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与教师经济利益挂钩的弊端

2022-11-19

学生评教, 即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 这类评教活动至今仍在部分高校开展。一些学校还制定出相关的惩奖政策, 把评教结果与教师的经济利益、职称晋升挂钩。比如, 各二级学院每学期将所有教师的得分从高到低排序, 靠前百分之几的教师给予多少奖金, 靠后百分之几的教师将影响到职称评定、年终奖发放, 评先进等等。

此惩奖政策实施以来, 其结果怎样?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与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 学生评教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初衷是好的, 它搭建了一个教学信息反馈的平台, 对教师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教师的上进心, 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但现实与希望有很大差异, 实施的结果非但作用不大, 反倒滋生出许多弊端。

一、学生评教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弊端

(一) 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非常重要。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确立, 对事物好坏的判断不一定准确, 对所作所为的后果不甚明确, 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 启发和教育。而学生评教与教师经济利益的挂钩,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低分的潜在威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顾虑颇多, 放不开手脚。

尽管在评教过程中设置了无效分, 教师可有选择地把自认为有恶意评教嫌疑的学生勾出, 使其评分成为无效。然而, 这个看似保障公正的环节却在老师心中投下了阴影。教师往往有一种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 似乎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教书这个职业原本阳光, 师生关系纯洁, 没有金钱、利益的冲突, 现在, 教师被迫去揣摩自己的学生:哪些人可能对我不满?谁可能对我心存芥蒂?你得在心里把学生过一遍, 那种心理很微妙, 那种揣摩很伤自尊, 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被主观臆断搅乱, 事实上, 在勾出某些学生的同时, 你会对这些学生心怀愧疚。他因为调皮被老师批评过就一定会报复老师吗?他成绩不好就一定会报复老师吗?把他划入另册是不是冤枉他了呢?从师德讲, 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管他是调皮的或成绩不好的。但在这种被动局面下, 老师怎么一视同仁得起来呢?

这种微妙的心理经过一次次强化被放大, 久而久之就变成阴影笼罩在心里。于是,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客套而暧昧:该说的不说了, 该批评的不批评, 该坚持的选择放弃, 该反对的却和稀泥……教师处处要去揣摩学生的心思, 留心学生的脸色, 完全不敢理直气壮地行使教师的职权了。

教师受制于学生, 其主导地位被削弱, 甚至产生错位。

(二) 教师为保护自身利益消积应对。

同一群体之间的人肯定存在着差异, 客观地讲, 教学水平的高低涉及方方面面的能力, 需要长期修炼, 不能一蹴而就。面对每学期的评教, 能力不足怎么办?为了确保职称评定顺利, 评先进有资格, 年终奖不落空, 教师们会怎么办?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一种潜在的不动声色的交易滋生起来。教师的水平没有变, 学生的成绩却上来了, 学生有作弊的嫌疑, 教师也睁只眼闭只眼, 本该严格把关的环节却有意疏漏。教师手里能掌控的无非就是分数, 别的不说, 学生的平时表现、考勤要折合成分纳入总成绩, 这些方面的弹性掌控, 可直接决定学生挂不挂科, 能不能拿奖学金。学生要分数, 教师也要分数。高分换高分, 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三) 造成学生对教师或者教育的信任危机。

教师弄虚作假, 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良教风带动不良学风, 彼此推波助澜,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造成教学秩序紊乱, 势必引起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信任危机。

相对于学术造假, 评教造假对学生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术造假只是一个单边过程, 没有流通到教学环节当中。而评教的造假, 让更多的学生介入, 对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

(四) 学生评教的随意性强, 可信度不高。

尽管学生评教有内容提示, 分门别类, 分值大小不一, 但学生大多都是凭着印象随意打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尽管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存在一贯性, 但每学期评价的结果却没有定数, 靠前的教师常有变更, 让人不可琢磨。

还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要求严格的老师比松动的老师容易得低分, 考勤严格的老师比不考勤的老师容易得低分。

既耍得好又不挂科, 这是学生生活的理想境界, 也因为如此, 作为回报, 学生会对那些“心慈手软”的老师给出“友情分”。这样的评教结果自然缺乏说服力, 可信度不高。

(五) 对遵守师德、坚守信念的教师造成伤害。

如上所述, 那些教学态度严谨、遵守师德、坚守信念的教师, 在评教时常常不如那些取巧的老师得分高, 这难免对他们造成精神伤害。他们不在乎钱, 但在意自己的名声, 在意认真履行职责后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但现在, 事物本身的样子被一大堆混淆视听的表象所掩盖, 貌似公正的评价致使他们屡受伤害。

在学生评教与经济利益挂钩前, 有位教师在学生无记名评教中, 曾保持了十几年的第一。没有一分钱奖励, 但他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有什么比学生发自心底的认同更让人欣慰的呢?

学生评教与经济利益挂钩后, 由于潜规则的滋生, 得分高的老师也不再受人尊重了, 这样的挂钩奖励, 是激励人向前看呢, 还是激励人向钱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 良好的师德, 坚定的信念, 原本与金钱无关。有奖金没奖金一样认真, 有人监督无人监督同样尽心, 这才是我们评教活动追求的目标啊!

二、结论

以上弊端源于一个基本事实, 教师和学生都有评分权, 双方手里都握着一根利益杠杆。这就可能造成权利交换, 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 评教结果能够反映真实情况吗?能正面促进老师的师德, 提高教学水平吗?

公正的评定只能来自置身于共同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学生评教与教师经济利益挂钩在实施过程中, 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弊大于利, 建议取消学生评教与教师经济利益挂钩的相关规定。

三、建议

(一) 在不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前提下, 保留学生评教活动这个平台, 还原师生之间的纯洁关系。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有感而发, 无论是肯定, 否定, 赞扬, 批评, 鼓励, 建议, 都来自心底, 这样才能获得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信息, 看到事物本身的样子, 而不是一大堆混淆视听的表象。

(二) 学生评教不与奖金、职称晋升挂钩, 评教结果, 可以作为对教师年终考核的一个参考因素。

(三) 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完善惩奖制度。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惩奖制度, 合理利用激励机制, 真正调动起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与护理体会论文下一篇: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大学遇到的问题及个人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