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答案之历史知识

2022-09-26

第一篇:科举答案之历史知识

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科学制度的历史价值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加强官制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是因为: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手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构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始臵进士科,进士科的设臵,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制度是选士制度的重大进步,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

中国考试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在中国考试史上,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

国、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是指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除了被东亚国家所效法以外,科举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更主要体现在被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有资料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学习西文、西艺、西政,现代许多制度都是学习西方的产物。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目中,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英国人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当西方人知道遥远的东方帝国竟然有这么一种奇妙的文官制度时,不禁产生出特殊的兴趣并大加赞誉,进而仿效。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

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朝为田舍郎”可能“暮登天子堂”,这种将相本无种、茅屋出公卿的官员选任办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考试选才的公平客观性又可以排除人情关系对官员任用的困扰,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进而借鉴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之一。中华文化在物质文明领域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在精神文明或制度文明方面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则是科举制。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我认为科举制可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科举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科举制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古代考试制度,其重要性超出中国之外,具有相当的世界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的确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教育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篇: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 历史功用 现实意义 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配。隋朝的创建过程中,士族势力衰落,大批庶族地主得到了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地位上升,他们要求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力,改变宗室贵族独占政治大权的局面。

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之间的对比变化,原先采用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格局。而且,学校等教育条件的完备,使得许多平民子弟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社会上入仕风气高涨。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唐初、唐代中期和唐代后期。 唐初的科举制保留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以明经、进士两项科目为主,但是在科举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举措:应试者可不受门第条件限制,不必由他人荐举,皆可“投牒自举”;考试科目和规定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不止包括明经、秀才、进士,还加入了明法、明书、明算等,对于考试的日期、内容、录取等方面也做了具体地规定[2]。另外,对贡举的内容、流程等做了明确的界定,对贡士人数也做了限制。基本上在贞观年间,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科举制度。

唐代中期,随着庶族地主的壮大和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相对提高,功臣贵族等势力的衰落,广泛地从一般庶族地主和平民中选拔贤才担任官职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唐初年采用的常举制不能满足统治者和庶族地主等的需求,制举便被提升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其中文学之科有所增加,儒素科和经邦科出现,各项诏令逐渐完善,使得制举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唐代后期,诗词歌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文学取士发展到极端。文学取士的标准和现实要求之间的严重矛盾渐渐地暴露,诗赋为主要内容的录取标准没能最终延续下去,一种以策文好坏为录取标准的制度被确定了下来。

总的来说,唐代科举制度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科举制度的各个科目逐步衰落,并且慢慢演变为主要以进士科为主;与之相应的选拔录取标准也慢慢发展为以文章的辞藻华丽为主,一度达到了以歌赋作为选才的主要标准;考生来源和录取范围越来越广泛,录取名额也逐渐扩大,科举制度越来越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代科举制度虽然在一直发展变化中,但其基本框架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唐代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了许多旧的察举制度的痕迹,荐举制度的一直采用就恰恰说明了这点;二是虽然规定应试者不受门第条件限制,但是唐代的门荫和杂色入流中的品子,仍显示出身份性因素依旧起着强大的作用;三是唐代统治者在官吏选用上重用吏干人才,但进士科的主要内容以文学为主,通过进士科选任的贤能之才不能委以重任,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所需人才的类型不太相符;四是唐代科举制度

过于重视文学取士,唐朝统治期间虽然针对录取标准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基本思想仍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其制度弊病较多,容易造成政治**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概况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是朝庭开设科目,士人可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3】。唐代科举制度从科目性质区分,可分为文科和武科,且以文科为主;从开科时间区分,可分为常举和制举。本文主要是对常举和制举进行概括分析。

常举大体每年举行一次,是按照制度进行的,是统治者惯常采用的一种选任人才的手段。常举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等六项科目。常举的科目中以秀才科为首,明经科次之,进士科再次之,明法、明书和明算一般是作为选拔法令、文字和数学计算等专门人才的项目。一般来说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常用。

明经顾名思义就是考儒家经典的科目。通常情况下,是指明二经,包括《论语》和《孝经》,另外,明五经、童子科、道举以及三礼、三传、三吏部史等科目,也都属于明经。进士科是常科中最主要的项目。此科目主要考策论,以辞藻华美为胜,后期也渐渐重视文章的好坏。后来增加了帖经和杂文,帖经是增加了儒家经典的内容,杂文则是带有讽喻性质的带韵美文。中唐以后杂文改为律诗,考试难度加大。进士科考试相比明经科,要难得多,录取比例也低得多。

常举考生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学馆的“生徒”,二是州县的“贡生”【4】。生徒只要在学校考试合格,就可以直接报名参加中央的省试;贡生要想考试就必须先在所在州县报名,通过初试合格后才能参加省试。

常举各个科目所采用的考试方法为口试和笔试两种,其考试内容主要有帖经(文)、墨(经)义、(答)策问、(试)杂文等项。帖经类似于现代的填充,墨义指按照试题要求叙述典籍中的有关事实与大义,策问指回答提出的各种方略、时务问题,杂文指写作诗和赋各一篇【5】。

常举考试和授官的基本流程为:首先成绩优秀的生徒和乡贡通过荐举或投牒自举进入到省试;之后,由礼部主持考试,考试一般在春天举行,也称春闱。及第后,考生就获得了进士资格;想要做官还得去吏部选调复试,合格者方能授予官职。

制举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用来搜罗特殊统治人才,考选时间、科目和录取员数都无常格,完全由皇帝的诏令决定,由天子亲自策试【6】。制举的科目及其繁多,主要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和军谋越众科等。制举允许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由于制举的根本目的是要选拔更高层次的经世之国之才,要求应举者有广博

的经史知识、高明的政治见解,并且要求有一定政治实践。就唐朝的情况来看,平民中还很少这样的才识之士。因此在整个唐代,制举始终处于一种陪衬的地位。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优缺分析

唐代科举制度与之前的世袭制、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等选官制度相比,有其特有的优越性。首先,从其考试所设置的众多科目和详细的流程可以看出,它的选拔是较为科学地,要做官必须要通过层层考验,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才学,还要具有经世能力,另外外表也要端正,可以说,科举制度下的官员一般都是有一定能力和才干,能够很好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群体,很大程度的保证了统治者优秀人才的需要。

其次,它还具有极大的公平性,唐代科举制度通过各种措施来体现选拔的公平,比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别头试、糊名、誊录以及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7】,这些制度的实施为统治者获得优秀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唐代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才选拔的广泛性。古代选贤都在宗室贵族中挑选,门第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选贤范围不断扩大,不只达官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可通过考试及第来入仕。这一制度不仅满足了庶族地主希望取得一定的政治地位的需要,也促使了天下人为功名而读书,在为统治者储备大量人才的同时,统治者也利用科举有效地控制了知识群体。

唐代科举制度的缺点主要体现为:

第一,考试的知识结构僵化、内容较为单一。唐代科举制度要求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为策问杂文之类,读书人所学多为考取科举服务。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把学习的精力都放在儒学经典上,对于其他知识不太关心,极大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学校教育与科举关系紧密。在科举制度的大风潮下,唐代无论是国学还是私学,都是以科举考试内容为主教授学生。科举考试局限于儒学经典,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相应地学校教育也就重视文辞忽视实学,重视背诵不求义理,既不利于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形成了空疏的学风,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三,选拔不公现象仍然存在。虽然唐朝统治者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但是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使得选拔不公现象仍旧存在。而且唐代其他选官制度的并行,以及唐代科举制度固有的不足,也都影响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分析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时代功能

1、政治功能

科举制度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对唐代的官僚政治起到了一定的政治功能。科举制度的实施,选拔出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及时的补充了封建官僚队伍,并且形成了制度化和程式化的选拔方法。科举制度是唐代基本的选官制度,由此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成为官员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在唐代中后期,越来越成为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唐代科举制度对于考生的资格没有过多的限制,社会各个阶层的读书人都可以去考科举,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由此松弛下来,而且许许多多的人都把命运压在考取科举上,通过的人成为官员,变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有不少甚至步入上层官僚机构中,这些人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自然而然地国家机器也就扎根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之中,封建政治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唐代科举制度将选士大权从地方收回到中央,尤其是皇上手中,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官员操纵选官的局面,强化了中央的统治。

2、教育功能

唐代科举制度对于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学子发奋读书的热情,中下层子弟希望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上层宗室贵族子弟也希望科场扬名,维护家族的荣耀和地位。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举国上下,朝野内外的求学风气都很浓;唐代的学校几近于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两者相辅相成,科举制度的发展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兴盛,学校教育培养出的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造就了极大一批知识分子阶层。

3、文化功能

唐代的文化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唐诗的兴盛。唐代科举制度包括常举和制举两种,对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常举,尤其是进士科。进士科中包括杂文,杂文泛指诗、赋、箴、铭、颂、表、论、议,且以诗赋为主【8】。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使得诗赋成为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唐代中后期,曾一度以诗赋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也因此涌现出一批诸如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极大的促进了唐诗的兴起和繁荣。科举制度除了诗赋同时也促进了文学多种体裁的共同发展,对唐代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从原先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客观上改变了社会文化风貌。

4、社会功能

在科举制度之前,各种选官基本上都是从统治阶层,尤其是宗室贵族子弟中选拔,选择范围小,致使社会呈现出一种二元格局,社会相对封闭,上层与下层之间是分割的,缺乏流动性。科举制度打破了宗室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能够将中下层知识分子阶层通过考试使其向上层流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同时也缓解了中下层的不满情绪,减少了社

会不安定因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科举制度的大潮下,文人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普通百姓对于文人的崇敬心理也越来越增强。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从选任官员本身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科举制度的实施对社会上各个阶层、各个层面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一项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带来积极的作用,也会存在消极的影响。

1、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看,推行科举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削平了入仕的门槛,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打破了自东汉以来的门阀世族势力对选拔官员的垄断,选官范围从之前的宗室贵族扩大到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断进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又将分散的官员选拔权收回到中央,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主要选官途径,又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集权统治。 (2)选任制度的角度来看,唐代科举有一套严格的科举考试程序,选拔官员不以门第作为标准,注重真才实学,既避免了世卿世禄的特权和买官买官、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为行政机构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官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官僚机构的管理。科举制度还很大程度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官员选拔制度的不足,客观上促进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完善。

(3)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唐代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民众积极求学,社会兴教成风,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也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科举制度还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得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4)从封建社会稳定的角度看,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考试以儒家经典为标准,将儒家思想这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科举制度的推行得以制度化。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且科举制度还满足了中下层地主阶级的需要,缓解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

2、唐代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1)科举制度体现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将读书和做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目的是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服务于封建王权和中央集权统治。科举制度下的官僚们依靠的不是世袭的地位、名望等家族背景,而是科举考试,他们的地位和权利是皇帝给与的也是皇帝可以随时剥夺的,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对专制皇权有着天然的依附和敬畏。可以说,科举制度极大地促成了封建社会的专制性。

(2)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从内容到形式有严格的规定,考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更多的追求了行文的华丽,而且唐代科举考试常常以文章华美为主要录取标准,科举考试结果成为了一种文学修辞技巧考试。科举考试的严格和竞争的激烈,使得知识分子更容易被驯服,对皇帝和上层官僚越卑躬屈膝,这一切都导致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政治权力的依附者,缺乏独立的意识和社会地位,他们的思想被禁锢,压抑了其的创造性。科举制度拘泥于对儒家经典的考察,也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发展。

(3)科举制度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与选官制度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这不仅不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从已经开始的学科分化和技术学习专门化、系统化地趋向的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应考者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文学上,造成了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漠视,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投“行卷”是为了之后的“公荐”, “行卷”和“公荐”可以使得考官在阅卷时能够对考生有着正确的评价,保证了成绩的客观性,但在实际运行中反而造成了徇私舞弊等官员腐败现象的发生。一些没有真才实学但是靠着结交甚至贿赂官员的手段考中。这些人容易结成朋党关系,在官场中拉帮结派,官官相护。这些既不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也使得官员腐败滋生,朝廷稳定受到影响。唐代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朋党之争、朝臣与宦官之争越演越烈。各方势力为了争权夺利,都极力通过科举考试以图培养亲信,扩大自身势力,科举制度俨然已经沦落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失去了选贤任能的职能。

四、唐代科举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唐代科举制度与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

隋唐时期门阀世族的势力逐渐衰落,中下层地主阶级兴起,社会阶层得以重新组合,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就需要改善统治阶层的结构。隋唐以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已然不能满足统治者的统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隋炀帝时期,开始以“试策”取士,开创了科举制度,唐代以来,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官员选任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为统治阶级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成为社会中下层阶级子弟入仕做官的重要途径。

科举制度由于本身具有相对公平、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等的合理内核,后为西方国家所借鉴,并最终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借鉴西方文官制度,探索建立了中国的公务员制度【9】,可以说中国公务员制度是科举制度的继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各项制度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已经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推行公务员制度迫在眉睫,党的十三大中明确提出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逐步的完善和发展中。

2、招考对象来源比较

唐代科举制度的招考对象较为广泛,社会各个阶层除了特殊规定的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常举考生的来源主要是“生徒”和“乡贡”,制举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可参加,只要符合皇帝所需人才的要求即可。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对考生的年龄、专业、地域、学历等方面有着褚多的规定,在实际的招考中,关于不同职位的招录还有着具体的规定,例如户籍所在地、最低文化程度、性别以及政治面貌等都有规范的要求,报考人员报考单位时也要遵循亲属回避等的特殊规定,对于不能报考公务员的人员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当然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也有专门面向优秀农民和工人的考试,招考对象也算是比较广泛的。

3、考录形式比较

唐朝时期,参考人员可通过荐举或自举获得考试资格,到中央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俗称春闱,及第者可参加吏部考试,通过者即可获取官职。科举制度所设的科目较多,受到重视的主要是进士科。科举考试的形式分为为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内容主要是帖经、墨义、策问、杂文等项。吏部考试对形象、文采、能力方面也有很多要求。

我国当代公务员招考需要国家或各个省的招录机关先行发布招考公告,公告上详细说明招考的名额、职位、报考资格条件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应考人员通过网络或其他报名方式进行报名,资格审查通过才可参加考试。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考试内容一般是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大部分,个别职位有具体要求的需要进行专业考试。招考人员根据考试成绩确定面试人员,并对其进行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依据笔试和面试成绩确定最终进入到相应机关的人员。

4、任用、考核奖惩机制比较

唐朝时期有着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等级森严的权责隶属机制,对不同的等级采用不同的委任方式。在唐朝,三品以上临轩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上敕授,六品以下旨授,九品及流外官判补[10]。唐朝还把文官分为流内官和流外官两类,分别对其考课。负责考课的部门主要是是尚书省的考功司,三品以上的官员则由皇帝亲自考课。考课后视其功劳大小给予升职、加级、礼仪、赐给钱财或物质等方面的奖赏。

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录用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各个层级公务员的录用由各个层级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非领导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11] 通过对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对于唐代科举制度既有继承的一面也有超越的一面。当代公务员制度与唐代科举制度相同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应考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考官而不是求学;二是选拔手段相同,都是通过严格的文化考试,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国家机构管理层;三是部分原则相同,都遵循平等竞争原则,主张优胜劣汰等;四是发挥的作用相同,都能够广纳贤才,为国家机构获取新鲜活力,提高国家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机制正常运转。

当然,当代公务员制度更是对唐代科举制度的超越。当代公务员制度与唐代科举制度相比,考试内容更加全面完善,更加注重对考生各方面的考察,也更有利于选拔出才干俱佳的复合型人才;考试题型摒弃了主观性强这一弊端,采用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相结合,考试分数也得以量化,科学性和公正性大大增强;科举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封建皇权服务,皇帝的圣旨、口谕就是法令,随意性较强,而公务员制度依靠于公务员法,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考试的法制性有很大的提高。

(二)唐代科举制度对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

1、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1)按照以往惯例,每年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各省市级政府往往都要自行组织地方公务员考试,不仅考试时间不统一,所考的内容有着很强的地方性特色,考试成绩也不能相互认可。使得许多应考人员为了更大几率地通过公务员考试,不得不在全国各地来回奔波,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地方公务员考试是由当地政府自行组织,录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备,许多考评环节存在不确定性,尤其还存在着人为干扰或地方政策的不合理,影响了公务员录用的公平公正,或多或少损害了考生的合法权益。 (2)公务员考试的内容虽然一直在变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考试涉及内容太过宽泛,知识点过广,不能很好反映职位特征,而且脱离了实际工作需要; 另外地方命题者水平存在差异,试题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很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

(3)笔试结束后,一般来说负责之后公务员选拔录用工作的是各级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

在选拔录用时更容易受到各级机关的干扰,尤其是在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主观性较强的环节,很难避免受到地方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会影响到考务工作,考试的公平性受到影响。

2、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

科举制度能够在唐代的大环境中发展、兴盛,并且被延续下来成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选任官员的主要方式,说明科举制度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的。虽然已经被废除了几百年,但它对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当代公务员制度更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1)与唐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对科举的热忱相同,自从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以来,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递增。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公务员招录1.9万人,比20年前增加约40倍,报名人数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152万人,比1994年足足增加了344倍,竞争比例达到77∶1。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考生都会名落孙山,只有极少部分才能被录用,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公考热”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和科举制及第后能取得优厚的经济回报相同,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福利待遇使许多人趋之若鹜。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建立起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同时政府也应该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就业或创业,使公考人员得以有效分流。

(2)唐代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虽然使儒家文化得到了传承,但也使教育内容及形式走向了僵化,使科举考试除了能为知识分子提供做官的机会外,对社会发展没有多大的积极影响。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内容也不够科学,所考科目注重考查应考者的通识,忽略了某一领域的专才能力,而且由于公考人数众多,为了拉开分数,常常会出一些偏题、怪题,使考试背离了选才的初衷。

我国公务员考试应吸取唐代科举制中分科取士的优点,在卷面设计上,考虑到职位的职能和要求,采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办法,虽然我国也有对特殊职位进行专业考试,但是范围太小,并不利于选拔复合型人才进入到政府各级层各职能部门中。在命题时,要结合基础知识和实用知识,多考察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综合素质。

(3)公务员考试与科举考试一样,都力求公开考试、公平竞争,但事实上也都存在考试作弊、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公考中有些地方甚至会出现为了某人量身定制招考条件,人脉关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除了和唐代相仿在监考人员、杜绝作弊手段等硬件设备、确定相关法律约束与惩治上下工夫,还应建立健全考试机构内部

监督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最大程度确保公务员考录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公务员考录的公平和公正,有效避免官员腐败现象的发生,一定层面上也能存进应考者自身权益的实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起一支科学的面试考官队伍,加强面试考官培训,既能够尽量避免面试流于形式,招考腐败现象的出现,也能提高面试考官的面试能力,保证面试的科学性,避免有失公允。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当代官员选任制度的启示

唐代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官员选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对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有着借鉴意义,也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当代官员选任制度有着许多的启示。

第一,唐初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在开国之初就在继承隋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也正是由于其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得以笼络到大批贤能之士进入到国家管理阶层,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基础稳固、思想文化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唐后期开始忽视对人才的重视,也没有继续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弊病很大程度地暴露出来并产生了消极影响,后期统治者任用奸佞之臣,最终导致国家颓败。所以,要充分认识到人才选拔、选贤任能的重要性,积极完善当前官员选任制度。

第二,隋唐以前,选官多受门阀世族和地方官员左右,中央没有实质的选官权,明显不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和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唐代发展完善以来,为国家吸引优秀人才,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开辟了新的途径。科举制度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为统治者选拔到很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国家管理之中,也促使官员和皇帝之间形成了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官员对皇帝有着无比的敬畏与顺从,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当然这些优秀官员也有效地提高了朝廷内部的行政效率和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因此说,中央组织和负责官员选任,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和维护国家稳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唐代科举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官员是通过考试优胜入仕,科举制度作为选任官员的主要方式在官员中具有很大的威信,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才能相较于其他途径的较强。科举制度的实施也打破了依靠门第的习惯,形成了较为公平的人才选拔环境,国家官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当代官员形象和地位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唐代科举制度虽然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其固有的落后和弊病,退出统治者选任官员的舞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一无是处,没有借鉴价值。唐代科举制度不仅对之后历朝历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有效促进了唐朝时期政治稳固、社会稳定、教育和文化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以及其他官员

选任制度都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唐代科举制度是极具历史功用和现代意义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处于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科举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寻找对当代公务员制度有益的借鉴和教训,健全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完备的公务员制度。

参考文献:

[1] [2]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5][6]左益寰.唐代科举制度述略[J].复旦学报,1983(6). [7]黄声豪. 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6). [8]张宏梅.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9][10]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一一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Z].2006-1-1.

第三篇:科举考试与公务员考试之比较

科举与现代公务员之比较

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古代科举制度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二者产生的背景来看。隋朝统一中国后,士族门阀制度的变化导致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为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就需要改善统治阶层的结构,科举制度的诞生就满足了这一需要。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建立了“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录机制,确立了依法分类管理干部队伍的格局。

第二,从二者制定的目的来看,科举制所选拔的人才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而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所选拔的人才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从招考对象来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选拔对象较为宽泛,社会各阶层均可以参加。但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在实际的招考中,各级政府不同职位的招录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最大年龄、最低文化程度学历、户籍所在地、政治身份的限制等等。

第四,从考试目的和考试方式来看。公务员的考试不是考学(即并非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而是考官(即通过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从这一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二者都是通过公正严格(至少在理论上)的文化考试,选优劣汰,使考试中的胜出者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二者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第五,从考试内容和录用程序来看。科举考的是八股文,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则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内容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录用程序相对也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试用。虽然科举考试也有口、笔两试,但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注重能力,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鼓励死记硬背,八股文风,往往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局面,考试录用程序更是纷繁复杂,层级较多。

第四篇:梦幻诛仙 会试、殿试科举答题答案(第一版)

梦幻诛仙会试/殿试答案

这个其实也不是答案了,你们也知道,哪怕是把题目和答案都完全告诉你,你答题也不一定能答得很好,一道题的时间只有十几秒钟,你根本来不及去找答案。所以这篇文档提供的是会试/殿试中一些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题目对应的答案。如果你是有心人,强烈建议你自己用心去记记,而不是在时间到了的时候去查,那样是来不及的。

把这个表格多看看多背背,对答题总归是有好处的。

乡试题目与答案网上还是很多的,而且也很完整,所以这里就不提供了, 以下仅提供会试与殿试的(不保证全对,保证85%以上准确率) 题目或题目关键字 我国服装起源于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讨武氏檄》作者 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目录学之祖

《后羿射日》中大海里长出的树 焚书最多的帝王 提倡“义” 提倡“仁”

四象演变出的母象 三国演义中,把西川地图给刘备

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

曲艺一词的意义 施耐庵作品 钱钟书的妻子

《洛神赋图》的作者 一毛不拔指的是 战国七雄最东面 古代祭祀不包括 珍妃是谁的妃子? 不属于九州的是? “水能载舟”提出者 胡亥和扶苏的关系 伞正式叫“伞”

答案

山顶洞人时期 秦观《鹊桥仙》 骆宾王 康熙 刘向 扶桑 乾隆 孟子 孔子 八卦 张松 谢灵运 说唱 水浒传 杨绛 顾恺之 地主 燕国 冠婚 光绪帝 随州 张衡 兄弟 唐朝

题目或题目关键字文木老人稼轩子美张炎

答案 吴敬梓 辛弃疾

杜甫

叔夏(字) 玉田(号)

拨乱反正中的“乱” 乱世 农业、商业和医药的神农氏 发明者 勾栏的意思 演出会所 纳西族人的特有文字 东巴文 中国邮驿制度始于 秦朝 《高山流水》作者 俞伯牙 《高山流水》演奏乐古筝 器

《步辇图》记录了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联姻

“开元”的意义 开辟新纪元 中国最早有文字可考商朝? 的朝代

靖难之役发生于 明朝 王之涣原籍 山西 “公主”一词源于 周代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的作者

孙权建立吴国 222年 安史之乱发起者有安史思明 禄山和?

用硫磺做炮仗始于? 北宋 雍正皇帝的名字? 爱新觉罗·胤禛 黄巢之乱发生于 唐朝 王维所处朝代 盛唐

猜出“一合酥”意思

杨修 破除“满汉不通婚” 一毛不拔指的是 辽太祖的名字 清朝时旗袍图案 秦朝表示容积的单位 近代的红顶商人是? 中医脉诊创始人 八卦中的“阳”符号 隋文帝名字 元稹祖籍

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是

莽盖一词源于 秦朝驰道的宽度

乾隆 贵族

耶律阿保机 花鸟 量 胡雪岩 扁鹊 一条长线 杨坚 洛阳 元谋人 契丹语 50步

御史台记中记录什么要放在陶罐中 刘鹗字 晋武帝名字

中秋作为一种节日 吕布杀掉董卓的幕后指使者

甘棠指的是? 施琅平定台湾 朱元璋曾经做过 宋朝的“汴梁”现在 泉州有名风景 陈子测日法

“中同长也”指的是 相声起源于

“月是故乡明”的作者

“唐宋八大家”中 外出踏青是那个节日的旧俗?

武则天称帝于? “诛仙”是小说中的一种

茶 铁云 司马炎 唐代初期 王允 梨树 1683 和尚 开封 18处

太阳的距离 圆 清朝 杜甫

唐朝2人,宋朝6人 清明节 690年 法宝

融合儒墨法兵四家的《吕览》 典籍

筒车和翻车比优势于 节省人力 三国中吴国建都 “弄斗”类似于

建业 空筝

第五篇: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之比较与分析

摘要: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本文将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加以比较,并总结科举制度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借鉴到我国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之中。

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比较;借鉴

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绵延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留下的痕迹即使在今天看起来也还是清晰而浓重,而公务员制度在当代社会发挥的作用正在变得日益巨大而深远。1933年,罗纳德曾经这样写道:“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都没有注意到当今世界现存的高级公务员制度起源于中国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国对这一制度的影响,而它往往被西方学者所忽视。”自1905年清廷下谕彻底废除科举制至今已超过100周年。在21世纪的当今,之所以人们会重新提出并讨论已经废止了100多年的这项制度,无疑有着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刻原因。

正如《从考官到考学》一文的作者所言:“百年来,科举制虽废,但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科举文化之精华,如统一考试的形式,公平竞争,择优选才的精神,以考促学的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借鉴,对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加以比较分析,总结科举制度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合理之处借鉴到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去。

一、科举制度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

(一)考试内容和录用程序

历史往往出现轮回的现象,科举制废除百年之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又出现了国家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制度。其一,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不是考学(即并非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而是考官(即通过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从这一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其二,都是通过公正严格(至少在理论上)的文化考试,选优劣汰,使考试中的胜出者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从这一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手段也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在考试的内容方面—科举是考八股文,而现在举行的公务员考试则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管理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口试和笔试两种。而像美国等国除了口、笔试外,还对某些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考试。考试内容注重实际,强调能力,并注意通才和专才相结合,对不同类型的公务员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考试;录用程序相对也比较简单,大体分为四阶段:即,招考、考试、选用和试用。而中国的科举考试虽也有口、笔两试,但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注重能力,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鼓励死记硬背,八股文风,泛滥成灾,往往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局面。考试录用程序更是纷繁复杂,层级较多。拿清朝来说,它的录试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和任用这样一个过程,往往一个人取得最后的成功要耗费了大半生的时光,甚至一个人到老也不能及第。

通过以上简单的比较,我们便不难明白,只要稍作理性思考,便不能将科举制全盘否定,科举制的形成和被固定为一项国家制度,并非是人力的主观设计,而是在多种方法比较中最优选择的结果。同样,科举制度延续1300余年,也决非任何封建帝王,统治阶级刻意维系所能得逞,而是它本身相对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然达到的结果。

(二)官吏考核和晋升方式

现代公务员在考核过程中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些原则:民主公开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保障原则(指公务员对不公平的考核评语有申诉的权利,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晋升也通常

是由考试晋升、考核晋升和年资晋升这几种方式组成。这些做法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确保对公务员在考核和晋升上的合理和客观。而科举制下的官吏考核和晋升固然有许多和西方文官制度下在官员的考核和晋升方面相同的好的原则和方式,但由于处于封建社会人治的大环境下,所以在操作时,往往带有的是更多的人情关系烙印。考核官吏往往不是根据被考核者的能力和实绩,而是根据考核官吏者自己的喜好、憎恶和与其的关系来作出判定。中国历史上,像范仲淹、欧阳修等由于遭到不公正考核而不能升迁、甚至贬谪的官员不计其数,这不仅使大量有才、有识志士不能脱颖而出,人尽其才,而且也加剧了各个朝代的灭亡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无论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都相应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便是其中之一。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明确规定了必须通过严格、公正的考试程序,方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政策,从而结束了公务员选拔的非制度性、非程序性和随意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与古代的科举制相比,这种考试对应试者尚有一些预设的条件,如文化程度(即大专以上文凭)、身份条件(如户口所在地、应试者先前的职业)„„等等方面的限制。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应当汲取古代科举制的优点:即摒弃一切先决条件,使国家的行政机构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凡有志于做公务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哪怕他没有大专文凭、户口也不在本地、是工人农民或从事其他社会职业„„都可以参与考试。这样才能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同时扩大人才选择的范围。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会使应试人数大大增加,不利于操作管理。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人们选择职业的范围比古代宽广得多,愿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决不可能很多。而且即使参考的人很多,也必须坚持考试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原则。

(三)法规、制度层面

中国的科举制由于是出现在等级森严,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口谕、圣旨就是法令,所以它带有了很强的随意性和人治化的内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完整制度和法规。科举往往随着皇帝的意志变动而变动,可废可立,可举可停。以宋代为例,自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至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宋代建国已有97年,而科举仅有44次。西方公务员制度,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其法制化、正规化的内容。每个国家在有公务员制度的同时,都有相关的公务员制度主体法规。如英国1855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美国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法国1946年的《公务员总章程》、德国1953年的《联邦官员法》。这些法规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法规是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个条例与西方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相比,不仅在数量上不够,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加快与公务员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公务员管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内在需要。

二、从科举制度看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

(一)政治角度

1、科举制它极大地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面向全社会公开进行选拔。凡是有文化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从而打破豪门世族对行政权力的垄断。即使最贫贱家庭出身的人,也能通过这一正常的竞争程序而进入社会管理者的队伍之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因此,它是对血统论和世袭制的彻底倾覆。用今天的社会学话语来说,就是它启动了一种“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阶层界限的凝固化,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和希望,缓和了因社会地位差别形成的冲突,释放了由于社会不公平而产生的社会张力,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的稳定。

2、科举制又极大地强化了“读书做官”的官本位意识—这一点,即使那些为科举制大力辩护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其实官本位意识是任何传统社会都必然具有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并不只限于中国。只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最长,所以这种意识最为顽固,

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了。本来读书人不一定非做官不可—诚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所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须如学”。但是在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做官给予人带来的利益(物质的和精神的)实在太多,任何人特别是读书人都无法抵御这种诱惑,所以才会形成“学而优则仕”的浓厚社会文化氛围和强烈的社会文化心理。

3、古代的科举考试是由各级政府组织进行的,皇帝会任命亲信大臣作主考官,各级政府也会任命相应的官员去组织考试。这一作法也许是当时的权力构架下的唯一选择。而在现代社会中则不可取。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搞三权分立,但考虑官员选拔的需要和中国科举考试的传统,他独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五权分立”的权力架构—专门成立了一个考试院以选拔官员。这个考试院便是一个相对独立、与行政院和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平行的机构。他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和公正。因为由作为政府的行政院来组织考试,是自己为自己挑选人才,无法实行监督和制约。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向主考官行贿、拉关系、科场作弊„„是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而由另一个权威的专门考试机构专司此事,就有可能把此种弊病降到最小程度。有鉴于此,我认为现在实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应由各级人大来组织实施。因为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构,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理应由人民来挑选,而不应由政府自己来挑选。其次,由人大组织实施,更能够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二)经济角度

科举把国民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引向做官这一渠道,冷落了其他学科和行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和风气。结果中国最多的人才是文学人才和政治人才,而少有经济、科技人才。中国在科技、基础科学方面落后,是由于科举不考这些内容。数学家祖冲之、郑玄,建筑家鲁班,物理学家墨子,均远在科举产生之前。科举考试在唐代还考数学、法律及其它一些应用科学,后来逐渐变成以儒家经典为主,至明清则成了死板的八股考试,不允许考生思想自由发挥,这大大钳制了人的思想,限制了人能力的发挥,从而经济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三)文化角度

1、科举制将文化水平的高低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正确的原则。因为任何社会都必需要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来进行管理,文官执政与武士专权两者相比,其优劣高下一目了然。

科举考试考八股文的做法虽然必须摒弃,但重视文学修养这一条却应当保存并设法纳入现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之中。文学修养的高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水平。现代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也越来越细化,但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却很难说。在当代,我们干部队伍中理工科出身者恐怕居多数,他们在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则相对比较欠缺,这对于他们管理公共事务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汲取科举考试重视文学修养的传统,在现代公务员考试中适当加进文学、历史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对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无疑大有裨益。

事实证明,让应试者写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他知识面的宽窄„„总而言之,写文章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现在各级学校的语文考试仍要考作文,其道理便在于此。而且,作文的考试是最难作弊的。 当然,写文章的确是纸上谈兵,文章写得漂亮不一定就能当好一个“官”。但是如果一个人连文章都写不通顺,语言不准确,逻辑混乱,说理不清,他的文化素养也就可想而知,能否当好“官’,也就令人怀疑了。

2、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是每年都要举行的(一般是在秋季),

不少考生第一年落第可以第二年、第三年„„接着考,而并非“一考定终身’。 这种以文化为标准的选拔方式,自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导向,使得全社会都重视文化教育,读书求学的风气遍及神州,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从而也保证了文明的延续和承传。中国之所以成为所有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自身文明的国家,科举制的确功不可没。

但是,这种考试的可重复性虽说是为应试者提供了更大的机遇空间,然同时也容易使应试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致考到满头白发仍乐此不疲。因此,应规定应考者的年龄界限(如35岁以下)。但允许应试者重复考试仍是应当遵循的原则,这样可以不致因一两次考试失手而导致人才被埋没的悲剧。

三、科举制度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从它的产生到最后的消亡,其原因并不是考试制度本身,而是考试内容的僵化,导致它的灭亡。它对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有以下值得借鉴之处。

(一)实行多式考试制度,全面选拔社会良才

1、科举选才实行的是有效的竞争机制,它的竞争客体(行政岗位)具备开放性,它向所有竞争主体(士子)开放。而且竞争客体不局限于某一级别,上至宰相,下至知县。科举考试对所有士子都具有吸引力,参与科考的人数众多,通过科考博取功名,是很多士子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而录用人数又极其有限,这说明科考的竞争非常激烈,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而我国现行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招考的大多是中、低级、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竞争客体范围较小,层次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竞争也不够激烈,从而不利于广泛的获取人才资源。可以借鉴科举选才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竞争岗位范围和层次,扩大竞争岗位比例,强化竞争机制。

2、实行多式考试全面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式选拔制度,清代实际上实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式选拔制,严格的多式选拔,有利于选拔文化素质较高和行政能力较强的人才进人国家行政机构,从而提高行政机构的行政效率。而在我国现行的干部选拔制度中,委任制无考试程序,基本上是“人选人”,难以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考选制度基本上由地方政府的人事机构主持,以考卷加面试方式组成,没有严格的多式选拔方式,特别是面试流于形式,为招考腐败提供可乘之机,这些都不利于选拔真正优秀人才进人干部队伍。可以借鉴科举选才的多级考试制度,真正遴选社会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进人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干部队伍注入活力。

(二)法律规范考试制度,保证选才公正公平

科举考试在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法规予以保障。唐、宋、明、清对于报考条件、考试的时间、科目、程序、内容设立、行文要求、阅卷程序、发榜程序及相应待遇都有明文规定。如唐代规定从事工商业者不能参加科考,即“自执工商,家专其业,不得仕”。为保证考生质量和最大限度为国选拔优秀人才,实行科举考试的各朝政府都通过法律对贡举合格人才进行监督。如唐律就规定地方及京城学馆每年必须按规定向国家级的考试贡举优秀的考生。而我国现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还没有通过人大立法,考试时间不定期,考试内容不统一,特别是阅卷、录取程序各地不统一,主观随意性大,影响了考试的严肃公正。

(三)考试内容的设置应科学合理

科举制度被取消,主要在于其考试内容的僵化,无法体现所选人才的真才实学,不能实现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目标。现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内容设置上应吸取科举考试的教训,不能搞一套试卷考天下,而应考虑各用人部门的需求,各行业各岗位的不同性质,吸收唐代科举分科取士的优点,采用基础知识考试加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考试多层考试相结合的办法。选拔既具有相当文化基础,又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人国家公务员队伍,实现以往的注重知识水平向现代注重综合素质的转变。

(四)考试录用应从招录推广至晋升,扩大选任制比例

科举制度只在招录人才时实行考试制度,而官员的晋升则完全取决于上级部门的考评,造成了各级官员为获高升,一味取悦于上,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现象。其任用方式类似于今天的委任制,诸多弊端已如前述,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缺乏民主色彩的任用制度导致各级官僚不在乎老百姓脸色,不代表群众利益,官由“公仆”异化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导致官民对立。要防止出现类似现象,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委任制的力度,改变干部选拔过程中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者手中的现状。

考试录用不仅应应用在招考过程,还应推广至晋升阶段,减少干部选拔中人为操作的可能,推动整个干部队伍不断学习的风气。同时还应扩大通过民众选举产生干部的比例,赋予地方、基层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应有的民主权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领导干部的选拔,选择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坚决杜绝“选人用人,一人说了算”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干部是否录取、任用、晋升应取决于评委、群众和领导班子三方的综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以考任制和选任制为核心的选拔任用各级党政干部的制度,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综上所述,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公务员考试与科举制或在考试内容、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如今,科举制已停罢,但深含公平精神的考试选才方式却没有而且也不能够废止。从“科举学”的视角进行考试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有助于我们探寻考试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能为今天的考试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使考试制度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及起源标志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2)

[2] 石怀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西方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传承[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2)

[3] 苏廷林: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

[4]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 任爽、石庆环: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7] 劳动人事部人事教育局组织编写:中国历代官吏制度[M],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客服部员工工作手册下一篇:客户投诉与处理制度