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过程案例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创新过程案例范文

咨询案例过程

咨询过程

(注:我们组只有两个人,扮演咨询师的同时也扮演者记录员)

咨询师:你今天想咨询什么问题?(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来访者:这个学期在学校觉得很累。

咨询师:再具体说说,让我更清楚你的问题。(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这个学期课堂压力大,课后作业压力也大,大三了,朋友聚 会也多了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刚刚提到你有课堂压力的问题,有作业压力的问题,好像又有和朋友聚会的压力,是这样的吗?(探问技术) 来访者:是啊,朋友聚会特别多的。

咨询师:能多说说你和朋友聚会的事?(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每周都有朋友聚会,和朋友在一起的期间感觉很棒。但每次去参加又都不能不喝很多的酒,而且都聚得很晚才散,回来后又很难受睡不着,早上又起来上课,基本上休息很少。

咨询师:听起来你和朋友相聚在一起,你觉得很开心。你的问题似乎不是在朋友矛盾之间,而是在你参加聚会喝酒多,回来晚有关,是这样的吗?(初层次通情达理技术,探问技术)

来访者:应该是跟喝酒有关。其实我是很喜欢和朋友相聚的,只是我不喜欢喝酒。 咨询师:我还是不明白你的问题,跟朋友相聚和喝酒有什么关系?(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当然有关系,朋友相聚就得喝很多的酒。

咨询师:什么原因让你和朋友相聚时要喝很多的酒?(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大家都觉得喝很多的酒才够哥们,而我又不能喝太多的酒。

咨询师:我这样了解你的问题对不对?你的问题是因为你喝不了酒,朋友聚会有多,又不好意思不硬着头皮喝酒。所以回来后身体不舒服睡不着。你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增加酒量或不用喝酒,以至于回来后好好休息,我这样了解你看对不对?(探问技术,封闭式问题)

来访者:对极了,比如说,我喜欢跟以前的高中同学一起坐坐,聊聊天这类的,可是我讨厌坐在一起聊天就得喝酒,尤其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时,我看大家都不想喝酒,但是还是拼命的喝,还说什么“不喝不够朋友,不够哥们”。还有,宿舍的舍友每次一起出去吃东西都非得喝不可,这样我觉得很无奈。

咨询师:只要喝酒你就觉得烦,觉得无奈。其实我也觉得朋友相聚喝酒很无奈。

(共情技术)

来访者:对!就是这样。喝完回来后就吐得一塌糊涂,吃下去的都吐出来完了。 咨询师:我把我们刚刚谈的内容,做个整理,看看我对你的了解是否正确。你的问题似乎跟喝酒有关,而且喝酒给你带来难受,睡不着。但你又喜欢跟朋友相聚,朋友相聚你就得喝很多的酒(概述技术)

来访者:是的。所以我为了和朋友相聚,就得逼自己喝很多的酒

咨询师:每次和朋友相聚喝酒让你觉得很难受,然后当晚就睡不着。(情感反应技术)

来访者:对。那要怎么办?

咨询师:这个问题似乎让你好苦恼。(情感反应技术) 来访者: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是说,如果能不喝酒或喝少量的就没事了,是这样吗?(探问技术) 来访者:对!如果和朋友相聚不喝酒或喝多少都随意,我会觉得很开心,因为我根本不能喝太多的酒。

咨询师:你根本不能喝酒。(重复性技术) 来访者:对啊!要喝酒很难受。

咨询师:朋友相聚开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喝酒就能开心。我和我的朋友相聚也都要喝酒,我也不能喝酒,觉得喝酒给自己带来很难受。(共情技术) 来访者:(沉默)

咨询师:刚刚我看见你沉默了一会,在你沉默间,你一定是在思想什么问题?(沉默技术)

来访者:我在想,为什么朋友相聚一定就非要喝酒呢?

咨询师:你能想想,有哪次和朋友相聚不用喝酒的?(探问技术) 来访者:(沉默)

咨询师:我看你沉默了一会,想到有哪次相聚不用喝酒的了?(沉默技术) 来访者:有好几次呢

咨询师:想到那几次和你相聚的都是你的那些朋友呢?(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我记得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很了解我的朋友。

咨询师:那在说说你经常聚在一起而且非喝酒不可的那些朋友吗?(具体化技术,探问技术)

来访者:应该都是一些在大学认识的,而且不经常在一起的人,有的也是认识不

久的人,也有的通过朋友间接认识的人,反正有很多。

咨询师:一提到这些朋友,我看见你的表情有一种浮躁,是不是他们这些人都不太了解你呢(情感反应技术,探问技术) 来访者:对

咨询师:看来,我们下一次谈的主题是朋友相互了解方面的······ 自己的感想

我们组只有两个人,也就是说没有记录员。我们以作为咨询师的人自己记录,所以,我只能以咨询师感受来谈谈我在着整个过程中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进行的时候还很难说的下去,但是我们经过第一次的经历后,第二次就觉得很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进行谈话的整个过程,谈话期间有时很慢,但是效果很是很好的。我的感受是,作为咨询师在讲每句话时都要考虑到来访者的感受,不能给来访者压力,不能讲来访者犯错误之类的话,要给来访者一种安全的,自由的环境。要深刻的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不能急着给来访者下定义或解决方案,总是要用话来套着来访者转进自己的咨询方案里面去。而且在来访者对视是不能表露出任何的不敬之表情。

第二篇: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 (青岛九中刘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青岛市区对于教材上的便携式小灯的案例不熟悉。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多功能尺子”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2、技能性学习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

3、情感、态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很多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就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中被开发出来,因此要培养学生注意学生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遵循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和媒体选择

本节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提出方案----解决过程----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以多功能尺子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课本的知识点置于具体的情境当中,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完成从生活体验到理性的分析的思维升华的过程。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典型而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回想和体会设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资助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的过程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方案,要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进行多维思考,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媒体选择可以通过投影仪和实物展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在教给学生一种通常的方法的时候也要告诉学生过程的可变性,不要束缚住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一课时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简单案例分析] 电话的变化、汽车的发展史 回答问题:设计从何而来,设计因何发展。

学生回答: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因需求而发展。 [教师引入]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下面我们来逐步展开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电话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人的需求是会随着技术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我们除了可以从无到有的创造新产品外,对熟悉的工具或用品都可以提出新的要求,并重新设计。

[案例]我们每天都用的笔的最新功能比如u盘的功能。

[马上行动] 考虑我们现在所能感受到你身边的工具或用品,你觉得那些还没有完全满足你的需要,我们可以来重新设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扩展尺子功能的设计来掌握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确定问题——扩展尺子功能)

(二)、制定设计方案 注意: (1)、收集信息时一定要将设计从实际出发,注意设计产品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2)、设计分析时要突出创意的特点,以及哪些设计能反映出这些特点。 (3)、方案构思是最能发挥创造潜力的环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 (4)、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的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1、收集信息: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

[小组讨论] 我们应收集有关多功能尺子的那些方面的信息?怎么收集?收集后如何整理?

2、设计分析:同学们设计的尺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方案构思:包括选用材料,构思结构、连接方式等等,要鼓励学生提出多个解决问题的设想,体验方案的多样性。

4、方案呈现:绘制草图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根绝自己的构思绘制出草图,在绘制详细的样图。

5、方案筛选: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选择。 最后总结:完成一张表格: 设计方案的制定步骤

收集信息

1、确定尺子的基本功能

2、学习时你还需要哪些可以集成在尺子上的功能

3、我们能接受多少价位的尺子

设计分析

要具备哪些特性

例如:便携型

什么样的设计能满足此设计

方案构思

选用材料

结构方式

T型直线型折叠型复合型

方案呈现

自我评价

筛选方案

[分组讨论]:我们最后选定的设计方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多功能的尺子原型进行展示,(实物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根据绘制的样图对于有条件的样图进行制作,设计出产品的模型。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通过投影展示其他好的案例。对学生制作设计图或者模型进行指导。(如果有些同学需要制作相对复杂的模型可以考虑在第一课时后的课下完成)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尺子进行测试。例如:我们选取了一个功能扩展型(直尺加量角器的尺子)进行测试,看看附加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地使用。另一个是功能改进型(带计算器双向供电的尺子)测试其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电路板能否供电和在无外在光线的情况下钮扣电池供电时计算器工作是否正常。

评估:通过测试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较全面的评估验收,对其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评估,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从而得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方案。

优化:不同小组互相对对方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议,从而对现有方案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同时通过讨论明确优化改进的方向。

[小组互评]:不同小组的设计原图或者是模型互相评估和优化,提出建设性建议,展示比较好的设计作品。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一个好的产品必定是一个能很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期限。因此应该重视产品的后续工作。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自己小组设计出来的尺子的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

[马上行动]:学生小组完成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产品名称

2、产品功能

3、注意事项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指出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些步骤和阶段可能要发生变化,有些步骤可能要重复(评估优化),因此设计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七)、课后思考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针对尺子提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并进行了设计。 课后要求同学针对本节课的讨论把自己的设计优化一下;另外,进行一个从无到有的产品的方案设计,如修正液的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个事实性的知识,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新授课老师讲解的方式学生一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这就要求老师把握互动中的情景设计的契机,把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成学生身边经常能遇到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教师的活动,鼓励学生自我探究体验自我总结结论,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对于通过“多功能尺子”的设计过程中经历的的环节总结,各个小组得出的结论不可能一致,如何将他们的“答案”进行综合,需要教师善于总结和把握课堂教学,对于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和后续章节形成的是总分的关系,因此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于一般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不必详细讲解介绍,这是由后续章节来完成,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把握好“度”,不需要展开详细介绍。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青岛崂山二中张海娟)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苏教版)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手机全面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竞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建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强化理解——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2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构建,第2课时通过竞答,强化理解,并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五、教学资源准备:

手机的图片和阅读资料; 多媒体课件;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题,并复印若干份;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小组调查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我们以手机作为代表进行学习„„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某手机开发单位,已经开发了很多产品(老师展示手机图片),现在准备开发设计一款新型手机,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做一次用户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用户群体”(年轻男性用户,年轻女性用户,工薪阶层,高收入用户等),请几位学生作为设计单位的调查人员分别向这些用户群作调查。

2、小组调查汇总,合作探究

调查之后,他们作归纳介绍,最后由老师(设计主管),总结新型手机的设计要求(原则)。 小组调查,一起探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请小组长将汇总的调查情况写道黑板上。 附一个班课堂实录小组调查情况: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使用、体积小、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mp

4、上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高贵有派头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设我们都是手机的设计者,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让我们设计的手机受消费者欢迎呢?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将黑板上的各项需求总结一下:

板书)美观原则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美观原则的多元性。

板书)实用原则

手机的各种功能满足了人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 板书)经济原则

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谁都喜欢物美价廉

板书)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问: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是外观?是造型?

请两位同学指出他们喜欢的手机。告诉他们若你的手机是水货,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五道德原则

需求中的外壳,有金属的,有彩色塑料的,手机废弃后好不好处理呢?除了这些原则外,设计还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呢?原则与原则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先看一下书。

②教师讲授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大屏幕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对学生设计中没有或难以体现的原则进行补充,对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总结和引伸。

第2课时:

3、抢答练习,强化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 过程:

①学生按提前分号的小组就坐;

②分发知识竞赛题,小组长在领到题目后,不能拆开;

③教师发开始口令,在10分钟内,小组内合作答题,可以讨论; ④知识抢答,教师发出“第几题,1,2,3开始”,小组长们举手抢答,组员准备答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10分; ⑤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4、学生评价产品

阅读材料“MOTO手机当种子竟能长出向日葵[图]”,加以评价。 (强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加以评价:

在青岛啤酒厂包装车间的屋顶上的五彩旋转球就是无动力风机,它不使用电不使用煤,完全是无能耗的。“包装车间,它长年的温度是在35度到40度之间,它跟室外的温度形成的温度差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产生了这个动力,这种无动力风机既不消耗能源,又提供了散热的可能性,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既省电又省煤,什么都不用,就用一个热交换。 (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设计的一般原则为标准,对上节课各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予以评价,将知识内化为初步评价产品的能力。请一至二个学生做代表扮演成设计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

5、 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6、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讨论达成的共识;

强调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以手机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调查起来比较轻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实事作为“话题”展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律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3、抢答练习部分,一开始设计的是学生见到题目就开始抢答,结果有个别学生光等着别人抢答,未积极动脑。上过一节课后,改为现在这种先发题目到小组,小组成员合作,10分钟后抢答的形式。

4、设计本节内容时,我参考了好几个教案,但这些教案都设计了1个课时,我认为1课时只能实现知识的构建,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上课,感觉设计为这样的2课时效果最好。 附件:小组竞赛题目

请问下列题分别体现什么原则?

1、海尔显示器事业部推出“润眼显示器”,一推出市场均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画面显示相当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海尔润眼显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润眼技术,长时间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泪,对眼睛进行更细致体贴的呵护。(创新性原则)

2、成都日报报道,明明没有借钱,可手机里却有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短信;在茶楼里喝茶聊天,可电话那端听见的却是开会时的掌声和讲话声,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日前,一种帮助手机“撒谎”的软件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对此,专家认为,这种“撒谎软件”的盛行,对社会诚信是一个挑战。(道德原则)

3、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 (经济性原则)

4、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大大方便了维修保养,设计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国生产使用。(技术规范原则)

5、计算机的操作,早期要输入许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费时,现在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显示器上相应栏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员感到快捷、方便,人机之间建立了协调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用原则)

6、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顾客的审美要求,顾客就会被这种产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应归功于其对顾客审美需求的准确把握。(美观原则)

7、设计一个产品或项目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并同时设计排污净化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8、广告宣传的信息必须全面,并且尽量同时顾全广告主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在购买并使用广告宣传产品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则)

9、空调器是一种需要消耗电能的产品,在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给顾客带来的节约就越大;(经济性原则)

10、农业机械具有适合平原或山区使用的性能、特点等,深受山区及平原的居民喜爱。( 实用原则)

11、为了展现甜美女孩般纯净、静谧的质感,资生堂、IPSA、高丝、佳丽宝等品牌,不约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妆调和美概念。透过蓝、黄、红等三色光影折射变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体、多种保养成分等,科技彩妆新品与技法,展现自然冰肌、浓眉、大眼、小颜、丰唇、红颊等妆感。(美观原则)

12、(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二十二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五十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

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请你们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七种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A研究所接受某空调机生产厂的委托,研究一种可变频空调的电机控制模板,当时规定6个月内交货,每块价格不超过200元,该研究所在8个月后才完成任务,该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块价格190元,但该空调厂家不能接受该项目研究成果,因为当时,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时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块价格为160元。 (时效性原则: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免使用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时的东西,在设计开始时其拟定的功能指标可能是先进的,但在设计结束时可能已是过时的了。)

A市电热水器生产厂发明了一项高温预热式电热水器,在室内气温太低时,启用时可以先喷出高温水蒸气(达150℃)将浴室内温度提高,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如20℃)后则停止喷射高温水蒸气,自动转入正常供热水洗澡状态。该产品开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区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外壳受潮后会带220V交流电,而且喷出高温水蒸气的控制技术不够可靠,在洗澡时,间或喷出高温水蒸气,造成伤人事故,后来被破停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三、设计的评价 (海南中学周仁忠)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的评价》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1 》(江苏教育出版社)。

本节主要学习设计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评价,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积极主动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和教师的嵌入式教学以及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参与了技术的设计与实践,知道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并已亲自进行了设计和实践,获得了相当多的设计体验和经历。让学生能根据设计的一般原则对自己所经历的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进行评价,树立设计作品的质量管理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学目标

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学策略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过程、原则机评价之间的联系,感受设计工作的整体性。

五、教学过程

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一)、评价的分类:

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二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从评价者来看,也有两类:一是设计者自我评价,二是他人的评价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设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同,设计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

马上行动:你认为张成同学制定的评价产品在人机关系方面的具体标准的各项指标分值合适吗?

(二)、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时要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注意把握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要注意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马上行动:

学完课本上的知识,请你在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内容作补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课本上的“马上行动”

(三)、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马上行动:

对某一产品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

案例分析:

对同学所设计的评价角度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四)、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即使是从参与设计的成果的评选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作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马上行动:

如何在设计的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请列出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我们通过的让学生的亲自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在学中作和作中学,在完成设计与模型制作的评价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如何做好技术创新过程管理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一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推动力、是解决我国科技——经济脱节和促进企业进步的最根本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面对国际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迎接全球经济挑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引进、消化、吸收、研发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某些方面已体现出弊端,照搬西方管理理论、方法、技术而形成的管理体系也存在缺陷。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要在实现工业化使命的同时走向信息化进程,薄弱工业基础使得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最大的障碍。

3M、GE、宝洁、西门子等作为世界知名的公司,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做好技术创新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值得我国企业借鉴和学习。

3M公司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视革新为其成长的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创新——这种企业家精神的原动力,几乎成了3M公司的代名词,享誉全世界。在3M公司中国网站上,这样写道,“3M,创新精神为本——我们始终致力于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随时满足客户所需”。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备加赞赏3M:“我现在已经明白了,无论什么事情,只要

带着对于一项使命的偏执狂热去干,就准能完成,而3M公司正是提倡‘献身精神是搞好产品开发的绝对和必要条件’”。汤姆•彼德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最为推崇3M公司:“在我所了解的10亿美元的大公司中,3M最富有进取精神,也许可以说,比大多数规模只有它1/10的公司更富于进取精神。”3M公司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并为广大员工提供了鼓励创新的环境。首先,3M公司能够容忍失败,鼓励进行更多的试验和冒险,这就为很多创新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果管理者独断专行,过于苛责,只会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其次,3M对奇思妙想的容忍和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不轻易扼杀一个怪想法,而且3M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了资金和时间的支持。然后,3M公司还设立了新事业开拓组,并赋予高度的自主权,即使没搞成,也会保证小组成员的职位和收入。最后,独特的奖酬制度保证了发明家的忠诚。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精神,是3M公司为人类不断带来新产品,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竭活力的根本。

再来看GE公司。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除了创新,别无他途。在这方面,GE公司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们明确提出:要“确保GE在产品与服务上领先”、“发明„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始终立足于技术领先,在前面领跑。创新不仅仅意味着研发出更好的技术,也意味着不要在错误的技术上浪费时间和金钱。GE在创新过程之前就开始使用TRIZ,一个小的项目团队带着问题参加TRIZ训练课程,使用该方法评估这些问题,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接着对备选方案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提出可被测试的概念设计。通过这类严格

的前期评估,GE的科学家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避免代价昂贵的错误。GE高级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迈克尔·艾迪智克说:“概念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果开始就错了,无论你后期多么努力,结果都会是失败。”GE公司凭借其不断更新的创新方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过去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来自政策性的、体制性的倾斜,或在相对封闭条件下产生的,这主要得益于廉价资源、吃苦耐劳和某些特定的产品优势。比如:中国的一些传统特色产品和服务,像在做中国菜上,中国人具有别国人没法比的优势。但在入世以后,规则的接轨将消弭一切体制性保障,我们的企业和国外企业的较量就只能是核心竞争力了。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企业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 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是无可取代的生产力确属至理名言。

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制约因素存在。技术创新的投入要素不足。表现在企业对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和技术开发人员的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及创新的关系没有定位好。为此,我国企业还是要进行积极探索和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一是加强体系建设是基础,企业主要领导要有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真正把科技创新当作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抓紧抓好。 二要完善激励机制是保障。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创新考核奖励办法,逐年提高科技创新奖励份额,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重奖。 三是修订和完善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远景和战略措施,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方向、产品、技术、设备和人才。四要

加强产学联合,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改进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水平。

宁波金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把“技术立业”作为公司的经营原则,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并在逐年增加。金和公司的技术立业包含了两大板块。一是校企合作。公司与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推动全员技术创新。公司成立创新创优及项目申报领导小组,积极参与自主知识产权及政府鼓励项目的申报。在全公司倡导“每个岗位都可以创新,人人都是创新者”的理念,在基层各单位广泛动员和引导员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5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

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入世后,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只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依靠管理主体在企业中培养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注意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全方位关注职工的需要,并不断地提高管理艺术,企业技术创新才能在各种内部的与外部的约束条件下顺利高效地运作。

第四篇:常减压装置开工过程事故案例汇编

生产技术处 二零一零年八月 常减压装置开工过程事故案例汇编目录

1.常压炉超温,造成常压塔冲塔 ................................................................................. 2 2.检修后留下隐患,险造火灾 ....................................................................................... 2 3.检修质量差,设备管理维护不善,被迫甩减压 ............................................ 2 4.交待不清,造成航煤冷却器折流板变形 ............................................................ 3 5.燃料油泵抽空,生产波动 ............................................................................................ 3 6.减压炉一路炉管结焦 ....................................................................................................... 4 7.反4底泵端面密封呲开着火 ....................................................................................... 4 8.阀门关错,造成憋压 ....................................................................................................... 5 9.判断失误,安全阀起跳 ................................................................................................. 5 10.联系不周,回火伤人 .................................................................................................... 5 11.盲板忘加,阀门内漏,造成跑油 .......................................................................... 6 12.开工点火,加热炉闪爆 ............................................................................................... 6 13.未按方案升温,烧坏炉管 ......................................................................................... 6 14.违章点火,炉膛爆炸 .................................................................................................... 7 15.开工检查不细,汽提塔爆起火 ............................................................................... 7

1. 常压炉超温,造成常压塔冲塔

事故经过:

1977年9月12日10时,第三周期开工中,因当时常压炉同时用1#、2#炉,在调整操作中,司炉工未能执行操作规程及开工方案,至使常1#炉出口温度超温,造成常压塔冲塔,常三线出黑油。 事故原因:

a、 违反操作规程及开工方案。 b、 生产操作混乱。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开工方案。 b、 司炉工没能及时发现超温,检查不细。 c、 加强技术学习,提高技术素质。

2. 检修后留下隐患,险造火灾

事故经过:

1977年12月22日,热油泵房在检修常压塔底B-140A泵时,钳工把封油管线法兰拆后,没连接,司泵工也没人检查,修完B-140A泵到1978年1月8日10时开泵时,常压塔底油从法兰处冒出,因处理及时,险造成火灾。 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 检修后不应留下隐患。

c、 开泵前应认真检查,提高责任心。

3. 检修质量差,设备管理维护不善,被迫甩减压

事故经过:

1979年11月6日8时10分,热油泵房司泵工突然听到泵房内卡巴一声,立即到泵房内检查,发现减压塔底A泵声音不正常。立即切换到B泵运转。10时钳工修完A泵试车大约运转20分钟,A泵密封呲开,又切换到B泵运转,钳工正准备修A泵时B泵密封呲开。停B泵,11时被迫甩减压。

2 事故原因:

检修质量差,设备管理维护不善,缺少润滑油,发生A泵抱轴事故,备用泵没处于完好状态。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加强检修质量及设备管理维护。 b、 运转泵定期加油。

c、 备用泵一定要处于完好状态。

4. 交待不清,造成航煤冷却器折流板变形

事故经过:

1980年2月1日,航煤冷却器检修完后投用,工段长带岗位人员在投用时上水开的小,没认真检查就走了,当班人员也没交待清楚。到2月9日才发现冷却器冻,经解体检查发现是折流板变形。 事故原因:

a、 工段长和岗位人员没有把冷却器投用正常。

b、 设备投用当班人员没进行交接,几个班的岗位人员都不认真巡检。 c、 责任心不强。

d、 没认真执行规程,上水开的小,造成冻坏花板。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投用后岗位应有明确交待。 b、 岗位人员应增强责任心。

c、 今后设备检修完后,必须认真检查,投用情况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5. 燃料油泵抽空,生产波动

事故经过:

1980年4月16日10时,减压岗操作员在投渣—换热器时,没按投换热器步骤进行投用,没将换热器内空气和水排出,造成燃料油泵抽空,3台加热炉熄火,造成生产条件大幅度波动。

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 变换操作中执行程序卡一项、一项签字,以防万一。

3 6. 减压炉一路炉管结焦

事故经过:

1982年10月27日,常减压装置开工8天,减压炉岗操作员发现减压炉一路流量调节后不变化,经仪表工检查定控制阀卡,28日二班操作员再次找仪表工检修控制阀,仪表工修完后,投用流量还是不变化,几次找仪表工检查校对仪表,说没问题,是控制阀底部有东西可能卡住了,操作员也没在意。一路流量指示仍不变化,但都误判流量过大,将手阀关小。到29日10时,当班操作员发现一路出口温度到460℃,经验证一路炉管结焦。经有关领导研究决定甩减压,减压炉把一路甩掉加盲板,用

2、

3、4路生产,1983年大修时,将一路炉管更换。 事故原因:

a、 责任心不强,判断失误处理不及时。

b、 流量指示仪表失灵,炉管长时间在小流量情况加热,炉管内常压塔底油结焦。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加强责任心,提高判断能力。 b、 仪表工、操作工加强技术培训。

c、 操作工过分相信仪表,没能观察分支温度变化,考虑问题缺乏深度。 d、 开工期间和开工初期特别要加强仪表的校验工作。

7. 反4底泵端面密封呲开着火

事故经过:

1988年4月15日15时25分减粘反4底C泵检修完后,试车运转,第一次试车发现端面密封有点漏,停泵钳工紧了几下后,又试车,运转后约10分钟端面密封突然喷溅着火,当时火势较大,在消防队的掩护下,甩掉减粘,将泵出入口阀关闭,将火扑灭。经检查其它设备无问题,开D泵运转,减粘并入系统。 事故原因:

泵轴不同心,运转中振动造成。密封呲开,热油喷出与空气接触引起着火。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今后要提高机泵检修质量,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素质。 b、 试车后应观察一会,确认无问题然后离开。 c、 第一次试车发现漏,应督促钳工查找问题隐患。 d、 操作员应提高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

4 8. 阀门关错,造成憋压

事故经过:

1988年11月4日16时50分,因二套电脱盐罐701AB检修后投用,两罐装满油后,准备并入系统,岗位人员对工艺流程检查不细,将阀门关错,造成憋压,使电脱盐罐前16台换热器憋漏,险造重大事故发生,被常压炉岗操作员发现,进料中断,操作人员很快将流程改过来,生产恢复正常。

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技术素质低,流程变换错误。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卡。

b、 加强学习,提高技术素质,加强责任心,杜绝关错阀门。 c、 变换操作前应检查好,确认无问题再变换操作。

9. 判断失误,安全阀起跳

事故经过:

1990年3月13日,燃料油泵偷停恢复生产中,14日6时10分减压塔底缩径处着火,因当时总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在我公司开,领导研究决定16时30分甩减压,减压塔底缩径漏点补焊20时20分补完,恢复减压24时正常,15日0点班按车间指示原油提量,2时50分开始提量,4时常压岗操作员发现初馏塔顶回流罐液面上涨较快,开出装置阀,4时10分初馏塔顶安全阀起跳,发现塔已装满。 事故原因:仪表指示假象,判断失误,责任心不强,巡检不认真。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提高对异常现象应变能力。 b、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c、 巡检要及时准确,不能走过场。

10. 联系不周,回火伤人

事故经过:

1990年4月9日11时,二套常减压开工中减粘炉点火,因无点火孔,几次都点不着,岗位人员继续点火,一人负责在炉底下送火把,一人指挥,另一人开阀,由于联系不周,加热回火,将炉底送火把操作员左脸部浅二度烧伤。

事故原因:设计无点火孔,点火时联系不周,送火把人没出来,阀已打开造成回火。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5 a、 应增设点火孔。

b、 点火时火把放好后,人出来再开阀,以防回火伤人。 c、 应戴好防护面罩。

11. 盲板忘加,阀门内漏,造成跑油

事故经过:

1993年9月21日9时,二套常减压减粘反应器反1在开工过程中因盲板忘加(扫线蒸汽),渣油引入反应器反1时,发现扫线蒸汽盲板忘加,补加时阀门内漏,造成跑渣油。

事故原因:进油后加盲板,阀门不严,造成跑油。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开工方案。 b、 加强盲板管理。

c、 进一步查找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12. 开工点火,加热炉闪爆

事故经过:

2003年9月12日17时10分,二套常减压装置开工过程中减压炉点火时发生闪爆,造成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5人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

a、 操作人员点火前没有按规程进行认真检查瓦斯流程,没有关闭炉区所有阀门。 b、 未按规程要求打开引风机、鼓风机,没有检查出两个低压瓦斯火嘴控制阀和高、低压瓦斯连接阀有开度,使高压瓦斯串入炉膛内,违章点火操作。

c、 车间安排炉膛采样分析没有按规程规定的程序进行,没有及时避免事故发生。 d、 车间工艺员工作不负责任,漏插盲板。

13. 未按方案升温,烧坏炉管

事故经过:

1984年11月19日,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北常减压四班司炉工,在常压炉开工烘炉升温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把烘炉方案规定控制炉膛温度最高不大于500℃,误认为控制对流室烟气温度,在升温过程中又没有认真检查。7时20分车间主任发现炉膛温度高达710℃,通知司炉工增大注汽量。8时10分接班司炉工发现炉管弯曲、变形,报告车间。经降温、熄火检查,辐射管有十二根弯曲,其中

6 六根报废,直接损失三千八百元。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责任心。 b、 应有技术人员负责烘干曲线的监督。 c、 严格执行升温及开工方案。

14. 违章点火,炉膛爆炸

事故经过:

1988年4月23日,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一车间常减压装置发生一起减压炉炉膛爆炸事故。4月22日,常减压装置经过设备大检查后投料开车。23日16时,减压炉准备点火升温。当班司炉工、上一班司炉工和一名见习生共3人去减压炉点火,先点6号火嘴,点不着,此时,车间副主任到现场说“当心一点”,就走开了。他们又点12号火嘴,仍然点不着。见习生离开现场回操作室,当班司炉工离开炉底,上一班司炉工刚将碳五阀门关掉。瞬间“轰”的一声,减压炉炉膛发生爆炸。气浪将当班司炉工推倒,观察口回火将上一班司炉工脸部和胸口烧伤,炉顶同时起火。历时1小时14分,火灾被扑灭。此次事故造成减压炉下塌及许多附件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 事故原因:

司炉工违反操作规程。在点第一个火嘴没有按规定测爆,点不着又没有用蒸汽向炉膛内吹扫,马上又点第二只火嘴,点不着,就将阀门到火嘴一段管线(约2m)中的碳五向炉膛中吹扫,加大了碳五积累,炉膛中又没有蒸汽吹扫,从而引起了炉膛燃烧气爆炸。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领导在现场指挥生产,一定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5. 开工检查不细,汽提塔爆起火

事故经过:

1988年8月25日5时56分,大连石化公司石油七厂一蒸馏车间在检修后开工过程中,减压四线汽提塔(1520×10×1890mm)突然爆裂着火,一名职工烧成重伤,抢救无效7天后死亡。

一蒸馏装置检修后,于8月23日进油开工。24日上午常压系统基本正常。11时起减压开始抽真空,14时减压侧线相继馏油,19时减压塔三个回流均建立,各侧线都达

7 到抽油外送条件。从23时起,减压塔真空度从0.9Mpa上升到0.94Mpa,25日1时30分开始调节减压各线质量。5时56分,减压四线汽提塔由于人孔处抽入空气,突然爆裂。塔内高达337℃的热油喷出着火,将正路过塔区的司炉工烧伤面积达90%,其中2~3度烧伤达60%,经全力抢救无效,于9月1日死亡。 事故原因:

事后经详细检查,发现减压四线汽提塔人孔法兰面右上方有240mm垫片残缺;此处的法兰密封面上的水线(密封线)不清晰,表面有锈蚀和沾有13×8mm的石棉残留物,空气由此处漏入。 事故教训及采取措施: a、 检修一定要注意质量。

b、 装置开工前,务必对各部位做认真细致的检查。

第五篇:《过程痕迹化管理》管理创新项目

管理创新成果主报告

成果名称:《过程痕迹化管理》

单位名称:国网荆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

间:2013年9月7日

过程痕迹化管理平台助推配网常态化管理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

前言

自2011年推行配网状态检修工作以来,荆州公司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探索建立“6+1”管理模式,坚持以“信息收集规范化、状态评价动态化、检修策略精细化、检修计划科学化、检修实施标准化、评价考核立体化”为工作方针,依靠“四轮驱动” ,即“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措施;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配网状态检修的实践应用,在充分结合城市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后,通过建立“周、月、季度”为抓手的数据管理平台,形成配网状态检修工作和日常生产管理“一盘棋”的常态化运维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有力地确保状态评价工作实时、动态地开展,实现及时、准确掌握设备健康水平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设备评价的质效管理,以满足检修决策的针对性以及计划制订的科学性;为配网状态检修在基层落地生根积累可供推广的管理经验,促进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

一、实施背景

配网状态检修是配电设备检修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是改变当前配网“以抢代维”粗放管理模式,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应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全面推进配网管理精益化,达到保障可靠供电,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目标。

2011年,荆州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配网状态检修试点单位,以“信息收集规范化、状态评价动态化、检修策略精细化、检修计划科学化、检修实施标准化、评价考核立体化”为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员参与,主动运维,持续完善”的指导思想,坚持实施配网状态检修闭环管理,构建以信息收集为基础,以“动态评价” 和“综合计划”为核心的应用结构,圆满的完成了配网状态检修试点工作。

但是面对配网设备点多、面广,运行环境复杂,有效的监控和检(监) 测手段不强,基层一线生产人员相对不足的局面,如何让基层人员的思想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如何将配网状态检修工作要求和日常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一盘棋”的常态化运维管理标准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主要内涵

荆州供电公司以配网生产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作为切入点,坚持配网状态检修应用和日常生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原则,在深化配网状态检修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梳理当前现状后,我们发现“完备的全过程信息收集体系”、“有效的过程管理手段”和“扎实的基层人员思想认识和素质”等因素是配网状态检修实现常态化管理的关键。

荆州供电公司提出实现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长效化的过程管控体系,依托痕迹化的管理平台,进一步细化标准应用流程,建立完善的指标考核机制,形成围绕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标准化的应用管理流程”、 “过程痕迹化的管理平台”、“长效化的管理措施”和“立体化的指标考评机制”的工作体系。

在配网状态检修的深入实践过程中我们明确基层日常生产的管理标准要和配网状态检修切实融合,即各类运行数据的收集与状态检修相结合,将状态检修应用中一些平时“摸不着”的状态量通过标准化的形式来促进常态化;日常的巡视、检修试验等内容与状态检修要求相结合,并通过制订月度应完成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工作计划来形成常态化;通过开展定期的分析总结制度和评价管理,将过程管控、检修计划和评价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常态化。

在实施创新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是加强全过程技术监督和过程管控,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以主动运维为主线,健全信息收集机制,规范设备状态量信息收集标准及全过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模板,将配网状态检修信息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信息保障;三是将动态评价和定期评价连成“一条线”,提升配网状态检修的质效管理,为配网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保障;四是以科学的状态评价为基础,优化检修策略和计划,以带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成熟的带电检测为手段,为配网状态检修提供执行保障,推动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用向纵深开展。

三、主要做法

(一)信息管理标准化,为实现常态化管理奠定基础

信息收集是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应用的基础;而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机制,是确保“动态评价”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当前基层班组信息管理尚存在人员素质和过程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等综合因素产生的问题,导致常态化管理难以形成基层标准;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决定通过建立基层班组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模板,将状态检修应用的要求和日常生产过程的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班组信息收集的规范管理;我们在基层班组设置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应用流程,由班组各个应用角色收集对应的数据,并以每周为一个统计时段,形成基层班组的《周运行汇报材料》作为基础数据支撑。

(二)状态评价动态化,将状态检修应用融入到日常生产过程

各运行维护班组以每月为一个统计时段,并按照每周形成的过程数据来形成月度统计数据,包括本月的《配网状态检修开展情况》、《月度动态评价情况》、《综合月度运行情况统计》、《故障分析》、《标准化作业完成情况统计》等,其中:

月度总体工作的开展:一是根据每月的《本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和《下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的汇总数据形成本月完成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项数以及下个月应开展的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项数;二是根据《月度配网动态评价汇总》数据、《注意、异常、严重状态设备月度跟踪记录》数据、《月度计划完成情况统计》数据汇总形成本月缺陷总数、处理缺陷数量并分析处理情况、动态评价开展次数、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月度生产计划情况并分析完成情况、临时检修情况。

月度动态评价的开展:一是根据《月度配网动态评价统计》的数据,按照短板原理统计成按线路分类的月度动态情况情况;二是根据设备重要等级分类的《月度配网动态评价汇总》数据分别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评价结果统计”,再根据《本月应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巡检、例行试验、带电检测明细》统计分析后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试验统计”,最后根据《月度缺陷套表》数据形成各重要等级设备的“缺陷统计”,由此最终形成各重要等级的设备《月度动态评价情况汇总》;

检修策略和检修计划汇总情况:根据月度状态评价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成月度检修策略汇总,并按照对应方法形成月度状态检修计划,最后按照主次、轻重原则对计划进行排序后形成生产计划;每月将已执行的计划进行统计,未执行的计划注明原因后进入“计划库”滚动;

综合月度运行情况:根据各运检班每周统计运行记录,汇总后形成月度综合运行记录,以作为状态检修的基础工作,并由此来校验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的效果;

每月由运行维护班组根据月度评价结果而产生的注意、异常、严重的设备评价报告,并在现场检修实施完成后,来建立设备状态跟踪档案,及时形成设备的“健康病历” ,便于对设备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主要工作的开展,将形成配网日常生产与状态检修应用有机结合的关键目的,实现配网生产过程中产生数据的高度关联关系,以此来规范配网闭环管理的刚性要求。

(三)强化思想,让基层人员认识到配网状态检修和日常工作就是一件事 自2011年来,我们深入开展“设备主人责任制”为主题的主动运维机制,并配套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将状态检修的先进理念带入到基层、融入到基层并最终扎根到基层,通过努力打造专业化的基层队伍,为实现全员参与到状态检修应用中夯实基础。

我们通过收集来自基层生产一线人员的一些建议,将状态检修应用过程中相对复杂的环节进行了标准化的应用流程设计,把状态检修应用的要求和原有生产要求的内容制订成《配网状态检修标准应用对照表》,使基层人员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做到清晰的识别和标准化的操作,最终实现“化繁为简”的目的。

在实施“四轮驱动”措施,即“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 四项措施,建立起配网状态检修应用与日常生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和制度,包括:“评价管理体系”、“执行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达成基层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配网状态检修应用和日常工作就是一件事。

四、实施效果

自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常态化管理的深入实践与创新应用工作,荆州公司已形成“过程痕迹化管理平台”、“从基层建立的运行分析标准管理体系”的成果。

通过开展配网状态检修应用,丰富设备状态检测手段,消除了设备监控盲点,能够及时发现及处理设备隐患,防止进一步恶化,确保电网、人身和设备安全。

自状态检修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开展军事化管理,打造了一支掌握状态评价技术及检测技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执行力强的专业队伍。一大批专业骨干脱颖而出,有力的保证了配网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截止2013年9月,荆州城区配网连续安全生产天数为5408天,“零故障日”达到68天,同比提高28.3%;高低压故障479次,同比下降23.97%。

通过近两年多的配网状态深化应用的探索,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配网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管理流程运转顺畅,完成了设备状态评价和检修策略制定,编制了综合计划,形成了一手信息资料,确保了技改大修项目的依据;并积极有序开展设备检修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了设备健康状况。

公司在推进配网状态检修深化应用的同时,根据配网特点,将设备分为特别重要、重要和一般设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重要、高危用户的安全供电,有效规避因重要用户停电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通过“主动运维”、不停电作业和精益化抢修,公司社会优质服务满意度得到了飞速地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才艺比拼大赛范文下一篇:创卫健康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