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文献综述

2022-07-14

第一篇:关于金融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

《创意众筹的异质性融资激励与自反馈机制设计研究》 黄玲,周勤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创意转化成产品,如打印机、可穿戴 智能设备等,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一批创意型企业的成长。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发展创意项目顺利摆脱了结构转型的困境。支持创意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的转型。然而创意项目发展初期却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是其关键。创意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的转型,而融资难是其发展初期面临的关键问题。而众筹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从融资人、投资人和平台三方面说明了众筹模式三方目标各异,激励具有异质性。并建立模型,对这三方的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之后,本文指出在众筹发展的初期,众筹机制的设计任务主要由平台来承担,肩负着教育市场和指导众筹的使命其目的是使更多的创意项目和资金有效对接,从而满足三方利益的一致诉求 。随后,本文结合激励模式、众筹机制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在阈值机制约束下,资金需求较小的创意项目倾向于选择众筹模式,融资方通过平台展示,向投资人发送项 目质量信号,投资人在自我尽职审查机制下选择符合自身偏好的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借助 “点名时间”数据研究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在满足投资人偏好类型条件下能诱发投资激励 ,并通过众筹社区反馈渠道迅速传播,推动创意项目取得成功,反之则可能遭遇失败,这可以形成有效的众筹自反馈效应。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以改善异质性融资激励缺陷与创造自反馈机制的优良环境为基础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美国SEC众筹新规及其监管启示》 龚映清,蓝海平

众筹作为一种科技融资的新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众筹通过互联网有效匹配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且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是传统风险投资的一种重要补充。然而作为一种新模式,众筹模式也存在着包括股权众筹受限、投资者保护难等许多问题。因此,2013年10月,美国SEC正式发布了一项针对众筹的监管提案,以规范早期的众筹市场,促进其良性发展。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允许股权众筹、对发行人的要求以及对中介机构的要求。该法案的颁布对众筹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放宽了投资者门槛,二是有利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加速了众筹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时这一法案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能会增加发行企业成本,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增加监管成本等。但总的来说,美国众筹新规提案为众筹发展框定了边界,提供了土壤。本文针对中国众筹模式发展的中出现的政策监管不明、创新环境弱、投资者保护难度大、社会公众对众筹认识不足等问题,结合美国经验得出一些启示:一是要加快立法,二是要不断探索股权众筹方向及其可能路径,三是必须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四是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众筹项目的社交网络影响力预测与分析》 杨扬,Chun-TaLU,王菲菲,许进,PhilipS.YU

与传统的募资方式相比,众筹具有募资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势,因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募资渠道。然而,由于众筹平台中的大多数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众筹项目发起人、投资者和众筹平台的运营者都迫切地需要找到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率的方法。本文针对众筹项目由于社会影响力不足而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众筹平台的社交网络影响力预测方法。根据已有的数据,本文构造了一些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了项目统计特征、内容特征、社会行为特征和社会结构特征等4类累积特征。其后,结合KickStarter众筹平台数据和Twitter社交网络中的相应数据外构建了模型,对众筹模式的影响力增长以及上述四项累积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推广过程中,众筹项目的社交网络影响力可以被精确预测,准确率最高达88.31%;分类器在采用累积特征时具有比采用增量特征更好的预测效果;项目统计特征和推广者的社会影响力等特征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和更稳定的显著性;此外,特征重要性分析还显示,部分特征如已投资人数、初始推广者占比和所有推广者的平均粉丝数,与影响力增益具有稳定的正相关性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众筹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预测问题,并为设计更好的社交网络推广策略提供了依据。

《产品众筹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规制问题研究》 钟肖英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也迅猛发展,从网上银行到第三方支付和P2P网络借贷,再到大数据金融和第三方金融平台以及现阶段的众筹,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和丰富,交易规模快速发展壮大。而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创意项目转化为产品。但是,在互联网众筹平台上,由于项目发起人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使得发起人因不了解投资者对众筹产品偏好的高低而带来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使得投资者参与众筹后往往无法约束或控制发起人提供产品的质量、交付日期,这就给发起人提供了低质量产品动机,也就是道德风险。在道德风险这方面,也存在第三方平台作为担保或仲裁机构的质量价格的决策问题,以及由于第三方平台依据项目众筹成功额度收取手续费,而带来的第三方平台和发起人合谋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良,而导致发起人创意被模仿,使得消费者对众筹项目质量高低很难辨别。那么,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发起人如何通过分离均衡契约把自己与低质量项目区分开来,以获得更多支持者,也是产品众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逆向选择与道德选择问题,本文提出发起人可以通过差别设计产品质量和价格最优契约,从而达到投资者自我揭示的目的,以减少信息租金的支出,赢得更多资金支持,提高项目收益的方案。

《股权众筹 :融资模式、价值与风险监管》 邱勋,陈月波

2014 年,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久,股权众筹也被认定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开始对股权众筹模式进行调研,并着手制定其发展监管意见。因此,股权众筹在我国即将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作为一种新兴融资工具,股权众筹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主要存在法律风险、模式创新风险和道德风险。本文考察了股权众筹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股权众筹的主要模式:个人直接股东模式、基金间接股东模式、集合直接股东模式。进而分别对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法律问题方面,股权众筹在各国发展中的共同性问题之一就是合法性问题;模式创新风险方面,主要包括众筹平台无任何准入门槛和资质要求、领投人可能不能资本退出之前始终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等问题;道德风险方面,则可能出现初创企业采用一些极度乐观或是夸大和误导性的宣传以吸引投资者、企业成功融资后企业很可能不按契约、擅自更改募集资金的用途或者违规使用资金,给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显著损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良方案:一是尽快出台《股权众筹指导意见》,明确股权众筹主体监管措拖,二是采用立体交叉监管方式,引导股权众筹健康发展,三是构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

第二篇:金融电子化文献综述

[关键词] 金融电子化

我的课题是《金融电子化》,我通过查阅与分析相关的大量的文献资料,现对相关文献的有关内容作如下分析:

1.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本文作者黄兆龙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化迅速发展,目前阶段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行业竞争的核心,金融电子化建设成为金融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支撑,其进展引起金融行业 、JT 业界和国家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金融电子化的: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 电子化阶段 、开发大量新的自助银行项目阶段、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服务阶段、网上银行阶段这四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析,提炼出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瓶颈:l缺乏总体规划和标准的约束,金融信息通信网络的规模小;2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整体效能差且全国性支付清算体系建设面临很多困难;3 缺乏复合型高级金融专业人才;4 监管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在电子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存在相当大的空白。通过阅读与理解,让我对电子经融化目前的发展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为我以后进行着方面论文写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注:黄兆龙.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中国电子商务,2012 ,(3):186)

2.金融电子化水平的提高对银行业的影响。本文作者王雅庆认为,伴随 21世纪到来的高新技术正在慢慢向金融业渗透,使金融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对传统的银行业提出了深刻的挑战。金融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不可忽略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 。其产生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2 、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

3、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

4、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5、使监管更加到位。虽然金融电子化大大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但是也使得银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为:l、安全问题。金融电子化是基于网络的,因而安全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2、对传统银行生存和经营的挑战。

3、银行的结算职能及资金监督职能。网络银行提供跨境服务的监管问题。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是面向全球的,如臬有关银行在没有足够监管制度的司法地区注册,就会引起保障本地区存户利益等各种问题。

4、管辖权问题。目前,各国还未有专门针对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对跨国电子金融交易的司法管辖问题也未见一致,存在管辖权不明的问题。

5、信用问题。国际金融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欺诈,电子金融欺诈现象突出。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了解了金融电子化对于传统银行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正确的认识金融电子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辩证的看法和认知。(注:王雅庆.金融电子化水平的提高对银行业的影响.中国金融经济,2011,75)

第三篇:中国金融市场研究综述文献综述样板一

中国金融市场研究综述

具体研究文献回顾和综述

(一)资本市场的特征研究

1、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市场有效性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是金融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1965年发表的《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一文中正式提出。该假说认为,在:(1)大量投资者力图利用充分、独立并随机出现的信息进行交易并获利;(2)所有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理性经济人;(3)无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等市场摩擦,市场能迅速反馈有价值信息这三个前提下,金融资产在资产价格形成中能充分并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即在一个资本市场中,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则市场是有效的。

根据金融资产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集合内涵不同,市场有效性可分为弱态有效性(Weak Form EMH)、半强态有效性(Semi-strong Form EMH)和强态有效性(Strong Form EMH)三类。在弱态有效市场中,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集合限于历史交易数据(交易价格、成交量及回报率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无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半强态有效市场中,信息集合内涵扩展至全部能够影响金融资产回报率的公共信息(宏观经济动态,市场信息和财务数据等);而强态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与非公开信息将会为市场交易者充分利用,修正其投资策略并完全反映在价格中。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提出,引发四十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与理财领域大量实证研究。沃金(Working, 1934)、考尔斯和琼斯

(Cowles & Jones, 1937)、肯代尔(Kendall,1953)、罗拔茨和奥斯本(Roberts & Osborne, 1959)、库特勒(Cootner)、萨缪尔森(Samuelson)和曼得布洛特(Mandelbrot)通过研究近代证券市场价格变化,提出并发展随机漫步理论,为有效性假说提供有力支持。基于市场收益随机正态分布特性,马克维茨(Markowitz(1959),夏普(Sharpe(1964)) 以及林默(Linmer(1965))等人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而罗斯Ross(1976)则根据理性投资者套利行为提出资本套利模型(APT)。

然而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行为经济学、市场分形理论等新兴学派的发展,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受到了学术界和投资界的广泛质疑。第一,其三项基本假设均建立在“完美”的完全信息市场理论基础上,而真实资本市场中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不可忽略、投资者意见分歧且并非全部理性、市场套利者力量有限而投机者羊群效应明显等问题否定了其基本前提;第二,国外众多对企业内部信息人士(股东和企业高管层)和基金经理们超额回报率的研究,虽然难以得出其持续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盈利回报的证据,但从基本可以否定强态有效假说,而在我国相对低效、投资气氛浓重的资本市场中,这一假说更难以成立。故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弱态和半强态有效性上。

国内研究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文献最多,但是由于存在联合检验问题,弱态有效性检验也是争议最大的。施农屋(1993)运用序列相关性检验模型对深圳证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测试每种股票前后期之间,以及每种股票价格与深圳证券价格指数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其结论是深圳市场未能通过弱态有效检验。俞乔(1994)对沪市1990~1994和深市1990~1994的综合股价指数进行了研究,

作者使用误差项序列自相关检验、游程检验和柯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的研究方法,得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韩德宗(1995)通过对沪市56只股票和深市17只股票1992~1994的收益率为样本,使用序列自相关系数和游程检验研究方法,对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得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邓学军(1995)在自相关检验和连续性检验之外,使甩了过滤检验方法。分析了股价对历史信息的吸收,结论是中国股市还未达到弱态效率。胡波、宋文力、张宇光(2002)利用随机游动模型,采用1996年2月12日至2001年7月9日的统一指数数据,使用DF与KPSS两种互补的检验方法,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未达到弱态有效。孙碧波,方健雯(2004)把技术分析的获利能力与市场的弱态有效性联系起来,通过断定在中国证券股票市场上某些技术规则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进而得到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吴世农(1996)对深沪两市20种股票所做的自相关分析,也表明它们的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变动趋势,但他认为不能简单定论我国股市已达弱型效率。然而宋颂兴和金伟根(1995)对沪市1992年底以前上市的29只股票进行了检验,他们将样本区间分成1991年到1992年和1993年到1995年,结论是从1993年到1995年沪市弱态有效性成立。魏刚(1998)在对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我国股市能区分不同的分配信息并作出反应,但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或不足或过度,弱式有效市场的特征并不明显。

针对期货市场,王益(2005)选取了从1999年1月到2004年5月沪铜期货3月期收盘价的月度数据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沪铜期货市场没有达到弱态市场有效性。

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呈现弱态有效性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由于对中国股市是否达到弱态有效还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观点的不统一反而使人们更乐于接受市场没有达到弱态有效的结论,而且技术分析方法的普及,也使人们相信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的结论。

关于半强态有效性,吴世农、黄志功(1997)选择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30家公司为样本,采用“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得出我国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靳云汇、李学(2000)以1996年以来的94家“买壳”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买壳”公告前后股价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股市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场并未达到半强式有效性。叶龙.,谢建汀(2000)采用CAR分析法对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选出的144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观察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年度赢余公告的反应,得到我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态有效的结论。杨朝军等(1997)通过分析股价对公司分红方案和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反应速度,认为沪市已经能够较快速地反映送配股信息。他同时表示,并不能由此断定沪市已达到中强效率,因为沪市投资者对分红配股信息并不十分看重。张人骥等(1998)以沪市48家上市公司722个交易的收益率数据,检验了上海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检验结果表示拒绝接受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的假设,但没有为是否存在过度投机作出结论,也没有明确说明沪市是否达到了中强型有效。赵宇龙(1998)分析了沪市123家上市公司4年的会计盈余数据,认为沪市对预期的好消息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而对预期坏消息则反应不足。叶青等(1999)的检验却表明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现象。以上研究发现也说明我国股市也没有达到中强型有效。

综上所述,大多数经验检验结果倾向于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中强效率。但对于是否达到弱型效率则存在较大分歧,未能达到共识。那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应如何认识呢?一般地讲,股价表现出随机游走的特性则说明股票市场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有效,目前许多关于市场是否有效地检验方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以此为基础的检验结果未必可信,尤其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市而言。随机游走还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基于信息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随机性,是市场实现一定程度效率基础上的随机性,而另一种随机性则是无信息基础的,股价往往受某些外在的或者人为的因素决定,实际上是一种极端无效情况下的随机性,是一种疯狂式的随机性,这主要是由于法规的不健全及人为操纵引起。可以推测,我国股票市场在早期所表现出来的股价的随机性很可能不是有效市场的表现,相反地,却是一种极端无效情况下的随机性,我国股票市场也是极端无效的。除此以外,时间序列长度是限制我国股市有效性实证检验的主要因素。西方学者在股票市场实证研究中往往要选取几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就是因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股价运行中含有大量的“噪音”成分,为了得出可信的结论就必须靠较长的时间序列来消除噪音。一般地讲,一个完整地经济周期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一个股票市场的运行周期也需要41个月的时间[2]。在我国却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时间序列长度还不足一个股票运行周期,其结论自然是值得怀疑的。最后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和隐瞒重大信息不报等情况相当普遍,这也会对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结果产生偏差。

总之,研究市场有效性需要充足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为依托,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和中国证

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入认识和理解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第四篇: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目前,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检验。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深刻的认识该问题。 【正文】

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贵州贵阳学院的曾汝林教授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 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

1986 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

1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阶段(1994—1996 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

1994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剥离出来;并且农业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改由县联社负责,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 第三阶段(1997—2002 年)清理整顿阶段

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以下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缩其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制。 第四阶段(2003—2005 年)进一步改革阶段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了县城区域内的各个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再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当地,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引导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资金返还给农村;大力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第五阶段(2006 至今)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阶段

2006 年银监会从政策上首先允许四川、甘肃、吉林、青海、内

2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蒙古、湖北6 省(区) 的农村地区开展设立村镇银行;2007年春天开始,在四川、吉林等地先后设立了新型的村镇银行和合作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文,在部分省、市、县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09 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银监大力推行“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科学完善农村金融分类监管体制和切实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五项措施,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2.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许多文章都已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将其总结概括后浓缩为三大问题:①“三农”贷款问题任重道远。②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③农业农村保险发展滞后。 2.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①改革路径分析。②金融服务能力研究。③金融产品创新。 ① 改革路径分析。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桂红在其文章《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中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加快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这种观点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问题,对政府制定方向性政策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战

3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术性的指导。

② 金融服务能力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兰静在《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中认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如扩大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这种观点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问题,具有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本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没有认识到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影响。 ③ 金融产品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晓林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中认为农村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给出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和案例。这种观点迎合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于2008 年10 月15 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但我们必须要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对新产生的金融产品的审核,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才可以防范风险。

经过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我充分认识到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同时认为今后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应该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问题上。这也是日后我对于该问题重点关注的地方。 【参考文献】

4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1] 兰静.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J].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 ,2010 年5 月. [2] 许桂红.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J]. 财经视线 ,2010 年6月. [3] 董晓林.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J]. 江苏农村经济·月刊 ,2009年10月.

第五篇: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职业倦怠的概念

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产生了[1]。Freuden-berger的观点继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工作倦怠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产生了许多理论与模型。在已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由Maslach、Pines以及Shirom提出[2]。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 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核心、最典型的表现。

2、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主观性。(2)整体性。(3)相对稳定性[3]。

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2)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4]。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5]。

3、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沈翰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50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为2.146,虽然还没有达但从分布来看,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普遍存在;其中,教师的情绪衰竭问题比较严重,而非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的问题尚不严重[6]。

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通过Maslach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4个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维度平均得分21. 24,每题平均得分2. 36;去人格化维度平均得分6. 39,每题平均得分1. 28;低成就感维度平均得分28. 22,每题平均得分3. 53.说明就平均分数来看,小学教师整体上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程度不高,个人成就感较低,有轻微职业倦怠现象.小学教师已经产生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个人成就感降低问题最为严重,高个人成就感低落29. 28%,其次情绪衰竭问题也较突出,高情绪衰竭5. 26%,中等情绪衰竭36. 84%,去人格化的问题不太普遍[7]。

李冰运用改编的MBI对上海市8所小学、6所初中、9所高中和5所大学共选取四组被试(即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750名进行施测,上海市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偏高,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成效感较高。

1、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在性别、科目、收入、教龄、学历、学校性质、是否具有行政职务以及是否班主任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l)性别、是否班主任和学校性质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2)教龄在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成效感三个维度上都有显著的主效应;(3)科目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有显著的主效应;(4)收入在成效感维度上有显著的主效应;(5)学历在情感耗竭和成效感维度上有显著的主效应;(6)是否具有行政职务在成效感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7)在去个性化维度上,收入与学历的二维交互作用显著。

2、对科目、教龄、学历三因素进行多重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在情感耗竭维度上,文科教师与教辅人员间有显著差异。(2)在情感耗竭维度上,6一10年教龄和11一15年的教龄的教师与2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在去个性化维度上,5年以下教龄和6一10年的教龄的教师与2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在成效感维度上,5年以下教龄和6一10年的教龄的教师与2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有显著差异。(3)在情感耗竭和成效感维度上,专科以下教师和本科组教师有显著差异[8]。

4、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我国关于幸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落后西方大约30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处于国外理论和量表的引进阶段,研究成果零散于各个年份,成果较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期,是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阶段,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教师和老年人的调查研究,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本世纪初至今是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阶段。研究者不仅探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还开始研究相关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对象也扩展到了中学生、研究生和城镇居民,一些学者还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文化特点的研究工具和理论,而且也出现了不少总结性的研究和学术专著,跨文化研究主观幸福感初现端倪[9]。

相类似的研究中,杨宏飞和吴清萍用人脸量表和SCL90测量了301名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得出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成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10]。

宋德香通过问卷、访谈发现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因素层面、领导因素层面、同事因素层面、整体因素层面满意度较高;在晋升因素层面基本满意,在收入因素层面、物质因素层面、发展因素层面满意度较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的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各层面差异并不显著。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在考试压力维度上差异不显著[11]。

肖杰通过问卷、访谈,认为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受到学校、人际关系、性格、经验、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12]。

言妹媛通过自编问卷分析发现广西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水平不高。比较满意的是同事关系;中等满意是对领导的管理、工作环境和自我实现;对工资待遇、工作本身、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学生及家长则不太满意。另外,她认为性别和年龄上存在差异,这与之前的几位研究不同[13]。

李育华运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一百多名城镇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被调查的城镇教师的精力良好,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的平均得分最低。精力与对健康的担心程负显著相关,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和愉快的心情、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驰与紧张呈显著相关。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与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驰与紧张呈显著相关。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同松驰与紧张呈显著相关[14]。

曹建强通过自编问卷分析,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学校、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不同工龄段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体验频率没有明显差异,这些和肖杰的研究一致。另外,他认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成就感、自己认为的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状况、单位提供给教师个人发展机会、教师主动获得个人发展机会等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此外,择业动因与职业幸福感之间也有关系[15]。

倪林英,杨勇波等在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中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28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已婚教师在情感和行为控制与未婚教师差异有显著性。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不同性别、教师类型(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已婚和未婚教师间差异无显著性。总体幸福感评分与主观支持评分、EPQ-N分、经济状况呈显著相关。主观支持、神经质与经济状况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16]。

参考文献:

[1]卞 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年 第11卷 第4期 [2]Shirom A. Job-related burnout. In: Quick JC, Tetrick LE(Eds.).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245-264 [3]王燕,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7年

第2期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1):46~51

[5]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4:23~28。

[6]沈翰,教师职业倦怠—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 29(1)

[8]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9]杨宏飞,吴清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3). [10]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4). [11]宋德香.济南市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12]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13]倪林英,杨勇波等.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 [14]李育华《城镇小学教师个人评价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2006.9

[15]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6]倪林英,杨勇波等.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业经济发展综述下一篇:关于企业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