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与应对策略

2022-09-14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现实意义, 更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乃至以后, 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影响范围和深度都将得到提升[1]。如何让其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认清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一系列危机, 比如网络信息监管的力度不够、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不足等[2]。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增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 网络信息监管的力度不够

在网络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教育平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延展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 就会给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带来新的挑战。而在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共同作用下, 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特征越来越突出, 任何参与者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点, 也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转发, 这对参与其中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势必会产生影响。

(二) 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异化

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等属性, “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特征也同时存在, 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体均能够借助网络终端表明自己的主张、发表自身的观点, 来自不同层面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世界中汇集和碰撞, 期间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及其承载的信息会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进行异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 不但会影响青年学生其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范式的形成, 也会降低其责任感缺失, 阻碍其社会化进程,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阻力。

(三) 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被削弱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 当代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十分熟练, 他们能够借助手机、计算机等终端从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可以说, 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更为便捷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 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但是对网络的运用效果较差, 甚至排斥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比如, 部分教师不开通微博、微信, 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仅限于课堂, 这种做法不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难以满足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诉求。

二、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的成因

在互联网络的作用下,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机遇, 也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而一旦挑战未能及时得到应对, 就会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3]。为了应对危机, 最大限度的消除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需要对危机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缺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错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滞后等原因进行深层次挖掘。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缺位

在传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塑造, 希望通过教育或者教化活动的开展,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此培养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针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全新的趋势与特征, 不但教育形式无法适应青年学生的多样化诉求, 由于教育内容难以及时跟进,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诱发青年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错位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借助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念, 通过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够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 在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 不断充实教育内容, 以强大的知识张力引导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认识并主动参与其中。可是, 在互联网络的影响下, 青年学生从传统教育框架中“游走”出来,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受网络和网络之上的新鲜事物, 在频繁的信息互动与知识搜索的过程中, 青年学生对于自身知识储备处于劣势、教师知识储备处于优势的格局有了新的认识, 这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体地位的错位, 让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尴尬的境地。

(三) 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滞后

在传统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能够借助的载体和平台可谓十分丰富——可以以团委活动与班级交流的方式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以社交活动与校园实践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青年学生“不可阻挡”的进入到了网络世界中,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的劣势全面暴露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 虽然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希望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 还是教育者本身, 依然存在坚持以传统教育方式与手段为主的情况, 未能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出的调整和转变。

三、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 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唯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这一主体从中受益。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需要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通过主观努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 以便全面发挥网络交互平台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此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新型教育活动的范畴, 教育主体、客体、载体作用的发挥都至关重要。

(二) 通过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取得良好效果, 需要教育主客体主动适应环境, 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将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 让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得到正确的引导, 教育者还能够及时、客观的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动向, 这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当然, 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还应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 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现实资源的整合, 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比如, 构建特色网站或者微信公共平台, 打通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的信息通道, 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 通过优化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环境

经验表明,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网络环境下, 构建同样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能够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环境保障。而为了实现这一点, 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优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境, 促使青年学生全面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升其鉴别信息的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危机。为了消除危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需要以网络为切入点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应对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的关键举措。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认识, 以便在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育活动时更能体现工作的人群针对性和环境适应性。

摘要:在即时通讯工具与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下, 青年学生已经完全处于网络环境之中。这一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由此而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也深受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 对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与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借此为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教育危机,应对策略,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玉奇.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3) :69-70.

[2] 徐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2) :21-22.

[3] 钱春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8) :118-120.

[4] 高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4) :78-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深挖“快乐因素”,促进主动学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促进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液HBA1c水平与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