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2023-05-14

第一篇:乡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大气治理要花大钱出实招

今年起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本报

2012年年底,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华中乃至黄淮、江南地区,一场持续的雾霾蔓延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治理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社会稳定,更关乎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动真格、出实招。

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发布,剑指PM2.5,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

《大气十条》是我国政府在对当前大气环境形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大气十条》的发布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探索环境保护新路,推进管理战略转型

《大气十条》成为具体实践

“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修订并颁布空气质量标准,强化政策措施。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2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开始下降出现拐点。

但是,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117.6万吨、2337.8万吨,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70%左右的城市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单位面积排污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

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2亿辆,比2011年增加了7.8%,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

„„

正如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相关负责人所言,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大气污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针对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下定决心,坚决治理;总书记在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2011年,李克强同志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就专门对PM2.5的监测等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又多次强调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促使大气污染治理早见成效。张高丽副总理4次听取PM2.5防治专题汇报和有关地方及部门意见,深入山西、新疆、内蒙古、北京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对编制《大气十条》进行安排部署。

为编制好《大气十条》,整个编制工作历时9个月时间,文稿修改达30多次。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十条》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综合运用经济、科技、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

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涉及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

《大气十条》试图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顶层设计,注重改革创新,激励和约束并举,制定综合措施,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气十条》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导向,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条件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大力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是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树立负责任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出台落实政策措施,强化污染治理

25个省份发布《大气十条》具体实施方案

《大气十条》发布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纷纷出台落实的政策措施,强化污染治理。

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把《大气十条》的要求具体细化到实施细则中,对京津冀及周边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更高环境目标和更严治理要求。

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大气十条》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涉及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34个部门,共分解了80项任务。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政府。

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梳理出近期拟出台的涉及能源结构调整、环境经济政策和落实各方责任3个方面的22项配套政策措施,配套政策措施已于今年2月12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与此同时,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机制和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开展。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发布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与环保电价、油品质量升级价格、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等政策。科技部组织实施“首都蓝天行动”,强化污染治理科技支撑。财政部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鼓励政策,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13年50亿元专项资金已拨付京津冀及周边6省(自治区、直辖市),今年拟安排10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开展节能产品“能效之星”评价活动。住建部制定了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国家能源局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签订了重大能源保障项目任务书。环境保护部与国家气象局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方案。

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组织召开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常委会议、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天津、河北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发布了本地区的《大气十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大气十条》发布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积极稳妥地落实

各项措施。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在控制煤炭使用、优化产业结构和防治机动车污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北京市完成32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4.4万户平房采暖实现“煤改电”,调整退出污染企业288家,淘汰老旧机动车36.6万辆。天津市对32座燃煤锅炉房实施“改燃并网”,搬迁关停外环线以内污染企业23家,淘汰黄标车7.2万辆。河北省淘汰小锅炉3万多台,削减钢铁产能1100万吨,关停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淘汰黄标车57.8万辆。同时,各地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明显增强,天津市关闭违法排污企业440家,责令停产整治144家;河北省组建全国首支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抓获环境犯罪嫌疑人290人,刑事立案289起。

在日前召开的各地“两会”上,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长、市长、主席在工作报告中大篇幅地安排部署环保工作,尤其是大气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报告中提到“再花多少钱,也要坚决完成任务”;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讲,2014年要在控污染防治工作,表示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煤、控车、控尘、控污等“四控”方面实现大突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讲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不能形成一吨产能,超过一吨产能的就地免职,而且党政同责,必须执行。这充分反映出各地在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方面的空前决心。

有关地方政府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根据不同预警等级采取限产、限排等应急措施,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气影响。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多地采取烟花爆竹禁限放措施,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少放鞭炮,要求党员干部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山西省环保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环保系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公众也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优于去年同期。

■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重而道远

督察各地落实情况

虽然《大气十条》的贯彻落实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环境监管能力不足、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凸显、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个别地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配套等问题。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今年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督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细则,分解目标任务。环境保护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大气十条》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台相关文件。自今年起,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严格落实《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实施京津冀清洁煤推广计划。积极稳妥推进煤改气,建立天然气供需衔接机制。

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今年新增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1.5万平方米,燃煤机组脱硝1.3亿千瓦、脱硫1500万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燃煤小锅炉15万蒸吨。实施石化、包装印刷、表面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加快火电、钢铁、水泥行业除尘改造,限时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制定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加强车油路统筹,完善协调机制,强化机动车环境管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淘汰黄标车300万辆以上;制定低速货车并轨升级方案,加快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完善建筑供热计量政策。推进重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通过设立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充分发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区域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

切实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强化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信息。在重点城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今年6月底前完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解析工作。完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强化对地方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监督检查。

继续保持专项督察行动的高压态势,环境保护部将对各地落实《大气十条》的情况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情况进行督察,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地方政府严肃处理。

第二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新增)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 ) (1)熟悉污染气体的收集措施和要求以及污染气体排放的一般要求;

1.污染气体的收集

(1)对产生逸散粉尘或有害气体的设备,宜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

(2)污染气体应尽可能利用生产设备本身的集气系统进行收集,逸散的污染气体采用集气 (尘)罩收集。

(3)当不能或不便采用密闭罩时,可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其他敞开式集气(尘)罩。集气(尘)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污染源,将污染物限制在较小空间内,减少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污染物。

(4)集气(尘)罩的吸气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利用污染气流的动能,避免或减弱集气(尘)罩周围紊流、横向气流等对抽吸气气流的干扰与影响。

(5)吸气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扩散到周围环境空间为原则确定。

2.污染气体的排放

(1)污染气体通过净化设备处理达标后由排气筒排入大气。

(2)排气筒的高度应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和行业、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计算出的排放速率确定,排气筒的最低高度应同时符合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文件要求。

(3)应根据使用条件、功能要求、排气筒高度、材料一供应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砖排气筒、钢筋混凝土排气筒或钢排气筒。

(4)排气筒的出口直径应根据出口流速确定,流速宜取15m/s左右。当采用钢管烟囱且高度较高时或烟气量较大时,可适当提高出口流速至20~25m/s。

(5)应当根据批准的EIA文件的要求在排气筒上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或顶留连续监测装置安装位置。排气筒或烟道应按相关规范设置永久性采样孔,必要时设置测试平台。

(6)排放有腐蚀性的气体时,排气筒应采用防腐设计。

(7)大型除尘系统排气筒底部应设置比烟道底部低0.5~1.0m的积灰坑,并应设置清灰孔,多雨地区大型除尘系统排气筒应考虑排水设施。

(8) 非防雷保护范围的排气筒,应装设避雷设施。

(9)对于可能影响航空器飞行安全的烟囱,应按相关要求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2)熟悉除尘、吸收、吸附、燃烧的典型处理工艺及其一般规定; 1.除尘处理工艺的一般规定

(1)除尘工艺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配置,控制和减少无组织排放,设备或除尘.系统排放至大气的气体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 6297)和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的限值。

(2)对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或排出的污水,根据生产条件、除尘器类型、粉尘的回收价值、粉尘的特性和便于维护管理等因素,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以及其它规范的要求,采取妥善的回收和处理措施。

(3)除尘器宜布置在除尘工艺的负龙五段上。当布置在正压段时,电除尘器应采用热风清扫,袋式除尘器应保证清灰压力大于系统操作压力,配套风机应考虑防磨措施。

(4)除尘工艺的场地标高、场地排水和防洪等均应符合GB 501 87的规定。 2.气态污染物吸收工艺的一般规定

(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的净化。

(2)吸收系统应包括集气罩、废气预处理、吸收液(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吸收装置、控制系统、副产物的处置与利用装置、风机、排气筒、管道等。

(3)吸收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废气流量、浓度、温度、压力、组分、性质、吸收剂性质、再生、吸收装置特性以及经济性因素等。

(4) 高温气体应采取降温措施;对一于含尘气体,需回收副产品时应进行顶除尘。

(5) 吸收工艺的主体装置和管道系统,应根据处理介质的性质选择适宜的防腐材料和防腐措施,必要时应采取防冻、防火和防爆措施。

3气态污染物吸附工艺的一般规定

1 (1)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

(2)吸附工艺分为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本标准中的吸附指变温吸附。

(3)吸附系统包括集气罩、废气预处理、吸附装置、脱附(回收)系统、控制系统、副产物的处置与利用装置、风机、排气筒和管道等。

(3)了解除尘器、吸收处置装置、吸附装置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1.除尘器

除尘器主要有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

(1)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机械除尘器宜用于处理密度较大、颗粒较粗的粉尘,在多级除尘工艺中作为高效除尘器的预除尘。

(2)湿式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粒径1林m以上的尘粒;高湿烟气和亲水性粉尘的净化,可选择湿式除尘器,但应考虑冲洗和清理;湿式除尘器不适用于疏水性粉尘、遇水后产生可燃或有爆炸危险、易结垢粉尘。

(3)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宜用于处理风量大、浓度范围广和波动较大的含尘气体。 (4)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宜用于处理大风量的高温烟气。 2. 吸收处置装置

(1)常用的吸收装置有填料塔、喷淋塔、板式塔、鼓泡塔、湍球塔和文丘里等。

(2)吸收装置应具有较大的有效接触而积和处理效率,较高的界而更新强度,良好的传质条件,较小的阻力和较高的推动力。 3.吸附装置

(l)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工业应用宜采用固定床。

(2)常用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包括活性炭纤维)、分子筛、活性氧化铝和硅胶等。

(3)吸附装置用于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时,应符合安全生产及事故防范的相关规定。 (4)熟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工艺及选用原则; 1.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及选用原则

(1)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划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常用工艺包括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旋转喷雾法、有机胺法、氧化锌法和亚硫酸钠法等。 (2)二氧化硫治理应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排放标准,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 (3)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采用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工艺时应符合HJIT 179的规定; ②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时应符合HJ}T }的规定; ③燃用高硫燃料的锅炉,当周围80 kr}内有可靠的氨源时,经过技术经济和安全比较后,宜使用氨法工艺,并对副产物进行深加工利用; ④燃用低硫燃料的海边电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海洋环保论证,可使用海水法脱硫或以海水为工艺水的钙法脱硫。 (4)工业锅炉l炉窑应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炉制宜选择适宜的脱硫工艺,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应符合相关规定。 (5)钢铁行业根据烟气流量和二氧化硫体积分数,结合吸收剂的供应情况,宜选用半干法、氨法、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脱硫工艺。

(6)有色冶金工业中硫化矿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体积分数大于3.5%时,应以生产硫酸为主。烟气制造硫酸后,其尾气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仍不能达标时,应经脱硫或其他方法处理达标后排放。 2.氮氧化物控制措施及选用原则

(1)控制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应优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当不能满足环保要求时,应增设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 N CR)等烟气脱硝装置。

(2)燃煤电厂燃用烟煤、褐煤时,宜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燃用贫煤、无烟煤以及环境敏感地区不能达到环保要求时,应增设烟气脱硝系统。

(3)采用SCR脱硝装置时,应优先采用高尘布置方案。 (4)选择烟气脱硝方式时,应考虑对锅炉的影响。

2 (5)了解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恶臭、卤化物气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及其选用原则;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主要包括低沸点的烃类、!钉代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和胺类等。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处理技术

①回收类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

②消除类方法:主要有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氧化法等。 (2)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

①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与去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工艺.单元,由于每一单元吸附容量有限,宜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②吸收法宜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可用于喷漆、绝缘材料、粘接、金属清洗和化工等行业应用。

③冷凝法宜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回收和处理属高效处理工艺,宜作为降低废气有机负荷的前处理方法,.与吸附法、燃烧法等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回收有价值的产品。

④膜分离法宜用于较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分离与回收,属高效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预处理成本、膜元件造价、寿命、堵塞等因索。 2.恶臭

(1)恶臭气体的种类:含硫的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含氮的化合物:如胺、氨等;卤素及衍生物:如卤代烃等;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酮、酸、酉旨等;烃类:如烷、烯、炔烃以及芳香烃等。 (2)恶臭气体的基本处理技术

①物理学方法:主要有水洗法,物理吸附法,稀释法和掩蔽法。

②化学方法:主要有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燃烧)法。

③生物学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 (3)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

①当难以用单一方法处理以达到恶臭气体排放标准时,宜采用联合脱臭法。

②物理类的处理方法宜作为化学或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一也可作为唯一的处理工艺。 ③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 ④化学吸附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低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

⑤化学燃烧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连续排气、高浓度的可燃性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 ⑥化学氧化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

⑦生物类处理方法宜用于气体浓度波动不大,浓度较低或复杂组分的恶臭气体处理,净化效率较高。 3.卤化物气体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卤化物主要包括无机卤化物气体和有机卤化物气体(氟化氢、四氟化硅、氯气、澳气、澳化氢和氯化氢(盐酸酸雾)等)。

(1)卤化物气体的基本处理技术

①物理化学类方法:固相(干法)吸附法、液相(湿法)吸收法和化学氧化脱卤法。 ②生物学方法: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 (2)卤化物气体处理技术的选用原则

①在对无机卤化物废气处理时应首先考虑其回收利用价值。如氯化氢气体可回收制盐酸,含氟废气能生产无机氟化物和白炭黑等。

②吸收和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在资源回收利用和卤化物深度处理上上艺技术相对成熟,优先使用物理化学类方法处理卤化物气体。

③吸收法治理含氯或氯化氢(盐酸酸雾)废气时,宜采用碱液吸收法。 ④垃圾焚烧尾气中的含氯废气宜采用碱液或碳酸钠溶液吸收处理。 ⑤吸收法治理含氟废气,吸收剂宜采用水、碱液或硅酸钠。 ⑥电解铝行业治理含氟废气宜采用氧化铝粉吸附法。

3

(6)了解主要重金属废气的基本处理技术。

大气中应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砷、.Art铬及其化合物。

1. 重金属废气的基木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2. 考虑重金属不能被降解的特性,大气污染物中重金属的治理应重点关注:

(1)物理形态:应从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达到重金属污染物从气相中脱离的目的:

(2)化学形态:应控制重金属元.索价态朝利于稳定化、固定化和降低生物毒性的方向进行,如在富含氯离子和氢离子的废气中,Cd(元素镉)易生成挥发性更强的CdCl,不利于将废气中的Cd去除,应控制反应体系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

(3)二次污染: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处理重金属废气治理中使用过的洗脱剂,吸附剂和吸收液,避免二次污染。 3.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一般处理方法是: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1) 冷凝法宜用于净化回收高浓度的汞蒸气,’可采取常压和加压两种方式,常作为吸收法和吸附法净化汞蒸气的前处理。

(2) 充氯活性炭吸附法宜用于含汞废气处理。活性炭层需预先充氯,含汞蒸气需预除尘,汞与活性炭表面的C12反应生成Hg C12,达到除汞目的。

(3)燃烧法宜用于燃煤电厂含汞烟气的处理。 4. 铅及其化合物废气宜用吸收法处理。

5. 砷、镉、铬及其化合物废气通常采用吸收法和过滤法处理。

4

第三篇: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陈程

1136120107

园林111班

要: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环境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 键 词: 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1.2 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x、SO

2、P、As、PH

3、CO、HF、C2HCl

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 1.3 原因分析

1. 3. 1 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

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以兰州市为例,全市总的地形特点是以西北的祁连山余脉和东南部的马卸山脉为最终点,相向成阶梯形,逐渐下降到以中部西东流向的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之河谷川地为鞍底,形成一巨大马鞍形,相对高差为2 181 m。另外裸露的谷侧山峰对谷间大气有明显的加热效应,由于山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其表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造成超绝热温度递减率,白天山峰对谷顶空气加热,谷底空气温度较低,形成脱地逆温.夜间谷间辐射,冷空气沿坡面下滑,形成夜间谷间辐射逆温.山谷盆地日间的脱地逆温层,以及夜间山谷冷胡效应形成的逆温层,是造成山谷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1. 3. 2 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1)燃料燃烧。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

(2)工业生产过程。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即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企业。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3)交通运输。

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但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4)市政建设。

城市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问题,即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马路上的灰尘不能吹走,而且越积越多,这也是引发扬尘天气的直接原因。

(5)工业布局。

工矿企业的分散性使城区的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6)绿化。

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绿化还没有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内部绿化已基本达标,而整个城区的绿化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2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2.1 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大气污染防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

(1)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

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2)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3)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4)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2 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烃、铅、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降尘量的测定、颗粒中化学组分的测定。其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

2、SO

3、CS

2、H2SO4和各种硫酸盐。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GB/T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2.3 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2.4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在污染源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仅只限于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是加重大气污染的重要气象条件之一,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3 结 语

我国目前人均耗能水平还很低,仅为世界人均的l/4,能源消耗量也将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近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将加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而大幅度提高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投资困难较大。 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根据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在工业污染源或固定源的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之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还必须以命令控制型和法律、法规手段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手段无疑是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童志权,陈焕钦.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2] 覃世金.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J].湖 北化工, 1997, (2): 51-53. [3] 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0. [4] 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 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2): 153-154.

第四篇:小论文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环境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此文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1]。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废气污染的成分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x、SO

2、P、As、PH

3、CO、HF、C2HCl

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 1.2原因分析

1.2.1地形和气候因素

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1.2.2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

(1)燃料燃烧。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

(2)工业生产过程。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即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也是污染为严重的企业,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3)交通运输。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但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二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2.1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大气污染防治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 (1)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2]。

(2)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3)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4)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2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烃、铅、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降尘量的测定、颗粒中化学组分的测定。其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

2、SO

3、CS

2、H2SO4和各种硫酸盐。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GB/T 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2.3综合整治大气污染

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3],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三结语

在近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将加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而大幅度提高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投资困难较大。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根据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在工业污染源或固定源的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之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还必须以命令控制型和法律、法规手段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手段无疑是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覃世金.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J].湖北化工, 1997, (2): 51-53 [2] 林肇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2): 153-154

第五篇:治理大气、水、噪声污染的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1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高深莫测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2、遇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施工。

3、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4、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5、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应封闭存放,使用过程中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

6、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现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土沙带出现场。

7、市政道路施工铣刨作业时,应采用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要洒水降尘。

8、规划市区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立方米以上的工程,应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有效的降尘装置。

9、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及冬施取暖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烧,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10拆除旧有建筑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内清运完毕,并应遵守拆除工程的有并规定。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 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 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体。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露,污染土壤水体。

3、 施工现场设置的食堂,用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防治施工噪音污染的措施

1、 施工现场的应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现场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2、 施工现场的电据、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

3、 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可采用隔音布、低噪声振捣器方法。

4、 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管理,进行严格控制,承担夜间材料运输车辆,进入工地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拢民。

奥运村项目经理部 2006年10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镇党校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党委书记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