案自身看,档事的发展主要由其保管利用一对矛盾决定,其是档事发展的原动力。保管利用矛盾不断冲突,旧矛盾不断解决,新矛盾不断发生、激化、解决,以此推动档事发展。比如,我国目前的国家档案资源整合,是档案保管新矛盾一面,国家公共档案馆建设,是档案利用新矛盾一面。这一矛盾就是推动我国档事发展的新动力。站在档案人角度,我们要认识档事矛盾,把握并正确解决以求其发展。那么地球将来化为尘埃,档案会怎样?地球灭亡,不等于人类灭亡,地球灭亡,人类能在宇宙中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环境的新星球,不与地球一起化为尘埃。那时的档案人,是可以跟随人类社会一起去适应地外档事生存新环境而继续自己的事业的,干吗要化为尘埃,无可奈何地在冥冥之中,将档案的保管寄予冥冥尘埃智能物呢?档案“宿命”之梦一做几十亿年,岂非档案人悲剧也哉!

乙文将自然变化过程与人类社会变化过程混为一谈,把物质与意识混为一谈,忽视意识相对独立性,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如此,必会让探究过去、记录现在、预测未来的档案功能大打折扣。世界如是乙太无限雷同循环的世界,乙太档案又与乙太世界雷同循环,其档案存在意义也就落在冰点上了。

作者:郭东升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论文 篇2:

机器能否拥有意识

摘要:对机器意识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五种类别: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和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人工智能哲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前四类的机器意识研究是切实可行的,而MC-Q的研究则面临着许多争议。援引佛教唯识论的五蕴学说对意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前四类的机器意识都具有意向性,而MC—Q则不具有意向性。对于机器意识的研究与开发,应该搁置有争论的主观体验方面的实现研究,围绕意向性意识能力,采用仿脑与量子计算思想相结合的策略,来开发具有一定意向能力的机器人。

关键词:人工智能哲学;机器意识;五蕴学说;意向性

一、机器意识研究策略分析

在过去十年,人们再次高度关注意识问题,并有众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在此领域开展工作。人们也开始使用计算模型来检验意识理论,并已有一些推测认为这最终可能导致实际拥有意识这种奇妙状态的、更为智能的机器。这类研究逐渐被称为“机器意识”的研究。早期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比较初步,研究工作较少得到学术界的认同,甚至前些年提到“机器意识”还有不合时宜的顾虑。但随着最近十年的发展,机器意识现在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合法研究领域。

从研究策略来看,机器意识的研究主要分为算法构造策略(A)与仿脑构造策略(B)两种途径。所谓算法构造策略,就是不考虑人类脑机制的借鉴,纯粹采用机器算法策略来进行机器意识的研究(Algorithm);所谓仿脑构造策略,就是充分借鉴人脑意识的发生机制(Brain-Inspiration),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生物物理机制来进行机器意识的研究。在具体的实现方法上,仿脑构造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具体方法。

(1)规则计算方法(R)。规则计算方法与认知科学中的符号系统范式相对应,其实质性观点简单说就是:心智内部具有对世界的“表征”,并可以根据“规则”来操作或操纵这些表征。这一范式的基本方法是探究智能或认知是怎样经由理性符号表征的操作而成为可能的,并认为这就是认知的本质。

(2)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N)。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具有各种相互联系的神经单元组成的集合,每个单元具有极为简化的人脑神经元的特性。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认知科学中的联结主义范式相对应,其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即认知或智能是从大量单一处理单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

(3)量子计算方法(Q)。机器意识实现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量子物理学方法来进行意识的建模研究。在这方面,Amoveso等人首先开启了深入研究的先河。到21世纪,Woolf给出了用于视觉意识的量子方法。作为这种机器意识途径的进一步发展,Gao提出了意识的一种量子理论,研究了量子塌缩与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假定量子塌缩是一种客观的动态过程,可以描述意识的产生过程。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值得注意的是量子计算方法。量子理论描述意识产生机制的有效性并不是说物质的量子活动可以直接产生意识,而是强调意识产生机制与量子机制具有跨越尺度的自相似性。正是因为这样,近年来意识的量子模型有快速发展的动向,如Mureika从类量子计算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意识涌现的物理理论、Savtchenko给出的一种同步振荡神经网络以及Schroeder提出的奇妙统一意识能够用量子力学的形式化代数来描述观点等,都为意识的量子计算建模提供了新的基础,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二、机器意识现状的分类综述

参照Gamez在综述机器意识的研究进展中所提出的机器意识分类体系,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目前机器意识的研究划分为如下五个不同的类别,并作为我们后面讨论机器意识能否达成最终目标的分析依据。

(1)具有意识表现的机器感知模型(MC-P)

早期的机器意识研究主要是在机器感知处理中引入意识机制,因此是属于MC-P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比如Aleksander的有关视觉觉知模型以及Taylor提出的三段阶意识的神经网络模型,都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Aleksander提出的一个视觉觉知人工神经系统,主要是通过图像学习处理将所感知的虚拟世界完全描述出来,而系统中的意识则定义为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覆盖性的状态,神经系统被赋予了表现颜色及形状的能力并予以“意识性”编码形成图像。当然系统也体现出诸如重构能力、短长期记忆、注意力、对颜色及形体的辨识反应、物体命名以及范畴分类方面的能力。

不过,总体上讲,由于此类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帮助机器更加有效地进行感知,采取的策略往往是某种更高阶的监督或注意机制,因此,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伴随性意识的实现,可以看做是有监控的关注性元感知计算机制的实现。

(2)具有认知特性及其行为表现的机器意识(MC-C)

迄今为止,已经研制了许多介于意识与认知能力之间,诸如语言、想象、情感等的基于神经联结主义方法实现的系统。

就语言而言,早在1989年,Angel就曾经给出了一个基于语言与主体的意识机器的体系结构。在体现意识的情感表现研究中,Ogiso使用人工意识流实现了一种机器人情感表达的方法,Igarashi则开发了情感意识机器人并给出了一些模仿行为的实现。在意识想象方面,Less-er给出了一种机器意识的联想神经网络,而Clowes基于涉身的概念,对机器意识与想象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应该指出,MC-C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是一种强势模式,从简单的算法程序到基于模拟神经元的系统等都有研究。这种类型的实现方法比较广泛,所强调的是有意识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想象、情感等内部模型以及适应环境的外部表现行为等。因此,通常行为测验是检验此类系统是否具有意识的主要途径。

(3)具有人类意识相对应机制的意识机器(MC-A)

对意识产生机制及其机器模拟实现的研究,对于机器意识研究而言,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研究方面,因此也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开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类研究常常从理论到模型来检验意识认知理论,成为机器意识最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

MC-A机器意识研究的主要成果有Baars的全局工作空间、Crick的神经同步振荡理论、Tononi的高级信息整合系统,以及基于这些理论开展的大量具体机器实现方面的研究。

此类研究的一个关键前提就是首先必须对人类的意识产生机制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基于这样的了解基础,来实现机器的意识机制。因此,很多这类研究通常采用仿脑构造策略来进行。

(4)拥有自我感觉的机器意识(MC-S)

有关机器自我意识的研究,是机器意识实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98年,Mulhauser首先

对意识与自我意识如何能够进行机器实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接着Kawamura采用多主体认知结构体系开发了一个具有自我感觉的机器人,Suzuki则开发了能够区别自我与他人的意识机器人并进行了行为模仿实验,Luaces曾使用模块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智能体的自我意识。

比较系统的研究是Samsonovich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基于图式建立了一个自我意识模型并进行系统实现。在该机器系统中,其认知体系结构是围绕着对应于系统自我“意识”的图式展开的,据称这些图式(schemas)能够处理的数据项不但包括语义知识、行动要素,而且还包括感觉质(qualia)。

当然,对于机器是否拥有自我意识的客观检验是十分困难的,关键在于机器的“自我”的指称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

(5)拥有奇妙意识体验状态的机器(MC-Q)

由于前四种类型的机器意识研究都是针对与意识相关联的现象进行建模,并没有声称具有真正的奇妙意识体验状态,因而这些方法都是相对无争议的。但机器意识第五个方面的研究却涉及更多的哲学问题,因为其涉及拥有真正奇妙意识体验的机器——这种意义上的机器已经不仅仅是意识研究的工具,而是实际具有意识体验的机器。

Aleksander领导的课题组长期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主要给出了有关意识的公理系统及其神经表征建模实现,比较强调采用虚拟计算机器来建模意识,包括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与奇妙体验状态学(Phenomenology)。功能主义取向导致基于传统程序设计算法的方法,奇妙体验状态学取向则导致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三、对机器意识研究的哲学评论

由于涉及心灵的一些本质问题,机器意识研究一开始就引起了哲学上的广泛关注。有的专门讨论机器意识研究的哲学基础,也有讨论机器意识所会面临的困难,包括像心灵(mind)、感受质(qualia)和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这些回避不了的、显而易见的困难问题,以及一些与意识相关的认知加工,如感知、想象、动机和内部言语等方面的技术挑战。

首先,在传统人工智能研究的哲学讨论中,通常按照Searle标准分为强与弱两类:弱人工智能的观点主要是把机器看做是研究心智的有力工具,而强人工智能则认为机器不仅仅是研究心智的一个工具,而且通过巧妙编程的机器能够具备心智的能力。根据Searle的论述,强人工智能试图创建某种人类意义上心智的东西,而弱人工智能则是使用人类可理解的相同符号对心智进行建模处理。这种区分类似于Franklin对奇妙意识与功能意识所做的区分,也与意识的难易问题(该问题我们将在后文中介绍)区分相关联。这样,实际上建立了心智的外部表现与真实心智之间的对立,由此可以在MC-Q与强AI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而把其余四类研究当做弱AI的研究的延续看待。

针对机器意识而言,在传统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批评中,中文之屋的思想实验主要是用来批评MC-Q的,也就是说即使机器人外观行为像人类(处理汉字)一样成功,也无法说明这些机器具有人类一样的奇妙意识状态(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理解或意向性)。在机器意识的研究者那里,对这一批评意见的回应是基于符号所指的观念:如果中文之屋的文字与非符号表示相关联,比如图像或声音,那么系统可以理解符号的意义并拥有指向该意义的内部状态。也就是说,开发具有指称意向对象的机器是可能的。

人工通用智能(AGI)秉承早期人工智能的初衷,围绕着通用智能的实现问题,试图再现人类的所有智能行为,因此往往与MC-C的研究有着密切关联。不过,有可能按照AGI对智能的定义,一些与意识有关的认知特性与行为可能被排除在智能行为之外,也有可能AGI包括所有MC-C关注的内容。AGI与MC-C的差别主要是:MC-C主要关注人类意识的认知特性与行为表现,而AGI关心的是通用智能特性与行为表现。AGI能否实现完全是一个开放问题,一些AGI系统也开展有关意识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MC-A)。当然,不能排除AGI系统具有奇妙意识体验状态的可能(MC-Q)。因此,AGI的研究工作及其哲学取向与机器意识研究最为接近。

其次,从脑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认知神经科学也开展了一些神经建模的研究,包括与意识有关的神经模型;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联结主义也同样建立有关跟MC-C相关的认知计算模型,当然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揭示人类意识的运行规律,大多数并不关心机器意识的实现问题。倒是往往在意识的难易问题上,对机器意识的实现问题给出了颇多的启发。

从理论上讲,意识的难问题确实并不能完全摧毁MC-Q工作的可能性,因为即使意识如其所说是一个难问题,还是有许多理由可以说明MC-Q研究是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其一,探询机器的奇妙意识以及建立模型能够增进我们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加接近难问题的解决。其二,到目前为止,机器是否具有意识仍然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即使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这是否就是对意识难问题的解决,起码可以迫使我们承认机器拥有意识的可能性不能被完全排除。其三,即使在没有理解奇妙意识成因的情况下,创建允许意识在一个系统中涌现的条件是可能的。其四,即使我们放弃在机器中所开展的类似研究,将来采用芯片来替换部分脑的研究也会迫使我们处理1人类中的MC-Q问题。

再次,我们来讨论涉及对机器意识研究争议最大的奇妙意识体验状态人工合成奇妙体验状态学。人工合成奇妙体验状态学(Synthetic phenomenology)是机器意识工作涌现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术语是Jordan于1998年提出的,专指奇妙状态的人工合成。在机器意识研究学会内部,该术语更多地用来确指人工系统是否具有意识状态的能力以及当意识状态出现时对其奇妙状态的描述,并成为意识能力的一种标准。那么机器能够拥有这种奇妙的意识状态吗?Kiverstein以“机器人能够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吗”为标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分析。他指出,怀疑机器意识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论点:一方面,认为我们的神经生物系统是特有的,而我们的神经生物系统唯有共有的就是主观体验;另一方面,认为机器仅仅是一个蛇神(zombie)而已,除了机器还是机器,不可能具有任何主观体验的东西。这也是代表目前大多数批评意见的观点。

当然,面对哲学界的这些批评意见,机器意识的研究可以采取弱AI的观点,也即把奇妙体验意识从心智概念中分离出来,将机器看做是没有MC-Q意义上意识的心智,这样就完全可能建立一个没有MC-Q意义上意识的强AI机器,从而回避哲学界的批评。

四、机器意识与唯识五蕴

早在机器意识研究起步阶段,我们在《无心的机器》一书观点的基础上,就对机器意识实现可能性问题提出过一些哲学上的反思,建议采用“自然机制+算法”的研究途径来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以下将对“意识”的本质与构成进行分析,以便根据不同的实现目标与内容,来给出

关于机器能否拥有意识能力的更为详细的分析结果。

图1给出了意识运行机制的一种框架示意图,物质运动变化创生万物,生物所基于的生理活动支持着神经活动,神经活动涌现意识,意识感受生理表现并指导意向性活动的实现,从而反观认知万物之理。

这里必须注意两个要点:其一,不是所有的神经活动都是有意识的,也不是所有的意识活动是有意向性的;其二,必须区分感受与感知之间的根本差别,感受是无意向性意识活动,是对内在身体与情感的状态体验(往往与感受质有密切关系),感知是认知的初级阶段,是对外在事物有意向性的认识活动。比如,眼睛看事物是感知,看久了眼睛酸痛是感受,不能混为一谈。眼睛看事物,事物就是意向对象,所以感知是意向性活动;看久了眼睛酸痛是一种状态体验,没有意向对象,因此感受尽管有意识体验,但不是意向性活动。

现在,如果我们把心理活动界定为一切有意识的神经活动,那么就可以将我们的讨论与佛教唯识学所研究的心识问题相互关联起来,也即我们可以采用五蕴八识的唯识体系对意识活动的构成进行详尽的分析。

佛教唯识学中的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心理范畴,是横向分析心识的一种学说。八识包括眼识、鼻识、耳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纵向看待心识的一种学说。两种学说通过心法学说(包括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心法等)的联络,就形成了完整的唯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如果不考虑宗教本体哲学上的需要所设立的末那与阿赖耶互相为根的两识,那么作为心理学说而言,唯识学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意识展开的。

第一,前五识归为色蕴,对应的心法称为色法,相当于当代心理学中的感知,其意识的作用称为五俱意识(所谓“俱”,就是伴随)。如果这种感知是真实外境的感知,则其伴随性意识称为同缘意识;如果是有错觉的感知,则称不同缘意识;如果这种感知活动产生后像效应,则称为五后意识(属于不相应法)。一般而言,色蕴对应的心理活动都是有意向对象的,因此属于意向心理活动。

第二,受蕴是一种心所法(具体的心理能力),主要是指身体与情感状态的感受。注意这里要区分身识中的身体状态感受与色蕴是完全不同的心理能力,身识相当于触觉,是一种感知能力;身体状态的感受不是感知能力,而是感受身体疼痛、暖冷等的体验能力。受蕴的心理活动,虽然具有意识,但不具有意向对象,因此不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三,想蕴是另一种心所法,用现代认知科学的话讲,就是狭义的思维能力,如思考、记忆、想象等。想蕴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显然是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四,行蕴也是一种心所法,主要指一切造作之心法,用现代认知科学的话讲,就是动机、欲望、意愿、行为等。唯识学中的“行”,与“业”的概念相互关联,一般分为三种,即身业(行动)、语业(说话)和意业(思想),但都强调有意作为的方面,因此行蕴也属于意向性心理活动。

第五,识蕴是整体统一的心法,更加强调的是后两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法,现代西方的认知科学尚无对应的概念。识蕴主要强调的是返观能力,即对根本心识的悟解能力。

总之,色蕴是色法(感知能力),受蕴、想蕴、行蕴都是心所法(具体的心理能力),它们本身就是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统归于心法)。其中色法的意识作用是伴随性的五俱意识,其他三蕴的意识作用与伴随性的意识则又有不同,称为独散意识(受蕴、想蕴、行蕴所涉及的意识,是一种周遍性意识活动)。当然,如果所有意识作用出现在梦中,唯识学中则另外称之为梦中意识(做梦时的意识活动,属于不相应法)。在唯识学的五蕴学说中,识蕴比较复杂,是唯识理论特别单列的一种根本心法,除了强调自我意识的末那识“我执”外,更加强调达到定中意识的阿赖耶识“解脱”,属于去意向性心理活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心理现象,其起作用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对于目前的机器意识研究而言,实际上我们涉及的只有独散意识与五俱同缘意识。比如MC-Q涉及受蕴性独散意识,MC-C涉及行蕴性独散意识,MC-P涉及伴随性意识、MC-s涉及识蕴中的自我意识,MC-A涉及的是心法的意识活动本身的机制问题。其他像不相应法的梦中意识、五后意识、定中意识、五俱不同缘意识等都还没有涉及。

显然,对于机器而言,真正困难的意识实现问题则是受蕴性独散意识(体验性意识)与识蕴性意识两个方面。一个涉及无意向心理活动的表征问题,一个涉及去意向性心理活动的表征问题,都是目前计算理论与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讲,机器最有可能实现的意识能力部分应当是那些具有意向性的意识能力(色蕴、想蕴与行蕴),即唯识学心法中的色法与若干心所法。

实际上,由于意向性正是构建非体验性智能的前提条件,并可以通过Freeman所提出的一种意图(指向目标的)动力学模型来实现,因此机器意识的研究应该朝向意向性心智能力实现的目标开展研究。因为,非常明显的是,意向性意识活动一定伴随有意向对象,于是就可以对此进行计算表证,并完成其相关的计算任务。当然,考虑到意向对象的涌现性,采用的实现方法依然是我们建议的“自然机制+算法”的方法。

当前,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应该集中在前三类研究中,并以实现意向性心理能力为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机器意识的真正出路。

五、结论

总之,在对不同机器意识研究的归类分析基础上,通过援引唯识学的意识分析学说体系对意识能力进行分解分析,我们发现,把目前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以及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等五个类别,就可以同唯识学中意识的五蕴学说相对比,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其中的本质问题所在。对于机器意识研究与开发,应该搁置有争论的主观体验方面(身心感受)的实现研究,围绕意向性意识能力(环境感知、认知推理、语言交流、想象思维、情感发生、行为控制),采用仿脑与量子计算思想相结合的策略,开发具有一定意向能力的机器人,并应用到社会服务领域。

注释:

[1][4]周昌乐:《意识计算模型的研究综述》,《中国人工智能进展》,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76页。

[2][3]熊哲宏:《认知科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179页。

[5]Woolf NJ,Hameroff SR,A quantum approach to visual consciousnes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1,vol.5,no.11,pp.472-478.

作者:周昌乐 刘江伟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论文 篇3:

也谈心之力

摘 要: 解放思想不是搞五花八门,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激发人的创造力;实事求是不是把人禁锢在静止的“实事”上,而是要以变化的实事为根据,目的是做到“求是”。心之力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的一个概念。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心之力

近些年来,人们更深层次地解放思想,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关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争论由来已久,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并由此产生正确的方法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世界观并且必然产生错误的方法论,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唯物主义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

在中国,虽然唯物主义被广泛接受,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人群当中,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某些偏远的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相信着最原始的鬼神说或者天国、地府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人常常会求神问卜,初一、十五给赵公元帅上香上供,就连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在遇到诸如考试、升迁、工作、婚姻等问题上也会去寺庙求神拜仙。

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术语,恩格斯这样描述:“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别的任何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怎样的混乱。”[1]我们谈唯物主义有一些原则上的误区,比如谁提倡意识的重要性或是论及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时,就把矛头对准他、批判他。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马克思说的抽象的“物质”和“意识”两个概念错误的具体化到生活中,好像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比一个远大而眼前看不见的“理想”要重要得多。当下就有这样的调侃:良心多少钱一斤?爱情多少钱一两?某些人没有搞清概念,把马克思说的“物质”等同于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物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意识”当做个人的昏迷状态或是有意识状态的“意识”,把自己片面理解的“意识”和片面理解的“物质”相交,这样极容易使人落入“拜物主义”、“拜金主义”的圈套,这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事实上马克思强烈地批评过这种唯物主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

二、心之力和宗教

宗教的教义和指导方向从根本上说是唯心的,但是宗教之所以能够产生能够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不在于它的唯心主义成分而在于它的唯物主义内核。列宁提到过僧侣哲学也称作哲学唯心主义,并这样论述道:“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3]这就揭示了唯心主义不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唯物基础。实际上某些人去寺庙并不是被“吸引”过去的,而是被自己“推动”过去的,这个推动力就是“心之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人类把这种抽象的心之力具体化夸大化就产生宗教。面对现实苦难时人们就把心之力具体化为一种救苦救难的有形力量,中国的观音就是这样;当生产资料丰富、物质生活好转之后人们又会把心之力具体化为对更美好的事物的追求。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条件,目前情况下这种把心之力具体出来并夸大化的现象还将继续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之力的不断发展,心之力一定会转化为一种对更具体、更可实现、更理性的目标的追求——共产主义。

文学、艺术、哲学等都是表现心之力的形式。当然心之力在这些领域起作用不是单独的,还会和人的智商、情商、性格等等综合起作用,但是心之力是最根本的。没有心之力,智商、情商、性格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朝一个方向使劲,心之力是指导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的能量。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问题也在于,这许多单个人所预期的是什么。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恨,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4]恩格斯这里所说的“精神方面的动机”及后面举的一串例子就是心之力。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心力这个能量起作用时是不会用世俗的道德观来评价好坏的,正如恩格斯说的“甚至是各种纯粹的个人的怪想”。道德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标准,心之力是不会受这些标准羁绊的,它只是客观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

如果我们在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时候把物质和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利于解放思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仅仅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这样单向、简单的关系,还有更多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中的物比喻成容器,意识比喻成水,容器的大小和形式决定了水的多少和形式,容器里盛下的水是唯物的意识部分,溢出来的就是唯心的意识部分,因为只有容器里的水才是现实的、可用的,溢出的就是多余的、浪费了的、对现实没有意义的。唯心主义者认为这里的水可以高于容器而独立地以固定的形态存在,或者他们会说有没有容器,水都在那里,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听起来很玄乎还能攫取很多人的头脑,他们会说水溢出来就不存在了吗?空气中没有水吗?以此他们死活就是要让意识摆脱物质,但是他们殊不知意识死活也摆脱不了物质;他们静止地理解了“容器”,不知道土壤和空间都是“容器”,当然从现实上来说,就具体的问题来说,不用争论得那么深奥,比方你用桶去打水,溢出来的就是不能为你所用的,比如你拿杯子喝水,满出来的你就喝不到了,但是我们一般会把水装到桶或者杯子的最大量,否则不仅没有充分利用桶和杯子,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时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5]。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了物质与意识的这种关系就容易理解心之力的内涵。

三、心之力和其他意识

中国历史上讨论和研究心之力的大有人在,比如:王守仁、梁启超等。但是他们都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阐释和理解心之力,对物质、意识、心之力、主观能动性四个哲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不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那么复杂,物质和意识的先后问题是毫无疑问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但是有了鸡和蛋之后哪个更重要?没了哪个都不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或者人类社会灭亡之后地球、世界或者说宇宙中还是有物质,但是这个物质和人类(这里指泛义的人类,包括宇宙中一切有意识有认知能力的能动的高级生物)社会是没有关系的,也和意识没有关系,和心力、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关系。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的存在那么谈何物质的决定作用?这里说的物质是和人类意识相对应的物质,意识也是和客观物质相对应的意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动物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它虽然也与外物发生联系,但这种联系是自在的、天然的,因而不是‘关系’。人要能动的改造自然,使其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只有人才与外物发生关系,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6]。脱离这个关系谈物质和意识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心之力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但又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主观能动性是“主观”的话,那么心之力就是“产生主观的主观”。主观能动性强调的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实践也好,计划、蓝图也好,一般是要借助物质的手段把人的意识表现到客观世界中,其表现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之力是一种内在的能量,是隐藏在意识里的并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来的能量,它可以主动释放出来,也可以被动激发出来。心之力是不分好坏的,它是使人产生目标并向目标靠拢的向上性的动力。心之力起作用的跨度比主观能动性大,密度比主观能动性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学生,当他勾勒人生前景并刻苦学习的时候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当他睡觉时或者偶尔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看似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心之力仍然在起作用并且是积极向上的;当然心之力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共通之处:心之力需要通过能动性表现出来,他们之间还有一些“重叠区域”,这个区域是他们相互作用的纽带——决心、意志、干劲等。当心之力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外界施加影响的时候,这些纽带就会高速运转,其作用就会表现得特别明显。

心之力属于意识,但又不是一般的意识;心之力和主观能动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之力决定于物质,又是人类改造物质的力量。心之力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向上性、层次性和群体性。

第一,向上性,这是心之力最根本的属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趋势之所以是只会前进不会倒退,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因为心之力的向上性,心之力通过把人的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物质世界、创造着物质世界,并以之前的物质创造为基础人类实践更向前进一步,如此循环往复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第二,层次性,层次性说明心之力是一个运动着的哲学概念,不是静止不变的。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心之力都是具有层次性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观,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五种社会形态里人类追求方向和目标是明显不同的,心之力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改变,社会形态也促进着心之力的变化。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也会有这种差异。当然这个层次性是发展的而不会是倒退的,当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从这时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的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7]。

第三,群体性,群体性是指心之力对社会作用的表现形式,它必须表现为一个群体状态时才能起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表现为一个阶级或者一个阶层时心之力才能对社会起作用。当这个群体扩大到整个人类时,人类中绝大多数人的心之力就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也就是占人类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心之力代表着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这个群体之内的人的意识是不属于心之力的,只是代表他们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的“私心”。

心之力属于意识,也是决定于物质能反作用于物质的,心之力与物质的关系就好比土壤和种子的关系,物质是土壤,心之力是种子。土壤总是决定种子的,有什么样的土壤就有对应的种子生存,但是种子不可能永远被埋在地下,它总会有出头之日,并且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这都是土壤里原来所没有的,也是唯物主义可以和浪漫主义兼容的原因。种子源于土壤决定于土壤但又会有高于土壤的形态。心之力是从物质世界里长出来的永远也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但经过层次性的进化之后,心之力会表现得高于物质。“由此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某些可以进行更一般的概括上,意识有时似乎可以超越同时代的经验关系,以致人们在以后某个时代的斗争中可以依靠先前时代理论家的威望”[8]。

心之力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达到的总和所决定和产生的一种唯物主义的力量,它是属于人类的意识,但又不为人的意识所改变,它既是人类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润滑剂,又是推动和促进,必须从解放思想的角度出发,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及解释人类能够改造世界的原因,并通过对心之力的认知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2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33.

[3]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25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2:463.

[6]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6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205.77

作者:黄大鹏 陶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动教学小学音乐论文下一篇: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