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09-1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探索、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民主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的理念, 没有精神的自由, 没有主体意识的存在, 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话语互动?因此, 必须让微笑成为课堂上空的一缕阳光, 用幽默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春光, 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 营造—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劲头, 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享受课堂, 与老师进行无拘无束的、平等的对话,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经验事实。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课堂上平等对话, 弘扬个性。必须让学生享受课堂, 与老师进行无拘无束的、平等的对话, 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经验事实,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还应该师生互动起来。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读, 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 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 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 因此,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畅所欲言, 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和谐了,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定教学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师目前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 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 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获得和谐的发展;同时, 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么, 如何设定课堂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按目标教学的要求, 目标的实施过程应是:检测前题目标、导达基层目标、助达高层目标、检测形成目标。其中高层目标的助达, 难度较大, 正如一出戏的高潮, 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重在指导学生“会”学习, “授人以渔”, 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 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 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 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性、科学性、民主性的课堂, 一是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兴致勃勃, 兴高彩烈。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 心里最想做的时候”。二是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或语言的表达, 将所学知识内化, 在内化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与升华, 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在教学中, 我也努力践行着这些理论, 如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悟;丰富课堂形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真正使学生能够“我的课堂我做主”。

三、引导提问, 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师做好“导”的工作, 可以从“导趣、导思、导问、导议”入手, 使学生对课文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导趣, 是指在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 创设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为后面的讲课铺垫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授《口技》之前, 可以先给学生听一段口技表演, 待学生被神奇的口技征服, 意犹未尽的时候, 引入课文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导思, 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就是通过提问, 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能启发学生自省, 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多半是老师问, 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 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 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 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 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 如何回答, 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那么, 如何做到有效的提问呢? (1) 发问: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 发问态度要自然, 问题尽量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 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以免干扰学生。 (2) 对象:向全体学生发问, 然后指名回答, 抽答面要广, 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同学回答, 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请生回答, 也不宜先抽学生再提问。 (3) 对待: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 让学生有时间思考。 (4) 启发: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问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 打开思路, 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 (5) 追问: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 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后, 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体现出学科的特色的基础上, 更离不开教师出色的预设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在融洽地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同时积极调动多种元素, 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完美整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也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南宾中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边塔承台沉降观测下一篇:高校学困生帮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